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前的八种技能准备

2021-03-30 入学前的八种技能准备 胎教可以对宝宝有益吗 一种小动物的童话故事

应对宝宝的3种早熟状况。

3岁的娜娜到小姨家借住1个星期,小姨像妈妈一样对娜娜进行管教。有一次,娜娜做出了不适当的行为,当小姨用手稍微拍打娜娜的小手以示惩罚时,娜娜竟然说:“你又不是我的亲生妈妈,你凭什么打我?”

专家解析

人的语言能力可以从理解、表达、阅读上来判断,宝宝具有良好的语言能力,不过家长要留意的是,宝宝说出的话是否“恰当”。就拿娜娜的话来说,这种大人化的语言出现在3岁的宝宝身上,肯定算不上正常。或许娜娜并未真正理解“亲生妈妈”的含义,也不明白“不是亲生妈妈的人可以对自己进行哪些管教”,只是因为从电视上学到了这样的对话,而当生活中出现类似情境时,她自然就脱口而出了。

如何面对

即时纠正当宝宝出现早熟又不恰当的语言时,家长应该立即纠正,要马上告诉宝宝“这句话并不适合你来说”,并且具体说明原因。

避免强化这是一种特别值得警惕的情况,当宝宝说出早熟或不恰当的语言时,有些家长或亲友可能觉得很有趣,只要宝宝一说,成人就以大笑回应或给予更多的关注,而诸如此类的回应都会强化宝宝的行为,因为他感觉刚才的语言和行为是倍受欢迎的。因此,一旦发现宝宝有不适当的语言或行为出现,除了立即予以矫正外,请记得以忽略来回应,避免宝宝对不当表现有进一步强化的印象

以身作则最重要的还是大人要以身作则,明明是不允许孩子说的话和做的事,大人却经常有意无意地去做,那么孩子自然会去模仿。所以,当幼儿一再出现不恰当的语言时,家长就要审视一下自己,不要给孩子树立错误的榜样。

过度爱漂亮

2岁半的婷婷从幼儿园回到家,很认真地对妈妈说:“我们班上小朋友的指甲都涂得好漂亮,妈妈也帮我涂一涂吧!”第二天早上要上幼儿园时,婷婷又相当有主见地表示,今天要穿那件漂亮的小碎花裙。

专家解析

现在的物质生活条件良好,家中的独生子女都是宝,所以小朋友的衣服也越来越时尚。何况如今孩子的自主意识都很强,所以2岁多的孩子要自己选衣衣服并不奇怪,而且这也代表孩子有了基本的审美能力。但是,一旦孩子表现出过度的、不恰当的爱美表现时,那就值得高度警惕了。

如何面对

评估是否合适需要家长注意的是,宝宝喜欢的东西是否适合他的年龄。比如女孩可能看见妈妈在化妆、穿高跟鞋、穿漂亮的衣服、给指甲做彩绘等,在模仿能力正强的时候,自然希望自己能和妈妈一样漂亮,况且父母也都希望把孩子打扮得漂亮一些。但是,不要让孩子时刻把梳洗打扮看得很重要,比如可以对孩子说:“等你过生日那天,我们再来好好打扮一下。”

明确做出规范当宝宝上了幼儿园之后,很可能会和同学做比较,可能有些孩子的装扮确实比较成熟,而爱漂亮的宝宝自然想要模仿。如果妈妈认为那样的装扮不适当,就要直接告诉孩子:“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规定,他们家可以,但是我们家不行。”

事先提供选择其实宝宝爱漂亮并不是坏事,只要美得恰如其分,那又有何不可呢?为了弱化宝宝过度的、不恰当的爱美倾向,父母可以事先为孩子准备一些合适的、样式丰富的衣服,让宝宝在其中选择就可以。

谈恋爱

“老师你看!小豪和小琳又牵手啦!他们肯定在谈恋爱!他们什么时候结婚啊?”

专家解析

在幼儿园里常听到“谁和谁谈恋爱”“谁是谁的女朋友”之类的话,虽然说童言而忌,而且这种情况在大人眼里多属可爱的过家家游戏,但是仍旧要对宝宝之间的相处状况加以重视。只要宝宝对两性交往表示出好奇,那就代表他们已经有了性别的概念,再加上从电视上获得的刺激,比如男女拥抱、亲吻等,三四岁的小孩子拥有“男朋友”“谈恋爱”的想法也并不奇怪。

如何面对

了解真实情况当宝宝宣称自己有了男(女)朋友时,即便家长感到十分震惊,也不要表示出很强烈的情绪变化。请先平静地听听宝宝的描述,建议用旁敲侧击的方式了解一下真实情况,看看宝宝对“男朋友”“女朋友”的定义是如何理解的。比如:“小玲是你的女朋友,那小英呢?”“为什么说小玲是你女朋友?”如果孩子只是把异性伙伴当作要好的朋友,并没有不恰当的行为举止出现,那么家长就不要有过激反应。

杜绝不当玩笑现在许多大人都以逗弄宝宝为乐,比如“你在幼儿园有没有交到女朋友啊?”“你妈妈说明天就帮你找一个男朋友呢”。这样的问题无疑给了宝宝不当的暗示,他会认为“我就应该有个女朋友”。

相关阅读

训练宝宝紧急情况应对措施


紧急情况应对篇

如果是在马路上走丢的

1.向最近处的警察或交通辅警求助是最安全的。

2.如果一时无法找到警察,可以向最近处的报摊或书报亭主人求助,让他打110报警。

3.一般来说,等警察到来后,只要宝宝说得出家中地址或电话,警察完全可以帮忙把他安全送回家。

在商场或者超市走丢了

如果是在商场和超市里走丢的,要事先训练宝宝:

1.保持镇定,不要哭闹。

2.马上跟最近的工作人员取得联系(父母要多多指点,让幼儿认得常去的购物场所的工作人员制服)。

3.在商场或超市都有广播站,一般负责播报商品信息,也负责替走失的儿童寻找家长,因此第一时间去广播站,可以让父母知道宝宝在哪儿,是否安全。

4.宝宝可要求女性工作人员带自己留在广播站或去总服务台等待家长来接。

路遇陌生人

如果在爸爸妈妈的视野范围内,与其他陌生小朋友以及带他们的家长一起玩,是安全的,比如在儿童游乐场和充气城堡内。但如果有人套问你的父母都做什么工作,家住哪里,宝宝在上哪间幼儿园,平时是谁接你,这个陌生人就有“热心过度”之嫌。

要教育宝宝不能跟“热心过度”的陌生人一起走,不能随便吃陌生人给的零食。

●如果发现自己难以摆脱陌生人的纠缠,可以向游乐场的工作人员和保安求助。

●也可以对陌生人说:“这些我都不记得了,要不你去问我爸爸?我爸爸就在那边!”如果陌生人有不良企图,他一定会逃之夭夭。

陌生人临时接宝宝回家

如果有陌生人哪怕是比较熟悉的人要接宝宝回家,怎么办?

告诉宝宝,绝对不要让宝宝上别人的车,比如宝宝在社区里骑车,就算是邻居要载他回去也要婉拒。

爸爸妈妈要强调一点,除非爸爸妈妈同意,不要坐人家的车子是一条铁的纪律。

宝宝说:“没关系,您先走吧。”

TIPS

如果的确爸妈有拜托朋友或同事接宝宝的可能性,怎样让宝宝明白眼前这个陌生人有没有危险性?很简单,父母应该与宝宝事先讲好一个安全密码,这个来接你的人知道“口令”,宝宝就可以跟他走,否则就不能。父母要确保每个安全密码只使用一次,而且经常在家与宝宝“温习”这一密码,免得宝宝忘记。

总之,从小让宝宝懂得安全防范措施,为宝宝的安全保驾护航,父母平时也要教育宝宝对安全提高警惕。

怎样应对宝宝的几种不愿


如果孩子从小就能满足强烈的知识欲,大多数孩子可能成为英才和天才。为了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我们要适当的对幼儿进行早教。早期教育使得孩子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我们为什么要对孩子进行早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怎样应对宝宝的几种不愿”,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宝宝不愿与人分享

涛涛的父母是来北京创业的山东人。平常生意比较忙,也没时间管教他,他想要什么家里就给他买什么,后来幼教的老师打电话反应:涛涛在幼儿园经常“耍单”,有什么东西都不跟别的小朋友分享。这才引起涛涛父母的注意。

宝宝不愿看医生,不愿吃药

夏季是宝宝患腹泻,痱毒的高发季节。大兴医院儿童门诊室外,张女士正在耐心地哄着自己两岁大的孩子,张女士告诉记者:从早上到现在,宝宝一直都在哭,说什么都不来医院,而且就算看完医生,宝宝吃药也是个麻烦的大问题,她是第一次做妈妈,也没什么经验,看到宝宝哭得这么厉害,张女士心里也不好受。

宝宝不愿吃蔬菜,挑食

“本来就挑食,不爱吃蔬菜,现在天一热吃的就更少了。一天到晚的嚷着吃零食吃冰棍儿,不给买就哭,不是说疼惜这点钱,家里就这么一个孩子,不疼她疼谁啊,主要现在正是宝宝长身体的时候,天天这么下去怎么行啊”。在物美大卖场给女儿买冰激凌的黄女士无奈地说。

建议家长:

可以把宝宝不爱吃的蔬菜集中起来,做得色彩鲜艳一点,用他的好奇心挑起他的食欲。爸爸妈妈要做好榜样工作,带头多吃蔬菜,并表现出津津有味的样子。千万别在宝宝面前说哪个菜不好吃什么的,以免误导宝宝。

把一些蔬菜剁碎了包在饺子或者馅饼里,宝宝既可以换换口味,又摄取了多种营养。夏天可以适当地给孩子吃冷饮,但不能过于宠溺,家长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教给孩子,吃零食的利害关系。

建议家长

来医院之前,尽可能让宝宝知道待会儿医生检查时会使用什么工具,比如听诊器、温度计等,只要宝宝乖乖的,这些东西都不会引起痛楚的。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买个造型逼真的玩具医疗箱,和宝宝玩医生看病的游戏,让他了解这个过程。不能因为宝宝哭闹就依着他,要告诉你的宝宝不吃药的话就要打针了,让他自己选,吃药时,要尽量想方设法减少药的苦味,以便使孩子能够接受。比如,用两层果酱夹一层药粉放在勺子里一下喂进。汤药要煎得浓浓的,分几次喂进。鱼肝油类药物可滴在饼干上给宝宝吃。

建议家长:

宝宝的自私很多是家长惯出来的。如果宝宝把手中的东西拿给你吃,这时候你千万不要拒绝,否则,时间一长,他会觉得任何好东西就是应该属于他一个人的。要引导宝宝换位从别人的角度着想,例如:“涛涛不玩到这个玩具很难受,那么别的小朋友玩不到这个玩具是不是也很难受呢?”让宝宝学会体验对方的情感和需要。出自内心的愿意跟对方分享。多让宝宝结交小朋友,有意识地引导宝宝与他人分享,要及时表扬,肯定他的共享行为。

宝宝不愿睡觉

在帝园商城工作的王先生的宝宝已经一岁多了,现在睡觉还是不规律,总是让人抱着才能睡得着。白天小王上班,晚上回家加班,小王笑着说,自从有了宝宝,他夫妻俩就没好好睡过觉。他担心宝宝这样下去,以后就改不了了。

育婴师建议王先生

宝宝常会以哭闹、离开小床等方法“要挟”父母,达到不睡觉、不离开父母的目的。可从宝宝6个月开始,用渐进式方法训练他乖乖睡觉:

1。如已习惯抱着或摇动着入睡,先停止摇动,仅抱着睡。时间为4―5天:

2。放入小床并继续搂抱和抚摩;

3。不再搂抱,代之以拍背;

4。不再拍背,代之以坐在床边;5。不坐床边,代之以站在附近,知道宝宝入睡后离开;

6。在宝宝入睡前离开。

有些宝宝半夜醒来后就不肯再睡了,这时候你一定要坚决地将他放回小床,别与他闲谈,或提供水或食物,要让他明白,晚上是用来睡觉的,不能干任何其它事情。

对于年龄稍大的儿童,可配以某种形式的奖励,例如墙上挂一张图,每独立睡好一晚在上面粘贴一颗星星等等。

总之,家长们一定要正确的方法来教育孩子的,这样才能让孩子接受家长的建议,这样才能让孩子养成好性格。

0-6个月宝宝的发育状况


婴儿一出生,就能通过聆听他人的声音来学习语言。大多数婴儿在两周大时,就会听到熟悉声音后停止哭泣。当你很亲密地和他们说话时,婴儿还会伸胳膊踢腿,显得非常高兴,这时候你就知道他正在听你说话,并且很喜欢这样。

听觉是宝宝于人交流的。宝宝的听觉系统在孕5个月时就基本发育完善,所以出生后的0-6个月宝宝对声音最敏感,培养宝宝的听觉的方法:定位反应。常问妈妈,她的孩子听得到吗?“很好啊!我跟他讲话,他都会有反应。”很多父母在观察孩子的听力时都忽略了一件事,忘了视觉可以补偿听力的不足。因而在观察孩子对声音的行为反应时,不要让孩子看到你制造声音的动作,或是发声的个体。

每天都给婴儿听优美的音乐,每天两次,每次15分钟。曲调要温柔,音量也不要太大。必须注意的是,如果长时间让婴儿听录音带或CD,婴儿就会变得只适应机械音,而对母亲的声音没有反应。

婴儿是通过语言来认识世界的。因此,家长尽早地对婴儿说话显得尤为重要。喂奶的时候、换尿布的时候、洗澡的时候,都可以用柔和的语调对他讲话。换尿布时,用手轻轻地抓住婴儿的小手,反复地对他说:“这是手哟,手、手。”也可以一边换尿布,一边给孩子看洋娃娃,告诉他:“这是洋娃娃,洋娃娃。”

家长应对宝宝摔倒情况的正确方式


家长都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早期教育是对婴幼儿进行的全面的素质教育,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拥有生活的智慧,对孩子早期教育有什么好处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家长应对宝宝摔倒情况的正确方式》,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宝宝成长过程中,摔倒是无法避免的经历。对于家长来说,正确的应对方式不仅能帮助宝宝恢复信心,还能有效防止意外伤害。作为早教师,我将用专业的语气为您介绍家长应对宝宝摔倒情况的正确方式。

家长在应对宝宝摔倒时,要保持镇定和冷静。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明白宝宝是在成长过程中探索和学习,摔倒是他们成长的一部分,不可避免且有助于发展。过度慌张只会增加宝宝的紧张情绪,影响他们的自信心。

家长应该及时观察宝宝的情况。在宝宝摔倒后,及时观察他们的反应和身体状况。如果宝宝表现得很镇定,没有大面积出血或严重疼痛,并且能够正常活动,那么很可能他们只是受到了轻微的惊吓。此时,可以给予宝宝一些安抚和鼓励的话语,例如:“没事的,你做得很好,试着站起来吧!”这样的话语能够帮助宝宝恢复自信和勇气。

如果摔倒导致了轻微擦伤或淤血,家长可以采取一些简单的急救措施。应该用流动的自来水或温水轻轻冲洗伤口,然后消毒并涂抹适量的抗菌药膏。家长需要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盖住伤口,并保持伤口通风。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切勿使用酒精或氢过氧化物处理创伤,因为这些物质会刺激伤口并延缓愈合。

当宝宝发生更严重的摔倒,或疼痛持续不减的情况下,家长应该考虑寻求医生的帮助。在这种情况下,不建议家长自行处理伤口,而是应该带宝宝去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处理。无论是骨折、扭伤,还是内伤,都需要经过专业医生的治疗和指导。

除了针对身体伤害的处理,家长还要注意心理上的关怀。摔倒对宝宝来说可能是一次惊吓,家长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关心和安慰。尽量不要将负面情绪传递给宝宝,而是用积极向上的语言和行动来引导他们,帮助他们建立对自己的信心。例如,可以告诉宝宝:“摔倒是成长的一部分,每一次都是学习的机会,下次会更小心。”

在面对宝宝摔倒情况时,家长还可以通过发展宝宝的身体平衡感和协调能力来减少摔倒的概率。例如,可以安排宝宝参加一些适合他们年龄的户外活动,例如骑自行车、追逐游戏、攀爬等,这些活动对于培养宝宝的平衡感和协调能力非常有效。

作为家长,在宝宝摔倒时,保持冷静、观察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是至关重要的。同时,要给予宝宝足够的关心和安抚,并通过肯定和积极的语言帮助他们恢复自信和勇气。在宝宝成长的旅程中,他们遇到的每一次困难都是宝贵的经验和教育机会,应该用专业的观察和引导方式帮助他们成长。

入学前的八种技能准备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