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诗品韵味作文(系列14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爱古诗词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古诗品韵味作文 篇1
古往今来,诗词歌赋向来被人们所喜爱,我也不例外。我爱唐诗那洒脱的美,也爱宋词那韵味的美。读一首好诗、好词,就如同品一杯清新淡雅的香茗,邻人口齿留香;又恰似尝一壶历史悠久的醇酒,使人回味无穷。
伴着淡淡的墨香,书一页一页的翻,诗一首一首的看,思绪一缕一缕的理。又想起“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亡国之痛;可记得“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的辛酸苦楚;怎能忘“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愁苦思念;却依记“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淡淡凄凉。
随着朗朗的读诗声,论文之家网我仿佛看到了周敦颐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清风傲骨,心泛起微微涟漪,好似嗅到了阵阵莲香;我仿佛看到了苏轼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心在月宫那般意绪,好似看到了灿灿月光;我仿佛看到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那深远的思乡之情;我仿佛看到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那深深的憎恶之情。
人生就如似水流年,总要用一些东西来充实人生。我用那将美挥洒的淋漓尽致的诗词,充盈我的人生。
往事似炊烟,缓缓升起,从灰色变透明,从模糊到清晰,往事已淡忘。而不忘的,是那最美的诗词。不变的,是我对诗词那细雨般的爱恋。
我爱诗词!
读古诗品韵味作文 篇2
或许天生与书有缘,便对书喜爱有加。但在书中,我爱之最甚的,还当属诗词。
走近诗词,看黛玉轻拈花锄,葬花于花冢,一生只为还泪的绛珠仙子洒泪轻叹:“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走直诗词,看岳飞悲叹满江红,残阳如血,满怀壮志却终被奸臣残害,青山承载了“还我河山”的豪情:“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走近诗词,看陆游一心为国,身虽衰,心未老,风雨交加犹思为征战:“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走近诗词,是李清照“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相思;
走近诗词,是崔颢“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感慨;
走近诗词,是李商隐“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叹惋;
走近诗词,是李白“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的别离;
走近诗词,是刘禹锡“晴空一雀排云上,便引诗请到碧霄”的豪迈;
走近诗词,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慈母之爱;
走近诗词,是“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挂国之怀;
走近诗词,是“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谆谆之教;
走近诗词,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思乡之情;
走近诗词,用那一排排对偶的佳句,来触动自己的内心深处的那一抹感动。
让我们一起走近诗词。
读古诗品韵味作文 篇3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有无数灿烂的艺术瑰宝,其中古诗词是一颗耀眼的明珠。
从上学到现在,我在课内外都读了很多古诗。厚厚的布条包裹着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他的肚子里塞满了诗词书法。诗歌可以陶冶情操。它有一种说不出的独特魅力,让人在文学的浩瀚海洋中与之同游。
我喜欢沙漠的辽阔,长河落日圆的地方,也会被冲向皇冠,雨歇的爱国情怀所激发;我佩服他,第二天早上他发现他的白羽箭,尖深的将军在坚硬的岩石,李光,谁看到发生在国王身上的事情,赢得了他去世前后的名声,可怜辛弃疾,我不禁为他的失败感到悲伤和忧郁;在毛主席的笔下,北国风光千里冰封,飘雪的构图仿佛把人置身于北国一望无际的景色之中;然而王维的诗闲桂花落,夜静山空,把我带到了夜静山涧;李白飞流三下千尺。怀疑银河坠落了九天,让我感受到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
在这些古诗中,我体会到了古人的情怀,领略了祖国许多地方的美景。同时,这些诗也启发了我。当我遇到困难时,我会想,不是天寒地冻,而是梅花闻起来有多香,让我鼓起勇气,克服困难。做事没成功的时候,想起江东的孩子多才多艺,想东山再起也是未知数,就没灰心,继续努力。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未来,我会更加热爱古诗词,从中汲取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营养,让我的人生道路变得更加充实和宽广。
读古诗品韵味作文 篇4
漫步在古诗的世界里,我的心便会快速地跳动着,感受着它的博大精深;感受着它的魅力;感受着它给予我的力量。在那诗情画意中,心受到陶冶,我不禁陶醉于古人的文学之中。
诗中的春,让我心旷神怡。“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古诗中的春是如此的娇柔!是如此的旺盛!仿佛丝丝春雨滋润着我的心,让我充满青春的活力。
诗中的夏,让我感受到生命力的旺盛。“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中那绚丽的荷花,那一碧万顷的荷叶,让人心情舒畅。
诗中的秋,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热情。“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你看。那满山遍野的枫林,那火红的枫叶,洋溢着热情,使人感受到了生命的蓬勃。每每读到这样的诗,我心中的烦恼便会烟消云散。“八月秋高风怒号”那风,吹走了我心头上的`污点,让我的心得到净化。
诗中的冬更我感受到生命的坚韧不拔。“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大雪压轻松,轻松挺且直”你看,在寒风凛冽的冬天里,梅花却独自开放着,把自己的清香无私奉献地献给了人们。在漫天飞雪的天气里,轻松依然挺直腰身,与风雪做斗争,面对层层积雪的压迫,它暂时的弯曲一下,然后适时的反弹。每每读到类似的古诗,我深深地被这些顽强的生命震撼了。在困难面前,它们还是那样的坚劲!从中我受到了很大的启示。
在那么多的古诗中,我最爱的要数爱国诗了。诗人都有着一颗强烈的爱国的心。他们有的为国捐躯、有的为国隐居深山,有的甚至在临终前还是忧国忧民。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生活在民族矛盾尖锐的时代,他一生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陆游把一腔热情倾注笔下,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爱国诗篇。他的绝笔诗——《示儿》寄托了自己的爱国情感。读了这类诗,我的心里得到了洗礼。
闲时,我常打开书本,静心品味着古诗世界中时而婉转悠扬,时而高亢,时而低沉的旋律。古诗令人回味,令人奋进。啊!我爱古诗!
读古诗品韵味作文 篇5
民国老课本里有这样一段话:“三只牛吃草,一只羊也吃草,一只羊不吃草,它看着花。”——引子
有人曾说:“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深以为然。
就像德国哲学家康德所说:“在我心中这世界上有两种事物是最为美丽的,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诚然,我们身旁充盈着太多能够使人“美好”的事物,以致于我们深陷其间。且不说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但是大多数人的日常行为,便足矣悲哀了。
从前的车马很远,路途漫漫,人们一旦分别,便只能寄情书信。行路的人步履安缓,才能见得“霜叶红于二月花”。现在的科技发展,交通便利,人们一旦分别,便是顷刻间千里。行路的人神色匆忙,只望得高楼林立,钢筋水泥。
其实你的头顶就有耿耿星河,你的脚下就是万里江山。只要你想,不论你身在何方,抬头就能望见璀璨,低头就可窥见瑰丽。只可惜你的心中有远方,但你的灵魂里却没有诗。我们大多数人都太像那食草的`牛羊,只顾得贪婪的吞咽,以保腹中饥辘,而不曾瞥见近在咫尺的花朵,走近一赏。足下遍地都是青草,而花仅仅一朵。
我们哀叹着纸质书籍的没落,却仍旧捧着手机愉悦地刷新着朋友圈和微博;我们赞美着他人遒劲的书法,挥斥方遒,却摇摇头提笔忘字;我们感慨着传统文化的兴衰,却依然读着情节单一的网络小说,喜笑颜开。
罗丹曾这样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不是看不到美,而是美在我们身旁,我们却不愿留意。摄影师肖全曾多次揽获国际性奖项,他的摄影作品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和心理感受。对于摄影,他这样讲:“我只是比别人多看了一点儿,多等了一会儿。”有许多摄影师急功近利只想“吃草”,无心“看花”,过度使用图像处理技术,被人拆穿好不狼狈。而肖全却在能够“吃草”的前提下,坚守着“看花”,那么受人尊敬也自然是水到渠成了。
我们为什么需要人文素养?因为这种情怀会扎根在我们的血液之中,告诉我们如何处世,而不仅仅是学会饮食起居。我们在满足温饱的同时,应当望望前路,惦念着诗和远方。
读古诗品韵味作文 篇6
吟诵一首诗,品读一阕词,在诗山词海之中畅游,去细细地品味其中的情。
时光变迁,岁月更迭,品读故国诗情。
从“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体会到李煜从威赫的国君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心中的悲苦愤慨与悔恨之意;从“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感受到作者对故国的深深思念;“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中的报国之志,是英雄的气概,是壮士的魂魄……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虽不需要担心国家灭亡,但仍应有一颗爱国的心。过去的“报效祖国”,是血洒战场的牺牲,而如今我们能做的“报效祖国”,则是好好学习文化知识,长大后在工作岗位上突破自我,为祖国未来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咀嚼诗词,体会国家的盛衰兴亡,感受岁月的匆匆变化。
流水绿意,小桥人家,遥望锦绣河山。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是江南的春意盎然之美;“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黄河的磅礴壮观之美;“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是洞庭湖的静谧之美……去年暑假,我前往白云山旅游,欣赏了壮观的九龙瀑布,在落差达300余米的“千尺崖”下,九龙瀑布上与蓝天白云相接,下与碧潭深渊相连,那奔腾的气势,仿佛银河倾泻而下。看着这壮观的景象,我脑海中涌现出那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每每看到这祖国的大好河山,我都能把诗词和景联想在一起,心中便充满了诗意,眼前的景便有了情味。
咀嚼诗词,品味山川美景之绚丽,赞叹湖光山色之多彩。
依依惜别,一去不返,长叹恍若如梦。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在与董大分别之际,没有把离别愁绪传递给董大,而是鼓励他踏上征途;“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一杯酒,浸透了王维深挚的情谊;“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站在江边,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人生,本身就是一趟充满悲欢离合的旅途。谁,没有体验过几次离别呢?两年前,我转学到现在的学校,那是我第一次体会离别。尽管后来在新学校的生活也很快乐,但当时还是很不情愿,毕竟还是舍不得三年的好伙伴。
咀嚼诗词,感受深似海的友情,品味浸透真情的离别酒。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透过诗词,体会人情冷暖,风花雪月……
读古诗品韵味作文 篇7
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垂柳清风,晓月残风,多少飞花流水拨动尘封已久的琴弦,使得不禁感叹“一弦一柱思华年”,你有如一首诗,看似平淡却饱含着深沉,回荡在我的心间。
岁暮阴阳催短景
一缕温和的阳光照耀你娉婷的身姿,你娇嫩的皮肤看似吹弹可破,那乌黑色的长发一泻如注,散落在肩膀上。绯红的脸颊中洋溢着如花的笑靥,空灵的眼睛中闪烁着深邃的目光。
你拿着语文书悠闲的踱步于课室中,暗灰色的高跟鞋踏在地板上,似一曲悠扬的乐声。上课铃声悄然响起,于是你用着温和却伴随着沙哑的嗓音对我们说:“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语文老师,我姓潘,从现在起,我将会与同学们一起遨游语文的世界,探索文字的情感”。话音刚落,你不慌不乱地语文书,手指尖轻轻的划过渊博的语文书,将第一面翻开,于是我们开始了初中的第一节语文课。
初次见你,你的高贵犹如一朵艳丽的牡丹,优雅的'绽放在我们的课室里,你是一首诗词里婉约的文字,让我们慢慢的品味你的清香。
此情可待成追忆
寒风凛冽,乌云翻滚,阴霾弥漫在操场的每一个角落,使我感觉到浑浑噩噩。但正是这天,是我们体育考试的日子。
在万般恐惧的心理下及身体的不适之下,我摔倒在离终点只有一步之遥的地方,这瞬间,仿佛世界昏暗了,寂凉了。一阵刺痛将我惊醒,手腕以及膝盖都被无情的塑胶跑道划破,渗出刺眼的鲜红色的血,最终只能在同学的搀扶下,挪动到办公室。
环顾四周,办公室里老师们的面孔是多么的陌生,而班主任又还在照顾操场上比赛的同学,想到此景,心中油然而生出一种无尽的悲凉。
突然,眼前一亮,潘老师你正座在座位上认真的批改我们的作业。于是,我带着一种尝试的心态,让同学扶我到你的座位旁。或许是听到有脚步声,细心的你回头一望,就看见了我,然后用柔和的声音问我:“怎么了?”,我期期艾艾的将我的请求一字一句的吐出来“我……摔倒了,老师……可不可以……帮我涂药油?”。
之后耳畔就传来你喑哑的声音“没问题,等我一下”说着便把手中的笔放下,轻捷地从座位上站起来,然后大步流星地向药箱的位置走去。在一路上,老师不停用关切的语气问我“痛不痛,摔得严不严重”。
当同学将我扶到你身旁时,只见你拿起一根棉签,迅速的往酒精里沾了一下,于是用娴熟的手法,轻轻地为我的伤口进行消毒,之后。当棉签接触到伤口时,一阵无法形容的疼痛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使人刻骨铭心。但是,在你的关怀下,疼痛感渐渐减缓。
你有佛一般悲悯的心肠,你有诗一般古典的恬静。这些往往是无法用普通的言语可以轻描淡写的,若说用瑰丽的词藻来描绘,不过只是浮名。
初见的高洁、优雅,相处的慈悲、友好,如一首淡雅的诗篇,挥动着岁月的残痕,沾上你蕙质兰心的气质,一笔一划的在空白的人生纸张中,用泼墨的豪情,去书写一首诗的华美,让它散发出你的冰洁。在闲适之时,春水煮茗,静看你的人生诗篇。
读古诗品韵味作文 篇8
古往今来,诗词歌赋向来被人们所喜爱,我也不例外。我爱唐诗那洒脱的美,也爱宋词那韵味的美。读一首好诗、好词,就如同品一杯清新淡雅的香茗,邻人口齿留香;又恰似尝一壶历史悠久的醇酒,使人回味无穷。
伴着淡淡的墨香,书一页一页的翻,诗一首一首的看,思绪一缕一缕的理。又想起“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亡国之痛;可记得“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的辛酸苦楚;怎能忘“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愁苦思念;却依记“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淡淡凄凉。
随着朗朗的读诗声,我仿佛看到了周敦颐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清风傲骨,心泛起微微涟漪,好似嗅到了阵阵莲香;我仿佛看到了苏轼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心在月宫那般意绪,好似看到了灿灿月光;我仿佛看到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那深远的思乡之情;我仿佛看到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那深深的憎恶之情。
人生就如似水流年,总要用一些东西来充实人生。我用那将美挥洒的淋漓尽致的诗词,充盈我的人生。
往事似炊烟,缓缓升起,从灰色变透明,从模糊到清晰,往事已淡忘。而不忘的,是那最美的诗词。不变的,是我对诗词那细雨般的爱恋。
我爱诗词!
读古诗品韵味作文 篇9
诗词,它的味道是奇妙的,像甘甜的泉水,像酸涩的柠檬,像干枯的瓜果……但无论是什么味道,它总是散发出一种迷人的书香气息,令人陶醉。
——题记
在不同诗人、词人的笔下的诗词,各有各的味道;在不同的朝代的诗词,也各有各的特点。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徙随我身。”在这首李白的《月下独酌》中,我读出他的无奈:
在花丛之间,李白准备了一壶美酒,可他自酌自斟,无亲也无友,孤身一人。他举起酒杯,邀请皎洁、媚人的明月,转眼低头窥见身影,却发觉共饮已有三人了。月儿呀,你既不会喝酒,影儿呀,你徙然随依为我这个孤身!李白叹息一声。
李白的'无奈在诗词中体现出来,他纵酒赋诗,可美酒有了,那友呢?既然无人伴他,他便邀月儿伴他,可月儿不会饮酒,他便又无奈地写下《月下独酌》。
说起饮酒,脑海中又浮现出一位出身于书香书香门第的女词人——在她笔下,青春少女是如此的娇羞而俏皮:“见客入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而夫妻间的相思,则是如此浓烈,难以开解:“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在她笔下,天涯孤旅的女词人是如此的悲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而悲剧英雄虽然失败,却依然壮志凌云:“生当做人杰,亦为鬼雄。而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她,是在中国古代智者先贤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文化象征的——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肥红瘦”这四个字造句甚奇,将凋落的红花比作人清瘦,其实无非是在说红颜易老,青春易逝,无非是李清照在感慨时光流逝吧!
在这些精美绝伦的诗词作品中,透过散落在历史书页里的斑斑点点,让我们走进诗人词人的内心世界,走进这千年诗词史中的精彩意外,去领略其中意外的精彩。
读古诗品韵味作文 篇10
河边的青草地,已经齐刷刷地长出新嫩油绿的小草,一根根拔地而起,上面布满了露珠,缓缓从上方滑下。许多五颜六色的不知名的小花,点缀着绿色的草地,远处看,就像五彩缤纷的钻石镶嵌在绿色的手镯上。
岸边的柔柳,鸟儿在这绿色的迷宫中迷了路,许多贪玩的家伙不小心将自己绑在了柳枝上,知趣的大人们撩拨着柳枝,垂到湖面上泛起了一圈圈的`涟漪。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春风三四声”。小河畔,一阵清扬悦耳的笛声在浓绿的草地上掠过,那么欢快,那么柔美,那么悠扬。莫非这就是一千多年前吕岩走进的那幅乡村画卷?
不知什么时候,田野里的油菜花开了,远远望去,就是花的海洋,一层接着一层。走近了,你才发现一片片花瓣竟如此饱满,一株上有许多朵,每朵的圆锥形花瓣都是纯黄色的,空隙虽多,但又不是很稀疏,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
就在这片金色的花海里,一个扎着红头绳的小女孩正在追蝴蝶,辫子抖动着,一点一点将花粉采集。颤动的刘海,使她在花海中格外醒目。蝴蝶扑闪着翅膀,停在了一朵油菜花上。恍惚之间,我仿佛穿越到宋朝,闯进了那道篱笆。看到了杨万里曾看到的那个童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春去夏来,池塘里的荷花竞相开放。一朵朵里粉外红,偶尔有一些保护着莲子的黑色莲蓬。池塘边,两个小娃坐在船中,撑着小艇,影子因为船激起的微波而浮拂不定。玩累了,他们误入荷塘,你看,他们左顾右盼,前瞻后顾,在确保无人之下,小心翼翼地采下一朵朵莲花,一个个莲蓬。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杨万里笔下的童年已然成了我心头的梦想。我也是水乡的孩子啊,却只能在古诗中感受“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的那份窃喜。
落日熔金,晚霞染红天际。牧童牵着缰绳,起身回家了。牧童骑在牛身上,四周的树木上有许多蛐蛐在鸣叫。随手折下一小根竹子,赶着牛,横穿过大河,回到家中。
倦鸟归林,暮云合壁,“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这便是诗中的童年。放牧,吹笛,捉蝶,采莲,撑船舶,捕蝉,卧月……这便是我羡慕的诗与远方。
读古诗品韵味作文 篇11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我爱充满了浪漫色彩的《安徒生童话》;我爱充满了生活色彩的《一千零一夜》;我爱充满了爱国情怀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爱充满了豪情壮志的《水浒传》;但我更爱充满了浓厚的文学色彩的古诗文。
我爱古诗文的图画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一千古名句,描绘了一幅宏伟的画面: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病树之旁万木依旧争春。这也揭示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人生哲理;“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描绘了一幅回望秦岭,云遮雾锁,家今何在?眼前蓝关,大雪拥塞,马亦不前的悲凉画面,让人不禁鼻头一酸。“野芳发而悠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山间四季的景色之美。
我爱古诗文的`哲理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饱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当我们面对困难时,别害怕,迎头而上,坚持不懈,总会有豁然开朗的时候;“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让我知道了站得高,看得远。只有登上顶峰才能俯视一切,努力战胜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告诉我们面对挫折,迎难而上,锲而不舍,继续前进,总会出现一片新天地。
我爱古诗文的人情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体现了李白与汪伦的友谊之深厚,让我们感动;“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中看到故乡的水“都不忍离开他,要送他万里,这是对故乡多么眷恋的情感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几句诗写出了诗人杜甫由自己的遭遇想到了其他可怜的人,同情他们,想让他们有一个“风雨不动”的庇护所,为他们遮风挡雨,这是多么高尚的道德境界啊!
中华民族的文化闪耀着他们独特的光芒,引领我们前进,让我们进一步探寻它们的奥秘。
读古诗品韵味作文 篇12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我们课本上学过的唐朝的唐诗,还有没学过的宋朝的宋词,元朝的无曲;我们经常提到的琴(古筝)棋(围棋)书(书法)画(国画);还有民俗节日(比如中秋、重阳、春节)等等都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过我还是最喜欢中华诗词。
诗词篇幅短小,课余读一些,所花时间不多;还可在紧张学习的间隙,松弛一下紧绷的神经,调剂一下疲惫的身心,也是十分惬意的。
诗词都是有韵律、有节奏的,在古代,诗词都能合着乐唱。当时的唱法现在跃然已经失传,但读诗词如果不懂它的韵律和节奏,就很难品出它特有的意味。三味书屋的寿老先生读书时那种悠长摇曳的声调和如醉如痴的神态,人们也许觉得很可笑,其实,读诗词时需要的正是这种对诗词韵味的体验和充分的感情投入。人们把读诗叫做“吟诗”,吟,就是一种拉长了声调有节奏的诵读。学习这种朗诵,除了体会诗意外,关键在于处理好诗句的节奏,具体说,就是要注意诗句中的停顿和某些字音的拖长。
读古典诗词给予人的影响,不是外显的,而是一种潜移默化。读诗词的人也许并不感到这种影响的存在,但当他诗读得多了,积淀丰厚了,人们就会从他不俗的谈吐和文雅的举止中感觉到一种特有的气质,一种超凡脱俗的“书卷气。苏轼有诗云:“粗增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确实如此,一个饱读读书,受过传统文化熏陶的人,即使身土布衣服,也无法掩藏其内在的气质之美。
我爱诵读中国的古诗词。
读古诗品韵味作文 篇13
诗的国度真是奥秘无穷。我们在诗的海洋里遨游,品味诗词的奥秘与趣味。
一开始读诗,记得是在一个春天,大地回暖,万物复苏,当时我读的是《草》,那时的我读得摇头晃脑,意思一点儿也没记住,只不过是读读诗,背背诗,把它当作乐趣而已。而且我很少把一首诗完整背到头,只不过爸爸问我,我乱说一气。比如“飞流直下三千尺,门泊东吴万里船”;“人闲桂花落,清泉石上流”,这都是我“创作”的诗。有一次读到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的“曈曈”这一词,我有些不明白,便去问爸爸,爸爸对我说:“你看这‘曈曈’中都有‘日’字旁,旁边又都是‘童’,‘童’就是小孩子,不大,‘日’指太阳,那么‘曈曈’就是指太阳刚刚升起的样子。”爸爸这么一说,我感觉这太有趣了,便不断地去推敲诗,琢磨诗。
每当读到“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我就知道“青箬笠”是指茅草编的草帽;每当读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时,我就明白,“灯火阑珊处”指灯火昏暗的地方,每当读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时,我就懂得“八百里”是一个牛名,“麾”指军中大旗,“麾下”指部下,“炙”指切碎的熟肉,“分麾下炙”指把烤牛肉赏给部下;每当读到“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我就发现“烽火”是古代军事通讯的`一种手段。啊!诗多么有趣!
现在,我开始在诗中了解诗人的情感。例如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写出了苏轼对亡妻王弗的怀念;而李白的《三五七言》:“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诗人以寒鸦自比,表达了无限的惆怅的心情;是悲秋之作,秋月秋风,落叶寒鸦烘托出悲凉的氛围,让全诗凄婉动人;杜牧的《泊秦淮》写出了对达官贵人的讽刺;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写出了为国杀敌的壮志。啊!诗多么深奥呀!
关于诗,我还想说很多很多,让我们继续在诗的海洋里遨游,体验诗的无穷趣味吧!
读古诗品韵味作文 篇14
诗词,才华横溢,亘古永恒。
春兰秋菊,夏荷冬梅,这是大自然赋予季节的美丽芳华;春风梳柳,夜雨润花,这是造物主滋润芳华的天工神韵;杏花春雨江南,骏马秋风塞北,这是大自然诗情画意的精彩篇章。
每当寄情于这些杰作,我所陶醉的是风光无限的诗词。每每翻开书去欣赏诗词时,我总是被那些印刷在纸上的文字所震撼。虽然那些字是印在纸上的,但字里行间包含的全都是作者的情感啊!悲伤,愤怒,激动,兴奋,感慨,豪情……全都从纸上跑出来了,让人久久沉浸在诗词的世界里,无法自拔!
一次,同学问我:“你最喜欢或欣赏什么?”我不假思索的回答:“诗词!”“为何?”同学觉得无法理解,我便解释给他听: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表达了陆游临终前的无奈;待从头,收拾旧河山,朝天阙!岳飞心中总怀着伟大的报国理想;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他的豪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伟大将领岳飞对时间十分珍惜,并谨以此诗此句劝告我们要珍惜时间!”
听完后,同学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便头也不回地走了。而我还在品味着诗词的乐趣,欣赏着它。细读诗词,不光能知道诗人们的喜怒哀乐,更可以将自己穿越到当时的情境,对诗词有更深的理解。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我不断吟诵着诗词,向班级走去。
诗词,有无限的魅力,它使我沉醉其中,无法自拔,深深地欣赏着它!
-
更多精彩读古诗品韵味作文内容,请访问我们为您准备的专题:读古诗品韵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