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给孩子准备入学礼物

2020-05-22 家长给孩子准备入学礼物 给孩子准备什么入学礼 童话故事情节

这些事情比给孩子拍照更重要。

春暖花开,在这个世间万物都在复苏萌芽的季节里,大家都开启了“旅行模式”,很多家庭选择了带孩子一起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抑或名胜古迹中的悠远韵味。在这之中免不了给孩子拍照,可是有很多事情远比拍照更重要哦!

一、探索自然、认知自然,远比拍照更重要

对于孩子来说,旅行的美好,很大一部分在于他们可以摆脱城市的束缚,感受更多的自由,在于他们可以走向自然,认识更多的事物。此时,正是他们感知自然中真实的花与树、虫与兽、山与水等事物的最佳时机。

然而,在他们终于有机会可以尽情玩耍之时,总会有个“来,看这里、笑!”这样的声音与要求出现,这会不会打乱他们的节奏?这会不会让那颗刚要回归自然的心刹那间又被带回高科技的世界?在他们不停配合拍照的过程中,能否做到自由的探索和认识大自然呢?答案显而易见!所以,请尽可能的放下拍照的要求,让孩子自由的、尽情的去玩耍吧!

二、与孩子共同感受美景、发现美好,远比拍照更重要

家庭一起旅行,是增进亲子关系的一剂良药,但煎药的过程并非仅仅是简单的拍照。药效的发挥需要父母给孩子一个高质量的陪伴,父母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感知、一起认识更多的美好,在与孩子一起探险的过程中,药效才能慢慢的发挥到极致。

我想,在一段有与爸爸妈妈一起玩耍、一起欢乐的旅行中,留在孩子心理的美好而又真实的记忆,远比那些定格在照片上的画面,更值得怀念与回忆吧!

三、真实的、不打扰的写实记录,远比配合后拍下的笑脸更重要

很多时候,我们放不下拍照留念的心思,那么怎样才能两全其美?首要的是不打扰孩子,当他沉浸在美好事物中时,家长们可以在旁轻轻按下快门,请记住,是我们配合孩子的一举一动,而非要求孩子配合我们的拍照要求,记录下他们玩耍的背影、认真的模样、欢乐的举动,在结束旅途前,大家一起拍下全家欢乐的场面,就足够了,剩下的就用心去回忆吧!

在这个拍照泛滥的年代,一起旅行时,别忘了带孩子出来玩的初心,请别在忙着用手机、相机不停的“记录”时,错过那些最值得的体验与回味的东西!请和孩子一起,尽情的玩耍吧!

zj09.com小编推荐

孩子幼升小 这些事情不要忘


时间弹指一挥间就已逝去,又是一个新学期,许多同学都会在开学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做好入学准备可以让我们习惯在生活和学习活动上的一系列变化,你知道有哪些关于入学的准备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孩子幼升小 这些事情不要忘”,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从幼儿园步入小学之后,孩子用于玩耍的时间就比较少了,更多的时间会用在于学习之上。所以,家长不可以把对待幼儿园孩子的那套方法继续用在已经上小学的孩子身上。那么,孩子上小学,家长要做些什么呢?此外,有哪些注意事项是需要家长去遵循的呢?

一、孩子上小学家长要做些什么

1.耐心对待

孩子处于幼儿阶段,可能会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玩耍上,但是,一旦进入小学阶段,就要把生活重心转移到学习上了,此时孩子需要一段时间来慢慢适应。所以家长不应该对孩子太大的压力,而是应该耐心等待孩子的学习成长。

2.关心陪伴

孩子进入小学之后,心理变化可能会比较大,家长就应该多关心和陪伴孩子,多和他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和学习情况,正确引导孩子学习成长。

3.鼓励激励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可以经常批评指责孩子,而是应该多鼓励激励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和学习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4.培养兴趣

做事情的态度,取决于对这件事情的兴趣。家长多培养孩子对于学习的兴趣,而不是强迫孩子进行学习,这样才能使得孩子的学习成绩提高。

5.养成习惯

要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预习、学习、复习。平时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遇到孩子不懂的地方,家长应该配合引导孩子的思路学习。

二、孩子上小学家长注意事项

孩子上小学,家长要注意不要给孩子施加太大的学习压力,也不要对孩子的要求太高,这样极其不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的。此外,应该适当给予孩子鼓励和肯定,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家长应该及时指正和引导。

孩子在园里这些事情很重要,家长却不容易得知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新学期即将到来,学生们也要为接下来的学习生活做好准备,做好入学的准备工作可以在开学时有条不紊,你收藏过哪些关于入学准备的小知识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孩子在园里这些事情很重要,家长却不容易得知”,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孩子上幼儿园后,家长看不见摸不着,虽然老师总说没问题,可当妈的这心里面到底是不放心,比如孩子在幼儿园里的一些重要事情,孩子不说老师没注意到,家长就不容易得知,所以说还需要家长提前给孩子做好“功课”。

憋尿

孩子憋尿是最不容忽视的问题,毕竟关乎到身体健康,可孩子们是不了解这些。比如一些害羞的孩子,在园里想尿尿了,不好意思去找老师,直接尿裤子又很丢人,就直接憋着,最后是憋着憋着就尿裤子了。幼儿园里孩子那么多,有时候老师难免会照顾不周些,孩子想上厕所老师自然会很周全的照顾到,但是孩子不说,老师有时也很难留意到这个孩子到底什么时候上的厕所,现在该不该上了等问题。

因此家长每天回家后可以问问孩子在园里的上厕所情况,或者发现尿裤子了也容易得知,另外告知孩子憋尿的坏处,鼓励孩子积极的寻求老师的帮助。

受欺负

幼儿园的孩子虽然个个都还是天真懵懂时期,但是园内欺凌霸弱的事情并不少,有的孩子在幼儿园受欺负了,也不敢告老师,也不会和父母说,就自己一个人默默的忍受。孩子要是身上没有伤,家长也无法得知。

在幼儿园老师不是万能的,想要孩子彻底的避免这种事情,家长还是要从孩子入手,把孩子变的强大些或者活泼些,鼓励孩子有问题就说出来,有危险就告诉父母和老师。

吃饭问题

吃饭问题一直是家长所担心的,孩子在园里吃饱没有?会不会不吃饭?吃饭时是不是又吊儿郎当的?孩子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吃饭就成了家长所担心的头等大事,每次孩子回家后都狼吐虎咽的,家长都以为孩子在园里受虐待了。其实不然,在幼儿园每天中午都有一定的进餐时间,先让孩子们吃,最后那些吃饭慢的或者不吃的孩子,老师会去喂饭,但是有些孩子就是不爱好好的吃饭,可能嫌弃饭菜可能习惯使然。

针对孩子的吃饭习惯,关键还在于父母从小对孩子饮食习惯的培养,习惯是长久形成的,家长从一开始就要注意了。

幼儿园里“玩”比认字更重要


生活区里,中班的孩子们正做着各种面点;种养区里,小班的孩子们在拔萝卜;积木区里,大班的孩子们搭着立交桥……昨天,在我市举行的“幼儿园课 程建设与教育质量提升”研讨会上,太平巷幼儿园开发的“田野课程”受到与会专家和老师的高度关注。专家们认为,这些看似玩玩的区域游戏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 神、责任意识、观察力等,这些能力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远比会认字、会做算术重要得多。

“双手抓好萝卜的根部,用力一拔就能拔出来。”昨天上午,太平巷幼儿园的种植区,老师正在指导小班的孩子们拔萝卜。“这是白萝卜、这是红萝卜、 这是洋花萝卜,大家拔出来以后要把萝卜上的泥清理干净,然后根据不同的品种分类放进筐里……”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迅速行动起来。

幼儿园园长汪丽介绍,幼儿园的种植区活动只是该园“田野区域活动”的一部分,而所谓的“田野”就是让幼儿在真实场景、生活情境中学习,以自己的 方式去感知发现。“比如,种植区里,孩子可以了解土壤,了解不是所有的土都能让植物很好地生长,需要施肥,肥料又包括有机肥和无机肥等等。这些通过直接体 验获得的经验会让孩子印象更加深刻。”汪丽说。

据了解,该园的“田野区域活动”包括表演区、积木区、科发区、美工区、沙土区、生活区、语言区以及种养区8类,在8大区域里,还有很多主题教育体验活动,每一名幼儿在3年的学习中可以参与20个不同主题教育的体验活动。

成天这样“玩”,孩子将来进了小学如何跟得上?“不少小学举行入学面试,使得家长们认为,幼儿园就应该教认字,教加减法等等。这样的认识有问 题。”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虞永平说,“孩子进入小学前最重要的准备不是知识。在幼儿阶段孩子的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对事物的敏感 性,做事的坚持性、问题意识等,都是需要培养的素质,这些素质需要在体验中获得,这才是孩子未来小学学习的基础。”

守规矩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我家的教育形态是严母慈父,丈夫几乎没有大声责骂过孩子,且对他们的要求多是有求必应,我则对孩子管教严格。

一次,丈夫因为工作烦心而对闹着要他陪玩的儿子责骂了几句,结果年仅三岁多的儿子竟然气得一整天都不理会他。丈夫问儿子为何多次挨妈妈骂不会生气,却对他的一句责骂会生气这么久。儿子气鼓鼓地回答说:“我是做错事了妈妈才骂我,你是自己不高兴了才乱骂人!”可见只要是有“原则性”的管教,即便是惩处也不会因此而疏离亲子感情。

还有一次,我到医院探望朋友六岁的儿子,他的邻床是个八岁男孩。让人吃惊的是,这个智力、肢体都正常,且长得比同龄孩子高大的孩子,居然喝水要用奶瓶、吃饭需要喂、穿衣穿鞋只会伸手抬腿地要妈妈服务、下床尿尿和去做检查时要他瘦弱的母亲背着……但奇怪的是,这个在母亲面前表现得如此“低能”的孩子,在他严厉的父亲面前立刻就“恢复”成一个“正常”的孩子!

由此可见,孩子是需要父母对其施以管教,才能帮助他学习成长为正常人。但若想让自己“敢”于管教,首先得破除几个教养上的误区:

1.尊重不是一切顺从。如果只要是孩子想做的,就放任孩子去做是非常危险的“尊重”。

2.做朋友更要做家长。我的女儿曾经跟我说:“父母如果抱着一心与孩子为友的心态,就不可能教育好孩子。”我反问她持这一观点的原因,她的说法是:“朋友为了不破坏彼此的友谊,多半不会去指正与规劝你所犯下的错误,甚至会义气地为你掩饰错误。父母若如此‘够朋友’,就不可能去匡正孩子行事做人所该遵守的原则与标准了。”

3.不要以“孩子们都这样”、“长大后就会好了”来拖延教育。在孩子能够听懂大人说话时,父母就要开始教会孩子规范和礼仪。

4.守规矩比学习成绩更重要。曾有一位妈妈给我博客留言,说她的孩子在上亲子课时,喜欢一进教室就去找玩具玩,玩够了才回去听课,但孩子回去听课后,学习表现都能达到老师的要求,并没有耽误学习质量。她问孩子不遵守课堂秩序的行为是否应该管教。其实这个妈妈会发出如此提问,心里肯定已意识到孩子这一行为有些不妥,因为虽然孩子“一点都没落下学习”,但会让妈妈觉得担心困扰的事,想必也曾困扰授课老师。因此,做家长的必须加强孩子遵守课堂秩序的学习,让他养成符合课堂教学管理要求的良好习惯。

性别教育比性教育更重要


许多人发现,说话细声细气,动作扭扭捏捏的女性化的男生在增多。其实,男生的女性化本质上是性别感错位。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目前中小学女教师过多也是造成男生女性化的原因之一,过于突出的女性氛围当然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有不利影响。

家庭教育的失误是造成性别感错位的另一个主要原因。现在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于是家里男孩当女孩养和女孩当男孩养的情况不难见到。结果有些男孩长大了行为类似女生,经常遭人嘲笑,要经过艰难的抵抗,才能回复“正常”。

性别角色是以性别为标准进行划分的一种社会角色,它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如人们要求男性行为体现出阳刚之气,女性行为表现出阴柔之美。虽然男女性别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性别角色却是从儿童时期受到成人影响、教育的结果。而对孩子性别教育的缺失,是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的。结果很容易造成孩子性别角色的错位,带给孩子的将是心灵的扭曲和伤害。

性别教育包括一定的性知识教育,但是性知识教育绝非性别教育的全部。在欲望泛滥的今天,我们要特别注意保护孩子不受泛滥的色情的侵害,给他们一个不受侵害的童年和少年,给他们提供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不要逼他们早熟。同时,家长和学校应该积极思考有效的性别教育方式,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性别教育,给他们以正确的引导。

选择幼儿园,这些事情请重视


时光在不经意中流逝,我们又将迎来一个新的学年,学生大多数的都会去调整心态为自己做好入学准备,做好入学准备可以让我们习惯在生活和学习活动上的一系列变化,你知道有哪些相关的入学准备小知识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选择幼儿园,这些事情请重视”,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baby渐渐地大了,该去幼儿园了,这时候爸爸妈妈们要烦恼了,究竟要去哪家幼儿园,哪个幼儿园更好、更适合宝宝呢?要知道,一个好的幼儿园对宝宝的学习兴趣、交际能力有着很大的影响,那么,我们就来聊一聊父母们要怎么样挑选一个令人满意的幼儿园。

1.幼儿园必备的特征

幼儿园还不是大同小异?父母们一般都抱着这样的想法,其实不然,往往一个优质的幼儿园会在细节上表现突出。首先,父母可以观察下幼儿园是否用的是孩子们自己的艺术作品作为装饰,一个以孩子的作品做装饰的幼儿园一定是个有爱、温馨的幼儿园。其次,要看户外的活动多不多,如果让孩子每天都坐在教室里的幼儿园一定不优质。最后,看是否每个孩子都很开心的忙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还是有孩子一个人默默坐在角落,如果是前者,那说明这个幼儿园关怀、注重每一个孩子。

2.环境和教学设施

看完优质幼儿园必备的内在特征,我们来看一看外在的硬性条件。首先是幼儿园的选址问题,最好不要选在人流多、相对嘈杂的地方。第二个,看幼儿园的硬件设施是否齐备,活动空间是否充足,娱乐设施是否安全齐备,周围环境是否干净整洁,甚至教室的布置是否温馨可人。要知道,一个好的环境给孩子带来的好处是无穷的。

3.教师的素质

近年网上疯传的幼儿园老师虐待孩子的事件,不得不让人毛骨耸立,幼儿园老师的素质问题,父母不得不多留心,一个幼儿园的师资力量从某种程度上也就代表了这个幼儿园的整体实力。父母在带孩子入学前,可以带着孩子和老师进行简单的沟通交流,至少得确定老师没有任何问题的情况下,再带孩子入学。如果你的孩子在去过幼儿园回来之后变得害怕、焦虑,并表示不想再上幼儿园了,父母就要注意了,可能是因为老师的原因,让孩子对幼儿园产生了恐惧的心理,父母要及时解决问题。

除了教师素质、环境设施等考虑因素外,父母还可以考虑学校与家的远近,如果幼儿园离家近的话,会省去很多接待孩子的麻烦,此外,也可以将幼儿园的教学特色纳入考虑,让孩子从小就在一个优秀的环境中成长,父母要挑选好幼儿园哦!

工作or孩子哪个更重要?


时间是一条金河,又是一年开学季,许多同学都会在开学前做好相应的准备,提前做好入学的准备工作可以让我们查漏补缺,你有看过哪些关于入学准备的文章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工作or孩子哪个更重要?》,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自从上幼儿园起,孩子就算开始融入社会生活了。每学期开学一次家长会,六一、十一、元旦联欢会,中间还会有家长开放日、运动会等,幼儿园都会邀请家长亲自参加。很多父母由于工作关系,不得不缺席这样的活动,当时可能并不觉得有什么重要,可是偶有一日,可能会突然发现,请一次假参加一次这样的活动,真有那么难吗?

孩子幼儿园组织活动我与他爸爸由于工作忙,很少参加,昨天孩子说每次活动别的小朋友都是父母参加,只有他是姥姥。希望我与他爸爸去一次,因为幼儿园明确提出希望是孩子父母去!我说工作忙。他说要不你去一会,再把我转给其他小朋友的家长。我听了真的很惭愧和心酸,因为上次活动,由于我和他爸爸没有参加,是姥姥去的,但是他姥姥要参加什么会议,参加一会就把他交给别的家长了。我发现由于我一直以来认为幼儿园每次组织活动都是工作日,还要求父母参加并且比较频繁,好像父母在家没事一样,所以我并没有给予重视。但是我却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今天早上一起床孩子就说:妈妈周五的活动你陪我去!我实在太难受了,发现一直以来很失败,所以明天一定去!

一直以来我认为自己做得还可以,但是现在发现自己真的应该作检讨!忽略了孩子最需要的重视和交流!

网友意见——

uttamama一定要去,工作就那么重要吗?一天假都不能请?

很爱光头妹当然孩子重要了,孩子的成长只能经历一次啊!谁也说不好,如果你不去对他的影响会有多大。现在孩子打预防针、体检,我和她爸必陪着。以后六一、娃生日、开家长会、孩子上学中的需要,我肯定都会请假陪着。陪不了几年,娃就不再需要我们的陪伴喽!

一弛他妈想明白就好,拼命工作为的啥啊?不就是为了家人更好地生活嘛!孩子的成长最重要,如果光为了工作挣钱而错过了欣赏和陪伴孩子的成长过程,就太不值了。钱是为人服务的,不能因为工作因为钱而放弃更重要的亲情。

雨天普洱茶上周五孩子幼儿园有一次公开课,40分钟的科学实验。我的车限行,孩子爸说算了,别去了,不是家长会啥的。但孩子跟我说的时候,挺认真的,希望我去。最后我还是去了,去的时候稍晚了五分钟,进教室的时候,发现孩子就一直向后180度扭着脖子在人群中找我们。看见我们之后,给了一个极灿烂的笑脸,才转过头去开始上课。孩子的要求很简单,很简单就能让孩子如此快乐,我为啥不去这样做呢!

远儿妈妈我家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也是经常会有活动。老师会说让父母来参加,孩子也希望父母去,因为有时有亲子活动,姥姥、姥爷岁数大,不能带他一起玩,他会不高兴。基本上是开学一次家长会,六一、十一、元旦联欢会,中间还会有家长开放日、运动会等,每次都要半天。有时间能请假还是尽量去吧!

z_lightstar我儿子的幼儿园要求家长一起去。我和老公都决定要请假一起去,这是必需的。

fengfx0000公开课我没去,但是这次圣诞节汇报演出我去了,孩子非常开心!以后要求家长参加的,我一定会去!

dawnguoxm我也是每次都去不了,因为我们领导对员工请假很反感。不光是扣钱的问题,会长期有阴影。所以我们也经常是姥姥去。没办法。

天炜妈妈必须要去的,和孩子亲近的也就这么几年,等到孩子长大了,你想跟着去人家还嫌你烦呢!

专家指点

江苏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儿童心理专家金利波表示,其实不仅是职场妈妈,包括全职妈妈也会遇到这样的选择难题。解决这个难题的关键在于父母如何和孩子沟通,并向孩子传达一个信息——无论妈妈去不去参加宝宝的活动,妈妈都是爱他的。

金利波说,父母由于工作关系无法每一场活动都亲自参加也是正常的,但是事前父母一定要和孩子很好地表达:妈妈或者爸爸很愿意去,但是很遗憾,由于工作或者什么原因不能去。同时父母还可以祝福孩子:即使爸爸妈妈不去,你也一样很快乐!此外,父母还要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去与不去都是正常的,都是爱他的。要让孩子明白,无论父母去不去参加自己的活动,他都能获得快乐,而这种快乐不是与父母捆绑在一起的,是要他自己去获取的,因为父母永远不可能做到孩子一召唤就能立即到场。金利波还强调,其实孩子的接受能力很强,面对这样的选择难题,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尽情享受这个过程,回家告诉家人自己的快乐,与大家分享是一件更快乐的事。

金利波建议,其实父母也不必为难自己,幼儿园那么多活动,每次都参加也是不现实的。可是父母可以提前安排好自己的工作,有选择地参加一些。一次都不去或者每次都委托老人去参加,这种行为也是有所欠缺的,父母可以有选择地参加一些例如迎新年、毕业典礼等对孩子们格外重要的活动来参与,并明确告诉孩子,让他知道父母会参加自己的活动。

金利波提醒家长们,父母做任何事都与孩子进行沟通和协调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很多时候只是需要一个“说法”,需要父母将他们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而父母则应该明确地让孩子知道,有时候爸爸妈妈的爱在心里,有的时候爱体现在行动上。

家长给孩子准备入学礼物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