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的故事的童话故事

2020-11-17 彩虹的故事的童话故事 胎教的故事 秋天的田野的童话故事

木牛流马的故事。

故事典故把一段历史、一个故事浓缩为简洁且有表现力的寥寥数语。故事典故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文化经典。典故用古代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我们应该学习故事典故中的优秀品质。故事典故收集应当从哪方面入手?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木牛流马的故事”,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木牛流马的故事

诸葛亮受先帝之托,令李恢先运粮草于斜谷道口伺候,令姜维、魏延为先锋,皆出祁山取齐;自己亲率蜀兵三十万人五出祁山,自斜谷直至剑阁,扎下营寨准备攻打魏国。几十万大军驻扎在边郊荒野,不说别的,光是官兵的吃喝拉撒睡就是一个大的问题。加上蜀道之难,令运粮官李恢十分为难。这日,李恢走进丞相营帐,告知丞相,库存粮草告急,仅够全军十天之用。诸葛先生思来想去,竟把这个军事秘密发布出去,意在告知敌人。自己粮草不足。诸葛亮这个决定一经公布,蜀国将士立即掀起轩然大波,大家议论纷纷,说丞相是不是老胡涂了,怎么把这么秘密的事情告知敌人。

魏国探得消息知道蜀国来侵,立即派军师司马懿率领魏国大军出战迎敌。双方在谓水两旁祁山脚下摆开阵势扎下营寨。此时战斗如同箭在弦上随时都有可能打响。谁也想不到,就在这关键时刻,蜀国丞相诸葛亮竟然不顾前方战事吃劲,命令手下高挂免战牌,独自一人从前线退到祁山城里,过起了逍遥的日子。此时,前方将士正在缺粮少米,风餐露宿,诸葛先生的举动又一次引起蜀国将士议论纷纷。

诸葛亮不但退回城里,进城后还每日在城头之上焚香操琴,喝着小酒,唱着小曲,身旁用两个书童伺候,小日子过得舒舒坦坦,那里还有大敌当前的紧张和举动?更不顾前方将士肚中饥饱。不但如此,他还安排手下官兵上山伐树,说是要为自己搭建几座牌楼,以对他的功劳歌功颂德。并且放出风去,搭建牌楼所用木料必须好中选好,优中择优。只用硬木,凡是软木一概不用。

那些平时与诸葛先生走动近的,猜测先生可能又要给司马懿下什么药引子,那些平日和诸葛先生不和的,则借此发挥,在后主面前卖力的攻击诸葛先生。有的说:“大敌当前,他竟一人跑到后方享福。”有的说:“诸葛先生有了外心,大概想投靠魏国。”或者说“诸葛先生大概看魏国势力强大,心中害怕,想一人逃生。”一时,无论前方将士还是后方官兵,对于曾经神机妙算的诸葛先生莫不怨声载道。

诸葛先生对此好像不知不觉,每日里仍是消遥自在的喝酒吟诗,弹琴唱歌,好像不知道他的部属中有人对他的做法有很大意见一般,对于前方战事更是不管不问。

树木伐回的时候,诸葛亮又召集军中能工巧匠,在几栋相邻的大房子中开始设计和制作为他歌功颂德的器具。大房子外面用布蒙起,派出重兵守卫,禁止任何人进入,说是以免泄露天机。甚至连周围三里地的老鼠,都找人将其赶跑,怕它们走漏消息。

对于那些能工巧匠,诸葛先生关怀备至,每日里亲自送饭送水,有时还会送进去几瓶好酒,让那些在外面站岗放哨的兵士感到心中不平。有的人就开始瞎猜乱想,是不是丞相在打造箱笼,准备装上他这几年的积蓄,偷偷的溜回隆中,去过世外桃源般的生活?还有的猜测,是不是先生眼看大势已去,准备投降魏国。

后帝的眼线当然不肯放过这次立功的机会,偷偷溜出城去跑到蜀国,在刘禅面前添油加醋的说着诸葛先生的坏话。刘禅本来就是一个没有多少主见的人,听到大家都在说诸葛先生的坏话,心中也犯了疑惑。虽说事先先生曾经和他商谈过,在这次战争开打之时,他将有一段时间用来准备对敌妙策,希望刘禅能够信任于他。当时,刘禅正在用人之时,对于诸葛先生言听计从。现在多路消息汇总,都说诸葛先生可能有了外心,他也就犹豫起来。遂派出手下前去调查,谁知手下来到城边,连城门都没有进去,便被诸葛先生撵了回来。无奈,刘禅又派出几人前去调查。这次,他特意派了几个心细之人,对自己又是忠心耿耿。心中想到,这次派去几人前去大概能够了解一二。谁知派去的几位将军回来,对诸葛先生竟是倍加称赞。

如此以来,更引起刘禅心中怀疑。无奈之下,只好率领部分将领兵勇,亲自去往前线,准备和诸葛先生摊牌。

消息传的很快,与蜀军对垒的魏国丞相司马懿已经从手下那里知道消息,蜀国内部粮草缺少,不少官兵已经外逃,有的甚至哗变,杀掉自己的上司投奔魏国。但司马懿一生多疑,加上他对诸葛亮早已怕在心头,唯恐又中了他的诡计,命令手下,坚闭营门,加强戒备,以不变应万变,暂时停止对蜀国的攻击。同时,又派出多方探子继续打探蜀国变故。

刘禅来到城外的时候,远远看见诸葛先生高坐城头,一边弹琴一边饮酒。心中便有了一股气恼:我们每日里好酒好菜供你,实指望你不辜负先帝委托,扩大江山,谁知道你竟在这里不顾前方将士,一人弹琴喝酒享福。不管怎么说,我也是个皇帝,日子过得却没有你舒坦。于是吩咐手下叫门。谁知诸葛先生竟是六亲不认,不但不给刘禅开门,反而劝说他立刻赶回蜀国,以大局为重,说是前线有他一人足已,无须皇帝亲冒敌人箭矢,亲自前来过问这里的事情。

刘禅听了,心中大为不快,有心强令手下攻打诸葛,又怕诸葛能掐会算,自己打他不过,还要顾忌一家人起内讧引起旁人闲话,说刘禅没有容人之量,堵塞了天下俊杰投靠之路,心中有些不甘却有无可奈何。多亏下属给了自己一个台阶,请皇帝对丞相尽管放心,他所有谋划保证尽是为你着想。这才心有不甘的重新回到后方大本营内。

刘禅走后,诸葛先生白日在墙头喝酒弹琴,夜晚便进了那几栋神秘的大房子再不出来,每日里忙着制造那些神秘的东西。同时放出风去,说是当今军中粮草奇缺,他也没有办法,只有在那里等死。同时,每日里牢骚不断,说是后主刘禅对他不够信任,既不从后方给他补充给养,又不运足粮草给他,对他还有怀疑,说他怀有二心,不如对先帝那般兢兢业业。

牢骚传播的很快,很快传遍蜀国大营,将士们人心惶惶,唯恐不定那天丞相抛下大家一人独自逃跑。

魏国的探子把这一切打探明白,回去回禀司马懿丞相。丞相捻着颌下不多的几根胡须,陷入沉思:诸葛亮这又是演的那一出?莫非是想再演一出“空城计”?这次我千万不可再上他的当,以免给世人留下话柄。正在他苦思冥想之时,探子又来报告,蜀国兵营已经没有粮草,许多将士开始四处挖野菜为生。据说就连刘禅都已经两天没有饭吃了。司马懿这才下定决心,恍然大悟中手上一个用力,捻断了几根胡须:看来,情况一切属实。我如果现在派兵出击,蜀国将士肯定没有战斗之力,同时,派出五百人去,截断他后方运粮之路,蜀国还不不战而降?司马懿立即下令,派出五百人马前去堵截蜀国运粮车队。

人马还没派出,蜀国派人前来挑战。司马懿想,你现在人饥马饿,怎能与我战斗?于是大开寨门,派出兵勇,准备痛杀蜀国将士。谁知人马刚刚派出,蜀国兵勇便退回大寨。如此三番五次,气得司马懿哇哇大叫,可蜀国将士却从不正儿八经参战,仅仅是出阵喊上两声就跑。等魏国撤兵,又派出兵马前来挑衅。

司马懿想,这肯定是诸葛亮为了等待粮草的缓兵之计。对于他的挑战我不理他,先派人前去截断他的粮草,到时看诸葛先生还有什么本事和我较量?主意拿定,立即发出号令,对于蜀国兵将的挑衅不予理睬,重点放到截断蜀兵粮道。同时派出大军准备一举歼灭蜀军。

司马懿派出大军摆开阵势准备一举歼灭蜀军之时,诸葛亮从祁山城来到前方大营。大营士兵看到孔明先生终于出山,大喜过望奔走相告。诸葛亮升入元帅帐中,发下号令,令令魏延、马岱引兵渡渭水攻北原;令吴班、吴懿引木筏兵去烧浮桥;令王平、张嶷为前队,姜维、马忠为中队,廖化、张翼为后队:兵分三路,去攻渭水旱营,只准败不许胜。众将士憋闷已久,本想依靠丞相打个胜仗一扫多日晦气,怎奈丞相不允。所有人马只好在丞相安排之下离开大寨,在渭水之边,列成阵势准备和魏国战斗。

但见蜀军营内,军旗不整,将士精神不足,一派厌战情绪。魏兵攻来之时,王平、张嶷引兵相迎,战上没有二百回合,便已大败,回头就跑。

连日来魏兵被蜀兵调戏的心中难受,好不容易碰上立功机会岂能错过,立即紧追不舍。蜀兵则四散奔逃,如同游兵散勇一般没有半点斗志。好不容易退到江边。前有江水,后有魏兵,许多蜀军只好跳到江水之中逃命。看到蜀军的狼狈模样,魏兵人人奋勇,个个争先,都想立功建业。也就是刚刚追到江边,只见诸葛先生坐在一辆轮椅之上排众而出,手摇羽扇,轻轻摇晃。魏兵见了大喜,高呼“活捉诸葛”,朝着诸葛先生围去。诸葛先生不慌不忙,用手一挥,身后闪出一群木制怪物,看表面犹如牛马一般,却没有牛马奔跑迅速,说是木头,却又能跑善奔。魏兵正在吃惊,这群怪物转眼间冲入魏营,牛腹马肚之中伸出长勾短戟,刹时杀的魏兵马仰人翻。

那些还在远处的魏兵还没有搞清楚前面出现了什么问题,又被牛腹马肚之中射出羽箭击中。一时,魏兵大乱,犹如见了妖魔鬼怪一般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本来正在四处逃窜的蜀兵看到如此情景,竟也翻过身来,一扫刚才的疲惫与无精打采,竟是英勇杀敌。尤其是看到诸葛先生坐在轮椅之上手拿羽扇的镇定样子,知道丞相已经有了胜算,心中信心更足,乘机奋勇杀入魏营,顿时杀的魏兵阵营大乱,溃不成军,退出五十里才勉强稳住阵脚。

稳住阵脚的魏兵此时还没明白,不知诸葛先生用的什么法术,竟引来这些怪物。

再说前去截断蜀兵粮草的魏兵,走到半路,便看到远远的山上行走着一群牲畜,看牲畜模样,似牛赛马。于是,想悄悄赶上前去来个偷袭。谁知还没走到身边,领头的似牛赛马的怪物仰头大吼,竟是山呼海啸一般响亮,惊的魏兵好似看到怪物一般心中害怕。没等怕完,这群怪物冲下山头,竟朝偷袭的魏兵冲去。那些手脚快身后麻利一些的逃脱了性命,那些走得慢行动迟缓的死都不知道是如何死去。不用顿饭功夫,那些想劫持粮草的魏兵便被那群怪物统统杀死。

再说刚刚扎下营寨稍为得到喘息的魏兵还没来得及埋锅造饭,营寨外面又是一阵恬噪,眼尖的看到刚才那些可怕的怪物已经追来,仅来得及喊一声“我的妈呀”扔下正在点火的柴火,赶紧逃命去了。那帮似牛如马的怪物好像不知饥饿,在魏兵后面穷追不舍,一直追到司马懿所在大营。司马懿此时正在大营内与一帮将领议事,听到外面鬼哭狼嚎一般,赶紧派人出帐打探,探子刚刚走出营帐,便见那些似牛如马的怪物冲了过来,赶紧走进营帐,拉着司马懿逃命去了。

蜀兵跟在这些怪物身后,紧追魏兵不舍,一口气追出一百多里,把司马懿追得上气不接下气,好不容易才摆脱掉蜀兵的追杀,司马懿才能停下脚步,使劲喘息几声,然后长叹赞道:诸葛啊,诸葛,我今日又败在你手。说完,便带领魏兵退回城里,高挂免战牌,再也不敢出战。直到魏国派来援兵,才缓缓退回。

退回的司马懿还不死心,又派人前去打探,诸葛先生到底用的什么怪物。这一打探才知,原来诸葛先生不知用什么法术造出了木牛流马这些怪物。

之后,魏国的探子通过各种渠道探出实情,所谓蜀兵缺粮以及内部出现动乱甚至刘禅来到大营与诸葛先生产生分歧,原来都是诸葛先生事先设计的诱兵之计。他利用这个诱兵之计争取时间,造出了传世千年的木牛流马。

木牛流马的肚腹中,大的既可以装下三到五个士兵,小的可以装下一到两个士兵,士兵在里面可以通过牛马之眼观察敌情,通过内部机关控制它的行走路线和行走速度,上高山,下河流如同趟平地一般。用来运粮,大的一次可装足够十人三天口粮,小的一次也能装够五人十天吃食。更方便的是用这个东西无论进行运输还是参加战斗,不需吃粮饮水。日行可达五百,夜行可达七百。行动迅速敏捷。敌人来攻,士兵躲进牛马肚腹之内,一般兵器伤他不着;它予进攻,不怕射来的箭矢,刺来的刀剑。

听到这些情况,司马懿长叹一声:我不如诸葛先生多矣。

2木牛流马的影响

三国时期,诸葛亮六出祁山与司马懿对阵,他偷偷在葫芦谷中制造出木牛流马,用这些木牛流马运送军粮,省去不少人力。诸葛亮善于思考想出好的办法来帮助大家,不仅节省了人力还节省了时间,帮助大家改善了劳动力。为后世的研究和制造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我们深深为诸葛亮先生智慧所膜拜。

3木牛流马的资料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分为木牛与流马。史载建兴九年至十二年(231年-234年)诸葛亮在北伐时所使用,其载重量为“一岁粮”,大约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三十里”,为蜀国十万大军提供粮食。不过,确实的方式、样貌现在亦不明,对其亦有不同的解释。

精选阅读

特洛伊木马的故事


在文化传承的进程中故事典故被不断赋予新的意义。故事典故传递着历史的智慧,延续着深邃的思想。历史典故都会交给我们一些人生道理。可以适当阅读历史典故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所以优秀的故事典故是什么样子的?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特洛伊木马的故事》,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特洛伊木马的故事

背景介绍: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来到希腊斯巴达王墨涅拉俄斯的皇宫作客,受到了麦尼劳斯的盛情款待,但是,帕里斯却拐走了麦尼劳斯的妻子海伦。麦尼劳斯和他的兄弟阿伽门农决定讨伐特洛伊,由于特洛伊城池牢固,易守难攻,攻战10年未能如愿。

故事正文:古希腊人攻打特洛伊城,很久打不下来,希腊人奥德赛想出了木马计,旷日持久的特洛伊战争才得以结束。

当时,希腊人制造了一匹巨大的木马,在马腹内藏着一批勇士。随后他们就装出战败撤退的样子,慌忙逃到海边上了船,然后驶入附近的一个海湾躲藏了起来。

特洛伊人不知道这是敌人的计谋,以为希腊人厌战了,追出城外,发现了一个大木马,便把它作为战利品拉进城内。

深夜,在特洛伊人毫无戒备的时候,希腊勇士们,从大木马的肚子里跳了出来,他们打开城门,发出了信号,这时从海上隐蔽悄悄返回的希腊人,在城中同伴的配合下,里应外合,迅速地夺取了特洛伊城。

2特洛伊木马的典故源于

特洛伊木马的故事是在古希腊传说中,希腊联军围困特洛伊久攻不下,于是假装撤退,留下一具巨大的中空木马,特洛伊守军不知是计,把木马运进城中作为战利品。夜深人静之际,木马腹中躲藏的希腊士兵打开城门,特洛伊沦陷。后人常用“特洛伊木马”这一典故,用来比喻在敌方营垒里埋下伏兵里应外合的活动。特洛伊木马也是著名电脑木马程序的名字。另有特洛伊木马“Greekgift”一词意为“害人的礼物”,就来源于这场著名的“特洛伊战争”。

小埃丝的摇木马


故事典故的生成是一个由多到少的凝练过程。典故是在继承中国传统,总结中国经验。故事典故对于学生社会生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典故中带给我们的人生哲理我们要慢慢领悟。对于经典的故事典故你知道多少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小埃丝的摇木马”,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从前,有一个名叫埃丝梅拉达的小女孩,从小就没有了母亲,父亲跟一个叫米钦的女人结了婚。后来,父亲去世,小埃丝便跟着继母生活。

米钦夫人很富有。她在郊外有一座很大的住宅,院子里有一片月桂树和一块空地,院子周围装饰着铁栏杆。米钦夫人喜欢创立各种机构,组织各种活动。她创立的机构多半是医院、公共图书馆和市民活动中心之类;她组织的活动多半是产品推销、交易会、募捐之类。实际上,她是个社会活动家,很少有时间待在家里。即使在家里,她的时间也都用于接待来访的客人。

“你的小女儿怎么样啦?”客人们有时会这样问米钦夫人,“她是待在家里呢,还是在寄宿学校上学?”

“啊,她待在家里,”米钦夫人回答,“你们知道,埃丝有自己的游戏室,这样我们可以互不干扰。我不愿意大人总去管孩子的事,你们说呢?”

米钦夫人舍不得花钱送小埃丝去读书,她的钱都用在创立机构或组织社会活动上了。每当她创立的机构举行开幕式时,她总要带小埃丝去参加,因为人们喜欢看到典礼台上有孩子的身影。在这种场合,她总是给小埃丝穿上一身漂亮的白色薄纱童装。可平时在家里小埃丝只能穿她那身又破旧又短小的棕色裙子和一双破了的运动鞋。她让小埃丝自己在厨房里吃饭,吃的东西都是些粗糙的食物。

然而,最使小埃丝忧郁的还是她整天无事可做。米钦夫人所说的游戏室是一间宽大的一楼房间,但却被月桂树遮得见不到一点儿阳光。屋子里空荡荡的,连一把椅子也没有,更不用说其他的东西了。这间屋子平时根本就没有别人进来过,若不是小埃丝喜欢干净,每星期向女仆借一把笤帚来打扫一次,屋子里早就积下厚厚一层尘土了。

小埃丝没有玩具。有一次,来她家修剪月桂树的斯耐先生送给她一截麻绳,她就用来跳绳取暖。她没有书可读,而且也不敢到米钦夫人的房间里去。除了黄昏时偶尔出来散步以外,她也很少到院子外面去。

有一次,米钦夫人要举办一次旧杂货义卖活动,这是市长大人委派她的一桩美差。临走时她告诉女仆胡珀给小埃丝穿上那身白色薄纱衣裙,并把她带到义卖大厅去。嘱咐完后,米钦夫人便匆匆走了。

“真不巧,”胡珀说,“你的薄纱裙子送去洗染店还没取回来,我可该怎么办呢?”

“我就这样去吧,不用换衣服了。”小埃丝说。她很喜欢参加典礼活动,因为这至少意味着改换一下环境,不在那间黑屋里闲得难受了。

“不知道夫人会说什么,”胡珀有些迟疑不决,“可如果不带你去,我肯定也会受到她的责备。”

女仆胡珀没给小埃丝换衣服就带她到义卖大厅去了。米钦夫人发现小埃丝穿着那身寒碜的衣服去见她时,惊愕地叫出声来:“我不能让你以这身打扮出来见人!你马上给我回家去!”说完,米钦夫人便匆匆离开了小埃丝,生怕让人知道这个衣着破烂的孩子是她的女儿。

这时,胡珀被货摊上一个紫色缎面针插吸引住了。于是,她把小埃丝领到一个墙角,说:“我一会儿就回来,你在这儿等我。别害怕,不会有人认出你来的。”

小埃丝默不作声地站在墙角处向四周观望。一位老勋爵正朝典礼台走去。他发现了小埃丝,便停下脚步,从衣袋里掏出一个硬币,说:“拿着吧,我可怜的孩子。去买一个漂亮的玩具。”

老勋爵继续朝典礼台走去。小埃丝惊讶地望着老人的背影,又低头瞧着手中的硬币,这是一个先令。她手里从没有拿过一分钱,她不知道怎么去花这个硬币才好,小埃丝不知不觉沿着柜台徘徊起来。柜台里陈列有书籍、衣服、香水和鲜花什么的,这些东西对小埃丝来说都很新鲜,可她都不想买。她来到一个玩具柜台前。玩具!她从没玩过玩具,只有一次她用自己的手摸过一件玩具。那是米钦夫人在某家医院开设儿童病房时,叫小埃丝给一位小患者赠送的一只玩具熊。

柜台里的布娃娃、七巧板、小发动机等玩具把小埃丝迷住了,她不知道这些玩具不过是些二手货。在柜台的尽头,她终于发现了一件最喜欢的东西。这是一只摇木马——灰暗的皮色,身上已有磨破的地方和风吹雨淋的痕迹。他的耳朵耷拉着,尾毛纷乱成一团。两根摇摆弯杆的外侧印着“王子”的字样,这名字似乎与这样一只破旧的摇木马很不相称。别在木马尾巴上的价格牌上面写着“售价一先令”。

小埃丝举起手中的一先令硬币,怯生生地对女服务员说:“我想买这只摇木马。”女服务员看了一眼小埃丝手里的钱,又看看价格牌,说:“啊呀,普罗瑟罗先生,这东西怎么一个先令就卖了?大概是十个先令吧?”她大声招呼柜台另一头的一位先生,可那人正忙着,没听见她的喊声。

“好吧,”女服务员对小埃丝说,“你把木马拿去吧,这种便宜事是少有的。”她接过那一先令硬币,便把摇木马提起来放到地板上。

小埃丝不知道怎么把他弄回家去。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在她的身边停了下来。她抬头一看,原来是斯耐先生。

“你买下了这只摇木马?”斯耐先生问,“嘿,这下好了,他会给你带来许多乐趣。我用大车给你拉回去,行吗?我是到这里给典礼台送花的,我的车就停在外面。”

“太好了,谢谢您,斯耐先生!”小埃丝高兴地回答。

斯耐先生把摇木马扛在肩上,又对小埃丝点点头,说:“我很可能比你先到你家,我把他藏在你院子里的灌木丛里吧。”

于是,小埃丝便转身去找胡珀,胡珀已经买好她所喜爱的针插,两个人便乘公共汽车回家了。

暮色降临了。趁着院子里无人,小埃丝从屋后的台阶上溜下去。从矮树丛里找出木马,半拖半搬地弄到了自己的游戏室。她把摇木马放在屋子的正中央,在他的身边坐下来。这是一个奇妙的时刻。因为自小埃丝记事以来,她从来没有过伙伴,也没有玩具,可现在,游戏室里来了一个朋友。她把一只胳膊搭在木马那光滑而又冰冷的脖子上,木马缓慢地摇摆起来,他的鼻子不时地触在小埃丝的头顶上。

“王子。”小埃丝轻声地呼唤着木马,很希望木马能够跟她说说话。“王子”没有应声,只是不停地摆动着身子。小埃丝找来梳子,把木马的鬃毛和尾毛梳理好,她陪木马坐着,直到该睡觉了才离开游戏室。

小埃丝回到自己睡觉的小屋时,忽然想起,木马会不会觉得冷呢。

小埃丝的床上有两条毯子,她拿了一条毯子溜回游戏室,把毯子盖在木马身上。回卧室以后,小埃丝便躺下来睡觉,可她无论如何也睡不着。这是一个寒冷的夜晚,她身上只盖着一条毯子,冷极了。同时,她心里一直在惦记着她的摇木马,他会不会感到孤单?会不会想家?所以,过了不大一会儿,小埃丝又拿着另一条毯子蹑手蹑脚回到游戏室。她在地板上为自己和木马铺了一个睡床,把身子蜷缩在木马脚下两根摇摆弯杆的中间睡下。这样,她夜里需要找伙伴时,只要伸手拉一下马缰绳,让木马那冰凉但却十分友好的鼻子触一下自己的脸蛋就行了。

现在,小埃丝不再感到孤独了。可她从没骑到摇木马的身上过,因为她认为那样做对于一位朋友来说,尤其对于这样一个年老疲倦的“王子”来说,简直是无礼的举动。每当她跳绳时,总让木马也来回摇摆,这样她才觉得他们真的是在做伴。小埃丝总是不停地对摇木马讲话,摇木马则聪明地点点头,表示回答。每天夜里,她都抱着两条毯子悄悄地下楼,蜷在木马的两只脚中间睡觉。

一天,米钦夫人决定在自己家里为烟囱清洁工的妻子们举行一次惠斯特牌比赛。她选择了小埃丝的游戏室作为比赛厅,于是便来这里“视察”。进门一看,小埃丝正在做她每周一次的清洁工作。

“好,好,不错!”米钦夫人漫不经心地说,眼睛却盯上了屋子中间的摇木马,问,“这是什么?摇木马?”

小埃丝立在一边,没敢吭声。

“你都这么大了,还玩这种玩具?最好还是把他送给穷孩子们玩吧。埃丝,像你这样一个生在富裕人家的孩子,有义务把自己的旧玩具送给贫民区里的孩子们。明天早上我就让大车把他带走。不过,你首先得把他擦得干净一点儿,他会给孤儿院的穷孩子带来欢乐。我刚才做什么来着?噢,对了,十七英尺长,十六英尺宽,十张桌子——让我来算一下……”

米钦夫人走后,小埃丝仍呆呆地立在原地没动,她觉得浑身都麻木了。饮茶时间过后,小埃丝开始洗刷起“王子”来。“唉,”她心里想,“也许我不配得到这些快乐。我从没想过把木马身子擦洗一下,或许别人会对他照料得更好一些吧。可是,把他送走了以后我该玩什么呢?我该怎么办呢?”

小埃丝擦呀擦,当那层又脏又旧的灰颜色被擦洗掉以后,“王子”的后背和两肋都出现了银白色的亮光,他的鬃毛和尾毛也擦洗得像丝线一样闪亮了。

该睡觉了,小埃丝最后一次默默地回到楼上去抱来那两条毯子。她在“王子”的身边躺下来。朦胧中,她仿佛觉得“王子”把鼻子低垂下来在她湿润的脸颊上轻轻地触了一下。

第二天,米钦夫人来到游戏室,要亲自指挥比赛厅的布置工作。她一看到“王子”光洁的身躯,不禁惊叫起来:“啊呀,这件玩具太贵重了,不能送到孤儿院去,我要把它献给博物馆。”

于是,小埃丝的摇木马就被送到博物馆去了。

这一整天,小埃丝一直躲在楼上卧室里。她不愿意看到自己心爱的摇木马被人带走的情景,也不想再到游戏室去了。

傍晚时,女仆胡珀来到小埃丝的卧室。她知道小埃丝还在为失去的玩具而难过,就带她到外面去散步。她们来到了博物馆。胡珀喜欢参观这里展出的不同时代流行的各种服装,她在那些有衬架支撑的女裙和腰垫前面停住了脚,而小埃丝则趁机溜到一边去。

小埃丝绕过屋角来到另一个展厅,很快便找到了她的“王子”。一根红绳把木马与观众的通道隔开了,大概是为了防止人们随便触摸展品吧。木马的身边放了一块木板,上面写道:“米钦夫人捐赠”。小埃丝伸出手想抚摸一下自己的“王子”,可隔着绳子够不到他。

“请注意,小姐,”一位服务员说,“请不要用手摸展品。”

小埃丝只得收回手,直愣愣地站在那里望着“王子”出神,直到胡珀来招呼她回家时,她才恋恋不舍地离去。

从那以后,小埃丝每天都去博物馆看“王子”。米钦夫人正忙着筹备一个福利事业中心和一个诊疗所,既不注意小埃丝日益苍白的面色,也不理会她频繁参观博物馆的事。

有一天夜里,小埃丝忽然从梦中醒来,睁眼一看,原来是一束月光透过窗户射了进来,正好照在她的脸上。她轻轻地坐起身来,穿上那件棕色裙子和那双又破又小的鞋,蹑手蹑脚地走出家门,像个幽灵似的沿着那空无一人的大街走去。她来到博物馆门前,不由自主地朝旁边一个小侧门走过去。侧门没上锁,她推开门走了进去。

小埃丝沿着一条通道朝前走,一会儿就来到了主展厅,而且很快就找到了“王子”。她迈过栏绳来到“王子”身边,用手搂住了他的脖子。

“埃丝梅拉达。”摇木马说话了。他的声音听上去像是一丝微弱而十分清越的风声。

“你以前从来没有跟我说过话呀!”小埃丝惊奇地说。

“那是因为我身上的灰色油漆呛得我说不出话来。”

“哎呀,”小埃丝叫出声来,“自从你走了以后我寂寞极了,我该怎么办呢?”

“你一次也没骑过我。”木马说。

“我不愿意那样做。你年老体弱,如果我骑在你身上,那未免有些太放肆、太无礼了。”

“现在请骑到我身上来吧。”

小埃丝胆怯地把脚伸进马镫,然后小心地跨到木马的背上。

“坐到马鞍上去,两手扶住,坐好了吗?”

“好了。”小埃丝回答。

木马摇摆起来,并渐渐地升起,离开了展厅的地板。小埃丝和摇木马像一片大羽毛似的,沿着照进大厅的那一束月光缓缓上升,飞出屋顶的窗口,消逝在茫茫的夜空中。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见到他们。

彩虹的故事的童话故事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