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读书心得精选9篇。

这是栏目小编为大家精选的一份关于“幼儿教育读书心得”的资料集合。在生活的各种柴米油盐中获得的感悟,此时不如好好的写一篇心得体会。心得体会应当具有独到的见解,并且展现出作者对事物的思考过程。本文力求为您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更多的经验和智慧!

幼儿教育读书心得(篇1)

二是通过儿童的教育,去影响和教育家长以至于全社会;

随着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环境教育的推行亦逐渐由大学向中小学及幼儿园延伸。环境教育已成为当今全球教育界倍加关注的问题。幼儿是祖国的未来,人类的希望,把环保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幼儿身上是有现实的和深远的意义的。通过幼儿向社会、向家长进行宣传教育,促使大家知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懂得“地球只有一个,人类要保护好它”的道理。所以环境教育必须从小抓起,而在幼儿园开展环境教育,更是势在必行。

三是环境教育可作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的主要内容,培养他们爱祖国,爱大自然的良好品德。

充分挖掘一切能让幼儿感化与内化的德育资源,让环境不再是没有生命的完全物化的东西,而成为一种富有人格魅力的教育力量,潜移默化地发挥着它特殊的、潜在的教育作用,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是受教育者通过个体不断内隐的漫长的过程,积极地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并合理而有效地利用教育环境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真正让幼儿积极地与环境交互作用,萌发爱国主义的情感,培养造就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个性。

阅读了《幼儿环境教育》之后,我觉得环境教育的课程模式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单独授课模式。

选取与环境教育有关的内容,组合在一起,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采用独立设课模式进行环境教育,可以较为集中地探索环境问题,涉及广泛,讨论深入,比较容易、有效地达到环境教育的目标。

一类是多学科渗透模式。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幼儿园环境教育一方面可以采用综合主题活动的教学形式,围绕不同的环境教育主题,有计划地组织系列活动。另一方面必须在各领域、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积极调整教学内容,充分挖掘与环境教育目标相关的因素,并且及时剥离有背于环境教育目标的教学内容,努力实现环境教育在幼儿园各领域、各学科教学中的有效渗透,使综合性的环境教育主题活动与各领域、各学科的渗透教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总之,幼儿园环境教育必须以幼儿的生活实践为基础,以幼儿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水、空气、土壤、树木花草、鸟兽虫鱼等环境要素以及幼儿周围现实存在、正在发生着的环境问题作为基本内容。考虑到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为了避免使幼儿对环境问题产生恐惧感和悲观情绪,幼儿园环境教育内容的组织必须以正面引导为主,强调环境中美的事物与现象,使幼儿在自然之美的熏陶下和愉快的参与中,充分体验自己是大地的孩子,是生态系统的一员。在介绍周边的环境问题时,必须侧重介绍有效的解决办法,特别是人们的良好行为习惯在改善环境中的重要作用,让幼儿懂得自己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激发他们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帮助他们初步形成良好的环境道德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并以自己的情感和行为去关心他人、关心生命、关心自然,最终使儿童的个性得到发展,人格得以完善,成为真正的人。

在以后的工作当中,我会将环境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除了采取“主题”方式外,多采用一些多元化的课程,如:“环保周”、“环保日”、“美好的学校环境”、“理想的生活环境”推行“绿色消费”(使用低污染产品,经量少用污染产品)等。充分利用在教学过程和校园生活里,蕴含着环境教育的契机。将教育理念化作甘霖,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服务于社会。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

幼儿教育读书心得(篇2)

去年授市教研室之托我园买了两套《张雪门幼儿教育文集》,今年暑假我拿了一本在家看看,初读张雪门老师的教育文集,让人感觉耳目一新,虽然我的文学底子不好,但也感悟到了一些东西。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张雪门其人。

张雪门(1891-1973),浙江人,中国现代著名的幼儿教育工作者。20世纪30、40年代我国幼教界有“南陈北张”之说,“北张”即张雪门,在我国北方和台湾的幼教界有重大影响。

张雪门作为一名著名幼儿教育家,他写的幼儿教育文章,他对教育有着独到的见解,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文集上卷里教师里的一句话“教育的本身,原是一种生命!幼儿园教师是承载这一生命成长的细胞体。教师是负着教育地使命,在人生道路上正在前进的人,本身就不会有停顿的想象,学识经验随时随地地吸收着、受用着、生长着、**容得下足息的地方?

”是的,作为教师,学***止境的,要做到终身学习。教师应具有的人格修养1、立志。2、省察。

3、力行。4、选择环境。教师不仅须要伟大的人格,还须要健全的知识。

学识修养,断不是仅仅只限于在校时所得的一些,应该与时俱进。否则材料已经变得不新鲜,除去旧把戏又没有别的,渐渐就要感到职业的乏味,以后也就会淘汰。

幼儿教师的职业很伟大,幼儿的生理如嫩芽,其心理又如素丝,日东则东倾,日西则西倾,其染色容易,也正和嫩芽向阳一样,我们的工作又如自己种的一丛花,看着它发芽,看着它长叶,看着它含苞,看着它开花结实,天天生态不同,多用一分培养的工夫,便立刻又一分的效验现出来。指导幼儿园的儿童,正是这样。儿童可塑性大,想教他怎么样,自然会怎么样。

只有给他一条路,他自然会向前跑。他的奔跑速度常常出人意料。他们的天真烂漫,有多少情分给他,他自有多少情分给你,只有加多,绝无减少。所以作为幼儿园教师,肩上的责任也重大,幼儿园里的一颗颗幼苗得靠你去培育、去呵护,他们才能茁壮成长。

使他们开得更加茂盛。

幼儿教育读书心得(篇3)

用爱编织成长的摇篮

————《fpg早教方案丛书》读后感

寒假不长,读了美国美卡罗来纳州大学fpg儿童研究发展中心的d克莱尔等三位学者编著的《fpg早教方案丛书》。这本书不仅内容新颖,形式新颖,引人入胜,而且操作性强,给了我的新妈妈很大的指导。同时,作为一名学前教育英语教师,这套教材也让我对学前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认识到我们应该培养出什么样的素质的幼儿教育和育儿人才。

限于水平,我不能从专业的角度对这套书进行更客观、全面的评价,只谈一些肤浅的感性认识。梳理一下,无论是作为母亲还是作为教师,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一句爱的话应该贯穿始终——用爱编织孩子成长的摇篮。

满怀关爱,为孩子打开世界的窗口

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他就开始探索这个神秘的世界。带着独特的好奇心和纯真,带着发现的目光,他们踏上了探索世界的无尽旅程。每一个孩子都是大自然的杰作,是人类进化的结果,是遗传功能的杰晶。而个体的多样性决定了我们无法用同一模式去对待每一个新鲜的生命。

只有充满爱心,尊重个体差异,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才能帮助孩子打开了解世界的窗口。正如王震宇教授在序言里所说:“对孩子的要求敏不敏感,正是考验父母称不称职,有没有爱心的试金石。

”**与孩子的关系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幼儿教育重要性认识的加深,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对0-3岁幼儿的养育已经远远超出了喂养、衣着、取暖的范围。随着孩子生理的不断发展成熟,他们的认知和情感水平不断的提高,就像很多父母在某一天的早晨,突然惊讶的发现,你的孩子突然长大了,他的眼睛清澈明亮,像能洞明世界上的一切奥妙。

而游戏始终是孩子最好的学习方式。寓教于乐,享受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不为教而教,我们只是快乐的指引者,让孩子用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这个世界的神奇与美丽。

心怀慈爱,与孩子共同成长

育儿的整个过程就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每一位家长都会经历一个从一开始面对幼小生活时的茫然到熟悉孩子的生活和余生的过程,并能自信而充分地向孩子承诺一个快乐的童年。一位名人说:“一百年以后,你现在开什么车、住什么房、赚多少钱,都变得无关紧要。

而有关紧要的,是你如何教育孩子。”培养、教育孩子,首先要提高家长自己。家长的素质决定着对子女教育的成败。

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和品格修养,用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孩子,用实际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健康向上的教育理念才能渗透导孩子的心中。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发展更是个终生任务。

年轻父母只有遵循自然规律,以科学知识为主导,才能避免许多弯路。

拒绝溺爱,为孩子未来铺路

溺爱在字典上解释为“过于宠爱,由着孩子的性子,惯着孩子。” 英文也翻译为”overprotection”。过犹不及,爱也要有度。

说得严重点,溺爱是一种失去理智、直接摧残儿童身心健康的爱。民间流传一句话“惯儿不孝”。要坚决制止儿童的错误行为,及时给与正确引导。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应该以身作则,从点滴做起培养孩子健康的品格,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坚强的性格,“玉不琢,不成器。”不经历磨难,承受不了困难挫折打击的孩子不会成才。让孩子面对生活中的小困难和挫折,自己解决,让孩子学会承受,否则孩子将无法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最终将被社会淘汰。

当今做父母的大都知道溺爱孩子有害,但却分不清什么是溺爱,更不了解自己家里有没有溺爱。在给孩子自由和爱的环境之后,如何把握界限,让爱不再是毒药,在我看来,这是一个理性和盲目的问题。父母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醒的爱,不要让满满的爱失去他们的眼睛。

新的生命是上天赋予为人父母的恩惠。孩子从呱呱坠地起就寄托了父母多少祈愿,多少期望,孩子一天天在长大,渐渐有了父母的音容印记,又凝聚了多少欣喜和期盼,让我们心中满满装满爱,共同感受孩子成长的喜悦!

幼儿教育读书心得(篇4)

蒙台梭利一直强调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我们的教学不应以儿童知识的传授为基础,而应以培养儿童对生活的热爱、对学习的兴趣和对数学的热爱为基础。在再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给孩子绝对的自由,让他们自己做事,自己感知事物。但是,教师和家长不能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扮演助手的角色。

读完这本书后让我不禁联想到现在蒙台梭利教育在现在广大幼儿园的应用,“蒙氏班”似乎已经成了贵族班的象征,家会长们盲目的把孩子送到蒙氏班里接受教育,然而现在的很多幼儿园对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只是看到了皮毛,学的是形式,似乎把蒙氏教具摆在那,给孩子建立一个形式上的工作室就能叫蒙氏班了。老师只是教孩子们如何使用教具,却忘了观察孩子们对教具的反应,决定激励他继续错误操作或诱导他暂时停止。

因此如果我们有一天能成为一个蒙氏班的教育者,我们应该有耐心的观察孩子,并且根据观察设计出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是一个教材教具和良好气氛的负责“准备人“,做好孩子学习过程总灵感的启发者,勤于学习,孩子有时也会成为我们教学中的老师。

最后,笔者认为蒙台梭利在本书中所介绍的教学方法只是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一个开篇,在今后的具体教学中,更深层、更本质的部分还需要我们的深入理解。

幼儿教育读书心得(篇5)

上学期幼儿园赠送了我们教师每人一本书,此次赠送的书都是经过教科室主任精心挑选的专业类书籍。我挑选了一本《给幼儿教师的101条建议——数学教育》。因为之前也读过此系列的语言教育等丛书感觉不错,所以就选择了此书。

本书是由张俊主编,共有7个部分,101条建议。其内容涵盖了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方方面面:从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基本理念到数学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从数学活动设计到操作材料的提供,从领域渗透教育到日常生活教育,乃至如何评价幼儿数学学习与发展……对于书中的一些问题都是我们平时经常碰到但不知如何处理的问题,今天在此书中终于找到了非常完满的答案,解决了我们在教育实践中的现实问题,读完之后你会感觉哦这件事情原来是这样埃书中的编辑都是教育理论的/专家同时也是从事多年的幼儿园一线教师。他们的建议给我们的是一种心灵的交融,而不是专业的控制,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我如饥似渴的阅读着,就像一只迷路的羔羊终于找到了家的方向。以下是书中的部分内容与大家共享。

在新《纲要》中提到数学教育的目标“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作者对正确理解“数学教育生活化”的内涵做了全面整体的阐述: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获得数学经验;帮助幼儿将数学经验或概念运用于生活之中。然后又理论结合实际从多方面来阐述培养幼儿的数学能力,例如:在生活中培养幼儿的估算能力;利用生活中的事物进行简单的统计;巧用“说明书”学数学等等,从实践的角度来引领我们如何在生活中渗透数学教育。

一直在断断续续的看《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时常被其中篇篇短文中的通篇贯穿的育儿智慧所打动,也常常看着看着就陷入我儿时经历的各式各样有利或是有害的“老式教育”中。其实我觉得每篇短文都值得为人父母者所深思和反省,它颠覆了许多根身蒂固在父母身上那些坏掉的教育理念。每篇文章都很值得写一篇详细的读后感,以加强这种公平和更人性化的教育方式,真正的将这种教育溶到自身的血液中。

每个女人天生下来都可以做“妈妈”,但是否能做一个好妈妈是需要学习的。套用一句话来讲就是世界上没有坏妈妈,只有懒妈妈。

今天从这篇短文开始《河流可以是粉色的》,这篇文章讲的是圆圆小时候非常喜欢画画,上幼儿园时选择了一个学画画的特长班。有一次老师留了一幅作业,要求画小朋友们在草地上玩耍的画面,并承诺选出画的优秀作品放到幼儿园长廊里展览一段时间。画家之后圆圆用彩笔画的非常用心,甚至连吃饭都不愿意停下来。画出来的画面非常的漂亮,红红的太阳,绿色的草地、蓝色的云,上面有几个玩耍的小朋友,旁边还有一条“粉色的河流”,为了表示出是河流还画了几只鱼儿。画完了,她的妈妈表扬她画的非常的漂亮,并问她河流为什么要画成粉色的?圆圆说因为她觉得粉色特别的漂亮,就画了。

这幅令圆圆非常引以为傲的图画结果没有被幼儿园老师选中,原因就是“河流不能是粉色的,应该画成蓝色的;白云也不能是蓝色的”。圆圆回家后把这个原因跟她的妈妈说了,并问妈妈“河流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圆圆的妈妈从自来水里接了一碗水让圆圆说是什么颜色的,圆圆说是白色的。然后妈妈又把水放到了一个红桶中,让圆圆看是什么颜色的,圆圆答不出来。妈妈把水一边倒出来一边让她分辨是什么颜色的。她的妈妈说对,水流是透明的,没有颜色的。

那没有颜色的水应该用什么颜色的彩笔来表示呢……如果要求我们要画的准确无误,就永远找不出一根可以画出河流的笔。

妈妈接着说了,一幅画只有好看不好看,没有对于错。你可以运用任何大胆的颜色,只要你喜欢,河流可以是粉色的,只要你喜欢,你可以用任何的颜色!

——圆圆妈妈企图用这种观念来影响圆圆,呵护她的想像力,却没有能力带着弱小的孩子一起去迎接中国当前教育中的束缚及桎梏的东西。中国教育中这种条条框框的方式禁固了孩子们许多灵光突现的想象力,甚至抹杀了他们敢于去想像和表达自己内心真实情感及喜好的能力。

是啊,想想自己小的时候,也很喜欢画画。可是每次画画时,爸妈都是以画的像或不像来评价我画的好坏。以致于我幼小的心灵中只认为画画就要画的像,不知道我从什么时候开始就不会用画笔来表达我心中想象着的东西了,只会照着某物,用我稚嫩的画笔尽量把它画到最像。

是什么扼杀了我还是孩童时本应丰富多彩、无拘无束的想象力?恐怕就是当代教育中的那请所谓的“应该”和“不该”吧。

我们无力和宏观的教育做斗争,只能尽量的做好身为家长的责任,好好保护孩子幼孝奇妙的心理世界吧。

幼儿教育读书心得(篇6)

孩子生来就是玩的,他们的生活就是玩的,他们喜欢边玩边玩,比如边吃边玩,边走边玩,边看书边玩,甚至上厕所洗澡都是边玩边做的。这样的生活中,儿童是愉悦的、自由的快乐的。

游戏精神的内涵是自由、快乐、体验和创造。儿童在真正游戏着的时候,他的身心都是自由的,他会约束自己的行为,会自主地游戏着,此时,他的心情是愉悦的,快乐的,他能够在游戏中体验到各种情感,能够在快乐情感的支撑下进行创造。

作为**,我们要让儿童的游戏具备游戏精神,而不只是外在的形式或一些功利性的活动,儿童的游戏赋予了教育的工具价值,那么这个游戏就只有其外壳而缺乏内在精神了,儿童会感觉这不是他们自己的游戏,而是老师的游戏。

教育生活中常常见到老师们自认为高明的游戏教学活动,比如:让孩子将探戈舞动作比作森林里枪杀狮子的活动,孩子们在老师一遍遍“游戏语言”中重复着“端起枪”、“向左看、向右看”、“走两步,回过头”、“架大炮”等动作,机械地重复着,看起来这都是一些游戏语言,而这些所谓的游戏只是一个空架子,是一个老师用以让孩子机械练习探戈动作的工具。孩子在此“游戏”中根本谈不上自由,谈不上自主,更不谈有什么创造性。

我们用游戏的方式教学是无可厚非的,现在也提倡课程游戏化,但并不是这样生搬硬套的游戏化。比如我们讲一个绘本故事,讲的过程中,孩子们自然地随着绘本剧情、自居为绘本中的人物,做着相应的事情,那就是一种游戏,孩子们是自由的、自主地、愉悦的、创造的、有深刻体验的。比如绘本《雪精灵》,讲述时老师以故事主人公自居,孩子们自然成了与主人公相遇的雪精灵,自然地玩着捉迷藏、拉手转圈、追跑游戏等,在这里孩子们有着游戏精神、游戏活动也具有游戏精神,老师也是具备游戏精神的人!

游戏精神在我国和国外都能得到考察。我国孔子的乐学乐教思想、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当代的愉快教育思想。在西方,弗洛贝尔的游戏教育思想、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蒙台梭利的自由教育思想和雷吉奥的计划教学思想。

从这些教育思想中不难看出,鼓励孩子自由地享受和学习,这是游戏精神的精髓所在。

游戏与幼儿教育密不可分,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然而,从游戏精神的角度来看,我们很容易发现幼儿教育中游戏精神的缺失。游戏吸引幼儿的根本原因是它所内含的自由性、愉悦性、体验性、创造性等精神品质,游戏精神不仅能够保障幼儿拥有快乐自如的童年生活,而且能够为幼儿未来生活的健康幸福打下良好基础。

幼儿教育的真正追求与内在的游戏精神是相通的,游戏精神不仅可以成为幼儿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而且可以成为幼儿教育的一种方式。幼儿教育应从教育观念、教学情境创设、师生关系、教育评价等方面入手,把游戏精神落到实处。

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让我们的教育活动渗透游戏精神,如何让我们的孩子发挥游戏精神,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教师也必须具备游戏精神。首先,教师要对教育生活感兴趣,热爱教育生活,在直觉和自愿的状态下投身育教育活动。其次,教师应该向教育过程敞开自身,体验沉浸其中的幸福。

最后,教师要坚持开放的心态,积极参与教育研究,不断追求创新。

幼儿教育读书心得(篇7)

在书的导言中,明确提到了幼儿教育是一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我们可以从身边的绪多具体现象入手,来理解和理解幼儿教育理论的内涵和意义。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在每天工作的点点滴滴中,就能够不断发现各种教学现象,积累经验,在教育学理论知识的引导下理论结合实际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本书的每一章都可以帮助读者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幼儿教育。第二章指出,幼儿教育的一般原则是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事实上,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虽然孩子还小,但他们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思想、感情、兴趣、爱好、要求和愿望。在日常工作中,我尽量在与每个孩子相处的每一刻都充分尊重他们,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从他们的角度思考如何引导他们在各各方面取得进步。

比如,在引导孩子们学习唱歌的时候,在我唱歌的时候,我会用自己的感性力量,潜心表演歌曲,感染孩子们,从而激发他们主动学习唱歌的欲望。孩子们的声音表现力是参差不齐的,在集体跟唱了两遍之后我就尊重孩子们的个别差异,从他们的角度出发请每个孩子站起来说出自己不太会唱的乐句,然后再个别、集体交叉重点练习。这样,他们对歌曲便能掌握得更好。

书中的一篇小资料《蒙台梭利论儿童》中有这样一段话:儿童具有自己的个性,并谋求发展自己的个性。他们充满创造力;他们选择自己的工作并坚持下去,根据自己的需要改变它;孩子们坚持探索,快乐地克服自己能力范围内的障碍。

儿童友善地希望与每一个人分享自己的成功、发现以及小小的喜悦。因此,教师没有必要介入,“全神贯注地观察”是教育者的座右铭。在我们的自主游戏中,孩子们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表达自己的个性,全面提高自己的能力。

上学期,我们大班组进行了角色扮演课题的研究,孩子们在深入研究了绘本之后便经常在自主性游戏的小舞台中选择绘本中喜欢的角色和同伴一起自主、投入地进行角色扮演。在表演过程中,他们运用语言、动作和表情演绎绘本人物和故事情节,也体现了他们的个性和创造力。作为教师,我们认真观察他们的表演,及时从观众的角度鼓励和引导他们的表演,充分尊重他们个性化的创作表演,分享他们的快乐。

在这样轻松的师生互动中,可以锻炼孩子的语言能力和其他方面的能力,同时可以增强他们语同龄人的合作意识,丰富他们的情感认知。

“德、智、体、美、劳”中“德”是排在最前面的。书中有一个章节讲述到幼儿德育方面的内容,也让我有所感悟。书中提到:

只有在被爱和体验爱的基础上,孩子们才能产生指向外部世界的爱。因此,教师要营造一个充满爱心的环境和氛围,用环境陶冶情操,用环境激发情操,激发良好的社会情操。通过多种方式,利用幼儿园内外的一切条件和资源,培养孩子积极健康的道德情感。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和孩子在一日活动中近距离接触,是他们最信赖的人。因此,我们需要给他们足够的爱,并用各种方式让他们感受到这样的爱,比如更多的心与心的交流,更多的游戏予他们等。在和他们之间有了这样一种情感基础后,我们便能循循善诱,引导他们认识并了解各种正确的道德行为规范,如礼貌用语挂嘴边,同伴间主动谦让等,并注意抓住一日活动中出现的良好契机及时进行教育。

深入学***本书之后,我收获了很多,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我会继续以书为指引不断努力,在平凡的幼教岗位上默默贡献。

幼儿教育读书心得(篇8)

3、教师扮演导师的角色

一般称蒙氏教师为启导员,他必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对于孩子发展状况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孩子适时、适性地协助与指导。

4、幼儿兴趣的培养

蒙台梭利在书中一直强调学前教育的培养。我们的教学不应以儿童知识的传授为基础,而应以培养儿童对生活的热爱、对学习的兴趣和对数学的热爱为基础。在再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给孩子绝对的自由,让他们自己做事,自己感知事物。但是,教师和家长不能在孩子的学习中扮演助手的角色。

蒙台梭利还告诉我们,教师和家长在育儿实践中应注意的几点:

蒙台梭利认为孩子的发展具有阶段性,每个阶段敏感期不同,我们要把握孩子敏感期对孩子适时教育,这样可起到事半功倍效果;每个儿童对不同事物的敏感时期不同,当我们指导他接触某种训练,而他却没有表现出兴趣,或老是出错时,我们需要换个别的时间再试,因为他还没有到达这个敏感期,强迫学***适得其反。

蒙台梭利还提醒我们对幼儿指导时语言要明确、清晰、简单,而不要用其他“复杂的语言”

幼儿教育读书心得(篇9)

《张雪门幼儿教育文集》读后感(精选多篇)

陈鹤琴和张雪门幼儿教育思想的比较

班级:09教31

学号:***

陈鹤琴和张雪门幼儿教育思想的比较陈鹤琴,浙江上虞人,我国儿童教育和儿童心理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1923年,陈鹤琴在南京创办了鼓楼幼儿园。他在长期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教育思想,总结出儿童的七种心理特征,形成了自己的儿童观。他的 “活教育”思想,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幼稚园课程的改善与发展。

张雪门,浙江省鄞县人,是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早在三十年代, 他就与我国的另一位著名学前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有“南陈北张”之称。 在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中,最重要的理论即他的”活教育”理论,这是他幼儿教育思想的核心。

他指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人”,他主张把大自然、大社会作为幼儿教育的出发点,提倡让幼儿在与自然、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经验和知识。

因此,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陈鹤琴选择了自然作为最重要的内容。陈鹤琴的观点“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儿童的天性本是纯真的,如果在教育幼儿的时候过早的将**的观点强加给儿童,那么对于儿童来说将是对天性的抹杀,会让他们过早的失去孩子应有的童真。对于儿童来说,他们能够学的与应当学的东西,本来是很多的,但是如果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采用漫无限制的毫无系统的方法,则对于儿童来说不仅不能促进其天性的发挥,反而会影响其健康的成长。因此,在教育儿童的过程中,一定要有一个范围相当大的组织,使之成为一个系统,使各学科相互联系。

自然和社会这两种环境对孩子来说是最熟悉、最亲切的,所以我们应该把自然作为关键因素,

大社会作为幼儿园课程的中心。

陈鹤琴强调自然的力量,并不意味着他完全否定教科书。他所追求的是使自然、社会、儿童生活和幼儿园教育内容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他提倡要让儿童在”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并且他还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的以儿童作为主体的观点。

幼儿教育读书心得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