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开始顶嘴的时候

挑剔中成长学会苛刻;讥笑中成长学会羞怯;羞辱中成长学会自疚;宽容中成长学会忍让;鼓励中成长学会自信;称赞中成长学会欣赏;公平中成长学会正直;赞成中成长学会自爱;——在欧美很流行的《育儿歌》。

小时候,一出了什么错,当我们试图解释时,我们最不喜欢大人很凶地呵斥:大人说话,不要顶嘴!长大之后,有了自己的孩子,在情急或着急中,却发现自己也成了严厉的大人。面对顽皮、捣鬼、耍赖的孩子,简直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有时,自己居然还说不过他们,恼羞成怒下,只有大喊“不准顶嘴”。

可是,父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是真的为他们好吗?当孩子开始顶嘴、争辩时,难道就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吗?就意味着他们开始叛逆、不爱学习、不好教育吗?

事实并非如此。通过正确的途径,其实通过孩子与父母的争辩,可以让他们获得一种成就感,能帮助孩子变得更加自信和独立。

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教育传统,中国人认为,教育小孩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而德国人却希望让孩子与大人争辩。德国人以为两代之间的争辩,对于下一代来说,是走向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因此,他们鼓励孩子就某件事与父母争辩,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因为挑战父母,将大大促进孩子的语言能力,在争辩过程,他们必须运用学到的语汇和表达方式,试图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念。而争辩的结果,也会让孩子找到自信、学会独立思考。有时父母并非总是正确的,这发现将促使孩子得到一种成就感。

这种教育方式,对于希望培养孩子的中国父母来说,是在挑战固有的惯性思维。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鼓励听话的孩子,从老师到家长,都喜欢听话的孩子,惩罚调皮的孩子。然而,经过科学测试,心理学家们却发现:在反抗期中,能够同父母进行真正争辩的孩子,比较自信,也富有创造力。

当然,争辩也需要有技巧,有方法,而在友好、宽容的氛围里,和与父母争辩的孩子,将在成长历程中至少得到两种帮助。

刺激孩子智力的发展

孩子和父母争辩,需要语言能力的进步和参与意识的觉醒。在争论时,孩子必须独立思考,根据自己对环境的认识和观察,运用学到的语汇和表达方式,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些表达将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学到争论、辩论的逻辑技巧,对孩子思维的发展很有帮助。

帮助孩子形成个人意志

同时,争执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观点受到重视,确立自立和自信心。他们开始学会如何正确的思考,并运用合适的表达,来实现自己的目的。表明出孩子自我意识的觉悟,开始尝试着走自己的路。

因此,明智的父母要善于聆听孩子,找到合适的机会,建立平等、宽容的氛围,和孩子进行讨论。不要把自己的意志简单地强加在孩子身上。同时,在争辩的过程中,父母应循循善诱,以理服人,而不是简单地把孩子的争辩看做是对长辈的不敬。如果孩子是对的,要大方、坦诚的接纳意见。

扩展阅读

早教启蒙:正确对待爱告状的孩子


在幼稚园里,常常听见一些孩子向老师告状说:“某某某小孩子打我了。”“某某某小孩子抢我的玩具了。”这些这种繁琐的小事儿。如何正确对待爱告状的孩子?有一天,我还在值幼儿园中班时,就碰到了那样的一件小事:

刚刚走入课室,王明阳就向我告状说:“乐老师,贤打我。”我讲:“他为何打你?”他说道:“我没打他,他就打我。”我将贤叫回来问明缘故,原来是王明阳抢李闻君的桌椅了,贤是以便帮李闻君的忙才打王明阳的。如何正确对待爱告状的孩子?

这时候我对贤说:王明阳抢他人的桌椅不对,你能跟他讲理,你打架就对不对?这时候贤意识到自身的不对,就对王明阳说:“抱歉。”王明阳说:“没事儿。”我又对王明阳说:你哪儿做的不对啊?王明阳就来到李闻君眼前告诉他:“抱歉,我不该抢你的桌椅,我将桌椅还给你。”见到她们能恰当地了解到自身的不正确,并能纠正自身的不正确,我内心非常高兴。如何正确对待爱告状的孩子?

来看孩子告状并并不是一件错事,这证实孩子坚信老师,期待老师对他人的行为有一个公平的评定,为自己一种维护和宽慰。假如老师不问青红皂白,以一种没理不采的心态,或者以一种斥责的心态说:就你喜爱告状,你没弄他,他为什么会打你。那样会损害孩子的自尊,进而使孩子已不坚信老师。

如何正确对待爱告状的孩子?不难看出,老师在孩子的心中中占据很重要的部位。作为一名老师,尤其是一名幼儿园教师,无论是在任何时刻、一切状况下,必须以恰当的心态来看待告状的孩子。以恰当、公平公正的方式来解决孩子中间的纠纷案件,进而使孩子对老师造成信赖感。

专家:正确对待孩子的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是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于对自身保护的一种能力,所以我们提到分离焦虑的时候不用太过于紧张和焦虑。分离焦虑是如何产生的呢?也就是说在我们生命最初即是孩子出生的时候其实就是在和妈妈分离,当孩子和妈妈分离的时候会本能的产生这样的恐惧,所以孩子分离焦虑的种种表现其实都是在和母亲去表达他的恐惧和他的情绪。

专家简介:安澜--邢君,儿童文学作家、身心灵合一导师、国际催眠师、国际躯体治疗师、婚姻家庭辅导师、音乐治疗师、荣格心理分析师、北京电视台特约心理咨询师、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特约心理咨询师。曾留学德国,在德国北威州立家庭援助中心援助服务。人本主义的会心团体公益组织【青未了心灵成长小组】和青未了心理咨询中心的最初创办人。对于各类心因性躯体疾病有着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治疗经验。

主持人:今天我们的主题是关于孩子的分离焦虑方面的问题。欢迎大家踊跃参与。

安澜:首先分离焦虑不是一件坏事,是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于对自身保护的一种能力,所以我们提到分离焦虑的时候不用太过于紧张和焦虑。分离焦虑是如何产生的呢?也就是说在我们生命最初即是孩子出生的时候其实就是在和妈妈分离,当孩子和妈妈分离的时候会本能的产生这样的恐惧,所以孩子分离焦虑的种种表现其实都是在和母亲去表达他的恐惧和他的情绪。

安澜:当我们知道这一切都是孩子自我保护的这样一种能力,所以作为家长我们尽可能的减少和孩子的分离,因为按照心理学来说孩子0至3岁是孩子建立信任感的一个时期,所以在这个时期是特别要减少母亲和孩子的分离,如果这个时期打好了一个基础,母亲和孩子有很好的信任关系,孩子在大一些去幼儿园这样的一种分离就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网友豆子宝宝:您好:我的宝宝10个月,请问什么时候可以去幼儿园比较合适?

安澜:不清楚您的具体情况,但是从孩子的身心健康来说,尽量推迟和孩子的这样一种分离,对于孩子的今后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心理学研究过有一个印地安少数民族的故事,发现他们特别的慷慨和有安全感,发现造成这样的一种现象是因为他们的孩子吃奶要吃到2、3岁甚至到4、5岁,也就是说孩子在生命的最初得到了很大的满足、很大的信任和很大的安全感,所以根据您现有的情况,建议您尽可能推迟和孩子的分离,最好是3岁以后去幼儿园。

网友清竹幽露:我的孩子一见我离开就哭闹是否是离开焦虑?

安澜:请问您的孩子有多大?假如说3岁以内的孩子,说明您的孩子非常的敏感,这需要我们多花一些时间去陪孩子,尽可能满足他的需要。

网友benqianhui:您好:我有三个问题想让您帮我解答一下,谢谢!

1'我女儿刚满一岁半,平时都是姥姥在家带她,对姥姥非常依赖,白天还好一些,妈妈单独带她也可以,可晚上只有姥姥一个人才能哄她睡觉,而且睡到半夜要是发现姥姥不在身

边不大哭不止,只要姥姥在身边马上就不哭;

2平时吃饭也让姥姥一个人喂,只有高兴的时候才让别人喂,而且在姥姥面前总是很不听话,想要什么就大喊大叫,你让他做什么就不做什么;

3在家里很不认生,而且爬上爬下,可一到外面越到生人就很怕,总抱着姥姥或妈妈不放,很害怕,别人问什么也不回答,她的这种行为我们做家长的如何改善呢,谢谢!

安澜:根据您提到的这个情况,也就是说孩子跟姥姥更亲密一些,孩子会和她更加亲密的人建立信任关系,所以他和姥姥的这样一种关系,其实更像是孩子和母亲的关系,孩子和母亲的关系最重要的就是信任,尤其是3岁以前的孩子,所以孩子所谓的不听话也没有关系,是因为孩子感觉到在这样的关系是感到信任和安全的,孩子3岁以后需要建立一个新的关系,也就是和父亲的关系,孩子和父亲的关系更多的是建立规则,也就是说我们常常提到的是否听话,所以那时孩子再长大一些后去做的事情,我们现在不需要着急。至于孩子在家里和家外是不同的表现这样的事情,这也是非常正常的表现,3岁前孩子更多的是向内去和线新建立关系,而当孩子和母亲能够有一个很好的信任关系后,3岁以后他会很自然的把关系向外。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专题“正确对待宝宝的分离焦虑!”

网友紫藤花园:宝宝2.5岁了,就要上幼儿园了,适应期间一定会哭闹的,这应该就是孩子的分离焦虑之中一种吧?我就是想问“在小孩刚上幼儿园,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孩子的分离焦虑问题?

安澜:首先要让孩子去熟悉幼儿园的环境、老师和同学,这个时候妈妈要多花一些时间来陪伴,当孩子有足够的熟悉时候,逐渐的和孩子分离,也就是说给孩子这样一个熟悉和适应的过程。

安澜:家长可以选择,首先亲子班,有的幼儿园在刚刚入园的时候,开始允许妈妈陪伴或者上半天,让孩子逐步适应;还有一点注意的是,可以选择孩子的从小玩伴一起上幼儿园,另外孩子入园以后要多跟老师沟通,关注孩子在园里的表现和社会交往情况,因为孩子回家以后表现很平静,或者对幼儿园很排斥,只看这些表现还不足以了解孩子到底能不能适应入园和家长分离。

网友青梅竹帚的传说:安老师,你好!我家男孩三岁半,在幼儿园一天也不哭,平时比如打针,摔跤,爬高这类事情也很勇敢,可是在父母面前有事不顺心就哭。有时哭开了头,能连哭几次,带他聚会常常很尴尬的回来。相对其他孩子,我儿子的情绪显得很不稳定,有的家长通过打骂孩子让他皮实,我不想这么做,少受打骂的孩子会很娇气吗?除了帮他排解情绪,有没有治本的办法?谢谢!

安澜:我觉得这个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应该很强,他在外面的时候可以判断和别人的关系,调整自己的行为,但是在父母面前他应该是更有安全感,他内心会意识到不用太严格的约束自己,家长可以回想一下带孩子聚会的时候,是不是对他有比平时更多的要求,有些要求可能已经超出了孩子能承受的范围,就是家长在带孩子跟其他人在一起的时候会期望他表现更好,但实际上孩子往往很难达到这种过高的要求,最好是在外面和平时对他的要求一致。

安澜:我们常说男儿有泪不轻弹,这样做是非常的坚强,但我们想如果非常硬的东西其实它很脆,也就是说男人既有刚强的一面,也需要有柔软的一面,所谓刚柔并济这才是真正的男子汉。

网友jsntzll:你好,我家宝宝21个月了,要什么东西就非得要到手,否则就哭,使劲哭。这正常吗?

安澜:这很正常,家长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区分处理,如果是孩子的玩具没有危险的东西,一般都可以满足他,有时孩子的哭闹是因为家长没有及时的满足他,对他的需要有些疏忽,孩子这时候表达的是需要家长的关注,如果是别人的东西,已经可以跟他讲道理,让他去和别人商量或者交换,让他去请求别人或者拿自己的东西跟别人交换,如果一些很危险的不能让他拿的东西,也可以跟他说清楚,有严格的界限,但是前提是父母对他的需要有及时充分的关注。

网友liliann78:安老师'你好'我宝宝十个月'是个女孩'目前我和我的父母在家带她'等明年我就要去外营点和孩子的爸爸在一块上班'一年才能回来一次'孩子只能跟随外婆外公带了'生活方面我不担心'主要是教育方面'和孩子的心理问题'像我们这样的家庭应该怎么办好?

安澜:孩子在3岁之前都是在建立信任感的阶段,所以孩子需要一个非常稳定的环境和关系,所以如果有可能的话还是建议您和孩子在一起,因为对于孩子来说保持和父母的稳定关系可以帮助他去建立稳定的安全感,孩子的世界和大人的世界不同,孩子看重的是稳定的关系而不是一般意义上大人认为的物质条件的好坏,因为我们在咨询过程中看到太多的人长大后的心理障碍都是源于儿童期没有一个稳定的关系造成的不安全感,所以再次建议能和父母在一起是孩子最大的幸福。

网友furong_gou:我的宝宝今年3岁了'刚刚进入幼儿院'可是每星期去一两天后'到星期三就不想去了'还经常在夜里哭闹'他平时就有爱哭闹的习惯'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安澜:这个可能是因为幼儿园的环境和家里差异很大,包括老师、同学、玩具等等物质的因素都让孩子感觉很陌生。建议家长和老师多去沟通,请老师帮忙,给孩子更多的关注、更多的鼓励。同时,父母也可以试着跟孩子沟通,询问他在幼儿园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尽量的寻找孩子在幼儿园能做什么熟悉的事情,玩什么熟悉的游戏或玩具,有没有什么熟悉的玩伴,以便帮助更好的适应,还可以使用一些奖励,比如如果在幼儿园表现很好,老师奖励他一朵小红花,家长同意带他出去玩一次,或者答应他放学后早一点去接他,让他希望家长去接他。

网友qiuzixia:你好,我家宝宝16个月,很喜欢打人。有的时候和其它小朋友玩的时候常打人,其它他也不是欺负人,只是表达他的一种“喜欢”在一起玩的态度!可我儿子手劲很大,往往会打别的小朋友打疼了。请问要怎么样改掉他的这个坏毛病?

安澜:这是孩子在探索他和别人交往的方式,家长可以告诉他打人的话这样是无法和别人成为朋友的,甚至可以稍微重一点打他一下,让他能体会打人不好。

网友香格里拉__:我宝宝一个多月大'我和她爸间中会吵架'其中一次在宝宝面前说过有想离婚的想法.不知这对宝宝有多大影响?

安澜:您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家长,的确如您所讲,当孩子的面去吵架对孩子是会造成影响,但如果您意识到这一点,我想您在以后的时间就会尽可能的回避不在当着孩子的面去争吵,所以对于孩子将来的成长您会非常的关注和用心,您的小孩将来会很健康的成长。

网友yidan9:安老师:你好!我的女儿22个月了,她特别喜欢摔东西,不喜欢或者是不想要的东西马上就会摔到地上,面对她这种喜欢摔东西的行为,我应该怎么办?另外,她特别依赖我,只要一找不到我就开始哭,我该怎么办?谢谢!

安澜:孩子摔东西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在表达愤怒,另外一种可能就是孩子在探索,他在探索这个东西是个什么样子的,所以无论是哪一种可能,表达愤怒和探索都是孩子成长过程的一个经历,都是需要去保护的,所以您可以去准备一些不易摔坏的东西给宝宝玩,把一些易碎的东西收好收起来,远离宝宝。至于孩子特别依赖您,这也是这个年龄孩子去建立信任关系的一个必经途径。

网友豆子宝宝:您好:10个月的宝宝应该注意那些心理问题,平时父母应该怎么培养孩子的性格!

安澜:您提的这个问题非常好,我想我们一起去教育孩子不如我们以身作则,因为孩子所能够学习到的是他从父母亲那里学到的,一般来说是他看到的、听到的,所以他看到的爸爸妈妈是心理非常健康的,他便会去模仿他们,所以孩子便会有了良好的性格。

网友香格里拉__:宝宝经常一醒就哭'多是肚饿'如果我不立该喂她(母乳)'她会对妈妈不信任吗?

安澜:一般来说孩子的需要不能及时满足就会造成所谓的创伤,当母亲满足孩子需要的同时,其实也是母亲自己的内在需要,所以当母亲知道孩子是因为饥饿才哭的时候在第一时间给孩子喂奶是非常重要的。

网友furong_gou:您好.我家宝宝生气时经常爱说:讨厌'我不要你了'再也不跟你玩了'脾气非常倔'有哭又闹''我们该怎么办呢?

安澜:这些话应该是模仿别人说的,特别是大人说的,1岁半到2岁的孩子会经历一个第一反抗期,他故意跟父母闹别扭,不听话,哭闹都很正常,父母还是应该耐心的理解和体会他的需要,多多关注,对他说这种话可以冷处理,不用理会,或者回答说我喜欢你、我愿意跟你玩。

网友clqepwq1981:专家你好,我女儿马上就8个月了,我准备8个月断奶,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还有女儿断奶后就会跟姥姥回老家去,我想请教,应该怎样做最好呢?

安澜:其实秋冬季节不是一个好的断奶时机,因为天气比较冷,孩子抵抗力会下降,母乳的抗体和其它营养对孩子健康的发育很重要,如果能推迟或者在来暖气之后再断奶会更好。尽量不要太早的跟孩子长期分开,在3岁之前父母的陪伴对孩子也非常重要。

网友benqianhui:女儿一岁半,现在脾气很大,只要不能满足他的需求,她就会很横,而且嘴里还不要不要的,你再大声一点他就用哭来反抗,我们做家长该如何做呢?

安澜:孩子可能已经进入反抗期,对他的需求也应该分类处理,能满足的就及时的满足,如果是不合理的要求,耐心的跟他讲道理,有时让他哭一会儿也没有问题。

网友furong_gou:是不是剖腹产的孩子分离焦虑更大一些?

安澜:国外的研究证明不一定是剖腹产的孩子分离焦虑更大一些,但剖腹产的孩子长大以后有抑郁情绪的机率要远远大于自然分娩的孩子。

网友furong_gou:孩子胆子小'爱依赖大人'特别是依赖妈妈'去外面都要妈妈领着这是不是一种分离焦虑的表现?

安澜:这不是分离焦虑的表现,而是一种依恋关系的体现,孩子很依恋他的母亲,如果您的孩子现在还没有上学,这一切都很正常,孩子在建立依恋关系后才会去学习社会关系。

网友宝贝儿好:我的宝宝一岁两个月断奶同时被带回姥姥家,之前一刻也没离开过我。现在宝宝一岁7个月,白天我上班晚上陪她,问题是:到晚上不肯睡觉一秒钟也不离开我;白天在家乖得很但经常发愣。我觉得她很敏感,焦虑挺严重的

安澜:这确实是分离焦虑的一个体现,白天和孩子分离,晚上孩子则更加的害怕分离,所以很黏人,这时候需要家长多些时间去关注孩子,陪伴孩子,让孩子逐渐的恢复和母亲的信任关系,这是一个非常漫长和重要的过程,当您看到这一切的时候,也就是去改变的最好时机。

网友sunnygirl_sun:专家您好'我女儿1岁9个月'见到生人就很怕(特别是男人)马上就要走'不走就哭'而且哭得特别利害'曾经去朋友家玩'哭了半个小时'但半个小时后就没事了'而且和朋友玩得挺好。

安澜:这是一个孩子和母亲建立信任关系的问题,这时更需要母亲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理解、支持和陪伴,慢慢的您的孩子就会缩短见到陌生人害怕的时间直到不再那么害怕,因为在他的身后会有陪伴他的妈妈。

网友清竹幽露:对,我听说过孩子三岁之前与母亲的关系将影响她的性格、以后是否有安全感,注意力集中,是否有成就都与三岁前与母亲建立的信任关系有关,是吗?

安澜:是这样的,需要补充的是不仅是和母亲有关系,而且整个家庭关系母亲、父亲、孩子,就好像是一个三角关系,这个三角关系的平衡与稳定直接关系到孩子未来的成长。

网友sunnygirl_sun:为了让孩子不怕生'我们每天都出去玩两三个小时'如果和小点的孩子就没事'大点的就不行

安澜:孩子怕生不是一个问题,也不用刻意地去见生人,只要我们去关注,去陪伴孩子就好了。

网友benqianhui:我有宝宝一岁六个月,在家不顺心总是哭得很大声,可要是在外面很怕生,而且哭也很委屈的无声哭,很担心孩子憋屈出病来,希望专家给些好的建议和方法,谢谢!

安澜:孩子在外面很怕生,如果回家以后母亲能够去和孩子有一个很好的沟通,让孩子能够充分的表达他的情绪,孩子也就不会憋出病来了。

网友sunnygirl_sun:为此我们都不敢带孩子去朋友家玩了'请问专家'孩子什么时候才能不认生

网友sunnygirl_sun:专家怎么不回答我的问题

安澜:我们在生活中会看到一些大人遇到一些新的人和问题也同样会有担心,所以孩子怕生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不是问题,不需要去解决。

网友qiuzixia:我有试过,我甚至很重地打回他,可他根本就没有反应!也不觉得会疼!我们小区的妈妈们都叫他“小土匪”!

安澜:父母可以采取冷处理的方式,让孩子在和同伴的交往中自己去体检建立规则,但如果双方父母都在场就应该立刻明确表示自己的态度,制止孩子打人的行为,甚至立刻把他带走。

网友mary81218:您好:19个月的宝宝应该注意那些心理问题,平时父母应该怎么培养孩子的性格!

安澜:在家庭的关系里面夫妻关系对孩子影响是最大的,要想培养孩子的性格能够处理好或者说有一个很好的亲密关系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很大的帮助。

网友mary81218:您好:19个月的宝宝应该注意那些心理问题,平时父母应该怎么培养孩子的性格!

网友拴宝:专家你好,我儿子现在两岁两个月,上红黄蓝的亲子课也有几个月了,可是,这个孩子在课上不和小朋友们一起拉手,老师唱名字的时候让每个小朋友都走到老师身边,他自己不去。怎么样才能让他学会和大家一起沟通和相处呢?

安澜:不用刻意要求孩子做些什么,因为每个孩子会有不同的性格和气质,有的孩子喜静,有的孩子喜动,有的外向,有的内向,尊重您的孩子特质就是对他最大的爱。

网友拴宝:您好,对于一个两岁多的孩子,我怎么教会他与人相处呢?他现在在外面玩儿,如果哪个小朋友来拿他玩具或者他感觉不喜欢的小朋友接近他,他就会伸手去打小朋友,不管是大的小的,他都有这样的表现。怎么引导他呢?

安澜:您的孩子这种表现很正常,孩子的世界和成人的世界不同,其实他伸手去打小朋友是他表达和交往的一种方式,但是我们不会看到孩子会记下这些,会很快和小朋友和好,我们只要去关注,去陪伴就好。

网友豆子宝宝:您好:不管多大的孩子,3岁前,我们都要以鼓励,建议,为主!不能威胁和吓唬是吗?

安澜:没错,您说得太好了,因为我们是他的家人,孩子是我们的最爱,所以我们不会做伤害孩子的事情,威胁和吓唬是破坏孩子和家长的关系,造成孩子不信任和不安全的感觉。

网友拴宝:我儿子胆子很小'怎么有意识的锻炼他呢?

安澜:其实孩子胆大和胆小都是相对的,很可能是大人的一个主观评价,孩子在那么小的时候,其实表达的都是他们各自的一个特质,就像有的孩子内向,有的孩子外向一样,所谓的胆大、胆小也是这样的一个事情吧。

网友七弦琴2007:您好:我的宝宝11个月了我陪他玩的过程中只要我起身拿东西(看不到)他就会哭正常吗?

安澜:您的孩子确实是有焦虑的表现,您可以在和他一起的时候,尽可能的去关注他,比如多看孩子的眼睛,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也是看着他的眼睛,当不能看到孩子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声音和孩子交流,比如起身的时候可以去和孩子说话,保持和孩子这样的一种连接,慢慢的会改善孩子的焦虑状况。

网友dyanan:三岁的小孩是上学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还是在家玩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我很困惑,请指教,谢谢!

安澜:那要根据孩子的状况,如果不上学,周围有很多的小朋友和社会关系,在家也很好,上学实际上是孩子建立关系的一个重要途径。

网友benqianhui:不好意思,最后再问你一个问题,孩子在多大适合大幼儿园?亲子课程一般都很贵,有必要非要上亲子课吗?谢谢!

安澜:我们可以去回想自己童年的时候,是愿意和家长在一起还是愿意和陌生人在一起,我想您自己心中会有一个答案。

网友七弦琴2007:谢谢!孩子哭时就应该马上回应吧!

安澜:是的,孩子哭时是需要马上回应的,孩子哭是孩子的一个表达,家长的回应是对孩子表达的一个回答,这种回答和回应是建立和维护依恋关系的重要手段。

正确对待不同气质的孩子


少年儿童的气质有多种类型。

属于“兴奋型”的孩子性情暴躁,易激怒,好发火,易形成粗犷、冒失等不良品质。

“活泼型”的孩子活泼好动、多情善感易变,参加各种活动有始无终,好见异思迁。

“安静型”的孩子性情不外露,一般很少发脾气,自制力强。但对人冷淡、固执,办事拖拉。

“抑制型”的孩子胆小,不好出头露面,情感体验深且不易变,但心胸狭窄,神经过敏严重,易患精神病。

因此在教育孩子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观察和了解这些气质类型的不同特点,然后有针对性的引导。

对“兴奋型”的孩子不要轻易训斥、挖苦或讽刺,以防激怒他们。要做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使之学会用理智、意志去克服爱发火的坏毛病。

对“活泼型”的孩子不能迁就,要培养他们认真细致、扎扎实实的工作态度和求实精神。

对“安静型”的孩子要多引导他们参加集体活动,让他们从中受到锻炼,增强其灵敏性,要允许他们有足够的考虑问题和做出反映的时间和机会。

对“抑制型”的孩子要多关心、体贴他们,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当他们犯了错误的时候,批评要讲究方式方法和场合,使他们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达到改正错误的目的。

父母应正确对待孩子骂人的行为


在成长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孩子都骂过人。孩子骂人的情形大约有以下几种:随口而出,不假思索;怒不可遏,发泄不满;觉得好玩,有口无心。一些父母认为孩子偶尔骂几句,并不要紧,因此并不在意;而另外一些父母却把孩子骂人视为洪水猛兽,严厉惩罚孩子。教育孩子应该讲求艺术。这两种做法都有过犹不及之嫌。放任自流肯定不可取,过于严厉也行不通。

几天前,3岁的男孩小磊和他的邻居家儿子小辉在一起玩耍时,小磊搬着小椅子不小心碰到了小辉。小磊并没有在意,继续在玩耍。这时,小辉冲上来对小磊破口大骂,正在不远处和别人聊天的小辉的妈妈徐女士看到后,马上过来制止小辉,小辉气呼呼地说:“谁让他碰我了,他碰我我就得骂他!”徐女士很生气,不由分说就打了儿子一巴掌,这下好了,小辉闹个不停了。对儿子这样的骂人行为,徐女士不知如何纠正,感到很苦恼。

类似徐女士这样的苦恼,想必还有不少的父母在体会着。那么,孩子为什么会出现骂人的行为呢?分析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没有是非观念,是儿童的特点。别人骂,我也跟着骂,是孩子学骂人的一种普通心理。孩子刚学说话,好奇心强,有一种情不自禁的模仿本能,偶尔听见别人说一句脏话,他并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就跟着学了。

二是有的父母平时不太检点自己的言行,孩子受其影响,也学会了说脏话。孩子生活在社会的大环境中,难免受到各种不良言行的影响,说脏话也是如此。

三是被迫骂人。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小伙伴之间:发生了矛盾,以牙还牙;受了欺负,借骂人来发泄自己的不满;……

我们都知道,骂人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是缺乏教养的表现,它直接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轻者有伤和气、重者引发他人怨恨和报复。生活中许多人际冲突往往就是从互骂开始的。所以,当发现孩子出现骂人行为时,做父母的如果不对孩子进行教育,是非常错误的,也是很危险的,因为,时间长了,孩子容易养成骂人的坏习惯。那么,父母怎样才能纠正孩子骂人的行为呢?我们给父母的建议是:

教育孩子尊重他人

要想从根本上杜绝孩子骂人的行为发生,首先要教育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父母也要培养孩子谦虚谨慎的好品格,不骄傲自满,不以自己的长处比他人的短处,让孩子明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正确看待他人的缺点和不足,绝不拿他人的过失或不幸做笑料。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在日常生活中训练和督促孩子尊重他人。如:上学时主动向老师同学问好,遇到熟人热情打招呼,请人帮助要先用礼貌称呼、再说明事由、事后要道谢,家中来客人要热情迎送等。

把孩子骂人的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有些父母听到孩子说几句脏话,特别是幼儿,觉得挺好玩,不但不制止,反而进行鼓励。这是极不可取的。所以,父母切忌觉得孩子说脏话、骂人好玩而故意引逗他或哄然大笑,这样会强化他的这种行为,而是应该告诉他:“这句话是骂人的话,不好听,宝宝不学。”

教育孩子正确对待与他人的摩擦

在多数情况下,孩子骂人是对自己受到伤害的一种宣泄反应,如:东西被他人偷走、走路不小心被他人撞倒等等,往往就会骂人。父母应教育孩子以善良之心看待与他人的摩擦,让孩子明白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不愉快的事情,让孩子学会宽容他人的过失,不要为这些小事而生气骂人。如果孩子与他的小伙伴发生了矛盾,这时父母也千万不能劈头盖脸地训斥一通,或袒护自己的孩子,而要耐心地进行说服教育,教孩子用谦让的态度来解决小伙伴之间的纠纷,并应明确表态。孩子一般都有害怕失去父母的爱、害怕失去小伙伴的心理,这样就会促使孩子改掉自己的不良言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