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舍得,入园这一天还是到了。孩子第一次迈入集体生活,能不能适应,是所有孩子都无法回避的问题,但适应时间的长短,则与我们是否作了充足的准备有着密切的关系。那妈妈们做好宝宝入园的准备了吗?

“这些事情,我要心理有数。”——刚入园宝宝将会遇到的“挑战”,对孩子入园后可能出现的现象心中有数,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并作好充分的准备。但同时你也要知道,适应新环境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是孩子成长的一笔可贵的“财富”。

从“小太阳”变成“小星星”

原来宝宝在家里是“小太阳”,是全家的关注焦点。现在在幼儿园里,老师也会关心他,但是变成了被关注的孩子“之一”。成了“小星星”,这可能会让他沮丧。

看不到妈妈

分离焦虑会让宝宝产生情绪波动,出现哭闹、黏着妈妈、胆小、沉默、爱发脾气等表现。通常容易出现哭闹的环节是:送园时、吃饭时和午睡时。

在幼儿园吃饭

宝宝要适应幼儿园的饭菜口味、开饭时间,并且要学着自己独立吃饭。在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出现食量减少、便秘、消化不良、体重下降等现象。

作息变化

如果家庭作息和幼儿园不一致,宝宝调整起来就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经常有宝宝在午饭时间没有食欲,因为在家这正是睡觉的时候。

没有好朋友

他需要学着接近其他的小朋友,学习一些社会交往的技巧,比如分享、轮流、等待。慢慢地,也要知道和小朋友争吵或打架了怎么“善后”,怎样继续一同玩耍和相处。

低龄宝宝入园5大提醒

昨天还在妈妈的怀抱里,今天就要走进幼儿园的大门了。看着身边的小不点儿,父母们心中难免有一丝丝的忧虑与不安。为了让低龄宝宝能够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这里有几点建议送给年轻的爸爸妈妈。

1.多给宝宝带几件换洗的衣裤。宝宝的年龄较小,来到新环境很可能会因为紧张而尿裤子。多准备几件衣服,老师会悄悄地帮助宝宝换上舒适干爽的衣服。

2.多给宝宝喝白开水。宝宝刚入园时情绪不稳定,很容易上火,更应该清淡饮食,多吃水果,多喝白开水。

3.入睡前避免宝宝进食过多或剧烈运动。可以讲讲故事,和宝宝聊聊天,以保证他能够安静自然入睡。另外,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能够使宝宝在起床的时候神清气爽,高高兴兴地开始新的一天。

4.保持和老师之间密切地交流。将宝宝的兴趣爱好和饮食习惯尽可能详细地告诉老师,也要将你的担心与忧虑告诉老师。

5.最重要的一点是,放松心情,悄悄地把你的不安藏起来。别忘了,大人焦虑的情绪可能会传染给孩子,不要让宝宝以为上幼儿园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入学准备扩展阅读

关注低龄小宝宝的入园指南


关注低龄小宝宝的入园指南

为了满足妈妈的需要,不少幼儿园已经敞开门户,开始招收小年龄段的宝宝入园。小年龄段宝宝入园一方面满足了妈妈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带给妈妈更多的苦恼。妈妈的心常常被揪得紧紧的:宝宝那么小,他在幼儿园会遭遇些什么呢?他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吗?

妈妈有什么苦恼?

每到宝宝准备入园时间,无论是网上论坛还是朋友聚会,到处都是一片唉声叹气之声;也有不少妈妈来邮件来电话,倾诉她们的烦恼和疑虑:宝宝刚上幼儿园,天天早上哭着不肯去,甚至夜里睡梦中哭醒。妈妈每天早上送到门口,宝宝总哭得一塌糊涂,可老师说,妈妈刚一走,宝宝就好了。这到底是老师安慰自己,还是小宝宝是个超级小演员?宝宝明明前两个月挺爱上幼儿园的,可现在突然不肯去了。妈妈百思不得其解:到底是幼儿园对宝宝不好,还是自己的宝宝太脆弱?

宝宝的困难在哪里?

从事幼儿教育工作以后,我从家长和老师两个角度,对宝宝入园问题做了观察,据我观察分析,宝宝入园的困难来自两方面:恐惧感和不适应。

与我们小时候的传统社区环境相比,目前独生子女家庭里的宝宝接触外界的机会不多,因而对陌生环境适应较慢。幼儿园是一个陌生的环境,宝宝对幼儿园不了解,自然产生恐惧感。另一方面,幼儿园的环境与宝宝熟悉的家庭环境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宝宝要适应需要一个过程。

如何让宝宝爱上幼儿园?

1、消除恐惧感

借鉴国外的做法,我们幼儿园要求家长在宝宝入园前几天进行陪护,让宝宝在安心的情况下对幼儿园进行探索考察,慢慢熟悉幼儿园,这样能够消除宝宝对幼儿园这个陌生环境的恐惧感。

我们也尝试过从亲子班入手,让宝宝一点点熟悉幼儿园环境,然后再过渡到幼儿园的方法,也收到很好的效果。现在有不少幼儿园组织新小朋友参观,老师到小朋友家家访,集体办入园前的亲子班等等,都是帮助宝宝了解幼儿园的好办法。

妈妈可在宝宝入园前多带宝宝参与这些活动,通过这些方法,不少敏感的宝宝都可以平稳地度过入园适应期,让焦虑的妈妈松一大口气。

2、提高适应能力

宝宝对幼儿园没有恐惧感之后,是不是就一定爱上幼儿园了呢?也不一定。还会有一些宝宝存在着对幼儿园或多或少的不适应。一般那些在家里比较娇惯的宝宝表现得更为强烈一些。有的大人对宝宝的培养不够理性,以为爱就是替宝宝做事,就是立刻满足宝宝的一切要求,不管是否合理,结果造成宝宝自理能力弱,过度自我中心。从家里的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宝宝转,到幼儿园里两个老师带二十几个小朋友,宝宝得到的关注锐减,这对宝宝是个考验。在幼儿园里宝宝要学着自己照顾自己,又要学会和别人相处,每天有一定的活动安排,想玩的东西也不一定马上能拿到手,这又是一种考验。宝宝每天遇到的小挫折增多,自然变得不开心,一些从未出现过的问题——比如打人——也开始出现。

要帮助宝宝减轻对集体生活的不适应,其实需要家长早早准备。儿童需要通过做事发展自 身。替代宝宝做事,是剥夺宝宝的发展机会。家长应该在宝宝很小的时候,就不怕麻烦,为宝宝创造自己做事的机会,培养宝宝的生活自理能力。同时,妈妈对宝宝的关注应该是“润物细无声”式的,在不知不觉中帮助宝宝逐渐走出自我中心,了解他人也有需要,了解与他人相处的规则,以减少宝宝今后的挫折感。

尤为重要的是,家长要意识到,宝宝从家庭走进幼儿园,是人生的一大转折,家长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在耐心地帮助宝宝消除恐惧感的同时,坚定地帮助宝宝战胜不适应。

3、妈妈要调整心态

不要把宝宝的哭闹看得太严重

年纪小的宝宝入园提醒


妈妈及时在舍不得宝宝,宝宝入园的这一天还是到来了,这是孩子第一次进入集体生活,能不能适应,对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这同样也是孩子所不能避免的问题。那妈妈要怎样帮助宝宝做好入园的准备呢?

在幼儿园吃饭

宝宝要适应幼儿园的饭菜口味、开饭时间,并且要学着自己独立吃饭。在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出现食量减少、便秘、消化不良、体重下降等现象。

从“小太阳”变成“小星星”

原来宝宝在家里是“小太阳”,是全家的关注焦点。现在在幼儿园里,老师也会关心他,但是变成了被关注的孩子“之一”。成了“小星星”,这可能会让他沮丧。

作息变化

如果家庭作息和幼儿园不一致,宝宝调整起来就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经常有宝宝在午饭时间没有食欲,因为在家这正是睡觉的时候。

看不到妈妈

分离焦虑会让宝宝产生情绪波动,出现哭闹、黏着妈妈、胆小、沉默、爱发脾气等表现。通常容易出现哭闹的环节是:送园时、吃饭时和午睡时。

没有好朋友

他需要学着接近其他的小朋友,学习一些社会交往的技巧,比如分享、轮流、等待。慢慢地,也要知道和小朋友争吵或打架了怎么“善后”,怎样继续一同玩耍和相处。

低龄宝宝入园5大提醒

昨天还在妈妈的怀抱里,今天就要走进幼儿园的大门了。看着身边的小不点儿,父母们心中难免有一丝丝的忧虑与不安。为了让低龄宝宝能够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这里有几点建议送给年轻的爸爸妈妈。

1.多给宝宝喝白开水。宝宝刚入园时情绪不稳定,很容易上火,更应该清淡饮食,多吃水果,多喝白开水。幼儿教育

2.入睡前避免宝宝进食过多或剧烈运动。可以讲讲故事,和宝宝聊聊天,以保证他能够安静自然入睡。另外,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能够使宝宝在起床的时候神清气爽,高高兴兴地开始新的一天。幼儿教育

3.保持和老师之间密切地交流。将宝宝的兴趣爱好和饮食习惯尽可能详细地告诉老师,也要将你的担心与忧虑告诉老师宝宝入园

4.多给宝宝带几件换洗的衣裤。宝宝的年龄较小,来到新环境很可能会因为紧张而尿裤子。多准备几件衣服,老师会悄悄地帮助宝宝换上舒适干爽的衣服。幼儿入园

5.最重要的一点是,放松心情,悄悄地把你的不安藏起来。别忘了,大人焦虑的情绪可能会传染给孩子,不要让宝宝以为上幼儿园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宝宝入园一直以来都是让很多家长都感到很头疼的问题。为了能克服这样的问题,不少的家长到处寻找可以解决孩子入园难的问题的,不过现在家长可以参考一下我们的内容说不定对你是有帮助的。

宝宝入园前夕 5个“心理免疫”


9月1日,又一轮大规模入园开始了。从家庭到幼儿园,是宝宝迈向社会的第一步。作为父母却暗自担心——怎样才能让孩子开开心心地上学?孩子与其他小朋友能不能友好的相处?孩子是否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怎样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适应过渡期,以解决每年开学时的“入园不适应”问题?怎样才能帮助孩子更容易、更迅速地喜欢上集体生活?就此,相关专家为家长朋友们提出了一些专业而又贴心建议。

父母准备篇

宝宝入园前 父母积极的心理暗示不可少

幼教专家景映霓告诉记者,作为家长,首先要有一个心理准备,对孩子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多数孩子比较黏人、胆小,在入园之前,家长应该多说一些鼓励性质的话,比如有的父母告诉孩子:“宝宝,今天妈妈到了幼儿园,那是一个非常好玩的地方,那里有很多小朋友,我们去找他们玩好不好啊?”等之类的话。这样的鼓励对孩子会产生很积极的影响,在心理上引导孩子向往上幼儿园。

其次,带着孩子提前熟悉环境,减少孩子的焦虑和恐惧。建议家长在孩子入园前,提前去看看幼儿园整个大环境,看看班里面的布置,看看周围的活动场地,暗示孩子“这里有许多好玩的”。这样,孩子在正式入园时,就会减少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和不适应感。

第三,信任幼儿园教育,相信自己的孩子,缓解孩子焦虑的情绪。走进校门的孩子将面对一种生活的转折,有的孩子第一天入园还很开心,可是第二天、第三天新鲜劲已过,发现自己不在熟悉的家里,而是处于一个陌生的环境当中,于是就哭着闹着不想去幼儿园了,这是正常的现象。孩子刚到幼儿园需要经历一段适应期,上幼儿园是孩子社会化的重要一步,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多好处。家长要相信自己的孩子会在幼儿园过的很好,也要信任幼儿园教育,幼儿园里的老师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绝大多数是很有爱心和责任心的。只有这样,家长才能放心把孩子留在幼儿园,更好的信任和配合幼儿园老师的工作。

第四,有目的性的培养孩子对幼儿园的向往及老师的喜爱之情。面对尚不懂事的孩子,家长应该在孩子面前,对幼儿园和幼儿园老师做一些积极、正面的评价,多介绍一些幼儿园各种有趣的活动和详细情况,让孩子对幼儿园、对幼儿园老师,不会轻易产生抵触和防备心理,从而激发孩子对幼儿园的好奇和向往,以及对幼儿园老师的喜爱。

第五,有意识的训练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训练是从幼儿期就应该开始的,在孩子入园前,父母要调整孩子的作息,积极培养和锻炼孩子的各项生活自理能力,进行相关的睡眠、吃饭、如厕、穿衣等训练,帮助孩子养成必要的生活习惯。

你还可以阅读专题:宝贝愉快入园的父母必修课

宝宝准备篇

宝宝入园前 要进行必要的生活能力训练四大方面

宝宝准备篇

宝宝入园前 要进行必要的生活能力训练四大方面

景映霓提醒,对幼儿的生活能力训练可以从四方面入手:

睡眠训练家长要详细了解幼儿园的作息制度,把孩子在家的作息习惯逐步调整到与幼儿园一致。早睡早起,每天午睡,独立入睡,是孩子的必修课程。晚上要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早睡早起,早上起床后,要充分考虑到孩子穿衣、洗漱、吃早饭、去幼儿园路途等所需要的时间,保证各项环节有条不紊,从容不迫,既不耽误家长上班,又不影响孩子上幼儿园。幼儿园一般都会安排午休,家长要帮助孩子在家中养成午睡的习惯,每天午睡,这样更有利于孩子在幼儿园的作息保证和健康成长。此外,许多孩子在家中习惯家长抱着、拍着、哄着才能入睡,但到了幼儿园,幼儿园老师数量有限,不可能守在每个孩子的身边,这就需要家长在家中培养孩子独立入睡的习惯和能力,以便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生活。

吃饭训练家长不要给孩子喂饭,鼓励让孩子自己吃,不偏食不挑食,要求孩子吃饭的时候不能随意走动,一定要坐在餐桌旁吃饭。鼓励孩子对各种不同的食物都愿意尝试,用竞赛的方式逐步限定吃饭的时间,让孩子独自拿着小勺吃饭,如果吃得好时家长要及时奖励或肯定,让孩子在吃完后享受一种成就感。如若孩子不小心碰撒了,也不要随意责怪,耐心的鼓励,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如厕训练很多孩子在家习惯用马桶,家长也会在孩子如厕时帮忙。但孩子进入幼儿园后,父母不在身边,这就要求孩子能够大小便自理。有的幼儿园使用的是幼儿坐便器,孩子用起来比较方便。如果是蹲坑,由于孩子没用过,家长就得提前对孩子进行训练。

穿衣训练要让孩子认识自己的衣服,分清上下、前后、左右,可以独立的穿衣、脱衣。父母要有耐心,有意识的对孩子穿脱衣的能力和速度进行训练,及时鼓励孩子的点滴进步。每个孩子都可能有自己穿脱衣服的方法,家长不需非得要求孩子,必须按照家长的意愿和步骤来进行穿脱衣。一般幼儿园的午休时间会让孩子脱衣入睡,所以孩子到幼儿园穿的衣服和鞋一定要舒适、方便脱穿,只要孩子能够独立的将衣服脱下、穿上,就应该积极鼓励。

专家表示,即将走进幼儿园的孩子,从幼儿世界的游戏生活转为类似成人世界的规则生活,将面对一种生活的转折和挑战。对此,在入学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进行相关训练,是孩子顺利融入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关键所在。总之,孩子的入园适应过程是孩子适应社会的第一步,需要家长和幼儿园紧密合作、有效沟通,为孩子顺利走向社会打好坚实的基础。

你还可以阅读:为什么初入园的孩子容易得病

宝宝入园3大必修课


入园,是宝宝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他有那么多需要适应的问题:没有爸爸妈妈,只有陌生的老师和同龄的小朋友;吃点心、玩玩具都得等待和排队……明智的父母应该为孩子及早做好充足的准备,帮助孩子更容易、更迅速地喜欢上集体生活。

功课1:心理卫生课

任何焦虑、不安、恐惧等不良因素都会使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要使孩子顺利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入园前的心理准备是首要的。

我们的目标是让孩子达到最佳心理状态———

自豪:我已经长大了,我要上幼儿园了!

向往:幼儿园里可以学好多本领,还有很多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可开心啦!

熟悉:我知道幼儿园是什么样子,做什么事情,妈妈都告诉过我。

安心:爸爸妈妈很爱我,老师也会喜欢我。

经达到这一目标,爸爸妈妈可以做以下工作:

1.看看幼儿园的生活

参观班级活动,观看小朋友们的上课、玩耍;让孩子建立起“幼儿园”的概念。让宝宝对幼儿园会有一种期待的心理。

2.玩玩“幼儿园游戏”

在家可以和孩子玩“在幼儿园上课”等模拟游戏。

3.交交新朋友在孩子正式入园前,最好帮助孩子认识一两个同一个班级的同伴,这样,孩子在进入幼儿园时,孩子的陌生感和不安全感便会减少很多。

功课2:自理能力训练课

在孩子入园前,父母要调整孩子的作息,培养各项生活自理能力,以减少孩子入园后的焦虑和自卑。

睡眠训练

选择好幼儿园后,家长应详细了解幼儿园的作息制度,如:早上入园时间、上下午吃点心的时间、午餐时间、午睡时间等,然后在入园前的两三个月中逐步把孩子在家的作息习惯调整到与幼儿园一致。主要包括:早睡早起、每天午睡、独立入睡。

吃饭训练

1、自己吃饭

不给孩子喂饭,鼓励孩子自己吃。多鼓励,耐心些,可以让孩子对自己产生信心。

2、固定时间和地点

吃饭时间要固定,而且要求孩子一定要坐在餐桌旁吃饭。不能边看电视边吃饭或边玩边吃,吃饭的时候不能随意走动。

3、不偏食不挑食

家长要鼓励孩子对各种不同的食物都愿意尝试,并适当吃一些较硬的或纤维较粗的食物。

如厕训练

有的幼儿园使用的是蹲坑,如果孩子没用过,就得事先以游戏的形式进行训练:在平地上摆两块砖,间隔一定距离,和孩子比赛上、下、蹲下、起来的动作,并逐渐加宽两块砖中间的距离和高度。然后训练孩子双脚踩在砖头上站立、脱下裤子下蹲、站起来拉上裤子等一系列动作。

自己穿脱衣服、鞋子1、认识衣服教孩子认识自己的衣服(必要的话,在衣服上缝上名字),分清上下、前后、左右。

2、穿脱衣服

;孩子到幼儿园穿的衣服和鞋一定要舒适、方便脱穿,如:宽松的、有松紧带的裤子,前面系扣的衣服,套衫的领口要松一些,鞋子最好选择有松紧带的。如果穿脱过于繁琐,会给孩子增加很多困难,另外孩子还会因为穿得比别人慢而自尊心受挫。

大声清楚地表达自己

在口渴时会向成人要水喝,或自己主动去喝水。

身体不舒服时会说出或用手指出具体的地方(例如:头痛、肚子痛等)。

告诉孩子憋便的害处,出现便意时,要及时告诉老师,万一已经便出,也要告诉老师,让老师帮助换裤子。

功课3:准备入园礼物

与孩子一同准备上幼儿园时所需的衣服和用品,可以增强他去幼儿园的意愿书包:

带孩子一起去商店挑一个可爱的小书包,在书包表面绣上或写上孩子的名字,利于老师辨认。

关于乙肝宝宝入园的大讨论


前日,乙肝携带者维权组织发布中国教育领域乙肝歧视状况的调查,直指在教育方面,由于国家法规模糊,导致幼儿入园和研究生入学存在严重的乙肝歧视。

未规定乙肝宝宝能否入园

《调查报告》指出,中国有乙肝携带者近一亿人,但长期以来,公众误解了乙肝病毒的传播方式,社会对身体健康的乙肝携带者存在种种歧视和排斥。公益律师李方平表示,在教育方面,由于国家尚无明确法律条文保护乙肝学子的权益,这一人群难以享有平等受教育权,这一现象尤以高等教育和幼儿学前教育为甚。

对于这一说法,北京市卫生局妇社处工作人员坦言,现行国家《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和《北京市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实施细则》,是目前北京地区托幼机构对入园儿童健康状况做出规定的惟一管理条文,颁布于1995年,其中的确未能明确,乙肝携带儿童在肝功能正常的健康情况下,是否能够进入幼儿园学习、生活。“由于托幼教育不属于国家义务教育范畴,卫生部门的确没有法律依据,干涉教育部门或托幼机构拒录乙肝儿童的规定。”

同时,市教委学前处处长张小红则表示,有关乙肝病毒携带儿童的入园问题,幼儿园遵照的是卫生部门的要求。

大多做法

检出乙肝宝宝即拒其入园

尽管规定模糊,但在北京,记者在城八区采访到的多数幼儿园相关负责人均明确表示,他们在接收儿童入园前要对所有儿童进行统一体检,凡是检出乙肝携带的儿童,都不能入园。对于入园后又发现携带乙肝病毒的孩子,必须马上隔离,待医生出具没有传染性的证明之后,才能重回幼儿园。

“看着孩子在迈出第一步时,就遭遇歧视,被划为‘异类’,我们的心在滴血,却又无能为力。”前日,北京4岁女孩的母亲刘波(化名)无奈地说。

相关事件

乙肝宝宝难上学百名,母亲向领导求助

10月22日下午,包括10名北京妈妈在内的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101名母亲,致信国务院有关领导求助,希望幼儿园消除对“乙肝宝宝”的歧视,让孩子们能享受正常的学前教育。

北京妈妈“珊瑚”自2006年起,带着女儿去多家幼儿园报名,对方都以女儿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为由拒绝。

“珊瑚”后来登录乙肝公益网站“肝胆相照论坛”向网友求助。在这里,她发现,乙肝宝宝入园受歧视几乎是一个全国性的现象。

家住山东的李华说,通过与全国各地的母亲交流,她了解到,一些地方还有文件限制乙肝宝宝入园。后来,一个姐妹建议写信给国务院有关领导求助。

李华和其他母亲一起,把信起草好,并在网络向更多的母亲征求意见。截至10月21日,有101名“乙肝宝宝”母亲加入到这封联名信中。

10月22日,李华将求助信寄出。在信中,妈妈们倾诉了入园歧视给孩子们带来的伤害,也说出她们的期盼:“所有的妈妈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受到歧视,所有的妈妈都不愿意看到孩子被社会抛弃。我们这些妈妈们盼望您能理解支持我们!”

2004年9家乙肝网站致教育部建议信的执笔人陆军认为,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乙肝歧视问题,中央政府相继出台政策,禁止劳动就业领域拒绝乙肝携带者。在教育领域针对下一代的歧视,更应该及早消除。

各方说法

卫生局现有保健条件,不会传播乙肝

2006年,卫生部颁布的《预防控制乙肝宣传教育知识要点》指出:“乙肝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三种途径传播”。

同时,所有居京,且体内没有乙肝抗体的儿童,在入园年龄前,均可免费接受乙肝免疫。前日,北京市卫生局妇社处的工作人员亦表示,根据卫生部《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的规定,幼儿园(所)对在园的儿童须做到“一餐一消毒”、“每人一巾一杯,日常生活用品专人专用”。因此,在现有卫生保健制度下,园(所)内孩子的正常集体学习、生活,不会造成乙肝病毒传播。

维权律师建议取消入园乙肝检测

既然乙肝携带儿童不会对其他儿童造成传染威胁,前日,北京公益维权律师李方平建议,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应尽快发文,取消入园、入托体检中的乙肝标志物检测(俗称乙肝“两对半”)。乙肝检测是否阳性不应该作为入托、入园的标准之一。

“只要进行乙肝标志物检测,那么被检出的乙肝携带儿童就非常容易受到排斥和限制,所以入园、入托体检时检测乙肝标志物不但不必要,而且是有害的。”李方平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然而,李方平表示,尽管这条法文足以让“入园难”的乙肝宝宝家长通过法律途径起诉幼儿园,但现实中,“为了避免更多人知道自己的孩子是乙肝携带者,多数家长宁愿采取私下协调的方式,请求幼儿园接收孩子。”

其他家长难接受孩子有“乙肝同学”

“其他都好说,但在健康问题上,作为母亲,我实在难于做出退让。”作为一个三岁孩子的母亲,文女士表示,她不能接受自己孩子的幼儿园里有乙肝病毒携带儿童。如果幼儿园坚持接受乙肝病毒携带儿童,她在反映无效的情况下,可能会选择退园。而不少非乙肝宝宝的家长均持相似看法。

在这方面,幼儿园的立场也直接受到家长的影响。一所公办幼儿园园长表示,在入园之前,所有学生都会接受体检,携带乙肝病毒的儿童不能入园,对此绝大多数家长都表示接受。据了解,除了学生之外,如果幼儿园教师被检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也不能再从事工作。

小知识点

乙肝概述

乙肝,全称为乙型病毒性肝炎。它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疾病,发展中国家发病率高。

据统计,全世界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HBsAg携带者)超过2.8亿,我国约占9300万。多数无症状,其中1/3出现肝损害的临床表现。目前我国有乙肝患者3000万。

乙肝的特点为起病较缓,以亚临床型及慢性型较常见。无黄疸型HBsAg持续阳性者易慢性化。本病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进行传播。乙肝疫苗的应用是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的根本措施。

宝宝入园五大常见生活问题


孩子入园后会吃什么?老师会照顾他吃饭吗?

幼儿园实行定量食谱,来保障营养均衡。在食物的制作上一般也会注意从色、香、味、形上吸引宝宝,激发他们的食欲。比如,常为宝宝制作动物形象的小点心、小包子、小饺子;三鲜、肉末、蔬菜等不同配料的蛋羹;松软可口的各种蛋饼和太阳米饭、果料米饭等。进餐时,老师一般会用生动的语言鼓励孩子主动进餐。不好好吃饭的孩子,老师也会喂他,尽量完成定量。

幼儿园一般喝什么水?怎么保证孩子的饮水量?

在饮水上,幼儿园多以白开水为主,一般还会根据节令情况,为宝宝增加酸梅汤、秋梨膏水、冰糖菊花水、什锦水果汤等,帮助孩子去火、润肺、止咳、防病。大多数幼儿园能保证孩子一定的饮水量,这是有要求和标准的。对于小孩子,老师要保证上、下午至少各有两次饮水时间,每次都要达到1杯。天热的时候,孩子可以将水壶带到户外,在游戏中间还要喝1次。在此基础上,很多幼儿园也提倡随渴随喝。

为什么宝宝入园后好像在幼儿园里吃不饱?

宝宝从家里的进餐环境和饮食内容过渡到幼儿园要有一段适应期。幼儿园一般是三餐两点或两餐两点,提倡少食多餐。不像在家里,每顿饭的量也会相对多一点。另外,在家里活动量相对有限,而在幼儿园里,孩子大量奔跑、游戏、玩耍,消耗大量能量,手边又没有零食,也没有随意的“加餐”,回家后有的孩子很快就会感到“饥饿”。

怎么回应?

回家后如果孩子表现出有主动吃饭的想法,可以给他加一点餐。但是加餐的数量和内容要根据不同孩子的情况来定。食量大、体重偏高的孩子,可以适当地控制一下,少吃点主食,吃一点水果,喝点酸奶。幼儿园的食谱是公开的,可以根据食谱的具体情况进行补充搭配,以保证营养的充足和丰富。

宝宝入园后被别的小朋友抓伤了怎么办?

入园的前两个月小朋友之间打闹的情况并不多见,似乎他们都在观察环境,这时候班里也相对安静些。两个月后打闹的情况增多,开始出现一些争执、抓咬的现象。矛盾的出发点经常是为了争抢玩具。有的孩子没有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我”喜欢的就要得到。有些孩子没有学会防备别人的攻击,可能会被抓伤、咬伤。

怎么回应?

为了减少摩擦,在家里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增强孩子迅速反应的能力,此外,教会孩子学会大声表达:“我不喜欢你这么做,你不许打我!”

宝宝不敢在幼儿园里大小便怎么办?

在入园初期,有的宝宝因环境的变化会有憋大小便的情况。你最好能和老师沟通,告诉她宝宝的如厕规律,请她在相应的时间提醒宝宝大小便。

此外,宝宝在家大便一般是坐盆,或由大人把着大便,而幼儿园一般都是蹲坑,有的宝宝因为不习惯会拒绝在幼儿园大便。

怎么回应?

如果你的宝宝在家大便时有特殊的习惯,如有的宝宝会抱玩具或看电视,有的要人陪等,提前告诉老师,和老师商量着保留一些习惯。同时,可以进行一些坐便训练,帮助孩子逐渐适应。

宝宝入园后给父母的5条建议


1、打扮宝宝,要适可而止

“给孩子准备的衣物简单、舒服就行了,绳子、亮片、小坠子……能免就免吧。团团刚上托班时,非要带着奶奶给他的小金锁,结果晚上老师就告诉我,团团玩滑梯时,小金锁卡在滑梯缝里……”——蜜糖团团

2、选择幼儿园,安全细节放首位

“选园时一定要仔细观察细节之处,首要的就是看它对孩子的安全考虑得是不是周到。比如,户外场地的地面是否平整,是否有严格的接送制度,老师在孩子活动时照顾得够不够仔细等等。窥一斑可见全貌,只有细节照顾到了,才能给孩子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蕊蕊妈

3、时时细心,才能刻刻安心

“经常能见到一些‘粗心’的家长,比如,并没有把孩子送到老师的手里,只是送到幼儿园门口就匆忙离开了;离园时,太专心于与别的家长聊天,孩子在旁边出现明显的危险动作却不阻止……这些都可能造成意外的发生。要安心,还是先细心吧。”——爱依依

4、孩子之间争执,你的态度很重要

“木木上小班的时候,时不时会和小朋友来上一架。赢了他爸爸就表扬他,输了就教他‘打回去’。木木听了爸爸的话,开始变得霸道起来,成了班里的小刺头,小‘意外’也变得越来越多。唉,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的孩子。”——木木娘

5、让老师随时都能联系到你

“更换了电话、住址,一定要告诉老师!万一孩子发生了小意外,需要家长签字的时候找不着人,后悔都来不及!”——木槿宝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