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每个人都有情绪,宝宝会生气也是理所当然,只是有些宝宝表达的方式比较温和、有的比较强烈。爸妈的责任,就是帮助孩子将满载的情绪,找到合宜的出口。你懂得如何正确“对付”你的野蛮宝宝吗?千万不要自己先变成野蛮爸妈啰!

坏脾气该不该“收拾”?

特邀点评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童与青少年保健科盛晓阳主任医师

怎样安抚无理取闹的孩子?作为父母,不妨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并运用聪明、科学的应对技巧。

孩子1岁多后,拒绝和违抗似乎越来越多,不要吃饭、不要睡觉、不要洗澡等,动辄耍赖撒泼。这是因为,这一年龄期的孩子自我意识增强,希望能掌控自我,却又能力有限。当不能达到目的时,往往以发脾气来宣泄。

对付这些孩子,父母一方面必须坚持原则。比如上文网友所提到的“《喜羊羊》播完就吵闹,玩木马不肯下来”等。对于这些规则,宝宝可能还不能充分理解。作为家长就要帮助孩子学会等待、遵守游戏规则。可以借用一些童话或寓言故事告诉宝宝这些道理。

另一方面父母也需要有一定的策略和技巧来应对。如在到9点以前,可以开始提醒“小驴”洗漱、换睡衣等。家长不妨参与到孩子临睡前的准备事务中,比如和孩子一起洗脚,睡前先给孩子讲故事等。让“小驴”有一个缓冲期,也对睡觉变得充满期待。真正到9点时,“小驴”也就不会这样反应强烈了。

小草说:看到自己宝宝的“野蛮”事,就会想到小时候的自己。比如宝宝不肯睡觉,想起小时候自己也喜欢偷看电视。那时候心想,要是我有了小孩,肯定随便他怎么看,可是现在有了小孩,也会这样管着他。不许他随心所欲发脾气。

ganquan1117说:我发泄的时候也会对我老公拳打脚踢,或者说一些发脾气的话。宝宝竟然一学就会。

走丢的兔子说:有的孩子咬人、打人、撒谎是为了引起大人的注意。有些攻击力倾向的宝宝并不一定都是个性强悍的。有可能是因为内心比较脆弱,喜欢用武力来保护自己罢了。

方正爱:“野蛮小孩”常常发脾气自然不好。但是,如果小孩子一点脾气也没有,乖得一塌糊涂我也要担心的。男孩子太乖、太听话会显得有些不太对劲,万一长大变成受人欺负的“糯米团子”怎么办?

一吟妈妈:对付野蛮宝宝,我有一个绝招。就是录下孩子哭闹或者耍赖时的声音,等有空了让他自己听。

小淳爸爸:如果孩子是在超市里为了要买玩具胡闹。那不妨在选东西的时候尽量鼓励孩子帮助你寻找你要买的东西,别让他闲着。让他把注意力集中在挑选和购物上。做得好,一定要多加赞扬。

本网站小编总结:所谓比较凶的宝宝,其实是气质较活泼、动作激烈一点、反应强度高、活动量大、声音大一点、容易兴奋、情绪反应比较快、坚持也高的宝宝,所以也容易闯祸。这些宝宝的特质,都是一体两面,例如坚持高度的宝宝可能比较霸道不讲理,但是长大后学习坚持度反而比较好。所以她强调:家长要了解自己的宝宝的特性,不是像别人家安静、说话小声的就是乖宝宝。对于“比较凶”的宝宝,限制不能给的太多。每个孩子不同,这样的宝宝需要发泄,要给他更多更大的空间,不能禁止太多,给他一个安全信任的环境,满足他的情绪和生理需要。

精选阅读

新生宝宝懂得互相尊重(本网站推荐)


前言:对于刚刚回家的新生儿来说,适应母体外的生活环境是艰巨的一步。有些宝宝调整得比较容易,而有些宝宝需要的时间会长一些。作为父母,你可以在这个过程中给予他充分的呵护和帮助。

1、注视着他

熟悉宝宝肢体语言的最佳方式,就是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仔细观察他的反应。你会慢慢了解他表达情绪的非语言方式。

2、练习

将你所观察到的宝宝的情绪、行为表现联系在一起,你会越来越了解宝宝,当宝宝做出某种肢体动作时,你就会明白宝宝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3、模仿他的行为

如果你不是那么确定他想要表达的意思,你可以模仿他的行为,问问自己,当这些行为出现在自己身上时,可能代表什么意思。

4、说出你对他的诠释

跟他重复说“你是不是饿了”、“你不喜欢这样躺着,是吗”之类的话,这也有助于宝宝学习非语言的动作与口语之间的关系。

5、与他人讨论

与他人讨论你的宝宝的肢体语言,也有助于你进一步了解宝宝的情绪。

有效的倾听与沟通

基于相互的尊重,父母与子女都希望对方诚实且放松地表达他们的情绪与感受。作为一个有效的倾听者,需要全神贯注,包括眼神的接触,都要散发出“我正在听”的讯息姿势,有时保持沉默,有时则需要给予回应,让他们明白,我们正在认真地听他说话,并且能明白他的心情与感受。

沟通分为封闭式反应与开放式反应。封闭式反应指倾听的人并没有真正地在“听”,或者虽然在听却并不了解说话人的意思和感受,因此很可能中断彼此的沟通。

开放式的反应是指倾听的人听到了对方的话,而且懂得话中隐含的感受讯息,而说话者也能感受到倾听者明白他的意思。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个微笑、皱眉或抚背等非口语的方式来做无声的沟通。多用开放式的反应,少用封闭式的反应,沟通才能更有效率。

有时候,宝宝会很直接地将他们的感受表达出来,但是有时候,他们的身体语言含有更多的内在讯息,多用“眼睛”倾听宝宝的“声音”,你会发现,其实他们的世界并不是那么难以理解,而且很容易找出逻辑与规则,这对你跟宝宝的互动关系,会有正面的帮助。

本网站小编总结:呼吸从水中转为陆上。在宝宝还没有来到世上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呼吸了。在出生的过程中,宝宝肺中的大部分羊水都被挤压出来了。

家有小霸王(本网站推荐)


前言:很多家长面对霸道的孩子总是很无奈,孩子要什么就必须给什么,将东西据为己有。孩子霸道怎么办呢?下面将教父母们三个小妙招,能够有效地应对霸道的孩子,改变孩子不良的行为习惯。

不要操之过急

对待胆怯型的孩子,创设一个“没有压力”的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想让胆小的孩子‘勇往直前’,家长与老师都不能操之过急。”当孩子不愿意与 其他更多的孩子相处时,家长不能硬逼着孩子去和小朋友一块玩,因为害羞的孩子比较喜欢一对一的交往;当孩子不愿意称呼别的长辈时,家长不要勉为其难,因为 这可能会增加孩子的恐惧感;当孩子不愿意在客人面前表现时,家长也不要胁迫他,因为这样做会加剧孩子的紧张,将来会以更多的沉默和拒绝来应对,使害羞升级。

在家别太宠溺

这类“胆怯型”的孩子并不少见。他们在熟悉的环境中能够自信地表达自我,敢说敢做,即使犯了错误也不唯唯诺诺。但是,一旦他们置身于相对陌生的环境或面对生人,便会完全“失去”聪明与灵巧,缺乏信心,不敢表达,尤其害怕失败。

与“胆怯型”相对,“表现型”的孩子倒是特别不怕生,人越多、场面越大,他们的一言一行就越精彩。“胆量的差异既受天生的性格因素影响,也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有关。”据姚鑫莉观察,胆怯表现比较严重的孩子,往往在家中受到过多

的宠爱与纵容,与社会的接触欠缺,这不免使其对公共场合、集体活动产生了未知的恐惧。姚鑫莉建议,在家时,家长可别让孩子太由着性子,或凡事替孩子包办,而应适时放手,让他多到社会上去见识见识。

鼓励使人大胆

一些孩子不太善于与别人打交道,遇到父母的熟人总不愿意主动问好,要么低着头、要么把脸扭向一边、要么涨红了脸没有一句话、要么干脆躲到爸爸妈妈身后。一些家长便向别人“解释”:“这孩子就是害羞,不太爱说话,见到客人总是别别扭扭的”。

姚鑫莉告诫,父母千万不要给孩子扣上“没用”、“胆小鬼”的帽子,一味指责只会更加打击本就自卑的他(她)。当孩子表现不如人意时,父母应当耐 心地予以安慰和鼓励:“第一次见面谁都会紧张,以后和阿姨熟悉了,你一定会说得更好。”“这次没完成没关系!下次我们继续努力,妈妈相信你能行!”在尴尬 的节骨眼上给孩子一个温暖坚定的眼神,他(她)的信心才会慢慢增长,直到把过度的羞怯抛到脑后。

与此同时,父母也可与老师一起轻轻“推一把”,引导孩子多多参与社会活动、参与同龄人集体行动,以培养其交往能力和沟通技巧。鼓励为主、推动为辅,让孩子由“两面派”蜕变为“表里如一”的“自信派”。

本网站小编总结:孩子的霸道行为表面上看是不"吃亏",但是,这种行为对孩子的成长并没有好处。很多爸爸妈妈都认为自己并没有教孩子这样做呀,孩子是怎么变得这么霸道的呢?这是当然是有原因的。

秋末疯了的“蚊子”(本网站推荐)


前言:蚊子除了给皮肤带来短痛长痒外,嗡嗡的叫声还打扰夏日的安宁,更可怕的是蚊子还会传染多种恶疾,如疟疾、登革热、丝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的传播无不与蚊子有关,蚊子成为夏日威胁健康的一大隐患。

据了解,入夏以来,父母为帮助龙龙驱散蚊虫叮咬,帮助其好好睡觉,便每晚将门窗关上后,在龙龙睡觉前为其点一盘蚊香。但一个月后,龙龙半夜都会出现咳嗽症状,之前龙龙也没有感冒、发烧,而且持续了10天左右都不见好,父母便带其前往医院就诊。

据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呼吸内科李琦教授介绍,儿童抵抗力和免疫力毕竟比成人差,蚊香中的化学成分浓度低,人体不易察觉,但弥散在空气中会产生呛人的烟雾,尤其刺激儿童的呼吸系统,才会导致像龙龙这样的莫名咳嗽。

专家指出,蚊香的毒性由其含的杀虫剂剂量大小决定,达到一定程度才有毒,正规蚊香一般不对人体构成危害。使用时一次使用量不要过大,要注意房间的通风,尽量放置于距头部较远的位置,减少蚊香烟雾的吸入。对于儿童驱蚊,除科学使用蚊香外,还可以在房间里放上几盒开盖的风油精、清凉油,或在墙上涂点薄荷,蚊子就会闻风而逃。在身上或枕头上洒些香水、花露水也是很好的办法,在使气味芬芳的同时也会赶走蚊子。用橘红色玻璃纸或绸布套在灯泡上,蚊子最怕橘红色光,也会落荒而逃了。还可以给蚊子“下套”,如在瓶子里剩点啤酒,或是放点糖水、牛奶,蚊子也会自投罗网。

此外,养花既可以美化环境又可以驱散蚊子。例如在花盆里栽一两株西红柿,西红柿枝叶发出的气味就可以把蚊子赶走,而夜来香、茉莉花、米兰、玫瑰等也有这种效果。还可以尝试将樟脑丸磨碎,撒在屋内墙脚;或是在灯下挂一把香葱,或用纱袋装几根葱段,各种小虫都不会飞来,只是这两种方法量都不宜太大,否则人也会不喜欢这样的味道。

本网站小编总结:除了驱蚊功效外,有些花露水中含有中草药成分的“六神原液”,在盛夏有清凉、去痱、避暑等功能,可谓“一物多用”。尤其适合儿童使用。

玩iphone的孩子们(本网站推荐)


前言:来自英国的调查表明,会玩 iPhone 却不会系鞋带的萝莉正太大有人在,且比例不容小觑。5~13岁的孩纸中,超过45%会搞定DVD机,但竟然,有67%的他她们,却不会系鞋带。同份调查表明,他她们大多会上网,会打电游,鼓捣iPhone,iPad甚至是SKY电视台的付费卫星电视节目!!同样还是这些孩纸,超过65%的不会泡茶,81%的看不懂地图,87%的不会自己给自行车补胎,63%不会搭野营小屋,59%不会爬树,79%不会支帐篷,78%不会搭野炊

与屏幕交流影响孩子语言学习

据儿童早期语言发展的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孩子语言模块的发育主要来自与人的交流。听别人说话和发出简单的声音,这些小细节刺激着孩子幼小的大脑中关于语言的部分不断发育,这也给孩子今后的语言能力打下了基础。

虽然现在iphone里有很多很吸引人的东西,同样也可以刺激孩子的大脑,但是相应的语言模块得不到充分的刺激,在与屏幕的交流中孩子得不到语言的学习,这也可能会让孩子今后与人的交流出现困难。

玩iphone的习惯不好,影响孩子日后生活

目前不乏一些家长对iphone持肯定态度,他们会下载一些益智的小游戏到手机给孩子玩,甚至专门给孩子买一部手机。

亲子网,专家表示,益智游戏的早教功能也是需要在和家长或老师的交流中完成的。当孩子按照游戏的提示完成了一项任务,他对于这个游戏的理解和自己的想法无处表达,最后还是没有任何收获,学不到任何的东西。现在让人担心的是,家长一方面希望通过iphone培养孩子的智商,另一方面又给孩子不好的暗示。比如时间上无节制,这会对孩子以后的生活习惯造成很大的影响,当他长大后遇到一件喜欢做的事也容易沉迷其中,不懂得控制自己。还有一些家长觉得孩子玩玩就腻了,这也是给孩子灌输了一种不好的习惯,就是什么事儿腻了不想干就可以放弃,这些坏的习惯给孩子日后的生活将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家长应反思

是否在用电子产品拴住孩子

亲子教育专家表示,现在孩子喜欢玩电子产品多与家长有关。家长给孩子玩电子产品一般出于两种情况,一是家长自己觉得电子产品很好玩,所以推荐给孩子,孩子很容易被电子产品吸引住,但是当孩子的自制能力不够强,又缺少引导时,就会越来越沉迷其中。另外一种情况,家长把电子产品当成是一根绳子,用来拴住孩子,为了自己有片刻安宁,做点自己的事儿。说回来,孩子玩手机,家长的因素还是要占到80%。

限制+引导 防电子娃娃

iphone之类的电子产品对孩子有很大的吸引力,当孩子执意要玩的时候,家长可以采取以下的一些措施:

1、转移注意力。用其他更有趣的游戏来代替,比如户外运动或者其他亲子游戏。

2、限制使用时间。应该把玩的时间限制在一次20分钟以内。

3、正确引导。在幼儿园的中大班里也会让孩子上网去找和某一主题相关的内容,这时就可引导孩子,让孩子明白这个工具是用来辅助他们学习,而不是用来玩的。

4、如果遇到孩子哭闹,语言的劝解无效时,不妨冷处理,或者带孩子去户外。

5、适当给孩子的辅食中添加含有叶黄素的食品。叶黄素可以过滤掉蓝光,同时也是眼睛的抗氧化剂,有助于减轻宝宝的视觉疲劳,避免长时间对着屏幕导致孩子视力下降。

本网站小编总结:一番研究发现,为了顾及小孩的健康与智力发展,选购玩具也是十分有讲究,不同阶段的宝宝适合玩儿不同的玩具,这样才能保证安全,以及对宝宝的各项能力有所帮助。到底什么样的玩具才适合3岁以下的宝宝呢,下面总结了适合1到3岁的宝宝适合的玩具。

孩子记忆力的发展(本网站推荐)


前言:宝宝虽然小,还听不懂大人的话,但小脑袋已开始学习识别声音了。声音成为他认知和记忆的另一种途径。妈妈如果经常跟他说话交流,那妈妈的声音信息就会反复储存到宝宝的脑子里。他也会慢慢学会通过对声音的回忆来辨别身边的亲人和陌生人。

奥秘1:以无意记忆为主

3岁前的宝宝的记忆大多数属于无意记忆,也就是说他对事物的认识和记忆,往往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因此,这时候宝宝的记忆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没有明确的目的和意图,甚至于是你让他记什么,他就记什么。

奥秘2:以机械记忆为主

3岁前的宝宝因为大脑还未发育完全,理解能力较差,当他们对记忆的事物不了解时,就只会死记硬背,进行机械记忆。这就是为什么宝宝可能会很多歌曲和儿歌,但是对歌词和儿歌的意思并不理解的原因。

奥秘3:偏重于形象记忆

3岁前的宝宝,尤其在学会说话之前,他的记忆就像在照相,所记忆的内容大多是事物的形象。因此,直观、形象、有趣味的事物往往能够吸引宝宝的兴趣和注意力,让宝宝自然而然就记住了。

奥秘4:容易受情绪影响

3岁前宝宝的记忆富有情绪色彩,特别容易记住那些令他愉快或悲伤的情景或事物。在听故事、儿歌时,宝宝往往特别容易记住其中最有感情的那些句子,还有一些形象生动的词语,都能引起宝宝情绪上的反应。

奥秘5:记得快,忘得快

3岁前宝宝记忆的内容在头脑中保留时间较短,一般不会超过一年。据研究表明:宝宝见过的事物重新出现在眼前时,1岁以内的宝宝只能认得几天以前的事物;2岁左右的宝宝只能认得几个星期以前的事物;3岁左右的宝宝可以认得几个月以前的事物。宝宝见过的事物不在眼前时,1岁以内的宝宝不能回忆起来;2岁左右的宝宝可以回忆几天以前的事;3岁左右的宝宝可以回忆几个星期以前的事。

通常来说,一个宝宝聪不聪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记忆力的好坏,记忆力对宝宝的成长发展非常重要。根据宝宝的年龄不同,帮助宝宝记忆的方法也有所差别。

本网站小编总结:一些简单的小游戏可以帮助宝宝做早期训练。比如,可拿一个小玩具在宝宝面前停留一会儿,然后慢慢移动玩具使其宝宝视线消失。把这个动作重复几次,给宝宝重复输入玩具的印象,刺激其记忆。

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孩子(本网站推荐)


前言:一个人在身体、情感、意识、思想和意志上不受制于另一个人,或另一些人因专断意志而产生的强制状态,叫自由。这种自由的状态来自于彼此平等的关系。同理成人与儿童也一样,在教育中父母与孩子站在平等的位置,孩子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很少有成人跟孩子的关系是真正平等的,因为很少有成人真正认识到自己跟别人的关系应该平等,而孩子属于“别人”中的一员。平等意味着孩子不应该受制于任何人,这种“受制”还不仅仅表现在显在的状态中。

成长经验中的家长制的阴影

在我们国家的家庭文化中一直以来都凸现着一种控制的关系,家长制。家长制指的就是我说了算,你说了不算。胳膊扭不过大腿,我永远是对的,你必须听我的。由这种关系又演化出了暴力关系,你不服从父母,父母就用暴力来让你服从。这种关系太普遍了,因此,父母打孩子就被合理化和道德化了。

今天我们很难把自由平等的理念体现在生活的各个角落,原因是我们没有在平等的关系中长大,没有这样的生命体验,一旦我们面对孩子,我们就自然地套用了我们从小体验过的与父母之间的相处模式,不知道该怎样对待自己的孩子。有的父母想好好的对待他的孩子,但话一出口就变成了一个定式了,这个定式就是他高高在上,孩子是一个受教育者。这就形成了我们目前所面临的情景:我们这样长大了,我们和父母的关系就是和一切人的关系。当我们想给孩子更多的自由,更平等的生存状态时,才发现我们很难做到。

我们需要通过学习才能意识到,然后才能逐渐变成我们的一部分,然后才能创造我们的生活。

本网站小编总结:有的父母试着平等对待孩子,但因为是努力而成的,所以会有精神上的疲劳,不如天然而成来得自然。如果我们想让我们的孩子是成为他们自己,想让他们独立自主,想让他们健康幸福,这是人成长的最核心,也就成为了教育的最核心。

各异特点的孩子如何对待?(本网站推荐)


前言:平时看起来要让人觉得是平常对待的,但一定要用心对待。特殊幼儿的敏感度很强的,心也不轻易打开,可一旦认定了,如果你让他失望,他会把自己锁得更紧。怎样对待都比不上真心相对。

1.怎样对待活动量过小的孩子

对活动量过小的孩子来说,修补目标是提高活动量。但不能一步登天,要让孩子有一个适应过程,逐渐增多活动次数,逐步增大活动量。要仔细观察,在孩子尚未出现厌倦之前就停止活动,以保留下次活动的兴趣。父母应经常在家中组织蹦蹦跳跳的游戏,当孩子的兴趣被激发起时,立即拉他参与其中。父母还应经常拉着孩子一起去参加其他孩子的游戏。注意,是拉着孩子一起去参与,而不是鼓励孩子单独去参与,目的是为了参与活动,而不是追求活动的质量;要强调参与时的趣味,而不是与其他孩子去比高低。

2.如何对待活动量过大的孩子

对活动量过大的孩子来说,修补目标是减少活动量。也不能一步登天,不能采用强制、命令的方式去限制孩子的活动,要给孩子一个训练的过程。这种孩子天生过分好动,因此,在由他自己支配的游戏活动中,一定是充满了跑、跳、叫、冲等大幅度行为,他们的活动量已足足有余,所以当父母与他们一起玩时,切忌再搞此类活动,而应改成文静的活动。这样,既能丰富孩子的活动内容,又能无形中控制孩子的过量活动。

3.怎样使严重缺乏规律性的孩子逐渐有规律

有些孩子,在睡眠、进食等方面出现严重的紊乱。不是醒得很早,就是迟迟不肯起床;不是夜啼,就是通宵不眠玩个不停;不是吃得很少,就是狼吞虎咽地大吃一顿,今天晨6时早餐,明天10时才早餐,令人捉摸不定,哭笑不得。这是严重的无规律性的气质特征。面对这种孩子,父母的生活起居、饮食习惯一定要有规律,否则,会给孩子雪上加霜。

4.如何对待适应性很差的孩子

有些孩子适应性极差,换了新环境、新保姆、新房间、新床,甚至穿件新衣服,增添一些新食物,都会不适应,显得紧张不安,哭、失眠,不肯吃东西等等。面对这样的孩子,要逐步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那就得创造条件,逐步过渡,不能急于求成。如果不接受新食物,可以每餐吃饭时先放上新食物,让他天天看到,日日见面,两周后可以在熟悉的基础上少量品尝,直到最后完全适应。又如换新房间或新房子前,可以由母亲带着天天上那儿去绕几圈,在逐渐变新为熟的基础上再迁居。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处理换新保姆或换新托儿所等。

5.怎样使反应强度激烈的孩子提高承受能力

这些孩子,对微小的刺激反应也特别强烈,稍有些肚子饿就大叫大哭,稍划破点皮就吓得发抖,稍不顺心就大发雷霆,稍为有点感冒发热就哼哼呻吟,痛苦不安。这是因为他们天生很敏感,具有反应强度激烈的气质特征。

6.怎样帮助爱哭、怕受挫折、怕失败的孩子

怕失败、怕受挫折,是怕困难的结果,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无可奈何时就以哭解决,这是婴幼儿气质中情绪本质趋向于负性的反映。对这些孩子,大人应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取得成就,求得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应让孩子逐步知道:人生总是充满挫折的,要用机智来战胜挫折,取得胜利。

7.怎样使孩子不发“人来疯”

有些孩子的情绪特别兴奋,尤其是进入人多喧闹的环境中,或家里来了客人时更是不顾一切,嘻笑奔跑,惹是生非,好像失去控制一样,人们常称这种现象为“人来疯”,是婴幼儿气质中情绪本质偏兴奋的表现。家有这类小孩,父母得学习控制“人来疯”的方法:一是尽量避免去人多喧闹的环境;二是一见有“人来疯”时,即把孩子带离现场,到安静处帮助他冷静下来后再进去;三是提醒他在众人面前不出洋相。

8.如何帮助孩子提高注意力

注意力不集中,易分心,是所有孩子的共性。年龄越小,控制注意力的时间越短,到小学一年级时,一次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至多也只有15分钟,那么1-2岁的孩子自然更短,最多不会超过3分钟。然而,有些孩子的情况更糟,几乎片刻不停,忙忙碌碌,被各种事物所吸引,虽然他们也有兴趣爱好,但对有兴趣之事也无法主动集中注意力。像这类孩子就具有注意力分散度较大的气质特点,应该及早给予帮助,否则到学龄时期就会出现多动症症状,影响学习,影响纪律。

本网站小编总结:对于那些大多数人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事情,有些孩子会竭尽全力地思考创造性的解决办法,他们通常会养成“创造性的习惯”,前提是他们没有忽略自己的天赋,而且没有陷入成绩不良和绝望的循环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