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学习古诗词是非常有必要的,学习诗词后,诗的好处,其实是终生受用的。你阅读过哪种诗词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元宵节的诗句有哪些 关于元宵节的诗句有什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古诗句一

1.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2.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3.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4.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姜白石《诗曰·元宵争看采莲船》

5.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崔液《上元夜六首》

6.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7.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8.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失名《折桂令·元宵》ZJ09.CoM

9.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李商隐《观灯乐行》

10.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11.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12.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13.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14.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李商隐《观灯乐行》

15.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元好问《京都元夕》

16.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17.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18.紫府东风放夜时。——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19.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陆游《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20.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张祜《正月十五夜灯》古诗句二

21.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符曾《上元竹枝词》

22.看灯记得年时节。——赵佶《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

23.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24.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25.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王守仁《元夕二首》

26.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27.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28.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蒋捷《女冠子·元夕》

29.好灯争奈人心别。——赵佶《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

30.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王磐《古蟾宫·元宵》

31.霭芳阴未解,乍天气、过元宵。——周端臣《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

32.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近。——晁端礼《水龙吟·咏月》

33.今年华市灯罗列。——赵佶《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

34.香翻桂影烛光薄,红沁榆阶宝靥匀。——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35.群品欣欣增气色,太平依旧独闲身。——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36.想今宵、也对新月,过轻寒、何处小桥。——赵汝茪《恋绣衾·柳丝空有千万条》

37.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朱敦儒《好事近·春雨细如尘》

38.已是难听,中宵无用怨离别。——厉鹗《齐天乐·秋声馆赋秋声》

39.听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王磐《古蟾宫·元宵》

zj09.com小编推荐

描写元宵节的诗句古诗 关于元宵节的诗句古诗


诗句古诗一

1.正月十五闻京有灯恨不得观

年代:唐作者: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2.正月十五夜

年代:唐作者: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径落梅。

金吾夜不禁,玉漏莫相催。

3.解语花·风销绛蜡

年代:宋作者:周邦彦

风销绛蜡,露浥红莲,灯市光相射。

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

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

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画,嬉笑游冶。

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遂马。

年光是也,唯只见旧情衰谢。

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

4.青玉案元夕

年代:宋作者: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5.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年代:宋作者:赵鼎

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

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水晶宫殿五云飞。

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

6.十五夜观灯

年代:唐作者: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褥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名霎,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7.上元夜六首(一作夜游诗)

年代:唐作者:崔液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神灯佛火百轮张,刻像图形七宝装。

影里如闻金口说,空中似散玉毫光。

今年春色胜常年,此夜风光最可怜。

鳷鹊楼前新月满,凤凰台上宝灯燃。

金勒银鞍控紫骝,玉轮珠幰驾青牛。

骖驔始散东城曲,倏忽还来南陌头。

公子王孙意气骄,不论相识也相邀。

最怜长袖风前弱,更赏新弦暗里调。

星移汉转月将微,露洒烟飘灯渐稀。

犹惜路傍歌舞处,踌蹰相顾不能归。

8.蝶恋花密州上元

年代:宋作者:苏轼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帐底吹笙香吐麝。此般风味应无价。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乍入农桑社。

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9.思越人/朝天子

年代:宋作者:贺铸

紫府东风放夜时。步莲秾李伴人归。

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

香苒苒,梦依依。天涯寒尽减春衣。

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

10.踏莎行元夕

年代:宋作者:毛滂

拨雪寻春,烧灯续昼。暗香院落梅开后。

无端夜色欲遮春,天教月上官桥柳。

花市无尘,朱门如绣。娇云瑞雾笼星斗。

沈香火冷小妆残,半衾轻梦浓如酒。诗句古诗二

11.临江仙都城元夕

年代:宋作者:毛滂

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蓬莱清浅对觚棱。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

谁见江南憔悴客,端忧懒步芳尘。小屏风畔冷香凝。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

12.好事近·春雨细如尘

年代:宋作者:朱敦儒

春雨细如尘,楼外柳丝黄湿。

风约绣帘斜去,透窗纱寒碧。

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

却上紫姑香火,问辽东消息。

13.人月圆令/人月园

年代:宋作者:李持正

小桃枝上春风早,初试薄罗衣。

年年乐事,华灯竞处,人月圆时。

禁街箫鼓,寒轻夜永,纤手重携。

更阑人散,千门笑语,声在帘帏。

14.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

年代:宋作者:刘克庄

繁灯夺霁华。戏鼓侵明发。

物色旧时同,情味中年别。

浅画镜中眉,深拜楼西月。

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

15.烛影摇红·碧澹山姿

年代:宋作者:吴文英

碧澹山姿,暮寒愁沁歌眉浅。

障泥南陌润轻酥,灯火深深院。

入夜笙歌渐暖。彩旗翻、宜男舞遍。

恣游不怕,素袜尘生,行裙红溅。

银烛笼纱,翠屏不照残梅怨。

洗妆清靥湿春风,宜带啼痕看。楚梦留情未散。

素娥愁、天深信远。晓窗移枕,酒困香残,春阴帘卷。

16.宝鼎现春月

年代:宋作者:刘辰翁

红妆春骑。踏月影、竿旗穿市。

望不尽、楼台歌舞,习习香尘莲步底。

箫声断、约彩鸾归去,未怕金吾呵醉。

甚辇路、喧阗且止。听得念奴歌起。

父老犹记宣和事。抱铜仙、清泪如水。

还转盼、沙河多丽。滉漾明光连邸第。

帘影冻、散红光成绮。月浸葡萄十里。

看往来、神仙才子。肯把菱花扑碎。

肠断竹马儿童,空见说、三千乐指。

等多时春不归来,到春时欲睡。

又说向、灯前拥髻。暗滴鲛珠坠。

便当日、亲见霓裳,天上人间梦里。

17.永遇乐·璧月初晴

年代:宋作者:刘辰翁

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

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

璧月初晴,黛云远淡,春事谁主。

禁苑娇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许。

香尘暗陌,华灯明昼,长是懒携手去。

谁知道,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

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

缃帙流离,风鬓三五,能赋词最苦。

江南无路,鄜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

空相对,残红无寐,满村社鼓。

18.绣鸾凤花犯/花犯赋水仙

年代:宋作者:周密

楚江湄,湘娥乍见,无言洒清泪。

淡然春意。空独倚东风,芳思谁寄。

凌波路冷秋无际。香云随步起。

谩记得,汉宫仙掌,亭亭明月底。

冰弦写怨更多情,骚人恨,枉赋芳兰幽芷。

春思远,谁叹赏、国香风味。

相将共、岁寒伴侣。小窗净、沈烟熏翠袂。

幽梦觉,涓涓清露,一枝灯影里。

19.传言玉女钱塘元夕

年代:宋作者:汪元量

一片风流,今夕与谁同乐。月台花馆,慨尘埃漠漠。

豪华荡尽,只有青山如洛。钱塘依旧,潮生潮落。

万点灯光,羞照舞钿歌箔。玉梅消瘦,恨东皇命薄。

昭君泪流,手捻琵琶弦索。离愁聊寄,画楼哀角。

20.女冠子元夕

年代:宋作者:蒋捷

蕙花香也。雪晴池馆如画。

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

而今灯漫挂。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

况年来、心懒意怯,羞与蛾儿争耍。

江城人悄初更打。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

剔残红灺。但梦里隐隐,钿车罗帕。

吴笺银粉砑。待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

笑绿鬟邻女,倚窗犹唱,夕阳西下。

有关于元宵节的诗句小学 元宵节为什么要吃汤圆


古诗词

1.正月十五夜

唐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2.元宵

明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我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3.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門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的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4.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的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的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5.汴京元夕

明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啊我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6.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7.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隋炀帝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的啊金地,钟发琉璃台。

8.生查子·去年元夜时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的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的衫袖。

9.折桂令.元宵

元失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怕得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10.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元宵节为什么要吃汤圆

元宵象征合家团圆更更好,吃元宵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团团圆圆,所以正月十五元宵必备。

汤圆是中国传统小吃的代表之一,是由糯米粉等做的球形食品,一般有馅料,煮熟带汤吃,同时也是元宵节最具有特色的食物。历史十分悠久。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明州(现浙江省宁波市)兴起吃一种新奇食品,即用黑芝麻、油做馅、加入少许白砂糖,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因为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元宵。

3元宵节汤圆怎么做

先准备糯米粉200g、黑芝麻100g、猪板油80g、白糖80g,接下来就正式开始做汤圆了。

1、将锅烧热倒入黑芝麻小火煸炒出香味,放凉后用料理机打磨成粉备用(家里没有料理机的可以到超市找人代磨)。

2、将锅烧热,把猪板油切成小块放入锅中不停翻炒,直至颜色发黄,油基本渗出成为油渣,捞出放凉备用。

3、将炸好的油渣、备好的黑芝麻粉、白糖均匀混合扮成馅儿,直至油渣、白糖、黑芝麻粉均匀混合,然后搓成小圆球备用。

4、糯米粉和温开水混合,揉成光滑的面团,静置30分钟。

5、取适量的面团在手中搓匀,捏成小碗状,然后将准备好的馅儿放入面团中,慢慢的收口,两手揉至表面光滑即可。

6、将揉好的汤圆放入带有糯米干粉的盘中(以免粘盘)备用。

7、锅内倒入适量的清水煮沸,将汤圆逐个下入锅中,待汤圆完全浮起后,再煮2分钟即可出锅。

元宵节的诗词集锦 元宵节的习俗


元宵节的诗词集锦

1.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2.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3.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4.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蒋捷《女冠子·元夕》

5.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王磐《古蟾宫·元宵》

6.听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王磐《古蟾宫·元宵》

7.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8.霭芳阴未解,乍天气、过元宵。——周端臣《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

9.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10.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11.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朱敦儒《好事近·春雨细如尘》

12.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13.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14.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15.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16.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17.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18.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近。——晁端礼《水龙吟·咏月》

19.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20.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李商隐《观灯乐行》

21.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王守仁《元夕二首》

22.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23.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24.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元好问《京都元夕》

25.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26.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刘辰翁《永遇乐·璧月初晴》

27.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符曾《上元竹枝词》

元宵节的习俗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所以全国各地都过,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还是有自己的特点。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观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年)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好生男孩)。

元宵节儿歌大全 幼儿园元宵节儿歌


元宵节儿歌

《闹元宵》

元宵节,真热闹,看花灯,吃圆子,

小牛灯,哞哞哞,小狗灯,汪汪汪,

小龙灯,飞得高,小兔灯,跑得快。

《元宵节》

广场上,真热闹,摆满元宵原材料。

你搓搓,我按按,大家动手做元宵。

比一比,赛一赛,元宵游戏多好看。

《元宵节》

元宵节,月亮圆。圆圆元宵黏又甜。

观花灯,踩高跷。大街小巷真热闹。

宝宝对着月亮笑,又是一年春来到。

《十五元宵》

十五的月亮园又园,十五的汤圆甜又甜。

十五的鞭炮响响响,点着烟花把歌唱。

十五的灯笼亮亮亮,拿着火烛把迷想。

《元宵好》

元宵好,元宵妙。元宵好吃呱呱叫,

赏花灯,猜灯谜,欢天喜地闹元宵。

《正月十五》

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十五挂花灯,

耍狮子舞大龙,圆圆的汤圆碗里盛,

你一口我一口,甜美的生活好心情。

《元宵节》

窗外月儿圆又圆,全家欢聚吃汤圆。

正月十五元宵节,家家户户庆团圆。

《元宵儿歌》

元宵节,月亮圆,圆圆元宵粘又甜。

观花灯,踩高跷,大街小巷真热闹。

《元宵灯》

元宵灯,真热闹。看花灯,吃元宵。

飞机灯,飞得高,兔子等,拉得跑。

小朋友拍手笑!

元宵节的由来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

历代人们除游灯市外,又有迎紫姑祭厕神、过桥摸钉走百病等习俗,有击太平鼓、秧歌、高跷、舞龙、舞狮等游戏。同时,还要吃些应节食物:南北朝时代元宵节吃伴和肉与动物油熬煮的豆粥或米粥,唐代吃一种叫“面茧”的面食,到宋代有盐豉汤印绿豆粉做的科斗羹,并出现了“圆子”,此后元宵节南北方均以吃元宵为习。元宵灯节期间,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所以元宵节又成了中国的“情人节”。

传统社会的元宵节是城乡重视的民俗大节,在城市元宵喧闹尤为热烈,它体现了中国民众特有的狂欢精神。传统元宵所承载的节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们逐渐失去了共同的精神兴趣,复杂的节俗已经简化为“吃元宵”的食俗。

元宵节诗歌朗诵稿 关于元宵节诗歌朗诵稿儿童


诗歌一

圆圆的月亮含羞的远探,

看元宵佳节彩灯高悬,

烟花在天空写满了灿烂,

喜庆的人间热闹非凡。

怀春的少女流连灯前,

如花的倒影让人醉满,

双十的年华情窦初绽,

娇羞写满美丽的容颜。

去年曾相约今日灯展,

灯影重叠不见你的脸,

是不是早已忘记旧缘,

只留满心回味还缠绵。

2诗歌二

万盏街灯灿若烟火

今夜无眠

在时光里远去了流年

我徘徊在静静的街头

倾听每一个

从身边淌过的热闹

元宵的笑脸

在空中一次又一次回荡

那些瞬间的美丽

排山倒海般的前赴后继

响彻了整个龙年

摘下一盏

小小的花灯

在长街里徜徉

把祝福送给每一个

路过的人

元宵快乐

热闹依旧

隐入人群

快乐在喧嚣的背后

月色在灯火里阑珊

元宵快乐

诗歌三

十五的灯笼挂满谜语

就像你留下的回首

千头万绪

月光借绿风绽放色彩

礼花的热情重燃记忆

对你的思念澎湃心曲

似春的萌动给元宵节点亮灯火

那年的汤圆包尽所有的甜蜜

从此在心底无法忘记

祈盼相聚

旱船里有你的影子

绣球上有你的名字

灯笼里有你的眼神

高跷上有你的心气

今夜用相思纤长月光

思念用柳叶剪成画面

就用礼炮的轰鸣

呼唤你的名字

让心随狂舞的狮子眺望

思念不改

在枝头依然萌生着希望的嫩芽

把大地洒满一路的欢笑

就让笑声穿越世纪

似银河的守候

千年

碰撞在今宵的团聚

4诗歌四

花灯,龙灯,舞龙,舞狮。

风花雪月的季节。

热闹的必然。

元宵,汤圆,甜酒酿,甜,甜,甜。

腊肉,香肠,十里飘香。

八宝饭,腊八粥,白糖西米汤。

生活的鞲火,强过拥抱。

梅花香味的棉花被,软棉棉。

菊花蚕丝枕头,暖暖和和。

鬃树的藤床,五花大绑的绕在我心中。

动画片一样的美丽向往,

梦里都化满了挂满红宝石一样的冰糖点点蜂蜜。

要多远,无处可问。

甜。

田。

填,填满往年失落的一切……

有关于描写元宵节的古诗词 元宵节的来历


古诗词

1.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隋炀帝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2.正月十五夜

(唐)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3.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4.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5.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6.诗曰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7.诗曰

(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8.诗曰

(宋)姜白石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

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注:珍品这里指元宵)

9.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10.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元宵节来历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有了。据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太一:主宰宇宙一切的神),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赏月,后来节日名称演化为“元宵节”。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到了清朝,就另称灯节。在国外,元宵也以TheLanternFestival而为人所知。

关于清明节的诗句有哪些


诗句一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2.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4.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

5.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春景》

6.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韩翃《寒食》

7.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8.淡荡春光寒食天。——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9.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10.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11.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12.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王禹偁《清明》

13.听风听雨过清明。——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14.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5.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16.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黄庭坚《清明》

17.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高翥《清明日对酒》

18.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19.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20.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21.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孟云卿《寒食》

22.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孟浩然《清明即事》

23.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程颢《郊行即事》

24.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25.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26.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27.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韩偓《夜深》

28.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29.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30.黄昏疏雨湿秋千。——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2诗句二

31.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寻处?——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32.梨花榆火催寒食。——周邦彦《兰陵王·柳》

33.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高翥《清明日对酒》

34.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35.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36.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白居易《清明夜》

37.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38.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39.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张继《闾门即事》

40.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41.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孟云卿《寒食》

42.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43.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44.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45.清明时节雨声哗。——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46.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杨万里《寒食上冢》

47.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杨万里《寒食上冢》

48.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王安石《壬辰寒食》

49.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50.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51.寒食不多时,牡丹初卖。——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52.梦回山枕隐花钿。——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53.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张先《青门引·春思》

54.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55.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56.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

57.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李冠《蝶恋花·春暮》

58.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59.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60.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寒衣节的诗句有哪些 关于送寒衣的诗句


关于寒衣节的诗句有哪些

《辞洞斋华父二刘兄惠寒衣》宋代:谢枋得

平生爱读龚胜传,进退存亡断得明。

范叔绨袍虽见意,大颠衣服莫留行。

此时要看英雄样,好汉应无儿女情。

只愿诸贤扶世教,饿夫含笑死犹生。

《七绝·寒衣节》

青烟日落更黄昏,路火千堆处处痕。

寄与亡魂焚币尽,冥途冷远念家尊。

《吊边人》

杀声沈后野风悲,汉月高时望不归。

白骨已枯沙上草,家人犹自寄寒衣。

《七律·思故人》

人间万事阴阳隔,但能前知不会痴。

悲苦自当君自晓,欢欣可共故人思。

悲泪但随寒衣寄,冷雾惟怯纸箔湿。

莫诉人间凄苦状,惹得离人泉下哭。

《七绝·黯神伤》

新麻裁出锦衣妆,

跪向西南黯神伤。

故人泉城且莫待,

满把纸钱寄冥乡。

《七绝·寄哀思》

街头今夜送寒衣,

亏欠亲情心自知。

忽忆人间房股事,

聊将一并寄哀思。

《五言·寒衣节》

幽明隔两界,冷暖总凄凄。

处处焚火纸,家家送寒衣。

青烟升浩渺,别绪入云霓。

旧貌应难忘,慿谁问老衢?

《七律·寒衣节(十月初一)》

从来此节无关我,今岁奈何煎碎心。

十字街头西北望,三更露下梦魂侵。

星因朔气寒椿树,儿送棉衣并羽衾。

化去纸钱时绕我,依依应是两牵襟。

2关于送寒衣的诗句

1、寒来无处寄寒衣唐方干《君不来》

2、月明人自捣寒衣唐冯延巳《酒泉子·深院空帏》

3、不捣寒衣空捣药唐白居易《秋晚》

4、寒衣不要宽唐白居易《闺怨词三首》

5、独于客路授寒衣唐杜牧《中途寄友人》

6、寒衣徒自香唐王勃《杂曲歌辞·秋夜长》

7、谁家今夜捣寒衣唐宋之问《明河篇》

8、何处捣寒衣唐刘长卿《余干旅舍》

9、行客念寒衣唐刘长卿《桂阳西州晚泊古桥村住人》

10、白露催寒衣唐李白《秋夕旅怀》

11、霜叶是寒衣唐包何《江上田家》

12、衣寒衣湿披短蓑唐王建《水夫谣》

13、夜寒衣袂薄宋叶梦得《临江仙·不与群芳争绝艳》

14、送寒衣时节宋朱敦儒《十二时/忆少年》

15、宽尽寒衣销旧香宋曾觌《沁园春·更漏迢迢》

3有关寒衣的诗句有哪些

16、到家恰好整寒衣宋吴潜《鹧鸪天·去日春山淡翠眉》

17、寒衣俟蚕缲唐柳宗元《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

18、坐索寒衣托孟光唐白居易《冬至夜》

19、忆酒典寒衣唐姚合《秋日闲居二首》

20、不堪织寒衣唐贾岛《客喜》

21、发寒衣湿曲初罢唐刘沧《江楼月夜闻笛》

22、尽室未寒衣唐皮日休《贫居秋日》

23、至今犹自著寒衣唐卢汝弼《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

24、先脱寒衣送酒家唐崔道融《对早梅寄友人二首》

25、年年辛苦寄寒衣唐陈陶《水调词十首》

26、月明人自捣寒衣唐冯延巳《酒泉子·庭下花飞》

27、寒衣欲谁待魏晋陶渊明《拟古其九》

28、当暑厌寒衣魏晋陶渊明《有会而作》

29、象床素手熨寒衣宋苏轼《四时词》

30、寒衣待橘洲宋苏轼《虔守霍大夫监郡许朝奉见和此诗复次前韵》

关于中元节的古诗有哪些 描写中元节的诗句


关于中元节的古诗(一)

1、长安杂兴效竹枝体

庞垲

万树凉生霜气清,

中元月上九衢明。

小儿竞把青荷叶,

万点银花散火城。

2、中元见月

边贡

坐爱清光好,

更深不下楼。

不因逢闰月,

今夜是中秋。

3、日赠张尊师

令孤楚

偶来人世值中元,

不献元都未日闲。

寂寂焚香在仙观,

知师遥礼玉京山。

4、中元作

李商隐

绛节飘飘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

会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

有城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

5、中元夜

李郢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

红烛影回仙态近,翠环光动见人多。

香飘彩殿凝兰麝,雾绕青衣杂绮罗。

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

6、中元夜寄道侣

陆龟蒙

橘斋风露已清余,东郭先生病未除。

孤枕易为蛩破梦,短檐难得燕传书。

广云披日君应近,倒影栽花我尚疏。

唯羡羽人襟似水,平持旄节步空虚。

关于中元节的古诗(二)

7、中元日观法事

卢拱

四孟逢秋序,三元得气中。

云迎碧落都,章奏玉皇宫。

坛滴槐花露,香飘柏子风。

羽衣凌缥缈,瑶毂辗虚空。

久慕餐霞客,常悲集蓼虫。

青囊如何授,从此访鸿家。

8、中元观法事步虚

殷尧藩

兀都开秘箓,白石礼先生。

上界秋光净,中元夜气清。

星辰朝帝处,鸶鹤步虚声。

玉洞花长发,珠宫月最明。

扫坛天地肃,投简鬼神惊。

傥赐刀圭药,还留不死名。

9、中元夜百花洲作

范仲淹

南阳太守清狂发,未到中秋先赏月。

百花洲里夜忘归,绿梧无声露光滑。

天学碧海吐明珠,寒辉射宝星斗疏。

西楼下看人间世,莹然都在清玉壸。

从来酷署不可避,今夕凉生岂天意。

一笛吹销万里云,主人高歌客大醉。

客醉起舞逐我歌,弗歌弗舞如老何。

10、中元雨中呈子晋

朱熹

徂署尚繁郁,大火空西流。

兹辰喜佳节,凉雨忽惊秋。

晼晚兰径滋,萧萷庭树幽。

炎气一以去,恢台逝不留。

刀笔随事屏,尘嚣与心休。

端居讽道言,焚香味真诹。

子亦翫文史,及此同优游。

11、中元日斋中作

朱曰藩

陶枕单衾障素屏,空斋独卧雨冥冥。

辋川旧拟施为寺,内史新邀写得经。

窗竹弄秋偏寂历,盂兰乞食信飘零。

年来会得逃襌理,长日沈冥不愿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