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孩子对陌生的声音比较敏感,对新鲜的打击乐器更是好奇,有想玩的愿望。那么,成人该怎样为2~3岁孩子配制打击乐器呢?

1、应具有外观生动形象、安全可靠、轻巧灵活、发出声音清脆吸引人等特点。

2孩子的注意力易分散,因此如果手中有了打击乐器,其他打击乐器就暂时不要出现,以防孩子三心二意。如手中有摇铃,就应引导孩子专心运用摇铃进行节奏练习,待孩子已熟悉摇铃后,再给他铃鼓、响板等乐器,孩子就会产生更浓的兴趣。

3、可就地取材,动手制作一些简易的打击乐器供孩子使用。如用废旧的易拉罐,在罐子里装进一些小石子或沙子,再把封口堵住,简易的“沙球”就做成了。再如,把啤酒瓶盖串在一起,每个瓶盖四周用胶布贴好,绑在一根小木棒上,“摇铃”又做好了。这样既经济又实惠,其音响效果也不错。

总之,为2~3岁孩子配制打击乐器应简易化、形象化,且声音要优美、动听。

延伸阅读

为2~3岁的孩子选择蜡笔


孩子到2岁左右就开始喜欢涂涂画画了。

成人这时就应该给孩子提供绘画的工具——蜡笔了。应该给孩子多少支蜡笔?给什么颜色的蜡笔最适宜?这些都是做爸爸、妈妈关心的问题。从下面幼儿专家对2~3岁孩子使用蜡笔的数量和颜色的研究实验报告中,可以给你一个满意的回答。

实验方法:

将24名孩子平均分成三个性别相等的小组,注意观察和记录各组因使用蜡笔的数量和颜色的不同出现不同的绘画质量情况,以涂三种小动物为内容进行三次练习。第一次练习,第一组用1支红笔涂小兔,第二组用红、篮、黑3支蜡笔涂小鸟,第三组用1盒12支蜡笔涂小鸡,其结果如下:3支笔的最好。

第二次练习;第一组用红、黑、蓝3支蜡笔画小鸟,第二组用12色蜡笔涂小鸡,第三组用1支红笔涂小兔,其效果:3支笔效果最好的占33.3%,1支笔及12支笔分别占22.2%:

第三次练习:第一小组用12色蜡笔涂小鸡,第二组用1支蜡笔涂小兔,第三组用红、黑、蓝3支蜡笔涂小鸟,其结果也是3支笔好。

从三次结果表明,给2~3岁孩子绘画,给3支蜡笔效果最好,而3支笔中,一支必须是暖色调的,如大红、玫瑰红或黄色的,因为这些颜色能表现出活泼、热烈、天真的情趣。

打击乐有助宝宝智力发育


节奏感强的音乐可用于开发婴幼儿智力。中央教科所研究儿童能力发展的专家表示,每天让婴幼儿接触打击乐,可使孩子有节奏地运动,同时能有效刺激孩子的智力发育。

打击乐可增加宝贝控制能力,让孩子随着音乐拍打身体部位,有助于宝宝建立并发展发散性思维。另外,通过有节奏地拍打身体,增加宝宝对手臂肌肉的控制能力,更好地完成精细动作。

儿童健康教育专家提出,不会说话的婴儿也懂得借助音乐表达自己的思想。如用“叮咚”表达闹钟报时,用“砰”表达关门等。每天适当地让孩子接触打击乐,能有效增进宝宝对节奏感的认识和协调能力,促进宝宝在体能、情感等方面的发育。

专家提出,随意的拍手、跺脚和拍打身体各部位可以演奏不同的节奏。这种身体部位的拍打,同时也加速了身体的血液循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也起到了强身健体的作用。专家建议,父母每天和宝宝做拍打身体的游戏,以鼓励宝宝去拍打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能丰富宝宝的音乐体验。

如何发掘宝宝对打击乐的兴趣?


0~3岁的宝宝,对打击乐器似乎有一种天生的兴趣。这种兴趣来自于对打击乐器所发出声响的好奇和探究,他们对它着迷,渴望弄响它,不仅仅是出于好玩,而是想通过这种活动来探索声音的长短、高低和不同的音色等。

建议爸爸妈妈充分发掘宝宝的兴趣点,多为宝宝学习打击乐创造条件和机会。

宝宝拥有的第一件乐器

搜罗一下,我们身边的打击乐器其实很常见。小到串铃、沙球,大到木琴、爵士鼓,都属于打击乐器,宝宝或多或少都曾摆弄过。打击乐器可能是宝宝一生中的第一件乐器,妈妈可要认真选哦!

一适合1岁以下宝宝的打击乐器:拨浪鼓、碰铃、串铃等。

二适合1~2岁宝宝的打击乐器:小鼓、铃鼓、沙球、串铃、碰铃等。

三适合2~3岁宝宝的打击乐器:三角铁、木鱼、双响筒、锣、响板、宝宝爵士鼓等。

选购打击乐器的3大要点

一选宝宝自己喜欢的、声音优美动听的打击乐器。

二安全第一,乐器的质地一定要好。

三乐器的大小、重量要适中,充分考虑到宝宝的年龄。

爸爸妈妈是“助教”

玩一件极普通的小乐器,如手摇铃,就能很好地训练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而打一套爵士鼓,需要宝宝集中注意力,手脚协调配合好。真要将普通的敲敲打打升级为节奏感强烈的专业音乐训练,以提高宝宝对音乐的理解力和创造力,恐怕只有从事幼儿音乐教育的专业人士才能做到。

那么,爸爸妈妈能做些什么呢?

一牢牢记住,音乐活动的主角是宝宝,不是家长。

二给宝宝一个无压力、无束缚的自由敲打乐器的环境,有利于培养他对打击乐演奏的浓厚兴趣。

三小宝宝都喜欢咬东西,他用的打击乐器,要经常擦洗消毒。

四尊重和鼓励宝宝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敲打乐器,而不要刻意让他跟着你做动作和敲打。

五将打击乐器变成亲子沟通的桥梁。特别当宝宝情绪不稳定的时候,可以借助打击乐器帮助他释放内心的不愉快。

亲子游戏,以打击乐为名

游戏一:摇摇乐,笑哈哈

目标:让宝宝快乐学习,从小养成乐观、豁达的性格

适合年龄:0~1岁

材料准备:拨浪鼓、碰铃、串铃

方法:

1.用拨浪鼓、碰铃或串铃逗宝宝笑,宝宝发出“哈哈”的笑声后,告诉他,这件乐器叫什么;将乐器交到宝宝手中,让宝宝摇出声音。

2.一边唱歌,一边按节奏摇动乐器,“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逗宝宝笑出声音来。

小建议:

一游戏的过程中,如果宝宝一直“很严肃”的话,妈妈可以做鬼脸逗他,或者自己先笑出声音来,宝宝会跟着放声大笑的。

二哼唱的歌曲最好是妈妈比较熟悉的、能随口唱出的童谣。

游戏二:“噼啪叮咚”对了吗

目标:用最常见的生活用品组合成打击乐器,培养宝宝的听觉分辨能力和认知能力。

适合年龄:1~2岁

材料准备:筷子、积木、空的茶叶罐、书、宝宝的水杯、棉棒盒子等

方法:

爸爸妈妈将能敲打的生活用品依次摆放成一个圆圈,用筷子一个接着一个地敲击,吸引宝宝的注意力。接着,让宝宝自由摆弄和敲打。游戏的过程中,让宝宝知道各种物品的名称和用场。

等宝宝熟悉物品的名称后,妈妈说一个物品的名称,让宝宝用筷子敲打指认这个物品,敲打正确有奖哦!

小建议:

一妈妈尽量选择宝宝熟悉的生活用品和玩具,颜色够鲜亮,高度要适宜,方便宝宝敲打。

二等宝宝熟悉了一批物品以后,可以适当更换新的敲打物。

三不同高低、大小的玻璃杯或碗,可以组成“do(1)、re(2)、mi(3)、fa(4)、so(5)、la(6)、si(7)”的音节,让敲打变得更有意思。

游戏三:循声过“马路”

目标:学习用耳朵感知声音的来源和方位,感知声音的快慢和长短。

适合年龄:2~3岁

角色分配:爸爸扮演“盲人”,宝宝扮演“引路人”,妈妈扮演“红绿灯”(角色可以轮换)。

材料准备:眼罩(能蒙住眼睛的布也可以)、打击乐器(小鼓、串铃、碰铃、鼓铃、三角铁、木鱼、双响筒等)

方法:

1.爸爸用眼罩蒙住眼睛,宝宝手拿一件打击乐器(如小鼓),使它发出声响。妈妈看到“盲人”和“引路人”走过来了,说:“绿灯了,走起来。”

2.宝宝边走,边敲打乐器。爸爸随着乐器发出的声音去寻找宝宝。突然,妈妈说,“红灯了,停下来。”宝宝站在原地不动,继续让乐器发出声音。爸爸循着声音找到宝宝,给宝宝一个拥抱或亲吻。

3.由妈妈扮演“引路人”,爸爸扮演“红绿灯”,让宝宝扮演“盲人”,看看他能否顺利找到妈妈。

小建议:

一这个游戏可以在家里的客厅做,家具比较少,事先将可能碍事的茶几搬走即可。

二可以选择不同的打击乐器,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三如果宝宝不愿意扮演“盲人”,爸爸妈妈不要强求哦,因为宝宝可能怕黑,还没有做好尝试的心理准备,等他熟悉了这个游戏,并且认识到扮演“盲人”没有什么危险时,他会主动要求尝试的。

游戏四:你敲敲我敲敲

目的:让宝宝在不知不觉中获得对打击乐的初步认识,进一步提升他对声音的探索兴趣。

适合年龄:1~3岁

材料准备:能敲打的日常生活用品、玩具以及拨浪鼓、碰铃、小鼓等打击乐器。

方法:

1.选一首宝宝熟悉的动画片插曲(如《喜羊羊》),或节奏感比较强的儿童歌曲(如《蜗牛和黄鹂鸟》),作为背景音乐,可以是CD,也可以是下载的MP3音乐。

2.将宝宝抱起,靠坐在妈妈的大腿上,妈妈和宝宝一起跟着音乐节奏,击打乐器,好让宝宝有更直接的感受。

3.妈妈一边跟着音乐节奏哼唱,一边敲打乐器或物品,“阿门阿前一棵葡萄树,阿嫩阿嫩绿地刚发芽,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呀,一步一步地往上爬……”这时,可以给宝宝一件乐器,让他跟着妈妈一起敲出节奏来。

4.等宝宝熟悉歌曲的节奏之后,由妈妈哼唱,宝宝单独敲击,看看宝宝是否跟得上。

小建议:

一1岁左右的宝宝,爸爸妈妈要选较简单的乐曲,并且音乐节奏要跟呼吸、心脏跳动的节律相适应。

二两三岁的宝宝,爸爸妈妈可以选择经常唱给宝宝听的歌曲或宝宝熟悉的乐曲。音乐不宜太长,节奏不宜太快。

最后提醒爸爸妈妈一句:千万不能要求太高哦!宝宝毕竟年龄尚小,大肌肉的动作能力和身体的协调、控制能力都有待提高。在游戏和学习中,如果宝宝不能较好地跟上节拍,并不代表他的音乐细胞就一定比别的宝宝少,能力也比别人差。我们期待的结果是,只要宝宝能从中收获开心和满足就好。

早教知识:打击乐有助宝宝智力发育


节奏感重的歌曲可用以开发设计婴儿智商。中央教科所科学研究少年儿童工作能力发展趋势的权威专家表明,每日让婴儿触碰打击乐,可使小孩有节奏地健身运动,另外能合理刺激性小孩的大脑发育。

打击乐可提升商品控制力,让小孩伴随着歌曲拍打身体部位,有利于宝宝创建并发展趋势发散思维。此外,根据有节奏地拍打身体,提升宝宝对手臂肌肉的控制力,尽快进行认知能力。

青少年健康教育专家明确提出,不会聊天的宝宝也明白依靠歌曲表述自身的观念。如用“叮咚声”表述闹铃整点报时,用“砰”表述闭店等。每日适度地让小孩触碰打击乐,能合理提高宝宝对节奏感的了解和协调性,推动宝宝在身体素质、感情等层面的生长发育。

幼儿权威专家明确提出,随便的拍巴掌、抬脚和拍打身体各部位能够弹奏不一样的节奏。这类身体部位的拍打,另外也加快了身体的血液循环系统,推动身体基础代谢,也具有了增强体质的功效。专家认为,爸爸妈妈每日和宝宝做拍打身体的手机游戏,以激励宝宝去拍打自身身体的每个部位,能丰富多彩宝宝的歌曲感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