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有一天会向父母或老师谈起自己过去的遭遇、感受和畏惧心理。而父母或老师一定要心平气和地倾听孩子的诉说,要知道他们开口有多难,又是鼓起多大勇气、犹豫了多久才把真相谈出来的。

首先,你不要恐慌或作出过度反应!如果成年人表现出特别震惊、鄙视或其他消极反应时,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利的,这将给孩子的心灵带来进一步创伤。若大人一听就暴跳如雷,马上斥责甚至打骂他们:“我早就告诉过你……”那就如雪上加霜,也使大人丧失了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也会使孩子的话半截打住,拒绝提供更多信息。

成年人要特别注意的是,孩子肯定会要求千万不能把这件事再告诉别人,这时应向孩子解释清楚保密是肯定的,保证不与不相干的人讨论此事,但有时有必要报告给从事儿童和青少年保护的有关部门或人士,以寻求他们的帮助。

正确的做法是:尊重孩子的隐私,和孩子的谈话在安全、隐秘的地方进行。

1、支持孩子把事情经过讲出来——向孩子明确表示“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会永远爱你的”,鼓励他们尽早如实向大人讲清事情经过,大人会帮助他们今后不再受到伤害。应该记住的是,性骚扰者肯定会在作案时恐吓孩子:“如果对别人讲,我会杀了你。”而孩子也害怕大人会因此而惩罚他们,或从此失去关怀。

2、要从身心两方面表达对孩子的爱——搂住孩子,说话时别一张嘴就是“你为什么早不告诉我们”或“你为什么会让这种丢人的事发生”,相反,应该给孩子一些积极的鼓励,如“我很骄傲你能告诉我们这件事”,或“我很高兴事情并不太糟”,或“我知道你还小,这不怪你,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无能为力的”。

3、向孩子解释他们没有错——大多数孩子会有深深的内疚或自责,如果自己更精明或更强壮一些,那么就不会受到诱惑或哄骗,所以要明确告诉他们,你是没有任何过失或责任的。

4、要记住孩子几乎不会在性虐待问题上撒谎——要让孩子感觉到大人是相信他们所讲的一切的。

5、保持与孩子继续交流——要让孩子知道,父母今后仍然会同情、关爱、理解和支持他们,这样孩子们就敢进一步说出具体过程和感受。

6、如果怀疑孩子存在身体方面的损伤,要带孩子去医院检查——父母光是自己猜测是没有用处的,必须及时就医,请专业人士做出正确的、独立的判断。

延伸阅读

父母应该成为孩子的好朋友


作孩子的好朋友

幼儿需要朋友,才能发展健全的人格,他不仅需要年龄相同的朋友,也需要能够提供他正面影响的朋友,帮助他迈向成熟。

照理说,父母应该是孩子最亲密的大朋友,但由于当今的社会型态,父母亲大都拥有自己的职业,亲子相处的时间过于短少,使得亲子关系越来越疏远,父母成为最不了解孩子的人。

由于相处时间短少,有些父母会产生亏欠心理,任由孩子予取予求,即使留意到孩子有不良的习惯,也不加以纠正,使孩子无法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导致日后问题的产生;相反的,有些父母难得接触孩子,所以一有机会,就忙于行使父母的职权,但由于平时对孩子的了解不够,反而引起孩子的反弹,造成亲子关系间的紧张。

许多关于教人如何做父母的心理学丛书,几乎本本都提到亲子之间该如何沟通,虽然这可帮助为人父母者认识亲子沟通的重要性,但在施行上,好象总无法达到预先设想的效果。

其实亲子之间的沟通不应被视为一种理论的实践,也不仅限于言语上的表达,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表现出来的,除了文字的传递之外,它包含的方式很多,包括表情、手势、姿态、声调等等,在此强调:良好的沟通是以上各种方式的综合灵活运用,光靠言语是有限的。

总之,家长应该多了解孩子的感受,与孩子多交谈,让孩子懂得父母的爱的意义。

让孩子成为“甜宝宝”


网友咨询

我家宝宝6个月啦,也是很胆小,可是别人家孩子都很活泼啊,我家宝宝总是嘟着个嘴,不笑,也不闹,真愁!

我家两个孩子,老大儿子小时就跟你家宝宝一样,总是绷个脸,他不熟悉的人怎么逗都不笑,不认识的人逗他还会哭;老二女儿则活泼爱笑,你想,同一个爹妈生的孩子表现都不一样,更何况是不同爹妈生的孩子呢!说这些就是要你不要生比较心,要接纳自己孩子天生就可能不爱笑、怕生、不太会“自来熟”、对人多的场合较容易紧张害怕……当然并非是要你就放任孩子搞“自闭”,还是可以透过一些方法,让孩子不必摆个好似旁人欠他几百万的脸。

专家说法

而6个月大的婴儿你不可能跟他讲大道理,能做的就是多带他去跟外人接触,但一开始最好不要是那些人多喧闹的场合,而是去一些家有同龄小孩的友人家做拜访开始;等到孩子渐渐习惯了跟外人打交道后,再带他去小区的游乐场玩耍和认识人。

宝宝不爱笑,也很有可能跟照养他的人不是个爱笑、爱热闹、爱交朋友的人有关,所以想要孩子变成“甜宝宝”,首先照养他的大人得先“甜”起来才成。

总之,照顾婴儿性格的人能够影响孩子的性格,因此每天多笑笑给宝宝快乐的气氛自然马了甜宝宝。

如何让宝宝成为听话的孩子?


如何让宝宝成为听话的孩子?

宝宝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爸爸妈妈们足够的耐心去经历那些坎坷和辛酸,然后才能看到我们可爱的宝宝长大成人,那时我们体会到的将是一个成功的父母收获的喜悦。而在这一大串的坎坷当中,怎样让宝宝听话应该是排在前面的一颗大绊脚石。

宝宝1岁多时,个体意识开始发展,不愿随意听从别人的安排,而是凭借自己的判断与思路来为人处事,到2岁时尤其明显,这个阶段的宝宝正处在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

平时听话的孩子突然叛逆了,这着实让我们的爸爸妈妈们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着急不已。多数父母已习惯于让宝宝听从自己的指令,凡事替他安排,一方面是出于父母之爱,另一方面是自我意识的狭隘,总是从自己的想法出发,希望宝宝服从于自己。因此,当宝宝开始独立思考时,“不听话”的冲突就油然而生。

父母应该坦然面对这种冲突,不要条件反射式地想利用强势手段来解决,这可能使宝宝将来唯唯诺诺缺乏主张,或成为阳奉阴违的人,或让他误认为暴力才是解决冲突的最好手段,甚至会延长孩子的逆反期。

当冲突产生时,家长要给宝宝充分的尊重,这样不会伤害宝宝自尊而使冲突加剧,然后再跟宝宝沟通,站在他的立场想想解决矛盾的办法。如果宝宝的想法只是违背大人的意旨,本身没有原则性的对错,那么多数情况下要尊重他的想法;如果是原则性的问题,那么父母就要坚持原则。

当然可以采用转移注意力或冷处理的方式来解决,可以先不理他,等他情绪完全平静下来时再去和他讲道理。当孩子表现好时及时鼓励。另外还要尽量让孩子的生活内容丰富一些,当他有了不合理要求时您可以带他去做另一件事。平时和宝宝多沟通,引导宝宝用正确的方式来渲泄自己的情绪。

另外,宝宝不听话,有时是不理解父母所说的意思。妈妈可试着用手势,或者用行动告诉宝宝某些事情是不能做的。比如可以用摇头,或者比划打很疼的样子来告诉宝宝,某件是不能做的。有时宝宝只是好奇,妈妈越不想让宝宝做,宝宝就越想知道,如果做了会有什么后果。妈妈可用试着跟宝宝一起尝试这件事,让宝宝知道这么做的严重后果。比如有些家长会特意让宝宝摸不太热的水杯,让宝宝体会到热水的可怕,宝宝自然下次不会摸了。这样经过两三次以后,宝宝就会知道要听妈妈的话了。

如果父母能做到上面这些方法,我们的宝宝将来不仅能够独立思考,善于解决问题与把握发展机会,而且喜欢与父母交流思想与分享酸甜苦辣,拥有一个合合乐乐的家庭。

让电脑成为育儿好帮手


现代父母育儿当然要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如电脑就是一个育儿好帮手,只要用好它,宝宝就能兴趣盎然地学到更多新知识。专家也提醒父母:电脑如图画书、电视、幼儿录音带、幼儿录影带一样,想要让孩子得到哪几种类的知识,依靠父母本身的决定与取舍。

电脑,除了与其他传媒一样可提供多方面的信息之外,其最大的优点在于它具备与使用者之间强烈的互动性,而其声音、动画等多媒体功能,犹如强力磁铁一般,能牢牢吸引住孩子的注意力。此外,孩子可利用鼠标或键盘,重复尝试进入电脑程式中的多变化的画面。当然,还有一点不可忽视,那就是电脑的引导功能,利用此功能可建立自我学习环境,一部电脑就像一个老师一般,只要经由简单的操作方式就能渐进地得到正确的解答,而当你在进行的过程中发生错误时,“聪明”的电脑程式会马上告诉你“你做错了”,一旦答对,它亦会适时地给予赞美……

值得注意的是,纵使目前电脑的设计日趋人性化,但是仍不能完全取代“个人”,因为电脑的种种反应是模拟人的情绪来输入各种程式,虽然它能联盟地与使用者做沟通,却无法了解每个人复杂的思绪,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习“与人相处”仍然是重要的一环。

我们常常发现孩子一个人玩电脑,可能随着时间长久,孩子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会产生障碍,建议父母发现家中的宝宝一个人孤独地玩电脑时,可以运用一些小技巧,例如:和孩子商量邀请他的朋友与他同乐,或由父母本身抽空在一旁陪伴,才不会使孩子成为电脑独行侠。

成为好父母的7个秘密


父母们总是担心自己的孩子会落在别人的后面,所以一个3、4岁孩子的日程可能比他们的父母还满,音乐班、美术班、形体班……孩子变成了课程的奴隶,父母变成了孩子的奴隶。我们不能说幸福充实的家庭时光比有益的学习更重要,但是幸福比学习应该优先。

秘密1:家庭时光优先

设计一些全家可以同时进行的活动并把它坚持下去,具体做什么不重要,只要可以促进沟通和联络感情。比如每天晚上讲一个故事――你讲给他或者他讲给你;周末一起做一顿晚餐――她可能只是帮你把择下来的菜叶扔进垃圾筐;每个月末在客厅里搭一个帐篷,全家在里面“野营”……总之,它应该是孩子们喜欢的活动,你和你的宝宝能从中享受到快乐。

TIPS:

*当工作与生活发生冲突时,尽量选择生活;

*如果孩子十分乐于某种家庭活动,你千万不要把取消活动作为一种惩罚;

*和你的孩子交流彼此的梦想。

秘密2:把孩子当作大人一样尊重

作为成年人,我们早就明白了尊重他人是多么的重要,这种感悟可能是从多次的失败教训中总结的。现在,我们需要做的是:象尊重其他成年人一样尊重你的孩子。尽可能记住孩子对你说过的话,因为那可能是他一段时间以来最重要的事情。给孩子换幼儿园、换保姆之前,最好给孩子选择的机会。应该说,完美的父母并不存在,但是任何家庭的父母都能找到让孩子满意并感受到被尊重的方式。让你的孩子相信自己是重要的、惟一的和独特的,这是父母能够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之一。

TIPS:

*不要把父母这个身份看得太重,没有这种身份特殊感,你的孩子可能会更快乐地成长;

*在孩子认为是很严肃的事情上,千万别拿他开玩笑;

*如果孩子告诉你一个秘密,你必须为他守口如瓶。

秘密3:了解孩子的个性并牢记在心

成为好父母的精髓在于,真正了解你孩子的个性,并以此来调整你教育他们的方法。没有两个孩子是完全相同的,所以用心去了解你家宝贝的个性,用最适合他的方式来对待他,那样将会把困难和矛盾减到最小。

TIPS:

*如果你的女儿看上去像个假小子或者你的儿子喜欢玩儿洋娃娃的话,你不必小题大做;

*了解孩子用以炫耀的事情和原因,由此可以发现哪些是他认为最有价值的;

*不用过度考虑孩子在每个年龄段应该是怎样的。

秘密4:做一个好榜样

我们应该尝试每天晚上问一问自己:“今天我的孩子从我这里学习到了什么”,因为我们最普遍的错误就是说一套做一套――我们教导我们的孩子要有耐心、要懂得自控,但是却会在路上和别人大声争吵;我们告诉孩子不要在背后议论别人,但是自己却在饭桌上评价;我们要求他们诚实,但是却谎称自己的孩子只有6岁而逃过公园门票。并不是说父母必须十全十美,但是我们希望孩子能从自己的得与失中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

TIPS:

*父母间对待彼此的态度与孩子待人处世的方式有很大关系

*不承诺自己办不到的事情;

*在你离开的时候记得和孩子说再见。

秘密5:鼓励探索和发现

小孩子非常喜欢探索,这也成了他们学习东西的重要方式之一。如果父母没完没了地说“不许动那个!”“离那个远点儿!”的时候,孩子会逐渐对未知事物抱以恐惧和退缩的态度;而孩子探索世界的时候,如果能得到父母的积极回应,则可以更多地伸出他们的触角,去接近更宽广的生活。如果你鼓励你的孩子在婴幼儿期积极地探索和发现,他可能会在一生中热衷于发现生活。

TIPS:

*不要嘲笑孩子想象中的世界;

*无论孩子的成功多么微不足道,你都要表示庆祝;

*为孩子可能会遭遇失败的事情准备备用计划,并鼓励他再来一次。

秘密6:指令明确并坚持执行

有研究表明,来自于家教严明的家庭的孩子会更茁壮地成长,因为良好的规则和规矩会使得孩子更有安全感和安全意识,并且可以教会他们自控和自信。作为成年人,我们不太喜欢别人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所以我们认为孩子们也会对规矩做出负面反应。其实不然,孩子们更需要指令明确、同时不会随时改变主意的父母。说到随便改变主意,这可能是很多父母忽略的问题。其实每个家庭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小规矩,但是父母们容易忽略的是,他们往往按照自己一时的感觉来随时修改规矩,这做的结果就是孩子们不知所措,进而对规矩不屑一顾。

TIPS:

*记住那些你成长过程中曾经发誓不对你孩子做的事情;

*孩子确实需要一些标准,制定一些有鼓舞和支持意义的规则;

*如果你的孩子确实违反了规矩,别为孩子找借口,让他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

秘密7:告诉孩子你是多么地爱他

研究表明,经常获得父母的爱的表示,可以使孩子在经历失望、沮丧和其他不愉快的时候仍然积极地面对生活,并且寻找办法来处理和脱离暂时的困境。但是令人惊奇的是,许多孩子根本不知道他们的爸爸妈妈有多么地爱他、在乎他,而这恰恰是因为他们的父母没有向他们传达这种信息。的确,对于传统的中国家长来说,让他说出类似于“你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这样的话有些困难,但是,它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尝试一下吧?

TIPS:

*每天早上醒来和晚上临睡前要让孩子知道你爱他,并且把这当件重要的事来做;

*让孩子看到你和爱人的恩爱;

*有孩子参与活动时千万不要偷懒,这会让他觉得他在你心里并不重要。

做宝宝的知心人,这才是父母最正确的育儿方式


小家伙们甚至还没有“一臂之长”,但是已经有了很多连大人都琢磨不透的心思了。他们为什么这样而不是那样?我们一起来搞明白!

1.宝宝也有挫折心?

为什么当我们已经给宝宝换上干净的尿布、吃饱喝足之后,他还会哭闹?尽管我们有时很难找出其中的原因——饿了?累了?太暖和了?感觉烦闷了?都不是!宝宝还是在闹。

这可能是由于宝宝在发育的过程中,他的想法和能力不匹配从而“遭受打击”的结果。比如,他想够那个皮球,但是他还不会爬。于是他头脑中虽然形成了的计划,身体却不能给予配合,这种挫折感让宝宝非常不爽。有的时候,也是由于父母对宝宝的期望高于他实际的能力——比如我们鼓励他坐起来,宝宝在尝试失败后也会感觉不开心。对此,父母们最好不要吝啬自己的夸赞,并且可以适当制造一些善意的“小骗局”让宝宝获得成就感。另外你还要有耐心,让宝宝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

2.套头衫真的这么难以忍受?

为了让他不着凉,你必须像售货员麻利地包点心那样,迅速给他换好衣服。可是宝宝就是那么厌恶套头的圆领衬衣——你刚把领口套在他的头顶,他就一把把它扔掉!或者每次穿进去时,他都会哭。真是奇怪!

其实,你想过吗,即便是我们大人也不喜欢将套头衫套下去时的感觉,只是我们习惯并且不以为意了。更重要的是,我们知道衣服套在头上是产生的静电和那一片黑暗,只要一下就会消失了。但宝宝不懂。他很不喜欢将胳膊伸得直直的,两只脚被固定住,脑袋被笼罩在黑暗中的感觉。这会让他没有安全感。所以他们在被穿上套头衫的时候总会反抗。不过,很多时候套头衫还是要穿的,因为它们相对会比较保暖。那么,你可以在穿衣服时多跟宝宝讲点愉快的事情,分散他的注意力,然后迅速把穿好衣服的他抱到镜子前,告诉他刚才的“痛苦”就是为了让宝宝舒服又漂亮啊。

3.宝宝为什么对“不”没有记性?

你可能已经是第10遍对宝宝不可以按电视的开关,可是他总是在短暂地把手缩回来之后,又第11次地把他的小胖手伸向那个神奇的小方块。他缩回手就说明他知道那是“不许”的,可他为什么“撂爪儿就忘”呢!

对于“不”,宝宝事实上并不能够真的明白它其中的原因,也就是他并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允许、什么是禁止。你“不”的禁令对他来说,只是分散了一下他的注意力,打断了他正在做的事情,而不是他真的知道这件事是被“禁止”的。因此,他们不是有意要做被禁止的事情,也不是记性不好,更不是不乖。所以,如果你要制止他做什么事情的话,就索性采取一些更果断和“彻底”的行动,比如将宝宝从电视旁边抱开,给他玩能吸引住他的玩具。

4.宝宝怎么喜欢把手伸到我的嘴里?

小家伙儿吃自己的手,你一定不感到希奇,可当他“长驱直入”把小脏手伸进你的嘴里时,你肯定会有些不知所措——觉得好笑、可爱又不解!看他那乐此不疲的样子,你真是不知道该不该让他“玩你”了!

嘴巴是小宝宝重要的感觉器官,所有的东西,无论软、硬、大、小,他都首先想到用嘴唇、牙齿和舌头来探索一番。同样的,当手指或者东西放进嘴里的时候,也是他们在感觉自己的嘴的时候。“碰巧的是”,这么重要的东西,爸爸妈妈也有!所以,对宝宝来说,爸爸妈妈嘴巴就更是新鲜——他们的嘴巴好像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宝宝想弄明白那些笑声、话语、气息和亲吻都是如何和从爸爸妈妈的嘴里发出的。于是,他们会毫不犹豫也并不客气地把手伸进去探个究竟,甚至也想用嘴去“尝试”一下呢。当然,你也会发现,他们其实对大人什么都很感兴趣,如果他的小手伸向你的眼睛,你可就要坚决拒绝了。

5.宝宝为什么对其他的宝宝没兴趣?

妈妈们通常喜欢抱着自家宝宝出门“炫耀”。你也许会发现,妈妈们倒是聊得高兴,可宝宝们互相却没有什么兴趣。即便你帮他们介绍彼此,他们依然相互都“爱搭不理”的。对什么都好奇的宝宝,为什么对小朋友这么冷淡呢?

其实不是这样的。如果我们给宝宝接触同龄人的机会,他们一定会对对方感兴趣的。这当然不是说,只要把两部婴儿车靠近放在一起就可以了,宝宝们必须能够触摸到对方。如果把他们都放在地板上,他们很快就会对视,并伸手去摸摸对方。不过,在婴儿时期,宝宝们的确不太会有兴趣和同龄人玩耍。大人在和小宝宝玩球的时候,知道如何投掷能让宝宝接到,从而使他高兴。但是婴儿之间却做不到这一点。只有当孩子逐渐开始认识到社会关系如何起作用,如何积极地参与游戏,如何遵守共同的规则的时候,才能逐渐学会如何和同伴相处、如何判断其他小朋友的想法这些复杂的东西,才可能和同龄小朋友玩起来。这至少需要等到孩子两岁的时候了。

6.宝宝怎么会对晚上下班回来的爸爸“认生”?

早晨爸爸出门的时候,宝宝还亲热地吻别爸爸。可当爸爸下班急匆匆地赶回家想好好抱抱宝宝的时候,小家伙却开始“认生”了——不要爸爸抱,不给亲吻,甚至“吓”得直哭!爸爸啊,好不困惑!

宝宝还很小,很多时候他们还暂时无法将场景的转换连贯起来,比如从舒服的起居室到嘈杂的超市,从自己家到姥姥家。因此,当爸爸晚上下班回来,他身上可能会带有办公室的气味,他的声音也会因为劳累而要低沉很多,还有他抱宝宝的方式也和白天抱他那个人不同……宝宝会突然发现这种种不同而不习惯了。不要紧,不要困惑,爸爸可以耐心等会儿,先洗个热水澡,喝杯水,远远地和宝宝“熟悉”一下,让宝贝过渡一下,他有些“慢热”。不一会儿,宝宝还是会和爸爸很亲的。

Tips

宝宝喜欢的那件事

*宝宝在换尿布的时候喜欢踢你的肚子——是啊,好不容易从尿布的的限制中解放出来,宝宝开心得要好好伸展一下手脚,活动一番。他们感觉到妈妈的肚子舒服极了,用小脚丫踢踢,感受一下弹性和柔软。

*灯,被他开了又关、关了又开——宝宝喜欢忽亮忽灭,喜欢捉迷藏背后他已经掌握了的那个小秘密——爸爸妈妈藏起来了,但还会出来!在游戏中,他们开始认识世界而且逐渐建立起安全感。

*抚摩是宝宝接触世界的第一途径。还在妈妈的肚子里的时候,他就感受到羊水的抚摩,并享受在羊水中荡漾的感觉。充满爱意的抚摩,让他们时刻感觉到爸爸妈妈就在身边。

父母孩子以朋友相处之弊(上)


我最近经常在媒体上看到类似的讨论,让我费解的是,我真不明白这些专家是什么样的专家,怎么提出的问题所涉及的含义是这么的狭窄和偏激呢?不是左就是右。难怪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他们自己就没想明白还指导大众。

Curious George的回复:

所谓父母和孩子以朋友相处,也是指在某种特定的场合下,以平等的方式和孩子商量,对孩子的想法比较尊重而已,真正完全和孩子是朋友在现实社会里是不可能存在的,比如孩子1岁时难道和他一起抢奶瓶,10岁时和他一起数压岁钱,总是存在抚养和被抚养,教育和被教育的关系的,只有到了孩子独立了才可能有完全是朋友的关系,那又何尝不可,因为年轻一代的想法应该有强于老一代的地方,否着社会岂不倒退了。和孩子做朋友多听听孩子的意见,只会使父母更能了解孩子的想法更容易亲近,也更容易即使教育孩子,西方社会的老人也不见得都很孤独,我去美国时就看见不是假日老夫妇单独带着孩子玩,我的朋友嫁在欧洲,住在公婆的房子里,她上班时婆婆看孩子,不也和国内差不多嘛!

wsam13的回复:

这两天正好在看论语,有一点感触。

孔子是提倡“父慈子孝”,可是传到现在就变成了“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的愚孝了。

“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我想这就是中国传统对父母和朋友的定义吧。

还有,对父母的孝并不全部体现在每月贴补多少家用,而在于对父母的态度上。如果对父母态度冷淡,或者是仗着自己给的钱而对父母大声呼喝、心安理得地回家吃现成饭,那并算不得孝。

我觉得,现代中国的父母太会“服侍”孩子了,太会把所有的事都揽在自己身上了,自己都觉得要孩子孝顺是一种奢望。自己都没信心,孩子又怎么会孝顺呢?

多一点朋友相处的心态,也许能有一点改善吧。不过,虐待遗弃老人是父母没教好,关“朋友相处”何事?即便是朋友,也没有教人家做坏事的,除非是损友。

还有,养儿防老的确是很功利的说法,但是,父母把我们养育成人,我们是不是应该回报他们呢?象我们这些妈妈,为了孩子的吃喝拉撒操心,为了哪一套英语教材更好些操心,如果我们的孩子长大后丝毫不晓得体谅我们,那这个孩子的教育算不算成功呢?

蛮蛮的回复:

为什么总要以长辈的姿态出现在孩子面前,他是一个独立的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们养孩子不是为了防老,我们只是想让他健康快乐!朋友之间也是同样需要尊重和关心的,我认为只是看你怎样来处理这朋友的关系。我们要做的是在他困难时,给他帮助,我们也从中得到快乐,这些都是相互的。

happyspirit的回复:

所谓朋友关系如同两条平行线,即使偶尔交叉或并行,但总是隔着一定安全距离的。朋友之间关于亲情和道德的约束远比不上和家人之间的紧密联系,朋友之间根本就谈不上孝道和尽可能多的宽容和忍让,因为血缘关系是与生俱来,而朋友关系则是任性的分分合合。

美国人的小孩可以直呼父母大名,他们父母也对此毫不介意。可他们很少有大家族在一起生活,父母的晚景也是孤独凄凉。朋友般的儿女按朋友规则游戏:既然是朋友,何来养老一说?

所以,还是秉承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来教育儿女吧,把西方优秀的观点引入借鉴,但不要全抄。经过长时间历史验证的东西是可靠的。

父母孩子以朋友相处之弊(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