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才艺培养
2021-04-14 孩子才艺培养 大学新生入学该准备啥 关于坚持的童话故事学才艺,该不该逼宝宝坚持。
以前有一种旧观念:为了孩子将来能顺利考学、顺利找工作、在社会上有一技之长,或者别人学了我也不能落后等等原因,逼着孩子学习艺术,结果孩子学得特别痛苦,大多数人中途放弃。
现在又见一种新问题:新一代的父母观念不同了,认为首先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和自主权,如果孩子喜欢就学,不喜欢就不学,结果又有一大部分人半途而废。
后者放弃和前者的不同在于,艺术老师常常会说:“可惜了。”
学钢琴打了昂贵水漂
3岁的男孩晨晨上幼儿园,从第一天入园就没有哭闹,因为他一见到那架发亮的钢琴就要爬上去。几天之后,才能讲清楚话的晨晨开始向妈妈要钢琴;几个月后晨晨妈熬不住给他买了4000块钱的雅马哈电子琴,可以发出和钢琴一样的音色。密密麻麻的彩色按钮开始让晨晨新奇了一阵,但没过多久,他就把电子琴扔在一边,继续闹着要钢琴。
“这是不是明显的兴趣倾向?”晨晨妈很犹豫,“孩子还太小,而且学琴太苦了;但如果他真有天赋呢?怎么办啊!”又坚持了几个月,最后以家庭会议方式决定:出资15000元买一架钢琴。而晨晨爸到最后也保持反对意见,并以不出钱作为抗议,晨晨妈只好动员外婆一起买了钢琴。
既然买了钢琴,就不能只拿来按着玩。晨晨妈请了口碑很好的幼儿钢琴教师,开始对晨晨进行系统培训。最初几个月,晨晨很快就能弹简单的曲子,玩的时候也常常嘟嘟囔囔地哼着曲子,晨晨妈很为自己的决定感到欣慰。
但好景不长,一年以后,钢琴已经落满了灰尘。“他现在更喜欢变形金刚和孙悟空,《西游记》的全套DVD各种版本都要买,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也不厌。”晨晨妈无奈地说。
才艺练到中学渐放弃
这就是新问题的根源所在。钢琴老师告诉记者,幼儿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当看到键盘乐器叮叮当当时,内心便充满了神奇和乐趣表现为随心所欲地敲打、沉浸在乐器所发出的声音中,这并不一定就代表着孩子在乐器方面有较强的天赋。
孩子在学琴中出现的半途而废现象,多是因为他发现,有很多知识需要自己开动脑筋记忆、存在难度等,跟自己敲敲打打的乐趣相差甚远,或者是发现有别的小朋友比自己弹得好———他的兴趣便会急速下降,这些都很正常。只是在这个阶段,家长的态度非常重要,放弃当然容易,但也许真的就放弃了一颗好种子。
宫外孕湿疹怀孕的表现手足口病症状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孕中期注意事项怀孕吃什么好盆腔炎有什么症状怀孕三个月胎儿图
执著坚持也是教育目的一位少年宫的小提琴老师告诉记者,学艺术没有不吃苦的,以前的家长一味地让孩子吃苦,忘记了培养兴趣;现在的家长只顾着兴趣,却舍不得让孩子吃苦。“艺术名家、大家也都是勤学苦练出来的,当然他们坚持的一个前提就是有良好的基本条件和兴趣,这三者缺一不可,”这位老师说,“其实,很多学生在学习了一两年后放弃非常可惜,因为一年恰恰是一个关卡,绝大多数人是在一年内被淘汰的,可以说,坚持过一年就成功了一半。”
这些当年就是吃苦学成的艺术老师们都认为,学会什么叫执著坚持也是学习艺术的一个重要目的,不管以后是否从事艺术行业,这都是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
相关推荐
儿童早教:学才艺该不该逼孩子坚持?
护孩子天才,培人才博才。早教是宝宝出生的第一个教育,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拥有生活的智慧,在早期教育中你有什么不一样的见解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儿童早教:学才艺该不该逼孩子坚持?”,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儿童之前有一种旧意识:以便孩子未来能圆满升学、圆满找个工作、在社会发展上面有一技之长,或是他人学了因为我不可以落伍这些缘故,逼着孩子学习培训艺术,結果孩子学得非常痛楚,大部分人半途放弃。学才艺该不该逼孩子坚持?
学才艺该不该逼孩子坚持?如今又见一种新难题:新一代的爸爸妈妈意识不一样了,觉得最先要重视孩子的个人爱好和管理权,假如孩子喜爱学,讨厌也不学,結果又有一大部分人急于求成。后面一种放弃和前面一种的不一样取决于,艺术教师经常要说:“可惜了。”儿童
学钢琴打过价格昂贵水冲洗
三岁的男孩儿晨晨上幼稚园,从第一天进园就沒有又哭又闹,由于他一看到那架发光的钢琴就需要往上爬。几日以后,才可以讲明白话的晨晨刚开始向母亲要钢琴;几个月后晨晨妈挺不住给他们买来4000元钱的雅马哈电子琴,能够 传出和钢琴一样的音质。一颗颗的五颜六色按键刚开始让晨晨奇特了一阵,但没多久,他就把电子琴扔在一边,再次闹着要钢琴。
“这是否显著的兴趣爱好趋向?”晨晨妈很迟疑,“孩子还很小,并且学钢琴好苦了;但假如他真有天赋呢?怎么办啊!”又坚持不懈了几个月,最终以家庭会议方法决策:注资15000元买一架钢琴。而晨晨爸到最终也维持抵制建议,并且以不掏钱做为强烈抗议,晨晨妈只能鼓励姥姥一起买来钢琴。
即然买来钢琴,就不可以只用来按照玩。晨晨妈请了用户评价非常好的儿童钢琴老师,刚开始对晨晨开展系统软件学习培训。最开始几个月,晨晨迅速就能弹简易的歌曲,玩的情况下也经常嘟嘟囔囔地哼着歌曲,晨晨妈很给自己的决策觉得高兴。
但好景不常,一年之后,钢琴早已落满了尘土。“他如今更喜欢变形精钢和悟空,《西游记》的整套DVD各种各样版本号必须买,反复看过很多遍也不腻。”晨晨妈无可奈何地说。
才艺表演练到初中渐放弃
这就是新难题的根本原因所属。学才艺该不该逼孩子坚持?钢琴教师告知新闻记者,儿童有较强的求知欲和探寻的冲动,当见到键盘乐器丁丁当当时,心里便充满了奇妙和快乐,主要表现为无拘无束地敲击、沉浸在传统乐器所传出的响声中,这并不一定就意味着着孩子在传统乐器层面有极强的技能。儿童
孩子在学钢琴中出現的急于求成状况,多是由于他发觉,有很多专业知识必须自身勤于思考记忆力、存有难度系数等,跟自身敲敲打打的快乐相差甚远,或是是发觉有其他小孩子比自身弹得好——— 他的兴趣爱好便会极速降低,这种都很一切正常。仅仅在这个环节,父母的心态十分关键,放弃自然非常容易,但或许确实就放弃了一颗好種子。
执着坚持不懈也是文化教育目地
一位青少年宫的小提琴老师告知新闻记者,学艺术沒有不吃苦耐劳的,之前的父母一味地让孩子吃苦耐劳,忘了培养兴趣;如今的父母只图着兴趣爱好,却不舍得让孩子吃苦耐劳。“艺术名人、大伙儿也全是刻苦钻研出去的,自然她们坚持不懈的一个前提条件便是有优良的基础标准和兴趣爱好,这三者缺一不可,”这名老师说,“实际上,许多学员在学了一两年后放弃十分可是,由于一年刚好是一个副本,绝大部分人是在一年内淘汰的,可以说,坚持不懈过一年就成功了一半。”
学才艺该不该逼孩子坚持?这种当初便是吃苦耐劳学好的艺术老师们都觉得,学好什么是执着坚持不懈也是学习培训艺术的一个关键目地,无论之后是不是从业艺术制造行业,这全是应当具有的关键素养。
学习才艺要不要逼孩子坚持
以前有一种旧观念:为了孩子将来能顺利考学、顺利找工作、在社会上有一技之长,或者别人学了我也不能落后等等原因,逼着孩子学习艺术,结果孩子学得特别痛苦,大多数人中途放弃。
现在又见一种新问题:新一代的父母观念不同了,认为首先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和自主权,如果孩子喜欢就学,不喜欢就不学,结果又有一大部分人半途而废。后者放弃和前者的不同在于,艺术老师常常会说:“可惜了。”
学钢琴打了昂贵水漂
3岁的男孩晨晨上幼儿园,从第一天入园就没有哭闹,因为他一见到那架发亮的钢琴就要爬上去。几天之后,才能讲清楚话的晨晨开始向妈妈要钢琴;几个月后晨晨妈熬不住给他买了4000块钱的雅马哈电子琴,可以发出和钢琴一样的音色。密密麻麻的彩色按钮开始让晨晨新奇了一阵,但没过多久,他就把电子琴扔在一边,继续闹着要钢琴。
“这是不是明显的兴趣倾向?”晨晨妈很犹豫,“孩子还太小,而且学琴太苦了;但如果他真有天赋呢?怎么办啊!”又坚持了几个月,最后以家庭会议方式决定:出资15000元买一架钢琴。而晨晨爸到最后也保持反对意见,并以不出钱作为抗议,晨晨妈只好动员外婆一起买了钢琴。
既然买了钢琴,就不能只拿来按着玩。晨晨妈请了口碑很好的幼儿钢琴教师,开始对晨晨进行系统培训。最初几个月,晨晨很快就能弹简单的曲子,玩的时候也常常嘟嘟囔囔地哼着曲子,晨晨妈很为自己的决定感到欣慰。
但好景不长,一年以后,钢琴已经落满了灰尘。“他现在更喜欢变形金刚和孙悟空,《西游记》的全套DVD各种版本都要买,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也不厌。”晨晨妈无奈地说。
才艺练到中学渐放弃
这就是新问题的根源所在。钢琴老师告诉记者,幼儿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当看到键盘乐器叮叮当当时,内心便充满了神奇和乐趣,表现为随心所欲地敲打、沉浸在乐器所发出的声音中,这并不一定就代表着孩子在乐器方面有较强的天赋。
孩子在学琴中出现的半途而废现象,多是因为他发现,有很多知识需要自己开动脑筋记忆、存在难度等,跟自己敲敲打打的乐趣相差甚远,或者是发现有别的小朋友比自己弹得好———他的兴趣便会急速下降,这些都很正常。只是在这个阶段,家长的态度非常重要,放弃当然容易,但也许真的就放弃了一颗好种子。
执著坚持也是教育目的
一位少年宫的小提琴老师告诉记者,学艺术没有不吃苦的,以前的家长一味地让孩子吃苦,忘记了培养兴趣;现在的家长只顾着兴趣,却舍不得让孩子吃苦。“艺术名家、大家也都是勤学苦练出来的,当然他们坚持的一个前提就是有良好的基本条件和兴趣,这三者缺一不可,”这位老师说,“其实,很多学生在学习了一两年后放弃非常可惜,因为一年恰恰是一个关卡,绝大多数人是在一年内被淘汰的,可以说,坚持过一年就成功了一半。”
这些当年就是吃苦学成的艺术老师们都认为,学会什么叫执著坚持也是学习艺术的一个重要目的,不管以后是否从事艺术行业,这都是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
宝宝挑战规则 我该坚持原则吗
早教正能量,成就新梦想。为了婴幼儿智利的开发,许多父母都会给自己的孩子进行早教。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识,培养一个良好的习惯。父母该不该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宝宝挑战规则 我该坚持原则吗》,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相信很多家长都听说过两岁左右的小孩最难带,特别是菜鸟爸妈面对这个时期的宝宝基本没辙。很多家长疑问:为何两岁左右的宝宝总是说“不”?是叛逆还是成长必经的阶段?该纠正还是该保护?宝宝用“不”挑战规则,妈妈该坚持还是该妥协?两岁宝宝进入了自我意识发展时期,“不”成为他们的口头禅,但宝宝绝不是想要和你作对,他只是想要证明自己有能力去完成这些你阻止他做的事情。
1、1.5—3岁,宝宝爱说“不”
每一个宝宝都会在1.5岁到3岁之间经历一段喜欢说“不”的时期,这是宝宝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阶段。1岁以前,在宝宝眼中自己和妈妈是一体的,但宝宝成长到两岁左右,开始逐渐意识到除了“我”还有“他人”,外界环境中的很多东西都不属于我。
随着宝宝自我意识的发展,开始出现一些否定行为,他们试图了解周围的环境,建立自己的好恶观念,表达个人的需求;开始有了独立的思想意识,开始用自己的方式认识和思考世界,只是他们还没学会用更好的方法去处理。
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宝宝经常说“不”,这正是宝宝希望通过自己对大人观点和指令的否定,来强调自己的存在,也是寻求大人对他们尊重的一条途径。
2、说“不”是积极探索的一种表现
科学家表示“生命体最先表现出的状态就是探索的状态。如果一个生命体最初表现的状态不积极,那么他的心理一定不健康。”好奇与探索的欲望是每个宝宝与生俱来的,随着身体和智力的不断发育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宝宝开始慢慢觉得自己可以做很多事情,想要凭借自己的力量,以自己的方式探索世界。
但很多时候家长出于保护的原则,对宝宝的某些探索行为予以阻止。当宝宝想要做一件事情,而父母不允许时,他就会本能地说“不”。可见,宝宝说“不”从某个角度来说,也是渴望积极探索的一种表现,是成长的标志和动力,是一件妈妈值得为之高兴的事。所以家长在出于安全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多放手让宝宝大胆尝试。
3、说“不”是和父母沟通交流的一种方式
对3岁以下的宝宝来说,很多被成人认定的“叛逆行为”,实际上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叛逆,而是宝宝和父母沟通和交流的一种方式。
有一项研究对两岁左右宝宝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一组“叛逆性”强的宝宝,长大后80%都独立性非常强;而在另一组“叛逆性”比较弱的宝宝中,只有24%在成年后做到比较有独立性。因此在宝宝3岁以前,父母如果能给宝宝足够的说“不”的机会,实际上是在锻炼宝宝自己做判断和自己做决定。
如果家长严厉剥夺宝宝说“不”的权力,给宝宝诸多的限制,宝宝在应该出现“叛逆行为”的年龄没有出现相应的行为,很可能对其后期的发展产生负面的影响。
4、妈妈问:宝宝说不,我该妥协吗?
面对总是说“不”的宝宝,家长应该是妥协让步还是坚持阻止?一些家长表示,尽管已经了解到宝宝爱说“不”是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但总是向宝宝妥协不是一种宠溺吗?宝宝不就变得一点规矩都没有了?面对宝宝说“不”,小编教你4步走。
Step1、对于宝宝说“不”的行为,父母首先不要有情绪上的迁怒。家长在给孩子提出要求时,也让孩子能够畅通无阻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让他拥有选择的权力,并且像对待大人一样尊重他的选择。
Step2、在保证宝宝安全的前提下,尽量放手让宝宝探索,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限制。随着宝宝视听觉和运动能力的发育,外界环境对宝宝来说越来越新奇。面对新鲜的事物,宝宝总是难以抑制探索的欲望。给宝宝自由,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恰恰是为了帮宝宝建构规则。宝宝在经历了对各种各样自由的体验后,才能真正发现哪一种规则适合他,进而他会很自愿地去遵守这个规则。
Step3、对于一些关系到安全的必要的限制和规则,妈妈要坚持。当宝宝做的符合规则时,妈妈一定要积极表扬。如果宝宝违反了规则,或是对遵守规则进行反抗,妈妈可以表情严肃地告诉宝宝不可以,尝试让他了解事情后果与伤害,必要时候可以让他“碰碰壁”。
Step4、妈妈还可以尝试使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如果宝宝嚷嚷着非要这样做不可,爸爸妈妈可以利用当时的情景特点,想想办法通过一些有趣好玩的游戏、活动来转移他的注意力,使他忘记那些不合理的要求。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他们对同一事物保持注意的时间是很短暂的,会很快被其他新奇的事物所吸引。
所以,爸爸妈妈可以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例如,宝宝就是要玩妈妈的手机,这时,妈妈可以说,“宝宝,电视里正在播放你最喜欢看的动画片,你不想看吗?”这样一来,宝宝的注意力就能转移到动画片上去了,会把刚才的事情很快忘掉。
怎样让孩子快乐坚持才艺学习
宝宝从出生到长大,离不开的就是教育。早期教育对孩子以后的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影响,早期教育可以提升孩子的智力,从而培养出一个高情商的孩子。对孩子早期教育有什么好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怎样让孩子快乐坚持才艺学习”,供您参考,希望能够以帮助到大家。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孩子们当今才艺学习的现状、父母在孩子学习才艺的道路上的作法、困惑及经验,2008年4月《父母必读》杂志进行了“才艺培养父母最关注的话题”的调查,来自全国31个省、直辖市的2416父母参与了调查(分直接问卷和网络调查),参与面分布非常广泛。相信通过这个调查和专家解读,能有针对性地给父母提供好的经验和方法。
怎样让孩子快乐坚持?
调查问题:给孩子选兴趣班最受哪3个因素的影响?
调查问题:孩子说没兴趣了不想学了,你会怎么做?
调查问题:让孩子快乐坚持,您有哪些好方法?
《父母必读》综合分析:
对孩子学习状态的尊重,对呵护孩子的兴趣有着积极的作用
在回答“给孩子选兴趣班,您最受哪3个因素影响?”时,最受父母重视的因素就是“孩子喜欢”选择率超过70%。
另外两项重要的影响因素分别是“其他家长的推荐”、“培训机构的资质和其他孩子在学的状态”。对这两个因素的重视,通常也是为了保证找到好的老师、合适的方法,促使孩子在学习的路上能够心情愉快。
参与调查的人群中,孩子能够坚持学习或大部分能够坚持的比例是相当高的。之所以能够达到这样高的坚持率,和父母对孩子的尊重是分不开的。这种尊重表现在选课之初几开始学习之后。在回答“给孩子选兴趣班,您最受哪3个因素影响?”时,最受父母重视的因素就是“孩子喜欢”选择率超过70%。
对孩子的尊重,还表现在学习过程中,孩子说不想学时,父母的处理方式。当孩子表示没兴趣不想学时,完全听任孩子的“想不去就不去”的父母只有9.4%,大部分父母都在积极地想各种方法促使孩子坚持下去。有35.5%的父母采取暂停课程,先观察一段时间再说这种方式;有24.5%的父母采取说服教育的方式;有12.9%的父母物质鼓励加说服两种方法并用;有12.3%的家长给予的是物质奖励;简单要求孩子必须坚持上课的家长较少,还不到3%。
由这个调查可以看出,大部分父母是非常尊重孩子的感觉的。特别是“暂停课程,观察一段再说”的方式,与“不想去就不去”有本质的不同,前者在积极了解孩子的状态,寻找方法;后者是放任的。暂时停课观察,帮孩子从挫败感中恢复过来,理清好恶,明确自己真正的兴趣,决不意味着完全放弃。这种对孩子学习状态的尊重,对呵护孩子的兴趣有着积极的作用。一些父母还提供了自己的好方法,“和孩子一起学习”、“和她一起参加相关的活动,让她感到一起活动的快乐”等,非常值得借鉴。
在孩子学习才艺的路上,父母会有各种各样的烦恼,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好方法。孩子能够坚持,应该说和父母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分享父母的成功经验,会使更多的孩子和父母都受益。
专家支招:
细心观察,慎重表态,多路调整
《父母必读》杂志副主编、资深儿童心理学家徐凡(主编《最热的26种宝贝才艺培养全书》)
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讲,孩子的兴趣不稳定,前些日子还很感兴趣的东西,现在已经被扔到了一边,让位给其他事物了。同时他也容易受到周围小伙伴的影响,随着同伴的兴趣而发生改变。这些都和孩子的能力和心理发展特点有很大的关系,很正常。
孩子能否坚持学习是最令父母殚精竭虑的。当孩子学某项才艺,一段时间后就说他“不感兴趣”了,父母需要听听这话的弦外之音。常见的原因有:学到有一定难度的时候,孩子初学时的热情降低,往往会被困难吓退;练习占用了孩子玩耍的时间,于是他厌烦了枯燥的练习;孩子没有进步,缺乏成就感;不习惯老师的教学方法;不适应新的环境……当然,也有可能是他真的不感兴趣了。了解了孩子遇到的问题和他的心情状况,才能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面对和解决。父母表态要慎重,不要轻言放弃,要想办法维持和重新激发他的兴趣。也许,调整一下进度,换一种练习方式,让孩子体验到一次成功,他的兴趣就会重新点燃。而且,他会由此学到一种对待学习的态度、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技巧。落实到每个孩子和具体的才艺项目,如何让孩子快乐坚持,有不同的引导方法,《最热的26种宝贝才艺培养全书》一书汇集了众多专家根据每个具体的项目,总结出的一系列具体有效的好方法,能为父母提供很好的参考,激发孩子学习才艺的主动性,找到把才艺坚持下去的最持久的动力。
下一篇:父母陪伴到底有多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