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以上的宝宝已经认识生活中许多常见的物品,认知能力迅速提高,能给宝宝适当认一些字,提高他的理解、阅读能力,是每个家长都盼望的事情。我的建议是:

1、从生活中的物品开始学习认字。最开始可以配实物教孩子,比配图片效果好。字要大一点,黑白分明。

2、认字最好不要带图案的,因为孩子偏爱看图案,会忽视对字的注意。有很多学认字的卡片也不错,可以拿来做教具。

3、每天固定一些时间来教孩子。要坚持、反复重复、一个字一个字的教,也可以教三字儿歌或者小诗或者幼儿读物里的字。数字方面1到10的数字也可以教。

例如:可以在家里的物品上贴上相应的字,如冰箱上面贴上“冰箱”两个字。孩子看见天上的白云,可以给他看“白、云”两个字。听见飞机给他看“飞机”的字。走到楼梯间可以给他念每个楼层上的数字。在玩游戏的时候可以顺便学习相关的字,如:水、沙、碗、车等。在外面看见汉字店名标牌随时可以作为教材信手拈来。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也”。

斯斯是小姐姐,也慢慢学字,不过她没什么兴趣认似的。但是她周围的墙上被我贴了许多图片、字、儿歌。她喜欢我们念给她听。我想有个适当的环境还是有益的。

要值得注意的是,要引导孩子的兴趣,如果孩子反感不想学的时候,千万不要强迫。不要去定目标也不要去测试和给他压力。因为学字要长时间坚持才会看得出效果。

happyspirit的回复:

趁假期有空,我开始教小虫子识字。今年计划是认50个常用字,主要是利用模式记忆,应该问题不大。不过我不会强求小虫子,同意你的意见,呵呵,我准备在家里到处贴字条了。:)

昨晚教了两个字,爸,妈,用刚买的识字卡(一面画,一面字,单字,适合小宝贝)。小虫子很快就可以相互区分,但要彻底模式记忆,还得多次重复。呵呵,是否我要在自己身上挂上一个字条:“妈”?嘻嘻,开玩笑的。

我喜欢教会小虫子自己阅读,那么一个美好的天地从此打开,她可以自己去畅游,脱离生命之处的蒙昧。

zpswjh的回复:

可在孩子两岁时再教他学汉字,这个时候积累词汇比识字更重要。

蛮蛮的回复:

妈妈不用这么着急教宝宝识字,顺其自然吧!如果想激发宝宝对识字的兴趣,可以这样来试试!

每次给宝宝讲故事的时候,认真地用手指着字,绘生绘色地讲,引起宝宝的兴趣,比如讲到一只小山羊时,用手指着图片上的小山羊,再把字指给宝宝看,慢慢的引起他的兴趣。

另请注意书的选择很重要,最好买16开的故事书,以图为主,色彩鲜艳,上面的文字少,而且字体大。

入学准备扩展阅读

育儿关键期一岁到一岁半左右


一岁以后是宝宝学习自己走路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自我解放和建立自信的关键阶段,就像一场独立运动拉开了序幕。宝宝对世界的好奇是他进步的动力,喜欢东奔西走是他前进的基础,不愿安静的坐下来是他能量的挥发,不再“惟命是从”是他发展的结果。

家长可以利用孩子喜欢参与生活事务又善于和乐于模仿的特点,凡是宝宝自己经过努力能够做到的事,就让他自己尝试尝试;凡是孩子能够配合家长完成的活动,就请他帮忙,让宝宝快乐的执行家长的指令。

一岁到一岁半的宝宝是展现活力和不知疲倦的宝宝,他会动来动去忙个不停难得坐下来安静一会儿,他对什么事情都充满兴趣但又转瞬即变,他的脾气似乎大了很多,稍不如意就会哭哭嚷嚷甚至就地翻滚……,面对孩子有时候真会让家长感到束手无策。

孩子这时似乎什么都能听个大致明白,夸奖他就高兴,听到批评的“坏话”就不乐意,同时宝宝也学会了更多的表达方法,尽管词语还不够丰富但已经能轻而易举的向大人表白自己的要求,令很多家长觉得跟宝宝交流比以前容易了。另一方面,家长也时常感到要求宝宝似乎比以前难了,因为他有了很多自己的主意和想法,开始变得我行我素了。买来的玩具宝宝不去欣赏,偏偏对电器遥控器和手机电话感兴趣,甚至什么危险动什么,什么贵重摔什么,家长使尽恩威并施的手段全然无效,宝宝俨然一个坚定的战士。

尽管忙于应付疲劳不堪,但我们凭着一颗慈祥的爱心是断然不能发牢骚的,不明原因的家长埋头于每天的劳作,使尽浑身解数引诱宝宝吃饭,追着宝宝的屁股清理大小便,跟在宝宝身后时刻准备着“救险”,威逼利诱的要求宝宝游戏,心里却难免会想“这辛勤的日子什么时候才算一站呢?”。

懂得孩子的家长知道,一场独立运动已经拉开了序幕,宝宝对世界的好奇是他进步的动力,宝宝喜欢东奔西走是他前进的基础,不愿安静的坐下来是他能量的挥发,不再“惟命是从”是他发展的结果。于是家长明白给孩子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是多么重要,对孩子进行积极引导又是多么的必要,家长静心观察宝宝,用心学习新的育儿技巧,精心安排适宜的环境,带宝宝参加集体活动,并在心理上为直面接下来的造反斗争加紧准备。

在宝宝迈向独立的这一个关键时期,核心育儿任务是“家长有办法让宝宝执行自己的指令”。面对亲子交流的难题,最好的办法只能是积极的顺应,在打理好环境安全的前提下,一方面给宝宝自由闯荡的机会,一方面对宝宝进行适度的引导,其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利用孩子喜欢参与生活事务又善于和乐于模仿的特点,让宝宝快乐的执行家长的指令。家长要千方百计的保证指令能够被宝宝快乐的接收而不是“逆来顺受”,同时要控制指令的数量防止滥用。

一岁以后是宝宝学习自己走路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自我解放和建立自信的关键阶段。自如的在世上行走,自主的满足强烈的好奇,对每一个孩子来说首先是一种充满诱惑的挑战,他努力了、战胜了、成功了,就完成了一次惊人的心理跨越。相反,如果孩子妥协了、受挫了、退缩了,就可能蒙受难以抹去的心理阴影。

多数家长自然而然的反应是保护,谁都不想在安全问题上丢分,因为谁都承担不起“闪失”的责任。保护的难题在于把握尺度,如果怕孩子摔伤就始终拉着他,怕孩子玩儿危险的物件就哪儿都不让动,这类做法就好比因噎废食一般,安全的代价不仅是埋葬了智慧的潜能,更可怕的是可能窒息心灵自信的火花。

这个阶段最让人担心的是宝宝的安全,因为他还不懂得危险的含义,我们又很难同他讲清道理,于是需要多留心,还可以通过讲故事或者形象示范等办法让他知道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有些东西是不能碰的。宝宝的某些强烈表现虽然令人难以接受,比如摔东西、拉翻抽屉、咬人、抠眼睛、揪头发等等,但其冲动背后的本性要求却均属合理,对待这些行为只能事先预防而不能事后惩罚,最重要是防止不恰当的反应变成激励宝宝的信号。

洪水来了堵是堵不住的,必须进行泻洪引导,家长首先要坚持保护孩子学习探索的兴趣,同时创造更好的条件让宝宝在游戏中增长本领。让宝宝学走路不仅仅是会迈步,家长不能做宝宝的拐棍而需要放开手,开始的时候可以借助安全的小凳、高度适中的推车或者大大的龙球、光滑的抓握棒给孩子一些间接的帮助,逐渐让宝宝尝试独自行走。家长还要注意观察宝宝的步态,脚尖着地或者左右交叉的剪刀样步态往往提示严重的神经发育障碍,需要请医生检查判断。宝宝走好了还需要提高平衡的能力,创造机会引导他走直线、走曲线、走坡路和绕过障碍,还要学习转弯和停止。

学走路摔几跤是难免的事情,没有摔跤的体验算不上成功,家长不能一味地搀扶宝宝,而应该着力消除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孩子摔跟头是难得的挫折教育,不仅能够锻炼自我保护的意识和技能,对意志和自立精神的培养也益处颇多。看到孩子摔倒家长不免心疼,其实宝宝并没那么疼,最大的冲击是会吓一大跳,他常常抬头观察家长的反应,如果我们脸上写满焦虑和惊恐,宝宝就会感到委屈难当,假如我们轻松的鼓励他站起来,孩子则明白这点事没什么大不了。

鼓励宝宝搭摆积木、握笔划一划画一画、准确放手装嵌玩具和盖瓶盖儿等都是提高手眼协调能力的好游戏,关键是孩子能否坐得住。试一试不成功立刻放弃了,看看你的示范没把握马上走开了,这样的负面习惯会影响宝宝学习能力的发展。帮助宝宝学着控制自己专心地作一些细致的活动是非常必要的,家长需要保持足够的耐心,找到宝宝感兴趣的操作性游戏活动,给他帮忙,请他帮忙,平等的相互配合一起玩儿。

频繁变换玩具是个得不偿失的办法,表面上把孩子留住了,实际上可能会把孩子弄得散漫了,因为对任何事物的学习都需要反复的实验和探索,浅尝辄止是学习习惯的大敌。吃饭的时候给宝宝玩具也是败笔,尽管我们应该允许孩子把吃饭当作游戏,但吃饭时只能做吃饭的游戏,挑选食物,动手抓捏,摆弄盘碗,这样的活动都有助于激发宝宝进食的乐趣,我们能做的是让宝宝上桌跟大人一起吃饭,教他练习自己用勺,并用家长良好的表现和进食的示范诱导宝宝主动模仿,等他主动要求大人帮忙的时候再伸把手也不迟。孩子坐累了想下地转转放松一下也是正常的表现,不仅限制不了也不应该,家长需要练就的本领是招呼和吸引宝宝重新回到饭桌上来,在限定的时间内填饱肚子。

凡是宝宝自己经过努力能够做到的事,就让他自己尝试尝试,比如自己拿勺吃饭,自己擦手擦嘴等。凡是孩子能够配合家长完成的活动,就请他帮忙,比如帮助爸爸找拖鞋、帮助爷爷拿报纸、配合妈妈穿衣服等。但宝宝自己有了具体的要求还是喜欢召唤家长伺候,只是这时候话还说不好,说不好还要急,急了还要耍赖,如果我们总是简单的满足他,不仅容易养成依赖和任性的坏习惯,还可能限制言语的发展。

这个时期是语言的集中储备期,也是言语爆发的前期,家长平时应该多向宝宝提问题,问问他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家长只管适当提问就行了,而不必期望孩子一定能够回答,只需要在宝宝注意时把正确的答案用规范的词句告诉他,这样不仅能帮助宝宝学习词汇,还有助于培养探究和思索的好习惯。当孩子有明确的要求时,可以正八经儿地打打岔,等待宝宝努力说出来,一旦说对了就要立刻满足,说不出就在满足的同时讲给他听,这也是很好的语言储备方法。关键是打岔的时候不能露出破绽,这个时期的宝宝非常机敏,如果家长的招数被孩子识破那就被动了,再有就是别等把宝宝真惹急了再哄他,因为宝宝真急了就什么都听不进去了。

尽管宝宝喜欢自主活动,但他还特别需要家长的陪伴,自己一个人玩儿的时候,还非得家长在一旁观看,如果家长长时间离开,他会感到焦虑和恐惧,会感到做什么都不安全。说起来,其实这个阶段家长能把心放宽,对宝宝再攀高峰也是一种重要的支持。

我教一岁的妞妞安全下床


自从妞妞学会翻身、爬之后,只要妞妞呆在高一些的地方,如床、沙发上,我的眼睛就不敢离开妞妞1秒,生怕就在我一眨眼的瞬间,她掉下床。为此,我想了好多办法,用被子挡住,地上铺地毯,这些都不是很好的解决办法。

现在妞妞一岁了,开始学走路,可以随意地爬上床(踩着小板凳),但是下床的时候仍然是令人心惊胆战。后来我想,为什么不可以教会妞妞自己安全地下床呢?于是我告诉妞妞,下床前,不能头向外,而应该转身,屁股朝外,然后慢慢放下一只脚,手要抓紧床单,再放另一只脚。这个办法在于妞妞可以自己控制下落的速度,即使没有抓稳,也是屁股先落地,好过头先落地,而且下落速度慢,不会摔疼。

昨天晚上,我帮助妞妞按步骤练习了几次,每一次成功地降落到地面,我就高兴万分地拍手祝贺,妞妞大受鼓舞,一次又一次地爬上床练习,对于这个运动很喜欢,因为她可以自由地上下床。(我们的床有65公分高!妞妞高75公分)

今天早上起床,我象往常一样,自己先穿衣服,拿本书给妞妞看着,等自己穿好再帮她穿,这时,只见妞妞迅速爬到床边,往下看了一眼,然后转身,放下一只脚,接着放另一只,然后紧紧抓住床单,两只脚一起落到地面!虽然我在旁边作好随时冲过去抢救的准备,但是,令我惊喜的是,妞妞成功了!!!昨晚的训练成功了!!!随后,我向妞妞的爷爷奶奶汇报,她们都很吃惊,不敢相信,于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妞妞从容不迫地表演了她自己下床的经过。

一岁半就上幼儿园合适吗


家里有人带千万别送,太小了。

mingma的回复:

既然有爷爷奶奶带着,就没必要这么早送去幼儿园呀。虽然我家小铭也是一岁半左右去的幼儿园,但我们是在没办法的情况送去的(都要上班,离爷爷奶奶家远,而且他们也没时间),那时孩子学话迟,大小便还不懂得告诉老师,天天拉在裤子里,好可怜啊,让我想起来都很内疚,不过慢慢地也适应下来了。我觉得孩子进幼儿园最好是在两岁半以后。

szdonglianghong的回复:

我们家的芊芊现在刚好一岁半,爷爷奶奶也因身体不好不能来照顾,原来一直用的小保姆也因家中有事可能要回去。最主要的是我觉得保姆在家,不能很好地照顾孩子,也不懂得教育方法,所以我正在考虑送幼儿园。我犹豫很长时间了,我觉得我家宝宝的社会交往能力还行,但最担心的是怕进幼儿园后容易生病。我也想听听专家的意见。

szdonglianghong的回复:

我曾在杂志中看到过,国外的幼儿园在宝宝刚入园时可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即第一天只送去一小时,第二天送两个小时,第三天留在幼儿园吃午饭,第四天可在幼儿园午睡……这样宝宝逐渐就会适应的。

GIVE的回复:

我很希望有这样的幼儿园,可哪儿有啊!!!

梅茜的回复:

问题是中国的幼儿园不会让你这样做的,而且老师也决不会有国外的老师那样有职业道德。

贝贝妈的回复:

中国也有这样的幼儿园,就是比较少,贝贝的幼儿园多年来就是这么做的。

入园第一个星期是过渡期,第一天,由家长陪着玩1、2个小时就可以回家了;第二天,家长2个小时以后来接孩子回家;第三天,孩子吃完中午饭再接;第四天,等孩子睡午觉起来再接;第五天,孩子就可以在幼儿园度过完整的一天,晚饭后再由家长接回了。个别孩子适应较慢的,允许一段时间内送半天,但时间不能太长,以免影响别的孩子情绪。我觉得这样做挺好的,虽然过渡期不长,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但也体现出幼儿园对孩子心理和情绪的关注。

而且新入园的孩子每位家长都要填写一份调查表,内容非常详细,比如:孩子在家里的小名,孩子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大小便有什么习惯,能不能自己吃饭,孩子的个性特点是什么,希望老师给予什么样的帮助,等等。看了都让人感动。

刚开学还请了著名幼教专家方明老师,专门给小班的家长讲课,帮助家长做好孩子从家庭走向幼儿园这一重要时期的过渡。老师们也非常耐心负责,反正我挺满意的。

这是一所北京的普通一级一类幼儿园——曙光幼儿园。

一岁一个月的宝宝显得很没有同情心


虽然小宝贝不懂那么多,但肯定一点是可以让她懂的:妈妈伤心了,妈妈哭了。我家小虫子很早就能和妈妈共鸣痛苦,但仅仅针对妈妈的痛苦表情和眼泪(也附带其他家人),只要妈妈表露这个迹象,她哭得比妈妈还快、声音还大。我常常利用这一点去教育她,很管用。

但对于她不懂的,比如妈妈疲倦了,她根本不予理会。妈妈再累也得听她的,跟她玩。因为小虫子连自己疲倦是什么滋味都模糊着呢。

语语妈的回复:

楼下这位妈妈讲得有道理。语语宝宝也有这样的情况:语语第一次把小碗从餐椅上往下扔在地板上的时候,奶奶和阿姨都发出惊呼声,语语从此爱上了这个“游戏”。语语有一阵爱掐人,在她掐我的时候,再疼我都忍着不嚷嚷(也让爸爸爷爷奶奶学我样不吭声),不多久语语就放弃这个爱好了。

championwu的回复:

这与同情心没有关系的,因为13个月的宝宝其实不懂。但是,在她们探索世界的时候,她们对自己行为的后果却很注重,这就是为什么专家要求大人一边教宝宝不能咬人,一边要求大人在被咬的时候,无论多疼也要装成若无其事。你想,宝宝做一个动作,能造成大人惊慌,这对她是怎样的成就,她怎么不会重复?

yangqin的回复:

谢谢各位高手妈妈的指点,这两天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小家伙生气时,只会啪啪地打自己的脑袋,打完就不生气了,似乎本质并不坏,没有“害人之心”。

科学教宝宝学习汉字的小窍门


教宝宝学习汉字,我们要采取科学的方法,让宝宝有兴趣的积极学习。

一、展现实物学汉字 在教给宝宝辨认物品的同时,向他们展示汉字,以加快识字的过程。例如,指着门,对宝宝说:“门,这是门”,同时向他们出示“门”字让他们辨认。这样就在宝宝的大脑中产生了两个表象,实物“门”和汉字“门”。当宝宝会说话时,他们已能够认识这些汉字了。二、随时随地学汉字 父母带宝宝外出玩时,公园里开满了鲜花,让宝宝闻一闻,感觉一下花香,然后写下“花”,让宝宝读出来。用这种方法,可以轻而易举的教宝宝认识好多汉字。三、举一反三学汉字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利用这个特点,可以举一反三的学习。例如教宝宝认识“休”这个字。首先,在一张纸上画一棵树,树下一个人在睡觉。然后指着图画问:瞧,图中有什么?图中有一个人和一棵树。对,“人”字怎么写?一撇一捺。对再看这棵树,树也叫“木”,你会写“木”吗?不会,让我来教给你。再问:这个人在树下干什么呀?在睡觉。对,睡觉又叫做“休息”。你瞧,人在木旁就是休。这样宝宝就牢牢记住这个字了。四、开心阅读汉字 识字的最终目的是阅读。马上用自己学到的字阅读诗歌、童话故事和有关儿童的书籍,宝宝就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促进宝宝识字。

本网站小编总结: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只要选对方法,孩子会很乐意学的。

教宝宝学汉字用用游戏法


说实话,写这篇日记我还是有些小激动的,因为给“汉字找家”(我自己命名的)的方法真的太神奇了!

一次科学课上,我发现了给汉字找家游戏法。当时老师先拿出三张图,一张画着鱼,一张画着马,一张画着牛。接着,老师再拿出三张汉字的字卡,分别告诉宝宝们,这是鱼马牛,每说完一个汉字,她就把该字卡放到了画着该字卡相对应的图纸上。接着,老师把三张图和三张字卡打乱,随便选出一张字卡,比如选的是鱼,她就对着宝宝说这是鱼,问宝宝们这个鱼字该放到哪里。宝宝们就很激动,纷纷说放到鱼的图纸上。

当天下午我去超市买了图画本、透明胶布、白板笔,我要亲自给稀画图,和她一起做游戏。尹建莉教授说,孩子接受“大灰狼悠闲地散步”与“大灰狼慢慢走”是一样的,大人不要以自己的主观意识去判断孩子理解句子的难易。所以,我想理解句子和理解汉字也是一样的,汉字对于孩子来说也没有复杂和简单之分,起初灌输什么,她就理所当然接受什么。

我思考了一下,如果妈妈要用此方法教育宝宝,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画的图画,最好不要太深奥,宝宝一定要看得懂图画里是什么,比如无论你是想画素描的马,还是卡通的马,都要让宝宝认出那是马。

2.整个过程不要太长,学习时间最好控制在两三分钟。每次最多学习三个字,熟悉后可以增加。因为时间长了宝宝肯定没耐心,而且宝宝会怀疑你的企图。

3.用此种方法学汉字,妈妈不要抱着功利心,觉得孩子就该配合你,或者孩子认不出时就很着急。要知道,上小学后孩子们才开始系统学习拼音和汉字,我们仅仅是给他们打打基础而已,学汉字不是最终目的,能读报会写文才是最终目的。所以尹教授的方法一定要铭记,汉字的意义永远只存在于句子里!

一岁内禁服,六岁内慎服的幼儿感冒药(幼儿疾病专题)


引言:冬季是幼儿感冒的多发病时期,如何给孩子选择正确的幼儿感冒药很重要。俗话说:“别看广告,看疗效”吗。

小儿氨酚烷胺颗粒1岁以下婴儿禁用

记者查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发现,其实,早在去年5月7日,该局发表的《关于修订含盐酸金刚烷胺的非处方药说明书的通知》已经要求,对于仅用于儿童的氨金黄敏颗粒、小儿氨酚烷胺颗粒、小儿复方氨酚烷胺片,删除【注意事项】中“1岁以下儿童应在指导下使用”,在【禁忌】项中增加“因缺乏新生儿和1岁以下婴儿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数据,新生儿和1岁以下婴儿禁用本品”。对于儿童成人均可用的氨酚烷胺那敏胶囊,说明书修改为“新生儿和1岁以下婴儿禁用本品。5岁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幼儿疾病

根据国家食药监局的通知,儿童常用感冒药中的“好娃娃”、“优卡丹”、葵花康宝等都在被修订范围之内。

国家食药监局为什么提出新生儿和1岁以下婴儿禁用含盐酸金刚烷胺的非处方药呢?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儿科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玉玮在微博上发表微刊《育儿微刊——读懂宝宝》解释说,婴幼儿本身免疫系统还未发育成熟,加上抵抗力较弱,容易出现感冒、发烧等症状。但与此同时,婴幼儿肝脏功能没有发育完善,对药物的解毒能力同样尚未发育成熟,不能及时将药物代谢出体外,器官很容易被药物损伤,也容易引发不良反应。“优卡丹”、“好娃娃”等感冒药里面含有的金刚烷胺成分要通过肝脏功能代谢,婴幼儿吃的话,会增加肝脏代谢负荷,可能对发育有影响,还可能产生比较严重的药物过敏反应。这类药物有种通过抑制咳嗽中枢来起到镇咳作用的成分。小宝宝本来就不太会咳嗽,不能随意吃这种中枢性镇咳药物,以免抑制咳嗽中枢不利于排痰。另外,这类药物还有退热的成分,有些感冒并没有造成体温升高,服用含退热成分的药物,会让宝宝大量出汗,可能会造成脱水等不良后果。

本网站小编祝您春节快乐,提前给您拜年了:感冒引起的咳嗽、流鼻涕等症状通常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于两岁以上的儿童,可适当选择感冒药减轻症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