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是这样开始的曾经,在一个很遥远很遥远的地方,远到几乎没有人可以到达。那里有一望无际的金黄的麦田,嫩绿的草地延绵成柔和的小山坡,山后清澈的小溪潺潺流过。草地和山坡交界处生长着一棵美丽的苹果树。

苹果树年纪很大了,有好多好多世纪了吧。但每年春天,它都会发出细小幼嫩的芽。整个夏天,每当轻快的风吹过,树顶的叶子便会飒飒做响,苹果花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到秋天临近的时候,红而清脆的苹果缀满枝头,像一粒粒宝石。

进入冬天,田野里宁谧安静,偶尔在雪后放晴的天气,雪地上会有一行梅花样的小脚印。老苹果树下有一个地穴。地穴依偎在小山坡旁边,一丛会开零星小蓝花的茅草掩着地穴的入口。地穴里住着一只小狐狸。小狐狸住在这棵老苹果树下的地穴里已经有好多年了。

每天清晨,当阳光照到入口处的茅草上面,小狐狸就醒来了。它总是先到近旁的小溪洗洗脸和小爪子,然后开始一天的生活。小狐狸会追踪野兔,逮那些灵活而美味的秧鸡,有时也偷偷潜进农家,把农妇养的生蛋母鸡追赶的见叫着四下逃跑。农妇拿着扫帚大声叫骂。

小狐狸觉得这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小狐狸的地穴里干燥温暖,它总是打扫的干干净净。小狐狸喜欢自己的地穴,它喜欢地穴外延绵的草地和无边的麦田,喜欢那棵美丽的老苹果树,每当苹果树上的苹果红透了的时候,小狐狸总是把它们一个个的摘下来,堆在地穴里。

于是,整个白雪皑皑的冬天,小狐狸的地穴里都溢满甜甜的香味。老苹果树的树干上有一个树洞,小狐狸爬进去看过,里面和它的地穴一样,也是干燥而舒适的。小狐狸不喜欢住在树洞里,但有时它也会想,要是有个邻居,也是件很好的事情呀。

所以小狐狸照着自己地穴的样子,在树洞里铺上柔软而芳香的稻草,可是,树洞里一直没有谁来住。一个晴朗的秋日的午后,小狐狸和往常一样坐在地穴外面梳理着它金黄的毛皮,忽然,它看见一只虎纹的狸花猫出现在小山坡上。小狐狸直起身子,看着这只狸花猫缓缓的从山坡上走下来。“你好,”狸花猫对小狐狸眯眯耳朵,“多美的天气!!”“你好。”

小狐狸也向陌生的狸花猫眯眯耳朵,“你不是这儿的,你从哪儿来??”狸花猫指指小山坡,“那儿,趟过小溪,穿过森林,很远的地方。”“你呢??”狸花猫看着小狐狸,它有天空一样颜色的眼睛。小狐狸指指老苹果树,“这里是我的家。”“很漂亮的地方。”狸花猫走到小狐狸的身旁,坐下来。“这么美丽的树和辽阔的视野,有这样的家真好。”小狐狸有点害羞,这是它头一次听见别人这么直言不讳的称赞。

它轻轻的摇摇毛茸茸的尾巴,沉默了一会。“那,你要去什么地方呢??”过了一会儿,小狐狸问狸花猫。“不知道,”狸花猫歪歪脑袋,语气里透着一丝快乐。“四处走走吧。”夜晚来临,小狐狸请狸花猫吃它逮到的野兔。“这里的天总是蓝的透明,白云像干净的棉花,风吹的树叶不停的跳舞,还有还有,晚上你能看见所有的星星,听的见蟋蟀低地吟唱。收获季节麦田里的麦子像海的波浪。”小狐狸对狸花猫说,它的瞳孔里映着星光,像碧绿的翡翠。

小狐狸问狸花猫:“你会喜欢这里吗??”狸花猫问小狐狸:“你会喜欢我做你的邻居吗??”于是,狸花猫在老苹果树上的树洞里住下来,小狐狸有了一个邻居。秋风吹着,田野里的麦子开始泛起金黄的涟漪,老苹果树上的苹果由清涩转为成熟。

小狐狸坐在草地上,向着风中轻轻嗅着。空气里有躁动不安的微粒。“收割的季节又要到了。”狸花猫在阳光充足的树枝上伸伸懒腰,喉咙里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小狐狸站起来,向麦田跑去。狸花猫问:“去哪儿??”“去追鸡。”小狐狸没有回头,灵活的大尾巴在麦田边一晃,不见了。

狸花猫望着麦田边摇晃着的麦穗,动了动胡子。傍晚,夕阳快烧完的时候,小狐狸回到老苹果树下的地穴。地穴的入口放着一只秧鸡,小狐狸用前爪探探,还是温热的。小狐狸抬起头,老苹果树上的树洞黑黑的,什么也看不见。

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的傍晚,小狐狸回来的比平常早。狸花猫坐在老苹果树的书根上,歪着头看着小狐狸。小狐狸在地穴入口边的软草上慢慢的趴下来,蜷成一个毛球。狸花猫静静的看了一会,然后它走到小狐狸身边,一声不响的舔着小狐狸后腿上的伤口。

“谢谢你。”“为什么要每天去追那没什么不同。些呆头呆脑的鸡呢??你并不吃它们的啊。”“当你全神贯注于一件事情的时候,是不是可以什么都不想??”狸花猫沉默着。“有的人来了,又走了,或者你待在谁的身边,又离开了,不管怎样,结果总是孤单。没什么不同。这样的往复没有任何益处,孤单,就是孤单而已。“这只是习惯,习惯追鸡,习惯别的什么也不想,习惯孤单,“习惯躲开伤口……”老苹果树上的苹果一个个的红透了,树林里的悬铃木开始放飞它的黄叶。

麦田里农人忙着收割成熟的麦子,然后趁着晴好的天气将麦子晾晒、脱壳,送到磨坊磨成面粉。小狐狸有时也到磨坊去,它喜欢上了巨大的风车,麦粒在风的力量下粉身碎骨。小狐狸想起在农舍看见农妇将白惨惨的面团放进火里,变成亮黄喷香的面包。火是神奇的精灵,小狐狸想,它能让已经死去的麦子复活。

火和麦子,它们的生命都是金黄色的。暖洋洋的日子,狸花猫总是在草地或者树枝上晒太阳。狸花猫告诉小狐狸,如果你躺着看天空里的云,时间长了,你就可以按自己所想的那样改变云的形状。“试试吧。”狸花猫对小狐狸说。小狐狸只是听着,没有说话。到了午后的时间,小狐狸仍然跑开了。终于有一天,狸花猫生气的说:“这真是愚蠢。你甚至不给自己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小狐狸也生气了。它想,你并不是一只狐狸呀,你知道什么呢?

当小狐狸追着鸡在田边乱跑的时候,它一直在想着狸花猫的话。于是它停下来,仰头看着天空,蓝天里没有一丝白云,干净的天空,看起来就像是狸花猫的眼睛。小狐狸一动不动的定住了。农妇咒骂着追上来,手里的棍子无情的落下——小狐狸没能躲开。夜幕低垂,当第一颗星星出现在地平线附近,小狐狸终于回到了老苹果树下的家。

它走过的草地上留下班驳的血迹,漂亮的金黄色毛皮上满是泥土和污渍。地穴入口什么也没有。小狐狸向着老苹果树上的树洞轻轻叫了一声。没有回答。黑洞洞的树洞口没有露出狸花猫熟悉的身影。树洞又空了。小狐狸一瘸一拐的挪进自己的地穴,趴在暖暖的稻草上。它艰难的转过头,舔舔自己的伤口。

然后,它哭了。雪,不知何时纷纷落下。冬天的月亮圆而苍白的挂在天空中央,星星也冷的发抖。小狐狸坐在盖满白雪的草地上,看着大熊星座和小熊星座缓缓移动。小狐狸动动已经微微麻木的爪子,觉得冬天真冷。到春天的时候,小山坡后面的小溪涨起水,农人又种下新一季的小麦,老苹果树一年一度的抽出嫩芽。

小狐狸坐在草地上,闻着空气中泥土的芬芳。它躺下来,看到那一片蓝天,一朵朵白云好像剪下来粘上去的白棉布。小狐狸看啊看啊,时间长了,它觉得每一朵云都变成了狸花猫的模样。于是,每一个晴朗的午后,小狐狸都躺在老苹果树下看云。它已经不再去追鸡了。

苹果花凋谢,小小的青绿的苹果从枝叶间探出脸儿。麦子渐渐长高,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麦田又有了金黄的波纹。“收割的季节不远了。”一个晴朗的午后,小狐狸躺在老苹果树的树根上看云,风飒飒做响,田野里麦浪滚滚,白色的云像狸花猫微笑的脸。小狐狸想到,也许狸花猫永远不会再回来了,这么一想,小狐狸觉得心里一阵疼痛。它忍不住又想哭。

忽然,它听见一个声音,“你好,多美的天气。”小狐狸回过头,它看见狸花猫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小山坡上。小狐狸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你,”小狐狸说:“你从那儿来??”“我从这里离开,”狸花猫边说边从小山坡上走下来,“我趟过小溪,穿过森林,到了很远的地方,“可是,当我看见金黄的麦田,我就会想起这里的老苹果树,“当我看见绿色的草地,我就会想起你的眼睛。“我想我无法真的离开。”狸花猫走到小狐狸的身边,看着它:“我想你。”

小狐狸终于忍不住眼泪,狸花猫轻轻舔舔那些晶莹的液体。小狐狸问狸花猫:“你会留下来吗??”狸花猫问小狐狸:“我可以一辈子留在你的身边吗??”又一个春天到来,农妇有了一个小女儿。有时小狐狸在田边看见她,她会挥着胖乎乎的小手对它咯咯的笑。老苹果树一年年开花结果,而小狐狸和狸花猫幸福的在一起。

宝宝们在听了这个故事之后,有什么样的想法呢?不妨给爸爸妈妈讲一讲。

相关阅读

分苹果的故事(下)


我以前听说过一句话,“干木头不烂,湿木头不烂,不干不湿的木头才会烂”。

就是当你费尽心思教育的孩子带到社会上时候,却发现她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分苹果的妈妈,比如老师呀,以及其他对她有很大影响的成年人。

该怎样让我们的宝贝在各种妈妈面前都能吃到苹果呢?或者吃不到苹果的时候也不改变正确的人生观呢?

我和那两位妈妈有同感。我总是教育孩子脚踏实地、好好做人。但教小孩子投机取巧的人,我周围就大有人在。可怕的是:他们并不认为这样不对或不好,还为此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很聪敏。因此,我担心的不是孩子吃亏,而是担心她以后是不是能适应社会。

正巧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讲到有人向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教授提问,影响他一生的重要阶段,结果这个教授回答说是幼儿园。看了以后我颇有所思,幼儿阶段是人生的启蒙阶段,第一步迈得好不好,将影响他的一生,那么,我们做为孩子的家长,该如何通过言传身教为孩子们未来的成长打好基础。

我感到肩负的责任很大很大!

分苹果的故事(上)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和50名有犯罪记录的人,分别给他们去信,请他们谈谈母亲对他们的影响。其中有两封信谈的都是一件事:分苹果。

一封信是一个来自监狱的犯人写的: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大小不同,我非常想要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不料,弟弟抢先说出了我想说的话。妈妈听了,瞪了他一眼,责备他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于是,我灵机一动,立即说:“妈妈我想要那个最小的,把最大的留给弟弟吧。”妈妈听了非常高兴,把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奖励给了我。从此,我学会了说谎。

另一封信是一位来自白宫的著名人士写的: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出几个苹果,大小不同。我和弟弟们都争着要大的。妈妈把那个最红最大的苹果举在手中,对我们说:“这个苹果最红最大最好吃,谁都想得到它。很好。那么,让我们来做个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一人一块,负责修剪好,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利得到它。”我们三人比赛除草,结果,我赢得了那个最大的苹果。我非常感谢母亲,她让我明白了一个最简单也最重要的道理。

这两个故事确实让人扼腕叹息,仔细思索,余味无穷。一个中国人看到这两个故事后,也讲了一个苹果的故事,前半部分与后一个故事相同。妈妈确定了分苹果的原则后,老大立即拿起工具在烈日下干了起来。等到老大干完那块草坪的活,汗流满面地来到妈妈面前时,桌上只剩那个最小的苹果。两个弟弟正在妈妈身边乖顺地啃着又红又大的苹果。老大哭叫着说:“说好的,谁干得好,谁吃大苹果。”妈妈怒斥道:“你的动机就不对,你干活只想得到你想得到的东西。”老大争辩说:“可弟弟他并没有干活呀?”妈妈怒火冲天:“既然你这么会干,你为什么不替他们干了?”老大呜咽着无奈地离开,身后传来妈妈和弟弟的欢笑声。作者写完这个故事后评道:这个故事发生在以前中国的某个地方,但今天仍在延续。这个看似简单、平常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在管理工作中,仔细品味分苹果的故事,琢磨其中的哲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是很有教益的。

第一个故事,罪犯之所以成为罪犯,绝不会是因为他在妈妈分苹果时的察言观色,因而编出了一个谎言。但是,由谎言而可以得到实惠,却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并时时提醒他,谎言比真实更有效。这件事对他日后的行为及世界观的形成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妈妈在一件小事上的不经意的做法,导致了孩子走入岐途,成为罪犯,这可能是这个妈妈或千千万万个妈妈绝对没有想到的。由此引出了一个命题:我们怎样看待真实表达自己意见的人;怎样对待不合自己心思的、也并不十分合理但却是有其真实意见的人。在管理工作中肯定会经常遇到同样的问题,简单的处理或不得要领的批评,可能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给自己的工作造成阻力,在自己和团队、部门中形成口是心非、虚以委蛇的不好风气。集体就绝无真诚可言,也不会有向心力、凝聚力。这是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之一。

分苹果的故事(下)

避开家庭教育中的“坏苹果效应”


“坏苹果效应”是指一个坏苹果如果不及时剔除,则会将周围的好苹果也变成坏苹果。在我们的育儿当中也有很多类似的事情,很多时候我们对孩子的要挟、对孩子缺点的放大都会产生“坏苹果效应”,这些妈妈们都知道吗?

显性要挟带来“坏苹果效应”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如果你不……,我就不给你……/不带你……”。如果说孩子不愿意干的事情是坏苹果,愿意干的事情是好苹果,家长把这两样事情捆绑在一起,以孩子感兴趣的事情要挟孩子干不愿意干的事情,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孩子可能对“好苹果”也不感兴趣了。原因就是当孩子感受到家长的要挟,心里就会产生一种不满的抵触情绪,这种负性情绪体验通过家长人为缔造的好苹果和坏苹果之间的心理链接,侵蚀感染到孩子原来感兴趣的事情上。而且孩子也只是会表面上屈服顺从,心不甘情不愿的做了你希望他做的事情,但内心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接纳家长的本意。久而久之,长期处于这样的“坏苹果效应”下的孩子会意志消沉,缺乏自主追求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的内在动力,表面顺从,但其实对家长有抵触和不满。

隐性要挟也会带来“坏苹果效应”

有些家长嘴上会说自己是非常民主和尊重孩子的意志和想法的,绝对不会做出要挟孩子的事情。但其实在不经意之间也会出现隐形要挟的现象。比如我们绘画心理乐园的一个家长就在跟我交流的时候说到:孩子不愿意去学习古筝,觉得太累了。然后家长就对孩子说不去学古筝也行,那是不是可以在课余时间把钢琴的级别练的更高一些。之前孩子本来是会主动练琴的,可是最近反而莫名的懈怠了。正是因为家长并没有照顾到孩子想要休息和放松的真实愿望,而是继续看似柔软,却实则给孩子施加压力,提出了自己的条件。当孩子感受到家长对自己的关爱是有条件的,内心一定不会好受,而这种负面情绪就会干扰到孩子的钢琴学习。

挫折感泛化带来“坏苹果效应”

有些父母是这样的,看不得孩子身上出现一丁点的失败、错误或者不足,否则就很容易紧张和焦虑,认为是很严重的问题。这背后的真实原因是家长本身很容易出现挫折感泛化的心理模式。也就是说,一件孩子身上的事情引发了家长自己的挫折感,家长就会把这种挫折感泛化到很多其他的事情上,从而用与这件事情本身完全不匹配的重视程度来对待这件事情,“坏苹果效应”就产生了。有一些这样的孩子,稍有差池就会崩溃式地大哭,可想而知,这种教育下的孩子是经不起一丁点的挫折的,因为哪怕一丁点的挫折,就被他们的家长扩大了N倍。久而久之,孩子很有可能变得怯于尝试,过分自我否定。更遗憾的是,他们以后也有可能会成为自己父母那样的家长。

两个母亲分苹果的小故事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他们都在各自的行业中获得了卓越的成就;同时又选出50位有犯罪记录的人。分别去信给他们,请他们谈谈母亲对自己的影响。有两封回信给心理学家的印象最深刻。一封来自白宫一位著名人士,一封来自监狱一位服刑的犯人。他们谈的都是同一件事:小时侯母亲给他们分苹果。

那位来自监狱的犯人在信中这样写到: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小不同。我一眼就看见中间的那个,又红又大,非常想要。这时妈妈把苹果放在桌子上,问我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个?我刚想说要最大最红的那个,这时弟弟抢先说出我想说的话。妈妈听了,瞪了他一眼,责备他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于是,我灵机一动,改口说:“妈妈,我想要那个最小的,最大的留给弟弟吧。”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在我的脸上亲了一下,并把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奖励给我。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从此,我学会了说谎。

那位来自白宫的著名人士是这样写的:小时侯,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小不同。我和弟弟们都争着要大的,妈妈把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举在手中,对我们说:“这个苹果最大最红最好吃,谁都想要它。很好,现在,让我们来做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三人一人一块,负责修剪好,谁干得最好,谁就有权利得到它!”我们三人比赛剪草,结果我赢得了那个最大的苹果。我非常感谢母亲,她让我明白一个最简单的也最重要的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须努力争第一。她一直都是这样教育我们,也是这样做的。在我们家里,你想要什么好东西要通过比赛来赢得,这很公平,你想要什么、要多少,就必须为此付出多少努力和代价!

这个分苹果的故事,对我们至少有三点启示:一是教育不要违背人的天性,去造就扭曲的人格;二是要利用孩子的需要,对孩子加以正确引导,使之懂得索取与付出之间的关系;三是要让孩子懂得公平,即使是竞争也要讲究公平,不要想歪点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