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故事“庄子的猴子”告诉我们,同样的内涵以不同的顺序呈现,会给人不同的观感。

《庄子》里有一个故事:养猴人要给猴子吃果子,先说“早上吃三个,晚上吃四个”,猴子听了,怒形于色;他于是改口说“早上吃四个,晚上吃三个”,猴子听了,转怒为喜。

这也是成语“朝三暮四”的来源。猴子一天吃的果子总数都是七个,只是在顺序上有所不同,结果就让它们产生截然不同的情绪反应。也许你会觉得这些猴子未免太容易被“耍”了,但庄子借这个寓言要说的其实是“人性”,而非“猴性”,多数人对很多问题的看法跟这些猴子差不了多少。

心理学家让一群受测者观看ABC三位学生解答30道难题的录像带:A的回答起先都迅速而正确,但后来却越错越多;B开始时一再碰壁出错,但后来则越答越顺越对;C则一开始就有对有错,没有一个轨迹可循。最后,ABC三人答对的总题数都是15题(录像带并未交代这个统计数字)。看完录像带,心理学家请受测者评估三名学生的能力,结果大部分的人都认为先盛后衰的A比先衰后盛的B较有能力,而且错误地认为A答对的总题数要比B来得多。

实验室里的受测者跟庄子寓言里的猴子一样:同样的内涵若以不同的顺序呈现,就会让人产生不同的观感。“先好后坏”不仅比“先坏后好”给人较佳的整体印象,而且还会让人觉得“先好”就是“真的好”。这是一种“先入为主效应”──最先呈现的事物或特质,会让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而且盖过后来出现的相反讯息。

另一个实验更有趣:以两种方式介绍同一个人,甲方式说他是个“聪明、勤勉、冲动、挑剔、顽固、嫉妒”的人,乙方式说他是个“嫉妒、顽固、挑剔、冲动、勤勉、聪明”的人。结果,甲方式的介绍带给听者的整体印象要比乙方式好很多。其实,六种特质完全一样,只是呈现的顺序颠倒而已。

“名实未亏,喜怒为用”,庄子想借猴子的寓言告诉我们顺序的虚幻性,可惜的是多数人还是跟猴子一样被顺序所迷惑。庄子的猴子和心理学家提醒我们,在与人交往时,如果你不想让人对你的能力和为人做出错误的判断,那你就不必太谦虚,也不必担心无以为继,而应该在一开始时,就表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

编辑推荐

猴子采果子儿童故事


“猴子采果子”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儿童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勤劳能致富,好吃懒做只会饿肚子。

楚国有个好吃懒做的人,他整天思谋着怎样不出力气,或者少出点儿力就可以拣到大便宜的窍门。他想,养蜜蜂的人能得到蜂蜜,养鱼鹰的人能得到鱼,我为什么不养些猴子呢?猴子会采果子呵!

于是,他买了一群猴子,把它们关在一所空房子里,又买了好多装果子用的篓子,教猴子扛篓子。他手拿皮鞭,严加训练。然后又买了许多果子教猴子装篓子,哪个猴子毛手毛脚地吃上一口果子,或者把果子碰伤了,他便举起皮鞭,乱抽一顿。没多久,便把猴子整治得服服贴贴,说一不二了。这时,他才把猴子放到山里,去给他采果子。

不错,猴子们挺驯服,每天早出晚归,背驮肩扛地给他采来各种各样的鲜果。他只要把这些鲜果拿到集市上卖出去就行了。从此他的日子过得松松宽宽,逍遥自在。

这个不劳而获的人很苛刻,他每天早上把猴子赶上山去采果子,不管采下多少果子,每只猴子只发给一个。猴子们劳累一天,一个果子怎么能吃饱肚子呢?饿得吱吱叫,他不但不给补充,还用皮鞭抽打它们,哪个叫的响,哪个就挨得重。

猴子们对主人的苛刻虐待很反感,但谁也不敢吭气,因为它们很知道皮鞭的味道。

这天,猴子们照常上山去采果子,虽然肚子空空的,但受过训练,采下果子来,只往篓子里装,不敢往嘴里放。他们饿极了,主人又不在面前,有一个大胆点儿的,便吃起果子来,其它的猴子看见了,都一直咽口水。后来,实在耐不住了,也学着它的样子吃起来了。

一个野生老猴子看见它们这般模样,不禁大笑起来:“猴儿们,这都是野生野长的果子,放心大胆地吃吧,看你们被人整治得没点儿猴性了,吃吧,吃吧。”

猴子们互相看看,也七嘴八舌地吱哇起来:“这果子不是主人的,谁都可以采,谁都可以吃。”

“主人懒得上山来,他又看不见,咱们放开肚子吃呗。”

猴子们一个个“嗤溜”“嗤溜”地爬上高高的大树上,捡最红最大的果子吃起来,一会儿就吃了个肚儿圆。

它们边吃边议论:“敢情在这山上采果子的权利,不单是只有主人才有呀!”“我原来还以为是主人养活咱们呢,现在才弄明白是咱们养活他呀!”“山是大自然的山,谁都可以上山来,果是野生的果,谁都可以摘,他懒得劳动,鞭打咱们给他干活,咱们何必受他那样折磨呢?”“可不是吗?我们是自找苦吃!”

猴子们长时间挨饿,吃饱后一个个东倒西歪地睡着了。一觉醒来,太阳已快落山了,篓子里还没有装满呢。

一个小猴子说:“今天回去,保准得吃皮鞭,哼!就是吃皮鞭,我也不给他干活了,我要和他讲理!”另一个小猴子说:“主人从来不讲理,咱们要不给他干活,他会把咱们再卖掉!”大伙挖耳挠腮,扑闪着眼皮,一时不晓得该怎样是好。

还是老一点的猴子精灵,它说:“干吗要回去呢?这大山没有头,森林没有边,到哪里没有我们吃的果子?生活的路子就在我们脚下,我们应该当机立断,立刻离开这里!”那个野生的老猴儿又插话了:“这就对了,走,一块走哇!”

大伙儿一个个扔掉手里的篓子,欢跳着,嘻笑着,钻进那无边无际的山林里去了。

那个主人到了晚上,左等右等不见猴子们回来,到山上一看,除了横躺坚倒的篓子以外,一个猴儿也不见了。他气坏了,但仍旧好吃懒做。后来,他终于饿死在自己的床上了。

韩非子儿童故事韩非子儿童故事及寓意


韩非子儿童故事简介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这部书现存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同时,也为以后的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根据。

《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

《韩非子》内容共二十卷分为五十五篇,总字数达十多万言。在体裁上,有论说体、辩难体、问答体、经传体、故事体、解注体、上书体等七种。辩难体与经传体为韩非首创。在内容方面,则论“法”、“术”、“势”、“君道”等,文裁条理清楚,用意深刻。

韩非子儿童故事特点:具有丰富的思想性,明显的独立性和鲜明的现实性。

2韩非子儿童故事之自相矛盾

自相矛盾儿童故事原文:

楚人有卖盾与矛者,先誉其盾之坚,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俄而又誉其矛之利,曰:“吾矛之利,万物莫不陷也。”市人诘之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众皆笑之。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为名不可两立也。

自相矛盾儿童故事注释:

楚人:楚国人。

鬻(yù):卖。

誉:称赞,这里有夸耀,吹嘘的意思。

陷:刺破,这里有“穿透”、“刺穿”的意思。

利:锋利。

以:用。

弗:不。

应:回答。

自相矛盾儿童故事译文:

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坚硬,说:“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破坏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锐利,说:“无论什么东西都能将其破坏!”,市场上的人质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它们将怎么样?”,那个人无法回答。众人嘲笑他。无法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刺不破盾的长矛,是不可能共同存在的。

韩非子儿童故事之自相矛盾启示:

世上不大可能共同存在牢不可破的盾和没有无坚不摧的矛,这个楚国人片面地夸大了矛与盾的作用,结果出现无法自圆其说的局面。比喻说话做事前后抵触,不能自圆其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说话都应该经过大脑思考,不要夸过头,要不然就可能会喧宾夺主了。

3韩非子儿童故事之郑人买履

郑人买履儿童故事原文:

郑人有欲买履者(一些书上写“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suì)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nìng)信度,无自信也。”

郑人买履儿童故事译文:

从前有一个郑国人,想去买一双新鞋子,于是事先量了自己的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郑国人)到了集市,却忘了带上尺码。(郑国人)挑好了鞋子,才发现:“我忘了带尺码。”就返回家中拿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终没有买到鞋子。

有人问:“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试鞋子?”

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韩非子儿童故事之郑人买履启示:

韩非子儿童故事之郑人买履的故事中这个郑国人只相信量脚得到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不仅闹出了大笑话,而且连鞋子也买不到。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有这种人存在的,比如说有的人说话、办事、想问题,只从书本出发,不从实际出发。他觉得书上的东西都是对的,书本上没有写但实际上存在着的,他就不相信。这样古板的人是永远不会成功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努力的打破常规。

4韩非子儿童故事之滥竽充数

滥竽充数儿童故事原文: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滥竽充数儿童故事译文:

齐宣王派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很高兴。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湣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喜欢听一个一个地独奏,南郭处士就逃跑了。

滥竽充数儿童故事详情: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不到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不到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名叫南郭的处士听说了齐宣王喜欢听合奏,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摆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很爽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这以后,南郭处士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心里极为得意。

其实南郭处士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处士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比别人吹奏得更投入。南郭处士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丰厚的薪水。

但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mǐn)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但他喜欢听独奏。于是齐湣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轮流来吹竽给他欣赏。南郭处士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像南郭处士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终会因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我们想要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真本领,才能抵挡住一切困难、挫折和考验。

韩非子儿童故事之滥竽充数启示:

韩非子儿童故事之滥竽充数的故事中,虽然南郭先生的行为是为人所不齿的,但是我们也得看到他的优点,南郭先生是善于自我推荐的,这一点我们应该好好学习。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弄虚作假是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终究会露出马脚的,一个人如果像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那样,没有真本事,只靠装样子吓喝人,在别人还不了解真相的时候,能够蒙混一阵子,但是总有真相大白的一天。

韩非子儿童故事之狗猛酒酸

狗猛酒酸儿童故事原文:

宋人有酤酒者①,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悬帜甚高②,然不售,酒酸怪其故③。问其所知闾长者杨倩④,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则酒何故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酤⑤,而狗迓而龁之,⑥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夫国亦有狗,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⑦,大臣为猛狗,迎而龁之。此人主之所以蔽胁⑧,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

狗猛酒酸儿童故事注释:

①酤[gū]酒:卖酒。②升:量酒的器具。为:酿造。③怪其故:对这种料想不到的事情感到奇怪。④问其所知:向有学问的人请教。闾[lǘ]:邻里。⑤挈[qiè]:用手提着。瓮:盛酒浆的坛。⑥迓[yà]:《尔雅》:迓,迎也。即冲着。龁[hé]:咬。⑦明:帮助开导。⑧蔽胁:蒙蔽控制。

狗猛酒酸儿童故事译文:

宋国有个酿酒的生意人,他开的酒家,量器精准公平,对客人服务周到恭谨,而且酒香味美,店外悬挂的酒旗高扬醒目。

按理说,这个酒家一定会生意兴隆,可恰恰相反,他家的酒常常发酸变质却卖不出去。

店主也对这种情况感到奇怪,冥思苦想找不出原因,只好去向邻里中有学问的杨倩老人请教。杨倩老人问他:“您家店铺里的看门狗很凶吗?”店老板迷惑不解地说:“狗的确很凶,但如此好酒为什么卖不掉呢?”杨倩老人笑道:“人家怕你的恶狗呀!有的人叫自己的小孩怀里揣着钱,提着酒壶、抱起酒坛,上你家去打酒,而你的恶狗却冲着顾客龇牙咧嘴咬人,多可怕呀!你的酒再好,还有多少人敢来买呢?所以,直到发酸也卖不出去。

一个国家也有恶狗,有道德有才干的人,身怀绝佳的治国方略与理想,想去帮助、开导大国君王,而那些大臣就像恶狗一样,龇牙咧嘴挡道咬人。这就是君王受蒙蔽受控制,而有道德有才干的人,不能得到重用的原因啊!

韩非子儿童故事之狗猛酒酸启示:

世界上也有像“狗”一样的人,这类人心胸狭窄、嫉贤妒能,常把有才干的人拒之门外。选文借狗猛酒酸说的是要想使酒能卖出去,就要赶走猛狗;要想使国家昌盛,就要广纳贤才;要广纳贤才,就必须赶走猛狗一样的恶人。

6韩非子儿童故事之郢书燕说

郢书燕说儿童故事原文:

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①,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②,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③,曰:“举烛者,尚明也④,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⑤,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举学者多似此类。

郢书燕说儿童故事注释:

①郢[yǐng]:春秋战国时楚国都城。在今湖北省江陵县纪南城。郢人:借指楚国人。遗:动词。给予,送交。遗书(投书;寄信)②云:说话。过书:错写。③说:解释。④尚明:尊重贤明之人。⑤白:禀告;报告虚吏白州,州白大府。―唐·柳宗元《童区寄传》。说:同‘悦’。

郢书燕说儿童故事译文:

楚国的郢都有一个人要写信给燕国的宰相。晚上写信,因为照明的火炬不亮,于是对拿火炬的侍从说:“把烛火举高点。”一边说一边错误地在信上写“举烛”两字。但举烛并非这封信的本意。燕国的宰相收到信十分高兴,说:“举烛就是崇尚光明,崇尚光明,就是要任用德才兼备的贤人。”燕国的宰相向燕王禀告了任贤的道理,燕王十分高兴,国家因此大治。

燕国是治理好了,但这不是信原来的意思。当代的学者,大多数也像这样。

韩非子儿童故事之郢书燕说启示:

燕国的宰相读信时望文生义,误解“举烛”之意却使燕国得到大治。在这篇儿童故事中,韩非子讽刺了当时学者的托古改制,虽然这些主张看上去很有道理,但是却不是完全基于历史而得来的。这个儿童故事告诉我们,做人做事一定要着眼于实际,绝对不能靠误打误撞获得成功。

7韩非子儿童故事之卫人嫁女

卫人嫁女儿童故事原文:

卫人嫁其子而教之曰①:“必私积聚。为人妇而出②,常也。其成居,幸也。③”其子因私积聚,其姑④以为多私而出之。其子所以反者⑤,倍其所以嫁⑥。其父不自罪于教子非也,而自知其益富⑦。今人臣之处官者皆是类也。

卫人嫁女儿童故事注释:

①子:这里是指女儿。古汉语中,“子”可指“儿子”也可指“女儿”。②出:指“休弃”,被婆家逐回娘家。古代宗法制度之一,女子有“无子、淫逸、不事公婆、口舌、盗窃、妒忌、恶疾”等七种情形之一的,可被夫家休弃,称为“七出”。③成:犹终也。幸:指侥幸。④姑:旧时妻称夫的母亲为姑。如翁姑,即公婆。⑤所以反者:所以,犹可以。反:同“返”,“被赶回来”。⑥倍:指加倍,超过。所以:用以,用作。嫁:指嫁妆。女子在出嫁时带到丈夫家里的钱物。⑦罪:这里作动词用,责备。非:过失。⑧自知:知:同“智”,自认为聪明。

卫人嫁女儿童故事译文:

卫国有个极其贪婪的人,在嫁女的时候,教唆女儿说:“到了夫家,一定要抓住机会悄悄积攒私房钱。因为做人家的媳妇,被婆家休弃逐回娘家,是常有的事;那些能共同生活白头到老的,算是侥幸得见的了。”

卫女在父亲的唆使下,乘便私下积聚钱财。她的婆母毕竟更为老练,很快就掌握了卫女私下聚敛钱财的证据。虽然婆母也知道这类事情是一种普遍现象,只是觉得卫女积的太多了,因而把她赶回娘家。

卫女失去了丈夫也没了脸面,但她返回娘家时带回的钱财,比出嫁时所带去的嫁妆,有了成倍的增加。

父亲以女儿的幸福为代价,不但不责备自己对女儿教育的过失,反而自认为聪明,使自己增如了财富。

现在,那些贪婪无耻的臣子们,居于有权势的地位,他们的为官敛财之道,都是这类情况啊!

韩非子儿童故事之卫人嫁女启示:

韩非子儿童故事总是能点中人性,人性中是含有一种自私自利的特点的,只是每个人表现的程度是不一样的。但是如果我们过度的为自己的利益考虑,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那就得不偿失了。

受骗的骗子儿童故事


《受骗的骗子》讲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究竟骗子为什么受骗呢,商人又是如何智斗骗子的,一起来看看吧!

从前,有位商人,他于安息日前夕要到外地去。他在一座房子附近挖了一个地洞,将自己的钱藏在里面。那座房子里面住着一位老人。这位老人一向被认为是品行高尚、忠诚老实的人。他正好看到这位陌生人挖洞藏钱,随后便过去将钱统统偷走了。

几天后,那位商人办完事回来取他的钱,发现钱早已不翼而飞了,真急得不知如何是好。他偶然地走进那位老人的房子,对他说:“请原谅,先生!我有件事想请教你。劳驾,你能告诉我该怎么办么?”老人答道,“请说吧!”商人说,“先生,我是到这里来采购货物的。我带来了两个钱袋:一个钱袋里装着六百块金币,另一个钱袋里是一千里亚尔①。在这座城里,我举目无亲,找不到一个可以信赖的人代我保管这笔钱财。因此,我只好到一个隐蔽的地方,将那装着六百块金币的钱袋埋在那里。现在我不知道,我该不该将另一个装有一千里亚尔的钱袋仍然藏到那个地方去,还是另找一个地方藏起来;或者还是找一个诚实的人代为保管好。”老人答道:“如果你想听听我的意见,那最好别将钱交给人家保管;你还是仍然将钱藏到你第一个钱包所藏的地方去吧!”商人道谢说:“我一定按照你的话去做。”

商人走后,这个老骗子私下想:“要是这个人将第二十钱袋送到老地方去埋藏时,发现原来的那只钱袋不见了,那他就不会再将第二个钱袋再藏在那里啦。我必须尽快将第一只钱袋放回原处。这傻瓜准会将第二只钱袋再藏在那里,那我就可以将两只钱袋都弄到手了。”

于是,他赶紧将偷来的钱袋放回原处。此时,那位商人也在这样考虑:

“要是这个老头偷了钱袋,那他为了弄到第二只钱袋,现在也许已把它送回原地去了。”商人来到原先埋藏钱的地方,真的又看到那只钱袋了。他高兴地喊道:“我的好人,您将丢失的东西又送回原主了!”

你呀,人哪,谁能不死!可别见财动心,将手伸到别人的财物上去!”

①里亚尔:伊朗货币的名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