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您正确呵护宝宝艺术萌芽

勿将艺术潜能简单定位

即使宝宝表现出扭扭唱唱或涂涂画画的兴趣,也不能简单地推断说宝宝的艺术兴趣点就在唱歌或画画上。在宝宝的早期发展中,兴趣点有可能是多方面的,简单地把宝宝的艺术表现定位在某个方面,往往会造成宝宝片面发展,对大多数宝宝来说,强烈的某方面的艺术倾向并不很明显。

大多数宝宝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艺术兴趣,这也正是有的父母常常抱怨自己的宝宝一会儿喜欢画画、一会儿又喜欢弹琴的缘故。父母要仔细观察宝宝的艺术兴趣点,找出他的艺术敏感点,然后创设相应的环境,为宝宝艺术发展的潜在可能向现实转化提供条件。

艺术潜能≠技能技巧

大多数父母希望自己的宝宝有某项艺术才能,或至少有点艺术气质,所以会给予宝宝艺术方面的刺激,让宝宝的艺术潜能表露出来,这是对儿童潜能不信任的一种表现。艺术潜能就像种子,需要合适的条件才能发芽。这些条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对宝宝生活有重大意义的人要信任宝宝的这些潜能。父母切莫追求单纯的技能刺激,相信运用某种开发教材或某类教具,就能使宝宝的艺术潜能得以发展。与其信任某些毫无根据的发展方案,倒不如信任自己的宝宝具有在一定环境下必将表露的艺术潜能。

重在艺术审美体验

有的父母往往追求宝宝艺术成果的体现,如会弹几首曲子、会画几幅画等,有的甚至过早追求过级考证。这些很容易使宝宝失去对艺术的兴趣。发展儿童的艺术潜能,关键在于培养宝宝对审美要素的感受力。可以有意识地创设环境,或带宝宝到大自然中感受现实生活中的色彩、线条、平衡、对称、节奏、韵律等美的要素。试想,如果没有生动的、活的审美源泉,何以激发宝宝内在的艺术潜能呢?

扩展阅读

教您正确激发宝宝的“玩商”


教您正确激发宝宝的玩商

我们早就知道智商一说,如今人们口中多了情商一词,其实,对于孩子们来说,还有玩商,也就是孩子对玩耍的参与及收获。

玩耍的益处:

每个孩子都喜欢玩具,每个孩子都爱玩。你还记得自己孩提时代玩耍时的样子吗?那时,你会在得到一本新书,一个盼望已久的新玩具时欣喜若狂;你会对自己的发现兴奋异常,有一种强烈的、想学习的喝望。玩耍和玩具为儿童打开知识的大门。儿童通过玩耍来探索世界,这是他们身上天然存在的学习驱动力。父母要学会鼓励孩子聪明、巧妙、愉快地玩,发展孩子的玩商,这不仅能帮助孩子多学知识,还能使他们愉快地生活,与别人和谐相处。

具体来讲,玩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益处:

1.通过玩耍,儿童了解自己的周围世界;

2.通过玩耍,儿童学会以适当的方式关注别人;

3.在玩耍中培养儿童与其他人积极相处的能力;

4.玩耍能担高儿童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为今后进学校学习打下基础;

5.玩耍能促进双侧大脑半球左半球和右半球的发育;

6.在玩耍中发展儿童天生的好奇心,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自主性。

教您正确表扬孩子的好方法


教您正确表扬孩子的好方法

俗话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赞扬如阳光,批评如利剑”。但对孩子的表扬也并非是多多益善,赞扬也像服药一样,不能随便乱用,它也有关于时间和剂量的规定,也有使用的禁忌规则等。

那么,怎样表扬孩子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呢?笔者觉得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表扬应针对事,而不应针对人。

表扬的目的是让孩子明白哪些行为是好的,以增强孩子的好行为,所以表扬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要针对孩子对某一件事付出的努力,取得的效果,而不要针对孩子的性格和本人。如在孩子把玩过的玩具整理好后,我们若说:“你真是个好孩子”,这样孩子就可能弄不清父母是表扬他玩具收拾得好,还是赞扬他不再玩玩具了。而父母若说:“你把玩具收拾得这么好,我真高兴。”这样孩子就会明白这种行为是好的,以后还要这样做。逐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表扬要及时。

及时的表扬犹如生病及时服药一样,对年幼的孩子会产生很大的作用,一旦发现孩子有好的行为,就应及时表扬,这样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表扬孩子的点滴进步。

在生活中,肯定孩子的点滴进步是巩固孩子的好行为,形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手段,如孩子的东西往往用过后乱扔,你可以要求他把自己的东西整理好,孩子只要能整理好一件东西,也应及时表扬“你这样做真好,若能把其他东西收拾好就更好了”,这样孩子就会逐渐巩固自己的好行为,形成好习惯。

4、尽量避免当众表扬孩子。

许多父母都喜欢当众表扬孩子,对孩子的某些特长,甚至让孩子当众“表演”,认为这样做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其实这样夸奖很容易造成孩子爱虚荣、骄傲自满的倾向。一些被当众夸惯了的孩子,有一点好的表现,没被注意到,就会感到委屈,甚至有的孩子为了夸奖而弄虚作假,这样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

5、表扬的方式要恰当。

孩子的年龄、性别、性格、爱好不同,其所需的表扬方式也不尽一样,如小孩子喜欢父母的搂抱和爱抚,而对稍大的孩子,一个特定的手势,一个微笑,一个眼神都是表扬的方式,表扬方式应因人而异。表扬的方式长期重复也会失去效用,所以表扬也应注意要有新意。

教您正确培养孩子智慧性习惯


教您正确培养孩子智慧性习惯

培养习惯是很重要的。有人说,习惯不就是束缚人吗?不许做这不许做那。这个理解是片面的。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人的大脑的解放,从一些低级的行为中解放出来。

习惯的培养是在培养孩子动作性习惯的同时,侧重培养他的智慧性习惯;在培养孩子的个人性习惯的同时,侧重培养他的社会性习惯和公共性习惯;在培养孩子的传统性习惯的同时,侧重培养他的时代性习惯。

我只解释其中的一个侧重,什么叫智慧性习惯?什么叫动作性习惯?饭前便后洗手,这是动作性习惯。对于孩子尤其是中学生,特别需要一种智慧性习惯。所谓智慧性习惯,说得大一点就是人生有目标、做事有计划。

德国的许多父母就很注重培养孩子的智慧性习惯。孩子说:“爸爸,明天我想去爬山、滑雪。”德国的父母会问:“你的计划呢?”孩子说:“没有计划,我去就是了。”

德国的父母就会说:“没有计划的事不要做。”做计划做论证就会发现你要做的事到底可行不可行,你跟谁去?几点去?人家营业不营业?在哪儿吃饭?怎么回来?带什么工具?这些都需要计划和论证。

现在很多孩子在做事的时候有一种盲目性,比如考大学,有没有认真想过自己适合干什么,适合什么专业?我的观点是,对于肯奋斗的人来说,成功在于选择。天才就是选择了适合他的道路,蠢才就是选择了不适合他的道路。选择非常重要,但好高骛远不行。

做事有目标、有计划极为重要,同时人生目标要大一点。哈佛大学曾对一些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请学生们写出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奋斗计划。只有3%的人能写出详细目标和计划,13%的人能写出粗略的目标和计划,84%的人根本就没有目标、没有计划。

结果,十年后的跟踪调查显示,当初13%制订了粗略目标和计划的毕业生光是挣的钱这个容易量化的东西,就是没有目标和计划的84%的人的两倍。而最令人惊奇的是,当初那些目标明确而且能够给出详细计划的3%的毕业生,他们挣的钱是其余97%的人的十倍。

我们做了很多研究,提出一个理论;叫自我管理。十几岁是培养孩子的一生的关键时期,要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的习惯、自主学习的习惯,以及培养孩子有爱心、责任心,学会尊重、遵守等。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希望大家都认真考虑一下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以及家庭的具体特点,然后选择一些让孩子终身受益的几个习惯,用心培养。

早教科普:儿童艺术教育误区您进了几个?


如今,儿童艺术教育已经成了一种趋势,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更加优秀,在孩子小的时候就给他们报了艺术培训班,希望他们有一技之长,便于在同龄人竞争中脱颖而出,想法虽好,但是由于一些家长思想上有些偏颇,致使孩子不但得不到大的进步,还给他们带来不小的心理负担。下面我们来看看特长教育的一些误区,看看您有没有不小心越了雷池。

1、主观意识强烈,不顾孩子的意愿

进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特长班,枯坐半天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都是不好受的,很多父母没有问清楚孩子真正喜欢的是什么,就给他们报名参加特长班的训练。这样孩子内心没有真正接受学习的范围,因此他们的学习效果也不会太突出,另外枯燥的学习环境会阻碍孩子开朗性格的养成,情商和智商的正常发展。

2、贪多求全

一些家长为了让赢在起跑线上,不惜花了大量财力人力给孩子报了好几个特长培训班,这对孩子们来说是很大的负担。家长贪多求全的后果往往就是孩子一门艺术都没有精通,还破坏了亲子间的关系,让孩子不愿再回到家中,听从父母的安排。

3、教育方法不当

特长教育对孩子来说,的确可以激发孩子的潜能。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贪玩好耍是他们的天性,我们不应该要求孩子跟成人一样稳重,同时他们的兴趣与爱好都具有较大的可变性,容易“喜新厌旧”。因此,家长要注意因势利导,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但事实上相当一部分家长却没有做到这一点,当孩子对学习生厌时,家长不是循循善诱地加以引导,而是没有耐心的采取强硬政策,拿出了家长的架子逼着孩子去学,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这正好应验了那句老话:“强扭的瓜不甜。”

那怎样才能走出教育误区,真正有益于孩子发展呢?我们觉得这要从家长和孩子两方面抓起:

首先,需要家长们端正心态,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你只能从旁引导而不是抹杀天性。让孩子接受特长教育,应该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出发,加以培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家长所期望的效果;同时,家长还应该明白,特长教育只是一个辅助作用,在孩子力所能及的范围下进行。

其次,还需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特长教育主要是培养孩子对某些技能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因而在教育过程中应有张有弛,松紧有度,给予孩子充分自主挖掘,领悟的时间。玩耍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使孩子在玩中求学、在学中能玩,如此,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另外,当孩子学习特长教育时,家长可以在旁培养指导,跟孩子一起学习,这样也能激发孩子对艺术的热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