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公园活动

2020-02-07 亲子公园活动 亲子活动 重阳亲子活动

亲子游戏串串烧。

一组小小的亲子游戏,让你与孩子在快乐中共同成长与收获……

一日之计在于晨

利用晨练时光,充分调动孩子热情:与不同年龄的小朋友一起锻炼身体;识别不同类型、不同职业的人;了解社区内各种生活设施和服务项目,知道自己什么时候需要这些服务。

全家猜猜猜

妈妈爸爸与孩子坐在一起相互提问题,例如:每天家里起得最早的人是谁?幼儿园里最喜欢小熊泰迪的小朋友是谁?一起猜测家里的亲戚、朋友以及孩子的小伙伴、幼儿园老师等,还可以扩展到家里的物品以及社区的设施,如医院、派出所等。

盒子里的秘密

参加人数4-5人,大家依次把一个小盒子往下传递。规则:音乐停止时,拿着盒子的人才可以拆开盒子看礼物;音乐再起时,拆开的盒子要被盖好继续传递。一轮传递结束后,遵守规则的人能够能得到盒子里的礼物作为奖励。

结识新朋友

让孩子说出自己想要交往的对象,和他一起制定暑期交友计划,比如:一个月内认识几个朋友,采取什么方式,达到什么目的等等。与孩子一同设计各种漂亮可爱的便条,便条上有问候语、自我介绍、门牌号码或联系电话等等。让孩子随身携带便条,在遇到自己感兴趣的对象时,亲手将便条交给他们,当然,选择对象时要注意安全性,最好将范围控制在下区内。

易子而教

为了克服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固有的局限性,有必要扩大孩子的生活环境,变更活动范围。假期里:两个家庭都外出旅游时,相互交换孩子;在隔壁邻居之间进行短期“易子”活动;有亲戚关系的城市孩子和农村孩子互换,到自己完全陌生的环境中体会不同的生活。

小编推荐

亲子早教活动《串珠子》观察与分析


亲子早教活动《串珠子》观察与分析

观察指导区域:

串珠子

月龄:

31-36

实录一:

在活动室中,老师们创设了串珠子、丰收的果树、会唱歌的五彩瓶、糖葫芦、美丽的花园五个区域。宝宝对漂亮的珠子产生了浓烈的兴趣,跟着妈妈一起来到了串珠子的游戏区域。坐下后,妈妈已经急不可待的让孩子快点拿一个珠子串起来,可是孩子并没有理会,只是拿着珠子看看并不动。顾老师指导家长,不要心急,这样反而会削弱幼儿的兴趣。顾老师对孩子说道:“宝宝,拿一个红色的珠珠给老师好不好?”宝宝立即拿了出来。老师鼓励幼儿:“你真棒呀!我教宝宝把漂亮的珠珠串成项链好不好?”宝宝高兴的答应了。顾老师让家长示范给幼儿看如何把线串进洞洞,再手把手教幼儿找洞洞,老师指导家长用一系列如“宝宝,来找一个小洞洞把绳子串进去,找到了没有?”“宝宝,让绳子从另外一个小洞洞钻出来好不好?”之类儿化的语言指导幼儿。

(分析:在早教活动中,家长觉得这些是非常简单的游戏,父母往往会不由自主提高了对孩子的要求,让孩子快点动起来。然而由于陌生的环境以及没有接触过的游戏,孩子其实并不会如父母所愿。这时候为提高幼儿的兴趣,可以为孩子做示范,手把手的去教幼儿,让幼儿尽快的融入其中。另外,家长在教孩子的过程中,往往会用过于成人化的语言,这样的语言孩子是不能理解的,所以对孩子的游戏丝毫没有帮助。老师指出了家长语言中的问题,并示意让家长用动作来示范给孩子看,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实录二:

宝宝在自己尝试几个珠子发现有难度后,渐渐注意力下降,开始东张西望,而此时妈妈似乎也不够专注,在观察其他的孩子在做什么。转过头来看见宝宝不动了,又对宝宝说:“你看,人家小朋友都已经串好了,你怎么串几个就不动了啦?”这时,老师指导家长,告诉妈妈要多鼓励宝宝,让宝宝有成功的体验,他才会全情投入。妈妈尝试鼓励宝宝,但总是拿着宝宝的手再教宝宝怎么做。“给我一颗绿色的珠珠”,孩子并不动手,妈妈就帮助孩子从很多颜色的珠珠中拿了一颗绿色的。

(分析:在早教活动中,周围的孩子在活动中获得了成功,往往会成为其他父母比较自己孩子的参照。这个妈妈看到了其他的孩子成功地穿成了项链,告诉孩子:“看看人家成功了!”类似的话语丝毫不能激发孩子专注自己活动的兴趣,相反会暗示孩子“我不行”“我不会”这样负面的心理。因此,妈妈说了这句话后,孩子很久都没投入 “串项链”的游戏中,而孩子长时间的注意力不集中也会反作用于家长,这样互相作用,就会影响早教的实际效果。老师通过话语告诉家长要对鼓励孩子,以正面的情感激发孩子的游戏动力和积极性,妈妈开始尝试鼓励孩子,宝宝也动起手来,但当孩子没有给妈妈指定的颜色串珠时,妈妈会急于帮助孩子,包办代替,这也是早教活动中常会出现的情况:从“宝宝做”变成了“家长做”。)

实录三:

当发现“宝宝做”成为了“家长做”后,顾老师来到孩子的身边,拿着串了几个的小珠子说道:“宝宝自己来好不好,你好棒的哦!”告诉妈妈“多让宝宝自己来,妈妈尽可能少帮忙。”妈妈开始不再帮助,告诉宝宝:“别的小朋友都是自己完成的,你也自己来。”当宝宝找到方法,穿了几个圆形珠子后,顾老师走到妈妈身边,指导家长可以适当提高一点难度,拿出一个小兔珠珠,由于这个珠子是扁扁的,洞洞比较小,宝宝拿着绳的中间,珠珠对不准,穿不进去。这时,妈妈告诉宝宝: “手要离线再近点,手指捏住的时候再用点力气哦!”宝宝自己掌握了方法,成功地将珠珠穿了进去。当宝宝串到一定长度,老师告诉宝宝:“宝宝,你串的手链好漂亮哦,帮妈妈戴起来好不好?”宝宝兴奋的点点头,老师帮助宝宝打好结后,宝宝高兴的把手链串在妈妈的手上。妈妈也高兴的笑了,对宝宝说道:“你好棒呀,宝宝。”顾老师再次告诉妈妈:“待会妈妈可以尝试给宝宝提高难度,在宝宝串珠珠之前提出要求,可以要求宝宝串的项链是一个黄的一个红的,有规律地去串。”

(分析:老师观察到了这位家长比较急于求成,替孩子“包办代替”得较多,及时地与家长进行了沟通,提示家长尽可能让孩子自己动手,不要帮忙,让孩子感受自己动手操作的快乐,体验成功了喜悦。在老师的提示下,家长在语言和动作上都开始放手让孩子自己来,当孩子学会后,我们可以提高一定难度,拿出一些比原来小的扁的珠珠让孩子继续尝试。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家长不是一味地帮助,而是告诉孩子正确的方法,通过孩子的多次尝试,成功地完成了制作手链这一任务后,老师和家长同时给予幼儿表扬,老师请宝宝把手链给妈妈带上,孩子看到了自己的成果后也不禁高兴地大笑,孩子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由于本次主要是针对幼儿小肌肉活动的发展,教师在之后也对家长提出可以对认知进行提高,在宝宝串珠子前提出要求:如一个红色一个黄色有规律的串起来。)

4岁4季度亲子活动推荐:串糖葫芦


每年大小型幼儿园都会举行不同类型的亲子活动,精心设计一套亲子活动方案是非常有必要的,它有助于我们理解教材内容,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活动方案的格式和要求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4岁4季度亲子活动推荐:串糖葫芦,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4岁4季度的孩子玩什么亲子活动好呢?小编推荐一个可以提高宝宝动手能力,又可以提升宝宝审美能力的亲子活动:串糖葫芦。

游戏名称:穿糖葫芦

适用年龄段:3-4岁

材料准备:泥工板、橡皮泥、牙签

游戏目的

培养孩子对于形状的认识

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

游戏方法

首先家长和宝宝一起观察糖葫芦的形状与颜色,并让孩子讲出糖葫芦的形状是圆形的,颜色是红色的。

家长先给宝宝演示如何将橡皮泥弄成圆形,具体做法是橡皮泥放在两个手心中间来回转动,直到把它团圆成圆形

选择一盒红色的橡皮泥,开始动手制作

让宝宝自己尝试着把橡皮泥穿进牙签里面,然后进行成果展示

小提示

家长指导宝宝一手拿葫芦,一手拿牙签,从葫芦中穿过。牙签我把两头锋利的部位都掰了下去,牙签的头就不那么锋利了,不会伤到宝宝

亲子游戏:军事小游戏


军人是很多小朋友崇拜的对象,军事游戏更是他们的最爱。可别小看了军事游戏哦,它们需要手脑的协调与配合,特别能锻炼身体的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最重要的一点,这些游戏会让你的孩子变得更加勇敢、机敏。快来吧!和孩子们一起玩,说不定还能找回自己童年的感觉呢!

经典游戏1:“武器”亮相

武器是战场上杀敌的工具,不同的武器有不同的结构、性能和发射方式。如:手枪比较小巧,一般采用一手握枪一手支撑,或单手发射的方式;手榴弹的杀伤面积大,通常采用单手投掷的方式。

游戏目的:了解不同武器的使用方式,锻炼孩子的反应能力。

适合对象:3~7岁的孩子和爸爸妈妈。

玩法:

1.可选择任何场地,家长和孩子面对面坐(或立)。

2.由家长负责下达转换武器、瞄准射击的口令,孩子用手模拟相应的动作。当家长喊“手枪射击”时,孩子立即伸出右手(或左手),竖起大拇指和食指,其余三个手指握紧,表示为手枪射击;当家长喊“冲锋枪”时,孩子立刻变为两手握拳,左手在前,右手在后,呈冲锋枪射击姿势;当家长喊“手榴弹”时,孩子立刻变换为右手(或左手)握拳,高高举起,甩臂投掷的姿势。

3.采取由慢到快的方法,不断变换三种武器的顺序,以免形成定性的模式,被孩子摸到规律,增加游戏的随机性。当孩子出错的频率越来越低,游戏目的也就达到了。

小知识:指挥员

打仗时,指挥部队作战的人员就是指挥员。指挥员一般由军官担任,指挥部队的规模越大,指挥员的级别越高。一场战争的胜负跟指挥员有着密切的关系,出色的指挥员总是能够以少胜多,以劣胜优。

经典游戏2:炸“碉堡”

1948年5月25日,年仅19岁的解放军战士董存瑞不顾自己安危,炸毁敌人的碉堡,用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现在的小孩子不一定知道这个英雄故事,爸爸妈妈可以通过游戏讲给孩子听。

游戏目的:培养孩子的角色扮演能力,掌握相关的战时自救与防护措施。

适合对象:5~7岁的孩子和爸爸妈妈。

玩法:

1.选择一块空地(草坪最佳),在地上划出一条出发线;在距离出发线20米远处放置一个纸箱(或画出图形),假定为敌人的“碉堡”;在出发线和“碉堡”之间可以放置一些纸箱之类的物体作为掩蔽物(或障碍物)。

2.鼓励孩子担当炸碉堡的任务,手拿“炸药包”(可以是孩子的小靠垫),做好出发的准备;爸爸呢,当然就是指挥官啦;一旁的妈妈可以配合“战场”的需要,调放适当的音效。

3.孩子出发,奔向“碉堡”。爸爸喊“敌人飞机轰炸,卧倒”,孩子迅速卧倒在地上;飞机轰炸过后,孩子继续前进;当爸爸喊“敌人机枪扫射”时,孩子迅速靠近附近的“掩蔽物”(纸箱)隐蔽;敌人机枪扫射完毕,孩子继续前进。

4.最后,孩子到达“碉堡”旁,将“炸药包”扔进“碉堡”,迅速返回,胜利完成任务。

小知识:防空演习

防空演习是我国国防教育的一部分,各大城市一般都会举行。演习前,总指挥会向市民宣传有关防护敌机轰炸的知识;演习中,市区拉响防空警报,许多学校和企事业单位也会配合防空演习。

经典游戏3:射击目标

触摸五官的游戏,家长和孩子经常玩。当它和射击游戏结合在一起,就是一款经典的军事小游戏,孩子会更喜欢。

游戏目的:锻炼孩子的协调能力、记忆能力,以及向困难挑战的勇气和能力。

适合对象:3~7岁的孩子和爸爸妈妈。

玩法:

1.家长和孩子面对面站立(或坐),家长充当射击人员,孩子充当射击目标。

2.家长选择孩子身上的部位作为目标进行假想射击(模拟手枪射击的动作),在射击的同时喊出射击的部位,孩子做出快速的反应,用手触摸相应的身体部位。比如家长喊“左耳朵”,孩子要快速用手触摸左耳朵。

3.游戏中的“枪手”和“靶子”角色可以交换。

4.采取记分制,正确触摸一个部位得1分,错了倒扣1分,累计10分过一关。\x{6bce}关逐渐增加射击部位的范围,以增加游戏难度。比如:第一关的射击部位局限在面部,第二关则可达到胸以上,以此类推。

小知识:厉害的狙击手

狙击手是指经过特殊训练的射手,他们能够做到弹无虚发,是特种作战行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经典游戏4:冲锋啦

在打仗的时候,我方向敌人阵地发起进攻,敌人就会进行阻击。当进攻部队听到敌人开枪射击的声音就会立刻卧倒或下蹲,反应快的能成功躲开敌人的子弹,反应慢的就有可能被子弹击中。

游戏目的:

锻炼孩子的反应能力,团队合作意识,以及积极向上的心理。

适合对象:5~7岁的孩子8~10人,可以手持自己的玩具枪参加“战斗”。

玩法:

1.选择室外空地,划出一条出发线,在距离出发线20米远的地方再划出一条终止线。出发线作为进攻时的出发点,终止线作为敌方的防守阵地。

2.将孩子分为两组,分别作为两支部队,由两位家长分别充当指挥官,两支队伍可以从服装颜色上区分开来。

3.游戏开始,站在出发线的“我方指挥官”下达“进攻”命令,进攻方的小朋友开始向敌方阵地发起“冲锋”。突然,终止线那里“敌方指挥官”下达“开火”命令,敌方小朋友举枪射击,并模拟机枪发射“嘟嘟嘟……”的声音。听到机枪声,进攻方的小朋友立刻蹲下躲避子弹,反应最慢的小朋友将“中弹负伤,撤离战场”。

4.当“敌方指挥官”下达“停止射击”的命令后,机枪声停止。进攻方的小朋友站起来,继续前进。突然,“开火”命令下达,枪声再次响起,又一名战士倒下了……直到进攻方的小朋友到达终止线为止。

5.两组小朋友交换角色,继续进行游戏。最后,到达终止线人数多的一队小朋友获胜。

小知识:迷彩服

军人在作战的时候为什么要穿上杂色的迷彩服呢?这是因为迷彩服的颜色和周围的环境的颜色较为一致,这样就形成保护色,不容易被敌人发现了。

【亲子环保小游戏】家庭亲子小游戏


在农村,父母长年在外打工。但在活动之前我们要先制作一份完整活动方案,借助活动方案就避免意外的发生,一份完美的活动方案怎样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亲子环保小游戏】家庭亲子小游戏,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亲子环保小游戏:沉睡的守门人

游戏目的:培养宝贝对小动物的爱心,并养成轻举轻放、减少噪声的良好习惯。

游戏过程:

妈妈蒙上眼睛,坐在房间门口,作为“守门人”,房间里放着各种捕猎来的“野生动物”(玩具)。

要求宝贝设法悄悄地越过“守门人”,到房间里去解救这些无辜的“野生动物”。如果弄出声响,给“守门人”逮着就算输了。

为了给宝贝以成就感,游戏开始时,“守门人”可以装着没听见动静的样子,待宝贝“抢救”出几种动物以后,再稍稍显示出已经听到一点动静的样子,以此来培养宝贝轻举轻放的好习惯。

2亲子环保小游戏:抬轿子

目标:

1、幼儿学会为爸爸妈妈加油、鼓励。

2、培养幼儿与家长间的配合。

玩法:

1、父母双手交叉搭成轿子,宝宝坐在父母搭成的轿子上。

2、7组进行比赛,先到终点的为胜。

3亲子环保小游戏:马兰花

目标:

1、培养幼儿对于数字的概念。

2、根据给出的数字,幼儿做出正确的反应。

玩法:大人小孩围成一个大圈,老师念儿歌“马兰花、马兰花,开了几朵花,开了3朵花”幼儿和大人就要三个人抱在一起,根据不同的数字,寻找同伴一起游戏。

4亲子环保小游戏:顶气球

目标:

1、鼓励孩子善于动脑筋去克服困难。

2、幼儿懂得与其他小朋友的良性竞争。

玩法:

1、家长将一个气球吹大,并用扎紧。

2、孩子用头顶住气球,看谁保持的时间最长。

5亲子环保小游戏:我来捡垃圾。

游戏准备:垃圾篓若干、纸团若干、长绳一根。

游戏过程:

1、将准备好的长绳系一个圈;

2、将家长分成几个组进行;

3、每个家长分得一个垃圾篓,每个孩子分得若干纸团;

4、家长拿着垃圾篓站到圆圈中,将绳子放在自己的腰部,几个家长将绳子用腰部拽住;

5、游戏开始,宝宝在绳子外的一定距离扔纸团,妈妈在圈内用垃圾篓接孩子扔的纸团;

6、哪个家长接住的多,哪个组就获胜。

1.5-2岁亲子游戏:接龙游戏


设计意图:

2岁左右的宝宝会突然变得性情急噪,任性,不听话,还爱发脾气。这就是心理学上说的“反抗期”。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喜欢顶嘴,喜欢跟大人说不,跟大人“对着干”。面对宝宝的这些“反常现象”,年轻父母常常倍感头痛。为了让年轻父母有效帮助宝宝安然度过反抗期,促进宝宝良好性格和情感的形成与健康发展,特设计了这个亲子游戏。

游戏目的:

1、锻炼宝宝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2、培养宝宝良好的情绪情感,增强宝宝的合作意识。

游戏准备:旺仔小馒头、愉快的背景音乐。

游戏过程:

1、妈妈出示宝宝爱吃的饼干,“噔噔噔噔噔,旺仔小馒头。”闻一闻,“哇!好香啊!”

2、妈妈拿着旺仔小馒头,“1-2-3,跳-跳-跳,跳到宝宝跟前,宝宝闻一闻。” “1-2-3,跳-跳-跳,跳到妈妈嘴巴里。”(妈妈把饼干吃掉)

3、妈妈吃完饼干后,说:“旺仔小馒头真好吃!”问:“宝宝吃不吃?”

4、妈妈和宝宝面对面坐好,玩句子接龙游戏。

宝宝饿不饿?——饿(在腹部轻轻转圈揉一揉)

宝宝要不要?——要(出示宝宝爱吃的饼干)

宝宝吃不吃?——吃(双手放嘴巴两侧张开闭合)

宝宝喝不喝?——喝(出示白开水或饮料)

宝宝睡不睡?——睡(双手掌心相对,做睡觉姿势)

游戏延伸:

宝宝的吃喝拉撒都可以用接龙游戏来引导,如宝宝要洗澡了,我们可以这样跟宝宝说:“今天天气暖和,宝宝要不要洗澡?”

注意事项:

1、在游戏过程中,如果宝宝不按照游戏规则进行,说“不”,妈妈要注意引导宝宝,如宝宝不要吃饼干,妈妈饿了,要吃饼干!阿呜一口,吃掉了,真香啊!宝宝看到妈妈吃得这么香,就会说:“妈妈,我要!”

2、妈妈要有耐心,不指责或责骂宝宝,更不能吓唬宝宝,允许宝宝有自己的想法,培养宝宝的独立性。

亲子劳动游戏


方案一:地面干净了

背景:客厅、卧室的地板要拖,厨房的地需要扫。其中厨房地面面积最小,最易打扫,另外两个房间的地面清理,需要一定的力气与技术。

讨论:妈妈打扫哪儿?有困难吗?爸爸打扫哪儿?有困难吗?宝宝准备打扫哪儿?有什么好办法?讨论中尽量各抒己见和相互支持,对将要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做出预测,使孩子对完成所选择的任务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准备工具:准备好完成各类清扫任务的工具。如墩布、吸尘器、簸箕、笤帚等,引导孩子视需要进行选择。(亦可让孩子自己去寻找工具,但时间不宜过长,难度不宜过大)。也可以为孩子准备小一些的簸箕、笤帚类的工具,为孩子自主完成一件事创造条件。

过程

重新明确各自认领的任务,并依据任务选择适当的工具。假如孩子对某种工具情有独钟,应视孩子的年龄,适当满足孩子的需要。如请他观看成人如何利用那件工具进行劳动,或在成人的帮助下体验体验使用这件工具的感受,并适时对孩子进行相关方面的安全或常识教育,帮助孩子积累经验。不宜简单生硬拒绝孩子的要求,或粗暴指责孩子的选择是错误的。因为孩子对劳动的最初兴趣往往始于使用工具。

父母和孩子同时分别进入各自的工作现场。如果孩子年龄小或厨房设施有不安全隐患,可以采取亲子协同活动的方式进行。如划分出“责任工作地带”,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快乐分享

劳动结束后,和孩子一起欣赏整洁的地面,特别要以游戏的形式关注孩子的战果。

如让孩子做垃圾报到:“这是茶叶,这是纸片,这是蒜皮……”一一说出垃圾成分,既可以锻炼孩子的认识能力,又可以强化对劳动的快乐体验,这样,孩子会感到自己真的很能干。随着孩子经验的积累,可以逐步提高要求,使孩子对自己的成绩形成量化的评价。如,扫出多少脏东西,扫出多少样脏东西,扫出了一堆(许多)垃圾等。

建议:可以逐步引导孩子从关心居家环境到关注共同的生活环境。如在合适的季节,穿上雨鞋冲洗公用的阳台与楼道,清扫庭院落叶等等,真正使孩子体验到做成一件事的愉快,感受劳动能给别人和自己带来喜悦。还可将孩子的劳动游戏“地域”有计划地扩大至祖父母家。

方案二:尘土不见了

背景:房间大部分家具落满灰尘,急需清理,其中以客厅为积尘之最。

策划:引导孩子通过观察、比较,确认哪些家具脏了,知道为什么要擦。父母也可以“旁若无人”地大声讨论要做的事,自然引导孩子入境“游戏”。

过程

寻找目标。“宝宝快来看一看,房间里哪儿脏了?什么该擦了?”通过提出问题,鼓励孩子主动发现该做的事,引导孩子迈出“有所为”的第一步。可视孩子的年龄,进行引导,如歪头看看、手指抹抹等。

交流信息。亲子间相互交换自己所搜集的情报:如桌子该擦了,因为有脏印儿了;柜子该擦了,因为都能划出道道了;茶几该擦了……通过交流扩大儿童的关注范围。

讨论分工。“妈妈一个人擦,得干很长时间。我们一起动手,一会儿就干完。宝宝会擦吗?你能擦哪儿?”鼓励孩子选择一个适合他身体高度和应付能力的擦拭对象。引导孩子在选择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和认识自己的能力。如果成人认为孩子的选择不妥,最好不要简单拒绝,在不构成安全隐患的前提下,给孩子留下选择的空间,便是给了孩子主动发展的可能。

各司其职。每个家庭成员认真履行自己的承诺,擦拭自己分管的责任区。劳动的过程中,父母要以身作则,并注意运用语言及身体动作感染和鼓励孩子做好、做完一件事,保持持久的愉快情绪。

快乐分享

夸夸我自己。引导孩子关注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分享合作的快乐。“看,爸爸真棒,把高高的卧室柜擦得这么亮。”妈妈也可以自我介绍:“电视柜上的土真多,我用了两块抹布才擦干净。”

发现变化。“快看,宝宝真了不起。原来这块抹布是白白的,现在白抹布抓到了这么多的尘土。”

建议:这类家务清洁工作不宜在任务太重的情况下让孩子参与,以免孩子烦躁与产生反感,避免孩子对劳动产生负担沉重的消极体验。可视孩子的年龄,在参与清洁的活动中,做出有弹性的调整。如孩子认领很多任务,但实际又可能完不成,父母可以以游戏的口吻介入协助。“我们来啦!我们帮你来啦!”在培养孩子责任意识的过程中,使孩子获得亲情支持。

亲子游戏之二


11、俯卧撑

玩法:幼儿抱紧家长的脖子,双脚夹紧家长的腰,背在家长的背上,家长双手着地做俯卧撑,看哪个家庭坚持最久为胜。

12、穿大鞋

玩法:由一名家长与一名幼儿参加,家长脱下鞋子坐在场地另一边,幼儿穿上家长的鞋子站在另一边,听到口令以后,幼儿出发向家长走去,走到家长那,帮家长穿上鞋子,家长背起幼儿跑向场地另一边帮助幼儿穿好鞋子,看谁先完成。

13、棉花球

准备:三个家庭(每个家庭一大一小)

玩法:家长蒙着眼睛,用勺子把散落在桌上的棉花球舀入碗中。(手不能碰棉花球)孩子用勺子把一个碗中的玻璃珠舀入另一个碗中。三十秒钟后一个家庭的棉花球和玻璃珠相加。最多的家庭获胜。

14、哪吒寻宝

准备:经过装饰的报纸团、玩具篓、蓝皱纸

玩法:参赛妈妈收举玩具篓站在场地一端,幼儿扮成小哪吒,由爸爸从后面抱着腰部,站在场地另一端,中间有“海浪”间隔,主持人发令后,爸爸和小哪吒跑至“海浪”边,在“海中”寻找“宝贝”(报纸团)每找到一个就往妈妈的玩具篓中扔,至主持人说停,哪个家庭的玩具篓中的“宝贝”多为胜!

15、袋鼠接力

人数:八个家庭(每个家庭一大一小)为一组,每组分两排对面站(间距为十米)共两组。

玩法:幼儿面对家长,双手抱住家长的脖子,双腿勾住家长的腰。家长双手不能碰幼儿,快速跑到对面把接力棒传给后一位家长。哪组最先传递完即为胜利队。

16、我给爸爸妈妈穿衣服

玩法:一名家长在终点,幼儿在起点,哨声响起时,幼儿拿起衣服跑向终点,给其家长穿上衣服,拉上拉链后,家长背起孩子迅速跑向起点,先到者为胜。

17、螃蟹夹球

玩法:一名家长与孩子手拉手,将一个球放在上面,身体侧向迅速前进,先将球运到终点者为胜。

18、快乐贴贴贴

准备:绳子一条,贴画若干,计时器一个

玩法:孩子与家长一组,两组便可开始游戏。两名家长分别背靠背被一条绳子套住,两个幼儿分别站在家长对面的一条线后,游戏开始,每组家长使劲往自己孩子那一边靠拢,当一方家长靠近自己孩子的线上时,孩子为家长脸上贴上贴画,在规定时间内,哪位家长脸上的贴画多,就为最后获胜者。

规则:当家长脚踩到线时,宝宝才可以贴。贴画只能贴在脸上。小朋友不能超出线外。

19、小飞机

玩法:幼儿背对其家长,将两腿缠在家长腰上,家长双手拖住幼儿胸部,幼儿将手臂侧平举,家长迅速跑向终点,先到者为胜。

20、钓鱼

准备:物品:薄纸板、纸夹、报纸、大约45厘米长的线绳。

玩法:

1)在薄纸板上画三条不同大小的鱼,最大的鱼是1分,中等大小的鱼是3分,最小的鱼5分。然后将它们剪下来。

2)给不同鱼涂上不同的颜色。等它们晾干以后,再用另外不同的颜色画上鱼鳞、嘴巴和眼睛。

3)将纸夹用胶带粘贴在鱼背面鼻子尖上,这样纸夹在大鱼上露出的最多,在中等大小的鱼身上露出的稍微少一点,在小鱼身上几乎没有露出多少。这样最小的鱼也是最难捕捉到的。

4)用几张报纸卷起来做一个坚硬的钓鱼竿,然后用胶带粘贴起来,涂上颜色。

5)将线绳的一端固定在一个纸夹上。然后小心地将纸夹展开,做成一个鱼钩。将线绳的另外一端粘在钓鱼竿上。

注:可以从硬纸板盒子中钓鱼,或者干脆就从地上钓鱼。给自己记时,看看在五分钟之内可以得多少分。

亲子游戏栏目


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学校都会举行六一活动,父母也可与孩子共同合作演出。为了确保活动能够顺利的实施,往往需要制定一份亲子活动方案。这样才能让活动达到最佳的活动意义,那写一份活动策划方案要多久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亲子游戏栏目,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亲子游戏选择不仅仅是认知的问题,而是孩子和父母一起能感到快乐,主要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交流,我讨厌家长把孩子当作机器人进行训练,而自己在旁边看着孩子练习,没有家长参与的亲子游戏,当然不是亲子游戏。

在这些游戏中包含了幼儿发展的各个领域,其中35%编译自国外幼儿教育杂志如,parents , child, Preschool Playroom, Scholastic Early Childhood Today 等,而且根据不同年龄段婴幼儿各领域发展的侧重点,我们在不断更新和修订,以保证最合理的发展领域分配,保证最好的100个游戏出现在你的视野之中,我们希望每周能选择两个亲子游戏和孩子一起进行,要知道,孩子非常喜欢重复,孩子们做一个游戏也许能持续好几周,因而我们不会提供365个游戏,量并不是最重要的。

我们了解有些女孩子听灰姑娘的故事能听十遍也不觉得厌倦,而音乐之声的某些片段,孩子们能看8、9遍都不会觉得讨厌。这就是孩子,相比于成人而言,他的好奇和不厌其烦都是成人所不能比的,他们是值得尊敬的精灵,成人往往厌倦,讨厌重复,但是在孩子的世界里,一个游戏,一个玩具,一个故事,一首歌曲,只要他喜欢,他就会不厌其烦的去欣赏,去感受;成人往往失去好奇心,好像世界没有什么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孩子们不同,小蚂蚁搬家、母鸡生蛋、水的流动、蜗牛的成长,周围的一切微小的变化都会让孩子惊奇不已。正是这两个独特的气质,让孩子不断成长,但在这样一个竞争的社会,对孩子而言,成长不知道是痛苦还是快乐?

亲子公园活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