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孩子入学准备

2020-06-04 幼儿园孩子入学准备 孩子幼儿园入学准备 幼儿园入学准备

孩子从幼儿园回来说:老师不喜欢我…。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吃饱、睡好、玩得高兴、学得愉快,成为受同伴和老师喜爱的小朋友。可当孩子回家抱怨“老师不喜欢我”时,你该怎么办?

4岁的妞妞刚升入中班,新换了班主任,她明显不适应,回家委屈地向妈妈倾诉:“老师不喜欢我,她喜欢朵朵,今天提问朵朵了,还对朵朵又亲又抱。”妞妞妈听了女儿的话有些焦虑:都说和老师搞好关系非常重要,可我们并没有什么经验,女儿又内向敏感,这可怎么办?

当我们谈论“老师喜欢或不喜欢我的孩子”时,我们实际在谈论什么?

“自己喜欢自己”和“别人喜欢自己”谁更重要?

对于孩子的成长,父母应建立一个基本信念,此生孩子首先要学会的是“爱自己”,其次才谈“被别人爱”。只有让孩子学会“爱自己”,才会真正地赢得他人的喜爱,因为无论谁都会喜欢乐观、积极、充满自信的人。而很多父母往往在两者之间颠倒了顺序,或者干脆忽视了前者。

这也正是我们周遭很多看起来开朗乐观的人内心却孤单、脆弱甚至抑郁的根源所在,因为他们只关注被别人爱,并不爱自己。而这一切的根本就是父母要像结婚誓言那样地无条件地接纳孩子,在他的内心种下安全、信任与自信的种子。

您是否习惯于评判孩子的对错,或者用“你如果不……妈妈/老师就不喜欢你了”来要挟或吓唬孩子?

我们的很多语言、行为都并非有意,但却在暗示孩子“你可能不被妈妈/老师喜欢”“被妈妈/老师喜欢非常重要”,从而导致孩子患得患失,很害怕失去他人的宠爱,害怕自己做的事情被认为“不好”“不对”。所以,父母要学会接纳孩子的小过失,在评判孩子时一定要首先告诉他错在哪里以及原因,不要让孩子产生“妈妈不喜欢我画的画”“我做什么都不对”的错觉,避免要挟、恐吓和类似的暗示。

当孩子说“老师不喜欢我”的时候,他们到底在表达什么?

看得见、摸得着的才是“喜欢”

3~6岁的孩子是“具体形象”思维模式,“喜欢”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些很具体的东西,比如被提问、被表扬、被拥抱、被抚摸……例如孩子对妈妈说“老师不喜欢我”,妈妈问为什么,孩子可能会说:“老师点了其他小朋友的名,没喊我”。我们大多数孩子平日都会得到多位家人的关注,进入幼儿园后这种关注会因为孩子多、老师少而降低,所以很多孩子心目中会失落,觉得老师“不喜欢我”。

“喜欢”也是孩儿脸,说变就变

如果你听到孩子说“老师可喜欢我了”,千万别高兴得太早,因为明天孩子很可能又告诉你“老师不喜欢我”。这个阶段的孩子情绪和情感还不稳定,所以他们往往会因为一件小事就说出“喜欢(不喜欢)”,比如,放学前老师想让孩子好好吃饭而说了他一句,可能就会被孩子理解为“老师不喜欢我”。

当孩子说“老师不喜欢我”的时候该如何应对?

弱化孩子关于“别人喜不喜欢我”的认识

重视孩子所讲的“老师不喜欢我”,但不要过于纠结于此。“重视”的意思是要弄清楚孩子所讲的“不喜欢”到底指什么,从而有针对性地与老师沟通;如果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可以直接告诉孩子:“老师并没有不喜欢你,班里小朋友很多,老师没办法提问所有小朋友。”以此来消除孩子的顾虑。不纠结的意思是不要过于把它当成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更不要听到这样的话,就使劲儿地追问:“老师提问你了吗?”“老师对你好吗?”……避免加剧孩子的焦虑。

帮助孩子建立自尊和自信

将教育的心思与重点放在孩子身上。帮助孩子建立了自尊与自信,逐步成长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那么孩子自然也就不会过于关注他人对待自己的态度了。一方面家长既要发现孩子优点,鼓励孩子进步,提升孩子自信,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能力,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另一方面也要帮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改正他的不良习惯,逐步能够对自己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让孩子不盲目自大,也不妄自菲薄,自尊自信,能够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孩子就会有强大的内心。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质

只有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质,才会让孩子在幼儿园或是其他任何地方如鱼得水。这些习惯和品质包括:

主动、独立养成孩子主动提问、表达自己想法的习惯和能力;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鼓励孩子有自己的见解,能够独立思考。

活泼却又有自控力可以调皮、淘气,但要了解并遵守基本规则,比如不打人、不大声嚷叫、不打断和打扰别人、在适宜的时间做适宜的事情。

善于分享、轮流与合作不过于自我中心,认识到无论是老师还是玩具都是有限的,必须要与他人分享。

懂礼貌,会使用礼貌用语学会主动问好,在同伴交往中能够主动使用“请”“谢谢”“对不起”“我可以吗?”等语言。

入学准备编辑推荐

怎样让幼儿园老师喜欢宝宝


一、对老师宽容一点,出现问题少责备一点。

幼儿园年龄段的孩子自我保护和安全意识尚不足以保护好自己,而且老师不可能把每一个孩子都拉在身边不给他们自由,那么在幼儿园出现一些磕磕碰碰总是难免的,也是正常的,如果不是特别严重请不要去质问或责备老师,孩子受伤家长当然心疼,但老师心里也很难受, 如果这个时候你能够宽容地说一句:“没事,老师也不要太放在心上。”老师会很感谢你的理解,会在以后的工作中给你的孩子一些特别的照顾。

二、要看到并感谢老师为宝贝所付出的。

幼儿园老师的工作本身就是很繁杂也很辛苦的。所以,当老师们辛苦地忙完一次活动时,请你对老师说一句:“活动太棒了,老师辛苦了!”这表示老师们的辛苦得到了认可,老师们即使辛苦也会觉得欣慰的。

三、调教出热情、有礼貌的宝宝。

现在的孩子们都很聪明,如果你的宝贝又很有礼貌,那一定会很容易得到老师的青睐。

每天早上送宝贝到幼儿园的时候要记得提醒宝贝和老师打个招呼,当然放学也别忘了和老师再见,如果妈妈不吃醋的话可以让小家伙亲亲老师哦。

四、尽量减少老师的负担,别做“事多”的妈妈。

幼儿园的生活是集体生活,孩子又多,不要要求老师对孩子的照顾面面俱到,尽量让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样,不要太特殊。

尽量使用幼儿园统一提供的物品,比如杯子、餐具、毛巾等,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建议不要自己给孩子准备太多东西去幼儿园,现在的所有比较正规的幼儿园的卫生状况还是不错的,如果孩子生病不能上学损失的肯定是幼儿园。同时正规的幼儿园在幼儿入园前必须到指定医院进行入学体检,已经把一些危险的传染源杜绝了。如果你的孩子是自备餐具,那么,老师每餐后要单独为你的孩子清洗餐具,如果可以请尽量不要在这方面增加老师的负担。

五、不要和幼儿园领导过于亲近。

如果对老师的工作有什么建议最好直接、委婉地和老师进行沟通,如果你是通过园长和老师沟通的,那么很可能老师就要丢掉她这个月的奖金了。而且即使你和幼儿园领导关系再好,要知道,每天陪在你宝贝身边的是班级里的老师们。

六、准时接宝宝离园。

工作了一天,老师也想按时下班。当然有很多家长下班很晚,不能按时接孩子,那么请记得跟老师说声:“谢谢!”

七、无需给幼儿园老师送礼。

一般正规的幼儿园是不允许老师收红包的,如果能够做到以上几点,不需要红包,老师就会很爱你的宝宝了。如果你真的很想感谢老师,或者某次外出带点适合老师的小东西,老师也会很高兴。但如果平时对老师过于苛刻,即使送礼给老师,她也不见得就会忘记你平时的苛刻,而对宝宝更加关爱了。

如果老师不喜欢你的孩子 


时光在不经意中流逝,我们又将迎来一个新的学年,同学们在回学校之前都需要做好入学准备,做好准备工作才能保证我们开学后身心健康并且顺利地适应这个变化,你有看过哪些关于入学准备的文章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如果老师不喜欢你的孩子 ”,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莎拉.斯蒂格尔的五年级是很难熬的日子,“开学才一个月不到,她就不断地抱怨头痛肚子痛。”莎拉的母亲玛丽安说,在和家庭医生商讨以后,玛丽安开始怀疑莎拉的症状可能与学校有关,莎拉最终承认她感到老师专门挑她的刺,比如,老师会把她的文章举得高高让全班看到上面的“F”成绩,并用她作例子告诉全班这是不照她的要求做功课的结果。玛丽安直接去找老师,“我请教她对于莎拉的感觉我们能做些什么。”玛丽安还问老师是否把莎拉的文章出示给全班看,老师坦然承认了莎拉的故事,说“我不会为任何学生改变我的规矩的。”家长常常听到孩子抱怨,“老师不喜欢我,”或者“我不喜欢老师。”孩子指望家长能加以干涉,而家长常常不清楚应该和谁讨论这个问题来解决。在评估教师学生矛盾的严重性时,记住大多数孩子还是喜欢,或者至少是尊重老师的,可以让孩子举一些最为困扰他的例子,但是不要作任何评判,告诉孩子你会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不要说“你的老师当然喜欢你,怎么可能有人会不喜欢你呢?”这只会使孩子感觉更糟,不管问题是否存在,孩子相信的是老师在挑骨头。好消息是大多数师生之间的误解不用家长的介入也能消除,比如,加利福尼亚州10岁的阿伦.苏比多在进入四年级之前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但他的四年级老师却很少注意他,“孩子以为老师不喜欢他。”阿伦的母亲说,“但是,我向他指出老师的重点可能是鼓励那些成绩不特别好的学生,他接受了我的说法,这使他感到老师不是针对他而来的。”这样的结果当然很理想。“家长应该想方设法帮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新泽西一所中学的辅导员爱伦.革退尔说“家长教给孩子的实际上是从自身寻找力量的策略。”但是,有时候家长不得不去访问老师,(不要马上去见校长,那会引起憎恨的情绪使矛盾更加难以解决)。记住,到目前为止你听到的只是你孩子的说法,“不要把老师放在被控的位置上。”佛罗里达州的教师凯.罗茜尔说“告诉老师你很关切孩子的一些情绪,或者告诉老师孩子不大愿意上学。”有时老师听到这些情况会大吃一惊的,因为孩子们会掩盖他的真正的情绪,在班上看起来还挺快乐的。在你和老师讨论了孩子的情绪问题以后,请老师提一些建议,帕特.王七岁的女儿莉莎常常不能按时完成课堂作业,老师认为莉莎没有照她的要求去做,而莉莎认为老师特别找她的岔子,帕特到学校去见了老师,她告诉老师莉莎在压力下表现有时会失常,老师同意在作业方面给莉莎以更多的选择。在和老师见面时,孩子是否需要在场呢?罗茜尔认为可以这么做,但是先要肯定各方面,即老师、你的孩子、和你都对这种安排没有意见。在见面以后,等上几个星期让老师与你的孩子有时间调整关系,如果情况没有改善,那么需要与辅导员、校长,或任何负责师生关系的有关人士讨论这个问题,不要把自己放在学校的对立位置上,要采取合作态度,如果在几个星期后,情况还是没有改善,那时才可以考虑请学校把孩子换一个班级,“但是,家长必须记住,校长一般是不会让学生换班级的。”加利福尼亚州的四年级老师克莉丝.彼得说“你必须能用有力的证据证明任课老师与你的孩子完全合不来,这种安排对孩子发挥潜力不利。”但是,即使你最有力的争辩,也可能没有效果,有时,情况很简单,其他班级根本没有有空位子,莎拉.斯蒂格尔的情况就是这样。不过,虽然老师对莎拉还是老样子,莎拉的故事还是出现了一个较好的结局、“我们起草了一个家庭合同,保证在一切可能的方面支持莎拉”玛丽安说“而莎拉也发誓说她要尽最大的努力,她的这种精神状态支撑着她熬过了五年级,现在,她在逆境中学会了自信,这是一种奇怪的方式,但是,不愉快的学校生活反而对她起了好的作用。”

自理的孩子不喜欢幼儿园(下)


时间在不知不觉间流逝了,新学期已将向我们走来,学生们也要为接下来的学习生活做好准备,做好入学准备可以让我们习惯在生活和学习活动上的一系列变化,那么你还有了解过哪些关于入学准备小知识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自理的孩子不喜欢幼儿园(下)”,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灿灿妈好,我们妮妮跟灿灿差不多大,都上幼儿园了,所以你的贴子我基本都看了。你的问题,我有时也会想到。

刚上幼儿园那会儿,因为不适应,妮妮哭起来嗓门很大,老师关心得较多,而且进了幼儿园感觉老师就是救命稻草,总让老师抱,还不让老师去碰其它小朋友,占有欲很强。

随着慢慢适应,加上她自理能力很强,老师慢慢会忽略她而去对其它不太能自理或较她小的小朋友照顾得更多点(有时早上匆忙送去没时间跟老师交流的情况下,我也能感觉得到),不过站在老师的角度考虑一下,我也能理解。

有天晚上我问妮妮:“老师现在还抱你吗?”妮妮边玩边答:“不抱了”,“那老师还抱其他小朋友吗?”“抱的”,“那你要老师抱吗?”“不要!”,听到这里我也放心多了,现在的妮妮心态还算好。

不过,只要早上有时间我都会在送妮妮去幼儿园时,跟老师交流一下。多说说她在家的表现及从幼儿园回来说些关于小朋友、老师有趣的事(假装听错了,问老师是不是这样啊?),还有今天又从老师那儿学到了什么回来跟妈妈表演了,老师很喜欢听的。

最近可能是我交流得较多,妮妮天天很开心去幼儿园,在幼儿园里表现得也好,老师一高兴就把自己的巧克力、糖分给妮妮吃,结果妮妮几天晚饭都不好好吃,现在我又发愁了。

灿灿现在的情况,确实跟老师的关心程度有很大关系,多跟老师交流一下吧。灿灿听话、自理能力很强,此时妈妈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心情,非常能理解。

愿灿灿能在幼儿园里快乐、健康地成长!

自理的孩子不喜欢幼儿园(上)


假期时光匆匆走过了,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学年,孩子要在入学前做好相应的准备,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做好入学准备不会让我们手忙脚乱,你都听过哪些关于入学准备的小知识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自理的孩子不喜欢幼儿园(上)”,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你提到的问题,我也有所感触。也许是灿灿太乖了,不用老师太操心所以老师对她的关注反而少了些。这也是我曾经关心的一个问题。我也曾担心孩子在幼儿园受的关注太少,会不会得不到适当的鼓励,而对孩子的成长不利。昨天把这个话题还和悄悄讨论,悄悄安慰我说:“其实如果老师把孩子捧上天那才有问题呢。负责任的幼儿园如果孩子真有了问题会和家长沟通的”,郑好常常对我提到她喜欢幼儿园,喜欢老师,说明她还是可以得到适当的鼓励的,否则怎么会喜欢呢?我们这些妈妈,每天上育儿网站,每天钻研育儿书籍,对孩子的教育往往是过于要求完美。所以会在面对有些和我们不太一致的育儿方式的时候(比如老师对孩子不象我们那样关注,说实话,我也遇到过好几次,当时心里也是嘀嘀咕咕)心里就会产生怀疑。我想这是我们这些热衷早教的妈妈们的一个特点吧。我看了下面翩翩妈妈的话感触更深,她提到的幼儿园老师的生活其实我们也都可以想象的出,从这一点上讲,我觉得我可以理解老师,虽然我是那么热切的希望我们的孩子在幼儿园里能够受到老师的关注。所以我也赞成翩翩妈说的:尽量让孩子适应老师,不要让老师去适应孩子。

另外灿灿是刚上幼儿园(快2个月了吧),不象郑好已经上了1年多了。灿灿可能对这种集体生活还没有完全适应,这可能是她现在不是很快乐的主要原因。

蛮蛮的回复:

让孩子学会适应环境,是你现在着手要做的,能让孩子尽快摆脱因受冷落而带来的不快,让孩子尽快地快乐地生活。适应环境也是孩子要学会的生活技巧呀!

事实上,我们不可能改变孩子现在的生活环境(就如同我们不可能尽快让中国经济赶上美国一样),现实就是如此,我们只有适应环境,并要学会在这种环境中生存才是最关键所在!

中国幼儿园的现状,是众所周知的,你不可能改变,你能做地是教会孩子适应!何况被成年人忽略,这是孩子上学后常会遇到的问题,她适应后,要么是自娱自乐,要么就是学会技巧让老师关注,两种方式,孩子自己会选择的,由她来做,她肯定能做得更好!

下一篇:自理的孩子不喜欢幼儿园(下)

让孩子喜欢上幼儿园


时间是一条金河,又是一年开学季,不少的同学都会去收心来为新学期做好准备,入学准备可以帮助孩子们快速的进入学习状态中,那么你还有了解过哪些关于入学准备小知识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让孩子喜欢上幼儿园》,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会努力家长也要配合

老师名片:林安娜,11年幼师经验。

我会蹲下身来多和孩子用眼睛“说话”

今年三月份接手了一个新开的班级。全部的孩子都是新生,我也调整好心态,做好心理准备,迎接他们适应期的哭泣。

第一周的教学主要是让孩子熟悉幼儿园和教室环境,认识自己的毛巾、杯子、座位等,以玩玩具、讲故事、做游戏为主,积极鼓励正面教育,尽早地稳定幼儿的情绪,努力使孩子喜欢上幼儿园。

把孩子送到三位完全陌生的老师手中,不光孩子有焦虑情绪,家长也有。你们最关心的是孩子在幼儿园有没有哭,吃饭好不好等,但这种焦虑常常会影响到孩子的情绪。因此家长要树立一种观念:小鸟长大了,就会飞,为了让小鸟飞得高,飞得远,父母应该推他一把。既然把孩子送到幼儿园里,就要让他学习独立生活。

有些家长送孩子来,孩子好好的,大人倒先哭起来了,结果弄得大人、小孩一起哭。还有些家长把孩子送到后,总是不放心,不肯离去,陪着孩子玩,有的躲在窗外偷看。这样,孩子永远都无法学会独立,等到别的孩子都已适应集体生活时,你的孩子上幼儿园还要哭闹。

所以,当你们把孩子送到老师手上时,就应该以信任的心态和孩子说再见。

怎样让孩子尽快地适应集体生活,其实光靠幼儿园的教育是不够的,也需要家长的配合:

一、不良的饮食习惯:有的孩子坐着等老师来喂,有的孩子还有比较严重的偏食挑食现象。

在家里可以试着让孩子这样做:1.吃饭时先鼓励孩子自己吃,孩子不愿吃了再喂;2.饭前不要让孩子吃零食;3.吃饭时不要让孩子离开饭桌;4.教会幼儿如何使用勺子。

二、不爱护玩具:玩具随地乱扔不会整理,并且有抢夺玩具的现象。这种情况的存在一方面是由于家长包办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由于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没有与别人分享的经验。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求孩子学习整理玩具。我们提醒他们玩具也有自己的家,我们玩好后应该把他们都送回家。对于要抢玩具的孩子,我们要求多跟孩子说,“大家一起玩好吗?”“你玩好了再给我玩好吗?”等等语言。家长平时在家也可以试着让孩子自己来收拾玩具。

三、行动自由散漫:孩子刚上幼儿园,从一个自由的环境到一个相对来说有规范的幼儿园集体生活,会有一段时间的不适应,比如上课或游戏时还有几个孩子随意走开,集体观念差。而且孩子们好模仿,一个走开了,后面会有很多小朋友跟着一起离开。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一方面会在选择教学内容游戏时,多考虑如何吸引孩子的注意;另一方面也会对小朋友有一定的纪律约束。

我喜欢什么样的幼儿园


随着时间无声无息的流逝,新的开学季即将到来,不少的同学会在家里的帮助下调整作息为入学做好准备,做好入学准备可以让我们习惯在生活和学习活动上的一系列变化,你知道有哪些关于入学的准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我喜欢什么样的幼儿园”,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我3岁啦!妈妈说,要让我上幼儿园,多认识些新朋友。我很纳闷,在网上我不是有很多好伙伴吗?妈妈爸爸那么好,干嘛非得让我离开家呢?但是,妈妈说,幼儿园很有趣,我一定会喜欢的。

妈妈说,她一定要为我挑选一家很好的幼儿园,于是,她带领我走了一家又一家,去过“一级一类公立幼儿园”,还去过“小橡树儿童之家”,好多呢,又让我和园里的小朋友交流,最后,问我:虎娃,你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幼儿园?

哎呀,这个问题比较深奥啦,让我好好思考一下。

首先,我不喜欢那种有个铁栏杆大门的地方,那种大门又沉又冷,还里三道外三道地锁着,一进去就想家!那种很容易让我们小朋友开关的门,特别是木制的门是我的最爱,因为家里的门都是这样的啊!而且,我虎娃虽然力大无穷,但那是将来的事,现在嘛,只有容易开关的门才让我初步地感到自己管自己生活的味道,要不上幼儿园干嘛?不过,别担心我们会跑出去,如果我们爱上幼儿园,怎么会乱跑呢?

还有啊,我喜欢的幼儿园要好看。虎娃和妈妈走了这么多幼儿园,很多幼儿园的墙上都贴了小朋友画的画,或是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剪的手工图案,什么鸡猫狗兔熊羊马牛象猪龙鸟等,都像,又都不太像,总之乱七八糟的不太好看。我和一所幼儿园的小哥哥们聊天的时候,都说还是喜欢白墙,很干净,不闹得慌,像妈妈洗过的衬衫。妈妈说,她喜欢“小橡树儿童之家”的墙,上面也有很多画,妈妈一一告诉我,那些是国画、西洋油画、风景摄影、儿童画、素淡的卡通人物……说是这样可以培养小朋友的“美感”,呵呵,我虎娃自己就够美的了,对美当然有感觉啦——贴在教室一角的小朋友的作品就很美呀,我站在那里欣赏了半天。

有一次,妈妈带我走到一所幼儿园的教室前,我看到和我差不多大的小朋友们在跟一位老师念古诗,一人一本“唐诗三百首”,然后一块儿学唱歌,我吓得立刻就要逃跑!上课原来是这么没意思啊!我喜欢的幼儿园,最好是大家伙儿一边说一边跳舞一边玩游戏的,还有,最好大家不要那么整齐啦,都做一样的事情多没意思。如果我敲小鼓,小哥哥敲小嚓,不就变成秧歌了,那多好啊。妈妈不是老说要我和伙伴们“交流”、“配合”什么的,如果老师让我们做同样的活动,我们该怎么配合呢?

妈妈经常带我出去玩,认识很多家里没有的东西,什么小蝌蚪、小蜜蜂啊,所以,妈妈说,她要帮我找家经常带我们出去玩的幼儿园,这这这太让我激动了——妈妈太理解我了!虎娃最喜欢的就是出门游玩,别说我贪玩哦,妈妈说,这也是一种学习呢,比在教室里学的快,记得牢。我没进过什么教室,不过想想天天坐在那里,我就——!

还有,嘻嘻,我……喜欢……漂亮的老师!妈妈说,我说漂亮的那位老师并不是漂亮,就因为她穿得好看,又经常笑,还和妈妈差不多大。是啊是啊,我喜欢衣服好看的老师,还喜欢脾气好的老师。要是我撕书(不好意思,本人小时候就有这爱好),或是弄坏了玩具(不是故意的哦),她不发脾气,要是在她讲故事的时候有弟弟尿到了地上,或是想喝水,就自己倒,她也不生气。那天,我看到一个小妹妹在放学的时候认错妈妈了,一位老师很耐心地安慰她,没生气,我就喜欢这样的老师!

虎娃妈妈的思考:对幼儿园这个重要的教育机构来讲,“尊重孩子”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装修设计上处处为孩子着想;老师们注重仪表,每天给孩子一种美的感受;能蹲下和孩子交流,照顾了孩子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空间要求;处处时时用微笑及其他方式鼓励孩子,注意树立每一个孩子的自信心,帮助孩子懂得手足、朋友的真诚含义。我想,这就是虎娃们喜爱的幼儿园。

孩子从幼儿园回来父母该问些什么


伴着春天的脚步,一个崭新的新学期又在我们的面前了,相信大家在开学前都会做好相应的入学准备吧,做好入学准备可以让我们在开学时不会慌乱,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关于入学准备的知识吧!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孩子从幼儿园回来父母该问些什么”,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今天在幼儿园吃什么了,有没有吃饱?”“跑步时老师有没有帮你脱外套?”“老师今天教什么了,有没有叫你回答问题?”“今天有没有小朋友欺负你呀!”“把今天教的儿歌背给妈妈听听!”……每天下午接孩子离园时,家长们关切的问题总是一个接一个,恨不得让孩子把一天的生活细节都描述一遍,有人称其为“亲子交流”。专家指出,“亲子交流”看似只是简单平常的几句话,却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家长最爱嘘寒问暖

市区某幼儿园作了一番小调查,结果发现,在来接孩子的家长当中,第一句话就询问孩子吃、穿等生活情况的占了一半,其次是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还有少数家长会关心一下孩子和老师以及其他小朋友相处的情况等。记者还发现,这些家长当中,以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隔代亲人居多,老人们大都将注意力集中在对孩子的嘘寒问暖上。

一位庞爷爷:“外孙自去年上小班后,每天都是我负责接送。”谈及接孩子离园时的交流,庞爷爷说:“还真没想那么多,就是下意识地问他吃了什么,有没有吃饱啊等,要么就是问他学了什么,老师教的儿歌会不会背啊之类的问题。”旁边的一位孙奶奶则告诉记者:“我孙女上大班了,她独立性很强,也很聪明,每天都会向我展示她学到的新本领,所以我每天就会问她,老师教了什么,学会了没有。”

[老师建议]

锻炼孩子表达能力

很多家长都愿意利用接孩子离园的这段时间和孩子交流,这样既能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又增加了双方的沟通,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孩子的表达能力。这种做法非常好,但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应该提高自己的提问水平,多用启发式提问,与孩子进行更广泛的交流。

现在的很多家长往往更关心孩子在幼儿园“吃什么了,玩什么了”,这些需要关心,但不是最主要的,家长可以多从孩子的感受、关心他人、获取新知识等方面进行问话,如:“你今天在幼儿园高兴吗?”“讲一个你今天觉得特别好玩的事儿。”“今天你们班阳阳来了吗,他的感冒好了吗?”“你教妈妈折小纸船,好不好?”“你今天帮老师整理图书、收拾玩具了吗?”等。同时,提问要具体,要找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慢慢地,孩子会喜欢和家长交流一天的在园生活。

回到家后,也可以再给孩子一次表现的机会,请孩子跟家里人讲一讲,孩子又会得到一次锻炼。渐渐地,孩子的表达能力将会得到显著提高。

[个案推荐]

问:你今天有没有帮助别人?

女儿:依依,小班;

家长:杨妈妈

“你今天在幼儿园有没有帮老师做事啊?”当依依的妈妈有一天这样问时,依依愣住了,好半天才回答了一句:“没有。”妈妈没有说什么。第二天,妈妈又一次这样问她,这回依依没有迟疑,直接回答:“没有。”第三天,当妈妈又把同样的问题提出来时,依依似乎早有准备:“帮了,我今天帮老师收玩具了。”妈妈表扬了她。此后,依依特别喜欢在班上帮老师和其他小朋友做事,老师经常表扬她能干,依依也因此觉得特别开心,从帮助别人中得到了很多乐趣。

幼儿园孩子入学准备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