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胎教吗
2021-04-24 一定要胎教吗 浪费粮食坏习惯童话故事 童话故事一定要八百字一定要纠正孩子的三大坏习惯。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作为父母,我们要正确的理解早期教育,早期教育使得孩子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孩子早教最适合的年龄是多大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定要纠正孩子的三大坏习惯”,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经说过“播种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习惯对人的影响力巨大。而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说过“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而现在的孩子在万千宠爱集一身的情况下,很容易养成一些坏习惯,而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以下三种坏习惯,一定要及时纠正。
1.依赖性强,不爱思考,遇到问题就找妈妈这是一位网友妈妈向我发来的求助,女孩5岁。她说,孩子的独立性很差,特别依赖妈妈,不仅仅是穿衣吃饭等自理能力,还有生活中其它方面,比如,画画的时候打不开彩笔盒,不会自己想办法,就是找妈妈;玩滑梯和小朋友发生冲突,不会自己面对,就是哭着要妈妈;看动画片里提出的问题,不会自己思考答案,就是问妈妈……
独立,是一个人的良好习惯;爱思考,是一个人的优秀品质。习惯于依赖别人的人,心理上往往比较脆弱,不能承受风雨。我们爱孩子,就要舍得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走。我们能够拥有孩子多少年啊?有一种依恋,是为了分离!我提的几个建议:日常生活中,家长不要过于代劳、过于保护;交流的时候,多向孩子提问,提问,激发她的思考能力;鼓励孩子自己动脑筋完成事情,别忘了适时给一点启发;让孩子拥有成就感,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2.以自我为中心,愿望不能满足就大发脾气我们和几个朋友一起外出旅游,其中一个朋友的孩子5岁,仅仅相处了三天,这男孩的火爆脾气,让所有人都崩溃了!
看电视时,他说要看少儿频道,他妈妈只不过慢了一秒钟的时间,他居然抓起遥控器拼命往电视机上砸去,一边还撕吼尖叫;吃晚饭时,他喝了很多饮料,他妈妈说不能喝太多,结果他居然一巴掌打在了妈妈的脑袋上,还理直气壮地哭喊;朋友们一起打扑克,他想玩,就单独给了他和笑笑一副,谁知他不领情,非要玩大人的,一怒之下把整桌东西都掀翻了……
别人的孩子,我不会干涉。我唯一做的事情,就是提醒孩子的家长:必须尽快帮助孩子纠正恶习。如果希望世界都围着他一个人转,一点愿望没有满足,就大发雷霆,那么将来长大到了社会上,肯定会撞的头破血流!当他遭遇拒绝、遭遇失败、遭遇挫折的时候,不会有很好的心态,去面对问题,更不能理智地解决问题。
要让孩子学会等待,学会考虑他人的感受,学会控制情绪。
3.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做事有始无终一个朋友的孩子已经8岁,上小学了,我带着笑笑去他家玩。他先拿出一堆拼图,和笑笑一起拼,当笑笑还沉浸其中,他忽然撒腿跑开,冲到房里,拿出一个奥特曼变形玩具。
笑笑抬头看了看,又低下头,依然专注于手中没有完成的活儿。
小哥哥哼哼哈嘿地比划了两下,又转身翻开抽屉,拿出一张碟,对笑笑说:“弟弟,我们看灰太狼吧?”笑笑非常冷静地说了一句:“不要三心二意。”让哥哥的妈妈瞠目结舌。是的,笑笑2岁的时候,我就在生活中告诉他,做事情不要三心二意。朋友很烦恼,说她儿子一直就是这样,三分钟热度,没耐心,不能坚持,现在上学了,老师也批评他不能集中注意力,总是东张西望,回家做作业呢,也很磨蹭,本来半小时能完成的事儿,他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一会看电视一会打枪居然能折腾两个小时。
如果从小做事情就没始没终,长大以后可能很难成器,并不一定是干什么惊天动地的丰功伟业,即便完成再小的事,也需要一个认真投入和持之以恒的态度,而且,不能专注,就意味着工作、生活没有效率,三心二意虎头蛇尾,也让人感觉缺乏责任感。我让朋友先不要着急,她儿子显然已经养成了“习惯”,当务之急是帮助孩子纠正恶习,虽然改变很难,但是为时不晚。
扩展阅读
孩子4个坏习惯 你要及时纠正
宝宝好习惯的养成很不易,但坏习惯的养成就在一朝一夕中。所以父母要在孩子刚刚有不好的行为习惯发生时,就及时的进行纠正。那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阻止孩子坏习惯的产生。
1、打断你的讲话
你正在讲话,孩子突然灵光一闪或者发现一些感兴趣的事情,便迫不及待地想要告诉你。如果你还没来得及理会他,他肯定会拽着你的衣角撒娇直到你愿意停止说话,把注意力转移到他身上。
父母大多对孩子采取“孩子第一”的态度,因此总是会对孩子“有求必应”,允许孩子打断自己的谈话,并且高兴地倾听孩子将要跟你诉说的内容。其实打断别人说话是一个不好的习惯,孩子长大后在人际交往中往往会容易自我中心,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懂得去理解他人的处境和感受。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去纠正孩子的这个坏习惯呢?首先家长应该要戒掉对孩子的宠溺,以原则为先而不是以孩子为中心。当孩子出现打断大人讲话的行为时,家长先不要太过积极地去回应他,可以让他在旁边等一等,或者让他先去玩玩具,到时候再唤他过去。等到家长把自己手中的工作做好,或者和别人的谈话结束,再让孩子开口说自己的事情。
家长在平日里也应该多教导孩子一些基本礼貌,别人说话的时候要认真倾听,不要轻易插嘴,要学会尊重他人感受。家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孩子逐渐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自然也就能纠正这个打断他人说话的坏习惯了。
2、装作没有听到你说话
晚餐时间到,妈妈叫喊宝宝准备洗手吃饭,但是在看电视的宝宝不但不行动,连回应一声都没有。类似这样的行为已经出现很多次了,妈妈一开始是觉得孩子看电视太全神贯注了,但后来妈妈发现是原来是宝宝假装没有听到自己叫喊而已!这让妈妈感到很生气。
为什么宝宝会假装没听见呢?很可能是因为家长平时太罗嗦了,总是“这也不行,那也不准”,搞到孩子对父母的要求产生厌烦的情绪,因此也就不留心父母说话,甚至对父母的要求充耳不闻了。孩子如果养成了这个习惯,很容易会变得目中无人,对别人采取想理会就理会,不想理会就不瞅不睬的态度了。
孩子长大了,想要有自己的空间和自主权,但是父母太多的关心和照料,让孩子感觉被“绑手绑脚”了。而且父母总是以爱的名义对孩子的行为“指手画脚”,让孩子对家长的命令感到厌烦。所以,家长首先要学会放手,学会少提要求,更不要给孩子的行为活动设条条框框,这样很容易迫使孩子有叛逆行为哦!
如果你已经发现你的孩子有假装听不见你的话的习惯,那么家长在日常中要适当地引导他。家长可以避免选择远距离和他说话,走到他身边,如果可以的话蹲下来和孩子平视相对地谈话。要注意的是,家长不要一味地自说自话哦,有时候也要把“话筒”交给宝宝,让他也能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样子孩子才会愿意在下一次的对话中给你想要的回应哦!
另外家长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教导孩子一些与人交谈的礼貌,比如听别人说话的时候要适当地看着别人的眼睛,认真倾听;要给对方一些反应,回答别人的问题等等。
3、态度轻浮
妈妈叫宝宝吃饭的时候认真坐在椅子上,不要一会跑去玩玩小汽车,一会又去搭个积木。宝宝却把妈妈的话当做耳边风,要不就假装听不见妈妈叫喊,要不就对妈妈做鬼脸,死活不要过去,妈妈非要往椅子上按住他并且坐在旁边监督着才能乖乖把饭吃完。
孩子对父母做鬼脸爱理不理,甚至说话态度轻佻,其实孩子的目的是要测试一下家长的反应。大多父母对此并不为意,认为只是年纪小的调皮行为,因此也就没有打算制止、教育。如果不注意,久而久之孩子容易可能会变本加厉,对待他人也是采取这样的态度,那么那时候就更难改变孩子与他人的交往方式了。
家长一定要让孩子意识到这样的行为是不当的、不尊重人的。孩子语言粗鲁、对人翻白眼时,家长要立刻表明你自己的态度,可以对他说:“妈妈不喜欢你这样做,这样是不尊重人的表现。”
特别是在孩子和家长在顶嘴的时候,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可能会更加恶劣,这时爸爸妈妈记住要淡定再淡定,冷静地给孩子回应,或者转身离开让孩子自己一个人呆着,让他意识到自己错误,态度变好了,才再跟他交流。
4、夸大事实
一些孩子喜欢夸夸其谈,对其他小朋友吹牛皮不打草稿。但是,当孩子说大话变成他的一种习惯,孩子的盲目自大就会成为不自觉的行为,而孩子的虚荣心也会越来越强。虽然说一些孩子自尊心强、好胜心切,往往以炫耀和吹嘘来使自己看起来很“强大”。但是这些行为有可能会引起其他小朋友的反感,这样你家宝宝可能会很难收获到友谊哦!
妈妈一旦发现孩子的话与“原版”不一样,那么妈妈就一定要在孩子面前还原事实真相,还要静下心来跟孩子说清楚说谎的坏处,让他明白大话讲多了,别人可能会不再相信他说的话,就像狼来了的故事一样。
另外,妈妈还要了解清楚孩子为什么说谎、为什么喜欢吹牛皮,同时也要让他明白即便是说谎他的目的也不一定能够达到,脚踏实地,好好学本领才有真正“炫耀”的资本。
家长还应该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当孩子夸耀自己,贬低他人的时候,启发他去将心比心:“如果小朋友这么对待你,你心里怎么想,是不是很不舒服?”让孩子意识到,他的一些行为和语言会让他人心里不舒服,这样其他小朋友都不会喜欢跟他玩。让孩子逐渐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学会尊重他人。
孩子这几个坏习惯,8岁前一定要纠正,不然就迟了!
3-6岁是孩子形成习惯的关键期,若不注意引导,坏习惯极易养成,然而坏习惯一但定型可就很难再改了。所以,当家长发现你的宝贝有以下坏习惯时,可一定要提高警惕制止。
>>>>不讲道理、乱发脾气
孩子一不如意就哭闹,一不开心就发脾气,乱扔东西……如果爸妈对孩子的坏脾气妥协,孩子就会得寸进尺,反复“要挟”父母。长久以往,孩子的脾气暴躁,自私偏激,喜怒无常。
>>>>做事磨蹭,没有时间观念
起床、刷牙、穿衣服,吃饭、做什么都慢吞吞……这些小问题都在潜移默化地拖孩子的后腿,让他在学习和日常生活都无法集中注意力。如果上了小学还没纠正,孩子可能完全无法适应小学生活,对学习越发吃力,甚至失去学习兴趣!
>>>>不听话,总顶嘴
孩子喜欢顶嘴,不听管教,许多父母的选择是要么哄着,要么顺着,结果越来越糟糕;孩子不但会在家里频繁地使用这个武器,而且会把顶嘴发展到幼儿园和学校,让老师和家长倍感头疼。
>>>>胆小、害羞、自卑...
很多孩子怕生,一见陌生人就躲到大人背后,从小胆小害羞,长期一直保持这样的情况就会导致自卑,进而对智力发展、情绪、语言交流等方面产生障碍,影响孩子学习和生活。
>>>>霸道自私、没礼貌
我们通常所说的熊孩子,很多都是这种类型。他们心中只有自己,不懂分享,长大后极易变得没有公德心,成为人人讨厌的那一类人。
>>>>挑食
孩子饮食不均衡,喜欢挑食,甚至喜欢吃垃圾食品...影响身体健康。
正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错过了坏习惯纠正关键期,再想改变就难了,可见孩子未来的命运就掌握在家长手中。
很多家长以为“孩子小不懂事”,发现了孩子坏习惯却不及时改正,在最该给孩子建立习惯的时候,纵容孩子为所欲为,这简直就是父母在教育上的懒惰!而家长在这里犯的懒,总有一天社会会替你教育回来,到那时,付出的代价会更大……
有的家长已经意识到孩子坏习惯的危害,特别希望孩子改掉,但没有掌握科学有效的办法,采用简单粗暴的打骂指责,结果招来孩子的反叛,亲子关系变得紧张。
纠正孩子坏习惯的正确方式
每个孩子都有成为天才的潜力,关键是父母和教师是否有点石成金的双手。为了开发宝宝的潜能,我们要给宝宝进行早教。早期教育能够促进婴幼儿大脑的开发,你都看过哪些早教类的书籍?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纠正孩子坏习惯的正确方式》,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宝宝两三岁时,家长会发现,原本听话乖巧的宝宝变成“小杠头”,画画或写字错了一个地方,帮他纠正,宝宝开始和你唱反调,这也不好,那也不好,有时很扭捏,怎么说就是不跟别人打招呼,甚至眼睛看别的地方,让大家都下不了台,怎么办?
宝宝的家长碰到这样的情况,先会想到自己的孩子不听话。其实更应该关注的是:这样的表现是否是年龄特征,还是自己的教育方式有些问题。
从1岁半开始,孩子就开始有自我意识,喜欢自己以独立的个体存在。当大人指出她的不足时,自然会产生逆反的心理。
对于三周岁的孩子画画或写字,我们不应该太多关注像不像,对不对,要注重孩子自我的表达和创造力、专注力的培养。即使需要给宝宝指出不足的地方,作为家长,应该先肯定好的地方,再委婉地说出需要改进的地方,相信孩子一定会更愿意听家长的话。
扭捏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是常见的表现。家长不要觉得自己没面子而迁怒于孩子,一般来说,胆子小的孩子特别扭捏,他们需要得到更多的理解和鼓励。当碰到熟人时,家长可以热情地招呼,同时,以介绍的方式邀请孩子参与,如果孩子不配合,千万不要当着别人的面指责。
孩子12种必须纠正的坏习惯
儿童只有亲手操作,才能获得真知识。为了开发宝宝的潜能,我们要给宝宝进行早教。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有更多的学习兴趣,对孩子早期教育有什么好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孩子12种必须纠正的坏习惯”,供您参考,希望能够以帮助到大家。
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孩子,总会表现出一些不恰当的行为。如果父母听之任之,一旦这些不良行为习惯成自然,它们必将成为孩子成长的羁绊,正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因此,专家提醒父母:不要忽视这些小小的坏习惯,赶快防患于未然,并寻求迅速制止的办法。
孩子12种必须纠正的坏习惯
1、打断谈话
为何不容忽视:你的孩子也许迫不及待地想要告诉你什么或问你某些问题,但是如果纵容他打断你的谈话,却不会有助于教会孩子为他人着想,更不会让他学会在你忙碌的时候如何自己打发时光。结果将会是他认为自己有权吸引别人的注意,并不能忍受任何挫败。
制止方法:下一次在你要打电话或跟朋友聊天之前,告诉孩子他要保持安静、不能打扰你。给他安排点活动或者让他玩一个他平时没玩过的玩具。如果你在谈话时,他缠着你,你可以指指椅子让他安静地坐在那,耐心等你谈完。之后告诉他干扰别人并不会得到他想要的。
2、攻击性行为
为何不容忽视:孩子和小伙伴有小冲突的时候,你可能不一定会去管教,但是你不该忽视那些小小的攻击性行为,比如推倒小弟弟或掐小朋友。父母问题顾问米歇尔博士认为,如果你不管的话,孩子到了8岁左右,这种不良行为就会积习难改了。放任自流传递的信息是伤害别人是可以被接受的。
制止方法:正面应对攻击性行为。把孩子拉到一边告诉他,“那样会伤了妹妹。如果他这样对你,你会怎样呢?”要告诉他任何伤害别人的举动都是不可以的。在下次出去玩之前,提醒他不要粗鲁霸道,帮他练习生气时该说些什么。也可以给他一点小小的惩罚,如果他再犯的话,不让他出去玩。
3、假装听不见你说话
为何不容忽视:收拾玩具、自己拿水喝,当你提醒孩子做些他不爱做的事,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他仍然像没听见一样,这时你不能忽视了。因为这样下来传递的信息是漠视大人的指令无所谓。一次又一次提醒孩子等于是在训练他可以等待提示,而不需要注意你的第一次指令,如果你纵容孩子继续这种行为,你的孩子很可能会变得目中无人,并极有控制欲。
制止方法:不要在房子的另一侧跟孩子说话,走到她面前,告诉他该做什么。谈话时,让他看着你,并且回答“好的,妈妈。”轻抚她的肩膀,呼唤她的名字,关掉电视都会有助于吸引她的注意。如果他不听话的话,告诉他后果是什么。当五岁的杰克开始“选择性听取”时,他的父母决定采取措施。他们告诉孩子,如果他非要父母反复要求他做事的话,比如说来吃饭或洗澡,那么那一天他只能看一个动画片,(通常他可以看两个)或者那一周他将损失一个外出游玩的机会。如果他们不得不提醒他两次的话,一个动画片也不让看了,或两天不能出去玩。妈妈们该努力做到不让步,否则的话,他会继续这种坏习惯的。
4、无视规则
为何不容忽视:如果孩子能自己拿小吃,自己放DVD,当然很方便,但是有些吃的,比如糖果不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吃的,也不能一整天都在家里看DVD。专家认为放任孩子不遵循规则做事情绝对不是好办法。如果你看着一个两岁的小孩子自己从柜台里拿饼干很好玩,那就等着瞧吧,看看他到了八岁不打招呼自己跑到朋友家去怎么办。
制止方法:制定几项家庭纪律,并经常和你的孩子谈论这个话题,比如,告诉孩子:“你得问问可不可以吃糖,因为这是规矩。”如果孩子在规定时间以外的时候就打开电视,告诉他把电视关掉。并且大声清楚地陈述规则,这将有助于让孩子铭记在心。当四岁的姗姗未经允许就拿了些图画笔玩并把她的一只胳膊整个都涂成了黄色,他的妈妈告诉她下午不能帮着画车库促销的广告牌了。虽然她哭了,但只有这样才不会让她故伎重演。
5、使小性子
为何不容忽视:你或许以为孩子在青春期前不会跟你翻白眼,或说话傲慢无理,但是傲慢的举止通常在儿童模仿大孩子以试探父母的反应时就开始了。一些家长以为这只是阶段性的,于是就置之不理,但是如果你不正面应对这一问题,你会发现孩子大概上三年级的时候会没有朋友,并无法与老师和其他成人融洽相处。
制止方法:让孩子清楚他自己的行为。举个例子,告诉他“你这样翻白眼,好像是不爱听我说的话。”这并不是要让孩子感觉难为情,而是让他明白这样做可能会失去朋友的友谊和爱戴。如果他坚持不改的话,你可以不理他并走开。你可以这样说:“你如果这样和我说话的话,我听不见。当你准备好有礼貌地说话时,我才会听。”
6、夸大事实
为何不容忽视:也许一个还不会叠被子的孩子说自己整理了床铺,或是一个甚至还没坐过飞机的小孩告诉同伴他去过迪斯尼,这些夸海口的行为似乎无关紧要,但一定要警惕孩子的不诚实。专家认为:“如果孩子了解到说谎可以很容易美化自己,可以避免让他做那些他不爱做的事,让他摆脱闯祸的困境,撒谎就变成很自然的事了。”
制止方法:当孩子说点小谎时,坐在他身旁,直截了当告诉他。“去迪斯尼当然很有意思,说不定我们哪天就会去的,但现在还没去过,你不该告诉小妹妹说你去过。”告诉他,如果总是扯谎的话,人们就会不相信他的话了。看看他撒谎的动机是什么,别让他的小谎话不断得逞。举个例子,如果他还没刷牙就说刷过了,要让他回去再刷。当5岁的潇潇开始撒谎时,她妈妈给她讲了‘狼来了’的故事,撒谎的孩子在狼真来了的时候,没人相信,没人来帮她。讲故事可以有助于孩子正确看待问题,孩子会慢慢学会非常坦率。当你不相信他的某些话时,他会很坚决地维护自己。
7、挖鼻孔
为何不容忽视:尽管看着孩子的手指从鼻子游到嘴里很恶心,但是吃鼻涕并不会让孩子生病。但是挖鼻孔却是感染的一个主要途径。
制止方法:转移注意力通常是很有效的。给他本书或玩具,任何能占着手的东西都行。向孩子解释挖鼻孔会传染病菌。随身携带纸巾,在他伸手挖鼻子时立刻递给他。让鼻孔湿润会减轻瘙痒感。冬天在他的卧室里放个加湿器会有助于避免晚上睡觉鼻涕变干。
8、不良擦拭
为何不容忽视:孩子会自己使用尿壶时,你或许愿意让他自己来处理。但是如果没有擦拭妥当的话,他的手可能会弄得一团糟。对女孩子来说,不当擦拭可能会导致膀胱炎。
制止方法:要检查一下,看看他的内裤就知道了,孩子也许还会需要定期的指导。
9、不遮掩地咳嗽、打喷嚏
为何不容忽视:感冒病毒或其他更严重的疾病,像肺炎、脑膜炎都是通过这些颗粒传播的。
制止方法:做个好榜样。如果你在咳嗽、打喷嚏时能自己挡住鼻子或嘴,孩子很可能会跟你学。不要怕唠叨,要经常提醒孩子。为防治病毒传染,教孩子朝胳膊肘,而不是手上打喷嚏。
10、抠疮痂
为何不容忽视:肮脏的手指会将感染性细菌带到伤口上。反复被揭开的伤口也会结疤。
制止方法:在伤口上敷抗病毒药膏,然后用创可贴包好以防小手碰到。让他选择一个最喜欢的卡通创可贴,他就会不愿意把它揭掉了。
11、忘记洗手
为何不容忽视:经常不洗手的孩子可能会接触到一些可怕病菌,比如说寄生虫、排泄类病菌、甚至甲肝。
制止方法:经常,并温柔地提示。提醒她吃饭前,出去玩之后,更重要的是,上完厕所后一定要洗手。你不防在衣橱,或包里备些杀菌湿巾。
12、咬指甲
为何不容忽视:孩子的指尖可能会流血、感染。咬脏指甲也会传染细菌。
制止方法:大多数小孩子在无聊时咬指甲,此时不妨分散一下他的注意力,比如用音乐,书或画笔和纸,等等。
------------------------------------------------------------------------------------------------------------------------
友nuonon发贴说:最近偶然发现儿子的一个坏习惯,他居然喜欢玩自己的奶头,经常捏着玩,左边的一侧已经有点红肿了。这个坏习惯有大半年了,他说就是觉得好玩,现在成了习惯,所以会忍不住晚上睡觉前玩一玩。我就想不通,他怎么会惹上这个坏毛病,心里有什么问题吗?好焦虑啊!>>帮忙出出主意
特聘专家闫新新总结影响孩子智力发育的坏习惯:影响宝宝智力发育生活坏习惯除了吃零食,睡眠不足,不吃早饭,长期饱食外还有如下几点:1、不愿动脑;2、少言寡语;3、轻视早餐;4、空气污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