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的童话故事
2020-11-17 老鼠的童话故事 蛇.老鼠的童话故事 童话故事老鼠掉进米缸的老鼠。
典故必定需要文化积累到足够水平之后才能应运而生。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关于大量的故事典故。历史典故都会交给我们一些人生道理。在空闲时间我们可以多看看故事典故。你是否了解故事典故是怎么样的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掉进米缸的老鼠”,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一些。
掉进米缸的老鼠的故事
一只公老鼠和一只母老鼠在屋梁上戏耍,一不小心,双双掉下来,落到一个大青缸里。真是因祸得福,大青缸里有很多米,两只老鼠立刻吃起来。开始,老鼠还担心主人来,一吃饱就跳到缸外躲藏,饿了再跳进缸里吃米。两只老鼠一连吃了几天,也不见半个人影,它们就渐渐壮起胆,吃饱后躺在缸里睡大觉,不再出来躲藏了。
也许是主人故意让老鼠吃米,或者这缸米根本就没有主人,反正一直没有人来。两只老鼠天天在米缸里吃了睡,睡了吃,无忧无虑。缸里的米被一点一点吃下去,老鼠的身体一点一点肥大起来,最后竟大得像两只猫,完全失去鼠类的模样了。
舒服的日子过久了也会腻味,有一天,母老鼠说:“我们到外面走走吧,很久不出去了。”公老鼠说:“好,我想出去看看那些穷哥们。”两只老鼠纵身一跳,以为轻易就能跳到缸外,谁知却“噗噗”
两声,双双撞在缸壁上,落回缸里。两只老鼠使尽全身力气再跳一次,结果更惨,不但又一次重重地撞在缸壁上,鼻子还流了很多血。以前稍一用力就能跳出去的,今天怎么跳不出去呢?
两只老鼠仰头望望缸口,又互相对看一眼,发现大青缸比以前高得多了,而它们,因为太肥胖,跳跃的高度已不及原来的三分之一。母老鼠问:“这可怎么办呢?”公老鼠说:“反正缸里有的是米,不出去了。”
母老鼠却不想一辈子待在缸里,它开始减少食量,每天只吃一餐,每餐只吃半饱,还不睡觉,一天到晚跳个不停,撞在缸壁上“噗噗”作响,弄得浑身是伤。公老鼠问它为什么要折磨自己,母老鼠说:“我在节食减肥,我还想跳出去。”公老鼠照样大吃大睡,还嘲笑母老鼠有福不会享。
母老鼠一天天消瘦,它的弹跳力却一天天增强,跳得越来越高。终于有一天,它奋力一跃,奇迹般地跳出了米缸!这时候,缸里已经没有多少米了,公老鼠也迫不及待地想跳出来,可它早已臃肿得像一头小猪,别说跳,连走路都必须像皮球一样慢慢滚动。
结果公老鼠吃完缸里的米后,就活活饿死在大青缸里了。母老鼠虽然历尽艰辛,遍体鳞伤,却成功地回到了自由世界。
2掉进米缸的老鼠的故事点评母老鼠不想一辈子待在缸里,开始节食运动减肥恢复了弹跳力,最终跳出米缸回到了自由的世界。而公老鼠照样大吃大睡,越来越肥胖。当米缸里没有多少米的时候,公老鼠想跳出来却怎么也跳不出来了,结果在米缸里饿死了。小朋友们可不能像公老鼠这样懒惰哦。
扩展阅读
松鼠、老鼠和袋鼠
松鼠、老鼠和袋鼠的故事
袋鼠和松鼠在山林中玩,他们同时发现一棵苹果树上有两个苹果。风一吹,苹果被吹落在树下的草丛里。袋鼠走过去捡起来一看,苹果一个大一个小,他把小苹果给松鼠,自己留下了大苹果。松鼠不高兴地说:“苹果是我们一起发现的,为什么偏偏给我小的?”
袋鼠笑着说:“我的个子比你大,所以应该拿大的。”
松鼠翘着尖嘴巴说:“个子小为什么一定就拿小苹果,这太不公平了。我不同意!”
老鼠见袋鼠和松鼠在为苹果的事争吵,走过去说:“我平时最不爱管闲事,今天我也忍不住要管一管,谁让我们的名字中都有一个‘鼠’字呢!”
老鼠看了一眼袋鼠和松鼠,继续说:“我可以把两个苹果分别一切为二,你们各自都拿一大一小两个半个,这样最公平。不过我还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你们先把苹果放在这树丛边的红石头上,然后赛跳,谁跳得快,苹果全归谁,这样既公平又有刺激。”
松鼠摇着头说:“我不同意赛跳,我和袋鼠比赛爬树。”
袋鼠也摇着头说:“我不同意赛爬树,我和松鼠比赛跳。”
老鼠说:“这样吧,比赛开始后袋鼠只管向前不停地跳,一直跳到溪边再返回来;松鼠只管向这棵最高的大树上爬,爬到最高处再返回来,你们谁先回到这块红石头边,谁就是胜利者,两个苹果都归他。”
袋鼠、松鼠都觉得这样可以发挥自己特长,就同意了。老鼠大声喊:“预备一开始!”袋鼠“嗖嗖嗖”拼命向前跳跃,松鼠“唰唰唰”一个劲向树上爬。当袋鼠和松鼠气喘吁吁地返回到红石头边时,他们都傻了眼,老鼠和苹果全都没影了。袋鼠和松鼠这才知道他们上了老鼠的当。
2松鼠、老鼠和袋鼠的故事点评故事中的袋鼠和松鼠都认为自己应该得到大苹果,这时,狡猾的老鼠出现,它建议松鼠和袋鼠比赛赢得苹果。结果待松鼠和袋鼠比赛归来,老鼠和苹果全不见了。两个苹果当然是被老鼠拿走了。松鼠和袋鼠一定很后悔,如果他们当初懂得各让一步,现在都已经吃上香甜可口的苹果了。
猫和老鼠的故事 猫与老鼠的故事
猫和老鼠的故事
从前,有一只猫,名字叫做火焰。这只猫年轻时,吃掉过许许多多的老鼠。后来,它老了,没有以前那么灵活了,能捉到者鼠的次数便大大减少。老猫心想:“以前我年轻,身强力壮,凭着身体好,有力气,总能抓到老鼠吃。现在,我年迈体弱,力不从心,老鼠经常从手边跑掉,得想个什么办法才好。”
从此,老猫便四处观察。一天,它发现有一只鼠王,带着五百个儿孙住在一起。老猫心生一计,来到鼠洞边,装出了坐禅的样子。老鼠们出洞来玩耍,看到老猫安祥地在坐禅,便去报告了鼠王。
鼠王出洞来问老猫道:“阿舅,你这是在干什么?”
老猫回答说:“我以前年轻气盛。干了无数伤害性命的事。现在,我想修行积善,洗去过去的罪过。”
老鼠们听它这么说,心想:“这老猫也要积德行善了。”于是,心中对老猫放松了戒备。
鼠王每次领儿孙们出去,回来时总要领着它们从右边绕老猫三圈,以表示敬意,然后才进洞。老猫便每次悄悄地抓住走在队尾的小老鼠,把它吃掉。
过了一段时间,鼠王发现儿孙们的数量逐渐减少,而老猫却越来越肥,气力也增大了,心想:“这一定有原因。”
鼠王从此后留心观察,发现老猫的粪便中有鼠毛鼠骨,心里一下子明白了:“原来老猫骗了我们,把我们的同胞吃掉了,我得仔细看看,老猫是什么时候捉走老鼠的。”
鼠王想好主意,便在洞中偷偷看着老猫。只见老猫装着坐禅,等老鼠们走过去,它便迅速地抓注最后一只老鼠吃掉。
鼠王看到后,才明白了不能轻易相信自己的敌人。从此,它带着子孙们远远地躲开了老猫。
2猫和老鼠的故事点评你的敌人会制造各种假象,所以不要轻易相信自己看到的。真正的布雷高手没有规律可循,任何所谓的规律都是麻痹对手的反规律。请保护好你的双手,记住对所有零件的最轻微的触觉,让这些触感都印在你的神经里。如同钢琴家对键盘的记忆一样,每个排雷者都应该有一双能弹钢琴的手。
老鼠的理想
在文化传承的进程中故事典故被不断赋予新的意义。故事典故真实地再现了一段段传奇往事和历史遗痕。每个故事典故都有他们独特的教育意义。学习工作之余可以多阅读关于故事典故的书籍。有没有比较好的故事典故模板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老鼠的理想”,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老鼠的理想的故事
老鼠们整天靠偷偷摸摸过日子,他们经常遭到人们的追赶和喊打。
一只小公鼠过腻了这种没有尊严、提心吊胆、不劳而获的生活,决心想过一天人的日子。很多老鼠取笑他这是痴人说梦,简直是异想天开,荒唐之极。大家纷纷躲着他。
小公鼠很孤单,可他没有动摇自己的理想,他决心试试看。于是,他开始偷偷观察人类的一举一动,并一一记在心里,默默地进行模仿。经过漫长时间的学习,小公鼠学会了钻木取火,学会了制作磨制石器,学会了烤煮食物,更令人惊奇的是他学会了直立行走。
但唯一遗憾的是,他没有人类那样的语言,浑身还长着一身难堪的毛发,外观上和老鼠一样。他不气馁,更加刻苦练习。
小公鼠的举动和理想感动了上帝。上帝托梦给他,只要他经受得住烈火的炙烤,就能彻底脱胎做人。小公鼠没有畏惧,也没有犹豫,在上帝的帮助下,他不但经受住了烈火的考验,形体上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还拥有了人类的预言。现在,他已经完全变成了人。从此,当别的伙伴孩子过着偷偷摸摸暗无天日、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生活的时候,这只小公鼠已经过上了人的生活。你看,他正昂首挺胸地走在大街上。
2老鼠的理想的故事点评小公鼠的举动和理想感动了上帝,在上帝的帮助下,小公鼠变成了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心不老,敢想敢做,任何事情都是可以改变的。不要轻易取笑看起来荒唐的想法,荒唐中孕育着一个新世界的发现,荒唐中孕育着奇迹的发生。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故事典故的生成是一个由多到少的凝练过程。这些故事典故都是我们的优秀文化。历史典故都会交给我们一些人生道理。我们可以多看一些我国著名的故事典故。优秀的故事典故是怎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有一天,故事中的小朋友们在一起玩儿捉米藏,有一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结果不小心摔了下来,正好摔到大水缸中。
水缸又高又大,小孩儿很快就会被淹死。别的小朋友有的吓哭了,有的吓跑了。
只有一个叫司马光的小朋友很勇敢,他急中生智,抱起地上一块大石头狠劲儿向水缸砸去,水缸破开了,水哗哗的流了出来,缸中的小孩儿得救了。
司马光机智勇敢的举动,受到了大家夸奖。
由于司马光从小勤奋好学,又喜欢读历史书籍,使得他博学多闻,二十岁时考中了进士。
他在朝中做官期间,努力收集历史资料,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最后编成了《资治通鉴》,后来还当过宰相。他也成了我国宋代有名的史学家。
2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无论我们遇到什么事情都应该沉着冷静思考,遇事不慌不乱,在面对别人发生的危险的时候还能帮助别人,这是一种机智救人的表现。发生任何问题都应该找问题的原因和办法,慌乱是没有用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习司马光那种勇于打破成规,勇于创新的精神。
3司马光简介司马光出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11月17日),当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光”。司马光家世代官宦,其父司马池后来官至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誉。司马光字君实,陕川夏县人。父亲名字叫司马池,任天章阁待制(宋代官名)司马光深受其父影响,自幼便聪敏好学。据史书记载,司马光非常喜欢读《左传》,常常"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七岁时,他便能够熟练地背诵《左传》,并且能把二百多年的历史梗概讲述得清清楚楚,可见他自幼便对历史怀有十分浓厚的兴趣。此外,还有一件事使小司马光闻名满九州,这就是流传至今“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汴京、洛阳的人将这件事用图画记载下来,广为流传。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原文: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元末·阿鲁图《宋史》
吵架的老鼠
纵观历史传承,历史事迹大多都是通过故事典故源远流长。故事典故真实地再现了一段段传奇往事和历史遗痕。历史典故对于学生来说都有一定的人生哲理。要深刻学习典故中的优秀中华文化。所以优秀的故事典故是什么样子的?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吵架的老鼠》,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墙下的洞里,老鼠咿咿和老鼠呀呀在聊天。
老鼠咿咿说:“我的爸爸是老鼠。”
老鼠呀呀说:“我的爸爸也是老鼠。”
“我的妈妈是老鼠。”咿咿说。
“我的妈妈也是老鼠。”呀呀说。
咿咿提高了声调,说:“我的外公是老鼠。”
呀呀也提高了声调,说:“我的外公也是老鼠。”
见呀呀老跟自己说的一样,咿咿有点生气了,大声说:“我的爷爷、奶奶、姑姑、叔叔都是老鼠!”
老鼠呀呀也不示弱,也大声说:“我的爷爷、奶奶、姑姑、叔叔也都是老鼠!”
咿咿真的生气了,大叫道:“我会大声唱歌,吱吱吱吱!”
“我也会大声唱歌,吱吱吱吱!”呀呀也大叫道。
“吱吱!”
“吱吱!”
“我不跟你玩了!”吱吱气得胡子直翘,吼道。
“我也不跟你玩了!”呀呀气得眼睛瞪得溜圆,也吼道。
他们越吵越厉害,差点打了起来。
“我,你……”吱吱还想说什么,呀呀打断了他的话:“哼哼!我,我什么呀!”
突然,他们同时发现洞口有两只黑洞洞的大眼睛。天啦,那可是老猫那双恐怖的大眼睛呢!
“啊!”两只小老鼠吓得猛地抱在了一起,躲到了洞的深处。
现在,他们又是好朋友了。
狗捉老鼠的故事 狗捉老鼠的儿童故事
中国上下五千年,留下了许多经典的历史典故。故事典故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优秀文化。每个故事典故都有他们独特的教育意义。我们可以多看一些我国著名的故事典故。你了解多少经典的故事典故?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狗捉老鼠的故事 狗捉老鼠的儿童故事”,希望对您有一定的帮助。
狗捉老鼠的故事
主人养了一只狗守大院,养了一只猫抓老鼠。它们两都尽职尽责从不误事,因此很受主人赏识。
可不知从哪里钻出许多老鼠,刹那间院内鼠患成灾。猫一下子忙开了,见鼠就抓,从早到晚忙得不亦乐乎。
守门的狗动起心思来,它想:“猫捉鼠忙得团团转,自已怎能袖手旁观?况且呆在老地方看门也真乏味,反正不见得有盗贼来,何不上前助猫一臂之力呢?”
于是狗就上窜下跳的出手帮猫捉起老鼠来。
事有凑巧,就在当晚小偷光临,趁着狗忙捉鼠没看守大门的机会溜进屋里,贵重财物被劫掠一空。
主人发怒了,他取下鞭子,决定对狗进行责罚。
“这不公平!”狗连声叫屈为自已申辩:“我没去偷懒睡觉。我在帮猫的忙,你看我这晚没少辛苦捉了许多老鼠!”
“这正是你应当受处罚的原因,”主人恨得直咬牙,说:“捉老鼠是猫的职责,你的任务是看门防贼!可你却擅离职守越厨代庖横插一手多管闲事,让小偷有可趁之机,造成我财产损失。现在我追究你的失职行为仍天经地义,你的委屈又在哪里啊?”
狗无话可说,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心甘情愿地接受了主人的惩处;并且从中接受教训,从此以后不再有二心,兢兢业业地为主人守护好大院。
2狗捉老鼠的故事点评主人怒气冲天的说:捉老鼠是猫的职责,你的任务是看门防贼!可你却擅离职守越厨代庖横插一手多管闲事,让小偷有可趁之机,造成我财产损失。现在我追究你的失职行为仍天经地义,你的委屈又在哪里啊?狗无话可说,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心甘情愿地接受了主人的惩处;并且从中接受教训,从此以后不再有二心,兢兢业业地为主人守护好大院。做人也是一样,要尽忠职守。
小老鼠的勇气
我们学过的故事典故有三顾茅庐、背水一战、程门立雪等 。故事典故是古代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故事典故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生活。典故中带给我们的启示要好好地去实践。所以优秀的故事典故是什么样子的?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小老鼠的勇气”,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吉姆是一只胆小的小老鼠,他呀,住在一个狭小漆黑的洞里面。年纪大的老鼠们经常告诉吉姆外面的世界有多可怕,有老鼠夹,踩上就没命了,尤其可怕的是只猫。那只猫有着锋利的爪子,走起路来悄无声息,“啊呜”一口就能把小老鼠吞进肚子里,多可怕啊。每次吉姆想到那只可怕的猫,就浑身发抖,他不敢离开鼠洞,有时甚至连往洞口看一眼的勇气也没有。吉姆想:“也许我天生就胆小吧。”对于一只小老鼠来说,这可真是件麻烦的事情。别的老鼠出门去觅食,总能带回点好吃的,像奶酪啦烤肠什么的,可是吉姆呢,只能跟着吃点剩饭剩菜啥的,可怜的小吉姆越来越瘦了。
吉米也是一只小老鼠,一丁点大的时候吉米和吉姆就在一起玩啦。小吉米的个子不大,可是呀她已经可以独自到洞外去觅食了。看着吉姆孤单单蜷缩在家里的样子,吉米可着急啦。她告诉吉姆,其实外面的世界没有那么可怕。可是吉姆不相信,他还是不敢走出家门,到外面去看看。
有一天,小吉姆饥肠辘辘地待在家里,昨晚剩下的糊饭嘎吱碎米粒也已经吃光了,再没有什么可以填饱肚子的啦。突然,吉姆发现不远处的洞口竟然有一块奶酪,吉姆甚至还能闻到奶酪那诱人的香气呢。可是……吉姆犹豫着,从洞里望过去,外面的世界就像个张着大嘴的怪物,仿佛随时要把他吞下去似的。终于,饥饿战胜了吉姆内心的恐惧。他悄悄地探出头去,谨慎地打量着这个陌生的世界。这时候哪怕一丁点异常的响动,也会让吉姆果断地放弃美味的奶酪,迅速地溜回洞里。但是,还好,周围什么响动也没有,房子里静悄悄的。说时迟那时快,吉姆闪电般地窜了出去,准确地叼住了那块奶酪。“嗨,吉姆!”有人在叫自己?!吉姆吓了一跳,嘴里的奶酪差点儿掉了下来。“别害怕,是我呀。”原来是他的好朋友吉米,那块奶酪呀就是她放在地上的。小吉米终于帮助自己的朋友,克服了内心的恐惧,走出了鼠洞。
吉姆好奇地向四周望了望,这是一间很大的房子,中间摆着一张八仙桌,桌上摆满了好吃的鸡鸭鱼肉,还有一盆香喷喷的奶酪。吉姆不再那么害怕啦,他和吉米痛痛快快地享用着这顿难得的美食。可是,就在这时,墙角的一团阴影正悄悄地向他们逼近。突然,“喵呜”,那团黑影凌空向吉姆扑来,那是一只凶恶的大花猫。吉姆转过头来,只看见一张狰狞的猫脸,张着血盆大口。吉姆吓得腿都软了,心想:“完了!”
紧急关头,吉米猛地朝大花猫撞了过去。大花猫没留神,被撞了一个趔趄。就着这个工夫,吉姆往前一窜,从大花猫的爪子下逃了出来。大花猫吓了一跳,可定睛一看,胆敢袭击他的竟然是一只小老鼠。这下他可恼啦。大花猫放过吉姆,朝着吉米扑了过去。吉米再想跑可来不及啦,大花猫尖利的爪子扇到了吉米的脸上,还没等吉米缓过劲来呢,大花猫一把踩住了她的尾巴。
“哼哼,你倒是跑啊!”大花猫露出了凶恶的表情。好像只是一眨么眼的工夫,旁边的吉姆吓呆了,他的腿在不自主地哆嗦,心扑通扑通剧烈地跳着,血液一个劲儿的往头上涌。怎么办呢?面前是那只一直以来令他恐惧的猫。逃吗?可是猫爪下的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呀。大花猫终于露出了尖利的牙齿,朝着吉米咬了下去。再也顾不得多想了,吉姆一个垫步拧腰,“噌”,冲着大花猫扑了过去。大花猫正在洋洋得意呢,突然觉得尾巴根一疼,“哎哟!”原来呀,吉姆咬中了大花猫的尾巴,疼得大花猫呀吱哇乱叫,一溜烟地冲了出去,再也不敢回来了。
“可恶的大花猫逃跑喽!”两只小老鼠欢呼着。
两只小老鼠用自己的勇气战胜了凶恶的大花猫,吉姆呢,也克服了内心的恐惧,再也不用整天躲在狭小的鼠洞里啦。
嘴馋老鼠的故事
“嘴馋老鼠的故事”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寓言小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管做任何事情,要观察周围的环境。
馋嘴老鼠有了新发现,胡子猫在一个大箱子里藏了很多好吃的。
这个秘密,本来馋嘴鼠是不打算告诉伙伴们的,可是那个箱子的门太重,他打不开。
听说有好吃的,伙伴们当然愿意帮忙。
那个夜晚,他们使出全身的力气,一起拼命拉,终于打开了箱子。
呀!里面全是吃的。老鼠们不客气地钻进去,关上门大吃起来。
“这个火腿是我的!”
“这个面包我要了!”
“这瓶牛奶归我了!”
“这块西瓜谁也别和我抢!”
“我要鱼!”
“我要肉!”
慢慢地,他们感觉越来越冷,没有力气开门了。
第二天早上,胡子猫看到冰箱里的一串冰冻老鼠棍儿,心里乐开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