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这个这个时代,母爱是儿童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在一本儿童心理学的书上看到到句话,与是想起一些生活在我身边的人,他们也是母亲,也给自己孩子母爱,却因为母爱中包含的智慧不同,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自然就不一样了。所以我觉得母爱是有级别的。

最高级的母爱是饱含人生智慧的爱。同学的老公出生在非常偏僻的山村,婚后几年,同学随老公回了一趟家,回来后同学告诉我:那个地方汽车都开不进去,下车后要走2~3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够到家,太远了。我问她婆家怎样?同学谈起婆婆家洋溢着幸福的表情:“他们没有什么文化,但非常朴实勤劳,家里三个儿子都考上大学,这在村里是个奇迹,现在本该享福了,三个儿子都有出息,但他们依然住在山村里,照常劳动,他们说儿子挣的是儿子的,人得靠自己,现在老人都还在下地劳动。”勤劳、朴实、靠自己,是一个人立足社会之本,这个农村妇女给了三个儿子最好的母爱。同学的老公28岁就担任了要职,事业发展非常好。

最愚蠢的母爱是将孩子“爱”出了问题。前几天在深圳,一位朋友告诉我,她朋友12岁的女儿精神分裂了,现在不能够去上学,也不与人交往,整天呆在家里不出门,怕见陌生人,不时傻笑或哭闹,有些行为像个几岁的儿童一样。朋友感叹:“本来聪明漂亮的女孩,被她的爸爸妈妈搞成了这样!做父母的都应该懂一点儿童心理学知识啊!”原来,父母条件好,是高级白领类,挣钱多,有了女儿后,自然是不惜代价培养,他们选择了让女儿学习钢琴,目标是像李云迪一样成名成家。请最贵的钢琴老师执教,于是6岁女孩的苦难开始了。每天放学后不许与同学玩,立即回家练琴,所有时间都被父母安排,除了吃饭睡觉大小便上课写作业的时间外,都练琴,不许玩。孩子抗议,她不喜欢钢琴,她需要朋友,需要父母的温情而不是监视,需要有真正的童年,父母却说:“我是为你好,将来……”孩子不是成长在将来,而是现在,父母和孩子都遥不可及的将来啊!要有多少基数的孩子(100个,1000个,1万个,十万)经历李云迪和朗朗的过程才能成为像他们一样的名家呢?6年过去了,孩子如今没有了正常的生活,父母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

低于动物级的母爱。有个亲戚,育有一子,现已经26岁,啃老一族,我看着孩子长大。孩子学会撒谎是母亲亲自教出来的,她认为这样能够保护孩子;当电视上有歌星出现,就对孩子说:“你看他唱一下就能够挣很多钱,你将来做歌星最好。”她从不引导孩子看到成功后面要付出多少努力。当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时,她大发雷霆,将孩子臭骂一顿,发泄完自己的情绪了事,从不帮助孩子寻找原因。孩子大学毕业后,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不久就不干了,我问原因,孩子的父母告诉了:“老板让我的儿子在墙上钉钉子,多危险啊,我儿子是大学毕业生,怎么能够干那样的活呢?!我们让他辞职了。”我说:“一个男人,干这点活就不可以吗?”对于这样的父母,我无话可说。动物妈妈都知道当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后要将它们赶出家门,自食其力,有些小动物不愿意里开妈妈,妈妈明明知道小动物离开后有巨大的生命危险,但都要将它们赶出洞穴,让它们自己求生存。何况我们是人!

经常听到人们以“父母也是为儿女好呀”来开脱父母因为不合格的母爱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有些伤害对孩子来说是毁灭性的,这一生也无法弥补。做父母是一个神圣而智慧的职业,而在我们的教育中没有这项,我们从小到大没有被教育过如何做个好的合格的父母,有一天我们突然做了父母后,我们措手不及,只能够凭我们的父母给我们的经验,这些经验可能是不科学的,错误的,我们也不知道就用在了我们的宝贝身上,然后毁了我们的宝贝。

培养一个技术工人都要花上很多年,从他学习认识字开始到技术学校毕业,要十年以上,他出来后面对的是机器和产品,而我们不经过任何培训的爸爸妈妈,面对的是我们的孩子,是人!产品可以报废,人呢?!

胡萍:独立研究人,(美国)东西方性学研究所特邀研究员。

延伸阅读

父爱母爱一般重(上)


首先要声明的是:我同

中的大多数网友一样,在幼儿教育上也是充满了疑问和困惑,扪心自问我也绝不是个成功的父亲。这里只想就父爱与母爱差别的问题,通过对我国一些幼儿专家的观点的学习,谈点初浅的认识。

现在的父母,常常把对子女的"爱"作为自己最时髦的语言。其实奢谈所谓父亲的爱或是母亲的爱都是比较抽象和不确定的,所谓父母对孩子的爱,实际上指的是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子女的养育和影响的不同作用。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父母双方自然选择则的差别和性别角色的不同,他们对子女的影响作用毋庸置疑是存在着差异的,有人则把它叫做父爱和母爱的差异,让我们先来看看母亲对孩子的主要影响,即母爱的作用。

首先,母亲由于在子女的生育、哺乳等方面的天然因素,决定了母亲在婴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必然要花费比父亲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和义务,这是人类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奠定的事实,无论哪个时代或是哪个民族,也无论是发达或是不发达的社会,母亲是婴幼儿的主要抚育者,这是举世公认的。

根据最新的研究理论,母亲在婴幼儿的抚育过程中承担着与孩子进行最初的情感信息的交流和传递的工作,除了本能以外,婴幼儿是在母亲对他们护理、抚慰、感知、应答的积极反映过程中,使孩子的感觉能力得到锻炼,使他们的情感得以发展,对婴幼儿人格的健康成长起着直接的诱导作用的,就我看到的我的孩子在我妻子的哺乳、亲吻、抚摩、轻拍,以及在一系列的护理过程中母婴的积极投入的情感交流中,确实感到了母亲在与孩子的情感信息的传递中,对孩子情感培育的直接效果。

其次,母亲还是婴幼儿语言学习、语言能力获得的最初的刺激来源。就我看到的我的孩子的语言学习过程和语言能力的获得,同我的妻子在与孩子的最初的交流中不断地、有意无意地对孩子的讲述、表达、絮语、催眠曲的哼唱,有时甚至是我完全无法听懂的母女二人喋喋不休的近乎呓语的交谈,总是存在着某种不可割断的必然联系,而孩子把汽车叫做“笛笛”,把布娃娃叫“妹妹”确实不是我教给孩子的语言。不管这种语言信息源的刺激是在何种水平层次上重复和循环,对于孩子语言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确实是起到了语言环境的构成效果。

此外,母亲还是婴幼儿的最初的人格行为的影响者。母亲是否具有谦和礼让,同情善良,温柔体贴,乐于助人的品质修养,都对婴幼儿的最初人格基调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而那些从小就表现出情绪不稳,容易激动,脾气暴躁或胆小怕事,内向害羞等特性的孩子,也主要是受母亲品行和行为的直接影响,可以说,幼儿园中班以下的孩子,每一个基本上都是这些孩子母亲的活标本,在他们身上有着母亲的行为品行的深刻影响。尽管在后来的日子里,由于父亲影响的渗透和参与的加强会逐渐走向行为个性的综合,但实践证明,儿童时期母亲的影响给予孩子的经验,却可以在儿童后来的行为倾向中得到鲜明的表现。(待续)

父爱母爱一般重(下)

父爱母爱一般重(下)


那么父亲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的特殊作用是什么呢?如前所述,父亲由于在自然选择,性别差异,家庭职能以及传统文化影响等方面的差别,对于婴幼儿来说,父亲不是婴幼儿的主要抚育者。当然这种情况会因父亲的职业,风俗习惯,文化背景和社会女权运动的影响有所变化和不同。有调查表明,父亲在家庭中同婴幼儿相处的时间为母亲的三分之一左右。但这并不等于说父亲在婴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作用的弱化,事实上,父亲对婴幼儿的成长的影响具有母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父亲在孩子的成长中一个非常特殊的作用表现为;父亲是孩子的重要的游戏伙伴。如果说母亲与婴幼儿的抚育之中是将更多的时间用在对孩子的生活料理上,而父亲则是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与孩子的游戏上。每一个父亲都有这样的经验和体会,在母亲对孩子的必不可少的照料工作结束后,大多数的父亲是同孩子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

以我个人的经验,我更多的时候是在晚上妻子为女儿洗完澡之后,把她接过来,让她坐在我的身上,握住她的小手,又挥又拍,让两条小腿又踢又蹬,高高举起,轻轻放下,逗得女女咯咯大笑。在女儿长大一些之后,开电脑玩游戏,外出骑小轮车,骑在我的肩膀上看耍狮子,溜旱冰,玩遥控汽车,坐在我的摩托车上兜风等基本都是我作领导,孩子兴高采烈地参与或不断地制造花样。玩够之后回家,女儿才找妈妈嚷着要洗澡吃饭,这两种职能似乎是父母不同的角色所不能替代的。

其次,正因为父亲在与孩子的关系中游戏的成分占了很大的比重,所以父亲往往又是孩子积极情绪的引导者,换句话说,如果母亲同孩子的相处的活动是正剧的话,那么父亲与孩子的活动几乎总是以喜剧的方式出现,或以笑剧和闹剧的方式出现。从而使父亲成为孩子的兴奋点,使孩子的情绪得到积极的影响,成为孩子积极情绪的重要来源。

一些母亲对于孩子懂事后经常倾向于跟随父亲而不能理解,甚至为孩子同父亲的关系过于密切而感到自己受到了冷落,或者产生失落感想同丈夫争夺孩子,这说明她们还不明白父亲这一角色的特殊作用。正是由于父亲和孩子之间的游戏交往引起孩子的兴奋和快乐,给孩子以极大的满足,才使孩子的心理发育更加健康,人格更加完整。这样的丈夫恰恰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扮演着一个称职父亲的形象,做孩子母亲的应该感到高兴才是。

再次,父亲往往是在内容丰富的游戏活动中,尤其是在和学龄前儿童共同从事范围比过去更加宽阔多样的活动中,促使孩子更加广泛地认识了自然和社会,对于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提高孩子的求知欲,诱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意向,培养他们的认知技能,成就意识和对未来的自信心,都可以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对于孩子的认知能力、社会性的培养和个性特征的发展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以我的女儿为例,我只是带6岁的女儿在夏日的夜晚外出看过一次流星雨,(其实最后什么也没看见),女儿就一定要买一架“天狼牌”天文望远镜,并煞有介事地架在窗前,每天晚上观测天象,当然我知道依我女儿的智力永远也不会成为天文学家,但她那种在跟我使用望远镜,观察月亮上的环型山时那种认真的劲头,却让我和妻子从心底里感到高兴,而且就她现在仅有的一点天文知识,就已经在同学当中有一些听众了。

最后,正像前面讲过的母亲对孩子性格形成的影响一样,父亲的角色与行为的特殊性对于孩子性别角色的形成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以我的女儿为例,我女儿身上那种乐天的、不容易忧愁的、甚至有点大大咧咧的性格特征同我的性格对她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我喜欢在家里经常开玩笑,女儿跟我一样也是一个幽默派,我拿到《读者》文摘,最先看的是幽默之页,女儿也特别善于讲笑话,每次外出旅行,一路上我俩是笑话讲个不断,而她妈妈则是最好的听众。

有个专家讲过:并非父亲的角色只对男孩子有影响或母亲角色只对女孩起作用,事实上女孩会受父亲角色的影响有时会表现出冒险,进取,独立性的特征,反之男孩也会受到母亲角色的影响而经常产生易于表现同情心,温柔和依赖性等个性特点。尽管在婴幼儿时期,父亲性别角色对孩子个性形成的影响有时只是潜在地存在着的,但它长期潜移默化所起到的作用却又是不可忽视的。

以上是关于父母不同的家庭角色在子女养育中的不同作用和影响,正因为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和作用是彼此无法替代的,因此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就比较容易在孩子健全人格培养方面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也是一个非常敏感的社会问题。不过,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闲时再聊。(完)

父母爱孩子就要勇敢说不


著名青年问题研究专家孙云晓有一次到江苏金坛讲课,近万人听完课后缓慢地退场。等到所有人都离开后,一位妈妈开口咨询让他惊讶万分:这位妈妈已经离家出走半个多月了。原因却是自己不仅管不了孩子,还被孩子打。

“以前家长最着急的是孩子离家出走了,现在是家长被孩子逼得离家出走了。家长畏惧孩子,这样的家长是失败的家长,这样的教育是彻底失败的教育。”孙云晓说。

掌握更多的知识,拥有更丰富的信息,70后、80后们比他们之前的任何一代家长都更加重视家庭教育。他们在回溯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后,对传统的教育进行了彻底的批判,一些西方的教育理论被很多家长视为教子“圣经”。“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决定一个孩子的成败在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自信的孩子才能成功”……

“我们在强调尊重孩子的过程中,又走进了一个重表扬、轻批评的误区”,孙云晓说:“我从来都不反对父母表扬孩子,教育其实就应该是一个找出孩子优点的过程,但是,表扬并不是唯一和全部,与表扬相对的批评,与奖励相对的惩戒,对于每个人,尤其是对成长中的孩子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

在他看来,只有表扬没有批评不仅起不到教育效果,反而会使孩子经不起挫折,不敢承担责任。经不起批评的孩子是脆弱的,“爱孩子就要敢于对孩子说‘不’。”

家长失去权威孩子就失去榜样——好家长=90%温柔10%的冷峻

“从小对孩子说‘不行’或‘可以’的意义在于,让他在认识人生与世界之初,就明确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让孩子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孙云晓说。

让孩子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并不只是在孩子面前说出多少个“不”,而是正确的事情一定要坚持,错误的事情要坚决反对。“这样才能在孩子面前树立起权威。”孙云晓说,“权威不是专制,而是一种人格的力量。有权威的父母能在孩子迷茫时,‘断喝一声’给孩子指出正确的方向。”

田洪媛是一位北京的家长,儿子小泽跟她讲起了学校里刚刚发生的一件事。

小泽有个同学很霸道,一次这个孩子打了另一位同学,被老师批评了。为了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老师把孩子的家长请到学校。

没想到,这位妈妈见到孩子正在挨批,不问青红皂白就跟老师大吵大闹,最后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指着老师说:“谁也不能欺负我儿子,谁欺负他我就让谁好看!”

小泽问妈妈:“同学妈妈的样子太吓人了,我们班好几个同学都快吓哭了。他妈妈都那样了,明天他还有什么脸面来见我们呀?”

“本来还在想应该怎样才能消除这位妈妈给小泽带来的负面影响,没想到孩子们已经拥有了最基本的是非判断能力。”田洪媛说。其实,这个孩子在学校的霸道很大程度上是他妈妈错误的教育方式的结果。

“当家长失去了权威孩子就失去了榜样。”孙云晓说。

一位成功的父亲曾这样问女儿:“你认为什么是好爸爸。”女儿回答:“90%的温柔10%的冷峻”。

“这就应该是一个好家长的公式”,孙云晓说,“90%的温柔”就是家长要时时发现孩子的优点,并适时地鼓励和表扬,“10%的冷峻”就是家长的威严,在该说“不”的时候坚决地板起面孔。

要让孩子对过失负责——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

教会孩子分辨是与非只是第一步,还要让他们知道该“是”不“是”的时候是要承担后果的,也要让孩子接受一定的惩罚,承认自己的过失并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人们总是经历病痛之后才能痊愈。但是这么简单的道理转移到对孩子的教育上,家长们就容易犯糊涂。通常是在孩子犯了错误之后“草草批评一下了事”。“现在家长们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剥夺了孩子自己承担责任、承担后果的机会。”孙云晓说,孩子们犯错误也像是生病,只有品尝过了错误所带来的后果,才能知道错误所在。

孙云晓讲了自己女儿五年级时的故事。

那年夏天,女儿每天晚饭后,就带着邻居家一个三年级的小弟弟去附近的停车场玩。停车场的保安怕他们把汽车划坏,总是轰他们。女儿便带着小弟弟溜进停车场去捉弄保安,他们故意躲在汽车后面拿石头敲地,敲得保安心惊肉跳。被保安发现后,女儿就会带着小弟弟跑向停车场的围栏,身材瘦小的他们能从两根围栏中间钻出去而顺利逃脱。

被两个小孩捉弄了几次的保安也想出了办法。第二天,保安事先把他们逃跑那侧围栏的门锁打开并虚掩,结果这次保安追上了他们,女儿逃脱了,小弟弟被留下了。

女儿回到家里,又紧张又害怕。听女儿叙述完事情的经过,孙云晓很严厉地批评她:“你是姐姐,事情是你带头做的,你必须出去承担责任,把小弟弟换回来。”

“女儿最初说什么也不肯去,她很害怕,没有勇气去承担这个责任。”孙云晓说。后来他不断鼓励女儿:好孩子不仅要勇敢地做正确的事,做错了事也要勇敢地面对。

最终女儿迈出了这一步,虽然保安并没有对小弟弟怎么样,但是这个故事却在孩子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孩子犯错时是最好的教育契机。”孙云晓说,“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唤醒孩子心目中沉睡的巨人,让孩子在承受后果时,感受不愉快甚至痛苦的心理惩罚,从而引起孩子的自我悔恨,自觉弥补过失,纠正错误。”

有自由才会有成长——应与孩子保持一段美丽的距离

有人曾说,爱孩子的最高境界是把孩子从自己身边推开。

“因为有自由才会有成长。”孙云晓说。他介绍,德国有一个传统,过了18岁生日的孩子独自出门远行,争取用最少的钱走最多的地方,并尽可能在外面待更长时间,以便认识世界、体验人生,学会独立生存的本领。

他们这样概括本趟旅行:出门时是个孩子,回来就是成人了。

“中国的父母不忍心或者干脆不敢这样做,甚至采取完全相反的做法。”孙云晓说。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陈会昌教授从1995年起开始了一项跟踪调查,到现在已经15年了,“这项研究发现,每个孩子身上有两颗种子”,陈会昌说,“一颗种子是主动性,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人在做这些事情时感到舒适、自由,是快乐的;另外一颗种子是自制力。就是要求自己做那些别人要你做的事情,比如听话、守纪律。人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可能是不快乐的。”

“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培养两颗种子都发达的人。”陈会昌说。

“家长没有节制的爱,是一味地顺从、讨好孩子,只让孩子去做那些让他‘快乐’的事,没有教会孩子做那些‘不快乐但是也要接受’的事,这样的爱是一种软暴力,是会害了孩子的。”孙云晓说,“只有学会了等待、学会了节制,孩子才能真正的成长。”

因此,父母要理性分析孩子需求,“合理的可以满足,可有可无的要限制,不合理的要坚决拒绝。”

父母要跟孩子保持一段“美丽的”距离。

“如果把孩子比作驾驭小船试航人生之海的小船长,那么,父母与教师便是导航的罗盘和灯塔,必须时时提醒缺乏经验的小船长,哪里有险恶的暗礁,哪里是畅通的航道。如果只是赞赏小船长的勇气和智慧,而不发出前方险情的警告,恐怕与谋杀者无异,尽管他可能爱心无限。”孙云晓说。

家长爱孩子本没有错,但如果一味的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这就非常危险了,做为父母,有义务有责任让孩子知道哪些是可以做,哪些是不可以做的。

婴儿期母爱态度对孩子影响


国外最新研究

结果显示,婴儿成长过程中,母亲以拥抱、亲吻和语言表达等方式给予大量关怀和照顾,可使孩子在成年后不易焦躁,抗压能力更强。

研究经过

为更客观研究母爱如何对抗成人后的压力,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和行为科学助教乔安娜·马塞尔科带领的研究小组跟进上世纪60年代在罗得岛州开展的一项研究。

那项研究的对象是1000多对母婴,当时婴儿8个月大。心理学家观察母婴互动,按照从“消极”到“过分”从1分至5分打分。至上世纪90年代末,研究人员追踪到482名当年的婴儿,这时他们已经30多岁。研究人员借助问卷调查了解实验对象的心理状况,给他们的“精神紧张度”打分。“精神紧张度”的评估包括焦虑程度、是否有对抗情绪和是否易怒等几个方面。

马塞尔科等人基于上述数据评估母爱对孩子的长期影响。

马塞尔科表示,“我们发现,客观观察显示获得大量母爱的婴儿,30多年后表现出较少的精神紧张症状”,和与母亲关系冷漠的孩子相比,得到大量母爱的孩子尤其不易焦躁。

研究人员认为,母亲大量的亲密关怀可使婴儿产生安全感,这使他们在成年后从积极角度看待人际关系,并有助孩子发展各种交往技能。不过,那些婴儿时期缺少母爱的人在30多岁时的表现与得到平均水平母爱的人差别不大。

科学家认为,母亲的照顾之所以起作用,是因为它改变了一种控制大脑对压力反应的基因的表达。这种基因变化导致大脑中海马长出更多压力受体,减少身体对压力的反应。

小提示:婴儿期应该全身心的爱宝宝,给宝宝安全感让宝宝感觉你的爱很重要。

学会管教孩子谨防母爱被操控


芳是一位四岁男孩的母亲,非常爱自己的儿子。怀孕后就休息在家,儿子出生后,更是做了全职妈妈,无微不至地呵护着。儿子也不负众望,长得健康又聪明。可是,随着儿子的一天天长大,他变得越来越调皮,芳发现自己管教儿子也越来越无方。每当芳想要拒绝儿子提出的无理要求,聪明又调皮的儿子总有办法逼得她不得不同意。其中最有效的一招,就是装可怜。不知怎的,芳最受不了的,就是看见儿子眼泪涟涟的模样,每次看着儿子伤心的表情,芳内心总有种酸酸的感觉,甚至好几次自己也忍不住要掉下泪来。现在的儿子是越发的无法无天,没规没矩,在幼儿园也随心所欲,根本不服老师管教。芳也意识到儿子再不做规矩是不行的,她请教了其他有经验的父母,也看书学习了不少教育孩子的办法,结果还是每次都在儿子面前败下阵来。

芳在工作中是个女强人,说话做事向来是雷厉风行。目前虽然在家做全职妈妈,但在家庭财务管理方面也仍然是说一不二的。她很有经济头脑,这几年炒房产炒股票,也确实为小家庭挣了不少财产。但就是管不住自己年幼的儿子,老是被儿子牵着鼻子走,也不知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于是她来咨询室请求帮助。

在探索芳自己的成长经历中,我们发现芳记忆中的童年非常不幸。芳出生在农村一个贫困的家庭,父亲长年卧病在床,瘦弱的母亲独自勉强支撑着家庭。芳从小就非常羡慕邻居家的大红,她家由于父亲在外做生意,家中吃的用的源源不断,尤其是各色好玩的玩具,更让芳向往不已。上小学时,芳与大红同桌,看见大红漂亮的高级文具,总想拿来试用一下;但大红从来就是当成宝贝似的不让别人碰一下。有次芳实在忍不住,趁下课大红走开的机会,偷偷拿起了大红的卷笔刀,结果却被大红发现,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被大大羞辱了一顿。虽然芳后来在亲戚的资助下靠着自己的勤奋努力,有了今天的生活;但直到现在,芳还清楚地记得当时自己泪水涟涟的可怜模样,一想起来胸中就有种羞愧难忍的酸酸感觉。

不知怎的,芳现在最见不得儿子的可怜样,只要儿子一扮可怜样,芳的心中就会涌出酸酸的感觉,于是就不由自主地对儿子的一切无理要求缴械投降。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我们每人都有心理敏感点,心理学上称为“心理按钮”。当人的敏感点被触发,就会因情绪反应过度,而做出不理智的行动。儿子的可怜样触动了芳的“心理按钮”,芳不忍心自己童年的不幸在儿子身上重演,于是就只能满足儿子的一切要求。而她聪明又调皮的儿子发现了妈妈的这一弱点,就不断地用扮可怜的行为,来达到操控妈妈的目的。

要改变这一切,需要先从治疗芳的童年创伤开始。

家长的风格关系的孩子的性格


不知道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家长对孩子性格的影响呢,家长可以更具下面的方法了解到,自己属于那种类型的家长,看自己会给孩子的性格带来哪些影响呢,一起来了解一下。

◎ 权威型

·父母的特点:

关心孩子,倾听孩子,对孩子的需要能作出敏感的反应,给孩子贴心的帮助,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和关爱。幼儿教育

对孩子提出明确的要求,这些要求是一个人适应社会所必需的,而不是从父母自身的喜好或者情绪出发的,因此也是理性的、一贯的。

向孩子解释为什么要对他提出这些要求,同时鼓励孩子与自己交流。

·家庭的气氛:

父母和孩子很亲密,情感和思想的交流都很充分。

孩子觉得父母可亲可敬,信赖父母,对父母的教育持开放和接受的态度,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

·孩子的发展:

孩子易于形成友善、真诚、合作、自立的品质,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社会适应良好,能愉快而自信地学习。幼儿教育

◎ 专制型

·父母的特点:

对孩子控制得很严,并且要孩子无条件服从自己的各种要求,一旦孩子违反,会严厉地惩罚孩子。

与权威型父母相比,他们对孩子提出的要求更多从自己的喜好出发,很少跟孩子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使孩子几乎无法独立选择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

不关心孩子,孩子感受不到他们的温暖和支持。

·孩子的发展:

在这类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容易形成行为上的两面性,而且焦虑、退缩、不满、对人缺乏信任,同时也缺乏自信,心情不开朗,容易产生报复心理和攻击行为。

◎ 纵容型

·父母的特点:

无条件地爱和接受孩子,但对孩子没有要求,不加控制,或者即便提了要求,也不坚持让孩子做到,大有尽量让孩子自我管理的味道。幼儿教育

·孩子的发展:

由于缺乏指引,孩子常常不知道一件事情自己该不该做、做得对不对。

这些孩子看上去是家里的“小皇帝”,但是内心常常焦虑不安,而且心理发展不成熟,自控能力很差,缺乏进取心和探索精神。

◎ 忽略型

·父母的特点:

更多地沉浸在自己的需要中,既不关心孩子,也不对孩子提要求。

对孩子漠然、拒绝,亲子之间缺乏交往和沟通。

·孩子的发展:

产生很多行为问题,身心都得不到健康发展。

小贴士

判断父母的养育风格可以依据两个标准:一是父母是否关爱孩子,二是父母对孩子是否提出要求。

既关爱孩子,又对孩子有要求的父母,是权威型(或称民主型)父母;

对孩子缺乏关爱,但严格要求的是专制型父母;早期教育

关爱孩子,但对孩子没有要求的是纵容型父母;

对孩子既无关爱,也无要求的是忽略型父母。

养育风格理论得到了很有力的证实,但是,人们也发现,当它走进东方文化时,却需要重新审视。传统的中国家庭强调孩子孝敬父母、父母严格管教孩子,很容易被划分到专制型中。然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子孝”的另一面是“父慈”:父母既要教给孩子适当的行为规范,也要给孩子温暖和关爱,保持家庭和睦。这更接近权威型的养育风格,而不同于专制型父母对孩子的苛求和支配。早教网

本网站小编总结 :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利于孩子成长的亲子关系中,都有一些共同的要素,那就是:父母对孩子成长的期待和关怀。这是属于一成不变的,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的带给孩子的影响避免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

我的地盘听我的


我见过这么一个故事:某宝宝学习了孔融让梨,他每次吃水果的时候他就把大的让给姥姥,姥爷,结果他们都不吃最后大的还是宝宝的,有一次宝爸的朋友到家里来做客了,宝妈准备了苹果,宝宝就拿了最大的给叔叔吃,人家不吃,宝宝非要人家吃,人家就夸宝宝懂事,最后在宝宝的一再给吃的情况下,叔叔咬了一口,宝宝一看急了,就大哭起来,说我让你吃你怎么就吃啊。这多尴尬啊!

1挑逗式:就不给你帽子,怎么着?!

在游乐场上,Sam跟两个英国孩子开玩笑,把他们的帽子和球都抢走了,大家都在哈哈大笑,两个英国孩子也没有着急,哈哈笑着追他。Sam把这两个孩子的帽子和球扔到草堆里,还跳着脚喊着“我把你们的帽子扔到臭沟里面去啦!脏啦!”两个英国孩子跑到草丛里面捡回自己的帽子和球开始追着Sam打他,三个孩子热热闹闹地打成一片。

行为翻译:快来和我们一起玩吧

“挑逗”是儿童之间非常常见的社交行为,一个会挑逗他人的孩子,说明他的智力发育有了飞速的成长,能够利用自我设计的游戏来引起其他孩子的注意力,进行友好交往

同时小朋友们开他玩笑他也能快乐地接受,并且利用自己的智慧化解对方的挑逗,是请小朋友参与到游戏中的一种行为。

成长评述:追逐是儿童在锻炼奔跑能力

追逐是儿童锻炼奔跑能力,促进大脑中空间距离、物体关系识别等神经系统的发育的一种形式。孩子蹒跚学步开始,即便走路还不稳当,跑起来摇摇晃晃,并且十分容易摔跟头,他们却无一例外地热衷于奔跑追逐。这是他们身体发育的需求,我们做家长的,应该放手让孩子多多奔跑,也应该多跟孩子一起玩一玩儿互相追逐的游戏。

2扭打式:你到底敢不敢?

小军看着站在滑梯顶端的小强,很好奇小强在做什么,然后自己也走了上去。当时我和一个朋友站在比较远的地方关注事态的发展。小军好像在问小强一些问题,比如,这个滑梯好不好玩?但过了一会,小强很想自己玩滑梯,让小军滑下去,可是小军不愿意也有点不太敢的样子……两三分钟以后,比较强壮的小强突然采取了一个最直接和最粗鲁的方法:不管不顾地推了小军一把,想把他推下去,小军吓得哭起来,引来了大人的注意。

行为翻译:你占了我的地盘,走开!

大部分发生在孩子之间的攻击行为,都是正常的,并且是友好的,绝对不带有恶意。

我们看到,有些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过程当中,过早地引入了争斗、输赢、吃亏等等概念。这些家长让孩子参加各种竞技比赛,敦促孩子取得名次和证书;把孩子跟同龄、同班小朋友相比较,强调孩子必须各方面都得第一;干涉孩子的社交活动,容不得孩子“吃亏”,并且教导孩子必须时时处处占上风,不然就批评指责孩子太笨、太窝囊。这些做法会误导孩子的游戏意图,认为所有的冲突都是恶意的。

成长评述:克服儿童自我中心性

工具性进攻行为是最常见的一种,就是儿童将进攻行为当作一种工具或手段,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比如争夺玩具、甚至在争抢的过程中出手打人,或者推倒对方以占领游乐器械,等等。这种进攻行为只是儿童思维自我中心性、不能延迟满足、并且尚未掌握语言交流的一种正常表现。

3攻击式:不“打”不成交

有一天,毛毛过生日,我们带着孩子去他们家玩。小孩子是不“打”不成交,他们之间可以说是遇上了知己。那个时候正好是世界杯期间,毛毛是小世界杯迷,立刻抱着个足球让我家的两个宝贝和他一起踢,他们那里是踢球呀,分明是肉搏战的样子,你撞我一下,我拽你一把,互相抱在一起在地上打滚,嘴里还叫喊着。孩子们的眼睛里都泛着兴奋的光芒,满桌子的蛋糕甜点也留不住他们。

行为翻译:我的力量有多大

儿童交往当中,大约10%的游戏行为是两个或者多个孩子纠结在一起,身体冲撞,扭打摔跤。在这种游戏当中,孩子们体验着自己的力量,发现着自身的强度和限度,增强着自信心。并且呢,还排出老大、老二的顺序,还会根据伙伴的力量逐步调整。我们做家长的,不仅需要经常拥抱孩子,也应该多跟孩子进行扭打游戏,有助于孩子发现自己、找到力量的极限、建立起自信。

成长评述:接触是与人交流的开始

一个人的身体感觉越猛烈,他或她的情感的反应就越强烈,情绪的发展也越健康。人类大脑的发育,首先发育的是感官,是各种生理感觉,尤其是触觉的发展。身体接触可以帮助儿童接触自己的情绪,体验和感受自己的情感。一个什么东西都不摸、什么人都不碰的孩子,会变得没有感情、冷漠畏缩、无法和他人交流。所以,不要害怕孩子之间身体的接触,哪怕是打架也没关系。

4敌意式:真正地厮打起来!

一天放学之后,西西、Sam、虎娃以及其他的一些孩子在幼儿园楼下海洋池里玩球。玩着玩着,西西、Sam、虎娃三个小男孩儿开始拿着球互相打着玩儿。打着打着,就变成Sam和虎娃两个人跟西西拿着球互相扔到身上对打,西西逐渐感觉自己处于劣势,越打越着急,最后他干脆不用球来打,而是去抓Sam和虎娃,气愤地跟他们真正地厮打起来。

行为翻译:我在发泄情绪

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下,个别的孩子会在没有明显挑衅的情况下,主动对小朋友施加暴力。比如,有的孩子在游玩的过程中,会突然掐、拧、打或者咬其他的小朋友。一般来说,有这种举动的孩子,是在发泄某种情绪,也许是要引起他人关注。每一个孩子都有感到难过的时候,都可能做出过激行为。偶然一次,我们不必如临大敌,而是平静化解、及时处理。我们要一遍一遍耐心地告诉孩子:这样做是不可以的,不可以伤害他人。

成长评述:逐渐学会忍耐和表达

儿童是在“尝试-错误”中学习和成长的,不允许孩子犯错误,也就等于剥夺了他们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很多孩子在尝试一两次,并且发现这种行为不被接受之后,会逐渐削弱,学会以其他方式表达自己。

本网站小编总结:有时孩子不愿意分享是担心别人把自己的心爱物搞坏了,如果是家长送给自己的最珍贵的礼物,也想保持独享的权利,这些意愿应该得到家长的尊重。其实也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分享,需要告诉孩子牙刷、水杯、手帕、内衣裤等东西不能与小朋友分享;引导分享还要适度,不要还没做到分享,就让孩子谦让,对孩子来说,谦让比分享更难以接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