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窃是一种可耻的犯罪行为,那如果是偷拿家里的钱,还算偷盗吗?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一个无知的孩子身上,为人家长的你又该怎么班呢?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偷拿家里钱这个行为与偷拿非亲友关系的钱性质是不同的,这并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偷窃。只要孩子没有偷拿非亲友关系的人的钱,就不必担心孩子产生盗窃心理。

这两天,有不少父母朋友问我,孩子偷拿家里的钱怎么办?孩子做错事撒谎怎么应对。对此我的看法是这样的:

偷拿家里钱的问题的实质不在于“偷拿”和“撒谎”,而在于孩子“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的思维方式。

首先,偷拿家里的钱,或者偷拿亲人的钱,与偷拿非亲友关系的钱的性质是不一样,这并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偷窃。只要孩子没有偷拿非亲友关系的人的钱,就不必担心孩子产生盗窃心理。这是一种简单的“唯我”心理,一种单纯的“利己主义”。这是孩子在没有建立成熟的道德观前的一种自发行为。

其次,孩子因为拿钱而撒谎,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欺骗,而是一种临时的“应变”,这种应变无论对于儿童还是成年人都是不能完全避免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当然我们要培养孩子面对现实和承担后果的勇气和责任心,但是只要孩子不形成习惯,不以此为乐就不用过于担心。

这个问题最令人担心的是“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思维。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孩子这种行为是自发的,而不是自觉的。而在这种不好的倾向还在萌芽期的时候,正是我们给孩子树立是非观的绝好时机。

建议:

1.教育孩子时,要冷静郑重但是不可严厉,更不可打骂,让孩子感到这件事情应该认真对待,但不要让孩子感到强大的压迫,以便孩子能够接受我们的建议。

2.这个问题,孩子错处有三,不该偷拿钱,不该撒谎,最主要的是“不择手段”这种思维方式。为了保证教育效果,我们应该突出重点。告诉孩子最让您生气的不是撒谎,不是拿钱,而是“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的想法,这种任性的、自私的、不计后果的想法是您不能容忍的。告诉他,满足自己的愿望要用合理的方式,假如合理的方式行不通,那么正确的选择应该是放弃自己的愿望,而不应该是不择手段的去满足自己的愿望。要给孩子举一个现实的例子。

需要强调的是,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和承担后果的勇气等要在“不择手段”这种思想完全消除之后进行,循序渐进。

3.建议为了向孩子表示您对他的诚意,您可以每个月适当增加他的零花钱。

4.假如有些东西孩子十分需要,您应该尽可能的满足他。假如,您坚决认为不应该满足孩子,那么一定要给孩子讲清为什么,尽量取得孩子理解。而不应该是强硬的简单的禁止。

5.当您的孩子主动的承认自己的错误而不是掩饰错误时,不要批评孩子,应该告诉他,你虽然犯了错误,但是你主动承认错误,让妈妈(爸爸)很高兴,妈妈欣赏你得的勇气,妈妈为你自豪。

zj09.com小编推荐

父母如何教孩子正确面对失败


我们成年人都知道,现实世界并不总是公平的,所有努力也不一定都有好的结果,甚至我们可能有许多努力还没有被人看见。同样,孩子的世界也是如此。因此,家长如果要奖赏孩子,应该着重在孩子努力的过程与态度上,而不应依据外在条件或别人的评价以及取得了什么成绩。

在全球化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当来很多人才一起竞争有限的机会时,我们应陪伴孩子接受自己的平凡,教孩子学会如何面对失败,体会到即使自己学业不算优秀或在各种能力竞赛中比不上别人,也仍然是一个有价值的人。甚至在被家长误解、被同学排挤或者被老师不公平对待时,不会因为委屈、愤怒而走向极端,造成不可收拾的后果。这些都需要平常让孩子培养纾解自己情绪的渠道,建立宽容且自在自足的生活态度。

孩子若是学习成绩不好,但在班上人缘不错的话,保持快乐心情的机会比较高。因此,同理心的培养,懂得体贴关心别人,是让孩子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若是孩子资质普通,在学校一般的评比中都是殿底的,家长就要想办法从他们有兴趣的科目甚至是休闲活动中,找机会让自己公开表现,以此建立信心。当孩子有了真正的自信,就不会在乎来自别人的评价了。同样,丰富孩子精神生活也非常重要,若让他们从小能够经常接触音乐、艺术和大自然,这些永恒且不变的美感与生命力,会在他们面对磨擦与伤害时,产生积极的力量。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能够跟家长倾诉自然是最好的。但很多时候,他们不敢讲、不想讲,可能是因为他们曾经隐约透露过,但被父母亲忽略了,或当时没处理好而丧失信心,也很可能不知从何讲起,还觉得没有人理解他们,干脆埋藏在心底,自己承受。

家长在平常,要增添与贮存孩子面对困境与挫折时的能量,以及让孩子知道即使自己很平庸但还是可以很快乐。可以找一些适合的电影推荐给孩子看。剧中主角曾经遭受伤害(背叛、排挤、误解)但是,最后总能闯过难关。这些影片可以帮助孩子在以后碰到同样困难时,有信心去面对以及学会寻找解决困难的方法。

父母如何正确培养自己的孩子


父母如何正确培养自己的孩子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更加的有前途,更加的优秀,从而往往对于孩子的某一方面的特长而抱以希望,并尽心尽力的培养,对孩子造成其过大的压力,不仅使孩子得不到更大的成功,反而可是导致无法挽回的悲剧!

家喻户晓人称“天才”

八岁的阿比·尤洛在美国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从三岁开始,她多次出现在电视节目中,展示对政治的熟悉和热爱。她可以在一分钟内按顺序说出历任美国总统名字,还会背诵肯尼迪总统的就职演说。

和所有三岁的孩子一样,阿德里安喜欢荡秋千、吃冰激凌,但他有个特殊本领是其他三岁孩子没有的--他能说出美国五十个州的首府,并知道一百多个国家的首都。

莉莉·加斯金斯刚满两岁,话还说不清楚,却能在地图上指出七十八个国家的位置。莉莉的父亲为此很骄傲,称女儿为“我们的小天才”。但同时,他和妻子也担心自己无法为“天才”女儿提供最好的教育。

同样的担忧也困扰着阿德里安的母亲:“我有时会有压力,不知道该如何让他保持学习兴趣。人们警告我说,他上学后如果很快就掌握所学内容,便会对学习失去兴趣。”

记忆力好并非神童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萝尔·德威克长期研究儿童教育课题,她认为,以上这些孩子固然记忆力惊人,但与神童是两回事。

“所谓神童,是对数字、语言、音乐、运动等有深刻而超乎年龄的理解。”德威克说,“他们以崭新而独特的视角看待事物,富有创造性。”

在她看来,音乐家莫扎特和高尔夫健将泰格·伍兹才是真正的神童。莫扎特四岁公开演出,五岁作曲,八岁创作交响乐。泰格·伍兹一岁半打进了生平第一洞,并且平了标准杆,五岁在标准高尔夫球场上打出九十几杆的好成绩。

不过,德威克认为,即使孩子没有特殊才能,家长也不必烦恼。“爱因斯坦也不是什么天才,他小时候很迟钝,但是最终通过努力成材。”

小小年纪挑战极限

墨西哥阿瓜斯卡连特斯的斗牛场上,一名斗牛士昂首阔步,摆出各种姿势挑衅受伤的公牛,样子很英勇。然而当他走下斗牛场,观众才发现那是一张稚嫩的娃娃脸。他叫拉斐塔·米拉瓦尔,十一岁。

有人问拉斐塔害不害怕,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普通孩子也许会害怕,但我不怕!”他说,很享受胜利后被人们抛向空中的感觉,那种喜悦“无与伦比”。

莉齐·史密斯刚满十三岁,却已经在赛车场上征战多年。由于父亲是赛车手,她七岁就坐在了赛车驾驶员的位置上,常常以一百一十公里的时速奔驰在赛场上。

莉齐的父亲斯蒂夫很欣赏女儿的勇敢:“一戴上头盔,莉齐就不再是一个孩子,而是一名赛车手,经验比绝大多数成年赛车手都丰富。”

家长应尽保护责任

不过,斗牛和赛车毕竟都是成人的游戏,对孩子来说危险重重。拉斐塔十岁时曾被公牛撞倒,不省人事。“我知道会有危险,某一天,公牛会把我刺死。”拉斐塔说,“但这不能阻止我做喜欢的事情。”

拉斐塔的父亲拉菲尔常常紧张地观看儿子斗牛,时刻担心灾难降临:“我不知道该不该结束拉斐塔的斗牛生涯,为此整夜失眠。”但他同时觉得,儿子喜欢斗牛,并从中学会了坚强,一切痛苦和付出都值得。

莉齐也经历过几次危险事故,斯蒂夫说,他知道赛车有危险,但并不希望女儿放弃梦想:“做任何事情都要付出代价,如果你想出类拔萃,与众不同,就必须承担风险。”

哥伦比亚大学儿童心理学专家伊丽莎白·加斯里博士对此很不以为然。新近研究表明,孩子要长到十几岁,大脑才能完全发育成熟,其中最后发育的部分是大脑额叶,正是负责形成判断的部位。加斯里说:“在孩子生命的最初十年到十五年里,父母应当成为他们的‘额叶’,承担起保护的责任。”

教孩子善用才华是关键

聪明的头脑并非关键,如何使用才华才最重要。不管你的孩子会不会成为爱因斯坦,专家建议,应当注重激发孩子的内在潜力。比如,教育孩子挫折和失败是我们的朋友,要学会克服困难,从中受益;告诉孩子头脑和肌肉一样,只有经常使用,才能越来越强;对孩子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进步表示赞赏,不要只关注结果;单纯的记忆远远不够,融会贯通才能催生出真正的智慧。

“伤仲永”的故事就充分的让我们说明了一个人拥有聪明的头脑并不是就说明其能够走向成功,重要的是要学会不断的进步,不断的锻炼自己,体验人生的酸甜苦辣,并将其所学的知识用在实用的地方。

如何正确教育孩子使用压岁钱?


近日,跟着父母到邢台姥姥家拜年的一名孩子拿着压岁钱在超市购物时跟同龄孩子炫富,招致几名同龄孩子的殴打。>>[新闻回顾]

春节长辈给晚辈一点压岁钱,其实也没什么不可。因为压岁钱不仅是孩子的欢乐喜庆,也有着驱邪避灾的美丽传说。民间相传“岁”与“祟”谐音,大人为了保孩子不受邪恶侵扰,用钱表示长辈给孩子压压“祟”,这种朴素习俗贯穿古今,成为年关时长辈关爱晚辈的一道风景。

可是,当国人富裕起来之后,却把朴素的压岁钱传统渐渐演绎成“压岁钱经济”,大人用给孩子压岁钱“感情投资”,孩子用压岁钱夸富摆阔,给朴素的压岁钱习俗撕裂一道伤口。

宫外孕湿疹怀孕的表现手足口病症状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孕中期注意事项怀孕吃什么好盆腔炎有什么症状怀孕三个月胎儿图

其实孩子都是无辜的,罪魁祸首是大人。哲学家说过,金钱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就是人们的幸福,用不好就是人们的灾难。成人往往都在金钱面前迷失自我,天真无邪的孩子又怎能抵挡金钱的诱惑与怂恿?

因而大人给孩子压岁钱不是多多益善,而要适可而止。也就是说,象征性给点就可以了,大人不要为了炫耀自己的财富,或者死要面子活受罪,而对孩子压岁钱一掷千金;这会让金钱利刃伤了孩子的。此孩子挨打就是因为“炫富”点燃“仇富”,幸好是“小打小敲”,尽管没有打出人命,却打进了派出所。大人不该反思么?

现在春节人们来往增多,孩子压岁钱同时大幅度增多,大人有必要给孩子因势利导,比如教育孩子如何理财、保管钱,如何把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如何建立压岁钱账户和支出明白账,如何把善意的压岁钱用在行善上等。

这样,压岁钱再多,也会释放出正能量,孩子也会对压岁钱多一份尊重和善意;而不会把拥有4000元压岁钱的孩子打得鼻青脸肿。所以,此次打的是孩子,疼的更应是大人,这才是此新闻的“暗示”。

精彩阅读:

用压岁钱学理财

如何帮宝宝打理压岁钱?

财商培养,从“压岁钱”开始!

父母如何开始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父母如何对孩子性教育

从成长角度来看,“性”特性的表现与演进,是很自然的,但很多时候,家长只理解孩子的身体会日渐成熟,却对孩子因著身体成熟而出现的对性的好奇,一知半解,并产生不安和焦虑,例如孩子抚弄自己的性器官,与朋辈进行一些性游戏如查看对方的生殖器官、模仿成人的亲密行为等。

当子女到了青春期,一些涉及“性欲”、“异性交往”的行为表现也令家长困惑,面对这些“性”特性,家长一般都同意需要为子女进行性教育,但却不晓得从何入手。家长若能为实践性教育作好准备,其子女便可从家庭中获得正确的性知识,而不需道听涂说,在成长阶段中疑惑重重。

家长对性教育的看法

1994年初,香港明爱家庭生活教育组进行一个试验性的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对“学前儿童性教育”的看法,接受调查的270位家长中,大部份认同性教育对子女的成长有积极作用,认为孩子最需要知道的是确认自己的性别、“身体的功能”、及“明白父母表达爱意的行为”等,他们感到最难解说的便是“性爱行为”和“身体的成熟及功能”。

至于谁最适合推行性教育一题,认为是“家长”和“老师”的回应各占一半,家长如此重视学校的责任,可反映出他们面对困难,希望老师能替代他们的职责。

总括来说,调查结果显示大部份家长都重视性教育,但对于要担当这个推行者的角色,家长们均感到困难和犹豫。

如何开始性教育

一般家长认为,当孩子主动询问性问题,如为什么女孩子没有鸡鸡,或参与性游戏,如抚弄自己的性器官时,便应开始教导子女性教育了。子女询问与性有关的问题时,不失为一个较自然的教导时机,但这样实践性教育,未免流于消极被动,且欠缺计划,也未能按孩子的年龄提供适当的辅导。

其实,家长可以按照孩子的身心发展阶段,订立教育目标与内容,主动教导他们与性有关的知识。家长可以教导学前儿童辨别性别、身体器官及功能,告诉他们生命的来临是基于父母的相爱。对于学龄的儿童,父母可以协助他们明白身体的成长,生命的诞生,两性的角色与关系,甚至性侵犯等,另外,父母亦需要不时澄清传媒向孩子传送的正确及歪曲了的性讯息。

当孩子接近青春期的时候(约九岁开始),家长须协助孩子了解第二性征的出现时,身体(如体毛、月事及)和心理的变化。此外,两性相处的态度、“性”与“爱”的关系也是重要的课题,这些知识都可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性观念。

教育孩子理解父母、关心父母


当父母为孩子的成长投入满腔心血时,孩子们往往不能理解父母的苦心,尤其是5-6岁的孩子,对父母的说教有强烈的逆反心理。这时,父母应该静下心来与孩子进行交流,告诉他你的困难、辛苦以及工作状况,让孩子去理解你、关心你,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让孩子了解自己的父母(生日、爱好、幼时趣闻、健康状况、工作情况等),在了解的过程中,父母还可以适当地讲一些往事,加深孩子对父母成长的了解,从而更深地体会到父母的艰辛。

教育孩子学会理解,凡事除了从自身的角度考虑以外,还要推己及人,以他人的观点观察一下,这样才能不失偏颇。首先要教育宝宝关心父母,在这个基础上才会理解、关心他人。

与孩子建立密切的沟通,让孩子了解父母的烦恼和辛苦,如果晚饭时你能多和孩子聊天,让孩子也能了解你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这会让他产生被重视的感觉,认为自己可以替父母分担部分重任,从而激发孩子的责任感。

教育孩子珍惜父母的劳动,让孩子也参与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在劳动的过程中让他体会任何事情都不是轻易得到的,必须付出努力,并让孩子理解父母对他的期望及为此所做的一切。

父母正确引导孩子看待性


夏天的一个晚上,妈妈给玲玲洗澡,玲玲听到洗澡水哗哗的流动声,总是条件反射似地先小便一次。今天她却非常特别地站着小便。妈妈问她为什么,玲玲说:“幼儿园的男生都是站着尿的,为什么女生要蹲着?”妈妈说:“那是因为男生长着小鸡鸡,所以他们可以站着尿而不会把裤子尿湿。”谁知玲玲紧接着问道:“为什么男孩长着小鸡鸡,为什么妈妈有两个奶子而爸爸没有,幼儿园的同学说我是从妈妈的胳肢窝出生的,是吗?”妈妈吃了一惊,立即说:“这么小就问这种问题,羞死了,等你长大后就会知道了。”

父母要正确引导孩子看待性

妈妈的这种回答是不会让玲玲满意的,通常宝宝在二、三岁的时候会对“性”产生好奇心,他们想了解为什么男孩子长着“小鸡鸡”,为什么妈妈有奶而爸爸没有,自己是从哪里来的?等许多有关“性”差别的问题,如果大人对他们采取隐瞒或回避的态度,孩子心中会产生“性是不可以知道的”观念,并对“性”产生不正当的好奇心。

那么父母怎样面对孩子提出的问题呢?首先要肯定的是不能回避这个问题,应该给予他明确的答案,蒙混过关的想法是不可取的,家长的态度如果十分暧昧,吞吞吐吐地顾左右而言他会让孩子产生不可捉摸的想法,从而越发对“性”感兴趣,只不过从“地上”转移到“地下”而已。尤其是二三岁的孩子,他们已经能分辨出家长是否真诚地回答他的问题,如果他从父母的表情中看到的是谎言,纵然表现出听懂的样子,也会心存疑虑想去探个究竟。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还小,用不着给他讲解说明,这是一种不恰当的想当。父母可以用比喻或拟人的方式来讲解生命的起源以及男女之间的差别,以淡然的心态来面对,千万别强制不允许他,这种过敏行为反而引起他的好奇心。许多大人存在着“性是不洁的东西,不应该让人知道”的观念,当电视里播出有关“性”的镜头时,许多家长拿起摇控器就转换频道,也不对孩子作任何解释,其实没必要这样敏感,你可以用带孩子去洗手等方式转移话题,如果他看到了也不必大惊小怪,以正常的心态来对待就可以了。在孩子幼小时接受的观念会影响他的一生,因此,不要把上一辈的想法再通过我们施加到孩子的身上,让他们放松地去接受新东西,父母起到从中指导的作用就行了。

正确对待孩子性教育和品格教育


正确对待孩子性教育和品格教育

当被孩子问及性方面的问题时,我们经常会有一种防不胜防的感觉。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如何与孩子谈性,以及何时与孩子谈性。

社区、学校、媒体,到处都可以听到有关两性关系的观点、轶事、笑话、杂谈和辩论。在这众说纷纭的喧闹声中,作为父母,我们可以为孩子做些什么呢?性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我们如何达到目标呢?

性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通常,第一个跳到我们脑海中的答案是:我们要保护我们亲爱的孩子,保护我们正在长大的宝贝。我们要保护他们免受疾病的困扰;保护他们远离意外怀孕、堕胎、负罪感和各样的情感痛苦。

作为父母,希望这样保护孩子是很好的事情,也是很自然的反应。但是,除了保护他们之外,我们还可以为孩子多做一些。

性教育的目的:预备孩子们成年之后进入美满的婚姻关系,使他们可以在婚姻中经历身、心、灵的合一,帮助他们在家庭关系和朋友关系中学习相爱的功课。这样才会真正达到保护他们的目的。

性教育是塑造品格的教育

小琳是一名寄宿制初二的女生。最近每当晚上熄灯,同寝室的同学们总在谈论交男朋友的事情。有一次有同学说,如果到这个年龄还是处女,是一件羞耻的事情。小琳很困惑:最近班上有个男同学老喜欢找她说话,昨天课间还递给她一张纸条,约她周末出去玩。去还是不去?不去,是否意味着自己有点落伍了?

小琳如何选择,不是由她知道多少性知识决定的,而是由她的品格决定的。

性教育不仅仅是提供信息而已,更是积极塑造孩子品格的过程。提供知识只是这种品格形成过程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因此,性教育必须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因为这时他们的品格会很容易改变和塑造;并且父母是孩子性教育,即品格塑造的第一责任人,而不是学校。

性教育是在塑造品格。关于两性方面的教育不仅要准确、及时地为孩子提供信息,还必须塑造孩子的价值观和态度,塑造他们的世界观,对孩子进行言传身教(榜样作用),并为他们提供情感上的支持,使他们可以做出正确的决定,还要培养他们执行决定所需要的各种技能。

性教育与塑造孩子品格

建造品格的五个基石

头:核心信仰

心:价值观

胃:需要

四肢:技能

左边:来自父母的支持

右边:来自同龄人的支持

需要,价值观,信仰,技能和支持。在图解中可以看到,我们认为人的需要是肠胃。价值观组成了我们的心脏。核心的信仰形成我们的思想头脑。技能是我们运动所需要的骨骼和肌肉。我们需要支持才能站立,才能面对迎面而来的挑战。

一、需要

除了显而易见的身体需要之外,人类还有两个基本的心理需要。

第一:对关系的需要。父母应该在与孩子的关系中满足他们对爱的需要,为他们以后的人生打好基石。作为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父母应该尽力让孩子感到父母给予的完全的爱和接纳,让孩子知道自己在父母眼中是宝贵的。

第二:对意义的需要从现在做起,让孩子来参与家庭生活的正常运行,分担给他们一些有意义的工作,并对他们的付出表示尊重。对于他们是否做功课,或是否打扫房间,父母要表现出关注的态度。父母还可以通过与孩子分享自己对他们的期望,来帮助他们看到未来是有意义的。父母要满怀信心地与孩子一起来展望他们的未来。

很有意思的是,多次研究发现,那些在学业成绩上努力上进的孩子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孩子会延迟或避免性行为和意外怀孕的发生。与一时的身体满足相比,这样的孩子更在乎自己的希望和价值。

二、价值观

一个人成功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是美满的婚姻?家庭是否欣赏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和节制等美好的品格?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里,我们是否可以教导孩子懂得节制、忍耐的价值呢?

与性教育最密切的是,我们必须教导孩子懂得珍惜自己的纯洁和贞操。我们是否应该带领他们持守这样的操守?我们是否应该教导他们为了未来的配偶,他们应该珍惜自己,并坚守信实?事实证明:坚守贞操的人多会有幸福稳定的婚姻以及和谐的性生活。

在各种性行为中,孩子需要知道一个观念,就是“我的行为会造成一定的后果,我需要对两者都负责任”,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进入青春期后,如果孩子仍然认为“我可以为所欲为,结果对我没什么影响。每次爸妈都可以帮忙摆平一切”,那么这个孩子的想法是非常危险的,特别是在性行为方面。在孩子年纪还小的时候,我们就必须抓住机会教导他们行为和结果的功课,帮助他们看到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长期或是短期的结果。

三、信仰

如果把需要比做目的地,价值观为罗盘,那么核心信仰就组成了我们生命的路线图。很多人从未对自己的信仰产生过怀疑;它变成了我们的第二个本能,就如同空气一般,我们身在其中,但对它的存在却视而不见。当危急关头时,我们可能变得束手无策,只有这时我们才会开始注意到自己的基本信仰,并开始真正思索关于信仰的问题。

我们需要仔细考察自己接受的信仰和传递给孩子的信仰是否是满有真理的智慧?我们需要教导孩子不可以随便轻信流行的东西。我们不能让他们满脑子天真地进到这个世界中,否则他们只能成为潜在的受害者。

四、技能

我能感同身受吗?当孩子把朋友最心爱的玩具抢走时,我们可以借此机会帮助孩子尝试体会对方的感受。这种技能可以帮助孩子建立深厚的友谊,并且会让他们在以后的恋爱和婚姻关系中受益匪浅。但是很遗憾,很多男性都缺乏这方面的技能,作为丈夫如果有这样的缺点,妻子会因此而吃苦头。

感同身受的能力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了解性行为会带来的后果。青春期性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是孩子不可以去亲身体验的。但是通过其他途径了解意外怀孕的震惊痛苦,以及堕胎后的愧疚悔恨。

我自信吗?每当孩子大胆说出他们的想法、提出疑问,或是展现出他们的内在力量时,父母都应该因此而赞美他们,给他们鼓励。这样他们才有可能懂得如何来保护自己的贞操。

我有自制力吗?在培养自制力的初期,孩子需要学习的是知道自己不能为所欲为,他的行为是受到外界因素的有效制约的。父母需要给孩子制订规矩和处犯规矩的后果。孩子会渐渐学习不去依赖外在约束力,而开始自动遵守自己内在的准则。

我能推迟享乐吗?孩子很小的时候就需要学习为了以后更大的好处而放弃暂时的享受。这项技能可以通过很多方式来学习,让孩子自己来管理金钱是非常好的一种方法。鼓励孩子自己存钱来买他们想要的东西。当他们做了不明智的选择时,父母也不要帮助他们摆脱困境,这样可以帮助他们学到“推迟享乐”功课。

我善于沟通吗?要教导孩子信心十足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又不失对他人的尊重和礼貌。教导他们约会的技巧,帮助他们思考可以和伙伴们一起做的各种有创意的娱乐活动;教导他们该如何看待约会,以及约会的规则和内容,这样可以帮助他们远离不必要的麻烦。

五、支持

我们首先要细心经营我们的家庭环境。我们的家庭环境是否充满了关爱、尊重、肯定、轻松和支持。很多研究表明,在青春期性行为方面,与父母关系亲近的孩子会表现得相对保守。与父母的良好关系对孩子而言是一股支持的力量,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自我。而且,一个充满支持和关爱的家庭可以满足孩子的基本需要,坚固正确的价值观和信仰,加强他们的一些技能。但是很多时候,家庭环境对孩子而言会是一个挑战,而不是支持。如果孩子在家庭中得不到肯定和接纳,他们就会去其他的地方寻找。

同龄人和朋友也会塑造孩子的成长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孩子的青春期性行为会受到同龄人行为的影响,特别是年轻人中时下流行的做法或是态度。如果我们在乎孩子,父母就需要以尊重孩子为前提,去积极地影响他们选择朋友的标准和与朋友之间的交往方式。作为父母,我们要尝试鼓励孩子和伙伴们一起做有意义、有价值的娱乐活动,督促他们远离有害的事情。在这样做时,父母需要非常小心谨慎,因为我们的目的不是要操纵孩子,或是干涉他们的自由。

我们还必须教导孩子如何来塑造外在的环境。我们可以积极训练孩子去识别何为“高危情况”,还要教他们如何避免这种状况的出现;一旦出现又如何尽早摆脱;如果无法摆脱,又该如何面对,并有效处理。

实用方法指南

抓住时机来教导孩子

在性教育中,父母要主动出击,为孩子讲解。父母为孩子提供的最好的性教育往往不是预先策划好的“课程”,而是看准时机,抓住那些孩子自己想知道的时刻,特别是他们自己主动问问题的时候。父母要在孩子心目中成为“可以问问题”的父母。

如何利用好“可教导的”时机?这就需要父母可以从一件事情上迅速地转到另一件事情上,在生活中发现这些机会。这可能会是球赛中插播的一个啤酒广告;洗澡的时候;训练孩子用便盆的时候;一个邻居怀孕的时候;教大一点的孩子如何换尿布照顾弟妹的时候;看见一位母亲给自己的孩子喂奶的时候;带孩子去动物园,见到动物们的奇怪性器官的时候(妈妈,那是什么?动物生病了吗?);邻居小狗在孩子腿上蹭来蹭去的时候;或是孩子听到一个自己不能理解的黄色笑话的时候等。这些都可以成为教导孩子的大好机会。

父母也不知道答案时又该怎么办?

父母有时可能会被自己不知道答案的问题搞得筋疲力尽。为了避免这样的担忧,我们建议父母们随时准备对孩子说:“我不知道,我先去查查资料,过两天再告诉你,怎么样?”然后一定要记得履行诺言。其次,父母要寻找机会,把性方面的真理教导给孩子。孩子的问题多数会集中在身体的具体功能和繁衍生息的问题上。要记住,从长远来看,这些问题对孩子来讲是最不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建立孩子的性品格。所以当孩子问问题时,即使你不知道答案也千万不要让机会白白溜掉,这是建造孩子性品格的良机。

如何处理性好奇和性游戏

1.我们要向孩子一再肯定身体是上苍创造的美好礼物。

2.我们要抓住机会教导孩子,性、身体是上苍的礼物,特别是性器官,应该是隐私的。性器官是为了特别的目的,而不是可以随便对待的玩具!

3.我们要肯定孩子的好奇心。父母可以说:“我明白你为什么对自己和别人的身体感兴趣,我们都知道这部分的身体是非常特别的,人都会希望了解特别的事情。就像是在圣诞节来临之前迫不及待地想打开圣诞礼物的心情一样。这种好奇心是正常的,让我们有长大的感觉。”

4.要告诉孩子界限和我们的期望。可以继续上面的谈话,“虽然满足好奇心的感觉很好,但是我不准你把自己的阴茎(阴道、私处)给别的孩子看。我也要求你不去看别人的。你需要学习保护自己身体的隐私。”

为青春期的身体变化做准备

在孩子十岁左右,大约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他们的身体就会开始发生一系列奇妙的生理变化,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青春期。作为父母,在孩子的性教育上,我们需要走在最前面。所以在青春期来临之前,我们就需要积极肯定地告诉孩子身体即将发生的奇妙美好的变化,比如身体的发育和月经的开始。我们还需要帮助他们正确地了解两性吸引。

我们要强调一下重复在性教育中的作用。在性教育中,孩子学到的很多功课是需要父母帮助他们重复的。毕竟这个世界一直在试图把错误的性观念灌输给他们。电视节目和广告轮番上场,电影一个接一个,黄色笑话讲个不停,久而久之我们的孩子就会被世俗那些错误的性观念所沾染。我们教导孩子正确的性观念是需要在重复中不断被强化的,父母不能有丝毫松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