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家庭,由于老人或保姆带孩子,家里会同时有几种方言,还有的家长会再教孩子英语单词。因此有些家长会担心:这样复杂的语言环境会不会拖慢了孩子学讲话的进度和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专家解释:

处于学说话的快速时期的宝宝,在一般情况下,他学习的是家里主要讲的方言,当然另一种方言他也能听得懂。

儿童是在环境中学习说话的。比如一个家里父亲是北方人,讲普通话,母亲是上海人,讲上海话,而母亲是他的主要抚养人,那么,孩子一定以学上海话为主。

但是,也有这种情况,即讲上海话的母亲对孩子讲话时,也讲普通话,因为普通话在我们国家更普通,用得更广,于是,孩子也主要讲普通话了,由于孩子是生活在两种方言的环境里,总是一种为主,另一种为辅,不用专门教,也不会拖慢学说话的进度。不过,夹杂几种方言的情况也会有的,但不要紧,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会懂得区别的。

如果还教孩子英语单词,虽然能听得懂,但没有必要,因为学说一种语言,要有说这种语言的环境,如果只是只是偶尔说一两个单词,当然他也听得懂,但不太可能学好。当然,这时也要有英语环境,家人常说才行。

如果家长觉得有趣,让孩子说几个英语单词,倒也未必不可,等于一个东西多了一个名称,不过不能太多,多了会影响家庭方言的学习,确实会搞乱了。

扩展阅读

宝宝可以同时学习好几种语言吗?


友:我儿子现在33个月,上午在国际幼儿园学习,下午在韩国幼儿园学习。家里跟母亲说的是汉语。同时学习3种语言,孩子会有问题吗?

茅于燕:儿童从一岁半至三岁是学习语言的快速时期。在一般情况下,到三岁生日时,他已经完全讲自己家庭的语言了,也就是说家人主要讲哪些方言,他也会讲哪种方言。

有时父亲讲一种方言,母亲讲另一种方言,孩子也就会说两种方言,但往往还是以照顾他最多的人的方言为主,因为儿童是在环境中学会语言的。

有时父母为不同国别的人,孩子生活在这个环境里,也就会懂、会说两种国别的语言了。母亲说:“拿小汽车”,父亲(美国藉)说:“takeacar”,一岁半的孩子都能照着做出来。

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家庭环境,只靠在幼儿园学好另一种语言,对33个月的孩子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更何况学两种国别的语言呢!

所以我认为没有三种生活环境,要学好三种国别的语言是很难做到的。

当然,如果你们家庭有这个需要,也可以这样做。不过,恐怕有一种语言(母语)会掌握得更好些,另外两种会困难些。

赤橙黄绿青蓝紫,你家宝宝能识别几种了呢?


视觉是人成熟最晚、发展最慢的一种感觉。虽然基本视觉皮层能在怀孕7个月时从胎儿眼中接收讯号,但视觉通道的神经细胞在出生后数月仍不成熟,对宝贝来说,世界大都是模糊的。宝宝认识颜色是有一个科学的发展规律的:红—黑—白—绿—黄—蓝—紫—灰—棕。让宝宝根据这个顺序去认识颜色,将事半功倍。一、宝宝刚出生只认识黑和白

刚开始的时候,根本没有必要丰富宝宝周围的颜色,否则会让宝宝害怕,这是因为宝宝在母亲的肚子里,只体会两种颜色,一个是黑,一个是白。所以,出生不久的宝宝建议家长,多用一些黑白的装饰物来装饰宝宝的房间或者是小床,这样,宝宝不至于看到杂乱的颜色而害怕。

二、宝宝认识颜色有规律

识颜色是有一个科学的发展规律的:红——黑——白——绿——黄——蓝——紫——灰——棕(褐色)。按这个顺序去认识颜色将事半功倍,而且教孩子认识这些颜色时一定要注意的是方法。不能一股脑的教给他认,而是这个星期教他认黄色,在生活中就只给他认一切包含黄色的物体,下一个星期只认蓝色,认识生活中所有含蓝色的事物,如此类推,很快他就会掌握全部颜色保证不易忘记,就是靠着这种方法,有些宝宝快满两岁时就已经认识了十种颜色了,进而推广到粉红等一系列浅色系列分辨也没问题。

三、宝宝认识颜色的方法

1、多为宝宝提供一些丰富的色彩,可以在宝宝的居室里贴上一些色彩调和的画片挂历,在宝宝的小床上经常换上一些颜色温柔的床单和被套,小床的墙边可以画上一条七色彩蜡。在宝宝的视线内还可以摆放些色彩鲜艳的彩球、塑料玩具等,充分利用色彩对宝宝进行视觉刺激,对宝宝认识颜色有很大的帮助。

2、宝宝如能盯着某种颜色或转动头部看到别的颜色时,家长可以指着这些玩具对宝宝说:“这是红气球”,“那是小白兔”,“这是黄花”等用语言加以描述,加深宝宝对颜色的感知。

3、当宝宝长到1岁多,咿呀学语时,家长和宝宝可以一起做“我说,宝宝指”的游戏。例如:你指着几种颜色的气球问“哪只是红气球,哪只是蓝气球?”让宝宝用手去指,指对了就亲亲宝宝,并说:“宝宝真乖,这是红气球。”如宝宝指错了,就说:“再看看,哪只是红气球?”宝宝还是指不出,成人就要反复指着红气球说“这是红气球。”宝宝认识红以后再认识绿色。也可变换说:“这是红气球呢,还是绿气球?”让宝宝学发“红、绿、蓝”的音。还可放上各种颜色的玩具,让宝宝按成人的要求拿出同颜色的玩具。

4、宝宝到1岁时,家长可用各种颜色笔画些宝宝熟悉的植物、动物、水果等。如:太阳、草地、花朵、树叶、苹果、小鸡、小狗、小兔、小鸭等,并边画边说:“这是红太阳,这是绿色的草地,这是小黄鸡”等等。也可把各色蜡笔放在一起,让宝宝帮助拿颜色,如画红花,成人可说“请宝宝拿红蜡笔给爸爸画红花……”只要反复训练,方法得当,循循善诱,宝宝到3岁时,完全可以认识“红、黄、绿、黑、白”五种颜色了。

5、用"是非强调法"认识颜色

刚开始教孩子认识颜色和形状时,家长一定要掌握用“是非强调法”。例如,看见几个彩色的气球,我们告诉他:“这个是红色,这个不是红色的。”通过“是”和“不是”一起来强调一个知识点——红色,等孩子不管看见什么东西都能一眼分辨出“红色”时,我们再用这种方法来教孩子认另一种颜色。这样以一个个知识点来帮助孩子加深记忆,巩固知识,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宝宝普通话还是方言


快一岁了的亲亲正在牙牙学语。让亲亲妈得意的是,有时自己教她一些英语单词,她也能听懂个大概。上个月亲亲妈出差,给女儿打电话,突然她觉得特別失落。因为她说的全是公公婆婆家的方言,甚至保姆的方言,自己的宝宝说着我陌生的语言,听起来十分痛苦。

现在很多家庭,由于老人或保姆帮忙带孩子,家里会同时有几种方言,还有的家长会再教孩子英语单词。究竟要不要学方言?这样复杂的语言环境会不会拖慢了孩子学讲话的进度和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即便三种语言也能运用自如

我赞成女儿学方言,我婆婆是说山东话的,公公和我们是说普通话的,我和老公一般都说临安话,所以我女儿的语言环境很复杂。小朱家几乎是个微缩版联合国。她说,自己之前也怕女儿这样学不好普通话,但是慢慢地她发现,与其担忧,还不如干脆放手,没想到她一下子就会三种语言了,并且运用自如。小朱说,让孩子学方言,那是可以将方言传承下去的最好途径。

1岁前要多跟孩子说话

其实对于教宝宝普通话还是方言这个论题,妈妈们的看法还是不尽相同的。据报道,华盛顿州立大学的帕特里夏库尔研究发现,当婴儿听到不同方言的音素时,他的大脑就会组织一组神经细胞来识别并将之储存,这就是为什么说1岁前要多跟孩子说话的科学依据。此外1周岁时,婴儿对于没有听过千万次的音素就无法辨认。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新语言就会备感困难。

这也就是说,在1岁前请家长放心地为孩子的大脑储存不同的语言,尽可能开发宝宝的的语言识别能力。当然,什么事情都有个度,刻意为宝宝创造太复杂的语言环境,反倒会影响宝宝多种方言的学习。

你家宝宝会刷牙么?


“6个月大的孩子就应该开始刷牙。”听到这种说法,您是否觉得惊奇不已?口腔科医生建议,保护口腔健康,应该从婴幼儿期就开始,青春期需格外注意。

6岁之前学会刷牙

6岁之前,家长就要教会孩子刷牙。实际上,牙齿从萌出就要开始刷牙,也就是出生6个月以后就要开始刷牙。当然,那个时候刷牙很简单,家长戴上一个纸套或者把手洗干净缠上纱布,蘸上水轻轻擦拭牙齿,每天一次。到两岁半,20个乳牙全部萌出后,就可以使用牙刷了,每天2次,还是由家长来刷。

三岁以后,孩子就要逐步学会自己刷牙。由于初学,孩子刷得可能不干净,家长和幼儿园老师要起到监督作用,检查孩子刷得是否干净,培养他的刷牙兴趣,帮助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要在六岁以前培养出刷牙的习惯。

3岁之前不用牙膏

在幼儿时期,由于生理条件反射尚未建议,家长在给孩子刷牙时,孩子有可能会吞咽牙膏,从而对胃肠道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专家建议,3岁以前的孩子不使用牙膏,只用清水即可。3岁后可以使用牙膏,用量一定要注意:6岁以前儿童,绿豆粒大小的牙膏足矣(成人使用牙膏,黄豆大小的即可)。

保护好第一颗恒牙

6岁到12岁的儿童,重点关注的是如何预防龋齿,保护好第一颗恒牙。6岁以后,第一颗恒牙开始萌出,因为它紧挨乳牙,很容易被人忽视。其实,它在口腔中处于中流砥柱的作用,在乳恒牙交替过程中,它能保持正常咬合关系,从而保证其他牙齿按照它的“定位”进行“排队”,所以这个牙齿非常重要。保护新萌出的恒牙,有一个很有效的办法,就是及时做窝合封闭。

青春期重点预防牙龈炎

12岁以后,孩子进入青春发育期,身体内分泌会发生一些变化,体现在口腔中,就是牙龈肿胀,甚至有轻微的出血。青春期过去以后,炎症、肿胀会自然消失,因此称为青春期牙龈炎。但是,如果这一阶段不注意口腔保健,没有及时清除上面的细菌、食物残渣等等,那么细菌产生毒素,刺激牙龈组织肿胀、出血,就会由青春期牙龈炎,转变成不洁性牙龈炎。因此,一定要保护口腔,养成正确、有效地刷牙习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