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古诗词

2020-09-18 儿童古诗词 胎教古诗词 高士其科普童话故事

古诗咏怀古迹其三带拼音版 古诗咏怀古迹其三翻译。

直缘感君恩爱一回顾,使我双泪长珊珊。大家的童年里都阅读过诗词,学习诗词能陶冶一个人的情操,你对诗词的阅读量多吗?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古诗咏怀古迹其三带拼音版 古诗咏怀古迹其三翻译》,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古诗咏怀古迹其三带拼音版

yǒnghuáigǔjìqísān

咏怀古迹其三

dùfǔ

杜甫

qúnshānwànhèfùjīngmén,shēngchángmíngfēishàngyǒucūn。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yīqùzǐtáiliánshuòmò,dúliúqīngzhǒngxiànghuánghūn。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huàtúshěngshíchūnfēngmiàn,huánpèikōngguīyuèyèhún。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qiānzàipípázuòhúyǔ,fēnmíngyuànhènqūzhōnglùn。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2古诗咏怀古迹其三翻译

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此地还遗留生长明妃的山村。一旦离开汉宫,(命运)便与北方少数民族相连,只留下青冢一座面向着黄昏。凭着画工画的画像只能约略认识昭君美丽的面容,昭君佩带玉饰徒然月夜归魂。千载流传她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满腔悲愤。

古诗咏怀古迹其三赏析

这是《咏怀古迹五首》其中的第三首,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王昭君生于名邦,殁于塞外,去国之怨,难以言表。因此,主题落在“怨恨”二字,“一去”二字,是怨的开始,“独留”两字,是怨的终结。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沈德潜说:“咏昭君诗此为绝唱。”信然。清人李子德说:“只叙明妃,始终无一语涉议论,而意无不包。后来诸家,总不能及。”这个评语说出了这首诗最重要的艺术特色,它自始至终,全从形象落笔,不着半句抽象的议论,而“独留青冢向黄昏”、“环佩空归月夜魂”的昭君的悲剧形象,却在读者的心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古诗扩展阅读

古诗咏怀古迹其二带拼音版 古诗咏怀古迹其二阅读答案


古诗咏怀古迹其二带拼音版

yǒnghuáigǔjìqíèr

咏怀古迹其二

dùfǔ

杜甫

yáoluòshēnzhīsòngyùbēi,fēngliúrúyǎyìwúshī。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chàngwàngqiānqiūyīsǎlèi,xiāotiáoyìdàibùtóngshí。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jiāngshāngùzháikōngwénzǎo,yúnyǔhuāngtáiqǐmèngsī。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zuìshìchǔgōngjùmǐnmiè,zhōurénzhǐdiǎndàojīnyí。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2古诗咏怀古迹其二阅读答案

1、诗人为何会“怅望千秋一洒泪”?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2、请对本诗起句“摇落深知宋玉悲”进行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1、(1)感慨宋玉风流儒雅,富有才华,并推崇他,但此人已逝,徒留伤感(伤心故宅荒台,历史变迁);

(2)叹息宋玉不为人理解,虽有故宅凭吊,却只知其文采辞藻,不了解其诗文背后的抱负、精神;

(3)感叹自己虽与宋玉不同时代,却同样萧条失志,壮志难酬,怀古伤今。

2、(1)以“深知宋玉悲”表明对宋玉的了解,有异代知音之感;

(2)这一“悲”字,奠定了情感基调;

(3)化用宋玉《九辩》典故,以草木摇落而悲秋,点明时节天气。

古诗咏怀古迹其二思想感情

该诗是作者亲临实地凭吊后写成的,因而体会深切,议论精辟,发人深省。诗中的草木摇落,景物萧条,江山云雨,故宅荒台,舟人指点的情景,都是诗人触景生情,所抒发出来的感慨。它把历史陈迹和诗人哀伤交融在一起,深刻地表现了主题。诗人瞻仰宋玉旧宅怀念宋玉,从而联想到自己的身世,诗中表现了诗人对宋玉的崇拜,并为宋玉死后被人曲解而鸣不平。全诗铸词溶典,精警切实。有人认为,杜甫之“怀宋玉,所以悼屈原;悼屈原者,所以自悼也”。这种说法自有见地。

古诗咏怀古迹其五带拼音版 古诗咏怀古迹其五阅读答案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词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学习诗词能净化自己的灵魂,你喜欢的诗词有什么样的典故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古诗咏怀古迹其五带拼音版 古诗咏怀古迹其五阅读答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古诗咏怀古迹其五带拼音版

yǒnghuáigǔjìqíwǔ

咏怀古迹其五

dùfǔ

杜甫

zhūgédàmíngchuíyǔzhòu,zōngchényíxiàngsùqīnggāo。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sānfēngējùyūchóucè,wàngǔyúnxiāoyīyǔmáo。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bózhòngzhījiānjiànyīlǚ,zhǐhuīruòdìngshīxiāocáo。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fúyíhànzuònánhuīfù,zhìjuéshēnjiānjūnwùláo。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2古诗咏怀古迹其五阅读答案

1、有人认为这首诗的尾联“志决身歼军务劳”是全诗的最强音,你同意吗?请从思想情感上加以分析。

2、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分析不正解的一项

A.全诗以议论为主,首句就以议论入之,诸葛功绩名垂天地流芳千古。第二句是面对“宗臣”遗像肃然起敬,描写自己的心情,不是议论句。

B.三分霸业,已是赫赫功绩了,而对诸葛亮来说,轻若一羽耳;“萧曹”尚不足道,那区区“三分”就更不值挂齿。处处都在抬高诸葛亮。

C.颔联评价诸葛才能功绩,颈联赞美诸葛堪比伊尹、吕尚,使萧何、曹参黯然失色。这一赞美,表现了作者不以事业成败持评的高人之见。

D.全诗赞颂诸葛亮的英才挺出,惋惜其志不成。作者认为最终导致诸葛亮功业难成的原因是北伐军务繁重,积劳成疾,最终病死五丈原。

参考答案:

1、同意,只有观点,尾联写诗人抱恨汉朝“气数”已终,诸葛亮难以实现自己的复汉大业,终因军务繁忙,积劳成疾而死于征途。尾联既是对诸葛亮的丰功伟业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高尚品节的赞叹,也是对英雄武侯尽管有这样稀世杰出的才华,恢复汉朝大业的决心,但竟未成功,未遂平生志的深切哀惋。能分析概括作者的赞和惋即可得分)所以是全诗的最强音。

2、C.诸葛亮功业难成与“北伐军务繁重,其积劳成疾,最终病死五丈原”不构成因果关系,上句还说到了蜀汉“气数”已尽的原因

古诗咏怀古迹其五赏析

这首诗,由于诗人以自身肝胆情志吊古,所以能涤肠荡心,浩气炽情动人肺腑,成为咏古名篇。全诗以议论为主,称颂诸葛亮的英才挺出,惋惜其志不成。诗议而不空,句句含情,层层深入,荡人胸襟、动尔情怀。但其中把汉室不能恢复归咎于气运,却是宿命观点。诗中除了“遗像”是咏古迹外,其余均是议论,不仅议论高妙,而且写得极有情韵。

古诗咏怀古迹其一带拼音版 古诗咏怀古迹其一阅读答案


古诗咏怀古迹其一带拼音版

yǒnghuáigǔjìqíyī

咏怀古迹其一

dùfǔ

杜甫

zhīlídōngběifēngchénjì,piāobóxīnántiāndìjiān。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sānxiálóutáiyānrìyuè,wǔxīyīfúgòngyúnshān。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jiéhúshìzhǔzhōngwúlài,cíkèāishíqiěwèihuán。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yǔxìnpíngshēngzuìxiāosè,mùniánshīfùdòngjiāngguān。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2古诗咏怀古迹其一阅读答案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下面对这首诗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概括了杜甫自安史之乱以来的生活状况。战乱之际,诗人在东北一带流离失所,后辗转入蜀,又居无定所,四处漂泊。

B.颔联写出了三峡一带特有的风景,山势高峻,房屋依山而建,耸入云霄,似乎把日月都遮蔽了。而当地的少数民族都居住在云雾缭绕的山中。

C.颈联追究诗人“支离”“漂泊”的起因,在咏怀之中兼含咏史之意,既是怀念古人,又是借古人庾信来咏怀。

D.尾联引入了庚信的典故,是说庾信一生中最“萧瑟”的事是命途多舛,没能少年成名,到年老了才赢得诗名。

E.这首诗处处运用对比手法,“东北”与“西南”对比,“三峡”与“五溪”对比,“羯胡”与“词客”对比,展现了宏阔深远的时空,气象宏大。

答案:

1、(1)抒发了作者漂泊流离的身世之感。

(2)暗寓自己的乡国之思,表现了作者对对国家政事的强烈关心。

(3)对庾信的凄凉身世表达了深切的同情,并以庾信自比,抒发自己人生失意之感。

2、DE。

解析:D项,对尾联理解有误,尾联庾信的典故是说他长期羁留北朝,常有萧条凄凉之感,到了暮年一改诗风,由原来的绮靡变为沉郁苍劲,常发乡关之思,其忧愤之情感动“江关”,为人们所称赞。而非因“没能少年成名”而“最萧瑟”。E项,“处处运用对比手法”错,题干中所举的例子是对仗,而非对比。

古诗咏怀古迹其一翻译

关中兵荒马乱百姓流离失所,辗转入蜀,更是居无定处漂泊东西。

长久地停留三峡楼台熬日月,在湘贵交界,与五溪夷人共处一起。

羯胡之人事主多变,终究不可信赖;伤时感世的诗人至今未回还。

抚今追惜,庾信的一生最萧条索寞;到晚年作的诗赋轰动了江关。

古诗遣悲怀三首其三拼音版 古诗遣悲怀三首其三翻译


古诗遣悲怀三首其三拼音版

qiǎnbēihuáisānshǒuqísān

遣悲怀三首·其三

yuánzhěn

元稹

xiánzuòbēijūnyìzìbēi,bǎiniándūshìjīduōshí。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dèngyōuwúzǐxúnzhīmìng,pānyuèdàowángyóufèicí。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辞。

tóngxuéyǎomínghésuǒwàng,tāshēngyuánhuìgēngnánqī。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wéijiāngzhōngyèchángkāiyǎn,bàodápíngshēngwèizhǎnméi。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2古诗遣悲怀三首其三翻译

闲坐时我常常悲悼你,也常常自悲;

纵使人生能活百年,仍然恰如一寐。

邓攸终身无子,难道不是命运安排?

潘岳悼诗写得再好,也是心机枉费!

即使死后合葬,地府冥冥有何指望;

要想来世再结良缘,更是虚妄难期。

我只有终夜睁着双眼,长远怀念你;

以报答你终身清苦,从未喜笑开眉!

古诗遣悲怀三首其三赏析

首句“闲坐悲君亦自悲”,承上启下。以“悲君”总括上两首,以“自悲”引出下文。由妻子的早逝,想到了人寿的有限。人生百年,也没有多长时间。诗中引用了邓攸、潘岳两个典故。邓攸心地如此善良,却终身无子,这就是命运的安排。潘岳《悼亡诗》写得再好,对于死者来说,也没有什么意义,等于白费笔墨。诗人以邓攸、潘岳自喻,故作达观无谓之词,却透露出无子、丧妻的深沉悲哀。接着从绝望中转出希望来,寄希望于死后夫妇同葬和来生再作夫妻。但是,再冷静思量:这仅是一种虚无缥缈的幻想,更是难以指望的,因而更为绝望:死者已矣,过去的一切永远无法补偿了!诗情愈转愈悲,不能自已,最后逼出一个无可奈何的办法:“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诗人仿佛在对妻子表白自己的心迹:我将永远永远地想着你,要以终夜“开眼”来报答你的“平生未展眉”。真是痴情缠绵,哀痛欲绝。

双双燕咏燕古诗带拼音版 双双燕咏燕古诗翻译


古诗带拼音版

shuāngshuāngyàn·yǒngyàn

双双燕·咏燕

shǐdázǔ

史达祖

guòchūnshèle,dùliánmùzhōngjiān,qùniánchénlěng。chāchíyùzhù,shìrùjiùcháoxiāngbìng。huánxiāngdiāoliángzǎojǐng。yòuruǎnyǔ、shāngliángbúdìng。piāoránkuàifúhuāshāo,cuìwěifēnkāihóngyǐng。

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

fāngjìng。qínníyǔrùn。àitiēdìzhēngfēi,jìngkuāqīngjùn。hónglóuguīwǎn,kànzúliǔhūnhuāmíng。yīngzìqīxiāngzhèngwěn。biànwàngle、tiānyáfāngxìn。chóusǔncuìdàishuāngé,rìrìhuàlándúpíng。

芳径。芹泥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

2古诗翻译

春社日刚刚过去,你们就在楼阁的帘幕中间穿飞,屋梁上落满了旧年的灰尘,冷冷清清。分开羽翼想停下来,再试着钻进旧巢双栖并宿。好奇地张望雕梁藻井,又呢喃软语商量个不停。倏然间飘然而起掠过花梢,如剪的翠尾划开了红色花影。

芳香弥漫小径间,春雨将芹泥融融浸润。喜欢贴地争飞,好像要比比谁更俊俏轻盈。回到红楼时天色已晚,看够了昏暝中的柳枝花影。但只顾自己在巢安稳栖息,却忘了稍回天涯游子的书信。这可愁坏了闺中憔悴佳人,望穿双眼天天画栏独凭。

3古诗赏析

《双双燕·咏燕》是南宋词人史达祖的代表词作。这是一首很精美的咏物词。此词上片写燕子飞来,重回旧巢的愉快场景;下片写燕子在春光中嬉戏,夜幕降临时回巢栖息的情景。既刻画了燕子的生动形象,又抒发了闺怨之情,隐含着对人生的感慨。全词在修辞上采用拟人手法,用语上采用白描,结构安排上也匠心独运,用春燕双宿双飞衬出思妇盼归之情,完整而自然。

咏鹅古诗拼音版解析 咏鹅古诗的意思翻译


咏鹅古诗拼音版

yǒngé

咏鹅

tángluòbīnwáng

唐骆宾王

ééé

鹅,鹅,鹅,

qūxiàngxiàngtiāngē

曲项向天歌。

báimáofúlǜshuǐ

白毛浮绿水,

hōngzhǎngbōqīngbō

红掌拨清波。

2咏鹅古诗译文

“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

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水面,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3咏鹅古诗解析

这首诗从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看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

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爱之情。这三个“鹅”字,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欣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鹅、鹅”。

次句“曲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的神态。“曲项”二字形容鹅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鹅的高歌与鸡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

三、四句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下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古诗西塞山怀古带拼音版 古诗西塞山怀古翻译


古诗西塞山怀古带拼音版

xīsāishānhuáigǔ

西塞山怀古

liúyǔxī

刘禹锡

wángjùnlóuchuánxiàyìzhōu,jīnlíngwángqìànránshōu。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qiānxúntiěsuǒchénjiāngdǐ,yīpiànjiàngfānchūshítóu。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rénshìjīhuíshāngwǎngshì,shānxíngyījiùzhěnhánliú。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cóngjīnsìhǎiwéijiārì,gùlěixiāoxiāolúdíqiū。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2古诗西塞山怀古翻译

王濬的战船从益州出发,东吴的王气便黯然消逝。

千丈长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降旗挂在石头城头。

人生中多少次伤怀往事,山形依然不变靠着寒流。

从今以后天下归为一同,芦荻在旧垒上萧萧飘摇。

古诗西塞山怀古赏析

诗的前四句,洗炼、紧凑,在对比之中写出了双方的强弱,进攻的路线,攻守的方式,战争的结局。诗人在剪裁上颇具功力。清代屈复认为此诗第五句甚妙。不过应该指出,若是没有前四句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第五句是难以收到如此言简意赅的效果。第六句“山形依旧枕寒流”,山形,指西塞山;寒流,指长江,“寒”字和结句的“秋”字相照应。第七句宕开一笔,直写“今逢”之世,第八句说往日的军事堡垒,如今已荒废在一片秋风芦荻之中。这残破荒凉的遗迹,便是六朝覆灭的见证,便是分裂失败的象征,也是“今逢四海为家日”、江山一统的结果。怀古慨今,收束了全诗。全诗借古讽今,沉郁感伤,但繁简得当,直点现实。

古诗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拼音版 古诗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翻译


古诗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拼音版

qiǎnbēihuáisānshǒuqíèr

遣悲怀三首·其二

yuánzhěn

元稹

xīrìxìyánshēnhòushì,jīnzhāodūdàoyǎnqiánlái。

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

yīchángyǐshīxíngkànjìn,zhēnxiànyóucúnwèirěnkāi。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shàngxiǎngjiùqíngliánbìpū,yězēngyīnmèngsòngqiáncái。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chéngzhīcǐhènrénrényǒu,pínjiànfūqībǎishìāi。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2古诗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翻译

当年咱俩开玩笑讲着身后的安排;如今都按你所说的展现在眼前。你生前穿过的衣裳眼看就快施舍完了;只有你的针线活计我还保存不忍打开。我仍念旧情因为我怀念你,也更加怜爱你的婢仆;多次梦见你并为你送去钱财。我诚知死别之恨世间人人都有;但咱们贫贱夫妻,想起当时许多往事令人极度地伤悲。

古诗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赏析

主要写妻子死后的“百事哀”。诗人写了在日常生活中引起哀思的几件事。人已仙逝,而遗物犹在。白天事事触景伤情,夜晚梦魂飞越冥界相寻。梦中送钱,似乎荒唐,却是一片感人的痴情。苦了一辈子的妻子去世了,如今生活在富贵中的丈夫不忘旧日恩爱,除了“营奠复营斋”以外,已经不能为妻子做些什么了。于是积想成梦,出现送钱给妻子的梦境。末两句,从“诚知此恨人人有”的泛说,落到“贫贱夫妻百事哀”的特指上。夫妻死别,固然是人所不免的,但对于同贫贱共患难的夫妻来说,一旦永诀,是更为悲哀的。末句从上一句泛说推进一层,着力写出自身丧偶不同于一般的悲痛感情。

古诗咏史左思带拼音版 古诗咏史左思翻译及赏析


古诗咏史左思带拼音版

yǒngshǐ

咏史

zuǒsī

左思

yùyùjiàndǐsōng,lílíshānshàngmiáo。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yǐbǐjìngcùnjīng,yīncǐbǎichǐtiáo。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shìzhòuniègāowèi,yīngjùnchénxiàliáo。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dìshìshǐzhīrán,yóuláifēiyīzhāo。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jīnzhāngjíjiùyè,qīyèěrhàndiāo。

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

fénggōngqǐbùwěi,báishǒubùjiànzhāo。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2古诗咏史左思翻译及赏析

咏史左思翻译

茂盛的松树生长在山涧底,风中低垂摇摆着的小苗生长在山头上。

(由于生长的地势高低不同,)凭它径寸之苗,却能遮盖百尺之松。

贵族世家的子弟能登上高位获得权势,有才能的人却埋没在低级职位中。

这是所处的地位不同使他们这样的,这种情况由来已久并非一朝一夕造成的。

汉代金日磾和张安世二家就是依靠了祖上的遗业,子孙七代做了高官。(珥汉貂:珥,插。汉代侍中官员的帽子上插貂鼠尾作装饰。)

汉文帝时的冯唐难道还不算是个奇伟的人才吗?可就因为出身微寒,白头发了仍不被重用。

咏史左思赏析

“郁郁涧底松”四句,以比兴手法表现了当时人间的不平。以“涧底松”比喻出身寒微的士人,以“山上苗”比喻世家大族子弟。“世胄蹑高位”四句,写当时的世家大族子弟占据高官之位,而出身寒微的士人却沉没在低下的官职上。这种现象就好像“涧底松”和“山上苗”一样,是地势使他们如此,由来已久,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金张藉旧业”四句,紧承“由来非一朝”。内容由一般而至个别、更为具体。这首诗哪里只是“金张藉旧业”四句用对比手法,通首皆用对比,所以表现得十分鲜明生动。加上内容由隐至显,一层比一层具体,具有良好的艺术效果。

3古诗咏史左思阅读答案

1.这首诗可分为三个层次,每四句一层。请简要分析诗中三个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

2.这首诗借“咏史”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参考答案:

1.第一层以比兴起笔,用“松”和“苗”来比喻因“地势”不同而带来的不平等状况,形象化地引领全诗;第二层是全诗的核心,直接揭示“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社会现象,并指出这种现象“由来非一朝”;第三层则通过“金张”和“冯公”两个事例正反对比,具体说明上面现象的存在,并批判它的不合理性。

2.揭示了世族权贵依仗祖业窃居高位、出身寒微的人虽有才能却只能屈居下位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现象的强烈不满和批判。

绮罗香咏春雨古诗带拼音版 绮罗香咏春雨古诗翻译


古诗带拼音版

qǐluóxiāng·yǒngchūnyǔ

绮罗香·咏春雨

shǐdázǔ

史达祖

zuòlěngqīhuā,jiāngyānkùnliǔ,qiānlǐtōucuīchūnmù。jìnrìmíngmí,chóulǐyùfēihuánzhù。jīngfěnzhòng、diésùxīyuán,xǐnírùn、yànguīnánpǔ。zuìfángtā、jiāyuēfēngliú,diànchēbúdàodùlínglù。

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尽日冥迷,愁里欲飞还住。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最妨它、佳约风流,钿车不到杜陵路。

chénchénjiāngshàngwàngjí,háibèichūncháowǎnjí,nánxúnguāndù。yǐnyuēyáofēng,hélèixièniángméiwǔ。línduànàn、xīnlǜshēngshí,shìluòhóng、dàichóuliúchù。jìdāngrì、ményǎnlíhuā,jiǎndēngshēnyèyǔ。

沉沉江上望极,还被春潮晚急,难寻官渡。隐约遥峰,和泪谢娘眉妩。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记当日、门掩梨花,翦灯深夜语。

2古诗翻译

春雨挟着冷气,欺凌早开的花朵,雾气漫着烟缕,困疲垂拂的柳树,千里烟雨暗暗地催促着晚春的迟暮。整日里昏暗迷蒙,像忧愁满腹,想要飘飞又忽然停住。蝴蝶吃惊自己的翅膀湿重,落在西园栖息;春燕喜欢用湿润的春泥筑巢,飞来飞去。最无奈,是道路的泥泞,妨碍了风流男女的约会佳期,使他们华丽的车辆到不了杜陵路。极目眺望,江面上烟雾沉沉。再加上春潮正在迅急,令人难以找到官家的渡口。远山全都隐隐约约,宛如佳人那含情的眼睛和眉峰。临近残断的河岸,可见绿绿的水波涨起,使水面上漂着片片落红,带着幽愁漂流向东。记得当日,正是因为有你,我怕梨花被吹打才掩起院门。正是因为有你,我才和那位佳人在西窗下秉烛谈心。

3古诗赏析

《绮罗香·咏春雨》是南宋词人史达祖的作品。这是首咏物词,以多种艺术手法摹写春雨缠绵的景象。上片写近处春雨。蝶惊粉重,燕喜泥润。佳期被阻,钿车不行。下片写远处春雨。春潮晚急,群山迷濛,新绿落红,带愁流去。通篇不着“雨”字,却处处贴切题意。用语工丽,意境清幽。

儿童古诗词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