理财童话故事
2021-04-04 理财童话故事 教育性的童话故事 对入学准备的理解我对宝宝的理财教育(下)。
你宝宝多大了?你已经給他灌输理财的概念了?洋洋現在对钱有一点模糊的概念,每当问他,“洋洋,你有沒有money呀,他就拍拍胸口,好像大老板似的。一听到我说,要去买什么东东时,急急忙忙跑去拿我的皮包,如果拉链打开着,他就掏出钱包,然后打开钱包取钱。
rosexin的回复:(写于7/10/20013:44:46PM)
我的宝宝才1岁7个月,说话比较晚。我拿干净的人民币教他认“钱”,还教他一元的钱是“1”,然后告诉他“钱可以买很多东西”。现在拿出钱来问他是什么,他会说“钱”,问他钱可以做什么,他说“买”,再问“买什么?”,他说“买理(买米)”这好象是他说的第一个词组。那天他看见保姆出去买菜,我手上正好有一张百元大钞,他马上拿过去,然后拉着阿姨的手往外走,一边说“买”。
我在外买了东西换回的硬币,回家后都会给小鱼儿,然后把存钱罐给他,说“幺幺,快把钱存起来,长大后读大学用”。他总会很愉快地把硬币放进罐里。
不知道这算不算理财教育。
anneliese的回复:(写于7/10/20012:04:37PM)
唉,累死宝宝了!这么早就要参加到家庭事务中,小心早熟啊!
lilybear的回复:(写于7/10/20014:49:39PM)
对宝宝的理财教育,绝对不是在刻意的环境里进行,而是让我们这些宝妈妈和宝爸爸,自然地对宝宝进行一定的引导,有时候宝宝是很乐于参与的!
我们只是在为培养一位能正确对待金钱,能珍惜劳动的人而做准备!
相关知识
我对蒙氏的理解(下)
4、蒙氏教育强调教会孩子为了自己去想去发现。
教育者应该教会孩子如何思考,不是简单地让孩子记住什么,不是往他们的脑子里填正确的答案。教育者应该坚持给孩子提出正确的问题,引导孩子自己发现问题的答案。教育者要通过仔细观察孩子来发现孩子的需要,既要允许他们展现自己的强项,也要允许他们暴露弱项,以及明了他们的兴趣和焦虑。然后对症下药,给他们正确的引导。
1.教具问题:
蒙氏的教育理念很容易接受,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教具。从当当妈所列的全套教具看,规模真是不小。查了一下大地信谊贸易公司的蒙氏教具报价,价格真是不菲,价格绝对值都超过英国WoolyCaterpillar公司的报价,虽然中国劳动力、原材料等比英国低的多,而且并不需要重新设计,可以直接借鉴国外产品,甚至现成的传统玩具。
我有幸发现,大地产品图中的很多教具,我爱人都是花10元以下的钱买到了类似物,有些甚至完全相同,如大地所列的三角解体物YL-2336',他们可以起到蒙氏教具的作用。大地把产品冠以蒙氏的头衔就获得了高额利润。所以只要留心,你在超市或者集贸市场完全可以找到很多蒙氏教具。另外很多蒙氏教具的制作并不复杂,我估计成本应该是报价的10分之一以下。只要多动脑筋,仔细观察,我认为完全可以从身边找到相应的教具。
既然蒙氏强调培养孩子的独创精神,我们作父母的首先要以身作责,先培养自己的独创性。发现教具自然就是一个最实用、最经济、对孩子最有感染力的独创。比如:四方拼盘,完全可以用硬纸板裁出,然后,表面贴上彩纸仿制。味觉瓶和嗅觉完全可以用家中有不同氣味的,常吃(水果—橘子、香蕉、鳳梨,蔬菜—韭菜、芹菜、紅蘿蔔,調味料—胡椒、芥末等)或常用的物品(香皂、樟腦丸、皮件等)来代替。而且在制作教具的过程中,就让宝宝观察制作过程,甚至参与,可以很好地寓教于乐。况且同样目的的教具,大地和WoolyCaterpillar的外形都可能不同。所以我们可以开动脑筋,给孩子使用我们自己的教具。
在指导幼儿学习时,不做些弹性变化,不配合其他的活动进行,照搬照抄,是培养不好自己的孩子的。正如你所说:“咱们都受过高等教育,只要自己用心去掌握一些育儿的精髓,就可以自己设计一些寓教于乐的游戏,然后用爱心和耐心去陪孩子玩,这样绝对比上亲子班经济而且有效果!指望着别人来培养和教育自己的孩子成天才是白日做梦,是逃避责任。”
2.蒙氏教育精神
蒙氏教育就是要以孩子为本,在不违背人的天性下,followthechild,所以我认为,从事蒙氏教育重要的是始终贯彻蒙氏的思想,但是更要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教育是随时随地发生的,不是非要在使用教具和特定环境中才给孩子以启迪。
比如,在孩子和你一起摘菜的时候,不妨把四季豆和毛豆混些在一起,让孩子把它们分开,并数出有多少毛豆,有多少四季豆,这样可以使孩子学会分类和数量概念。在带孩子洗手的时候,先加凉水,(当然不能冷到刺骨),让孩子试一下,然后再添加热水,搅匀后,在把孩子的手放进去,可以给孩子感知温度的变化。这大概有比那温度板有趣的多。
生活中处处都可以让你找到让孩子学习的机会,只要留意。这就是家庭和学校的最大不同。家庭里到处而且经常添置宝宝没接触过的东西,什么东西都可以是很好的教具。而学校不可能有那么丰富的材料,所以只能采用模型式教具。让我们一起在生活中寻找孩子想探究的东西,然后分享,探讨。
任何事物都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专家的蒙氏是幼儿园的蒙氏,我们的蒙氏是家庭的蒙氏,不需要把幼儿园所有的东西搬回家,而要在生活中贯彻蒙氏思想。
理性对待宝宝的“坏”习惯(下)
事件五:喜欢搬东西
淘宝十三个半月学会了走路,到处乱走已经很让我头疼,偏偏这时他又出现了新的嗜好,就是当“搬运工”。力气大不说,见什么搬什么,对这项工作真可谓“兢兢业业,乐此不疲”。饮水机上的水桶、纸箱,这种大的物件是淘宝最先开始搬运的对象;接着他又对重物感兴趣,象家里种的葫芦差不多有四五斤重,小家伙也不会因为重而放弃搬运;再之后,走路稳了,就开始搬运一些精细的物件,比如餐具。厨房是淘宝喜欢光顾的地方,每天光顾这里数次。橱柜里的锅、碗、瓢、盘,甚至整桶油都是淘宝搬运的对象。自此,家里的很多东西就会经常在不应该出现的地方出现。虽然家里被弄得乱七八糟,但我和淘爸对于淘宝的搬运行为都非常支持。因为每一次搬运对淘宝来说都是一次锻炼,看着东西从A点到B点的改变,他会有成就感,这可以培养他的自信心。当然,我会注意把危险的东西收起来,在他拿得到的地方放些容易搬运的东西而不让他因此受伤。另外,淘宝搬运时的恒心与毅力,是我和淘爸都非常佩服的。
事件六:爱探索
在公共场所,淘宝总是爱乱摸东西,小手、小脸脏兮兮的不说,连衣服也是“惨不忍睹”。在广场,一闪一闪的“地灯”总能引起淘宝的兴趣,“擦灯小义工”不是白当的,整个广场的灯他都要“擦”上一遍;喷水池也是他常去的地方,戏水是每天必做的功课;就连做隔挡的生了锈的铁链他也不放过,真是见什么摸什么,在淘宝的世界里没有“脏”的概念。看着他开心的笑脸,我又怎么忍心责备他呢!仔细想想淘宝只是对自己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通过自己动手去探索、认识和了解世界,自娱自乐,这可比几个月前用“咬”的方式强多了。所以,我不再因怕淘宝变成“脏”宝宝而对他说“不”,脏了洗干净就可以,重要的是要让淘宝自己在玩中学会思考和观察,比如沙子是一粒一粒的;水是可以流动的;石头是硬的;泥巴是软的……如果不通过亲身体验,宝宝又怎么能知道呢?!
事件七:其他
淘宝还有一些让我更头痛的“坏”习惯。比如:电话响了他要抢着接;坐车他非要坐在驾驶员的位置;在车上不老实经常去开关CD机;看电视的时候抢遥控器;用电脑的时候抢鼠标……我才明白为什么很多人说宝宝越大越气人。为此,我没少批评他,可是一点不见成效。后来,有一次一家人全在车上,淘宝还是像以前一样反复地开关CD机。淘宝的姥爷发现每次等到音乐停,淘宝才去按开关。我们这才明白淘宝反复开关CD机的原因是,他不明白两段音乐之间有空档,以为音乐没了要再按一下才会响。这件事让我明白宝宝的行为是不能用成人的眼光来衡量的,所以那些困扰我的问题都可以解释了:宝宝抢电话、坐车抢方向盘、抢电脑鼠标的目的除了好奇,更多的他是想模仿大人的行为。这就好比宝宝模仿大人的发音才能叫出“爸爸、妈妈”一样,这是宝宝成长的过程。再以后,电话响了我会让他先听听里面的声音;停车的时候,我会抱着他让他握着方向盘假装驾驭;在看电视的时候,如果要换台就让他来拿遥控器……这样做不仅满足了淘宝的好奇心,也为他提供充分模仿学习的机会,“抢”东西的“坏”习惯也就自然消除了。
淘宝现在十六个月了,类似这样的“坏”习惯举不胜举,但我再也不会为他的“坏”习惯而发愁了。其实作为爸妈,我们只要试着把所谓的“正确”放在一边,仔细观察、思考、探究一下,宝宝这些所谓坏习惯背后的原因,所有烦恼就迎刃而解了。
怎样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
每个孩子都有成为天才的潜力,关键是父母和教师是否有点石成金的双手。早期教育对孩子以后的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影响,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更好的融入陌生的环境,让孩子更好的接受教育。父母该不该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怎样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钱是从银行取出来的吗?
如果问4、5岁的宝宝:“钱是从哪里来的?”,一定会有宝宝告诉你,钱是从银行取出来的。这是因为宝宝可能只看到父母从银行取钱的过程,而并不真正理解:钱是父母通过辛辛苦苦的工作而获得的酬劳。曾经有过“让孩子做家务该不该付钱”的讨论,这种做法是从西方传来的,是不是符合中国的国情呢?其实,这种方法只要合理掌握分寸,完全可以尝试,而且对帮助宝宝正确树立金钱观念是有益的。
例如:可以确定周末的双休日为“宝宝工作日”。在这两天里,宝宝帮助父母做家务时可以按劳付酬,制定标准,报酬以1元为单位,不能过多;给宝宝安排的“工作”也应该适当,不能过难,也不能过易。周一到周五宝宝做家务是“义务劳动”,因为这时父母正在为宝宝和全家的生活工作挣钱。让宝宝体会一下劳动的辛苦和挣钱的不易,这对宝宝是很积极的教育。
现在大多数城市家庭的独生宝宝,从小就没有体会过生活拮据的滋味,只知道缺什么就让父母给买什么,父母往往也会尽量满足宝宝的要求,甚至宝宝并没有开口,父母就已经给买好了。而且追求名牌,追求时尚,别人有什么,自己也一定要有什么。在他们的概念里,钱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为了帮助宝宝正确认识金钱的意义,应该从小对宝宝进行理财方面的教育。
我的宝宝爬、爬、爬(下)
天才儿童不是天生的,是早期教育和生长环境影响的结果。为了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我们要适当的对幼儿进行早教。早期教育能够培养开朗外向的性格,让宝宝有自信的与别人交往。你都知道哪些早教知识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的宝宝爬、爬、爬(下)”,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PART2不会爬、向后爬、不想爬怎么办?1.问:我家宝宝9个多月了,还不怎么会爬,要紧吗?这和前段时间天气很冷,衣服穿得多有关吗?
答:有可能,因为如果宝宝在开始学习爬行的时候,碰到的天气是冬天,衣服穿得过于厚重,手脚没法伸展,就会造成爬行晚,甚至不会爬行的现象。爸妈可以将家里的空调开到合适的温度,在不引起宝宝感冒的前提下,适当减少宝宝的衣物,让宝宝可以自由活动,宝宝会很快学会爬的。
2.问:我的宝宝会爬,但他是向后爬的!有这样的爬姿吗?
答:刚开始爬的宝宝出现向后爬的情况是正常的。因为宝宝的协调能力还没有发育完全,他还不知道娴熟地运用自己的四肢特别是后肢,一开始他会使用双臂的力量,但两腿却没跟上配合,结果当然就把自己撑向后面啦。
宝宝的爬姿有很多种,有踮着脚爬、匍匐爬、横着爬、用膝盖爬行、拖着一条腿侧身爬等等,这些都是正常的。
3.问:我的宝宝现在14个月了,没有爬过就直接走路了,我听说让宝宝爬行是很有好处的,那我宝宝的这种情况可不可以呢?
答:宝宝没有爬过就直接跨入走的阶段是可以的。虽然俗话说“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但也有很多宝宝并没有按照这样的规律发育,毕竟还是有个体差异的。
宝宝直接走路,并不影响宝宝的智力发展,只是从大动作发育这方面来说,可能会相对滞后一些。
4.问:我的宝宝已经11个月,快满周岁了,虽然他也有爬行,但是他更喜欢站立,扶着东西蹒跚走动,只要再次把他变为爬行的姿势,他会表示不满。还让他爬吗?
答:快满周岁的宝宝,其实更喜欢的是走,因为宝宝的发育进程就是如此,爬一般是宝宝6~7个月时喜欢做的事情。顺其自然比较好,如果宝宝不乐意爬而想走,就让他走好了。等宝宝坐下来,看到喜欢的东东,说不定又会想爬着过去拿了。
5.问:我看到邻家宝宝已经到了爬的月龄,他爬得很快,但是他的膝盖却因为爬而起了个很大的老茧,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呢?
答:可以给宝宝的膝盖套上护套,让宝宝的柔嫩皮肤不至于因为摩擦而生茧,这种护膝套市面上有售的,爸妈也可以自己做一个。护膝套在秋冬季节还可以为宝宝保暖呢。
有些爸妈会因为担心宝宝爬行时擦伤皮肤,而刻意减少或不让宝宝爬行,这也是不对的,爸妈应该尽量放手让宝宝爬行,但同时不要忘记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6.问:我的宝宝9个月了,比较胖,体检时已经超标了,是不是会影响到他的爬行?
答:有可能。如果宝宝的体重超标的话,那一些本应该达到的行为动作就有可能做不到或者做起来比较困难比如爬行,或是其他一些动作如拉栏站起、独站、下蹲取物等也是如此。
9个月的宝宝应该已经开始爬行了,建议对宝宝进行体重管理,使宝宝不要过于肥胖,同时帮宝宝做一些主、被动操,协助宝宝健康成长,让宝宝顺利爬起来。
7.问:我想早点训练宝宝爬行好不好?
答:按照宝宝成长的自然规律来训练比较好。不知道你的宝宝多大了,如果还只有四五个月,那就不要太急于求成了,以免宝宝的下肢因为过早进行不合年龄的活动,而影响日后的生长发育。到了六七个月的时候,如果宝宝表现出爬的欲望,那再对宝宝进行训练也不迟,这样的训练效果也会很快。
8.问:爬是不是会让宝宝长胖一些?我的宝宝比较瘦小,我想让他多爬爬,这样就可以锻炼得胖一些,是不是这样?
答:不一定,宝宝是否长得胖是由遗传、饮食、运动、睡眠、情绪等多种因素造成的。爬行可以让宝宝的肢体灵活度加强,但不一定会让宝宝由瘦小变得胖一些,只可能让宝宝通过爬行而强壮起来。
9.问:爸妈在宝宝爬行的时候应该要注意些什么?
答:八九个月的宝宝一旦学会了独立爬行,爬行就成了他们最喜爱的活动,他会在家里的床上、地板上、沙发上甚至角角落落到处爬来爬去。这时,做爸妈的可千万要注意宝宝爬行时的安全和卫生。
家里的布置要重新审视,地板要打扫干净,铺上席子、地毯或棉垫之类的东西。
家具的尖角要用海绵或布包起来,或套上护套,药品也不要放在他能抓到的地方。
室内电线要绝对安全,电线、电源开关、插座、台灯等电器,要放在宝宝摸不到的地方。如果有不用的插口,应当用绝缘材料将它们塞好、封上。
窗户应有护栏,或者使床远离窗户,防止宝宝爬上窗台。
热的汤、饭菜上桌后,不要让他接近或爬上桌子。放在桌上的热水瓶、茶具、花盆等尽管宝宝够不着,但他有可能抓住桌布把它们拉下来。
不要让宝宝用爬脏的小手直接拿东西吃。
宝宝爬来爬去时,爸妈最好在一旁看护,防止宝宝发生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