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札挂剑的故事

春秋后期,吴国的四公子季札为人十分重义气,对功名财富看得很淡,因此在吴国很有贤名。吴王寿梦曾经想立他为太子,但季札怎么也不肯接受,并且尽心尽力地辅助兄长樊诸治理国家,受到了大臣们和百姓们的爱戴。

公元前544年,季札奉命出使鲁、齐、卫、晋等国。途中经过徐国,徐国君主十分好客,他久仰季札的大名,就挽留他住了几天,天天设宴款待,并且让太子和大臣们出席作陪。

季札文武双全,剑术精湛。席上,徐君乘兴请他一显身手。季札推辞不过,走下殿来。只见他的剑刚出鞘,满殿银光四射。徐君看得眼睛也直了,连连称赞:“好剑!好剑!”

舞罢剑后,季札回到座上。徐国的大臣们纷纷交口称赞,上前敬酒。这时,徐君已经深深地喜欢上了这把好剑,眼光不住地瞟向它,但想到自己和季札不过是初次见面,不好意思开口。

季札早已看出了徐君的心思,只是由于自己出使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因此不能把这把标志着使者身份的宝剑送人。他决定等自己的使命完成后,回来经过徐国时,再将这件吴国的国宝送给徐君。

离开徐国后,季札风尘仆仆地访问了各国。当他重新回到徐国时,突然传来了一个噩耗:徐君在不久前出访楚国时,在路上不幸暴病而亡。

季札听后非常震惊,他深深地自责,当初为什么没有立即把宝剑赠给徐君,以致留下了无法弥补的缺憾。经过慎重的考虑,季札马上命令驾车前往王宫,准备把宝剑送给徐国的新君。

随从的官员劝季札说:“季子,这是吴国的国宝,送人恐有不便吧?”

季札说:“当时,徐君想要这把剑的时候,我在心里已经答应他了,只是因为使命没有完成,不便将宝剑送给他。现在徐君去世,我就心生反悔,这不是一个正直的人所应该做的!”

季札见到徐国的新君,对新君说明了来意后。准备呈上宝剑。新君连忙辞谢说:

“先君并未留下遗命,寡人不敢接受这样贵重的礼物。”

季札没有办法,只好来到徐君的墓地,把宝剑挂在墓旁的树上。徐国的百姓知道季札的这一举动后,对他恪守信用的美德都赞不绝口。

后来,“季札挂剑”这一典故,用来表示对亡友的吊唁、追怀;或用来形容恪守信义。

2季札挂剑的故事点评

故事里的季札守信用,答应别人的事情就一定会做到,即便徐君已经死了,他仍然遵守承诺,把自己的剑送给他。季札挂剑的故事,也许最能表达中国古人对于友情及诚信的理解。如今在徐州云龙山西坡杏花村内,徐君墓、挂剑台、石坊矗立,横额上镌刻着“季子挂剑台”五个大字。拾级而上,登临高台,在徐君墓冢旁筑有碑亭,铭刻着挂剑故事的原委。景墙两侧镶嵌着题刻:“挂剑酬心,践信泉台。”挂剑台作为诚信的象征,是一座友情与仁义的丰碑,表明了古人对情、对意、对诚实、对诚信的一种珍视。

精选阅读

造剑的人的故事


寓言小故事:造剑的人

大司马是楚国的官员,有一位专为他造剑的工匠,尽管有80来岁,但打出的剑依然锋利无比,光芒照人。

“您老人家年事已高,剑仍旧造得这么好,是不是有什么窍门?”大司马赞叹老匠人高超的技艺。

老工匠听了主人的夸奖,心中有些不自在,他告诉大司马:“我造了一辈子剑,我在20岁时就喜欢造剑。除了剑,我对其他东西全然不顾,不是剑就从不去细看,一晃就过了60余年。”

大司马听了老工匠的自白,更是钦佩他的献身精神。虽然他没有谈造剑的窍门,但他揭示了一条通向成功的道理。他专注于造剑技艺,几十年如一日,执着的追求使他掌握了造剑工艺,进而达到一种高妙的境界。有了这样的精神,哪有造剑不是又锋利又光亮的道理!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精湛的技艺,丰硕的收获,事业的成功,都是靠专心致志终身追求而取得的。

锡拉库札的酒神的故事


锡拉库札的酒神的故事

对意大利锡拉库札的人民来说,令人憎恶的国王、残暴的独裁者酒神是一头凶狠的恶虎和野兽。

正义之神朱庇特要惩治大逆不道的统治者。贵族和平民百姓都要求他放弃王位。酒神千夫所指,四处流浪,变成了一个叫花子。

朱庇特大神愤怒地说:

“对你的残暴,这种惩罚远远不够,为了清洗你的罪过,还要加倍惩罚。派你去当小学教员,让你教那些智力低下又淘气的顽童。根据我惩治罪犯的办法,我将要这样做。你犯了重罪,你要加倍偿还。”锡拉库札的酒神点评

猎豹掉进陷阱虚弱的时候,遭到了牧人的伤害,后来猎豹恢复身体之后,人类挡不住它了,所到之处,血流成河,只有那个曾经给了猎豹食物的人还活着,我们应该和动物和谐相处,不应该去伤害它们,动物也是会报复的。

锡拉库札的酒神的故事点评

意大利锡拉库札的国王酒神非常凶残,正义之神朱庇特要惩治大逆不道的统治者,虽然酒神成为了乞丐,但是朱庇特大神的决定是要酒神去当小学教员,让你教那些智力低下又淘气的顽童。可是酒神自己的品行这么差,教出来的孩子万一又是下一个酒神怎么办,所以这种方法并不可取。

剑掉水里了的故事睡前故事剑掉水里的故事


剑掉水里了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楚国人出门远行。他在乘船过江的时候,一不小心,把随身带着的剑落到江中的急流里去了。船上的人都大叫:“剑掉进水里了!”

这个楚国人马上用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了个记号,然后回头对大家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众人疑惑不解地望着那个刀刻的印记。有人催促他说:“快下水去找剑呀!”

楚国人说:“慌什么,我有记号呢。”

船继续前行,又有人催他说:“再不下去找剑,这船越走越远,当心找不回来了。”

楚国人依旧自信地说:“不用急,不用急,记号刻在那儿呢。”

直至船行到岸边停下后,这个楚国人才顺着他刻有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可是,他怎么能找得到呢。船上刻的那个记号是表示这个楚国人的剑落水瞬间在江水中所处的位置。掉进江里的剑是不会随着船行走的,而船和船舷上的记号却在不停地前进。等到船行至岸边,船舷上的记号与水中剑的位置早已风马牛不相及了。这个楚国人用上述办法去找他的剑,不是太糊涂了吗?

他在岸边船下的水中,白费了好大一阵工夫,结果毫无所获,还招来了众人的讥笑。

2剑掉水里了的故事点评

这则寓言就是著名的刻舟求剑的故事,告诉我们,用静止的眼光去看待不断发展变化的事物,必然要犯脱离实际的主观唯心主义错误。这则寓言也是劝勉为政者要明白世事在变,若不知改革,就无法治国,后指不会灵活变通之人。

锟铻剑与火浣布的故事


锟铻剑与火浣布的故事

锟铻[kūnwú]剑是用锟铻山所产的纯钢,经反复锻造而成。剑长1尺8寸,剑刃放射红光,锋利无比,用它来切削玉石,就像切削泥土一样,毫不费力。

那火浣[huàn]布更是奇特,用这种布料缝制的衣袍如果穿脏了,洗涤时不必用水,只需投进熊熊燃烧的大火中去就行。在火中,火浣布变成了火红色,而那些脏处则还原成布的本色。将布袍从火中取出一抖,整件布袍就洁白如雪,十分靓丽。

贡品送进王宫后,人人称奇,赞叹不已。可是,皇太子却不以为然,他认为世间根本不可能有削铁如泥的宝剑和不怕火烧的布袍,凡是说这种话的人都是虚妄的,他们靠传播假话骗人。

有位叫萧叔的大臣在见过这两件宝物后说:“皇太子过于自信和武断,他的结论有些蛮不讲理。”

2锟铻剑与火浣布的故事点评

其实,皇太子对他所不知道的稀有之物,采取不予承认的态度,是浅薄无知的表现。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的认知视野将会越来越广阔,许多原来被判为匪夷所思的事物将层出不穷地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可不能像周朝的皇太子那样武断地下结论,盲目地加以排斥啊!

剑掉水里了的故事 儿童故事剑掉水里了的故事


剑掉水里了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楚国人出门远行。他在乘船过江的时候,一不小心,把随身带着的剑落到江中的急流里去了。船上的人都大叫:“剑掉进水里了!”

这个楚国人马上用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了个记号,然后回头对大家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众人疑惑不解地望着那个刀刻的印记。有人催促他说:“快下水去找剑呀!”

楚国人说:“慌什么,我有记号呢。”

船继续前行,又有人催他说:“再不下去找剑,这船越走越远,当心找不回来了。”

楚国人依旧自信地说:“不用急,不用急,记号刻在那儿呢。”

直至船行到岸边停下后,这个楚国人才顺着他刻有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可是,他怎么能找得到呢。船上刻的那个记号是表示这个楚国人的剑落水瞬间在江水中所处的位置。掉进江里的剑是不会随着船行走的,而船和船舷上的记号却在不停地前进。等到船行至岸边,船舷上的记号与水中剑的位置早已风马牛不相及了。这个楚国人用上述办法去找他的剑,不是太糊涂了吗?

他在岸边船下的水中,白费了好大一阵工夫,结果毫无所获,还招来了众人的讥笑。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用静止的眼光去看待不断发展变化的事物,必然要犯脱离实际的主观唯心主义错误。

2剑掉水里了的故事点评

直至船行到岸边停下后,这个楚国人才顺着他刻有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可是,他怎么能找得到呢。船上刻的那个记号是表示这个楚国人的剑落水瞬间在江水中所处的位置。掉进江里的剑是不会随着船行走的,而船和船舷上的记号却在不停地前进。等到船行至岸边,船舷上的记号与水中剑的位置早已风马牛不相及了。这个楚国人用上述办法去找他的剑,不是太糊涂了吗?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用静止的眼光去看待不断发展变化的事物,必然要犯脱离实际的主观唯心主义错误。

公子季礼与打柴人的故事


公子季礼与打柴人的故事

春秋时候,吴国的公子季礼一人出外漫游。

这天,他来到一个地方,正走着,忽然发现不知谁遗失的一串钱躺在路中央。

季礼想把钱拾起来,但又觉得弯腰去捡钱有失身份,这种事不应该由我这样的贵公子去做。他一边想着一边朝四面张望,看有没有人走过来。

刚巧,当时正有一个打柴的人担着柴禾从前边过来了。季礼心想,叫这人把钱捡去,他一定会十分感激,他挑的那两捆柴还未见得值得这么多钱哩。

等那打柴人走到跟前,季礼看清了他身上竟然还穿着冬天的皮袄,而眼下正是初夏5月,虽还不十分炎热,但穿着皮祆也是够呛的,季礼认为这人一定很贫穷,让他把钱捡去正好。

于是季礼大声朝打柴人喊道:“喂,你快来把地上的钱拾起来。”

打柴人一看季礼那个样子,感到很生气,他把镰刀往地上一扔,摆着手,朝季礼瞪大眼睛说:“你是谁?凭什么居高临下看不起人?我既然能在炎热的夏天穿着皮袄去打柴,难道我会是个贪图钱财的人吗?”

季礼一听打柴人的话,心里不免有几分敬意,连忙向他道歉说:“实在对不起,是我错看了人,请不要见怪!请问先生高姓大名?”

打柴人鄙夷地朝季礼淡淡一笑道:“你这人见识短浅,只会从表面上看问题,还那么盛气凌人,我有什么必要对你说出我的姓名呢?”

说着,打柴人头都没回,也不再理睬季礼,拿起镰刀,对地上的钱连看都没看一眼就走了。

季礼看着打柴人渐渐远去的背影,惭愧不已。

故事寓意:

有些人常常凭自己的浅薄见识去衡量别人,实在未免有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2公子季礼与打柴人的故事点评

季礼大声朝打柴人喊道:“喂,你快来把地上的钱拾起来。”打柴人鄙夷地朝季礼淡淡一笑道:“你这人见识短浅,只会从表面上看问题,还那么盛气凌人,我有什么必要对你说出我的姓名呢?”有些人常常凭自己的浅薄见识去衡量别人,实在未免有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螳臂当车的故事 螳臂当车的意思


螳臂当车的故事

春秋时期,有一天,齐庄王乘坐马车带着随从到郊外打猎。这天的天气很好,浩浩荡荡的队伍势不可挡地向前行进。

突然,齐庄王发现一只青色的小虫子横在了路中间,他高高地举起前爪,好像要阻止马车前进,齐庄王觉得很有意思,便下车问随从说:“你见过这种狂妄自大的虫子吗?它叫什么名字?”

随从耸了耸肩膀说:“陛下不知道吗?这就是螳螂啊,这种虫子虽然力气很小,可是自以为是,从来就不知道后退,也不会掂量一下对方的分量,就知道向前冲。”

结果大队的马车就从这只目空一切的螳螂身上驶过,把它碾得粉碎。

庄子想到这里,不由得感慨道:“可怜的螳螂,你以为你举起前腿就可以挡住前进的车轮吗?螳臂是挡不住车子前进的。”

2螳臂当车的故事延伸

【注音】ángbìdāngchē

【出处】《庄子·人间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

【解释】当:阻挡。螳螂举起前肢企图阻挡车子前进。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

【近义词】自不量力、泰山压卵、蚍蜉[pífú]撼树、以卵击石

【反义词】量力而行

【年代】古代

【例句】民族解放的潮流汹涌澎湃,新老殖民主义者妄想~,必然落得粉身碎骨的下场。

3螳臂当车的点评

在今天,螳臂当车已经成了匹夫之勇的代名词,成了不自量力的典型代表。但是,我们无法忽略这只螳螂的勇气,它背后一定有它坚定的信仰支撑,唯此,它才会显示出如此的勇敢。面对苦难、逆境,我们也应该有螳螂一样的勇气和魄力,只有我们身体力行,做完一件事情,结果的好坏,能力的高低,才会见分晓。谁说不自量力不需要勇气?我们勇敢地迈出了一步,那一步也许很小,但是却能让我们看清自己,那一步也许微不足道,但是也同样需要勇气!

与狐谋皮的故事与狐谋皮的意思


与狐谋皮的故事

从前有个人,他非常想穿一件皮袍,同时又最爱吃精美的佳肴。他整天都羡慕别人有华丽的狐皮大衣,梦想着自己也有一件这种价值千金的大衣。可是他没有钱去买这样昂贵的狐皮大衣。怎么办呢?他绞尽脑汁,终于想到一个好办法,那就是,去找狐狸商量,请它们献出它们的皮。

他在野地里转悠,碰到了一只狐狸,他便十分亲热地对它说:“可爱的狐狸,你身上的皮实在漂亮。可是在你们狐狸圈内,有谁又会欣赏你漂亮的皮呢?这样好的皮放在你身上实在太可惜,你不如把皮献给我,你再随便披一件什么皮就可以了。”

他的话刚一说完,狐狸吓得直吐舌头,转身就窜进山里去了。

这个人没得到狐皮,回到家里又想起了精美的佳肴。他恨不得马上做一桌整猪整羊的佳肴,先用来祭祀,然后自己把佳肴吃掉。可是他没有钱去买猪、买羊。于是,他又一转念,跑到外面去寻羊。他在路上遇到了一只羊,便立即对羊说:“我现在正打算做一桌上好的酒菜,请你为我献上你身上的肉。”

他的话还没说完,羊吓得出了一身冷汗,飞也似的逃进树林里去躲起来了。

这个人要狐献皮、要羊献肉的事情在狐狸群和羊群中传开了,它们都远远地躲开了他。五年过去了,这个人没有弄到一只祭祀用的羊;十年过去了,他没有做成一件梦寐以求的狐皮大衣。因为这个人要想得到这些东西的办法太愚蠢了。

2与狐谋皮的故事点评

要剥狐狸的皮,要吃山羊的肉,却去跟狐狸、山羊商量,希望征得它们的同意。这种做法既可笑又愚蠢。当所办的事情涉及对方的根本利害的时候,对方是绝对不会同意的。比如,希望反动阶级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希望帝国主义会自己改变本性,这都是“与狐谋皮”,是不可能实现的。“与狐谋皮”这句成语后来写成“与虎谋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