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童话故事

2020-10-19 鸟童话故事 鸟的童话故事 童话故事金鸟

无情鸟。

画眉就要做妈妈了,她衔来树枝和泥土筑了一个又暖和、又结实的巢。

杜鹃也要做妈妈了,可她什么准备也不做,整天飞到西来飞到东,看谁的巢筑得好。

“森林里数画眉的巢筑得好,就让她替我孵蛋好啦!”杜鹃心里打定了主意,便向画眉的巢飞去。

“你好啊,画眉!”杜鹃做出十分亲热的样子,“我听说你正在孵小画眉,就来看看你。”

“谢谢你!”画眉一心一意地孵蛋,这时候真不愿意有谁来打扰她。

“你筑的巢真是漂亮极了,我能进去看看吗?”

听到杜鹃赞美自己筑的巢,画眉的心里喜滋滋的。她不由自主地走出巢来。请杜鹃进去了。

杜鹃学着画眉孵蛋的样子,蹲下身子:“多么舒服啊!让我多呆一会儿。”

过了好一会儿,杜鹃才从巢里走出来。

她并不和画眉告别,心满意足地飞走了。

画眉接着孵蛋,她没有发现,在她翅膀下面多了一个杜鹃蛋。

孵蛋的日子过得真慢哪:好不容易等到这一天,画眉听到翅膀底下有啄蛋壳的声音。

“啊,小宝宝终于出世了!”画眉把那只破壳的蛋移到面前,小鸟的脑袋伸了出来,他睁着好奇的眼睛,东瞧瞧,西望望,使劲地向上挣着身子。画眉妈妈帮助他出了蛋壳,“瞧,小家伙长得多棒!”她慈爱地看着她的第一个孩子,用嘴梳理着他又湿又乱的羽毛。

这只小鸟的个儿比一般刚出壳的小鸟要大得多。画眉妈妈哪里知道,她的第一个孩子竟是小杜鹃。

过了几天,另外三只蛋也破壳了。画眉妈妈非常辛苦,每天早出晚归,为她的四个孩子找吃的,小杜鹃的胃口特别好,他总是吃不饱。为了独占他弟弟妹妹的食物,有一天,他趁画眉妈妈出去觅食的时候,狠心地将三只小画眉推出巢外。

失去了三个孩子的画眉妈妈,把爱全给了小杜鹃。她宁愿自己挨饿,也要把食物省给小杜鹃吃。

小杜鹃一天天成长起来,画眉妈妈却一天天地衰老下去,当她再也飞不动的时候,小杜鹃却展开长硬的翅膀,永远地离开了她。

画眉妈妈伤心极了,她不愿相信,自己千辛万苦抚养大的孩子,不过是一只忘恩负义的无情鸟。

精选阅读

《金鸟》


古时候西边有一个国王,他的宫廷里种了一棵会结金苹果的树。

有—天,树上的金苹果少了一个。国王非常生气,决心要抓住这个偷金苹果的小偷。

第二天晚上,国王就让大王子守在树下,看守长在树上的金苹果。可是到了半夜,大王子就睡着了。天亮后,国王一数金苹果,发现又少了一个,他把大王子臭骂了一顿,接着命令

二王子去看守苹果树。二王子守到半夜,也打起瞌睡。金苹果又少了一个,国王气极了,叫三王子去看守苹果树。

三王子守到半夜,忽然听到一个奇怪的声音。啊,原来是—只美丽的金鸟飞来愉金苹果。他对准金鸟射出一支箭,可惜没射中,金鸟还是衔着金苹果飞走了,只掉下几片金黄的羽毛。

国王看见羽毛,十分高兴,命令大王子去寻找那只金鸟。

大王子离开城堡后,遇到一只狐狸,狐狸说:“你是去找金鸟的吧。我告诉你,前面有一个村庄,今晚住店的时候,不要住那家豪华的,最好住那家简陋的。”

大王子很不客气地说:“谁听你这只笨狐狸的胡说八道。”

国王等不到大王子的消息,就命令二王子去找金鸟。

二王子来到大王子住的那家豪华旅店,看见大王子正在喝酒。二王子迷迷糊糊和大王子就喝起酒来,把找金鸟的事早忘到脑后。

二王子一去没有消息,这可急坏了国王,他把三王子找来说:“你去找金鸟吧!快去快回。”

三王子出了城堡后,也遇到了那只狐狸。狐狸把他对大王子、二王子说过的话对三王子也说了一遍。

三王子表示愿意听狐狸的,于是狐狸让他骑在背上,狐狸飞快奔跑,送三王子住进了那问简陋的旅店。

第二天早上,狐狸对三王子说:“我带你去找金鸟吧!”三王子高兴极了,骑在狐狸的背上,就象骑马一样,很快来到一座古老的城堡内。

在古堡里,三王子果然见到了金鸟,刚准备抓,金鸟突然喊到:“来人哪,有贼。”

三王子被卫兵抓住了,送到古堡的国王面前,国王说:“如果你能找到一匹金马,我就挠你一条命。”

可是金马在哪几呢?三王子垂头丧气地走出古堡。

那只狐狸出现了,又背着三王子跑到另一个城堡。在这个城堡的马厩里,果然有一匹金马。三王子刚准备牵走,金马叫起来:“快来人哪,有贼!”三王子被卫兵捉住,带到这个城堡的国王面前。

这位国王说:“要想我不杀你,除非你能找到金公主。”

可是金公主在哪儿呢?正当三王子想不出办法的时候,那只狐狸出现了。他背着三王子来到金城。在花园里,果然找到了金公主。

这次狐狸使用法术,让三王子得到公主。又告诉他假装把公主送给国王,然后骑上金马带着金公主跑掉。又按狐狸说的,见到了另一个国王.假装给他金马,拿上金鸟后,骑上金马就跑。这样三王子不仅得到了金鸟,而且得到了一位漂亮的金公主,还有一匹金马。

回家的路上,二王子发现他的两个哥哥被别人抓住要杀头,罪名是欠钱太多。原来大王子和二王子整日花天酒地,已经还不起欠债。三王子帮他两个哥哥还了债,救了他们。可是,大王子和二王子并不感谢三王子,反而把三王子推到井里抢走了金公主、金马、金鸟,回家领赏去了。

又是那只狐狸,把三王子从井底救了出来。

国王见大王子、二王子带回了金鸟,还有金马和金公主非常高兴。可是金公主每天都伤心地哭,金马不吃草,金鸟也不唱歌,国王也不知是什么原因。

正在这时,王宫里来了一位乞丐。说来奇怪,金公主看到他再也不哭了,金马高兴地吃草了,金鸟也唱起了歌。

国王不禁楞住了。原来,这位乞丐就是三王子。金公主当着大家,把大王子、二王子做的坏事统统告诉了国王。

国王明白了,决定三王子为王位继承人,并让他马上和金公主结婚。

那只经常帮助三王子的狐狸是谁呢?原来,他就是金公主的哥哥。

鸟弃儿


从前,有一位林务员到森林里去狩猎。他刚走进森林,就听见尖声的哭叫,好像不远处有个小孩儿。他循着哭声往前走,最后来到一棵大树前,只见树上坐着一个小孩儿。原来有位母亲带着小孩儿在一棵树下睡着了,一只老鹰发现了她怀里的小孩儿,就猛扑下来把小孩儿叼走了,放在了眼前这棵大树上。

林务员爬到树上,把小孩从树上接了下来,心里想:“你就把这孩子带回家去吧,把他和你的小莉娜一块儿抚养成人。”他真的就把小孩儿带回家里,于是两个小家伙便一块儿成长。他从树上捡回来的那个孩子,因为是被鸟叼走的,所以就起名叫鸟弃儿。鸟弃儿和小莉娜相亲相爱,俩人只要不在一起,就会感到难过。

在护林人的家里,有个老厨娘。一天傍晚,她提着两只桶去泉边打水,一连去了许多次。小莉娜见了就问:“老桑娜,你干吗打这么多的水?”“要是你对谁也不说,我就告诉你。”小莉娜答应了她,老厨娘于是就说:“明儿一大早,等林务员外出打猎去了,我就烧水;水烧开以后,我就把鸟弃儿扔进锅里煮了。”

第二天清早,林务员起身后就出去打猎了。他走的时候,两个孩子还没起床。小莉娜对鸟弃儿说:“要是你永远不离开我,我也永远不离开你。”鸟弃儿回答说:“我绝不会离开你。”于是,小莉娜就对他说:“那么,我很情愿告诉你一件事。昨天晚上,老桑娜提回来好多桶水,我问她提那么多水干什么,她说要是我保证对谁也不说就告诉我,我说我一定谁也不告诉,她才对我说,明天一大早,爸爸出去打猎的时候,她要烧一大锅水,把你扔进锅里煮了。咱们可得快点儿起床,穿好衣服一快儿逃吧。”

两个孩子于是下了床,飞快地穿好衣服,拔腿就跑了出去。锅里的水烧开了,厨娘准备到卧室去把鸟弃儿抓来下锅。可是当她走进卧室,来到床边一看,两个孩子全都逃走了,她不禁惊慌起来,自言自语道:“等林务员回来发现两个孩子不见了,我可怎么交代呢?得赶快去追,把他们弄回来。”

说罢,老厨娘打发三个帮工去追赶他们。两个孩子这时正坐在森林前面,远远地看见那三个帮工朝这边奔跑过来,小莉娜便对鸟弃儿说:“你永远不要离开我,我也永远不离开你。”鸟弃儿回答说:“永远不离开。”接着小莉娜说:“你变成一棵玫瑰,我变成枝头上的一朵鲜花。”三个帮工追赶到森林跟前,只发现一棵玫瑰树和枝头上的一朵花儿,却不见两个孩子的踪影。因此他们说道:“这儿没啥可干的事。”说完就回去了,告诉厨娘说,他们在森林只发现了一棵玫瑰,枝头上还开了一朵花儿,再没看见别的什么。老厨娘一听破口大骂:“你们这群蠢猪!你们应该砍断那棵玫瑰树,摘下那朵花儿随身带回来才是。快去!赶快照我说的去做!”他们只好再次出去寻找。可是,两个孩子老远看见他们又来了,小莉娜说:“鸟弃儿,你永远不要离开我,我也永远不离开你。”鸟弃儿回答她说:“永远不离开。”小莉娜于是说:“那么你变成一座教堂,我变成里面的大吊灯。”三个帮工赶到时,只看见一座教堂和教堂里的大吊灯,于是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咱们在这儿能干啥呢?还是回去吧。”回去后,厨娘问他们是不是什么也没找到,他们说没有,但只发现了一座教堂,教堂里还有个大吊灯。厨娘对着他们又是一通大骂:“你们这帮笨蛋!你们为什么不把教堂拆了呢?为什么不把大吊灯随身带回来呢?”老厨娘这回亲自出马,带着三个帮工去追赶鸟弃儿和小莉娜。可两个孩子远远就看见了三个帮工朝这边走来了,老厨娘一摇一摆地跟在后面。见此情景,小莉娜说:“鸟弃儿,你永远不要离开我,我也永远不离开你。”鸟弃儿回答说:“永远不离开。”小莉娜又说:“你变成鱼塘,我变成在水上游来游去的鸭子。”老厨娘终于赶了过来,她一见鱼塘就趴在了塘边上,打算把塘里的水喝干。谁知那只鸭子很快游了过来,用嘴死死地咬住她的脑袋,把她拖进了水里,老巫婆就这样在鱼塘里淹死了。然后,两个孩子一块儿回到了家里,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要是他们俩没有去世,现在一定还活着呢。

孩子无理取闹?ta只是孤立无援


有这么一个情景:

孩子睡眠中可能做了噩梦,哭醒了。不睡了。妈妈好不容易睡下,迷瞪中,没有立刻去安慰小孩。孩子哭声变得急促。妈妈内心开始有些烦躁。妈妈去抱孩子,孩子用小胳膊腿把妈妈推开。妈妈不去抱,孩子又开始哭着喊妈妈。

妈妈说:

这孩子太磨人了,经常莫名其妙,因为一点小事动不动就哭闹。他越这样,我越烦。

这对母子之间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形上演。这个小孩的爸爸在外地工作,妈妈独自在家带娃。妈妈的情绪不太稳定,情绪好的时候很好,不好的时候会烦躁、缺乏耐心。

所以,母子间的亲密关系是爱恨交织的。孩子的确需要妈妈。但是他要的是能够接纳他情绪的那个妈妈。所以,当孩子推开妈妈时,是有愤怒在的。孩子想要推开的不是“妈妈”,而是妈妈的不接纳、不耐烦。

从这个角度说,当孩子发脾气、闹情绪的时候,不是他们无理取闹,而是他们着实太无助、需要被救援。他们被淹没在极大的负性情绪里,溺水一般,即将被未知感受吞没。他们的“无理取闹”、“难缠”,更像是在呼救。

可惜,现实中很多父母无法读到孩子情绪背后的台词。哪怕读到了,想去疏导孩子的情绪,也似乎一下子做不到,或者说,找不到门路。

譬如,有时候,孩子的某些情绪的确是需要引导的,孩子那些和情绪绑在一起的行为是现实适应不良的。很多父母要么会制止孩子的情绪,要么是任由孩子情绪奔溃而独自避开。

其实,这个时候,不妨试试《游戏力》作者科恩博士的办法。

科恩said:

用游戏的方式,就可以轻松帮到孩子去直面感受,去做那些让你害怕的事情。在一步一步接近挑战目标的同时,慢慢体会并处理自己的恐惧感受。

但是假如跟你说,不想去学校,那就不去;担心遇到狗,那就呆在家里;你不喜欢虫子,那么就不要出门……这样显然会让你会无法正常生活。

我们需要选择一个“中间点”,让孩子知道:我们可以慢慢去做,慢慢尝试,我会在你身边,陪着你,帮助你。

下面这两个小故事,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科恩的游戏办法,是如何帮到孤立无援的小孩的。

如何用游戏的方法,去帮助一个输不起的小孩

积木育儿后台,有位妈妈说:

我儿子五岁了,半年前开始学国际象棋,一直很有兴趣。每天晚上都想我们陪他玩,因为我们的水平也是初级,所以很多时候都是他赢,他就很高兴。可是偶尔我们领先了几步他就着急不愿意继续进行下去,还生气的哭。做很多其他事也这样,输了就会闹。

特别追求赢,无法忍受输的孩子是怎样的孩子呢?他们平时多半是未曾被无条件接纳的孩子。当他们做得好、乖巧听话、符合父母预期的时候才更容易被看见。从这个角度说,输不起的小孩,是孤单的、充满忧虑的孩子。他们不可以输,输了就意味不被看见、不被接纳、不被爱。

那么,做父母的该如何去支援孩子?科恩博士是这样做的:

一开始先让孩子赢。因为这会让他们建立自信,变得有力量感,为自己感到自豪。

过阵子,跟孩子玩“看谁输”的游戏。这个游戏的关键是,要以夸张的方式表达你对输赢的感受——如果输了,你可以沮丧地大喊:“啊!我输了!我输了!”也可以“伤心地大哭,呜呜呜呜,我输了。”如果赢了,你要夸张地哈哈大笑,并且配合滑稽的身体语言。这会引得孩子哈哈大笑。

这样做的意义在于:孩子们的注意力不再被捆绑在“我必须赢”上面,而是通过笑声释放了紧张。孩子们往往身处互相竞争的世界,容易对输赢表现得很紧张。笑声能让他们放松下来,放松的孩子更愿意合作。

如何用游戏的方法,帮到一个恐惧的小孩

下面这个“干手器”故事里的小男孩,同样陷入了某种恐惧当中。孩子对于干手器的恐惧,到了让父母抓狂的地步。最初父母带着小男孩尽量躲避,可是这让孩子变得更加害怕。为了让孩子听不到那种声音,父母什么办法都试过了。仍然无效。

不少父母如果面对这种情况,可能会给这个小男孩贴上一个“胆小”的标签,甚至觉得孩子小题大做。还有的会说,男子汉,怕什么怕。然而,我们看看更好的做法是怎样的(下面内容摘自科恩博士《游戏力2》):

我(男孩妈妈)开始玩一些傻乎乎的“干手器怪兽”的游戏。要么我变身“干手器怪兽”来吹他的手,但是怪兽又傻又笨拙,常常撞墙或者绊倒。要么他当怪兽来吓唬我,把我吓得够呛。我们一起走进公共卫生间的时候,我装出既滑稽又害怕的样子。

如果时机合适,我就问他敢不敢离干手器近一些,同时镇定地告诉他,他不喜欢那个声音是很正常的,只不过这玩意儿是绝对不会伤害他的。

我遵循不心急、慢慢来的原则。一开始只是口头说说我要打开干手器,一段时间后真的打开,最后鼓励他把手放在下面。与此同时,我也一直在家玩上面提到的“假装干手器”的游戏。

这位妈妈没有选择强迫孩子,但也没有逃避,因为两者都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妈妈的行为表达的就是:“我们要到那里去,但是我们不着急,慢慢来。”同时妈妈的情绪也轻松并且坚定。

妈妈和孩子玩的追逐游戏,以及“再向前一步”的做法,都是介于“逃避”和“强迫”之间的区域,这时我们是在帮助孩子直面自己的感受。这是世界上最难的事情。

在我们自己的成长路上,我们的感觉多数是被忽视的。很多时候围绕在我们耳边的是“你不该有这种感受”,或者“高兴一点,别难过别生气”。

孩子们更希望听到的,其实是:“你害怕,没关系,我来帮助你”。

心理学家们都说,当父母最要紧的是,是给孩子提供一个足够大的容器,去接纳孩子,去给孩子恰当的回应。就好像一面灵活的镜子。当孩子对妈妈伸出手,妈妈也伸出手,这是身体的镜映。当孩子对妈妈咿呀地叫,妈妈也咿呀地回应,这是语言上的镜映。当孩子哭闹的时候,妈妈看见了孩子的情绪,并允许孩子情绪的释放,为孩子的情绪命名,这是情感上的镜映。

然而,这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是我们应该努力的一个方向。

对孩子来说,成长的过程的确是充满未知的恐惧、无助感和忧伤的。对大人来说,养育孩子的过程同样满是艰辛、挫折和疲惫。父母不可能永远对孩子呈开放的、接纳的状态,孩子也难免遭遇挫败。

当你陷入某种困境,请放低对孩子的期待(你应该是个更乖的孩子),也放下对自己的期待(我应该是个更好的父母)。不妨从严峻的现实,切换到好玩的游戏状态,试试游戏的办法,并享受和孩子游戏的过程。

这样也许会更有效。

小鸟和大熊


年轻的父母为了孩子的健康会给自己的孩子做胎教,最常见的得胎教方式有听音乐和为宝宝讲故事等,适当的胎教可以为宝宝出生后适应环境打下基础,你看过哪些关于胎教的资料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小鸟和大熊》,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小鸟和大熊是好朋友。小鸟在树枝上唱歌,大熊在下面的树洞里睡觉。

冬天来了,小鸟要飞到温暖的南方去了,大熊也要进树洞里睡觉了。它俩约定,明年春天再见面。

第二年春天,小鸟飞回来时,看见大树没有了,大熊坐在树墩上哭鼻子。

小鸟问:“大熊,我们的大树呢?”

“大树让伐木工人锯走了!”大熊伤心地说。

“别难过,只要树根还在,大树就会发出新芽。”小鸟说。

小鸟和大熊找呀找,真的在树墩边上找到了一棵小小的新芽。

没有大树,小鸟上哪儿去玩呢?大熊眨眨眼睛,站到树墩上,装扮成一棵神气的大树。小鸟飞到“熊树”上,唱起了快乐的歌。小鸟唱呀唱,大熊笑了,随着歌声摇摇摆摆,跳起舞来。

“你真是一棵有趣的树!”小鸟夸奖大熊。

小鸟请来别的鸟儿,还请来小松鼠,一起在熊树上开音乐会。大熊呵呵笑着,在山坡上奔跑。鸟儿围着大熊飞,松鼠追着大熊跳,热闹极了。

小嫩芽在歌声和笑声中长呀长,很快就长成了一棵小树苗。

冬天又来了,小鸟又要飞到温暖的南方过冬去了,大熊又要进树洞里睡觉了。它俩约定,第二年春天再见面。

第二年春天,小鸟飞回来的时候,看见大熊和一棵挺拔的小树站在一起,挥着手说:“欢迎!欢迎!”

小鸟又可以在树上唱歌了。但有的时候,小鸟也飞到大熊的头顶上玩一会儿,因为它很喜欢这棵会跳舞的“熊树”。

费切尔的怪鸟


从前有个巫师,装作穷人,挨家挨户地乞讨,而实际上他是碰到漂亮姑娘就抓。谁也说不上他把姑娘们抓到哪儿去了,因为他带走的姑娘没有一个回来过。

有一天,他来到一家人门口,这家人有三个漂亮的姑娘。他背着一个篮子,像是准备装人们施舍的东西,样子活像个身体虚弱、令人怜悯的乞丐。他求那家人给他点吃的,于是大女儿走了出来。巫师不用碰她,姑娘就会不自觉地跳进他的篮子,然后他就迈着大步朝密林深处自己的住所逃去。

他住处的一切摆设都是那么富丽堂皇,还给姑娘准备了她可能想到的每一样东西,他总是说:“亲爱的,你跟着我会过得很幸福的,因为你要什么有什么。”

过了几天,巫师对姑娘说:“我得出门办点事情,你得一个人在家呆两天。这是所有房门的钥匙。除了一间屋子外,其余你都可以看。这是那间禁室的钥匙,我不许任何人进去,否则就得死。”同时他还递给姑娘一个鸡蛋,说:“保管好鸡蛋,走到哪儿带到哪儿,要是丢了你就会倒大霉了。”

姑娘接过钥匙和鸡蛋,答应一切都照他的吩咐做。巫师走后,姑娘把屋子从楼下到楼上都看了个遍。所有房间都是金光闪闪的,姑娘从没见过这么多财富。最后她来到那间禁室,想走过去不看,可好奇心驱使她掏出了钥匙,想看看和其他的有什么不同,于是将钥匙插进了锁孔。门“哗”地弹开了,她走了进去。你们想她看到了什么?房间中央摆着一个血淋淋的大盆,里面全是砍成了碎片的人体;旁边是一块大木砧板,上面放着一把锋利闪亮的大斧子。她吓得连手里的鸡蛋都掉进盆里去了,结果上面的血斑怎么也擦不掉,她又是洗又是刮,还是没法去掉。

巫师不久就回来了。他要的第一件东西就是钥匙和鸡蛋。姑娘战战兢兢地将钥匙和鸡蛋递了过去,巫师从她那副表情和鸡蛋上的红点马上就知道她进过那间血腥的房间。“既然你违背了我的意愿进了那间屋子,现在我就要你违背自己的意愿再回到那里去,你死定了。”巫师说着就拽着姑娘的头发,一路拖着进了那间屠宰房,把她的头摁在砧板上砍了,把她的四肢也砍了,让血满地流淌,接着就把尸体扔进盆里和其他尸体放在一块儿。

“现在我该去把二姑娘弄来了。”巫师自言自语地说。他又装扮成可怜的乞丐,来到那家人家乞讨。这次是二姑娘拿了一块面包给他,他只碰了姑娘一下就像抓大姑娘一样把她给抓住了。二姑娘的结局也不比大姑娘好,她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打开了屠宰室的门,看到了一切;然后在巫师回来时被同样杀害了。巫师又去抓第三个姑娘,她可比姐姐们聪明、狡猾多了。当巫师将钥匙和鸡蛋交给她,然后出门旅行时,她先是小心翼翼地把鸡蛋放稳妥,然后才开始检查各个房间,最后来到那间禁室。天哪!她都看到些什么了?她的两位好姐姐双双躺在盆里,被残酷地谋杀了、肢解了。她开始将她们的肢体按顺序摆好:头、身体、胳膊和腿。什么都不缺时,那些肢体开始移动,合到一起,两位姑娘睁开了眼睛,又活过来了。她们兴高采烈地互相亲吻、互相安慰。

介绍三种无声的胎教


胎儿在母体里面,最早接触的是声音,如母亲的心跳、脉搏等,利用先进仪器让胎儿在腹中欣赏音乐,有助于他的身心健康成长。然而,好的胎教不单只是听听音乐、散散步这么简单,重要的是心理与生理两方面互相配合,就是抚摩等无声的胎教,也是对胎儿良好的教育。

爱抚:

此法可提前在妊娠3个月时进行。以后在胎儿发脾气胎动激烈时,或在各种胎教方法之前都可应用此法。孕妇仰卧在床上,头不要垫得太高,全身放松,呼吸匀称,心平气和,面部呈微笑状,双手轻放在胎儿位上,也可将上半身垫高,采取半仰姿势。不论采取什么姿势,但一定要感到舒适。双手从上至下,从左至右,轻柔缓慢地抚摸胎儿,心里可想象你双手真的爱抚在可爱的小宝宝身上,有一种喜悦和幸福感,深情地默想:“小宝宝,妈妈真爱你”;“小宝宝真舒畅”;“小宝宝快快长,长成一个聪明可爱的小宝贝”等。每次2—5分钟。

指按:

此法在妊娠4个月,母亲有胎动感时,即可开始应用,姿势同爱抚法,可做完爱抚后,接做此法。用食指或中指轻轻触摸胎儿,然后放松即可。开始时,胎儿一般不会做出明显反应,待母亲手法娴熟并与胎儿配合默契后,胎儿就会有明显反应。如遇到胎儿“拳打脚踢”强烈反应,表示胎儿不高兴,应停止动作。8个月时,胎儿的头和背已经分清,此时如胎儿发脾气,母亲可用爱抚法抚摸胎儿头部,安抚胎儿,一会儿胎儿就会安静下来,用轻轻蠕动来回答。此法应定时做,一般在每天睡觉前(晚上9—10点)胎儿活动频繁时做,每次时间在3—5分钟为宜。

拍打:

适用于妊娠5个月的孕妇,姿势同爱抚法。当胎儿踢肚子时,母亲轻轻拍打被踢部位,然后再等待第二次踢肚。一般在一二分钟后,胎儿会再踢,这时再拍几下,接着停下来。如果你拍的地方改变了,胎儿会向你改变的地方再踢,注意改拍的位置离原来踢的位置不要太远。每天早晚共进行两次,每次3—5分钟。

无意胎教VS有意胎教


为什么过去不讲胎教,也能出现不少人才?

实际上,只要我们进行追踪调查,都能发现成才儿童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过胎教,他们的父母也都在无意中进行过胎教。例如他们虽然生活上比较清苦,但身体健康,爱情热烈,母亲受孕时具有天时,地利,人和三大因素;受孕后父母热爱腹中孩子,对孩子充满希望;丈夫勤快,体贴妻子,家庭气氛温馨;母亲温顺,喜欢在宁静的环境中工作和休息;饮食不高档,但注意卫生,可口;整个怀孕期内母亲心情愉快,时时想着孩子;等等,都可以说在进行胎教,也就是无意胎教。

无意胎教虽有一定作用,但其科学性和实际效果都有一定限制,为此,需要推广有意胎教。有意胎教,就是自觉地,有意识的实施胎教,追求胎教的质量。

有意胎教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是很显然的,其主要方法和主要作用是:

音乐胎教。

通过音乐声波的和谐振动,培养胎儿敏感的听音能力,并使胎儿形成外界环境是美的感觉。

触摩胎教。

通过父母对胎儿的谈话,讲故事,培养亲子感情,并在胎脑中贮存语言信息,有利于开发胎儿潜能。

学习胎教。

通过“宫内学习”形成胎儿良好的条件反射能力,并在胎脑中积累一些知识信息,以便于出生后接受知识方面比其他孩子领先一步。

现在我国不少地方出现一些超常儿童,他们和有意胎教都有一定关系。但是,有意胎教的根本目的不是专门造就天才儿,而是为了提高下一代的心理素质,提高人口质量。

生活中,胎教无处不在


胎教,一直是准父母们很重视的事情,医生更建议采取适当的措施对胎儿进行教育,好的胎教有利于提高宝宝智商,促进胎儿大脑发育,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科学胎教的知识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生活中,胎教无处不在”,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在胎儿一两个月大的时候,我就经常按摩腹部,一来缓解自己身体的疲劳,二来可以安慰孩子,使孩子感觉到妈妈没有冷落他(她)。

我常常光顾山城简陋的图书馆,坐在安静的阅览室内,一边翻动手中的书报一边悄悄自言自语:“孩子,妈妈这是在图书馆看书呢,在这里看书的时候是不允许说话的,所以妈妈暂时不跟你说话。不是妈妈有意不理睬你,你就慢慢地睡一会儿吧,等一会儿,妈妈再给你讲报纸杂志上的有趣故事。”看完书后,我立刻给孩子打招呼:“嘿,孩子,妈妈看完书了,我们回家了,你睡醒了吗?要是你醒了,妈妈就给你讲讲在报刊上看来的笑话,好吗?”我特意买了一台旧的收录机,一边给未来的小宝宝织毛衣一边和胎儿一起欣赏着播放的少儿歌曲,同时指点着说:“孩子,第一首曲子是《采蘑菇的小姑娘》,第二首曲子是《蒲公英的种子》……”当我做家务时,我就跟腹中的胎儿娓娓诉说:“从前有座山,名叫凤凰山,山上有间房,房里有妈妈,妈妈在讲话,讲给谁听呢?讲给肚子里的小娃娃。”

上街买菜出门前,我跟胎儿商量:“小宝宝,妈妈带你上街买菜好吗?在那儿,我们不仅可以买到新鲜而便宜的蔬菜、水果,还可以看到山里的特产野兔、野鸡、獐子……”在农贸市场我煞有介事地跟腹中的胎儿对话,惹得那些农夫们指着我的后背叽叽喳喳地议论:“你们快看那个挺着大肚子的小媳妇,她在跟谁说话,总是唠叨个没完。”

在做饭洗菜时,我总是一片一片洗菜叶子,仔细认真,上面的一些细小的虫卵都被我冲掉,从事这一切家务活动的同时,我认真地对胎儿诉说着有关的情节,让孩子明白此时此刻妈妈在做些什么,是怎么做的。

鸟童话故事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