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胎教
2021-05-24 妈妈的胎教 胎教怎么教 妈妈胎教教妈妈发现宝宝哭泣的秘密。
哭,是宝宝心理情绪的一种外在表现,宝宝每一次哭泣都有自己的理由。如果父母能发现其中的奥秘,就不难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
哭泣的理由
哭,有很多原因,比如有的宝宝天生敏感、感情脆弱,对新环境适应能力差,遇到陌生的人或环境,内心不由自主地感到拘谨、不知所措,甚至恐惧。他们常常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并用哭来宣泄。宝宝的这种敏感气质可能与遗传有关。
家人的过度保护、溺爱迁就也容易导致宝宝爱哭,因为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宝宝,受不了一丁点儿的委屈,遇事除了会哭,别无选择。
也有的宝宝,遇到事情不知所措,便以“哭”声告急。其实,他们是在寻求依赖,是害怕挫折、缺乏应变能力和自信心的表现。
哭,也是某些宝宝用来威胁成人、满足自己要求的一个“杀手锏”。起初,宝宝只是以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失落和委屈,是情感的宣泄。可是,有的家长一看见宝宝的眼泪心就软,立刻妥协,这就给宝宝一种错觉,只要哭就可以得到一切。所以在“初战告捷”之后,宝宝就把“哭”作为实现自己目的的灵丹妙药了。
如何帮孩子减少眼泪
1、找个乐观的小伙伴
对于不容易适应新环境的宝宝,父母最好请熟悉的小朋友到家里玩儿,然后再带自己的宝宝去“回访”。以此为开端,帮他接触更多的小朋友、熟悉他们的爸爸妈妈;慢慢地,宝宝就能适应、不再感到害怕了。另外,妈妈找个活泼开朗、爱说爱笑的宝宝做自己宝宝的长期玩伴、让这个“开心果”带带他,过一段时间,你会发现自己的宝宝受到了积极的影响。
2、父母先沉住气
面对宝宝的哭,父母在确认没有发生危险的情况下,最好轻描淡写地说一声“没关系”,宝宝会因此觉得自己真的是安全的。等宝宝安静下来,再讲道理,让他知道这是生活中常有的事,不必大惊小怪。
3、听故事做游戏
借助听故事、讲图画书的方式,对宝宝进行勇敢者教育,使之模仿故事中的主人公,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做一个坚强的宝宝。同时,也可以多带宝宝做一些对他有挑战性的户外活动,这些“勇敢者”游戏也可以使宝宝越来越“皮实”。
4、鼓励宝宝说出来
鼓励宝宝在遇到困难或有要求时说出来,爸爸妈妈才有可能帮助、满足他。另外,让宝宝懂得:世上还有很多不能随心所欲的事,要学会忍耐、坚持,然后去战胜困难。
5、学习承担挫败感
教宝宝掌握一些做事的方法和技巧,平时放手让宝宝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他们学会适当承担一些挫败感,性格坚强些自然就会减少哭泣。
6、转移目标
在宝宝情绪失控的时候,妈妈最好给他一些新的提示,比如“你想不想到院中的水池里捞鱼?”当然,也可以通过讲故事、看动画片的方式,使宝宝的情绪平静下来。
7、撤回你的关注
如果宝宝对父母的合理要求置之不理,父母就要立刻撤回对他的关注,有条件的话可以与宝宝分开,但是,态度要平静,不要让宝宝感到你生气了。
相关知识
发现宝宝独特先天气质的秘密
如果孩子从小就能满足强烈的知识欲,大多数孩子可能成为英才和天才。想要给宝宝的将来打好基础,有些家长会选择早期教育宝宝。早教让宝宝视觉、听觉、触觉,运动觉全面协调的发展。那么早教对孩子都有什么样的影响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发现宝宝独特先天气质的秘密”,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你家的宝宝爱哭吗?你家的宝宝好动吗?其实,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独特的先天气质,不同气质的宝宝,需要有不同的教养方式,只要父母和宝宝取得平衡点,你会发现,宝宝的独一无二,会让你无时无刻都充满感动喔!
所谓的气质,是指天生对于各种内在或外在刺激所做出来的行为反应,包括情绪、感受、应对方式和行为模式,是比较属于外显的表征。
气质1 活动量
活动量是指宝宝在一整天的活动当中,所表现出来的动作节奏。萧媺妮治疗师表示,在儿童健康手册后面有一个评估量表,家长可参考量表中对不同年龄层宝宝的活动量评估,也可以上网下载一些相关测验,为宝宝做出简单的检定;或是跟同年龄、条件相仿的小朋友互相比较,就能大概了解自己宝宝的活动量。
分辨宝宝的活动量高低
俗语说“七坐、八爬”,有了自己独立移动能力(翻身或爬)的宝宝,通常对于外在环境和玩具会开始产生浓厚的探索欲望和兴趣,如果妳发现自己的宝宝看到玩具总是懒洋洋的,或是给予新奇玩具的逗弄也难以引发他们获取或操弄的动作,这样的宝宝可能就是属于活动量比较低的类型;相反地,整天到处探索、似乎一刻都静不下来,就是活动量偏高的宝宝了。
好动宝宝充满朝气
活动量比较高的宝宝,给人感觉充满朝气、具有探索性、体力好,但反向思考则是似乎永远都静不下来。面对这样的宝宝,父母先不要认为宝宝为什么总是管不住,甚至觉得他们是过动儿,其实,这些活泼好动的宝宝有活力又有朝气,是很可爱的喔!教养这类孩子,爸爸妈妈可以安排一段适当的时间陪宝宝做些静态活动(涂鸦、组合积木、串珠珠或是说故事),除了带着宝宝一起做,父母本身也应该培养出适当静态休闲活动的习惯,自然而然就能吸引的宝宝的模仿和兴趣;另外,平日避免给他们吃一些高热量、高刺激性的食物(油炸食品或含咖啡因饮料);睡前避免玩太激烈的游戏,才能让他们拥有良好睡眠质量。最重要的是,尝试包容他们一些习惯性的小动作(没事就看他喜欢摸头发或玩小手),在可以忍受的范围内,允许且包容他们去做。只是父母应该注意到活动量比较高的宝宝,会因为好动而提高日常生活的危险性,家中必须做好防护措施,让好动宝宝在和世界互动时也可以很安全。
安静宝宝乖巧细心
活动量比较低的宝宝,可能会给人懒洋洋的感觉,体能表现方面通常也比较差,但相对地对于静态活动却很喜爱,做事细心,安静、乖巧又好带养,但相对地,做起事来就会比较缓慢。萧媺妮老师建议,家长可以陪着宝宝做一些动态活动,因为活动量比较低的宝宝,很有可能是刚开始做不好,影响自信心之后,他们就更不愿意做,因此,和宝宝一起参与,会让他们觉得好玩,进而引发兴趣和自信心。有时候,宝宝的肢体发展没有问题,却懒得玩玩具,这时,父母要观察一下,是不是玩具不够具有吸引力,如果是,就应该多花点心思为宝宝准备更有趣的玩具,才能让他们玩得更开心。
气质2 规律性
规律性指的是宝宝的生理机能,饮食、生活作息是否有规律。如果你发现宝宝的睡觉时间长短不一、每餐喝奶量也不一定时,那么,他就是规律性比较低的宝宝;反之则为规律性比较高的宝宝。
规律宝宝带养轻松
规律性比较高的宝宝,爸爸妈妈通常可以很清楚了解宝宝睡了多久会起床?每餐要喝多少奶量?当宝宝睡饱饱、也吃饱饱,照顾者就会很轻松。不过,如果生活中需要有一点改变,也许是更换照顾者,或是妈妈临时加班不能准时回家陪伴,而造成原本生活的规律改变,这类宝宝会很难接受;萧治疗师提醒所有爸爸妈妈,面对这类宝宝,父母应该在生活产生变化之前先告知他们,让他们有心理准备,有时间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
不规律宝宝容易适应
规律性比较低的宝宝,往往让父母难以捉摸,因为,他们的睡眠时间不固定、喝奶量也不固定,带养起来相对就比较劳累,但优点就是一旦父母训练成功,宝宝也建立起规律,双方都能适应得很好。萧媺妮治疗师建议,家长应该用鼓励的方式,先帮宝宝规划活动表(稍大可沟通的孩子,更可以和他一起规划),如果宝宝准时完成工作,绝对不要吝啬给予他们鼓励、夸奖,才能提供他们正向发展潜力发挥的机会。
气质3趋避性
趋避性是指宝宝在第一次接触新的人事物时,反应是接受或是排斥。有些宝宝只要一看到不熟悉的人就尖叫,或是躲在妈妈后面,这是属于趋避性比较高的宝宝;反之,如果宝宝很容易接受新的人事物,就属于趋避性低的宝宝(但请记住,有的孩子可能是驱物但避人)。
主动宝宝喜爱尝鲜
属于比较“趋”的宝宝,他们不会排斥新事物,通常也较喜欢主动接触他人,但要特别注意的就是,由于这类宝宝很喜爱接触新事物,相对就容易遇到危险,自己却不知道。家长必须不断叮咛宝宝,教导他们评估自己的能力、如何分辨危险的人事物,如果宝宝个性真的很冲动,父母就必须给他们一些限制,避免发生意外。
被动宝宝远离危险
属于比较“避”的宝宝,通常看到陌生的人事物,就会躲在妈妈后面,甚至是看着别的小朋友玩耍,仍然不愿意主动踏出第一步,因此,会明显失掉许多机会。不过,也由于他们不随便接触陌生人,往往能够避掉很多危险。萧媺妮老师表示,家长应该陪着宝宝接触新事物,避免宝宝一个人面对未知的环境或事物会不知所措、害怕而导致不敢去做,,当家长愿意陪着他们去做,教导宝宝如何跟别人相处、如何认识新朋友,他们就会有充分的安全感;此外,必须记住尽量使用以渐进的方式带领宝宝接触新事物,宝宝也会比较容易接受。
气质4 适应性
适应性是指宝宝对于全新人事物的适应度,适应速度是快或慢、程度如何。宝宝适应新环境的快慢,必须与同年龄之间做比较,例如他们碰到新的人、事、物,有的孩子需要三天,而有的孩子却需要三个月的适应期,这便显示宝宝间适应性的强弱差异。
宝宝适应环境不恐惧
适应性比较强的宝宝,在新环境中比较不会恐惧,可以接受改变,但缺点就是太容易适应新环境,不好的习惯也会很快就学习起来,家长应该先帮宝宝避免掉一些危险,才能保障他们的安全。例如有些小朋友喜欢在没有保护下倒着溜滑梯,家长应该避免宝宝习惯这种游戏方式;有些小朋友学会讲脏话,家长则要态度和缓但坚定地告诉他们,这样做不对,或者给予一些适当的惩罚,如下次若再犯,就不会有糖果吃,采取不同教养方式,让孩子慢慢改变不适当的行为。
增进宝宝的参与意愿
适应性比较低的宝宝,面对环境中的人事物改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适应,一旦适应,宝宝就能维持良好的适应效果,而且持续下去。萧媺妮治疗师表示,适应性比较低的宝宝,其实不是无法适应,只是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因此,多给宝宝一点时间,不要逼迫他们,才不会让他们因为着急而慌乱。另外,陪着宝宝去做也很重要,带着他们一起参与,可以增进宝宝的自信心和参与意愿。
怎样改善孩子的气质
深刻温暖的美好过程
萧媺妮治疗师表示,当家长为了宝宝的独特个性而尝试改变自己时,其实是一种很深刻、很温暖的感受,因为,妳的努力孩子都感觉得到;帮助孩子适应不同的生活,或者费尽心思找出最适合他们的生活方式或彼此间的相处模式,其实是很美好的回忆,因为,给孩子再多资产,都比不上跟孩子一起用心过、努力过的这些酸甜苦辣的过程。
适时给孩子夸奖和赞美
萧媺妮治疗师提醒大家,爸爸妈妈和宝宝的主要照顾者教养态度要一致,不要让宝宝无所适从;另外,家长要培养幽默感,不要跟宝宝硬碰硬,也不要把事情看得太严重,更不要像对待成人般挑衅孩子(例如对宝宝说:不是不吃吗?怎么现在肯乖乖给我吃啦!)用宽容的心面对他们,也让孩子学习放轻松;最后,不要吝啬给孩子夸奖,因为,具体的夸赞,能让孩子清楚知道你们有注意他、也了解他。
6大态度让孩子乐于改变
1.了解孩子、也了解自己。
2.针对特性去修正宝宝的气质。
3.父母教养态度要一致。
4.有耐心地对待孩子。
5.要有幽默感。
6.适时给予孩子夸奖与赞美。
以“哭”来威胁妈妈的宝宝(上)
宝宝从出生到长大,离不开的就是教育。早期教育对孩子以后的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影响,早教可以让孩子的大脑的以开发,从而让孩子从小学会面对和解决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早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以“哭”来威胁妈妈的宝宝(上)》,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觉得这不是如何对付孩子哭的威胁的问题,是如何理解孩子的问题。你也说了,不是些什么“特别错”的事。小孩子的想法往往跟大人不一样,你感兴趣的他不一定感兴趣;同样,他感兴趣的你也可能不觉得有意思。小孩子拿到一样新东西,一般都是拍拍打打敲敲,拉拉拽拽扯扯,瞎鼓捣一阵,进行他自己的探索,按他的理解和需要玩耍。你执意要演示不一定符合他的心理。如果你想让他了解,你最好找个机会自己玩耍,而且要玩得津津有味,有意无意地让他看见,他可能会跟着发生兴趣,或者在以后模仿。不可取的是让小孩子坐在对面,像授课一样地教给小孩子。
孩子把你的书撕了。不应该怪孩子,要是记过的话应该记到妈妈的头上,谁让你不把书放好的?10个月的孩子怎么知道什么是废纸?家里一切不想让孩子动得东西都要放在孩子够不着的地方。
weiyuaidejiejing的回复:(写于8/17/200210:52:47AM)
女儿闹的最厉害的时候,2天不能给她洗脸!——哭,打挺!
后来,阿姨用玩具放在盆里吸引女儿玩,我和LG都回避!(人多了,女儿就不听话!!)
另外,大人注意:水的温度;洗的方法;(宝宝闹多是因为脸上有水,尤其是眼睛,大人洗时手力要轻,动作要快,嘴上要和宝宝聊天,分散宝宝洗脸的紧张感)。我晚上给女儿洗澡的时候先给她洗脸,她边玩水里的玩具,边给我学小猫叫——我每用湿毛巾擦女儿小脸1次,她就叫1声:)
以“哭”来胁威妈妈的宝宝(下)
以“哭”来威胁妈妈的宝宝(下)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为了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我们要适当的对幼儿进行早教。正确的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的智、德、体、美的到全面发展,对孩子早期教育有什么好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以“哭”来威胁妈妈的宝宝(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对待孩子的哭是要分情况的,有的哭,要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而有的哭,则是孩子在表达某种需求、某种情绪,妈妈要立刻作出反应。
对于“在玩玩具时,如果我给他演示玩具的正确玩法,他就会很气恼地夺过来拒绝学习”,这很正常,孩子希望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来学习,不喜欢大人教。
对于“假如把东西从他手里拿走,马上大哭,一旦还给他就立刻不哭了”,那要看拿走什么东西。有危险的、很重要的东西当然不能给孩子,如果你拿走,孩子哭,就让他哭,哭一段时间后,妈妈要抱起孩子,告诉他不能拿的原因,不能让孩子一直哭着,不理孩子。没有危险、可以让孩子玩的东西,让孩子玩玩也未尝不可。如果你能做到,能给的则给,不能给的则坚决不给,时间长了,孩子自然明白,就不会用哭来无理取闹了。
对于“上星期你刚买回的新书被他撕下了封面”,虽然这事很令人恼火,但责任在于你。孩子此时还分不清哪些纸可以撕,哪些不可以撕,因此你应该把书放到孩子拿不到的地方。孩子把书撕了后,应该告诉孩子这书不能撕(即使孩子还不会说话、还不能完全明白你的意思),而不是训斥孩子。
孩子就是在这种不断做了不合适的事,不断被纠正的情况下长大。你的爸爸妈妈非常娇惯毛毛,也可以理解,毕竟长一辈嘛。只好苦口婆心地说服你的父母,并经常在合适的时机(比如以你的办法让孩子的哭不起作用等)教育二老喽。
宝宝爱哭闹 经验妈妈晒止哭绝招
宝宝1岁前会有许多搞不清楚原因的脾气和哭闹,当爸爸妈妈已经哄得“山穷水尽”,都还不能止住哭闹的情况下,不妨看看家长和专家们推荐的止哭绝招吧,说不定哪一招用能产生神奇的效果!
宝宝爱哭闹的心理原因
测测你是否读懂宝宝的哭声了
哭是宝宝语言发展的最初阶段。如果爸爸妈妈仔细聆听,就会发现宝宝用不同的哭声表达着不同的意思。对于哭闹中的宝宝,作为爸爸妈妈一定要耐心地去寻找原因,并给予充分的安抚,这对宝宝的心理及生理发展都大有益处。
“我饿了”
宝宝越小,哭闹的原因越有可能是因为肚子饿。如果宝宝哭闹,你就试试给他喂奶,因为他很可能是饿了。他也许不会马上停下来不哭,但只要他想吃,就让他一直吃,等他吃饱了,就不会再闹了。如果宝宝吃饱了还是哭,那有可能是因为他还有别的要求。
“我的尿布湿了很难受”
如果宝宝的衣服太紧或尿布脏了,他们一般都会非常敏感地闹起来。有的宝宝如果需要换尿布,他会马上让你知道,特别是当他的皮肤已经受刺激时。
“妈妈我很热啊”
宝宝睡觉时如果太热,就给他少盖点,如果太冷,就给他多盖点。宝宝的手脚通常都会稍微凉一些,所以要知道宝宝是冷是热,你应该摸他的肚子。另外,宝宝的房间温度最好保持在18摄氏度。
“我想要抱抱”
如果宝宝已经吃饱了,也换了尿布了,那他哭可能只是想让你抱抱他。不同的宝宝对抱的需求也不一样。有的宝宝可能总是需要你的关注,有的宝宝却能很长时间自己安静地待着。如果你的宝宝想让你抱,那就抱抱他吧。
“我困了”
如果宝宝受到的刺激过多(比如家里来了很多客人),他可能反而会因为刺激过度而难以平静。当发现宝宝哭闹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那可能就是他通过哭来表达“我受够了!”如果你能把他带到安静的地方,慢慢减少对他的刺激,他可能会先哭一会儿,但最终会睡着的。
“妈妈我身体难受了”
如果你刚喂完宝宝,也没有发现什么让他不舒服的地方,但是他还是哭时,你可以考虑量一量他的体温,看他是不是病了。宝宝生病后的哭声跟饿了或者烦了时的哭声不一样,可能更急或更尖。同样地,如果一个平常总哭的宝宝突然变得异常安静,那也可能说明他有问题。
宫外孕湿疹怀孕的表现手足口病症状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孕中期注意事项怀孕吃什么好盆腔炎有什么症状怀孕三个月胎儿图
止哭非难事家长经验谈照顾小宝宝,再好的理论都比不上实际的生活经验。下面就给新手爸妈们提供一些安抚哭闹宝宝的经验,看看哪个招数能够让你的宝宝“臣服”。
闻萱妈妈:我家宝宝一到晚上9点左右就会哭闹,这时我就顺时针轻揉宝宝腹部,或者用热毛巾敷一敷宝宝腹部,他慢慢就变安静了。
小飞飞:增加肌肤抚慰给宝宝带来安全感,让孩子吸吮有助于宝宝安全感的提升,适当让宝宝吸一下奶头效果也不错。
鱼儿呢喃:宝宝哭闹时,我将宝宝面朝下放在腿上,轻轻摇晃也能起到一定的镇静效果。
无敌铁甲贝:宝宝一哭,我就试着跟她做游戏,宝宝对模仿打电话的场景很感兴趣。另外,让宝宝俯卧在自己的膝盖处,然后做飞机起飞的动作,这样也能让她玩得很开心,也就逐渐停止哭闹了。
言言妈妈:有时候宝宝一直哭闹,抱也不行,背也不对的时候,我就会用自己的鼻子触摸一下宝宝的脖子,这么做可以让宝宝有瘙痒的感觉。同时燃起宝宝的好奇心,就会忘却哭闹,咯咯地大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