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我的女儿今年3岁,马上就该上幼儿园了,我的日常工作较忙,孩子的爸爸常年在外面,对即将进入幼儿园的女儿,我心理有点发慌,不知孩子能否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应该用什么方法帮孩子度过这个过程?

茅于燕:你主要询问如何帮助孩子更好地进入幼儿园。对于这个问题报刊、杂志有许多文章谈到这个问题,特别是在七、八月份更多一些,因为一般幼儿园是九月开学,早看到这些文章上讲的方法,做起孩子的教育工作更好一些,你可以找来看看,也许有用。

我这里也谈几点供你参改:

1、由于分离焦虑(separationanxiety〕的影响,孩子离开亲人会有一段时间的情绪低落,有的孩子长一点,有的孩子短一点,家长要表示理解,但不要过份同情,你的过份同情会暗示他去的是一个可怕的地方,他会不愿意去。应该用平常心来对待。

2、不要感到对不起孩子,自己没办法照管他,只好把他送走了,而应该高高兴兴地谈去幼儿园的好处,比如:可以有许多小朋友,许多玩具,老师还会教他唱歌、跳舞,会讲故事给他听等,尽量把幼儿园说成一个乐园(事实也是如此),给他一个好印象。

3、事先带孩子到幼儿园去两三次,让他玩玩院子里的滑梯、摇马(任何大型器械均可),看看小朋友们玩球、搭积木、做拼图的活动,熟悉环境和情景。

4、带他见见班上的老师,把他的性格、爱好、兴趣、身体素质等向老师介绍,也让老师和他谈几句话,消除一点陌生感。

5、送去的当天早上要早一点起床,吃好早点,从从容容地走。路上说点其他的事。到了幼儿园把他托给老师,待一会儿再走。既然走了就不要再回头,免得他还等待你再回头,这很痛苦。

6、送孩子去了幼儿园以后,就不要常在他在园里的时间去看望,甚至接回家(患病当然除外),否则他会生活得不好,老想你接他回家,反而痛苦。

7、向他保证××时间一定来接他,绝不能失言,要知道多待在园里,哪怕是四、五分钟,也是难过的。如果某一天有事,不能按时接他,要事先通知老师,对他做好工作,否则别的孩子被接走了,他会着急,第二天不愿去幼儿园了。

8、在接孩子时,如果有时间,可以和老师谈谈,了解孩子在园情况,并把孩子在家表现告诉家长,双方共同更好地做好孩子的工作。

9、孩子回家以后,不要过份关心,好像他在外面受了委曲,回来补偿似的。这样,他会不愿去幼儿园,愿意天天待在家里了。

10、如果孩子在家有使用慰籍物(如毛巾、小毯子、小熊娃娃等)的习惯,这时正好是放弃它的好时机,因为环境变化大,很可能忘掉它了。但如果不带太痛苦,也可以让他带几天,他自然会放弃的。这对安定情绪有好处。

入学准备编辑推荐

专家:优秀幼儿园的十大标志


对孩子们来说,幼儿园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热情,扩展他们的普通知识,强化他们与别的孩子匹配的能力,促进他们探索世界的兴趣。幼儿园标志着从学前到小学的重要过渡阶段,让幼儿园的孩子准备上小学并非意味着以学习知识来取代游玩时间,强迫孩子们掌握一年级的“技能”,或依靠标准化的考试来评估孩子们的成绩。

在此阶段,孩子们已渴望学习和拥有一颗天赋的好奇心。具有早期幼儿教育和儿童开发丰富背景的老师可以为孩子们提供他们身体、情感和智力成长所需的教育。通过对幼儿园管理学的研究,美国幼儿教育专家提出一个优秀幼儿园的10个标志:

1、孩子们正在玩玩具或与别的孩子玩。他们不是无目的地四处活动或强迫他们长时间安静坐下来。

2、一天下来孩子们要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象搭积木、扮演游戏、图画书、涂料和其它艺术材料,另外还有桌上玩具。孩子们不总是在同一时间做同样的事。

3、一天中,老师要分别与个别孩子、小组和所有孩子工作在一起。

4、教室用孩子们自己的艺术作品、他们自己发明的拼写字和口述故事来装饰。

5、在日常生活经验中孩子们学习数字和字母。探索动植物自然世界、烹饪、服务、准备快餐等都是对孩子们有意义的活动。

6、填写工作表不应是他们的基本活动。

7、只要天气许可孩子们每天有机会到室外活动。户外游戏决不能被太多的教学时间所占用。

8、全天任何时候老师可以读书给孩子们听,不要只限于小组讲故事的时间。

9、课程表适用于那些比别的孩子强的孩子和需要额外帮助的孩子。因孩子们的经验和背景不同,他们不会在同一时间以相同的方法学同样的东西。

10、孩子们和他们的父母期待上学。送孩子上幼儿园父母感到安全。孩子们感到高兴,因他们不会哭叫或常生病。

个性化幼儿园各种各样,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背景课程也是各种各样。但所有发展适当的幼儿园教室将有一个共同点:焦点聚在孩子的整体发展上。

现在家长正在为自己孩子选幼儿园而头痛,那么这个或许可以让家长们做一个参考,看看怎样的幼儿园才是适合自己小孩的。

优秀幼儿园具备的十大标志


幼儿园标志着从学前到小学的重要过渡阶段,让幼儿园的孩子准备上小学并非意味着以学习知识来取代游玩时间,强迫孩子们掌握一年级的“技能”,或依靠标准化的考试来评估孩子们的成绩。

幼儿园的“课程表”实际上包括这样一些事:快餐时间、休息、个人和小组活动、外加我们认为传统教育的一些活动。对孩子们来说,幼儿园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热情,扩展他们的普通知识,强化他们与别的孩子匹配的能力,促进他们探索世界的兴趣。

通过对幼儿园管理学的研究,美国幼儿教育专家提出一个优秀幼儿园的10个标志:

1、孩子们正在玩玩具或与别的孩子玩。他们不是无目的地四处活动或强迫他们长时间安静坐下来。

2、一天下来孩子们要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象搭积木、扮演游戏、图画书、涂料和其它艺术材料,另外还有桌上玩具。孩子们不总是在同一时间做同样的事。

3、一天中,老师要分别与个别孩子、小组和所有孩子工作在一起。

4、教室用孩子们自己的艺术作品、他们自己发明的拼写字和口述故事来装饰。

5、在日常生活经验中孩子们学习数字和字母。探索动植物自然世界、烹饪、服务、准备快餐等都是对孩子们有意义的活动。

6、填写工作表不应是他们的基本活动。

7、只要天气许可孩子们每天有机会到室外活动。户外游戏决不能被太多的教学时间所占用。

8、全天任何时候老师可以读书给孩子们听,不要只限于小组讲故事的时间。

9、课程表适用于那些比别的孩子强的孩子和需要额外帮助的孩子。因孩子们的经验和背景不同,他们不会在同一时间以相同的方法学同样的东西。

10、孩子们和他们的父母期待上学。送孩子上幼儿园父母感到安全。孩子们感到高兴,因他们不会哭叫或常生病。

个性化幼儿园各种各样,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背景课程也是各种各样。但所有发展适当的幼儿园教室将有一个共同点:焦点聚在孩子的整体发展上。

十大妙招让孩子轻松适应入园生活


“五要”:

要“走路回家”

孩子刚刚入园,离开家人一整天,见到家人会有“撒娇”的表现。家长在接孩子时,可以给予孩子温暖的拥抱,但仍然要注意坚持让孩子自己走路回家。 一方面,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完全能够做到自己走路回家;另一方面,坚持让孩子自己走回家,也是给孩子一种他已经长大了的心理暗示,这有利于孩子心理的成熟。

要“保持平静”

孩子入园是家庭的一件大事。孩子刚入幼儿园时有种种不太适应的表现,这是正常的。其实孩子对幼儿园生活的不适应往往受环境和成人态度的影响。建 议家长朋友接孩子回家后,要尽量保持家中往日平静的氛围,不要过分渲染对孩子入园问题的关注,以免造成孩子紧张的情绪。家长平和的态度是孩子很快适应幼儿 园生活的良好外部环境。

要“分享快乐”

孩子来到陌生的环境,会有些心理压力,给孩子减轻压力最好的办法是缓解孩子紧张的心理。孩子回到家后,家长要有意识引导孩子回忆幼儿园一天的快 乐。例如,你认识哪个小伙伴了?老师带你们做哪些好玩的游戏了?……成人以平静并略带羡慕的态度与孩子分享快乐,有利于孩子建立良好的情绪体验,尽快适应 幼儿园的生活。

要“主动沟通”

为了帮助孩子尽快适应新环境,家长要主动与孩子沟通。聊一聊幼儿园一天的生活,谈一谈他结识的新朋友,给孩子讲他喜欢听的故事,陪孩子玩好玩的游戏……这些都是十分必要的。

要“积极配合”

幼儿园生活与家庭生活有许多不同之处,家长要主动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游戏及学习情况,进一步了解幼儿园对孩子的要求,积极主动配合幼儿园。对孩子坚持与幼儿园保持“一致”、“一贯”的要求是十分必要的。

“五忌”:

忌“甜水等待”

我们常常看到,家长在接孩子时拿着一瓶甜饮料,惟恐孩子在幼儿园喝水不够。其实,每天都有“甜水等待”,反而会影响孩子在幼儿园的正常饮水,而且长此下去,会影响儿童的健康。我们倡导孩子喝白开水,因为白开水中含有饮料不具备而人体非常需要的微量元素。

忌“刨根问底”

孩子离开一整天,家人的惦念是可以理解的,但接孩子回家后,全家人围着孩子问这问那,不仅使孩子厌烦,还会强化孩子入园的“不适应”。因为孩子的情绪是受客观环境影响的,成人的紧张和反常表现会直接影响孩子,使孩子产生焦虑情绪。

忌“迁就放纵”

孩子心里不愉快时,常常会莫名其妙地发脾气。刚入园的孩子,有时也会出现“撒娇”或“耍赖”的现象。这个时候,家长不要以同情的态度对待他,可以用转移的方法排解孩子心中的不快,切忌“迁就放纵”孩子。

忌“零食补偿”

一些家长惟恐孩子在幼儿园吃不饱,回到家中,各种零食摆在孩子面前任其挑选。其实这样做的结果会促使孩子更不好好地吃晚饭,因为每天都有零食做补充,孩子会在幼儿园吃晚饭的时候“留有余地”,时间长了,也会影响孩子的健康。

忌“偏听偏信”

家长对刚刚入园的孩子有些不放心,会向孩子提出很多问题。由于这一阶段的孩子常常把想像与现实相混淆,他们会说出与事实不符的答案。如,孩子之 间发生不愉快的事情时,他往往会说“某某小朋友打我了”,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不要“偏听偏信”。另外,孩子在回答问题时往往会将问题的结尾作为答案,如成人 问:“你今天尿裤子了吗?”孩子回答:“尿裤子了。”问:“你吃没吃饱?”答:“没吃饱。”据此,建议家长多与老师沟通,从而客观地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 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10种方法帮宝宝适应幼儿园


孩子即将进入幼儿园,很多家长心理有点发慌,不知孩子能否适应幼儿园的生活。那么,应该用什么方法帮孩子度过这个过程呢?

1、由于分离焦虑的影响,孩子离开亲人会有一段时间的情绪低落,有的孩子长一点,有的孩子短一点,家长要表示理解,但不要过份同情,你的过份同情会暗示他去的是一个可怕的地方,他会不愿意去。应该用平常心来对待。

2、不要感到对不起孩子,自己没办法照管他,只好把他送走了,而应该高高兴兴地谈去幼儿园的好处,比如:可以有许多小朋友,许多玩具,老师还会教他唱歌、跳舞,会讲故事给他听等,尽量把幼儿园说成一个乐园(事实也是如此),给他一个好印象。

3、事先带孩子到幼儿园去两三次,让他玩玩院子里的滑梯、摇马(任何大型器械均可),看看小朋友们玩球、搭积木、做拼图的活动,熟悉环境和情景。

4、带他见见班上的老师,把他的性格、爱好、兴趣、身体素质等向老师介绍,也让老师和他谈几句话,消除一点陌生感。

5、送去的当天早上要早一点起床,吃好早点,从从容容地走。路上说点其他的事。到了幼儿园把他托给老师,待一会儿再走。既然走了就不要再回头,免得他还等待你再回头,这很痛苦。

6、送孩子去了幼儿园以后,就不要常在他在园里的时间去看望,甚至接回家(患病当然除外),否则他会生活得不好,老想你接他回家,反而痛苦。

7、向他保证到时间一定来接他,绝不能失言,要知道多待在园里,哪怕是四、五分钟,也是难过的。如果某一天有事,不能按时接他,要事先通知老师,对他做好工作,否则别的孩子被接走了,他会着急,第二天不愿去幼儿园了。

8、在接孩子时,如果有时间,可以和老师谈谈,了解孩子在园情况,并把孩子在家表现告诉家长,双方共同更好地做好孩子的工作。

9、孩子回家以后,不要过份关心,好像他在外面受了委曲,回来补偿似的。这样,他会不愿去幼儿园,愿意天天待在家里了。

10、如果孩子在家有使用慰籍物(如毛巾、小毯子、小熊娃娃等)的习惯,这时正好是放弃它的好时机,因为环境变化大,很可能忘掉它了。但如果不带太痛苦,也可以让他带几天,这对安定情绪有好处。过一段时间他自然会放弃的。

选择好幼儿园的十大评价标准


好幼儿园十大评价标准

我们的孩子需要什么样的幼儿园,什么样的幼儿园才算是好的呢,一所优秀的幼儿园不光是外部物质的完备,更应该是教育方式、方法、思想上优秀,美国幼儿教育专家教你通过一些细节来评判幼儿园。

对孩子们来说,幼儿园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热情,扩展他们的普通知识,强化他们与别的孩子匹配的能力,促进他们探索世界的兴趣。幼儿园标志着从学前到小学的重要过渡阶段,让幼儿园的孩子准备上小学并非意味着以学习知识来取代游玩时间,强迫孩子们掌握一年级的“技能”,或依靠标准化的考试来评估孩子们的成绩。

幼儿园的“课程表”实际上包括这样一些事:快餐时间、休息、个人和小组活动、外加我们认为传统教育的一些活动。在此阶段,孩子们已渴望学习和拥有一颗天赋的好奇心。具有早期幼儿教育和儿童开发丰富背景的老师可以为孩子们提供他们身体、情感和智力成长所需的教育。通过对幼儿园管理学的研究,美国幼儿教育专家提出一个优秀幼儿园的10个标志:

1、孩子们正在玩玩具或与别的孩子玩。他们不是无目的地四处活动或强迫他们长时间安静坐下来。

2、一天下来孩子们要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象搭积木、扮演游戏、图画书、涂料和其它艺术材料,另外还有桌上玩具。孩子们不总是在同一时间做同样的事。

3、一天中,老师要分别与个别孩子、小组和所有孩子工作在一起。

4、教室用孩子们自己的艺术作品、他们自己发明的拼写字和口述故事来装饰。

5、在日常生活经验中孩子们学习数字和字母。探索动植物自然世界、烹饪、服务、准备快餐等都是对孩子们有意义的活动。

6、填写工作表不应是他们的基本活动。

7、只要天气许可孩子们每天有机会到室外活动。户外游戏决不能被太多的教学时间所占用。

8、全天任何时候老师可以读书给孩子们听,不要只限于小组讲故事的时间。

9、课程表适用于那些比别的孩子强的孩子和需要额外帮助的孩子。因孩子们的经验和背景不同,他们不会在同一时间以相同的方法学同样的东西。

10、孩子们和他们的父母期待上学。送孩子上幼儿园父母感到安全。孩子们感到高兴,因他们不会哭叫或常生病。

个性化幼儿园各种各样,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背景课程也是各种各样。但所有发展适当的幼儿园教室将有一个共同点:焦点聚在孩子的整体发展上。

帮宝宝熟悉幼儿园环境的三大妙招


每年的九月和三月是新生入园的季节,特别是第一年刚入园的幼儿,家长们最不放心。为了帮助幼儿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在入园初期,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孩子哭闹,家长应尽快撒手

幼儿在入园的初期(一周至二周内),对班级的环境还不熟悉,还不知道其他的小朋友的名字,但知道了妈妈要把我送到幼儿园,于是孩子就会说不上幼儿园……并开始哭闹,这是家长要提前和孩子沟通好,将孩子送到幼儿园后,马上离开,不再园内逗留观望。

而不是老师抱着孩子,孩子搂着妈妈,妈妈抱着孩子不撒手,从而形成三人拉锯战,让孩子更加恐惧。更不要这时再给孩子做工作,讲道理。此时孩子什么也听不进去的。送到老师手里后,家长尽快离开,幼儿会在没有依靠的情况下选择妥协,同时方便老师接待其他幼儿。

二、对老师的建议、要求等,请写小纸条

刚开学的第一周,是老师、幼儿和家长相互熟悉的时期,家长也不放心孩子和老师,于是在早晨入园时就对老师提很多的要求:孩子要多喝水、睡觉时老师要守着并拍拍小屁股、孩子下楼梯时会害怕,老师多牵着点……这时老师的精力都在孩子身上,对家长的要求并不能一一对号记住,家长就会认为老师没有照顾好自己的孩子。如果家长能够将要说的话写在纸上,交给老师,这样老师更能深刻的记住孩子的习惯并能将要求对号入座。可以更好的帮助幼儿适应新的环境,减少早晨入园时给老师带来的压力。

三、给幼儿做工作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有负面影响

幼儿不喜欢上幼儿园,家长要正面引导幼儿:老师喜欢你,老师会给不哭的小朋友戴小红花,幼儿园里有很多的玩具……而不是“恐吓”幼儿,如:我班张蔚然从黄陂转过来,由于语言不通,加上性格内向,就更难很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一天尿三次,家长得知后却对孩子说:“你再尿裤子,老师就不喜欢你,小朋友也不会和你玩的……”结果孩子上幼儿园再也不尿了,就连正常入厕也不去,每天憋着一大泡尿,回家后再尿。

孩子入园后,开始迈向社会的第一步,第一次离开父母过集体生活,第一次和陌生的群体共同生活一整天,第一次接受集体教育等等,这一切对孩子来说既新奇又陌生,孩子对这些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好奇的同时又有着对陌生环境的恐惧。试问家长,我们成年人初次到陌生的环境中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何况是一个三岁的孩子。家长和老师要共同帮助幼儿消除内心的恐惧,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孩子来到幼儿园就等于迈开了踏上社会的第一步,我们要尽快帮助幼儿适应社会,而不是让社会来为孩子而改变什么。

怎样帮助宝宝适应幼儿园生活


案例:我女儿3岁8个月,入园以后就一直哭,一直到最近才不怎么哭了。现在已经入园7个月了,老师和我们沟通,说她在幼儿园里不愿意和别人交往。下午的时间她的情绪和状态会好一些。其实她在家里还是挺爱说的,一般只要父母在场,她就会话很多。晚上去接她,她会很开心地在幼儿园院子里玩一会儿玩具。有一次开放日,她看见我在,就一直说话,老师都很诧异,没想到她还有这样的一面。我觉得她属于心思比较重的孩子,我该怎样解决她的交往问题?

专家支招:学前儿童在幼儿园中表现出诸如哭闹、不参与游戏等社会退缩行为的根源在于内心的害怕情绪,这在儿童成长中是很自然的一部分。在婴儿期,孩子会对噪音害怕,对失去支持害怕,对陌生人害怕,但是这些焦虑会慢慢随着成长而减弱;到了学前阶段,孩子会经历对动物、黑暗、暴风雨、受到想象中事物的伤害的害怕。

为什么有些宝宝的适应时间会比其他孩子更长一些?

1. 气质原因 有些孩子在面对不熟悉的环境时,更可能表现为抑制和回避行为,这和他们的气质特点有关。例如:在陌生人面前的过度紧张、羞怯和躲避。这种由于先天气质所引起的回避行为会从婴儿期持续到学前阶段,当孩子对人或环境熟悉之后,对未知的害怕有时就会消失。就好像这位宝宝,她逐渐减少了哭泣,并且在午觉后情绪状态较好。

2. 依恋关系 除了气质特点以外,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依恋关系如果不够安全,或者父母常常批评孩子,使用强制的方式来控制孩子等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孩子在幼儿园中表现得退缩和抑制。

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不妨采取一些策略来鼓励孩子的社会交往行为,同时也要注意改善对孩子的养育态度并为其提供更好的养育环境:

1. 培养一个优势 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培养她在某方面比同龄人更具有优势。这样的做法,一方面可以增加孩子的自信,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孩子吸引同伴的魅力。比如讲故事,一个会讲故事的孩子自然会吸引同学。

2. 角色扮演 在家里和孩子一起玩娃娃家,模拟她在幼儿园里可能遇到的场景,并把这些都扮演出来,这样可以让孩子充分体验各种可能的情景,一旦这些情景在真实生活中发生,孩子就不会感觉陌生,从而警惕与紧张了。

3. 回顾一天 晚上把孩子在白天发生的事情当故事再讲给她听,对她的积极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这样,可以让孩子了解自己哪方面做得好,以后就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4. 多去户外 经常带孩子外出,比如公园、亲戚朋友家等等,出去之前提前描述可能遇到的情况,帮助孩子作好心理准备;并告诉孩子怎样打招呼,还可以怎样做等等。

5. 避免消极评论 一般来说,父母本身就很容易对自己羞怯的孩子,给予消极的评论,比如:“你怎么胆子那么小啊?”“这有什么好害怕的?”其实,如果用一些更具同情心和建设性的话语会更好,更有利于促进孩子的交往行为,比如:“不用担心,其他小朋友很愿意和你一起玩一玩你的新玩具呢。”“你看,人多一些玩藏猫猫才有趣,你也去参加吧。”“小朋友想你了,老师也想你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