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入学准备教育

2020-06-23 幼儿园大班入学准备教育 幼儿学前教育入学准备 大班幼儿入学前准备教育

国外幼儿教育ABC (四)。

早教正能量,成就新梦想。早期教育是对婴幼儿进行的全面的素质教育,给宝宝进行早期教育,可以培养他们的人际技能。孩子早教最适合的年龄是多大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国外幼儿教育ABC (四)》,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幼儿上午半天的体力、脑力活动量较大,能量消耗较多,因此午餐的主、副食数量和质量在一天膳食中应占较大的比重,这样才能保证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该园的午餐是由家长根据幼儿园提出的要求准备的。这里介绍几名幼儿所带饭盒内的食品:

饭团、蛋卷、肉圆、樱桃、桔子、鸡腿、小红果。

饭团、鹌鹑蛋、肉圆、油炸小饼、苹果、桔子.

饭团、生菜、肉圆、鸡蛋、蕃茄、桔子。

奶油夹糕、鹌鹑蛋、草莓、香肠、胡萝卜、豌豆。

饭团、鸡腿、花生米、樱桃、桔子、果冻。

(饭团一般均放有2-3个,大多数饭团外面都包着紫菜。有的包着豆腐皮。)

从以上几个幼儿饭盒中主副食搭配情况看,幼儿午餐是符合营养要求的,因为它具有以下特点:

主副食搭配恰当。主食不多(每人约1.5-2两饭)。但副食品种多,质量较高,一般都有肉、蛋、蔬菜、水果等,从而保证了儿童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注意了食品的色、香、味。午餐食品多种多样,色彩鲜艳,即使食品本色不鲜艳,家长也会配上一个用彩色塑料剪的花、小动物放在饭盒里,所以一个个饭盒犹如一件件工艺品。蔬菜、水果都是生食,这样可较好地保存食品中所含的维生素C,午餐中

摄入一定量的维生素C,可有助于蛋白质的吸收。

教师在安排幼儿进餐时,十分注意幼儿独立能力的培养。如就餐前要求每个幼儿自己拿取饭盒、水杯、筷子等。幼儿吃完午饭后,要将饭盒收拾好放进自己的小包中。三岁班的幼儿入园一个月后,就开始在幼儿园吃午饭,并学了上述技能。

教师还从教育幼儿出发,向家长提出要求:幼儿每天的午饭,家长必须亲自制作2-3种食品,不允许全部购买熟食品。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幼儿能实际观察食物由生到熟的整个制作过程,知道每样食物都是来之不易的;幼儿可以看到母亲的劳动,增强对母亲的热爱情感,家长通过亲自为幼儿准备午餐,也会增强教育子女的责任感。该园的主任说,在日本,一些年轻的母亲常常忽视自己对于女的教育责任,现在通过为孩子准备午餐、为孩子缝制餐巾、小包和为孩子服装上刺绣花纹等工作,教育责任心增强了,也密切了亲子关系。

漂亮、合体的服装

漂亮的服装可以使人显得精神。儿童服装应该轻盈柔软,宽大舒适,能够促进儿童身体的发育;服装的结构还应简单,以便于儿童自己穿脱。该园为幼儿设计了在园活动时统一的园服。服装的式样和布料颜色的选配很适合儿童的特点,儿童穿后美观大方,活泼可爱。

园服,男孩是西服,短裤,西服为大翻领,上面另加一层白色的衬领;女孩为藏青色长袖连衣裙,配上白色大翻领,中间结紫红色领带,色彩鲜明、协调。裙子正反面均有皱折,从而使裙摆宽大,两线条又有变化,显得活泼舒适。衣料是涤纶的,厚实、挺刮。因此这套服装端庄大方,美观,儿童化。幼儿活动时穿的汗衫、短裤设计得也很好,服装式样全园是统一的,但三个年龄班的颜色不同。在汗衫的袖子和裤子的中缝处镶有一道边,这道边上贴着三条不同颜色的横杠,标志该幼儿入园时间的长短,是新生还是老生等,还增加了服装的美感。

园服的衣袖上挂着一黄色园牌,表示这些孩子为学前儿童,不能独立过马路。司机开车时遇到挂黄牌的孩子,必须放慢车速(据说全日本均如此)。衣服的前胸挂有一红色牌子,上面写着孩子的名字和所在班级,便于全园教师认识和进行教育。这些做法说明其教育工作的细致。

幼儿穿着整齐统一的服装,使人感到精神焕发,朝气勃勃。大家穿着一样的服装,会使幼儿自然地感受到集体的荣誉,热爱所在的集体。日本中、小学也都有统一的校服,从中可以看出日本教育界是很重视儿童团体精神的培养。

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学前教育参考资料》

国外幼儿教育ABC(五)

相关知识

国外幼儿教育ABC (七)


奥地利有个“想象幼儿园”

在欧洲的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有个别具一格的幼儿园--“想象幼儿园”。顾名思义,即是以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为“特色”的。

步入“想象幼儿园”的其中一个教室,犹如走进了童话世界。孩子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尽情张开想象的翅膀,把自已装扮成美丽的白雪公主、可爱的灰姑娘、可怜的丑小鸭或凶恶的大灰狼-----当然,仅仅当演员是不够的,孩子们还需要常常“想象”出更有趣的童话故事、更多的童话人物或更美好的童话世界,努力使自已成为“小小安徒生”。

在被命名为“太空世界”的教室里,孩子们可驾驶拟太空船遨游浩瀚的宇宙,而在进行太空旅游时,孩子们最重要的使命仍是想象:想象在地球以外的星球一定还有或可爱或凶残的生命,然后再想象一下他们的外表、他们的语言、他们的嗜好,接着想象一下最好通过什么方式与外星人沟通——

相比之下,另一些教室似乎显得平淡无奇。有一间教室布置得像个农舍,家具和装潢都十分朴素。一架老式的织布机立在一角,让孩子们自行纺纱织布。镰刀、锄头和铲子让这些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想象出农夫劳作的艰辛。破旧的摇篮里,躺着几只或断腿缺臂,或表情呆板,或衣衫褴褛的布娃娃,正等待着孩子们为她们穿上新衣,或另行设计、组装。当然,这也需要想象。在教师的启发下,孩子们想象着:200年前的祖先如何耕作、收获、生活,继而能理性地比较出现代生活方式的优点和缺点。

让孩子们自已动手也是发展其想象力的好课堂。在手工间,孩子们使用特制的小型刨子、锯子,切割着不同形状的小木块,并涂上颜料,最终制成一套积木;在缝纫间里,孩子们(包括男童)也学着穿针引线,为玩具熊或洋娃娃缝制自行设计的新衣;在烹饪间里,孩子们试着用最普通的瓜菜,做出美味的家常菜,并从中体味到一种劳动和为他人服务的快乐。与此同时,他们还想象自己已成了大人,在为自已的孩子或自已年迈的家长甚至需要帮助的陌生人操劳着-----于是,这些最简单原始的劳作都被赋予了积极的社会意义,也向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注入了无私和奉献等高尚的思想。

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当然离不开艺术。在绘画课上,孩子们被要求通过朗诵或欣赏诗歌来描绘出诗歌的“意境”。对学龄前的幼儿来说,这似乎有点勉为其难。然而实际上,绝大多数孩子都能胜任这样的创造性工作。如,在欣赏儿歌《荧火虫》时,有的孩子把荧火虫想象成“打起灯笼找妈妈”,或“相互在玩捉迷藏游戏”,有的还别出新裁地想象荧火虫打着手电在巡夜,活像“警官”-----此外,孩子们还上雕塑课和木刻课,为的是让这些古老的艺术帮助孩子们在更宽广的“想象世界”里飞。

引人注目的是,在人类社会已步入21世纪的电脑时代之际,这所幼儿园并不设电脑课,甚至也不鼓励孩子多看电视。幼儿园园长对此解释说,电脑当然要学,但不是在幼儿期,而是学龄后,因为技术虽给人类带来了方便,也给人类带来了懒惰乃至不思进取。相反,他们企望通过种种努力使孩子们获取一种"平衡",或至少让他们明白:动手加动脑其乐无穷,而且即使科学技术发展至顶级时期,人们仍需要从事许多极原始、极平凡的活动。

国外幼儿教育ABC(八)

国外幼儿教育ABC (二)


美国幼儿园的教室布置

一、美国幼儿园教室布置的指导思想:美国幼儿园教育极重视幼儿园的教室布置,这是同美国幼儿园和教育观分不开的。美国幼儿教育的主要观点是:

1、幼儿必须利用各种感官,通过与环境的直接作用进行学习。

2、幼儿教师必须鼓励幼儿积极地与环境中的物体、材料和人进行相互作用。

3、幼儿教师必须为幼儿提供适合年龄发展和个体发展的课程。由此,美国幼儿园将教室的布置视为一种策略,认为教室的布置能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儿童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二、美国幼儿园的教室布置

(一)教室的布置美国幼儿园的教室一般可以分成以下几个不同的学习领域:积木角、家庭角,桌面玩具角,艺术角,沙和水(科学角),图书角。这些领域也可用来进行集体活动。如音乐和运动活动、讲故事和班级会议等。最近,有的幼儿园还增加了计算机和烹调角。

(二)教室布置的策略

1、各个领域用不同的家具分隔开来。这样便于儿童清楚地选择活动区。与此同时,教师可纵观全局,心中有数。

2、热闹的地方和安静的地方被分隔开来,交通要道被用来减少注意力的分散。

3、材料是摆在矮的架了上的,这样儿童能够轻易地拿到它们。架子上有标签,干净、不杂乱,这样材料就很容易被看见,被选择,被取放。

4、同样的材料放在一起,这样可以教孩子分类,并把东西按序摆放。

5、每一个领域的材料都很多,以满足不同儿童的不同需要。

6、不同的材料发展不同的感官,提供不同经验。

三、美国幼儿园教室布置的作用美国幼儿园教室的布置对儿童发展的作用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各个具体的活动区域可以促使幼儿学习特定的知识,发展特定的技能,培养社会性的个性。

(二)所有的活动区都能培养幼儿的信任感,发展幼的儿独立性,培养他们的注意力,发展他们的技能技巧。

1、培养幼儿的信任感,布置合理的教室使儿童对教室产生信任感。

(1)各活动区的玩具架摆放整齐,分类清楚,幼儿很容易就能找到所需的物品,不会为找不到所需的物品感到不安。

(2)幼儿的美术作品贴在艺术角,与他们的水平视线高度一致,这会使幼儿感到他们的作品受到重视。

(3)教室的图书角温馨舒适,使他们能坐下来阅读或休息。

(4)各活动区的材料足够,以减少幼儿之间的争吵。

(5)幼儿三三两两地在一个活动区活动,可以帮助他们学会如何相处,彼此信任。

2、发展幼儿的独立性:培养幼儿作出选择的能力,发现他们自己的兴趣,发展个性。

(1)布置合理、划分清楚的活动区域能帮助幼儿作出选择,即决定在哪个区域活动。

(2)玩具架上摆放的物体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够引发幼儿兴趣,使他们能独自取放玩具,独立使用,不需要依赖成人的帮助。

(3)当活动结束后,幼儿需要独立收拾自己玩过的玩具,他们会为自己能够独立收拾而感到自豪。

3、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培养幼儿专心使用各种物品和进行各种活动。

(1)划分清楚的活动区不会使幼儿的注意力被其他区域的活动所分散,能使幼儿相对集中地专注于手头的活动。

(2)家具的使用(用来分隔各个活动区)能阻止幼儿东张西望,而集中于自己的活动。

(3)安静的区域和吵闹的区域被分隔得较远,这使得安静的区域不受吵闹的区域所影响。

(4)足够的、有趣的玩具材料能吸引幼儿的注意,不致被其它活动所干扰。

4、发展幼儿的技能、技巧:发展幼儿的数学技能、阅读和写作技能、社会技巧。

(1)通过使用不同的材料,幼儿可以学到分类和搭配。如摆出两个同种物品会使幼儿学会把类似的物品s搭配起来。

(2)图书角的活动能培养幼儿安静读书的能力。

(3)家庭角和桌面玩具角的活动能帮助幼儿发展眼手协调的能力,发展他们的阅读技巧。

(4)每个活动区幼儿交往活动能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发展他们的社会技巧。

国外幼儿教育ABC(三)

国外幼儿教育ABC (九)


父母必须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尽快自主自立。想要给宝宝的将来打好基础,有些家长会选择早期教育宝宝。早期教育能够促进婴幼儿大脑的开发,那么早教对孩子都有什么样的影响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国外幼儿教育ABC (九)”,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马来西亚的幼儿教育机构

五六十年代,马来西亚的幼儿园多同宗教团体、个人组织兴办,收费昂贵,是为富家子弟服务的。到70年代,国家政府部门积极发展教育事业。增加了幼儿教育机构的数量,拓宽了儿童受教育面。例如,1976年,国家联合部为不同种族的儿童创办了幼教机构,橡胶工业发展局为工人子女设置了幼儿园,等等。幼儿教育机构的迅速增加则是80年代的事。1979年,全国有幼儿园2227所,在园幼儿120618人,而到了1989年,幼儿园已增加到6959所,有331592名幼儿进入幼儿园。10年间幼儿园数量和入园幼儿数均增长到3倍。其中,私人创斩的幼儿园有1392所,在园幼儿为132328名,私立幼儿园的师生之比为1:35左右,低于公立幼儿园。进入90年代以后,幼教机构的规模不断扩大。比如,1991年,幼儿园数为6502所,在园的人数则达322767。

私立幼儿园的物质设备比较齐全,有专用的房屋、丰富的教育教学材料。私立幼儿园的收费极高,一个月约100马元(相当于350元人民币)。这是幼儿园完善设施、心头办园条件的重要经济来源。

公立幼儿园的物质设备则比较缺乏,缺少固定的场地、房舍,一般是利用社区娱乐厅、清真寺或学校餐厅等。教育教学材料严重不足。这类幼儿园的收费也比较低廉,一个月大约只需1马元。近几年来,马来西亚政府加大了对幼儿教育的投资,有幼儿园开办时一次性投入的,也有分期投资,不断补充的。

二、马来西亚幼儿园课程设置

目前,马来西亚幼儿园设置的课程主要有四类:

1、生活课程:这种课程以幼儿的社会生活为基础,相当灵活,教师可以自由地选择教育内容和施教方法。

2、学习准备课程:这类课程强调为幼儿的未来学习作准备,重视向幼儿传授拼读、写作、数学、绘画、手工、演讲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3、发展课程:这种课程以幼儿的发展为基础,注重寓教于乐,让幼儿在轻构愉快的气氛中生动活泼地学习,全面和谐地发展。它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只被一小部分具有丰富教育经验的教师所采用。

4、学习课程:这类课程强调要在正规的形式、严肃的气氛下,让幼儿学习读、写、算。每天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每周、每个月对考试、测查。

现在,马来西亚幼教界越来越清楚地看到第二和第四类课程的诸多弊端:一是教育内容。如果幼儿在幼儿园时,就提前学习了小学一年级的内容,而当他们正式进入小学再次学习这些内容时,就会感到厌烦,失去兴趣。二是教育方法。选择这两类课程的教师大多是小学退休教师,他们不很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教育方?quot;小学化"、"成人化"。三是教育语言。一些教师把马来语作为教育语言,而另外一些教师则使用华语、印度语等。幼教专家呼吁要在全国建立统一的幼教课程体系,确立课程的教育目标、内容、手段和方法。以避免课程实施中的混乱状况。

国外幼儿教育ABC(十)

国外幼儿教育ABC (六)


家长都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我们在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之前,一定要遵循其内心的发展规律。早教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以及行为习惯,我们该如何正确的为宝宝进行早期教育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国外幼儿教育ABC (六)”,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挪威的幼儿园

挪威的幼儿园在世界上独具特色:都是一些什么都不教的幼儿园。幼儿园每天早晨7时30分开门,下午5时才关门。而那里的家长上下班时间是上午9时到下午3时。这样,家长就不会因为接送孩子而上班迟到或早退了。

在挪威,孩子们来到幼儿园后,把小书包和外衣放在写有自己名字的小专柜里,就和小朋友们去玩了。幼儿园一般按年龄将二至五岁的孩子分为两个部。每个部都有一件专门学过儿童教育的老师负责,并配有两位助手,另有一名工作人员专给孩子们做饭。幼儿园少有人工设施,多是利用自然,孩子们玩耍的设备浑然天成。奥斯陆市三面环山,有所幼儿园就建在一个小山坡上。屋外,顺着山势放着一个滑梯。用几根原木搭起一个秋千架子,用铁链拴上汽车轮胎,这就是孩子们玩的秋千。孩子们随便爬树、爬山,在草皮上打滚,像一群猴子,老师则在旁边指导和保护。

一般在上午10时30分到11时,老师会把孩子们集中起来,告诉大家今天要做的事情,然后让大家交流各自的想法。11时到12时吃饭,饭后孩子们继续出去玩。下午3时以后,家长们陆续接孩子回家。

幼儿园总的方针就是尽量让孩子们出去玩,享受阳光,享受大自然,在自然的环境中玩耍。

幼儿园从不给孩子上文化知识课,也从不要求所有的孩子做同一件事情。当然,在游戏中会教给孩子挪威的文化和传统,教给孩子文明礼貌的举止。如果有些孩子对绘画、音乐或其他事情感兴趣,老师会给他们指导和鼓励。另外,每周教师要带孩子出去两次,去公园、博物馆和美术馆等。

《幼儿教育》2000年第12期蒋振民

国外幼儿教育ABC(七)

幼儿园大班入学准备教育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