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着清脆而熟悉的铃声,又迎来了一个新学期,不少的同学都会去收心来为新学期做好准备,入学准备可以帮助孩子们快速的进入学习状态中,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高效做好入学准备的知识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独生子女不良性格要如何改变(端午节亲子教育)”,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前言:目前,独生子女的家庭越来越多了,一家人几个长辈宠其一身,因此很可能就使他们养成一些不良的性格,这对于小孩子们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改善这些的不良性格吧!

独生子女的5种不良个性类型

独霸型

独霸型个性品质主要是指儿童的个性倔犟,自我意识强烈而顽固,不喜欢和同伴分享快乐,喜欢单独活动不合群。在群体中经常称“王”逞霸,事事以我为中心,不达目的不肯罢休。

贪占型

贪占型的不良个性品质是指儿童对物品有着强烈的占有欲,只要他认为某种东西好,就想要获得或占有。在幼儿期这类儿童经常会抢夺或偷拿其他儿童的东西。在小学或中学阶段,如果这种占有物品的欲望得不到满足的话就有可能发展为偷盗行为。亲子网

依赖型

依赖的不良个性品质主要是指幼儿由于从小受到过度娇惯而未形成独立生活的能力,从而表现为对父母的依附性特强。在幼儿园里,这类孩子表现为自立性较差,生活自理能力差,娇气较足,生活上追求奢华,有铺张浪费的不良习惯。

怯懦型

不良个性主要是指孩子因从小受到的心理压抑和限制过重,而形成的一种胆小怕事的畸形心理品质。造成这种不良个性的原因主要是粗暴或恐吓式的家庭教育方法所致。

逆反型

不良个性主要是指幼儿的性格表现出与成人有强烈的敌对或抵触情绪。这类孩子对成人不信任感特强,特别是当他们受到老师或家长的批评时,就会表现出强烈的对抗情绪或行为。

对独生子女的不良个性的教育要根据孩子的实际状况,对不同个性品质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我们在实践中认为以下几种方法比较适用。

1.要抓住教育时机,及时教育。因儿童时期的品德和个性的可塑性都比较大,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发现孩子有了不良个性表现时,都要及时给予教育和矫正,不可放任不管,也不可事后一块算账。亲子教育

2.要利用幼儿的心理特点进行品德教育。幼儿喜欢表扬和亲近,对批评和疏远比较敏感。而利用幼儿的这一心理特点,利用表扬和奖励,及时肯定其良好个性品质使之得到正强化,利用批评和处罚否定幼儿的不良个性,使之得到负强化,效果一般比较明显。另外采用一些心理对比的教育方法也比较有效,所谓的心理对比是指对两种不同事物进行相反的心理感受而逐步形成良好品质的教育方法。如新旧衣服的对比,批评与表扬的对比等等。

3.要尊重和信任孩子。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要注意在人格上一定要尊重和信任幼儿,这是矫正幼儿独霸和逆反个性的重要方法。当幼儿有了不良表现时,要因势利导,不要强制,也不能辱骂和体罚。批评幼儿时要允许其对自己的错误进行辩解,要多采取说服教育方式。

4.对怯懦型、依赖型和独霸型不良个性的幼儿,可以多采用一些意志训练的方法进行教育。对幼儿进行意志训练时,要注意教育情境的设计要适当,才能产生好的教育效果。

5.要建立规范幼儿行为的规章制度,强化训练幼儿的个性品行。俗话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是这个道理。

6.统一各方面的教育要求,使幼儿在不同环境中都能受到良好个性品质的规范性教育和训练。统一教育要求,既要统一学校内部的教育要求,也要统一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要求,还要统一来自三个方面的教育要求。

本网站小编总结:过于的宠爱孩子并不是爱孩子的表现,反而是害了孩子,因为家长们不可能永远的陪伴在孩子的身边,他们迟早有一天回离开孩子,若一味的宠爱孩子只能使其失去了独自适应社会的本领!

入学准备编辑推荐

独生子女性格分析与教养原则


独生子女性格分析

很多人对现在的小孩子的印象,大部分都是娇惯、霸道、脾气大等。其实,一般来说独生子女出现的人格特质会有以下几种。

占有欲很强

宝宝从出生开始,家中所有的资源都由他独自享用,大人的宠爱也是他一人独占,长期下来,孩子就会觉得这些理所当然都应该是他的,而不应该和别人分享。如果家中来了其他的小朋友,宝宝也不愿意和别人一起分享食物、玩具等。

独生子女因为是家中唯一的孩子,不管是财力、相处的时间、父母的注意力等,各种权利都比一般家里有1个以上的孩子的家庭优越。因为只有一个孩子,父母的爱不会被分散,陪孩子的时间相对也会较多,孩子拥有父母全部的爱,而他们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一旦有人来分享,他们当然会很不乐意。

容易霸道

“我家的东西都是我一个人玩,为什么我要分给他玩?”刚到幼儿园的文文每次与同学玩游戏时,总会一个人霸占着玩具,任凭老师怎么劝说也不愿意分给其他的小朋友,让老师不知道如何是好。

独生儿已经习惯所有的东西都是他一个人所有,除了极高的占有欲之外,还可能出现“霸道”的行为。在没有与他人“分享”习惯的前提下,不管与同龄的孩子还是其他人相处,都会用非常自我的态度来对待每一件事情,所以大人总会感觉孩子比较霸道,不愿意与人分享。

高傲的态度

因为是唯一的,所以他习惯了所有人对他的宠爱,特别容易自以为了不起,认为自己比其他人重要、特别。虽然孩子这种性格的养成主要是因为父母的宠爱,但是若不帮助孩子戒除这些陋习,就有可能造成孩子日后与同伴之间相处困难。

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就是孩子进入幼儿园时,会很不适应,他会觉得有疑问:为什么周围的人都不像爸爸妈妈那样把自己的话当圣旨?为什么不是所有人都围着自己转?自以为是、高傲的态度,很容易让孩子有不合群或是跟其他孩子起冲突的情况产生。

依赖性强

伴随着孩子的高傲态度,他的依赖性也会比较高。现在很多父母太过宠爱孩子,总是什么事情都帮他们打理得妥妥当当的,几乎是替孩子做好全部的事情。这样不但阻碍了孩子接触生活经验的机会,从小就依赖父母的结果,还会减少他们和同龄人相处的机会,人际关系上的问题也会相继产生。

爱孩子并不是必须帮孩子做所有的事情,也不是要剥夺孩子学习的机会。让孩子学着接触新事物,学会独立自主,这样他们的人格才会健全发展。

会有孤单感

现在的独生子女不像以前那样有兄弟姐妹一起玩耍,陪伴他们的只有父母,当父母忙碌时甚至完全没有人陪伴他们,因此难免会有孤单感。因此,他们会很渴望结交其他的朋友,也会主动走近人群,试着与他人沟通相处。

独生子女教养原则

父母的教养原则一致

在教育孩子之前,爸爸妈妈应先针对教养孩子的过程中会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沟通,尽量将彼此的观点跟看法提出来,提出各自希望的做法,然后通过协调达到最和谐跟适合孩子的方式,这样才能减少因为父母教养观点不一样而产生的矛盾,孩子也不会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给孩子提供与他人互动的机会

多给孩子制造可以和其他人相处的机会,如假日可以带孩子去拜访朋友、参加家族聚会,让孩子通过和其他人的相处过程学习怎样和同伴相处,且有机会与他人进行人际关系互动,另外父母们也可以互相沟通、交流、分享彼此的教养方法和经验。

家长在生活中就可以随时随地根据机会教育孩子

“这个蛋糕分一半给妈妈好吗?”通过这些过程教孩子学会和他人分享。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可以分享心事,所以要让孩子多和他人相处沟通,与玩具、娃娃说话也有助于帮孩子抒发情感。

鼓励孩子的具体行为

适度地给予孩子鼓励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件事情,在鼓励时,还要告诉孩子到底是他的哪种行为值得鼓励。很多家长在鼓励孩子的时候都会说:“你好乖”、“你好棒”,但是具体好在哪里却没有告诉孩子,孩子并不知道他们的哪种行为是令人赞赏的,只有实际的鼓励和赞美才能让孩子知道他们哪里做得比较好,并且可以在以后重复这些行为。如“你把玩具收拾得好整齐,真棒!”让孩子了解自己真正好在哪里,这样除了能让宝宝了解自己的优点之外,也能减少与外界标准的落差。

父母多发现孩子好的行为

父母总是能轻易看见孩子的缺点,并不厌其烦地告诉孩子:“你错了,你不该这么做。”父母应调整自己的观念,积极发现孩子良好的行为,或积极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这样孩子的缺点才能逐渐被良好的行为所取代。纵使孩子有缺点与不足之处,家长也要学会欣赏好的部分,逐步将不完美的部分给改正掉。

家长不断学习

现在有很多教养孩子的资料可供参考,所以家长要多学习相关的知识及经验,而且要持续不断地学习,跟上孩子成长的步伐。

通过学习,学会如何抒发自己的情绪及如何和孩子进行沟通,有些父母对孩子其实有满腔的爱,但却不知道该如何用语言或行动体现出来。

孩子对事情的认知度和大人是有很大差距的,所以这个过程家长一定要有耐心,多学习如何和孩子沟通,了解用哪些方法教育孩子会更好,如果你不知道怎么解决,多学习是最好的办法。

结语

父母的教养方式、环境对孩子的影响相当大,父母的用心更重要。现在的子女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因此身上总会有点小缺点,家长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教养方式,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就一定会有个可爱又懂事的宝宝。

父母教育不当 独生子女问题多


专家表示:独生子女的弱点一方面来自“独生”本身,另一方面来自于“独生”导致父母出现的教养态度偏差和教育方式不当。

父母在教育就容易出现以下失误:

1、过分满足——独生子女自私任性的根本原因

当孩子的要求都得到满足,他会让为生活没有约束,变得不考虑别人。

2、过分地关注——是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来源

当孩子受到家人过多的关怀时,他以为自己永远是的中心,他们会表现出缺乏爱心。

3、缺乏纪律性——内心无善恶的界线

主要是因为父母教育不得法,对越轨行为采取了过于温和的态度,使孩子对行为没有正确认识。

4、被孩子控制——放纵孩子的行为

由于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往往更放纵孩子的行为,使孩子有了一套对付父母的办法。以此控制父母并达到自己的目的。

父母教育的失误在孩子身上体现出以下问题:

1、孩子只知接受爱,不知给予爱;

2、孩子惟我独尊而且任性;

3、孩子缺乏责任心和义务感;

4、孩子消费超前,道德滞后;

5、孩子依赖性大,各种能力差;

6、孩子有孤独感,社会交往能力差。

综上所述,上述这些问题虽然体现在孩子身长,但主要原因却是父母造成的,因此,父母应从自身找原因,防患于未然。

专家给父母们两点建议:

1、创造条件,让孩子多与小伙伴交往,让他在集体中成长;

2、父母把过量的爱护“降降温”,对待孩子更理智一些,不让孩子感觉他在家里是众人关注的中心。

教育独生子女的14条秘诀


独生子女的养育问题是对社会的一种挑战。许多年以来,独生子女家庭给人的直接印象是: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失调;而从这种家庭中培养出的孩子,往往有些成为不合时宜的成年人。为使独生子女及其家庭免于陷入这样的结局,美国儿科专家莫瑞·卡布尔门,曾为人们提供了养育好独生子女的秘诀。这些秘诀如加以归纳,可开列以下几条:

1.有选择、有重点地为孩子提供他所需要的东西:"提供一切"不是不能做到的,但父母千万不能这样做。

2.父母的美好祝愿、希望和理想,往往集中在独生子女的身上,然而,为孩子制定的努力目标,应当建立在实事求是地分析孩子的能力、才干和兴趣的基础上,目标和期望过高,只能使其丧失能力,并落个怨天尤人、自慈自怜的结局。

3.不要把独生子女总当"婴儿"看待。否则将有碍于孩子独立性的发展,进而成为害怕外界环境、感情不健全的人,要创造一个适合孩子的环境,消除成年人对孩子的过分影响,要允许孩子以自己的速度成熟。

4.要努力培养孩子独特的个性和生活,不要依赖孩子去获得感情上的营养和友谊;不要认为若没有孩子,自己就会缺少什么。

5.独生子女只有具备了当机立断、不怕挫折的能力,才会有韧性。而这种性格是应付变化多端的生活所必需的。因此,家长要悉心地培养其自我决策的能力。不要不待孩子自己思考,就急于替他提供生活中的各种答案,更不能包办代替而做出各种决定。

6.街坊四邻的孩子,是独生子女再好不过的伙伴。从幼儿时期始,父母就应保证孩子有机会参加周围小朋友的集体活动,父母则绝不能插手干预这种关系。

7.父母要心悦诚服地承认孩子的优点和缺点:不但承认他们的成功,而且也要承认他们的失败,过度的表扬,只能降低真诚赞扬的价值,不切实际的批评,则会削弱以后批评的效果。

8.父母必须安排些不包括孩子在内的、完全由他们自己分享的特殊活动。这些活动要与孩子为主的各种活动平衡起来。如果父母的全部时间,都集中在孩子身上,那末家庭支撑的结构--婚姻生活就会被削弱而遭受痛苦。

9.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必须要始终如一的纪律要求。那种认为对孩子严厉管教,会使孩子反过来对付自己的想法是有害的。事实上,不怕因管教而失去孩子爱的父母,却反倒能赢得孩子的爱。

10.独生子女父母,往往会因讨得孩子的欢心而不知不觉地展开竞争。父母之间一定要避免这种竞争,否则处于这种地位的孩子,将会以操纵大人的方法来控制父母及其他长辈:

11.在强调和鼓励孩子的创造性时,千万不可过头,否则孩子反而变得迟钝起来。父母应当牢记,孩子对某些事物的选择,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对事物固有的了解而定的,只有孩子本人,才更了解自己的能力和极限。

12.独生子女对于夸奖有一种特别强烈的需求。然而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则应减少表面的表扬,而多重视让其在精神上获得快慰与满足。

13.不要盲目提出孩子体格的标准要求,也不应当孩子稍有不适就表现出惊慌与恐惧,过分担心其健康或强调其身体的完美无缺,会导致产生疑病症或成为神经过敏的人。

14.父母应十分警惕孩子产生控制别人的思想情绪。否则,孩子很可能将控制欲望明目张胆地强加给伙伴或周围的成年人,结果只能遭到别人的反映斥和反对。

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的5大弱点


独生子女,由于生活环境的特点,尤其是6+1的家庭环境,使他们的身上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特殊性,也可称为是“弱点”,总结起来大概有五方面:

一、独立性差

由于家长,尤其是隔代老人的过度保护,除学习活动之外,孩子在家中几乎没有什么动手机会。尤其对于3岁前的孩子,家长认为宝宝还小呢,理应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孰不知这样一来,将严重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孩子觉得自己离开了大人的照顾,就什么都不会做,无法生活,他们从心里觉得自己能力低下。

心理学家的研究已经证实,自信心是获得工作和学习成功、获得生活幸福的关键因素,而孩子自信心就是在他完成一件又一件的事情、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的过程中树立的。

教育技巧:不妨做个“懒”家长

家长如果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有自信的人,就要注意让孩子从小自力更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孩子自己穿衣、吃饭等等。例如,孩子2岁开始,就让他们自己用勺吃饭,家长不要再那么“勤劳“地给孩子喂饭了。到了4岁,就让孩子自己练习使用筷子,手巧而心则灵啊。虽然在我们成人看来,吃饭、穿衣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但对于3岁前的孩子来说,这些就是事关重大的任务。

二、耐受挫折性差

耐受挫折性,就是对挫折的忍受能力。现在我们常常看到媒体报道,有些人因为对挫折的忍受能力差而灰心、抑郁甚至去自杀。这个特征在独一代孩子身上已经显现,现在在独二代身上更加明显。

独生子女,一般都是在家长的赞美声中成长的,很多家长把“宝宝你真棒!”挂在口上,即使孩子做错了事情,也无原则地护着孩子,生怕孩子受一点儿委屈。例如,大人说话时,孩子任意打断大人的谈话、随便插嘴,此时有几个家长能认真地对孩子进行必要的礼仪教育?很多家长都是笑眯眯地等着宝宝发表“高见”,听完之后还不忘赞美几句“宝宝说得真好!”

教育技巧:“无批评教育”

尊重孩子的特点;因为孩子的经验少、能力有限,他们还处在发展过程中,对于他们所犯的错误,要在尊重他们的基础上给予帮助和纠正。例如在上例中,大人说话时孩子乱插嘴,无批评的做法就是,坚定地告诉孩子:请你等待2分钟,我们把事情说完,再认真听你说话;而不是简单粗暴地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讨厌!”“大人说话时不要随便打断!”

如果孩子做到了安静等待2分钟,之后大人也要履行自己的承诺,认真倾听孩子的谈话;如果孩子做不到,也要告诉他因为他不能安静等待,所以大人要花更多时间来处理自己的事情,也就没办法听他说话。这样做,既尊重了孩子又告诉他正确的做法,才是真正的无批评教育。

三、精神孤独

我们都说,现在的孩子,物质上极为丰富,但精神上更加孤独。由于家庭结构简单,没有兄弟姐妹,缺少同龄伙伴,独生子女容易陷入孤独之中。他们从小就习惯与电视、电脑相伴,习惯了自己一个人玩,到了现实生活中,就缺乏与人进行社会交往的基本技能。

教育技巧:做孩子的朋友

对于孩子的精神孤独,一方面家长可以多了解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多陪孩子参加他们喜欢的活动,做孩子真正的朋友;另一方面,家长要努力为孩子创造同伴交往的环境,和同龄伙伴的交往会使孩子互相学习、受益良多,家长之间也能互相交流、互取育儿的经验。

四、知识面广,而体育锻炼不足

现在的孩子,由于接触世界的方式更加多种多样,小小年纪就积累了很多自然知识,他们知道哪些是世界未解之迷,他们知道天上、海底的生物特性,然而,过多的知识学习,占用了孩子的户外活动时间;在进行幼儿发展测评时我发现,现在孩子的体能普遍比20年前孩子的体能差。这个问题应该引起家长的充分关注。

教育技巧:身体玩儿中练

在孩子3岁以前,家长就应该帮助孩子养成喜欢户外活动、喜欢体育游戏的习惯,爬爬山、游游水,哪怕是在楼下你追我赶地疯跑几圈,都能锻炼孩子的体能。等孩子5、6岁以后,家长就可以帮助孩子选择一项易于坚持的体育活动,打球、游泳、跆拳道或者是舞蹈,让孩子锻炼出一个好身体,以便担当未来繁重的学习、工作任务。

五、自我中心特点显著

独生子女,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爸爸妈妈的呵护下,那是绝对的一个中心,众星捧月之势尤为显著。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孩子,眼里只有自己没有他人,是再自然不过的。自我中心的特点,可以延伸出自私的特征,事事只考虑自己不考虑他人,不就是自私吗?家长们想想,一个自私的人,能在社会上获得大家的支持吗?

教育技巧:规矩早建立

若想培养出不自私的孩子,家长还要在观念上更新一番,例如,家里买了好吃的东西,不要急急忙忙、首先就塞到2岁孩子的嘴里,而要体现出家中的长幼顺序:老人辛苦一辈子了,第一个给老人;爸爸辛苦承担着养家重担,第二个给爸爸……如果孩子从小是在这种秩序环境中成长的,那么他们就不会事事先考虑自己,而是首先思考规则、遵守规则。

专家建议:应对独生子女要“充电”

对于独生子女的状况,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及护理专家纷纷提出了相关建议。

两代妈妈育儿观念要一致

高副院长建议,年轻父母们首先要跟自己的父母沟通好,争取两代妈妈在育儿的观念上先保持一致。

现在很多家庭出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一家人争带一个宝宝的局面。可是由于年轻父母们与上辈在育儿方面,特别是观念上存在着很大偏差,产生了很多问题。“这样的情况现在越来越普遍了,因为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意见不一致,本来一个很和谐的家庭往往闹得不愉快。”高副院长表示,这样的环境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所以年轻父母和爸爸妈妈应该对教育孩子有一致的看法。

父母应及时再“充电”

朱学群认为,独生子女的核心问题还是教育的问题,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应该侧重于责任感的培养。中华民族一直有着非常优秀的家教传统,一些名人的家训、家书至今仍然被我们津津乐道,比如曾国藩家训、傅雷家书等,虽然这些都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一些优秀的家教传统还是应该继承并发扬下去。学校教育也在慢慢向职业教育方向转变。

高副院长认为,在对待喂养宝宝的问题上,父母们不能满足于已经掌握的有限知识,要不断及时学习,有空多“充电”,使喂养宝宝保持相对的科学性。可以通过阅读一些关于儿童生理和心理方面科普知识的书籍,或者其他渠道获得一些比较科学的育儿信息,及时把握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心理发育规律。

谨防“母性剥夺”

对于年轻家长将自己的子女全权交给家里的父母养育或请保姆照顾孩子的做法,华侨大学心理学教师赵冰洁也发表了看法:如果将年幼的孩子完全交托给爷爷奶奶或是外公外婆照顾,特别是与孩子在一起沟通交流的时间很少的话,就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母性剥夺”。这样做会使得孩子不能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关系也是一种“焦虑性的亲密关系”,害怕再一次被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抛弃。

如果孩子们稍大一些,再回到父母身边生活,他们就会再度面临分离,第二次受到伤害,而且重新与自己的父母相处也需要很长的过渡期和适应期。童年时期与父母分离的孩子容易形成分离的焦虑和对爱的焦虑,不太相信别人会爱他们,对自我的认同低。如果孩子们与父母生活在一起,而日常生活都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顾的话,情况会相对好一些,但是仍存在一定的心理影响,毕竟两代人的教育方式和观念有很大的不同。

独生子女如何和别的孩子相处?(本网站推荐)


前言:现在,有不少像昊昊一样的独生子女,因为缺少良好的人际沟通,所以“朋友”很少。封闭、狭隘、自私,是让无数母亲们焦虑的“独生子女病”。如何让独生子女与人和谐相处?社会学家、教育工作者为我们开出了“药方”。

其实通常孩子表现的内向、退缩、怕生大致是因为:

1、3岁开始,孩子会慢慢接触到家庭以外的范围,包括在幼儿园内,当她碰到不熟悉的环境或陌生人,就会有这种情形。

2、与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父母过分的溺爱或保护孩子,凡事出面替他解决,使孩子不能独立应付外面的环境。

3、独生子女一旦与其他孩子相处,会显得较为内向、羞怯。

孩子受到同伴欺负时,父母一般会告诉孩子不要打架,不要还手,去告诉老师或告诉爸爸妈妈,爸爸妈妈来替你出面解决。其实,最好的方式是教导孩子要自己学会解决问题。当她在外受人欺负时,父母可以告诉她:“为了保护自己,必须要反抗,使别人不再欺负你,但是绝不能先欺负别人,因为打了别人,别人也会痛。”从这样的过程中,孩子就可以知道在必须时应该反抗,来保护自己。平时父母在管教态度上,要注意该严的时候还是要严,但也要注意让孩子有出外活动的机会,从活动、游戏中去学习怎样和人相处。

在幼儿园里孩子发生争吵时,老师要公开处理,犯了错的孩子要及时惩罚,并且跟他说明处罚的原因。

讲理的教育方式,是给孩子一个机会去体会,遇到挫折、意见不合时,除了哭闹、逃避及拳头之外,还可以有其他解决的方法。

本网站小编总结:青少年时期,是儿童学习社会角色、发展自我意识的重要时期,而这种社会角色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尤其是与同伴的交往中发展起来的。同伴交往具有亲子交往所不能代替或弥补的功能。

独生子女 14个培养秘诀大揭底


80后是独生子女的一代,他们的下一代基本上也多以一个孩为主,2代的独生子女,在老一辈的眼里是要爱护和保护的一代。确实在家庭教育上大家没有更多对于独生子女的经验,小编对此为大家搜罗了14条经验之谈:

1.有选择、有重点地为孩子提供他所需要的东西:“提供一切”不是不能做到的,但父母千万不能这样做。

2.父母的美好祝愿、希望和理想,往往集中在独生子女的身上,然而,为孩子制定的努力目标,应当建立在实事求是地分析孩子的能力、才干和兴趣的基础上,目标和期望过高,只能使其丧失能力,并落个怨天尤人、自慈自怜的结局。

3.不要把独生子女总当"婴儿"看待。否则将有碍于孩子独立性的发展,进而成为害怕外界环境、感情不健全的人,要创造一个适合孩子的环境,消除成年人对孩子的过分影响,要允许孩子以自己的速度成熟。

4.要努力培养孩子独特的个性和生活,不要依赖孩子去获得感情上的营养和友谊;不要认为若没有孩子,自己就会缺少什么。

5.独生子女只有具备了当机立断、不怕挫折的能力,才会有韧性。而这种性格是应付变化多端的生活所必需的。因此,家长要悉心地培养其自我决策的能力。不要不待孩子自己思考,就急于替他提供生活中的各种答案,更不能包办代替而做出各种决定。

6.街坊四邻的孩子,是独生子女再好不过的伙伴。从幼儿时期始,父母就应保证孩子有机会参加周围小朋友的集体活动,父母则绝不能插手干预这种关系。

7.父母要心悦诚服地承认孩子的优点和缺点:不但承认他们的成功,而且也要承认他们的失败,过度的表扬,只能降低真诚赞扬的价值,不切实际的批评,则会削弱以后批评的效果。

8.父母必须安排些不包括孩子在内的、完全由他们自己分享的特殊活动。这些活动要与孩子为主的各种活动平衡起来。如果父母的全部时间,都集中在孩子身上,那末家庭支撑的结构--婚姻生活就会被削弱而遭受痛苦。

9.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必须要始终如一的纪律要求。那种认为对孩子严厉管教,会使孩子反过来对付自己的想法是有害的。事实上,不怕因管教而失去孩子爱的父母,却反倒能赢得孩子的爱。

10.独生子女父母,往往会因讨得孩子的欢心而不知不觉地展开竞争。父母之间一定要避免这种竞争,否则处于这种地位的孩子,将会以操纵大人的方法来控制父母及其他长辈:

11.在强调和鼓励孩子的创造性时,千万不可过头,否则孩子反而变得迟钝起来。父母应当牢记,孩子对某些事物的选择,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对事物固有的了解而定的,只有孩子本人,才更了解自己的能力和极限。

12.独生子女对于夸奖有一种特别强烈的需求。然而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则应减少表面的表扬,而多重视让其在精神上获得快慰与满足。

13.不要盲目提出孩子体格的标准要求,也不应当孩子稍有不适就表现出惊慌与恐惧,过分担心其健康或强调其身体的完美无缺,会导致产生疑病症或成为神经过敏的人。

14.父母应十分警惕孩子产生控制别人的思想情绪。否则,孩子很可能将控制欲望明目张胆地强加给伙伴或周围的成年人,结果只能遭到别人的反映斥和反对。

7大独生子女通病 家长慎防


随着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孩子在父母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恨不得把所有的爱都给他们。但是在养育孩子的路上难免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那么独生子女的环境容易使孩子产生哪些“通病”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独我”行为

在孩子的心目中,家里的一切都理所当然是我的,好像从来没有感受到别人的需要。我的小床、我的电子琴、我的玩具、我的食品,好像没有什么东西不是我的。一个第一次随爸爸出远门的孩子看到火车茶桌上别人的食品拿起来就吃,就是一种典型的“独我”行为。

2、窝囊好哭

整天只与父母打交道,一切都由父母包办代替,失去了动手能力,也没有与小同伴竞争玩耍的机会,变得胆小窝囊、害怕困难,一遇到挫折、痛苦就会哭。这是由过度的保护形成的过分懦弱。

3、心理早熟

早熟并不是缺点,许多才华聪颖的人都是早熟的。独生子女的早熟具有“小大人”的特点。因为他没有与兄弟姐妹同级心理活动的交往,只得整天与大人打交道。爸爸为什么背着妈妈抽烟,爸爸妈妈为什么吵架,这些本不是小小年纪的人需要了解的事,他都了解,还参与意见。一个4岁的小女孩坐在沙发上评判爸爸妈妈争吵中的是非,让人听起来真要笑破肚皮,可孩子讲起来却一本正经。

4、肤浅的知识

独生子女看上去都比一般孩子懂事、知道得多,为什么说是肤浅呢?因这些本事、知识都是口头上的,并没有真实的体验,而且这些知识都是些非儿童性的道理、概念。用这些道理、概念作为与父母交际游戏的工具。一旦遇到实际问题就不起作用了。父母听孩子讲“大人话”可能喜得眉开眼笑,孩子的目的就达到了--用模糊的肤浅知识取悦家长。

5、神经质,喜怒无常

一不顺心就大哭大叫,发脾气扔东西,表面上非常主观执拗,样样事情自己说了算,否则就吵闹不休,而实质上是情绪不稳定,借机发泄。吵起来胆子很大,离开父母又非常怯懦。孩子所以形成脆弱的感情,是因为大人环境带来了孩子接受不了的刺激,孩子就像玩具一样的生活,得不到自然发展,加上父母不断“灌输”过沉的知识,这都对孩子神经系统的平衡带来危害。过多的“教育”、过多的刻板刺激造成了多得惊人的神经质孩子。

6、身体和心理的娇气

娇气往往只被人理解为行为上的撒娇、耍赖,其实娇气意味着软弱无能。现代家长往往忽视耐寒、吃苦、负重对孩子意志培养的重要性,这是人赖以生存的重要能力,可惜的是独生子女得不到方面的锻炼。有人叹息,“现在的男孩、女孩已经没有上一辈人刚强了”,这句话并不是耸人听闻。受了别的孩子的气就跑到家里向妈妈发火,老师要他冲洗厕所就哭鼻子,这都是没志气的表现。

7、性格孤僻

独生子女整天关在家里,与外界和小伙伴很少来往。见到别人家的孩子来了可能开心得不得了,甚至当小伙伴回去时会拉着对方不放手。独生子女心灵的孤独是生活天地狭小造成的。独生子女孤僻的独特性是好自言自语,好像成人一样罗嗦,经常反复思考一个问题,过了很久,还会向爸爸妈妈问同一个问题。这种追根问底的特点,可能反映了孩子的好学,也许反映了孩子思维的呆板和不易转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