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去不复返,新学期的号角已经吹响,孩子也会在父母的帮助下做好入学准备,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做好入学准备不会让我们手忙脚乱,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高效做好入学准备的知识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让宝宝乖乖合作的妙招集锦”,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让宝宝乖乖合作的妙招集锦

爸妈头痛事之一:吃饭不合作的表现

情景1一到吃饭时间,玲玲就坐在电视机前,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屏幕,这时要她吃饭,她不是随便吃上两口说吃饱了,就是干脆说不饿。

情景2洋洋从幼儿园一回到家就跑来跑去,四处乱窜。任妈妈怎么叫,他都不肯坐下来吃饭。

情景3慧慧整天抱着爸爸新买的芭比娃娃,连吃饭也不肯放手。

让宝宝合作的10个方法:

吃饭前1.为宝宝准备一套专用餐具大人使用的碗筷、叉子不适合宝宝使用。用又大又重的杯、碗盛满果汁或牛奶,宝宝会有压迫感而影响食欲。儿童餐具比较适合宝宝,可以带宝宝一起去购买,让他自己选择喜欢的餐具,以促进吃饭的兴趣。

2.提早十分钟通知宝宝吃饭宝宝玩得正高兴时,突然被打断,难免会有生气、反抗和拒绝的情绪,所以要事先告诉宝宝即将要做的事,给他一点缓冲时间,将玩具收拾干净,准备用餐。

3.让宝宝少吃零食少量多餐是最有利于宝宝的饮食方式,但是正餐之外的点心份量不可太多,以免宝宝到了正餐时却吃不下。选择营养价值高的食品给他当点心,而不要给他吃“垃圾”食物。

4.让宝宝一起帮忙为了满足宝宝的好奇心,吃饭前可以让宝宝帮忙整理餐桌、摆碗筷等,这样,宝宝会充满对用餐的期待,乖乖坐下吃饭的可能性也会得到提高。

5.换换烹调方法宝宝吃饭坐不住的理由,不一定在于菜的味道不好,有时是因为烹调的方式让宝宝无法接受。

所以不妨经常换换烹调方式,如清蒸、红烧等,让宝宝有新鲜感。

另外,大多数的宝宝都喜欢色彩鲜艳的食物,若烧成不好看的颜色,恐怕就难以吸引宝宝乖乖坐着吃饭了。此外,温度太冷或太热的食物宝宝也不会喜欢。

6.在餐中多加宝宝喜欢吃的东西虽然要均衡摄取各类食物,才可帮助宝宝健康地发育成长,但也不可强迫宝宝进食。可先以宝宝喜欢吃的食物为主,再渐渐加入其它的或新的食物,由少至多,让宝宝接受各类食物,这样也可以发掘更多宝宝喜欢吃的食物。只要饮食更富变化,宝宝自然乐意安安稳稳坐下吃饭。

吃饭时7.教会宝宝用筷子不少吃饭坐不住的宝宝都是由父母喂饭的。宝宝三岁后,父母可以教他学用筷子,学会自己吃饭,也更容易坐得住。三岁以下的宝宝也要让他学会用勺子自己吃饭,若他能自行吃光,会有成功感,慢慢地便能增加他对吃饭的兴趣。虽然开始会弄得满桌饭粒,脸上身上都一塌糊涂,但这是一个必然的开始。

8.别在饭桌上骂宝宝吃饭时的气氛要轻松点,让宝宝自在。千万别为了让他多吃一口而想方设法,甚至大动干戈。也不要总是急着问:“你还想再吃吗?”如果宝宝说:“吃饱了。”那就别再强求他吃。这样,他才能慢慢体会出吃饱了是个什么概念,而不会刚吃几口饭就往外跑。

9.让宝宝有饥饿感宝宝之所以不肯乖乖坐下吃饭,有时是因为他不饿。

所以,要想办法让他有饥饿感。可以在宝宝吃了几口就跑开的时候,心平气和地说:“好了,宝宝吃饱了。”然后把碗收掉,不要在乎他剩下多少。几次下来,宝宝就会知道不乖乖坐下吃饭会饿肚子。

这个方法听着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因为父母首先要硬下心来,不能总担心宝宝饿,如果忍不住给他零食吃,那就适得其反了。

吃完饭10.多表扬当宝宝能够很安稳坐下来吃饭时,不要忘了表扬他,或是饭后陪他玩一会儿作为奖赏,让他产生关于吃饭的快乐记忆,以后对吃饭就不会排斥了。平时也要有意识地多给宝宝灌输“好好吃饭,长得更快,变得更聪明”之类的观点。

让宝宝乖乖合作的妙招集锦(资料图)

爸妈头痛事之二:吃药不合作表现

情景1琳琳感冒了,妈妈带她去医院看了医生,拿了药。可是不管妈妈怎么哄,还用果汁和药混在一起,琳琳就是不肯吃。

情景2铭铭妈抱着铭铭,硬给他把药喂进去,可一松手,铭铭把药全给吐出来了。

让宝宝合作的9条对策

1.避开味蕾一般来说,对苦涩味道敏感的味蕾位于舌头后部,在给宝宝喂药时最好避开这个位置,可以把药液滴在宝宝口腔的两腮处,这样他就不会觉得药有多苦了,而且这个位置也不太容易再把药吐出来。

2.在药里加糖这个方法的使用由来已久,而且颇为见效,只需要把药混在带甜味的食品或饮料中,就可以掩盖药的苦味。草莓味果汁或白葡萄果汁掩盖苦味的作用是最为有效的。

3.改变药的外形如果宝宝不喜欢药的样子,就会非常排斥吃药。可以试着把药的外形改变成宝宝喜欢的样子,比如宝宝喜欢粉红色,就在白药片上滴一两滴红色的果汁,使药由白色变成令人愉悦的粉红色,宝宝看到后会非常兴奋,甚至会带着微笑把药都吃了。

4.选用非口服药如果宝宝吃什么吐什么,或者根本就吃不下药,可以考虑用外用的栓剂替代口服药。栓剂的剂量一般是根据宝宝的体重来决定的,但最好在使用前向医生进行咨询。

5.让宝宝自己吃药可以把宝宝的药装进一个漂亮的玩具杯子中,让宝宝自己拿着杯子吃药。这样,宝宝会觉得吃药并不是件恐怖的事,完全可以由自己来控制。

6.尝试不同的药物一般情况下,宝宝都不喜欢一成不变地吃同一种药。

可以在下次拿药时,咨询医生是否可以更换成其它不同的药物,例如不同厂家生产的味道好一点的药等。或者试着把药调稠或调稀,让药的味道时浓时淡,这样都有可能骗过宝宝的味觉。

7.善意的谎言宝宝不肯吃药时,就对他说:“如果你的病好不了,这个周末我们就不能一起去动物园玩了。”宝宝想去动物园,就会马上冲过去毫不犹豫把药吃掉。

8.吃药的游戏平时可以和宝宝一起玩生病了要吃药的游戏,妈妈要常常假装不吃,让宝宝想办法喂。从游戏中让宝宝明白生病就必须吃药,不管药多苦,都必须吃,没有商量的余地。

有时候大人生病吃药,也可以让宝宝来监督,甚至让他负责喂。

9.假装“以身试药”

可以给宝宝讲道理,说明为什么要吃药,吃完后会怎么样等。还可以假装“以身试药”,告诉宝宝药一点也不苦,让他觉得药并不是很难吃。

让宝宝乖乖合作的妙招集锦(资料图)

爸妈头痛事之三:睡觉不合作表现情景

每天晚上,文文都不愿乖乖地按时睡觉,总是想出各种办法来拖延时间。

让宝宝合作的6点建议

宝宝不肯睡觉有许多原因:怕黑,担心自己不能醒过来,害怕一个人睡觉、喜欢玩或看电视,想让妈妈在身边关照他。然而,每个宝宝必须学会按时上床睡觉,如果你不想让家里乱作一团,就不能让宝宝在这件事上有选择的余地,如果你说:嗨,宝贝儿,你不觉得该上床睡觉了吗?那么,你是自动弃权,宝宝肯定不会马上就上床睡觉。那些总是用数数的办法让宝宝再多呆会儿的父母也就总能遇到宝宝不上床睡觉的麻烦。哪怕父母稍稍松了一口,机灵的宝宝也会乘虚而入。让宝宝睡觉对许多父母来说己成为发生在他们想休息时的一场战斗。

1.规定睡觉时间一旦给宝宝规定好上床睡觉的时间就不要改变。即使这时爸爸刚好进家门或者叔叔来作客也不允许宝宝多呆一会儿。睡觉的时间越明确,宝宝就越容易按时去睡觉。但不要把“天黑了”当作宝宝上床睡觉的标准,因为夏天白天很长,这种说法会引起麻烦。

2.尽量使宝宝感到安心小宝宝,尤其是学走路的宝宝在熟悉的环境中会感到安心。他们喜欢从某种固定的程序或物品中获得安全感。

例如,有的宝宝喜欢每天晚上把他的蓝色小锤子放在床上;有的宝宝在回房间睡觉前必须吻每个人,然后还要每个人到床前吻她;还有的宝宝要把洋娃娃放在身旁,还给它盖上毯子。这些都可以帮助宝宝离开亲人,进入梦乡。不要取笑宝宝的这些行为,也不要加以限制,但是不要让宝宝拿到床上去的东西太多,因为有些宝宝很善于创造出一系列的告别活动,这样他们足足可以磨蹭上15分钟。

3.培养宝宝按时睡觉的习惯宝宝们喜欢预先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所以固定的睡觉准备活动会使宝宝想到上床睡觉的时间要到了。

4.让宝宝讲出恐惧与担忧很多宝宝都会在晚上感到害怕和担心,爸妈要弄清宝宝害怕和担心的原因,这样就可以减轻他的焦虑,让他安心入睡,也可以轻轻抚摸他的背让他安心。

5.解决宝宝夜间出房间的问题用了不少时间把宝宝安顿在床上睡觉了,可是还不到10分钟,他又跑回客厅向你要果汁,为此你该想想办法将宝宝留在房间里。

6.奖励习惯一旦养成,纠正起来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培养宝宝晚上睡觉的好习惯时,有必要给宝宝奖励。开始时每晚均给予奖励,如第二天晚上多看一个电视节目,睡前给宝宝铺上漂亮的床单,枕头上放一块巧克力或一块精致的点心;还可以让宝宝攒分,用若干分换取一份大奖。奖励会使宝宝感到愉快,从而产生经常这样做的愿望,当宝宝按需求去做了就要按说好的条件奖励他,但是需注意答应了就一定要兑现。

让宝宝乖乖合作的妙招集锦

爸妈头痛事之四:起床不合作表现情景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欣欣变得喜欢赖床了,每天早上,任妈妈怎么哄,她就是不肯起床。如果妈妈的声音大了点,欣欣还会委屈得掉眼泪。

让宝宝合作的3步曲

第一步晚上按时睡觉只有晚上按时睡觉才能养成定时入睡、定时起床的生物钟条件反射。年幼的宝宝要保证9~10小时的睡眠,晚上8点半开始清洗,准备明天起床的衣服,入厕后上床。

要保持卧室的安静,因为刚入睡时易被声音吵醒,如果爸妈要看电视或者需要谈话,最好安排在另一间,声音不要太大。只要保证宝宝在晚上9点半前后进入深睡期,凌晨7点左右起床就会十分顺利。

第二步提早十分钟准备起床起床前10~15分钟做一些有轻声响动的工作,如打开窗帘,放点儿轻音乐或新闻广播,轻声收拾屋子,让室外新鲜空气和光线透进室内,然后唤宝宝起床。

切记不要为了让宝宝尽可能多睡一会儿,而将时间算计到分分秒秒,直到最后一刻才大声将其唤醒。这种做法有害无益,因为高强度高频率的喊声会造成宝宝生理上的障碍,虽然身子已起床,但大脑仍处于睡眠状态,脑波活动难以在短时间内调整过来。

此时的宝宝神情呆滞,反应迟钝,周身发懒,疲惫不堪,不愿活动。即使勉强起床后吃饭也不香,不利于宝宝的身心健康。

第三步呼唤宝宝起床用亲切的声音呼唤宝宝,用手轻抚宝宝的背腰部,再抚摸他的手和脸,触动他的听觉和触觉器官,在舒适的刺激中,宝宝逐渐从浅睡状态自然地转换到静态觉醒状态,再转换到动态觉醒状态,然后就会睁开眼睛,活动身体。如果宝宝睁开眼睛看到的是父母的微笑,听到的是父母亲切的呼唤声,就会自己愉快地起床。若宝宝还未完全苏醒,可以等2~3分钟,以同样的方法再进行一次。

延伸阅读

让宝宝爱上音乐的3大妙招


对于0-3岁的幼儿来说,让宝宝听听音乐或是唱唱儿歌,有机会还可以带他去观看音乐会或艺术展出,这种对宝宝的音乐教育效果要比让宝宝去学习一种乐器好得多。让0-3岁的孩子快乐地学音乐,父母还可以参考以下三种简单、实用的方法。

1、音乐生活化

宝宝出生后,父母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音乐环境,让他在家随时能听到优美的音乐。

2、音乐,在游戏中学

专家认为:过早的正规音乐训练,对年幼的宝宝并不合适。不过,从孩子小时候开始,父母倒是可以让他广泛地接触和音乐有关的事和物,比如:在游戏中,孩子可以了解声音的大小、快慢、长短。甚至是音色和音质的变化,这类学习对幼儿来说已经足够了。

3、音乐玩具当教材

选购一些儿童玩的音乐玩具,父母可把它当作孩子学习音乐的早期教材,例如:小口琴、小钢琴等儿童乐器。需要注意的是,购买时应慎重挑选,乐器的音质切不可过于低劣。

最后,许多父母以为学习音乐一定得学习某种乐器。其实,专家建议,不要将乐器当作学习音乐的唯一方式,虽然让孩子学习和掌握一种乐器的演奏技巧是一件很让人骄傲的事,但对于0-3岁的幼儿来说,的确没有太大的必要。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让他听听音乐或是唱唱儿歌,有机会还可以带他去观看音乐会或艺术展出,这种教育效果也许会更好。

让宝宝了解自己性别的妙招


让宝宝了解自己性别的妙招

婴幼儿性别认同的关键期也是形成性别社会规范行为的重要时期,那么,这样的时期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就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帮助宝宝早早确定自己的性别认同感。

1、2岁左右:婴幼儿的性别认同一般出现在1岁6个月至2岁之间,一些孩子在2岁左右已经能正确分辨出照片上人的性别,但仍然不能确定自己的性别。

2、3岁左右:到了3岁左右时,多数孩子可以说出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但无法明白性别是不便的这个真理。

3、3岁以后:3岁以后直至学龄前,孩子便慢慢地对性别产生了坚定的概念,可以明白自我的性别以及他人的性别是不变的。

幼儿的性别偏爱往往最早出现于对待玩具上,约14~22个月时,男孩常常喜欢小汽车类的玩具,而女孩则喜欢洋娃娃等,进入幼儿园后多会偏向于性别相符合的活动,或中性活动。比如常常爱分男、女不同组别进行活动。

性别角色混乱或性别识别障碍常常表现为男孩女性化,或女孩男性化,就是有时说的“娘娘腔”和“假小子”,仔细辨别其性别角色,及时加以正确引导,使以后的心理发展正常,避免出现同性恋、异性癖等现象出现。婴儿在出生的时候就是有性别的,但是他们的行为是不受性别意识支配的,当婴儿开始探索周围环境时,他们自己的身体是包括在这种探索中的,这种探索是健康的,家长千万不要以为孩子存在“道德问题”。宝宝对自己身体器官的探索、以及通过和别人的交往,逐渐建立了自我意识和对性别的理解。

性别意识是宝宝形成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性别认同的发展是一个从出生就开始,而且一生都在延续的学习过程。所以家长要以积极的态度去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性别观念,不要让孩子以为他的探索是“羞耻”的。形成性或性别角色方面的认识是同自己身体上的性别特征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但它也包括了情感方面的自尊发展和在家庭、同伴全体和社会中进行的社会化过程的发展。

让孩子乖乖睡觉(幼儿入学准备)


前言:小宝宝们初上幼儿园,难免有孩子的习惯不与幼儿园的相一致,那么如何才能培养他们有一个好的习惯呢?就让我们拿睡午觉来说起吧,以下就来详细看一篇来自玫瑰的日志吧!

孩子在幼儿园一般都要午睡,可是我们班就有那么几个孩子总是睡不着,这令我很头疼!我们就绞尽脑汁的寻找一些方法,效果是有,但总不是很理想。有一次,我从一本书上看到,上面的教师用做梦的方法让班里的孩子睡觉,说这一招很管用。我何不试一下,于是,等孩子躺下后,我给他们讲了一个童话故事《白雪公主》,并告诉他们,只要睡觉,梦姐姐也会把最美的故事托给你,你就会梦到。这时,孩子急了,“老师,我想做梦。”“只要你们闭上眼睛,不要乱动,就能睡着,就会做个美梦。”我耐心的给他们讲着。这时候,孩子们一个个都闭上了眼睛,不一会儿,班里已静悄悄了。午睡醒来后,孩子们争先恐后地给我讲他们自己的梦,还有的孩子告诉我:“老师,梦姐姐今天太忙了,她忘了把梦托给我了。”“没关系,那是因为听话的孩子越来越多了,明天她会记着的!”我一本正经的说,孩子听到后高兴的跑开了。如果你也有这样的捆扰,还就试试这个办法吧!

本网站小编总结:睡午觉可以使小朋友下午更有精神,但是常常有个别的的小孩子不爱午睡,那么怎样让他们能够好好睡觉呢,这就需要老师来想一些技巧,你有没有别的好办法呢?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下吧!

4个小妙招,让宝宝上学不爱哭


为了帮助幼儿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在入园初期,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送入园赶快撤

入学第一天父母可先陪孩子与其他同伴一起玩耍半小时,待孩子情绪相对稳定和适应后再离开;第二天则减少到20分钟,直到孩子能完全适应为止。当老师接过宝宝以后,父母最好马上离开,不要在幼儿园逗留,更应避免出现宝宝在里面哭、父母在外面“哭”的情况。

尽早接回宝宝

为了减少宝宝刚入园时的恐惧心理,在头两个星期可以稍微早点接宝宝,让他感受到父母并没有忘记他。回家路上,最好用关爱的语言与宝宝交流,询问他在幼儿园进行了哪些有趣的活动,分享他的快乐,使他从内心感受到被爱。

帮老师多了解宝宝

不同的宝宝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生活习惯也不尽相同。父母要及时和老师沟通,便于老师更多地了解宝宝,更好地照顾宝宝。例如,有的宝宝一哭闹就要小便等等。隐瞒孩子潜在或已经表现出来的生活陋习或性格,非常不利于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教育。

精神准备至关重要

家长接送孩子路上以及在家里交谈时,不要使用类似“宝宝哭得好可怜,妈妈好心疼,怕不怕啊……”之类的语言诱发强化孩子的不良情绪。应该辅以夸奖、鼓励、正面积极引导为主的语言暗示:比如老师夸宝宝了,表扬宝宝只哭了一小会儿,宝宝真棒、不简单、真勇敢幼儿园老师真漂亮、幼儿园玩具真多啊、幼儿园有这么多小伙伴啊……

如是说

相信老师,相信孩子

部分家长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小朋友是不喜欢这个幼儿园或者某个老师,才不去幼儿园或者在园哭的,但其实每个小朋友的情况都不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也不一样。不论是父母还是老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宝宝。所以希望家长可以理解老师的工作,要相信老师,她们有各种应付孩子哭闹的招数。

有个老师告诉了我一个小窍门,爸爸妈妈不妨把孩子在家里的乳名悄悄地告诉老师,当老师以只有家人才称呼的方法叫出孩子的名字时,孩子一定会非常惊讶非常亲切非常熟悉的,说不定也会是止哭的好法宝哦。

我们要相信孩子的适应力,他们很快能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变哭泣为笑脸,并且爱上幼儿园。

怎样能让宝宝乖乖的去幼儿园


有些孩子一送到幼儿园,就大哭大闹起来,父母怎么哄也不管用,使父母感到没办法。

其实,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往往是由于父母的教育方法和态度欠妥引起的。

那么,父母怎样才能做到高高兴兴地引导孩子入园呢?

下面列举四个方面,供年轻父母参考:

1.注意消除幼儿对幼儿园和老师的反感与恐惧心理。例如,请入了园的小朋友到家来玩,听他们讲幼儿园里的生活和游戏;讲述小朋友的趣事;讲述老师的可亲可爱;讲述幼儿园里的各种各样好玩具;从而使孩子对幼儿园产生好感和兴趣。

2.父母要理智地对待孩子入园时的哭闹。孩子初到幼儿园,难免会哭一阵的,只要父母不把这种情况看得很严重而采取不予理睬的态度,那么,经过几次后,孩子看到哭也没用了,以后就不再哭了,并逐渐对幼儿园的生活习惯起来。

3.应从小培养孩子学会和小朋友交往;经常邀请别的小朋友共同游戏,这就会使孩子养成愿意到小朋友中去的习惯。当他(她)看到别的孩子进了幼儿园后,他(她)也想进幼儿园了。

4.父母应该相信,把孩子送入幼儿园,对孩子的成长是很有好处的,能使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既长身体,又长知识,并树立集体生活的观念,以免总是担心顾虑。尤其孩子是看着父母态度的,只要父母有决心,孩子就会有信心了。

5.为了使孩子高兴入园,父母还可预先教唱热爱幼儿园的儿歌,使孩子边唱边入园,那就更好了。

附:《幼儿园在花园里》

小鸟的幼儿园,

在那森林里,

小马的幼儿园,

在那草原里,

小鱼的幼儿园,

在郡大海里,

我们的幼儿园,

在这花园里。

宝宝平安入托的妙招


在家时不是妈妈奶奶照看,就是妈妈姥姥呵护。现在一个人去了幼儿园,当然会不适应。如何让宝宝尽快喜欢上幼儿园的生活呢?我们让几位比较有经验的妈妈,说说她们是如何和宝宝一起度过这个“艰难时期”的。

全家动员,女儿爱上幼儿园

女儿终于成了一名幼儿园小朋友。

此前已经听到许多关于小孩刚上幼儿园如何哭闹的故事。所以在女儿上幼儿园前,全家人达成一致:不管她怎么哭闹、不适,都要坚持住!

女儿回家就发蔫地赖在沙发上,嘴里哼唧着:“妈妈,不上幼儿园,别送我去幼儿园……”每隔十几分钟就要哼唧一次。

发蔫的原因,因为女儿是唯一中午“坚持”没睡午觉的孩子。老师就搬了俩小板凳,陪女儿在走廊欣赏了一中午的雨景,倒也很特别。

全家人都有些发愁,女儿不吃不喝也不玩,在沙发上“卧”了两个多小时。

“不去幼儿园”的“抗议声”不时响起。小小的模样儿还显得挺坚强!姥姥先坚持不住了,拿了一堆零食放在女儿怀里。女儿一定是看到了一棵可以“帮助”她的“姥姥树”,抱住姥姥边哭边喊:“姥姥,不去……幼儿园……”姥姥也带着哭腔哄女儿:“好……好……不——”

我咳嗽两声,姥姥的话音就顺势变了:“不哭了,宝宝,中午和谁看雨景了?”

真是歪打正着,女儿就把她上幼儿园留下的最好印象讲啊讲……然后疲惫地睡去。

第一天的坚持成功了。呵呵,就这样,全家总动员,坚持了一周,女儿“毫无怨言”地上幼儿园了。

去幼儿园上班喽

就要上幼儿园了,儿子晨晨却突然对我说:“妈妈,我不要上幼儿园。”说的时候,小脸绷得紧紧的,态度很严肃。

不要上?那我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一个月前我就开始对他的幼儿园极尽美化之能事:园里有很多好玩的玩具,小朋友都等着要和晨晨一起玩游戏,而老师们都很漂亮,很喜欢晨晨,在幼儿园里还能吃到很多好吃的东西……

我故意板起脸,问他:“晨晨不是答应了妈妈要去幼儿园吗?”晨晨看到我生气了,有点胆怯,但还是低声地回答:“晨晨要和妈妈在一起。”原来是这样,心里有点甜甜的。

但我还是板着脸,但语气和缓了许多,问他:“晨晨知道妈妈每天都出门,是去干什么呀?”“妈妈去上班。”

我暗笑,继续问他,“晨晨去过妈妈的办公室,好不好玩?”晨晨想了想,兴奋地说:“好玩,那里有好多糖,还有好多电脑。让晨晨也去上班吧。”

我心头一喜,就等这句话呢!“真的吗?妈妈的晨晨长成大孩子了,也要去上班了。但是,大人上班的地方和小孩子是不一样的,晨晨上班的地方在幼儿园,对吗?”

晨晨高兴地表态:“妈妈,晨晨长大了,晨晨愿意去。”说完,还伸出小手指和我拉勾。为了巩固成果,我又带他去幼儿园参观了几次。现在,晨晨每天都问我,妈妈,啥时候去幼儿园上班呀。

孩子入托,家长要“说对话”

女儿两岁的时候,我就开始盘算着把她送到幼儿园。然而一想到邻居孩子鹏鹏一上幼儿园就天天生病,每晚哭闹不休,我就打了退堂鼓。

后来弟媳让我重新鼓起了勇气。弟媳是位小学教师,对儿童心理颇有了解。她说:“孩子上幼儿园,也有不少学问,想知道鹏鹏为啥不愿上幼儿园吗?明天我们和鹏鹏妈一起送鹏鹏,你就明白了。”

第二天一早,弟媳就叫上我,和鹏鹏妈一起推着自行车送鹏鹏到幼儿园。一出发,鹏鹏妈告诉我们,“他一上幼儿园就哭,天天早上耍赖不想去。到了幼儿园也不好好吃饭,还总是上火、生病。”鹏鹏妈一边走,一边向我们数落着,鹏鹏则默默坐在车后座上,耷拉着脑袋不吭声。

“你看,他在家淘气得很,谁也管不了,一说上幼儿园,就这样了!就应该让他上幼儿园,让老师好好管管他的坏毛病!”鹏鹏妈自顾自地说着,鹏鹏紧咬着嘴唇一声不吭。

到了幼儿园,一见到老师,鹏鹏咧开嘴大哭起来,直往妈妈身后躲,鹏鹏妈急着去上班,又气又急,“这孩子,怎么这么没出息!”说完把鹏鹏从身后拉出来往老师怀里一推,就赶紧转身走开了。

弟媳笑着对我说:“你看明白了吧,孩子不爱上幼儿园,其实和孩子没关系,好多是因为家长没做好工作。”

家长的每句话都会对孩子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一些话最好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说,以免让孩子觉得,上幼儿园,如果不哭不闹就不正常了。

家长们要信任孩子,相信他们的适应能力是非常强的,能很快融入幼儿园。

对要入托的孩子,要让他们知道——“我已经长大了,要上幼儿园了”,“爸爸妈妈很爱我,老师也会喜欢我”。

我把弟媳的话记了下来,复印一份送给了鹏鹏妈。

一个月后,女儿顺利上了幼儿园,鹏鹏妈也不为鹏鹏上幼儿园的事发愁了

孩子入托,提前准备好(专家支招)

为了让宝宝顺利从家庭过渡到幼儿园,家长要做些准备:

熟悉环境

确定好幼儿园后,家人可以带着孩子在幼儿园里玩一玩,看一看,说一说,让宝宝自己去发现有那么多小孩在游戏,跑呀,跳呀,笑呀,产生加入这个集体的愿望,让孩子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幼儿园是一个快乐的地方。幼儿教育

能力培养

像睡觉、吃饭、穿鞋、入厕等细小环节都要让孩子试一试,鼓励孩子独自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如睡觉等。幼儿教育

坚持上学

3岁左右的孩子离开母亲温暖的怀抱,离开熟悉的家庭,面对一个新的集体和陌生的老师,必然会哭闹、紧张,一定要坚持送孩子上幼儿园,让孩子很快适应集体,如果送两天歇三天,或者中途到园看望孩子,都不利于孩子适应集体生活。幼儿入园

家园沟通

利用早来园、晚离园、电话、上网等多种形式与幼儿园老师交流,及时得到孩子的信息。

家长如是想让孩子平安的入园,需要家长采用一定的方法,来应对宝宝不喜欢入园的一些原因。家长根据宝宝不同的情况而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宝宝不上幼儿园的事件,从而让孩子喜欢上幼儿园。

8个妙招 让你的孩子学会自立


1.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

婴儿最初喜欢生活在母亲的怀抱里,但是他不能永远这样生活。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家长应该逐渐扩大孩子的生活空间,这样才能有利于他的健康成长。

2.给孩子一段时间,让他自由支配

有位聪明的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每天给孩子一段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孩子有时是玩,有时去读自己喜爱的一本书,有时是画画,当然,有时忙来忙去什么也没干成,但是孩子逐渐懂得了珍惜时间,学会了做计划。

3.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

一年级的小学生要不要自己洗碗?不少家长拿不定主意。有位家长却特意为孩子准备了一个小板凳,对孩子说:我知道你特别爱干活,想自己刷碗,可是水龙头太高,你够不到,妈妈给你准备了小板凳……孩子兴奋地喊着:谢谢妈妈!马上就站上小板凳高兴地学着大人的样子去洗碗了。

4.给孩子一个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

困难家庭的生存环境,为孩子创造了艰苦锻炼的条件。但是现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在顺境下如何成功教育孩子,的确是当前急需探讨的问题。有经验的家长多是想办法给孩子设置一些困难,而且不限于生活方面的困难,让孩子去解决,从而培养孩子的能力和优秀品质。

5.给孩子一个冲突,让他自己去讨论

孩子在一起难免有矛盾,这个解决矛盾的过程,正是孩子健康成长,走向成熟的过程。如在排黑板报、排练节目时,自然会有一些不可避免的争论,在孩子平等的争论和探索当中,得出最后的正确结论,必然是十分宝贵的。

6.给孩子一个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

把有些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但是要在事前为他提供有关情况,帮他分析各种可能,并且还要教育他,如果是自己选择了,自己就要负责任。如果家长带孩子去少年宫报名,可先让她看看小组活动,本来家长的意愿是让孩子学钢琴,可是发现她在舞蹈组门口看得出了神不走了。此时,家长可尊重孩子的选择,但要求她对自己的选择要负责,一定要坚持一个阶段,把舞蹈学好。

7.给孩子一个机遇,让他自己去抓住

生活中常常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机遇,问题往往是成人替孩子去捕捉,这样孩子永远学不会走向成功,所以家长的任务应该是只提供或指出各种机遇,启发孩子自己去抓住。

8.给孩子一个题目,让他自己去创造

创造是自主性最高层次的表现。孩子的创造性需要成人积极引导和巧妙激发。有一位家长是这样做的:他的孩子特别爱玩泥,开始家长觉得孩子没出息,可后来发现孩子捏泥人捏的活灵活现……于是对孩子说:“你要玩就好好捏,这叫泥塑,好好练,出点自己的新点子。”

孩子在家长的鼓励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在初中毕业时,捏出栩栩如生各有特色的《水浒传》中的108将,并以此成绩考上了工艺美术学校。给孩子创造一个条件,只是有利于发展他的自主性,在孩子做的过程中,家长还要不断和孩子进行良好有益的交流,鼓励孩子,评价他的成果,提出新任务,使他的进步永不停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