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网zj09.com儿童古诗频道的小编为您提供优质的“儿童古诗词”相关内容,本文《古诗怨情李白拼音版 古诗怨情注释及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古诗怨情李白拼音版

yuànqíng

怨情

lǐbái

李白

měirénjuǎnzhūlián

美人卷珠帘,

shēnzuòcùéméi

深坐蹙蛾眉。

dànjiànlèihénshī

但见泪痕湿,

búzhīxīnhènshuí

不知心恨谁。

2古诗怨情注释及翻译

注释

⑴卷珠帘:意指其卷帘相望。珠帘:珠串的帷帘。

⑵深坐:长久的坐。颦(pín):皱眉。蛾眉:蚕蛾触须弯而细长,故以称女子之眉。《诗·硕人》:“螓首蛾眉。”

翻译

美人卷起珠帘,深闺独坐还皱着蛾眉。

只见玉颜上泪痕斑斑,不知她心里究竟恨的是谁。

古诗怨情赏析

五言绝句:语言平浅简易,情态缠绵凄凉,含蓄蕴藉,言短意长。“含蓄有古意”、“直接国风之遗”,在理解李白诗歌的时候应该注意这些。古代的“美人”就不是一个普通的词,与现代口头时髦的“美女”很不一样。《离骚》里的“香草美人”指贤臣明君;《诗经》中的美人指容德俱美的年轻女子,“有美一人,清扬婉兮”。“美人卷珠帘”是指品性容貌都美好的闺中女子,李白诗歌的“含蓄蕴藉”是指诗歌中主人公情韵的婉转,而非指寄托兴寓,所以说它“直接国风之遗”。

“深坐颦蛾眉”,“深”的意思是有多层的。“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幕帘无重数。”(欧阳修《蝶恋花》)女子所住的闺房在“幕帘无重数”的深院里,十分幽深,十分寂寞,这是第一层;“深”还有深情的意思,所谓“美人卷珠帘”,古人思念亲人,总要登高望远,那是男子的做法,女子“养在深闺人未识”,不能抛头露面,于是只好“卷珠帘”望着离人去的方向以寄托思念之情,期待离人回来,这是第二层;“深”的第三层意思便是“久”,指坐的时间很长了。颦是皱的意思,吴宫里的西施“颦”起来的样子比平日更加美丽,更加楚楚可怜,才有了东施的效颦。“颦蛾眉”更显出了“美人”之美。

“但见泪痕湿”,因为思念太深了,情太深了,所以不知不觉就流下相思泪。“湿”字说明是暗暗地流泪,情不自禁地流泪。联系到第二句的“颦蛾眉”,比“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怨情更重。

“不知心恨谁”,明明是思念,是爱一个人,却偏偏用“恨”。女主人公的心底是有点抱怨,离人去外地太久了,害她一个人在这深院里忍受着孤单寂寞,离人却还不回来。但这种恨,其实就是一种爱。爱一个人,总是恨对方不能陪伴在身边。诗的前三句用赋,末尾用问句归结“怨情”。这里的赋是个动态的过程,首先是“卷珠帘”,然后“深坐”,再“颦蛾眉”,最后“泪痕湿”,行动可见,情态逼人。李白的这首诗写的就是一个意境,一个孤独的女子的思念之情。这样一个很平凡的情景,作者捕捉到了几个点,由这几个点勾出一幅简单的画面,同时又留下无限的遐想。随意的一个小细节,就可以泄露整个主题,可见诗人的洞察力。全诗哀婉凄凉,缠绵悱恻。

古诗延伸阅读

古诗玉阶怨李白带注音版 古诗玉阶怨李白的诗意


古诗玉阶怨李白带注音版

yùjiēyuàn

玉阶怨

lǐbái

李白

yùjiēshēngbáilù,yèjiǔqīnluówà。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quèxiàshuǐjīnglián,línglóngwàngqiūyuè。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2古诗玉阶怨李白的诗意

玉石砌的台阶上生起了露水,深夜独立很久,露水便浸湿了罗袜。

只好回房放下水晶帘子,仍然隔着透明的帘子凝望着玲珑的秋月。

古诗玉阶怨李白赏析

乐府《玉阶怨》多咏被幽禁宫女之幽怨的乐曲。,虽曲名标有“怨”字,诗作中却只是背面敷粉,全不见“怨”字。首二句写独立玉阶,露侵罗袜,更深夜浓,久待落空,怨情之深,如注如诉;后二句写无可奈何,入室垂帘,隔窗望月,愈衬孤寂。无独乎?无怨乎?诗不正面涂抹,却从反面点妆,字少而情多,委婉而入微,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这首诗体现出了诗家“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真意。以叙人事的笔调来抒情,这很常见,也很容易;以抒情的笔调来写人,这很少见,也很难。

古诗春宫怨杜荀鹤带拼音版 古诗春宫怨杜荀鹤翻译


古诗春宫怨杜荀鹤带拼音版

chūngōngyuàn

春宫怨

dùxúnhè

杜荀鹤

zǎobèichánjuānwù,yùzhuānglínjìngyōng。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

chéngēnbùzàimào,jiàoqièruòwéiróng。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fēngnuǎnniǎoshēngsuì,rìgāohuāyǐngzhòng。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niánniányuèxīnǚ,xiāngyìcǎifúróng。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2古诗春宫怨杜荀鹤翻译

早年我被美丽的容貌所贻误,落入宫中;我想要梳妆,对着镜子又懒散了。蒙恩受幸,其实不在于俏丽的容颜;到底为取悦谁,叫我梳妆修饰仪容。鸟儿啼声繁碎,是为有和暖的春风;太阳到了正午,花影才会显得浓重。我真想念,年年在越溪浣纱的女伴;欢歌笑语,自由自在地采撷着芙蓉的情景。

古诗春宫怨杜荀鹤赏析

这首诗是代宫女抒怨的代言诗,其实也含有自叹无人赏识之意。这首诗的首联生动地表现了宫女希望恃貌取宠而结果却幽闭深宫的怨愤情绪。首联写因貌美而入宫,受尽孤寂,不愿梳妆,颔联写取宠不在容貌,因而不必妆扮了。颈联写景,春风骀荡,风和日丽,鸟语花香,借以烘托春心受残,寂寞空虚的情感。末联写往日之悲苦,更露其怨情。“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是历来为人所推崇的名句。

古诗春怨刘方平带拼音版 古诗春怨刘方平翻译


古诗春怨刘方平带拼音版

chūnyuàn

春怨

liúfāngpíng

刘方平

shāchuāngrìluòjiànhuánghūn

纱窗日落渐黄昏,

jīnwūwúrénjiànlèihén

金屋无人见泪痕。

jìmòkōngtíngchūnyùwǎn

寂寞空庭春欲晚,

líhuāmǎndìbúkāimén

梨花满地不开门。

2古诗春怨刘方平翻译

注释

金屋:原指汉武帝少时欲金屋藏阿娇事。这里指妃嫔所住的华丽宫室。

译文

纱窗外的阳光淡去,黄昏渐渐降临;

锁闭华屋,无人看见我悲哀的泪痕。

庭院空旷寂寞,春天景色行将逝尽;

梨花飘落满地,无情无绪把门关紧。

古诗春怨刘方平赏析

起句“纱窗日落渐黄昏”,是使无人的“金屋”显得更加凄凉。屋内环顾无人,固然已经很凄凉,但在阳光照射下,也许还可以减少几分凄凉。现在,屋内的光线随着纱窗日落、黄昏降临而越来越昏暗,如李清照《声声慢》词中所说,“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其凄凉况味就更可想而知了。

第二句“金屋无人见泪痕”。所写之人是幽闭在宫内的少女。下面“无人见泪痕”五字,可能有两重含意:一是其人因孤处一室、无人作伴而不禁下泪;二是其人身在极端孤寂的环境之中,纵然落泪也无人得见,无人同情。这正是宫人命运之最可悲处。句中的“泪痕”两字,也大可玩味。泪而留痕,可见其垂泪已有多时。

第三句“寂寞空庭春欲晚”,是为无人的“金屋”增添孤寂的感觉。屋内无人,固然使人感到孤寂,假如屋外人声喧闹,春色浓艳,呈现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或者也可以减少几分孤寂。现在,院中竟也寂无一人,而又是花事已了的晚春时节,正如欧阳修《蝶恋花》词所说的“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也如李雯《虞美人》词所说的“生怕落花时候近黄昏”,这就使“金屋”中人更感到孤寂难堪了。

末句“梨花满地不开门”,它既直承上句,是“春欲晚”的补充和引伸;也遥应第二句,对诗中之人起陪衬作用。王夫之在《夕堂永日绪论》中指出“诗文俱有主宾”,要“立一主以待宾”。这首诗中所立之主是第二句所写之人,所待之宾就是这句所写之花。这里,以宾陪主,使人泣与花落两相衬映。李清照《声声慢》词中以“满地黄花堆积”,来陪衬“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词中人,所采用的手法与这首诗是相同的。

必背古诗词:怨情·玉关芳信断


玉关芳信断,兰闺锦字新。愁来好自抑,念切已含嚬。虚牖风惊梦,空床月厌人。归期倘可促,勿度柳园春。

《怨情》译文及注释

译文美人儿卷起珠帘一直等待,一直坐着把双眉紧紧锁闭。只看见她泪痕湿满了两腮,不知道她是恨人还是恨己。

注释①“深坐”句:写失望时的表情。深坐,久久呆坐。蹙蛾眉:皱眉。

《怨情》英译Beautyrolledbeadcurtainwaiting,alwayssatwithherbrowstightlylocking.Justtoseehertearswettwofullcheeks,doesnotknowsheisloveorhateyourself.《怨情》赏析

美人久久地独坐,深锁双眉,泪湿一片,思念情人,充满了哀怨之情。

这首刻画人物细致生动,层次分明,含蓄深厚,余味无穷。

古诗长信怨王昌龄全诗带拼音版 古诗长信怨王昌龄全诗翻译


古诗长信怨王昌龄全诗带拼音版

chángxìnyuàn

长信怨

wánɡchānɡlínɡ

王昌龄

fèngzhǒupíngmíngjīndiànkāi,zànjiāngtuánshànzànpáihuái。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暂徘徊。

yùyánbùjíhányāsè,yóudàizhāoyángrìyǐnglái。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2古诗长信怨王昌龄全诗翻译

清晨金殿初开,就拿着扫帚扫殿堂;百无聊赖时手执团扇且共徘徊。

即使颜白如玉,还不如丑陋的寒鸦;它还能带着昭阳殿的日影飞来。

古诗长信怨王昌龄全诗赏析

这首宫怨诗是借咏汉班婕妤而慨叹宫女失宠之怨的。婕妤初受汉成帝宠幸,后来成帝偏幸赵飞燕妹妹,她即求供养太后于长信宫。诗的首句即写供奉太后之事;二句写婕妤曾作“团扇诗”《怨歌行》,自比扇子,恐怕秋凉被弃箧中;后两句进一步用一个巧妙的比喻来发挥这位宫女的怨情,仍承用班婕妤故事。寒鸦能从昭阳殿上飞过,所以它们身上还带有昭阳日影,而自己深居长信,君王从不一顾,则虽有洁白如玉的容颜,倒反而不及浑身乌黑的老鸦了。以颜色比颜色,虽不同伦类,却显得奇特精巧,写出宫女失宠之后,对其同类的嫉羡之情。

古诗征人怨柳中庸带拼音版 古诗征人怨柳中庸翻译


古诗征人怨柳中庸带拼音版

zhēngrényuàn

征人怨

liǔzhōngyōng

柳中庸

suìsuìjīnhéfùyùguān

岁岁金河复玉关,

zhāozhāomǎcèyǔdāohuán

朝朝马策与刀环。

sānchūnbáixuěguīqīngzhǒng

三春白雪归青冢,

wànlǐhuánghéràohēishān

万里黄河绕黑山。

2古诗征人怨柳中庸翻译

注释

①金河:即黑河,在今呼和浩特市城南。玉关:玉门关的简称。岁岁:指年年月月,下文的“朝朝”同义。

②马策:马鞭。刀环:刀柄上的铜环,喻征战事。

③三春:春季的三个月或暮春,此处为暮春。青冢:汉王昭君墓,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之南。

④黑山:一名杀虎山,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

译文

去年驻金河今年来守玉门关,天天只有马鞭和大刀与我作伴。

白雪还在昭君墓地,我走过万里黄河又绕过了黑山。

古诗征人怨柳中庸赏析

这是一首传诵极广的边塞诗。诗中写到的金河、青冢、黑山,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唐时属单于都护府。由此可以推断,这首诗写的是一个隶属于单于都护府的征人的怨情。全诗四句,一句一景,表面上似乎不相连属,实际上却统一于“征人”的形象,都紧紧围绕着一个“怨”字铺开。

前两句就时记事,说的是:年复一年,东西奔波,往来边城;日复一日,跃马横刀,征战不休。这两句“岁岁”“朝朝”相对,“金河”“玉关”“马策”“刀环”并举,又加以“复”字、“与”字,给人以单调困苦、无尽无穷之感,怨情自然透出。

前两句从“岁岁”说到“朝朝”,似乎已经把话说尽。然而,对于满怀怨情的征人来说,这只是说着了一面。他不仅从那无休止的时间中感到怨苦之无时不在,而且从即目所见的景象中感到怨苦之无处不有,于是又有三、四句之作。

三句写时届暮春,在苦寒的塞外却“春色未曾看”,所见者惟有白雪落向青冢而已。肃杀如此,令人凄绝。末句写边塞的山川形势:滔滔黄河,绕过沉沉黑山,复又奔腾向前。这两句写景,似乎与诗题无关,其实都是征人常见之景,常履之地,因而从白雪青冢与黄河黑山这两幅图画里,读者不仅看到征戍之地的苦寒与荒凉,也可以感受到征人转战跋涉的辛苦。诗虽然不直接发出怨语,而蕴蓄于其中的怨恨之情足以使人回肠荡气。

通篇不着一个“怨”字,却又处处弥漫着怨情。诗人抓住产生怨情的缘由,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落笔,让“岁岁”“朝朝”的戎马生涯以及“三春雪”与“黄河”“黑山”的自然景象去现身说法,收到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的艺术效果,可谓妙绝。全诗对仗精工,巧于炼字,别具情韵。

古诗瑶瑟怨温庭筠带注音版 古诗瑶瑟怨温庭筠翻译


古诗瑶瑟怨温庭筠带注音版

yáosèyuàn

瑶瑟怨

wēntíngyún

温庭筠

bīngdiànyínchuángmèngbúchéng

冰簟银床梦不成,

bìtiānrúshuǐyèyúnqīng

碧天如水夜云轻。

yànshēngyuǎnguòxiāoxiāngqù

雁声远过潇湘去,

shíèrlóuzhōngyuèzìmíng

十二楼中月自明。

2古诗瑶瑟怨温庭筠翻译

注解

1、冰簟:喻竹席之凉。

2、潇湘:水名,在今湖南省内。

译文

银床竹席多凉爽,我却偏偏不能入梦;

长空澄碧如水,夜里云絮轻轻地飘荡。

远处传来几声雁叫,雁群飞过潇湘去;

十二楼中夜已深,唯有明月洒着寒光。

古诗瑶瑟怨温庭筠赏析

这首诗是写女子别离的悲怨,蘅塘退士批注:“通首布景,只梦不成三字露怨意。”诗所写的是梦不成之后之所感、所见、所闻的情景。全诗象是几种衔接紧密的写景镜头,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感情。冰簟、银床、碧空、明月、轻云,南雁、潇湘,以至于月光笼罩下的玉楼,组成了一组离人幽怨的秋夜图,渲染了一种和主人公离怨情绪统一和谐的情调和氛围。诗中虽无“怨”字,然而怨意自生。

【昭君怨赋松上鸥古诗带拼音版】昭君怨赋松上鸥古诗翻译


古诗带拼音版

zhāojūnyuàn·fùsōngshàngōu

昭君怨·赋松上鸥

yángwànlǐ

杨万里

wǎnyǐnchéngzhāi,hūyǒuyīōuláibósōngshàng,yǐérfùqù,gǎnérfùzhī。

晚饮诚斋,忽有一鸥来泊松上,已而复去,感而赋之。

ǒutīngsōngshāopūlù,zhīshìshāōuláisù。zhìzǐmòxuānhuá,kǒngjīngtā。

偶听松梢扑鹿,知是沙鸥来宿。稚子莫喧哗,恐惊他。

éqīnghūránfēiqù,fēiqùbùzhīhéchù?wǒyǐqǐguīxiū,bàoshāōu。

俄倾忽然飞去,飞去不知何处?我已乞归休,报沙鸥。

2古诗翻译

偶尔听到窗外松树上拍打翅膀扑扑鹿鹿的声音,知道沙鸥在夜宿,十分惊喜。小孩子声音小一些,别惊动了鸥鸟。

不一会儿工夫,沙鸥突然振翅远飞,不知道它落到何处去了。告诉沙鸥,我已经向朝廷提出请求,要辞官归隐了。

3古诗赏析

《昭君怨·赋松上鸥》是南宋词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词。词上片写作者静坐书室,意外地听窗外松树上有沙鸥前来投宿,十分惊喜。下片写鸥鸟远飞,词人不免怅然若有失,进而将鸥鸟人格化,与之沟通思想,借以抒发心志。词借沙鸥写作者绝意官场,愿与沙鸥为盟的心志。词语言通俗,笔致灵动,带有诚斋体的幽默风趣。

渡汉江古诗带拼音版 渡汉江古诗注释及翻译


渡汉江古诗带拼音版

dùhànjiāng

渡汉江

lǐpín

李频

lǐngwàiyīnshūjué

岭外音书断,

jīngdōngfùlìchūn

经冬复历春。

jìnxiāngqínggēngqiè

近乡情更怯,

bùgǎnwènláirén

不敢问来人。

2渡汉江古诗注释及翻译

注解

1、岭外:大庾岭之外,就是广东。

翻译

久在岭南居住,家乡音讯全无;

经历一个寒冬,又到立春时候。

距离家乡越近,心中越发不安;

遇人不敢相问,唯恐消息不祥。

渡汉江古诗全文赏析

这是久离家乡而返归途中所写的抒情诗。诗意在写思乡情切,但却正意反说。写愈近家乡,愈不敢问及家乡消息,担心听到环的消息,而伤了好的愿望。语极浅近,意颇深邃;描摹心理,熨贴入微;不事造作,自然至美。

古诗听筝李端拼音版 古诗听筝注释及翻译


古诗听筝李端拼音版

tīngzhēng

听筝

lǐduān

李端

míngzhēngjīnsùzhù

鸣筝金粟柱,

sùshǒuyùfángqián

素手玉房前。

yùdézhōulánggù

欲得周郎顾,

shíshíwùfúxián

时时误拂弦。

2古诗听筝注释及翻译

注释

⑴听筝:弹奏筝曲。

⑵金粟:古也称桂为金粟,这里当是指弦轴之细而精美。

⑶柱:定弦调音的短轴。

⑷素手:指弹筝女子纤细洁白的手。

⑸玉房:指玉制的筝枕。房,筝上架弦的枕。

⑹周郎:指三国时吴将周瑜。他二十四岁为大将,时人称其为“周郎”。他精通音乐,听人奏错曲时,即使喝得半醉,也会转过头看一下奏者。当时人称:“曲有误,周郎顾。”

⑺拂弦:拨动琴弦。

翻译

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

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你看她故意地时时拨错了琴弦。

古诗听筝全文赏析

这首小诗轻捷洒脱,寥寥数语,就在读者面前展示了一幅线条流畅,动态鲜明的舞台人物速写图。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诗的一二句写弹筝的女子纤手拨筝,正处于弹奏状态。筝是一种弦乐器。从唐诗中所描写的筝来看,筝是十三根弦,如:“花脸云鬟坐玉楼,十三弦里一时愁”(白居易《听崔七妓人筝》)。“大艑高船一百尺,清声促柱十三弦”(刘禹锡《夜闻商人船中筝》)。此诗是速写,当然必须抓住最能突出主题的部分。最引人注目的,首先便是弹筝者手中正在拨弄的乐器,特别是那绚丽华美,闪烁着点点金色光斑的弦柱。接着,诗人的目光又自然而然地落到那双正在琴弦上跳动的洁白如玉的纤手上,以及弹奏的环境。精洁雅致的琴房,自然别有一番情味。从画面上看,“金粟”、“素手”、“玉房”交相对比,色彩明丽而华贵,虽然是速写,却又施重彩,给人以极为强烈的印象。绘画毕竟是视觉的艺术,而鸣筝所成的乐曲则是作用于听觉的艺术。一、二两句诗所绘出的画面是绝妙的,读者从中瞥见了闪光的琴柱、白嫩的巧手、素雅的琴房,但却没有听到琴声。也许是精湛的工艺、绰约的风姿、高洁的环境使诗人过于全神贯注了。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诗人终于注意到弹奏出的乐曲本身。诗的前两句写女子正在弹筝,按此写法,接下去似乎应该描写女了的弹奏技艺,或者表现秦筝极富感染力的音乐形象,但出人意料的是,三、四句并不沿袭通常的写法,而是描写女子为了引起知音者的注意,故意错拨筝弦。相传三国时代的周瑜,别人奏曲有误,他就回头一看,此诗显然受到了这个故事的启发。“时时”说明这并非偶尔失手,也并非技艺低下,因为这失误明显地属于有意为之。有人将她的有意错弹理解为“妇人卖弄身份,巧于撩拨”(清·徐增《而庵说唐诗》),似乎弹筝女子的微妙心理,仅仅是一种邀宠之情;其实这种故意的失误是出于寻觅知音的苦心。她大约也是沦落风尘之人,对一般浪荡子弟,她的故意错弹饱含着对这班人的嘲弄和蔑视,但总会有一天,真正的知音——她的“周郎”会听出那曲中的深意,从而向她投去会心的一“顾”的。此处的“周郎”喻指听者,“欲得”就意味着当时坐在一旁的“周郎”没有看她。为什么不看她呢?大概听者已经完全陶醉在那美妙的筝声中了。本来这应该是演奏者最祈盼的效果,最欣慰的时刻,然而,这情景却不是这位女子此时最渴望的效果,因为她心中另有所思,思不在听者赏音,而在于一“顾”,怎么办呢?她灵机一动,故意不时地错拨一两个音,于是充满戏剧性的场景出现了:那不谐和的旋律,突然惊动了沉醉在音乐境界中的“周郎”,他下意识地眉头一皱,朝她一看,只见她非但没有丝毫“误拂”的遗憾和歉意,两眼反而闪烁出得意的眼神——原来是误非真误。为了所爱慕的人顾盼自己,便故意将弦拨错,弹筝女的可爱形象跃然纸上。这两句正面写出了弹者藏巧于拙,背面又暗示了听者以假当真,而这种巧与拙、假与真,又在那无言的一顾之中获得了奇妙的统一。它不仅说明弹者是高手,听者是知音,而且传神地表现出两者的心理神态,其意趣韵味无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