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从出生到长大,离不开的就是教育。家长一定要注重孩子早教的这个环节,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拥有生活的智慧,孩子早教最适合的年龄是多大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注意!请不要扼杀孩子的绘画天分”,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对于孩子来说,画画是不依靠父母帮助的,进行自我探索和创造的领域之一。孩子的画是他情绪的反应和创造力的体现。专家指出,知识可以教,但创造不能教。但偏偏有的父母在家庭教育过程中,轻易地就用几句话扼杀了孩子画画的天分和积极性。

一句话能点亮孩子的艺术人生,一句话也能泯灭一个画画天才,关键看你怎么说。

墙上贴满了孩子画的树、房子和他最喜欢的猫,你惊叹他如此灵性十足。但是光有感叹还远远不够。如果运用合适的方法,进一步激发孩子对艺术的热爱,他还会拥有一些重要技能,这些技能即使在入学后也十分需要。正如一位儿童发展心理学家所说:“艺术能够帮孩子学习阅读、写作和恰如其分地自我表现。”其实,学艺术不仅是技能的提高,画画对孩子的影响,是一辈子的事情。抓住迸发火花的关键期,孩子将受益终生。

比如:孩子的画与众不同,显露出创造力的苗头,你可以让他说说画里的故事。这样,他还增进了与人的交流沟通能力和独立的批判性思考能力。但是,如果你采取以下的态度对待天生的“画家”,那么上面所说的一切可能不复存在了。

你画的这是什么呀?怎么一点都不像呢?

大人感受的世界,是现实的存在。看到了,才相信是真的,是好的。但是,小孩儿却不同。他们在4、5岁时,认为主观想象就是真实存在,也就是心里怎么想就怎么画,再加上控制画笔的能力还不够娴熟,所以,孩子的画当然与大人的评判标准有差距。可是,他有画不像的自由。因为,画得像,并不是绘画艺术的最终目的。绘画的真正意义在于满足孩子涂鸦的欲望与本能,让他养成独立创造的习惯,并且勇于表达自我。

其实,真正的儿童画不是考级的作品,更不是以大人意志为主导的画。而是由孩子自己创意,反映孩子情绪指向的“小品”。

不要去猜你孩子那辨认不清的画是什么。而要提问一些开放式的问题,如:“你能告诉我画里面的小秘密吗?”或者“你是怎样就选择了这些颜色了呢?”而不要以“像不像”去评判一幅画。

如果父母太执着于绘画结果,并对技巧过于紧张,只求画得像,就会忽略了最珍贵的原创性(孩子天然所拥有的),也正是毕加索等绘画大师毕生追求那种状态。

尊重孩子就别乱下结论,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是最明智的!

我现在没有功夫听你讲你的画。

大人忙了一天,回家就想清静会儿,歇一歇。然而,对于小孩儿来说,白天是满足好奇心的、令人兴奋的探索过程,回家后一定要告诉爸爸妈妈!于是,画画就成了沟通的桥梁。

5岁的浩浩刚等爸爸下班回家,就迫不及待地告诉他最近的画。他爸爸说:“大多数画的就是一天里发生的小事,他很注重每一个细节,我也能够从细节问题中感受到他的所思所想、快乐与烦恼,挺好玩的。”

我有画要说——画作是孩子无声的语言。当他们还无法以明确的语言表达他心中想说的或是某种委屈时,可以借由不同的线条与色彩,以绘画代替口语说出来。

当你的孩子开始告诉你有关他的画的故事时,一定要全神贯注地听。你们的对话将会拓展他的词汇,还可以教会他按顺序讲述故事,这些对于今后的阅读起到决定性作用。如果他画了一匹马正在田地里,可以问他马生活在什么地方。这将会使他想起马圈、马车等等,有可能还会引出一个长长的故事。

给孩子一点时间,就会成就一个快乐的、想法与众不同的人。

你的画太棒了,将来能够成为画家了。

大人觉得孩子只有受到表扬才能更好地画画,所以,不论他画的什么,画得怎么样,都一味地夸奖。结果适得其反,小孩觉得这类表扬给自己造成的压力太大。实在受不了的时候,可能就开始糊弄你,比如:一天画几十张“一钱不值”的画。

描述性的评论,比如:“那只恐龙看上去真高兴!”听上去更好。其实除了当画家,绘画还能开发孩子更多的潜能。当孩子开始画画的时候,是理解因果关系的绝好时机。通过画画,他们还制定自己的计划,如:“我要试着画一头大象”,并开始琢磨这张画中的大量细致问题,例如:“象有脚趾头吗?”之类的答案。

因为在艺术中无所谓对与错,所以孩子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实践,如:坚信自己的判断力、作品的自我评价等,培养自尊心。同时,绘画艺术还是孩子仅有的、不依靠成人的帮助的,从而进行自我探索和创造的领域之一。

让孩子在适度的评价中生活,你会发现他神奇的自我成长。

画了那么长时间,我们可以准备考级了!

大人觉得,对画画投入那么大,再加上别人都开始考级了,那就随大流吧。但是小孩总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喜欢的每一件快乐的事,都会被大人套上个恼人的框框。画画好并不是通过证书体现的。比赛、考级都体现了大人的游戏规则,而不是孩子意愿的表达。其实宝宝学画的意义主要是在画外获得的那些东西,例如:绘画可以使人获得内心平衡;有助于小肌肉运动的发展;可以帮助儿童培养坚韧精神等。

所以,与其考级束缚,不如自由创造。

你画的不好,我来帮你画。

大人认为,孩子画的线不直,尺寸不对,所以,把着孩子的手,让他规矩地画完一张画是家常便饭。小孩却讨厌这样的做法:你限制了我的手,限制了我的脑,不让我独立地做事。日久天长,孩子产生了依赖性,便失去了原创的热情,也就谈不上什么创造力了。

文文画的小人儿头大身子小,腿短胳膊长的。联想到儿童游乐场的沙画,文文妈妈想出了一招:复印出人物的轮廓,只让孩子往里填色。其实这是封锁制约孩子创造力的残酷训练。专家指出,知识可以教,但创造不能教。创造是一种无中生有,创造是一种天生的才情。

孩子是创意大师,孩子刚开始拿起画笔,就站在原创的高点。画作中独一无二的原创,都不是教出来的。大人插手,孩子缩手,成人的干涉与过度的成果导向,是对创意的破坏。

若想保持这份原创活力,应鼓励独立思考能力,以免在成人的过度干扰或是各种视觉污染下,丧失信心与美感敏锐度。

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创造者,孩子的自由情感在涂鸦中得到抒发,会成为寻求独立及自我探索的内在动力,是自主学习的开端。同时,也会逐渐形成自信与个人独特性。

温馨提示:

下一次当孩子画得十分精彩的时候,不要随便把他的画乱扔。想一想能不能用下面这些好玩的办法,培养孩子热爱学习的兴趣。

1.把画装进精美的画框中,作为礼物送给亲戚。

2.把画制成一个薄板,用它们当作盘垫。

3.把画发到网上,让更多的人欣赏。

4.用他喜欢的画当作壁纸来装饰孩子房间的一面墙。

5.做一个家庭绘画作品展,邀请孩子的老师、同学、长辈、邻居前来参观并留言祝福。

延伸阅读

让孩子尽情发挥绘画天分


其实,宝宝从周岁以前就已经喜欢在墙面、桌面等空白的地方随意乱画了,当你发现自家宝宝有这样的一时兴起之后,千万不要拒绝宝宝这种兴趣的发挥。这时的爸爸妈妈最好及时地给出鼓励,并且作出引导。比如,在墙上挂一块白板,或是开辟出一片墙壁,让宝宝知道有固定的地方可以让他们写写画画。这样不仅对整体的家居布置是一种点缀,宝宝天马行空的创意涂鸦还会令房间“增色”不少。

“宝宝天地”涂鸦墙

小孟这里借花献佛,觉得不错,就把姐姐的经验介绍给大家了。

姐姐家的宝宝今年已经两岁了,在她的家里就专门为宝宝留出了一面墙,姐姐称那为“宝宝天地”,专门记录宝宝的天马行空。其实,留出的并不是一整面墙,而只是一个墙裙,为了照顾宝宝的身高,姐姐只留出了一米高的白墙,至于上面的一部分,也是属于宝宝的,贴满了宝宝在白纸上的各种涂鸦和手工品。

在她家,宝宝成长的点点滴滴充满了整个儿童房,“宝宝天地”反而成了家中最温馨的角落,宝宝房也在不经意间活泼了起来。姐姐经常开玩笑说“这样多好呀,每年就刷一次墙,连装修费都省出来了,还不用担心她会满世界乱画,其实这样更省心了。”姐姐每次提到她家的“宝宝天地”都是一脸的幸福,每次过年过节有客人到她家的时候宝宝房就成了她家最亮丽的风景线和待客展品。

当然,墙是每年都要粉刷的,因为时间长了,宝宝就没有地方画了。姐姐专门买了一个数码相机,记录下宝宝每天的杰作。这样既避免了粉刷后留不下宝宝的“墨宝”,又保持了家里的整洁和新意,还能从不同的照片中看到宝宝的进步。

“省时省力”涂鸦板

如果爸爸妈妈觉得每年粉刷墙壁太辛苦了,也可以为宝宝准备一块涂鸦板,最好放在固定的地方,因为这样可以让宝宝知道他有自己涂涂写写的地方,就不会再乱画了。如果是固定的涂鸦板,最好尺寸能够大一点,方便宝宝想要多一点涂涂写写的小心思。

如果真的找不到固定的地方,涂鸦板就一定要轻便小巧了,最好是宝宝自己也能拿得动。爸爸妈妈还要注意把涂鸦板放在方便宝宝拿到的地方,不要太隐蔽,一定要方便宝宝寻找,最好就是宝宝随手抓得到的地方,这样即使爸爸妈妈不方便帮宝宝拿,宝宝也可以随时涂涂写写了。还有就是涂鸦板一定不要放在太高的地方,以免宝宝为了拿到涂鸦板摔伤。

“精挑细选”买画笔

在为宝宝选择绘画工具时,也是有讲究的。

涂鸦板一般自带画笔,这种笔涂写过的东西易擦易洗,一般比较好清洁,比较适合没有充足时间收拾的爸爸妈妈。不过,如果爸爸妈妈想要留住宝宝的“墨宝”,最好选择彩笔或蜡笔,一般比较便宜,而且保留时间比较长一些。这里小孟并不推荐粉笔,因为粉笔比较容易掉屑,不易长时间保存也很难彻底清理,最主要的是,粉笔掉下来的屑一旦被宝宝吸入,对宝宝的身体健康也是有害的。

每个爸爸妈妈都想为自己的宝宝营造出轻松舒适的“创作环境”,希望小孟的唠唠叨叨能给爸爸妈妈们带来一点帮助。

父母不要扼杀孩子的善心


接儿子放学回来,一群孩子在小区里玩耍,儿子便也加入了他们的队伍,我等在楼下,突然儿子跑过来,放下手中的书包,对我说:“妈妈,我去帮一下小区门口修车子的老爷爷,他正在收拾东西回家,东西太多,会收到很晚。”我点头,去吧。

儿子轻快地跑了过去,远远地我看到,他帮着修车的爷爷把车胎、盆、板凳等一一送到车上,又一个小朋友也想加入进去,但刚一伸手,便被远处的妈妈喝斥住了:“回来,别摸那个,脏死了!”孩子瞅瞅妈妈,然后回到妈妈的身边。于是妈妈对她一番教训。

我看到,儿子一边帮着修车的爷爷收拾东西,一边与爷爷说着什么,偶而两人咧开嘴笑。收拾完东西,儿子跑到我面前,伸出两只黑乎乎的手让我看,一个劲冲我傻笑,告诉我老爷爷夸他是个好孩子,还挥动着手里的一个两端凹进去的木块,说是老爷爷送给他的,他要转送给奶奶用来缠线。

儿子快乐地讲述着他刚才的工作,满脸的兴奋,他说老爷爷可以早一点回家了,明天有空的话,还帮他收拾。

尽管我一再躲着他的脏手,我的白衬衣上还是被他摸上了好几个黑手印。我并没有恼火,白衬衣脏了洗一洗就干净了,如果孩子的善心没有了,那将会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

我很庆幸,我给了孩子善良的机会,也同样希望所有的父母都不要扼杀孩子的一颗善心。

孩子的教育往往就在这些一件件的小事之中,不同的父母给了孩子不同的教育,有的孩子善心就此泯灭,而有的却得到发扬。

不要埋没了孩子的美术天分


美术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可以陶冶情操,也可以增强孩子的审美观念。所以,如果你的孩子有美术天赋,家长们一定要尽早发现哦!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它通过具体可视的形象反映现实,具有直观性和具体形象性的特点。美术活动是多方面的,绘画、泥塑、剪纸、折纸、制作小玩具以及美术欣赏等,都属于儿童美术活动的范畴。

孩子的早期美术兴趣大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发现:

1、喜欢绘画。不管是墙上或地上有机会就涂、抹、画,习惯画一种或几种物品。能长时间的画一张画,直到画好为止。

2、喜欢泥塑。能用彩色橡皮泥,捏出各种动物或物品等。

3、对剪纸有浓厚的兴趣,喜欢用剪刀和各种颜色和纸剪出多种千姿百态的窗花等物品。

4、对折纸有兴趣,看见纸就会折出很多东西,一教就会,并且折叠得整齐。

5、爱好制作和粘贴,能用剪好的东西拼粘成优美的画面。会利用废旧的火柴盒、药瓶等制做自己喜爱的玩具。

6、喜欢欣赏美术作品和收集美术作品。

发现孩子的早期美术兴趣,怎样才能确定孩子的早期美术才能呢?

1、在您的孩子绘画、泥塑、剪纸、折纸、制作及美术收藏或制做玩具的过程中,孩子表现得很有耐心,其作品体现细致、形象、美观大方,比例适中。

2、通过比较了解孩子的才能。在集体生活中的孩子,爸爸妈妈在接送孩子的时候,要经常同教师取得联系,了解孩子的情况,您的孩子在众多孩子中,美术作业、作品是否突出或很优秀。

3、在参加社会或集体组织的美术作品展览或比赛、美术考核中,您的孩子的作品是否被推荐入选,并取得优异成绩。

当然,并不是孩子在美术作品的各个方面都很突出,才能确定孩子有早期美术才能。只要在其中的一个方面或两个方面有突出的显现,就可以确定有早期美术才能。父母要肯定成绩,多加鼓励,可根据孩子的早期美术才能给予特殊的培养与指导。

需要提醒的是父母对孩子的培养最重要的是侧重孩子的兴趣,只有孩子有这方面的兴趣了父母才能给予更好的物质支持,如果孩子根本就不喜欢,就不要再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强迫孩子。

干掉宝宝绘画天分的5句话


一句话能点亮孩子的艺术人生,一句话也能泯灭一个画画天才,关键看你怎么说。

墙上贴满了孩子画的树、房子和他最喜欢的猫,你惊叹他如此灵性十足。但是光有感叹还远远不够。如果运用合适的方法,进一步激发孩子对艺术的热爱,他还会拥有一些重要技能,这些技能即使在入学后也十分需要。正如一位儿童发展心理学家所说:“艺术能够帮孩子学习阅读、写作和恰如其分地自我表现。”其实,学艺术不仅是技能的提高,画画对孩子的影响,是一辈子的事情。抓住迸发火花的关键期,孩子将受益终生。

比如:孩子的画与众不同,显露出创造力的苗头,你可以让他说说画里的故事。这样,他还增进了与人的交流沟通能力和独立的批判性思考能力。但是,如果你采取以下的态度对待天生的“画家”,那么,上面所说的一切可能不复存在了。

你画的这是什么呀?怎么一点都不像呢?

大人感受的世界,是现实的存在。看到了,才相信是真的,是好的。但是,小孩儿却不同。他们在4、5岁时,认为主观想象就是真实存在,也就是心里怎么想就怎么画,再加上控制画笔的能力还不够娴熟,所以,孩子的画当然与大人的评判标准有差距。可是,他有画不像的自由。因为,画得像,并不是绘画艺术的最终目的。绘画的真正意义在于满足孩子涂鸦的欲望与本能,让他养成独立创造的习惯,并且勇于表达自我。

其实,真正的儿童画不是考级的作品,更不是以大人意志为主导的画。而是由孩子自己创意,反映孩子情绪指向的“小品”。

不要去猜你孩子那辨认不清的画是什么。而要提问一些开放式的问题,如:“你能告诉我画里面的小秘密吗?”或者“你是怎样就选择了这些颜色了呢?”而不要以“像不像”去评判一幅画。

如果父母太执着于绘画结果,并对技巧过于紧张,只求画得像,就会忽略了最珍贵的原创性(孩子天然所拥有的),也正是毕加索等绘画大师毕生追求那种状态。

尊重孩子就别乱下结论,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是最明智的!

我现在没有功夫听你讲你的画。

大人忙了一天,回家就想清静会儿,歇一歇。然而,对于小孩儿来说,白天是满足好奇心的、令人兴奋的探索过程,回家后一定要告诉爸爸妈妈!于是,画画就成了沟通的桥梁。

5岁的浩浩刚等爸爸下班回家,就迫不及待地告诉他最近的画。他爸爸说:“大多数画的就是一天里发生的小事,他很注重每一个细节,我也能够从细节问题中感受到他的所思所想、快乐与烦恼,挺好玩的。”

我有画要说——画作是孩子无声的语言。当他们还无法以明确的语言表达他心中想说的或是某种委屈时,可以借由不同的线条与色彩,以绘画代替口语说出来。

当你的孩子开始告诉你有关他的画的故事时,一定要全神贯注地听。你们的对话将会拓展他的词汇,还可以教会他按顺序讲述故事,这些对于今后的阅读起到决定性作用。如果他画了一匹马正在田地里,可以问他马生活在什么地方。这将会使他想起马圈、马车等等,有可能还会引出一个长长的故事。

给孩子一点时间,就会成就一个快乐的、想法与众不同的人。

你的画太棒了,将来能够成为画家了。

大人觉得孩子只有受到表扬才能更好地画画,所以,不论他画的什么,画得怎么样,都一味地夸奖。结果适得其反,小孩觉得这类表扬给自己造成的压力太大。实在受不了的时候,可能就开始糊弄你,比如:一天画几十张“一钱不值”的画。

描述性的评论,比如:“那只恐龙看上去真高兴!”听上去更好。其实除了当画家,绘画还能开发孩子更多的潜能。当孩子开始画画的时候,是理解因果关系的绝好时机。通过画画,他们还制定自己的计划,如:“我要试着画一头大象”,并开始琢磨这张画中的大量细致问题,例如:“象有脚趾头吗?”之类的答案。

因为在艺术中无所谓对与错,所以孩子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实践,如:坚信自己的判断力、作品的自我评价等,培养自尊心。同时,绘画艺术还是孩子仅有的、不依靠成人的帮助的,从而进行自我探索和创造的领域之一。

让孩子在适度的评价中生活,你会发现他神奇的自我成长。

画了那么长时间,我们可以准备考级了!

大人觉得,对画画投入那么大,再加上别人都开始考级了,那就随大流吧。但是小孩总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喜欢的每一件快乐的事,都会被大人套上个恼人的框框。画画好并不是通过证书体现的。比赛、考级都体现了大人的游戏规则,而不是孩子意愿的表达。其实宝宝学画的意义主要是在画外获得的那些东西,例如:绘画可以使人获得内心平衡;有助于小肌肉运动的发展;可以帮助儿童培养坚韧精神等。

所以,与其考级束缚,不如自由创造。

你画的不好,我来帮你画。

大人认为,孩子画的线不直,尺寸不对,所以,把着孩子的手,让他规矩地画完一张画是家常便饭。小孩却讨厌这样的做法:你限制了我的手,限制了我的脑,不让我独立地做事。日久天长,孩子产生了依赖性,便失去了原创的热情,也就谈不上什么创造力了。

文文画的小人儿头大身子小,腿短胳膊长的。联想到儿童游乐场的沙画,文文妈妈想出了一招:复印出人物的轮廓,只让孩子往里填色。其实这是封锁制约孩子创造力的残酷训练。专家指出,知识可以教,但创造不能教。创造是一种无中生有,创造是一种天生的才情。

孩子是创意大师,孩子刚开始拿起画笔,就站在原创的高点。画作中独一无二的原创,都不是教出来的。大人插手,孩子缩手,成人的干涉与过度的成果导向,是对创意的破坏。

若想保持这份原创活力,应鼓励独立思考能力,以免在成人的过度干扰或是各种视觉污染下,丧失信心与美感敏锐度。

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创造者,孩子的自由情感在涂鸦中得到抒发,会成为寻求独立及自我探索的内在动力,是自主学习的开端。同时,也会逐渐形成自信与个人独特性。

TIPS温馨提示:

下一次当孩子画得十分精彩的时候,不要随便把他的画乱扔。想一想能不能用下面这些好玩的办法,培养孩子热爱学习的兴趣。

1、把画装进精美的画框中,作为礼物送给亲戚。

2、把画制成一个薄板,用它们当作盘垫。

3、把画发到网上,例如雅虎相册等,让更多的人欣赏。

4、用他喜欢的画当作壁纸来装饰孩子房间的一面墙。

5、做一个家庭绘画作品展,邀请孩子的老师、同学、长辈、邻居前来参观并留言祝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