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相处,会对孩子有不同的影响,以下介绍了五种亲子关系对孩子的不利影响。

溺爱型-----任性自私不礼貌

阳阳是家里的“小皇帝”,从生下来起一家人都围着他转。家里人想尽办法让他高兴,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归他一人享用,玩具、衣服要什么买什么。有一次,阳阳看上的电动玩具当时没有买,他便坐在地上又哭又闹,委屈得不得了!

像阳阳这样的孩子在中国并不少见,根据山东省中山心理治疗与咨询研究中心的统计,在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家庭中,溺爱型家庭占到70%—80%。溺爱型家庭里,家长过度宠爱孩子,对孩子的要求无条件接受,想尽一切办法满足,即使孩子做错了,也要为其争辩。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四个老人,两个父母共爱一个孩子,溺爱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有人形象的称为“四二一”综合征。

但是,这样的孩子习惯高人一等、以自我为中心,容易形成任性自私、不懂礼貌、缺乏同情心等不良的性格特征。在人际交往中,他们缺乏责任感、不懂得关心别人,难以交到朋友,逐渐孤僻离群,遇到不满容易导致攻击报复等反社会行为。

针对溺爱的孩子,家长首先立即停止溺爱,建立正常的家庭规则;其次,家庭里是非对错要分清,不能盲从孩子的行为;再次,教导和鼓励孩子用平等的心态和他人交往。

贝贝从小到大,除了学习,什么事都不用管。吃什么穿什么,和谁玩儿,都是爸爸妈妈说了算。现在,上初三了,父母担心他上网、早恋,每天都接送,出去玩一会儿就打个电话问问。贝贝觉得自己就是个“电动娃娃”,有苦没处说。

干涉型家庭是另一种常见的不良亲子关系,占30%—40%。家长出于一种保护的态度对待孩子,为了使孩子变得更好而细心照顾,尽量给予帮助和嘱咐。有的家长甚至对孩子的学习、健康、前途等过分担忧。

但是,由于过分保护,孩子的社会适应性差,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由于习惯依赖父母,他们做事没有主见,犹豫不决。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困难容易灰心沮丧,甚至焦虑不安。此外,这样的孩子到青春期容易出现对抗行为,对父母和老师的要求故意反着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对此,第一,在日常生活中要给予孩子信任,让孩子有机会为自己负责。可以让孩子适当吃点苦。第二,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特点,家长要逐渐放手,不断调整亲子关系,制定适合孩子情况的发展目标。第三,不要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人财产”,要懂得尊重孩子,让孩子有做决定的机会。

干涉型-----缺乏主见难独立

贝贝从小到大,除了学习,什么事都不用管。吃什么穿什么,和谁玩儿,都是爸爸妈妈说了算。现在,上初三了,父母担心他上网、早恋,每天都接送,出去玩一会儿就打个电话问问。贝贝觉得自己就是个“电动娃娃”,有苦没处说。

干涉型家庭是另一种常见的不良亲子关系,占30%—40%。家长出于一种保护的态度对待孩子,为了使孩子变得更好而细心照顾,尽量给予帮助和嘱咐。有的家长甚至对孩子的学习、健康、前途等过分担忧。

但是,由于过分保护,孩子的社会适应性差,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由于习惯依赖父母,他们做事没有主见,犹豫不决。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困难容易灰心沮丧,甚至焦虑不安。此外,这样的孩子到青春期容易出现对抗行为,对父母和老师的要求故意反着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对此,第一,在日常生活中要给予孩子信任,让孩子有机会为自己负责。可以让孩子适当吃点苦。第二,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特点,家长要逐渐放手,不断调整亲子关系,制定适合孩子情况的发展目标。第三,不要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人财产”,要懂得尊重孩子,让孩子有做决定的机会。

忽视型-----消极冷漠爱自闭

小欣二年级的时候爸爸妈妈离婚了,她跟着爸爸一起生活。小欣的眼里,爸爸每天都忙着工作、应酬、赚钱,几乎没和她说过一句心里话,这让小欣变得孤独敏感。

在国际会议上,瑞典的心理学家公布了一项最新研究,研究者通过对239名孩子进行长达15年的跟踪调查发现,离婚对孩子可能产生巨大的负面心理影响。在单亲家庭里,很容易出现忽视型亲子关系。这主要表现为家长感情冷漠,与孩子很少沟通,对孩子的成长不闻不问。此外,忽视还可能表现为对孩子体罚、虐待、威胁等。

这种家庭只养不教,容易导致孩子性格冷漠消极、孤独自闭,人际关系敏感,难以交上朋友。对家庭和社会产生敌对心理,甚至受到不良社会团伙的引诱,成为问题儿童或青少年。

针对这种家庭,首先家长要把和孩子的沟通交流纳入日程,利用吃饭时间、睡前时间和孩子聊聊学校的事,谈谈自己的见闻;其次要了解孩子的兴趣、特长,尽可能抽时间参加孩子的集体活动;再次,家长要正视自己的心理状态,必要时咨询心理或精神科医生。

期待型-----胆小畏缩少自信

小楠从小就听到妈妈在耳边说“你是妈妈的希望,一定要努力学习,考上名牌大学弥补妈妈的遗憾”、“妈妈一辈子的心愿就寄托在你身上”……现在,一到大考的时候,小楠就特别紧张,担心自己考不好,甚至睡不着觉,眼前老是出现妈妈期待的眼神。

中国父母往往对孩子以支配的方式进行教育,称为期待型亲子关系。这样的父母对孩子虽有爱,但常以严厉、顽固、强迫的态度或禁止、命令的方式来监督孩子;或者把自己的夙愿、希望投射在孩子身上,忽视子女的能力与性格,希望孩子完全遵从父母的要求和标准去做。

用过高的期望要求和监督孩子,孩子容易变得敏感,性格胆小畏缩,缺乏自信,独立性差,做事缺乏主动性,不善与人交往。他们情绪不稳定、易自卑,严重时甚至出现抑郁症状。

针对这样的家庭,第一,家长不要以大人的尺度去衡量孩子,用成人的眼光给孩子制定目标;第二,不要把孩子当成实现自己心愿的法宝,让孩子自己决定人生;第三,不要使用下命令的方法教育,而要用沟通、引导的方法和孩子交流。

矛盾型-----逆反焦虑易强迫

乐乐爱爸爸也爱妈妈,但他有时候觉得左右为难。为他报什么培训班,爸爸妈妈已经吵了好几次了。爸爸说考80分去游乐园,妈妈偏说考90分去才游乐园。该听谁的好?

矛盾型的家庭,常表现为对孩子的管教态度缺乏一致性,同一行为有时斥责、禁止,有时却宽恕、勉励。父母管教态度不一致也是矛盾的一种表现,例如父亲严厉,而母亲放纵,父亲斥责子女时,母亲却来阻止。

大多数的中国家庭中,母亲负担更多的教养孩子的责任,对细节更为关注,对孩子的要求也更严格;父亲则相对宽松。因此,多数孩子抱怨“妈妈很烦,太唠叨”,产生逆反心理。但是,长期的不一致态度,孩子无所适从,做事难以决定,时间长了出现焦虑情绪,甚至强迫症状。

对此,首先,父母双方都要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统一教育目标和计划,对孩子的教育态度保持一致;其次,对孩子的表扬与批评要有一贯性,不能自相矛盾;最后,不要将家庭的纷争、摩擦、矛盾迁移到孩子身上。

入学准备扩展阅读

培养亲子关系你做对了吗?(亲子关系专题)


前言:良好的亲子沟通对于宝宝的成长很重要,但是目前有许多的家长们都不懂得与孩子沟通的方法与技巧,从而往往出现亲子关系不合谐的画面,以下就让我们来看看父母们常常容易犯的几点错误吧!

指责埋怨型沟通

“啊呀!你看你又把衣服弄脏了!成天跟在你后面洗衣服,我是你的佣人啦!”

“你玩不够啊!作业又不做,我看你哪天才能成人噢!”

“你看你桌子乱的,就不能收拾收拾!”……

这些语句体现出一个共同特征——指责和埋怨。

指责埋怨型沟通往往使家庭中形成“家庭相互指责黑三角”:

在这样一个“黑三角”中,每个人都有可能有一个较为固定的指责对象,家庭问题往往在相互指责和埋怨中不了了之、不欢而散,问题最终并未真正解决,成为一个未了结事件遗留下来。雨天背稻草,越背越重。家庭未了结事件越多,家庭生活越是沉闷或紧张,危机四伏。这是一种很具破坏功能的家庭沟通模式,被指责者要不逆来顺受,要不一味逆反、攻击性强,对子女人格的成长极为不利。亲子网

迁就讨好型沟通

“啊呀!妈妈不知道这个菜你不喜欢吃,将就着少吃点。你想吃什么?我明天就去买。”

“怎么,我给你买的这个圆规是小学生用的?对不起,我明天再去重买。”……

爱孩子是要将孩子作为一个能承担自己责任的独立的人来爱,而不是迁就和讨好孩子。

迁就讨好型沟通的家庭,表面一团和气,但缺乏一种家庭成员之间真挚的爱,而且会养成一个人依赖而又固执、软弱而又任性等不良人格特点。另外,这种沟通同样也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沟通,是通过回避问题来“解决”问题,也是一种缺乏建设性功能的沟通。

孩子在这种迁就讨好型沟通模式中,更容易形成的是任性,只要父母迁就自己,自己却很少迁就父母。但是,这种沟通所造成的孩子的任性却主要表现为眼前的、家庭内部的,孩子在家庭以外往往是一个迁就型的人;孩子成人后,很可能又不自觉地组建起一个迁就讨好型的小家庭,在一种缺乏真挚爱情的家庭情感氛围中生活。

打岔啰唆型沟通

孩子:“妈妈,今天校运动会上,我们班得了年级第一名,真开心!”

母亲:“哎哟,你看你这身汗,脸上脏的,快去洗洗,穿上衣服,别着凉!”……

说得很热闹,但各说各的,没有互动,两个自言自语的人。

“妈妈。明天我们春游,老师说每人要交5元钱。”

“又要交钱了?从你上学到现在,我们在你身上花了多少钱了。我们那个时候春游,就带上一瓶白开水、两块烧饼,自己走到郊外,根本不要买票。你看看现在,一个月光水电费就是好几十,春游要交钱,你肯定还要带点零用钱,钱不好挣噢……”

一句话,引出那么多的话和事。啰唆的人最大的特点是,听到别人的一句话,立即进入自己的个人世界,看是在处理别人的事,实际上是在处理自己纷乱的情绪。

打岔啰唆型沟通主要表现在母亲以及一些过于琐碎的父亲身上,一般情况下,这样的父母不太关心别人真正的情感,自己被许多意义不大的琐事缠绕,给孩子最大的感觉是唠叨、烦人。这种沟而不通的表现是表面上双方都在说话,而且可能持续较长时间,但信息根本没有交流,像两架同时开放的收音机,各自在坚持不懈地播放着各自的声音,根本没有听众和反馈;另一种情况就是,一方(往往是家长)在喋喋不休,另一方(往往是孩子)则陷入烦躁,焦虑,盼望着这种唠叨早点结束,家长说了什么根本没有听进去。这种毫无效能的沟通,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而且会造成孩子出现青春期问题,出现逆反和抵触,值得注意的是,这时孩子抵触的是家长的唠叨,而不是家长所说的内容。亲子教育

这时家长千万要明白,是您的唠叨使孩子在拒绝您说的可能是非常有道理也非常重要的话。

超理智型沟通

“妈妈,我要买活动铅笔。”“为什么要买?”“原来那个坏了。”“刚刚买的怎么就坏了?你怎么这么不爱惜东西?”……“好了,下次可不准再搞坏了,小孩子要知道爱惜物品。”……

超理智型沟通有两大特点:一是夫妻对孩子,夫妻之间往往并不是“超理智”:一是父母“教育”意识、“规范”意识过强、戴着过滤镜看孩子,孩子的一切成就、优点都被过滤掉,剩下的只有缺点和危险,父母在任何时候都不忘了敲打、警示、规范孩子。

这是一种严重缺少孩子感情的沟通,特别容易产生亲子感情障碍。对孩子的影响有时会看到不少眼前的“良好”效果,但从长远来说,对孩子人格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亲子矛盾往往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爆发出来。一些孩子在整个中小学期间都可能是一个十分规矩的“好学生”,但在进入社会的关口或以后,可能出现种种适应障碍。而刻板、缺少热情、固执、偏执、社交不良等等,也往往会成为在超理智型家庭沟通下长大的孩子的人格特点。

不会与小宝宝相沟通,直接影响着亲子关系的和谐,并且也不利于与孩子们有效的交流,希望看了以上的文章家长们能够更多的了解有关与孩子沟通的方法与技巧,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本网站小编总结:良好的亲子沟通需要父母们懂得如何去与孩子相交流,对于以上的四种不当的沟通方式,家长们要尽量的避免,为了孩子能够身心健康的成长,父母们还要多学习一下有关这方面的知识!

增进亲子关系的五个关键的时刻


孩子起床前——“薄荷时间”

迪迪是个公认的“快乐小天使”,妈妈说,她的育儿秘诀中有一条是:一天之计在于晨。

迪迪妈妈不会像有些妈妈那样,早上总是急吼吼地把睡眼惺忪的孩子从床上揪起来,她强调,要给孩子一个美好的开始。所以,迪迪早晨起床前会有一系列的“仪式”:新鲜空气、音乐、拥抱和问候、还有——“画个梦”。

要想孩子一天有个好心情,早晨睁开眼睛的那一刻是很重要的。所谓“薄荷时间”就是要让孩子起床前的时间如薄荷般清新和令人愉悦。

做法是:

1、为孩子在睁开眼睛到起床之间预留15分钟左右的时间。

2、营造一个适宜环境,让孩子自然地醒来。比如:打开窗户,让新鲜空气进来;放上令人愉快的轻音乐;轻轻摩挲孩子的头顶(据证实,这有助于人自然醒来)。

3、给孩子美好的问候。当孩子睁开眼睛时送上快乐的问候:宝贝,早上好!再给孩子一个拥抱和亲吻。

4、让孩子画画梦。问问孩子睡得好吗?做了什么梦?给孩子纸笔把梦画下来,和孩子一起分享他的梦。透过孩子画的梦,妈妈可以了解孩子的心思,并做一些引导。

如此几步下来,孩子的身和心都已经做好了迎接新的一天的准备。

从外面回到家时——“奶油时间”

快下班了,小梅边收拾东西边抱怨,想到回家头就大,一进门看见的就是早上匆匆离家时留下的乱糟糟场面,桌子上是没收拾的碗筷,卫生间里是一大堆脏衣服,小家伙还会缠上来要吃要喝要陪着玩,弄得人心里直上火。

听了小梅的抱怨,一旁的李楠笑了,说,那是因为你家缺少个“奶油时间”。

“奶油时间”指的是无论大人还是孩子,从外面赶回家后都需要一段时间用来放松和调整,这段时间就应该像奶油那样松松软软,令人舒适自在。

事实上,每个人在进入房间时,都会敏感到自己是否受到欢迎,这会对人之后的心情产生微秒的影响。

当孩子回到家时,他不希望迎接他的是连珠炮似的抱怨和批评,“你看你,又把衣服弄得这么脏!”“今天在幼儿园调皮了没有?”“快把你的脏手洗干净,做作业去。”孩子希望得到的是父母欢快的欢迎,是热烈的拥抱,是平静、耐心地听他说说白天发生的事情。

工作了一天回到家中,父母也需要一段时间来放松一下。尤其是出差后风尘仆仆地赶回家,也许很想先冲个澡,喝杯茶,而不希望孩子这会儿问东问西、索要礼物。

所以,和孩子约定,为每个从外面赶回家的人留一段松松软软的“奶油时间”吧!

1、送上热情的欢迎,也许是一句问候、一个拥抱、一双拖鞋或一杯热茶。

2、让他自己安静地待一会儿。

孩子入睡前——“蜜糖时间”

以前,让佳佳上床睡觉是让妈妈很头疼的事。佳佳要么没完没了地要妈妈讲故事,要么就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喝水地折腾。眼看着时间越来越晚,佳佳还毫无睡意,妈妈就可能忍不住了,大声“吼”她两句,结果常是佳佳脸上挂着泪水委屈地入睡。

后来,妈妈改变了策略。讲了事先说好的三个故事后,她就温柔地搂着佳佳,轻轻地抚摸着她,说,和妈妈聊聊天吧。于是,母女俩就东一句西一句地聊起来了,无论佳佳说什么,妈妈都很认真地聆听和回应。有时候,妈妈也会给佳佳做全身按摩,边按摩边轻声细语地说些甜言蜜语:佳佳是妈妈的心肝宝贝,妈妈爱佳佳,佳佳也爱妈妈,佳佳是个快乐的小姑娘……现在,佳佳是脸上挂着满意的微笑甜甜入睡。

在很多家庭里,就寝时间是一段混乱的时间,父母和孩子两方都会受挫。孩子希望尽可能晚睡,而父母则巴不得孩子尽快睡觉。结果就免不了“战火纷飞”。

可是,如果让入睡前成为一天中的一个特殊时段,在这个时候,孩子可以和妈妈或爸爸“单独在一起”,说些亲密无间的话,那么孩子就会盼望就寝时间的到来了。

“蜜糖时间”,正是利用孩子入睡前的时间和孩子“谈情说爱”,让亲密的感觉成为调和亲子关系的“蜜糖”。

重要的是,父母应很认真地聆听孩子说话,这样,孩子会慢慢学会跟父母分享他的担忧、希望和心愿。而充满爱意的拥抱、亲吻和抚摸缓解了孩子的不安,让他的身心都放松和满足,平静地进入甜美的睡梦中。

我和孩子有个约会——“黄金时间”

6岁的冬冬喜欢玩电脑游戏“古墓丽影”,妈妈也喜欢,但是妈妈平时是不允许冬冬玩的。其实,冬冬自己一个人也不敢玩,他害怕游戏中有意营造出的那种阴森恐怖的气氛。冬冬总是盼着周末的到来,因为妈妈和他有个约定,再忙,妈妈都会抽出40分钟的时间,和儿子相约在电脑旁,并肩作战,杀它个畅酣淋漓。

妈妈心里偷乐,自从有了这样的“黄金时间”后,冬冬和妈妈更亲了,也更听妈妈的话了。

父母和孩子一起做一些大家都喜欢的活动,的确是非常能够增进亲子感情的。那么,“黄金时间”怎么安排呢?

1、挑选活动:尽可能列出父母与孩子喜欢一起做的事情,越多越好。这些活动必须能够在30~40分钟内做完,而且不需要花多少钱。由孩子挑选出其中他最喜欢的10~12项。比如:

去公园散步、一起骑车去兜风(爸爸妈妈骑自行车,孩子骑童车)、放风筝、拼图、下棋、玩电脑游戏、做蛋糕等等。

2、订下“约会”

双方预约好每次“黄金时间”的日子、时间(每周应有1次以上),在日历上标示清楚。家长要认真对待和孩子的约会,不可随意失约。当然如有紧急情况,可以向孩子说明,改期进行。

3、做半小时完美家长

平时,我们很难做到对孩子说的每句话都是恰当的,对孩子做的每件事都是正确的,粗心、急躁甚至发火总是难免。在每周一两次的“黄金时间”里,我们不妨要求自己尽量做到100分。

多肯定和赞美孩子:“我看得出你很细心”“呵,你的腿越来越有劲了”“你真会动脑筋”。

多保持身体的亲近,拥抱孩子、拍拍孩子的肩膀、摸摸孩子的头、握住孩子的手、亲吻孩子的脸。

尽量避免质问、命令和批评。比如,“你可不可以走得快一点”“去把你的玩具收拾好”“你怎么又把它扔在地上了”。

亲子关系亮红灯了——“太空时间”

上个星期天,调皮的当当不小心弄断了爸爸手机上的天线,爸爸那几天正为工作上的事心烦,当时就控制不住火气,狠狠地打了当当的小屁股。从那以后,爸爸就发现当当开始躲着他了,在他面前总显得畏缩、生分。爸爸真怀念以前回到家时,当当像只欢快的小狗一样迎上来的可爱模样。他心里明白,是那顿打伤了当当的心。怎么办呢?

琢磨了几天后,爸爸想出了一个办法。这天他回家时带回了一大一小两个头盔,有些像航天员戴的那种。“小太空迷”当当立刻眼睛发亮,爸爸趁机说,当当,我们玩“上太空”的游戏吧。到底是小孩子,抵抗不了这个诱惑。于是,爸爸给自己和当当都戴上了头盔,然后在沙发上(权当航天火箭)坐好,说,5、4、3、2、1,点火!火箭升空了,往下看,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了,把所有不高兴的事情都留在地球上吧……现在我们在高高的太空上,我们看到下面有一个小孩子和他的爸爸(当当爸爸把那天发生的事情描述了出来,鼓励当当说出自己的感受,而他则尽可能毫无保留地表达关怀、支持和爱)……这次游戏后,当当和爸爸的关系又恢复到以前那样亲密了。

“太空时间”利用的是心理学中的一种“抽离法”,让家长和孩子在这段时间里把所有不愉快的记忆或情绪都抛开,就像坐火箭去了太空,可以毫无拘束地说出心里的话。

在“太空时间”里,亲子双方都要遵守一些规则:不说气人的话、不翻老帐,而要坦诚地说出内心的情感需要,说说大家在一起时的快乐,一起做过的开心事。

这个时间魔法在挽救危机关系时很有效,夫妻之间也可以使用。

异地“经营”亲子关系


0~3岁是亲子间感情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段时间里所形成的亲子关系,对孩子今后人格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是研究儿童心理学的,这一点我很清楚,但由于我们夫妇俩工作都十分忙,所以女儿10个月的时候,我们就将她放在100多公里外的乡下由孩子的外婆带。也正因为我们认识到0~3岁对亲情甚至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所以我们十分重视异地间亲情的维系和孩子“交接”(孩子3岁时回到我们身边上幼儿园)时的情感过渡。也正因为我们对这一问题的重视,所以我们的孩子一直没有出现象某些人家的尴尬现象──异地养育时,孩子见父母时视父母为陌生人,而将父母叫“叔叔”“阿姨”而不是“爸爸”“妈妈”,也没出现“交接”初期的哭闹和忧郁。为了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下面我就将我们的经验介绍给那些由于种种无奈而正在或准备对孩子进行“异地养育”的父母们。

孩子4个月时,我爱人就和她妈一起带孩子回娘家(孩子准备寄养的地方)。我认为这一做法是很重要的,这对孩子熟悉其今后她所要生活的人际环境、自然环境很重要,同时这也有利于孩子对外婆以及外婆家的其它亲朋形成依恋的情感,这对孩子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很重要,而这种心理上的安全是孩子心理健康发展所必需的,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还有意地让外婆和小孩形成一种比其他人更为深厚的感情──有意识地让外婆多与孩子亲近,多参与孩子的养育活动,这样,孩子从心理上既依恋母亲,也同样依恋外婆──让孩子逐渐觉得,只要妈妈或外婆中的一个人在,她都能很安心的玩耍──这对减少因妈妈上班而和孩子分离造成心理上的不安感是很重要的。有许多孩子因妈妈上班而长期哭闹不止,此中主要的原因就是妈妈上班之前,孩子过于依恋妈妈,而没有对其他人形成达到一定程度的依恋关系。

为了能和孩子建立和保持良好的感情联系,开始我们是每逢周末都要回家看孩子(因为幼儿心理学研究表明,1岁左右的孩子的记忆最多只能保持十多天,也就是说十多天你不回去和孩子接触,孩子就会完全忘记你,把你当作陌生人。)──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看,还要考虑充分利用双休日和孩子多玩耍,多进行有趣的亲子活动,平时上班时,我们还经常打电话回去给她,特别是当她听得懂会说些话的时候,我们打的电话特别多──这主要目的还不是语言上的沟通,而是让孩子知道:她也有父母,她的父母虽然不在身边,但一直在关注她。节假日时,我们还带上孩子喜欢的礼物回去看她……,这些经常的联系,使得孩子一直没有“忘记”我们,并且一直对我们有好感──经常有打电话给我们和邀请我们回去的欲望,这对日后顺利地接回也打下了良好的感情基础。另外,为了让父母的长相深深地印在孩子的脑海中,我们还放大一张我们和孩子合照的照片放在外婆家,并让外婆时常带孩子去“复习”父母的照片。我们还一再告诫孩子的外婆,千万不可对孩子说诸如“爸爸妈妈只要工作不要你了!”之类有损亲子感情的话,也不允许外人这样逗孩子玩。我们还让外婆经常有意识地给孩子讲她父母的事,讲父母对她如何如何的好,这对增进孩子和我们父母间的感情是有很大帮助的。准备过节时,我们还让外婆有意地“培养”孩子期盼与父母想见的欲望,如,在节假日准备来临时,让外婆常对孩子说,还有多少多少天爸爸妈妈又要回来看宝宝了……。

经过多方持久精心的努力,孩子和外婆的感情很好,和父母的感情也很好,孩子时常在邻居的小朋友面前得意地说:“我爸爸,我妈妈在南宁工作,我长大一点了也要去南宁……”。

孩子三岁时,我们决定让她回到我们的身边上幼儿园,这样做,一是为了进一步亲密亲子间的感情,二是乡下没有那么好的幼儿园教育,三是孩子上幼儿园后我们基本上有能力对孩子进行全面的照顾。为了让孩子顺利地过渡到我们的身边,我们也做了很大的努力。首先,接孩子来之前,我们提前10天回家和孩子玩,并且在这10天里逐渐地让孩子将感情转移到父母的身上──外婆外公逐渐地减少与孩子的单独接触,相反,父母则逐渐增多与孩子的单独接触,逐渐接替外婆外公来照顾孩子的生活和陪孩子玩──只要用心,这个年龄孩子的感情是很容易转移的──后来,事情真的像我们设计的那样,没过几天,孩子就更乐于和我们一起玩──因为我们比外婆外公年青,因而比他们更有活动能力和兴趣──这也更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

孩子终于离开了外婆外公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外孙女走了,外婆外公虽然很舍不得,心里很有点难过,但在送我们和孩子上车时仍然笑脸相送……

临走前,外公以过来人的经验对我们说:孩子刚回去,一定会哭几天的,你们要好好照顾他,不要骂她……。原来,我们也这样认为,孩子刚回来,肯定会哭几天的,因为在我们的周围看见过不少这样的例子。

但是事实却与我们预料的刚好相反──孩子回来后,不但没有哭闹,而且过得很愉快。一个月后,我们让孩子打电话给外婆,外婆问她想不想外婆,要不要再回去,孩子说:“不想外婆,也不想回去了。南宁好玩。”──这样的回答很让外婆失望,但我们听后却很高兴,因为我们顺利地对孩子实行了感情过渡──没有让孩子从转移中受到情感上的伤害!我们认为,这是十分难得的。

孩子回来后为什么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出现哭闹呢?我想,除了孩子临来之前与父母的感情磨合外,还有孩子回来后,我们采取了一些针对性很强的措施来保证孩子情感的顺利过渡。一是,刚回来的头一个月内,谢绝外婆家的那些人来玩,同时也叫他们也不要给小孩打电话,以免勾起孩子对以前情感的回忆;二是,为了让孩子更快地适应这里的生活,减少思念,孩子刚回来的头10天,我们上午带孩子出去玩,下午休息,晚上又带孩子出去玩,让其生活过得十分丰富多彩,使其很少有机会去想“过去”,因而孩子的情感很快就实现了转移,适应了和父母一起过生活的日子。

孩子的情感能顺利地过渡,这对我们说是件好事,这对孩子来说更是件好事──我深信,这对其心理的健康发展是有益的。

睡前读物增进亲子关系


亲情故事,孩子为什么能够接受呢?原因很简单,亲子关系是孩子在生活中最早理解的关系,爸爸妈妈是他每天接触的人,宝宝有爸爸妈妈,别的小宝宝也有爸爸妈妈,进而他了解,小动物也有爸爸妈妈。宝宝喜欢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别的宝宝、别的小动物也是这样的。

人们常常认为适合给孩子讲的白雪公主、孙悟空等,都曾经吓着过比较敏感的一、两岁的孩子。所以,爸爸妈妈需要学会选对故事书,才能顺利地引导孩子进入故事王国。

天天两岁多了。妈妈觉得他应该听听故事了,就买来古典童话故事,绘声绘色地给天天读起了《白雪公主》。不料,刚读到恶皇后要杀死白雪公主,天天就大哭起来!妈妈根本读不下去了。这是怎么回事?童话故事不是孩子们应该听的故事吗?

快两岁的宁宁特别好动,就是听故事的时候也手脚不停。宁宁的爸爸妈妈最发愁的是,给她读书的时候,她总不让大人翻页,自己把着书,就一页没完没了地看。有时候甚至干脆要把书抢过来,爸爸妈妈说:“咱们看看后边怎么样了?”可她根本不听。宁宁爸爸妈妈很困惑,咱们这个孩子是不是多动呀?怎么引人入胜的曲折故事,根本就吸引不了她呢?

其实,天天和宁宁的表现,都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正常表现。而父母在和孩子共读时出现问题,往往是因为没有选对故事书。

亲情故事,就是非常适合引导孩子进入故事王国的故事书。

宝宝到了一岁半左右,开始不满足于看图识物的概念书,开始对故事感兴趣。可是婴幼儿的生活经历简单,很多故事涉及的知识背景孩子都不具备,因此,对许多古典童话故事还难以产生兴趣。而且,孩子这个年龄的心智特点决定,他还不能理解曲折复杂的情节,因此对情节还不是太感兴趣。这时她们最能够理解的故事,还不是王子公主、神仙妖怪;她们往往会被这些故事吓着,比如人们常常认为适合给幼儿讲的白雪公主、孙悟空等,都曾经吓着过比较敏感的一、两岁的孩子。因此,从最早的童谣书、概念书和玩具书进入到故事书,需要一个过渡过程,需要选择合适的故事书。

那么,什么是合适的故事书呢?亲情故事,就是非常适合引导孩子进入故事王国的故事书。

有一本著名的亲情故事书,叫做BlueberriesforSal,获1949年Caldecott荣誉奖。故事说的是,在一个长满蓝莓的山坡上,小熊和熊妈妈、小Sal和Sal妈妈都来摘蓝莓。两个小宝宝贪吃又贪玩,结果都走错了路,跟错了妈妈。在找妈妈的路上,他们又遇到了其他的小动物和他们的妈妈。后来,小Sal的妈妈和小熊的妈妈都发现孩子丢了,慌忙去找各自的宝宝。最后,两个宝宝跟着各自的妈妈高高兴兴回了家。

这个故事的主题适合幼儿,即使是一岁多的孩子,对母子关系也早有体会,非常理解小Sal要找妈妈,小熊也要跟妈妈,还有很多其它小动物都有自己的妈妈。故事的结构也安排得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两个小宝宝失散,去找妈妈,偶遇其它小动物和它们的妈妈,继而跟错妈妈,内容虽有变化,结构不断重复。书中还有不少象声词,也是孩子们非常喜爱的。

这本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四十年代出版,半个多世纪过去了,Sal妈妈的发式服装,Sal家厨房的装备虽然都是当时年代的流行,但亲情主题却跨越时空,使这本书几十年来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我的儿子一岁八个月的那一阵,每天不断缠着妈妈讲"谢友"(Sal),临睡前也至少重复三遍。讲完故事,妈妈给他盖好被子,他还嘴里念叨着“小熊妈妈,乌鸦妈妈”,慢慢睡着。

亲情故事,孩子为什么能够接受呢?原因很简单,亲子关系是孩子在生活中最早理解的关系,爸爸妈妈是他每天接触的人,宝宝有爸爸妈妈,别的小宝宝也有爸爸妈妈,进而他了解,小动物也有爸爸妈妈。宝宝喜欢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别的宝宝、别的小动物也是这样的。

从孩子熟悉的亲子关系入手,孩子容易理解,也容易产生兴趣。

警惕四种沟通模式破坏亲子关系


现在大多数的八零后爸爸妈妈不懂得怎么跟宝宝沟通,在亲子沟通中,常常存在着一些问题,要警惕哪些沟通模式破坏亲子关系。

指责埋怨型沟通

“啊呀!你看你又把衣服弄脏了!成天跟在你后面洗衣服,我是你的佣人啦!”

“你玩不够啊!作业又不做,我看你哪天才能成人噢!”

“你看你桌子乱的,就不能收拾收拾!”……

这些语句体现出一个共同特征——指责和埋怨。

指责埋怨型沟通往往使家庭中形成“家庭相互指责黑三角”:

在这样一个“黑三角”中,每个人都有可能有一个较为固定的指责对象,家庭问题往往在相互指责和埋怨中不了了之、不欢而散,问题最终并未真正解决,成为一个未了结事件遗留下来。雨天背稻草,越背越重。家庭未了结事件越多,家庭生活越是沉闷或紧张,危机四伏。这是一种很具破坏功能的家庭沟通模式,被指责者要不逆来顺受,要不一味逆反、攻击性强,对子女人格的成长极为不利。

迁就讨好型沟通

“啊呀!妈妈不知道这个菜你不喜欢吃,将就着少吃点。你想吃什么?我明天就去买。”

“怎么,我给你买的这个圆规是小学生用的?对不起,我明天再去重买。”……

爱孩子是要将孩子作为一个能承担自己责任的独立的人来爱,而不是迁就和讨好孩子。

迁就讨好型沟通的家庭,表面一团和气,但缺乏一种家庭成员之间真挚的爱,而且会养成一个人依赖而又固执、软弱而又任性等不良人格特点。另外,这种沟通同样也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沟通,是通过回避问题来“解决”问题,也是一种缺乏建设性功能的沟通。

孩子在这种迁就讨好型沟通模式中,更容易形成的是任性,只要父母迁就自己,自己却很少迁就父母。但是,这种沟通所造成的孩子的任性却主要表现为眼前的、家庭内部的,孩子在家庭以外往往是一个迁就型的人;孩子成人后,很可能又不自觉地组建起一个迁就讨好型的小家庭,在一种缺乏真挚爱情的家庭情感氛围中生活。打岔啰唆型沟通

孩子:“妈妈,今天校运动会上,我们班得了年级第一名,真开心!”

母亲:“哎哟,你看你这身汗,脸上脏的,快去洗洗,穿上衣服,别着凉!”……

说得很热闹,但各说各的,没有互动,两个自言自语的人。

“妈妈。明天我们春游,老师说每人要交5元钱。”

“又要交钱了?从你上学到现在,我们在你身上花了多少钱了。我们那个时候春游,就带上一瓶白开水、两块烧饼,自己走到郊外,根本不要买票。你看看现在,一个月光水电费就是好几十,春游要交钱,你肯定还要带点零用钱,钱不好挣噢……”

一句话,引出那么多的话和事。啰唆的人最大的特点是,听到别人的一句话,立即进入自己的个人世界,看是在处理别人的事,实际上是在处理自己纷乱的情绪。

打岔啰唆型沟通主要表现在母亲以及一些过于琐碎的父亲身上,一般情况下,这样的父母不太关心别人真正的情感,自己被许多意义不大的琐事缠绕,给孩子最大的感觉是唠叨、烦人。这种沟而不通的表现是表面上双方都在说话,而且可能持续较长时间,但信息根本没有交流,像两架同时开放的收音机,各自在坚持不懈地播放着各自的声音,根本没有听众和反馈;另一种情况就是,一方(往往是家长)在喋喋不休,另一方(往往是孩子)则陷入烦躁,焦虑,盼望着这种唠叨早点结束,家长说了什么根本没有听进去。这种毫无效能的沟通,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而且会造成孩子出现青春期问题,出现逆反和抵触,值得注意的是,这时孩子抵触的是家长的唠叨,而不是家长所说的内容。

这时家长千万要明白,是您的唠叨使孩子在拒绝您说的可能是非常有道理也非常重要的话。

超理智型沟通

宫外孕湿疹怀孕的表现手足口病症状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孕中期注意事项怀孕吃什么好盆腔炎有什么症状怀孕三个月胎儿图

“妈妈,我要买活动铅笔。”“为什么要买?”“原来那个坏了。”“刚刚买的怎么就坏了?你怎么这么不爱惜东西?”……“好了,下次可不准再搞坏了,小孩子要知道爱惜物品。”……

超理智型沟通有两大特点:一是夫妻对孩子,夫妻之间往往并不是“超理智”:一是父母“教育”意识、“规范”意识过强、戴着过滤镜看孩子,孩子的一切成就、优点都被过滤掉,剩下的只有缺点和危险,父母在任何时候都不忘了敲打、警示、规范孩子。

这是一种严重缺少孩子感情的沟通,特别容易产生亲子感情障碍。对孩子的影响有时会看到不少眼前的“良好”效果,但从长远来说,对孩子人格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亲子矛盾往往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爆发出来。一些孩子在整个中小学期间都可能是一个十分规矩的“好学生”,但在进入社会的关口或以后,可能出现种种适应障碍。而刻板、缺少热情、固执、偏执、社交不良等等,也往往会成为在超理智型家庭沟通下长大的孩子的人格特点。

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孙瑞雪有一本书说,要给孩子爱和自由,良好的亲子关系就是爱和自由。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受,无条件的接受孩子,理解孩子,信任孩子。自由则是父母与孩子都要独立,不要用成人的意志去塑造孩子,也不要过于依恋孩子。爱可以让我们同孩子之间更亲密,而自由,可以让我们与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各自都有自己的空间,让孩子能独立成长。

良好的亲子关系就是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互相信任,共同成长。

由于目前的中国,一个家庭一般只能有一个孩子,孩子常常占据家庭中的主要地位,孩子承担了父母长辈太多的爱,也承受了太多的期盼。很多家长,为了孩子,可以牺牲自我,放弃很多,放弃自我的发展,放弃自我的空间,放弃夫妻的交流……其实,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建立在良好的婚姻关系的基础之上的,并不是说,离婚的家庭就没有好的亲子关系,而是说,一个家庭中,最重要的关系是夫妻关系,然后才是亲子关系。好的父母关系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健康的家庭关系,是父母共同把孩子抚养长大,把孩子带到一个更广阔的天地,让他们独立,从而享受着孩子成长的乐趣,而不是把孩子的世界同自己的生活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如果把亲子关系放在家庭中的第一要位,父母对待孩子的爱就会产生偏差,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会发生爱的误读。这些问题甚至会延续到孩子成人之后,有了自己的家庭,不正确的亲子关系,演变成糟糕的婆媳问题,糟糕的岳父与女婿的关系,然后再衍生出下一代的不正确的亲子模式,再一代代延续。

姗姗的姥姥还有一个儿子,她对这个儿子倾注了更多的爱和感情,在她的心中,这个儿子是最重要的。她会对儿子述说自己的苦恼、艰辛和种种的不如意,对于一个小孩子,他们常常会把父母的不幸归结于自己,他们会努力做一些超乎自己能力的行为,来弥补自己内心的亏欠。因此,儿子四岁时,踩着板凳给母亲做饭的举动,更多的不是源于孝顺,而是源于内心的不安全感,他希望讨好母亲,来让母亲欢喜,从而冲淡母亲的忧愁。(13岁女孩自杀,以求捐肝救父,就同这种心理状况类似)。在儿子内心中,他知道自己是母亲心中最重要的人,为此,作为回报,他也要把母亲摆在第一位。在他的婚礼上,看着母亲,他突然开始哭泣,吓坏了来宾和新娘。那时,他心里一定是在为自己把本应全部都给母亲的爱分割出一部份而内疚,在他心底潜意识中,他认为这就是一种背叛。

婚后,儿子断然否认婆媳之间存在矛盾,他说,我们家永远都不可能出现这类的问题,在我们家,婆婆永远都是第一位的。但是,婆婆还是失落,于是,她就常对着儿子哭泣,因为这样会唤起母子间原有的同情内疚与亲密。儿子同孩提时代一样,对母亲的痛苦表示了强烈的内疚,他认为一定是自己的媳妇不好,惹母亲生气了,才会让母亲这样痛苦。夫妻关系急转直下。孩子的出生再一次改变了家里的格局,儿子喜欢孩子,他的爱再一次被分走了,于是,婆婆告诫儿子,一个男人这样儿女情长是没出息的,你要以事业为重……

任何一个人,如果把自己的爱全部都给了另外一个人,并且把自己的前途和希望都寄托在这个人身上,他必然会对这个人寄予很高的期望,他希望这个人会回报自己的付出,回报自己的爱,而这就变成爱的交换,而不是无条件的爱。高的期望值必然产生高的压力,而且,每个人对回报的理解都是不同的,最后,这种爱就会变成两败俱伤的爱。

亲子关系同样适用这一规则,所以,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首要前提是:父母要独立。父母不需要为了孩子放弃自己一切,父母需要有自己的成长空间,有夫妻正常的相处空间,有自己的事业成长空间,有自己减缓压力的空间。只有自己不断成长,才能不过于依恋孩子,才能适应不断成长的孩子,也才能赢得孩子更长久的敬爱。

爱是以孩子的成长为首要任务,根据孩子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自己身为父母的角色,从无条件的爱,到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世界,最后,培养孩子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意识,独立人格的人。但是教育往往在方寸之间发生偏差,天下的父母都会认为自己提供给孩子的就是最好的爱。

美国心理学家派克说:爱不只是给予,它是合理的给与合理的不给;是合理的赞美和合理的批评;是合理的争执、对立、鼓励、敦促、安慰。而合理,不能只凭直觉,必须经过思考和判断以及有时不怎么愉快的取舍决定。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中国父母并不很多,大多数的父母给予孩子的是强势的溺爱或者是无原则的放纵的宠爱。

一般来说,一个事无巨细,包办代替,可以为孩子付出一切的家长,更容易成为强势的家长。强势的家长,看起来非常爱孩子,他们为孩子安排好一切,只要孩子听话地遵从照办就可以了,他们代替孩子思考,代替孩子决定,如果能代替孩子去做,他们也一定毫不犹豫。他们希望孩子成为自己心中理想的样子,他们几乎不去探索孩子的内在需求,他们认为孩子还不够大,不能照顾好自己,因此他们在凭自己的意愿为孩子安排。他们不认为孩子有自己的感受,孩子也失去了自己成长的机会,会非常不自信。通过对孩子的照顾和控制,强势的父母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因此,他们在潜意识中害怕孩子有一天会脱离自己而独立,所以他们认为孩子永远都不够大,不能独立处理自己的问题。孩子的任何事情都要自己一手操办,不相信孩子的能力,于是最终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越不相信孩子,孩子能力越差,越依赖家长,家长则越不信任孩子。

强势的父母能培养出成功的孩子,但是更多的强势父母会培养出缺乏独立性的孩子,习惯于受到父母的照顾,生活自理能力差,易形成一种依赖型人格。因为难以自立,就更谈不上自强。而不能自立自强的人是缺乏竞争力的人,是难以适应社会的。这样的孩子,成年后面对婚姻、工作和生活,会有诸多的烦恼,而这些烦恼均起源于他们没有能力去解决问题。

孩子是在选择中成长的,他们会在选择中正确认识自我和周围的世界。失去选择的机会,实际上就是让孩子失去成长的机会。教育就是等待孩子成长的过程,成长需要时间和过程,需要孩子自己一点点的去体会。爱孩子,不是给孩子你的思想,而是让孩子拥有他自己的思想和选择。

可可的爸爸是人类学专家,由于性格乖戾,同周围的同事和领导相处有困难,为此他认为自己获得的荣誉与自己取得的成就相比,真是少之又少。所幸他有一个优秀的女儿,这份优秀是所有同他作对的人都不拥有的,他希望女儿能出人头地,为自己争一口气。他对女儿的培养用尽了心思,只要同女儿的优秀无关的事情,他都可以代劳,不需要女儿分心。可可只要按照他的规划来做,就可以成为他周围无人能敌的成功孩子了。可可五岁上小学,是四年制的少年预备班。可可很用功,成绩很好,于是,可可正式考进了少年班,又用了四年,完成了中学的课程。可可几乎没有业余时间,她要弹琴,要学外语,要培养特长。可可13岁时,要考大学了,可可的爸爸环视整个中国,没一所大学能配得上这么优秀的女儿,他着手为女儿联系国外的顶级学校。可可开始忧虑,她害怕一个人离开家,到遥远的地方独自生活,她一次又一次地对爸爸说,她不原意出国。她爸爸对女儿的恐惧不以为然,认为可可是不自信,熟悉了情况就好了。他还在兴致勃勃地替女儿写自荐信,联系学校,申请奖学金。但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可可莫名其妙的突然开始厌食,进食以后就会呕吐,她渐渐的不吃饭了。骨瘦如柴的可可,最终在医院度过了一年的时间,病情的反复,令专家都很无奈。

可可的爸爸是我的同事,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我的一个心理学的同事帮助了他,心理学认为:可可的厌食症,来源于她内心对父亲的反抗,可可尊敬爸爸,崇拜爸爸,但爸爸对她生活的强势主导又令她厌倦,她无力同爸爸抗争,只能以厌食症的表象来表示对爸爸的反感。可可同她的爸爸一起接受心理的辅导,对她爸爸来说,培养优秀女儿的梦破灭了,这让他万分沮丧,但是,如果女儿能恢复正常,他宁愿什么都不要。

良好亲子关系的第二个前提是:让孩子独立,尊重孩子的选择。

说到尊重,目前非常多的中国家长可能都认为自己给了孩子足够的尊重。确实,目前我们的教育开始反思,主张要给孩子快乐的童年,主张孩子个性的张扬,主张给孩子最大的自由成长空间,给孩子最大的尊重。难道这还不够吗!尊重就是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尊重孩子的权利,尊重孩子的成长。但是,尊重不是顺从,不是溺爱,而是协商和引导。尊重的前提是要有行为要有尺度和规矩。

苹果三个月大,他的妈妈就出国留学去了,苹果由教授奶奶照顾。奶奶是一个比较严谨的人,对苹果的教育也是钉是钉铆是铆,苹果有些害怕奶奶。两年后,苹果妈妈回来见到的是一个胆小的孩子,不喜欢同别人玩,经常受欺负。苹果的妈妈心疼万分,她认为是对苹果太严厉了,才会让孩子胆小懦弱。她决定改变对孩子的教育,对苹果要以赏识鼓励为主,不能批评孩子,要让他自信。苹果的父母严格的推行自己的教育理念,给孩子最自由的成长空间,只要他想做的,父母很少干涉。苹果做的所有的事情,爸爸妈妈都说,真棒。爸爸妈妈鼓励苹果要勇敢,不要畏惧权威和强权。渐渐的,苹果果然发生了变化,他坚持自己的主见,自己想做的一定要做,自己不原意做的,也没商量的余地。同时,他开始具有进攻性,如果不满意,他就会拳打脚踢,不管是父母还是别人。有一次,苹果的姑姑来看苹果,没像以前一样给他带好吃的,苹果号啕大哭,非要姑姑马上去买。从此姑姑再看苹果,一定要给他带小食品。还有一次,爸爸妈妈带苹果参加聚会,爸爸一边抽烟一边聊天,苹果突然大声叫:你给我灭了,你给我灭了。爸爸没听到,继续聊天,苹果冲上去,踢了爸爸几脚,嘴里还叫着,你倒是灭了呀。爸爸一边熄灭,一边说,好好好,儿子发话了。

不同的教育会培养出不同的孩子,苹果的父母给了他宽松的爱,但是,没有限制的爱,很容易就发展成纵容的溺爱。有很多时候,是家长不能正确认识孩子的缺点,在谈到孩子的问题时,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是孩子的个性,有个性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家长的不肯正确面对,造成了对孩子的放纵,同时,也养成了孩子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而这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孩子任性。

王强就是在放纵的环境中长大的,父母在他眼里根本就毫无威严,在他小的时候,无论是他还是他的父母,都对这种家庭环境非常自豪,认为这是民主的家庭,孩子可以没有任何扭曲的成长。王强有很多缺点,比如不服管束,对所有的规矩熟视无睹,经常嘲笑别人等,但是他父母倒不认为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他们认为有个性的人才有更容易成功。困难从王强的青春期开始,王强开始叛逆,而父母对他越来越失望,也越来越无能为力。高三时,王强宣布他要考电影学院,父母认为这简直是疯了,他们希望自己的儿子能现实一点。劝说无果,无奈的父母开始帮助他做考前的准备,首先从造型开始,要包装出王强的气质。但造型之路并不顺利,理发师把王强的头发弄坏了。一家人急忙扑向另一个理发店,看能不能弥补,弥补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王强在理发店里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绪,气愤地向妈妈大叫,都是她瞎掺和,害自己成了这个样子。妈妈的解释和安抚只能加剧他的怒气,最后,他扬长而去,留下尴尬和伤心的妈妈。

给孩子放纵的爱,会让孩子不懂得关心别人,而对父母的付出认为理所应当。环视我的周围,我发现这样的孩子越来越多了。

盈盈妈妈一直对盈盈有求必应,她觉得只有给盈盈加倍的爱,才能弥补这可怜的没爸的孩子,所以,尽管自己收入不高,但是对盈盈却从不亏待,盈盈的生活费居高不下。盈盈的爸爸去世时,她妈妈还很年轻,但是她妈妈怕盈盈受欺负,一直没有再寻找自己的幸福,直到有一天遇到了自己初恋的男友。盈盈对新爸爸非常不满意,她说新爸爸对她不好,以前亲爸爸活着的时候,她每次来月经后的内裤,都是亲爸爸给洗,现在让新爸爸给她洗双袜子,他都不情愿。她还说,新爸爸对她每月的生活费用有意见。她开始同新爸爸作对。妈妈对这种局面左右为难,几经权衡,她决定要放弃自己的生活,要让女儿满意。这时,无论是盈盈的新爸爸,还是盈盈的姥姥姨舅,都劝妈妈要三思,孩子已经长大了,她马上就上大学,妈妈也应该有自己的生活了。但是,所有的劝阻都遭到盈盈的反对,盈盈问妈妈:一个对我不好的人,你能安心跟他过一辈子吗?盈盈的妈妈试图解释亲爸和继父的区别,盈盈断然拒绝了:我不再想见他。盈盈的妈妈含泪放弃了自己的新生活,她想孩子还小,不懂事,再大些就好了。

盈盈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更体贴妈妈。有一次家族聚会,一家人出去玩,盈盈的妈妈负责财务,所以妈妈跑来跑去的,一会买门票,一会付款,盈盈一直束手旁观,还不停地批评妈妈:你怎么穿这件衣服就出来了,邋遢劲的;收腹,肚子都挺出来了;你看你买的这些东西,真难吃……

一般来说,孩子年纪越小,家长对孩子越是报以宽容的态度,孩子的一切举动都是可以容忍的,孩子性格或心理的种种端倪也视而不见,甚至觉得非常可爱。随着孩子年纪逐渐增长,家长就孩子的要求就相对越来越高,希望孩子能有好的表现,但是,对孩子在儿童时期的放纵会在青少年时期才会被放大,这时家长会觉得孩子比较任性,不懂事。其实,不只是孩子的行为,家长对孩子学习上的态度也是一样的,在孩子年级小的时候,父母更多的给与孩子鼓励,但是随着孩子的年龄增大,学习的压力加大,家长渐渐的就会弃用鼓励,而更多的开始批评。

亲子关系决定教育成败


现在很多父母事业很成功,却感觉对孩子的教育并不怎么成功,十分苦恼。其实,衡量孩子教育成功与否,更重要的是看孩子能否感受到愉悦和幸福,能否与周围人和谐相处,能否在亲子关系中融洽自如。

不妨问问自己,是否更关心孩子如何变得让自己“有面子”?是不是更希望他能考高分,却很少关注他是否快乐,有没有朋友?这些关怀的缺失,使得父母和孩子之间总是有层隔膜,孩子总是表现叛逆,总是和父母“对着干”。在孩子长大后,和父母之间“没话说”、“聊不来”。

亲子关系,在青少年时期,胜过许多教育,甚至决定孩子教育的成败。据研究,如果孩子在12岁之前没有和父母建立很亲密的亲子依恋,那么孩子一生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很难建立,尤其是6岁之前,如果父母没有拿出足够的精力陪孩子,亲子之间很难再建立起足够的信任和依赖。

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其前提是,父母必须明白,爱是无条件的,孩子存在本身就是父母给予爱的理由。教育的艺术首先是倾听的艺术。父母必须学会倾听,学会去欣赏、理解孩子的成长。父母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自以为是,以为自己什么都懂,其实不然。如果你的孩子在你眼中满是缺点,那么你可能是一个很失败的父母。

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健康的人格。身为父母,不要太重视孩子外在的成功。孩子的成绩好坏,上的大学好不好,有没有找到好工作,这些外在的标准固然对家庭很重要,但是父母必须意识到,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爱和幸福的能力。

信息时代动摇了老年人的权威。过去的父母可以很傲慢地跟孩子说:“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到了今天,反倒是孩子们经常跟父母很不屑地说“你懂什么呀!”青少年对新技术、新观念的得心应手更加映衬得父母很“老土”,是个在网络上笨手笨脚的“菜鸟”。

所以,我认为,21世纪是父母和孩子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的时代。父母需要从孩子那里学习的,不仅仅是新技术新知识,还有新的思维方式和新的生活理念。学习的前提是互相尊重,尊重孩子的特性,尊重孩子的选择,更重要的是尊重孩子的人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