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故事里的人间仙境
2020-11-10 童话故事里的人间仙境 彩虹的故事的童话故事 胎教的故事造剑的人的故事。
寓言小故事:造剑的人
大司马是楚国的官员,有一位专为他造剑的工匠,尽管有80来岁,但打出的剑依然锋利无比,光芒照人。
“您老人家年事已高,剑仍旧造得这么好,是不是有什么窍门?”大司马赞叹老匠人高超的技艺。
老工匠听了主人的夸奖,心中有些不自在,他告诉大司马:“我造了一辈子剑,我在20岁时就喜欢造剑。除了剑,我对其他东西全然不顾,不是剑就从不去细看,一晃就过了60余年。”
大司马听了老工匠的自白,更是钦佩他的献身精神。虽然他没有谈造剑的窍门,但他揭示了一条通向成功的道理。他专注于造剑技艺,几十年如一日,执着的追求使他掌握了造剑工艺,进而达到一种高妙的境界。有了这样的精神,哪有造剑不是又锋利又光亮的道理!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精湛的技艺,丰硕的收获,事业的成功,都是靠专心致志终身追求而取得的。
相关阅读
剑掉水里了的故事睡前故事剑掉水里的故事
剑掉水里了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楚国人出门远行。他在乘船过江的时候,一不小心,把随身带着的剑落到江中的急流里去了。船上的人都大叫:“剑掉进水里了!”
这个楚国人马上用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了个记号,然后回头对大家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众人疑惑不解地望着那个刀刻的印记。有人催促他说:“快下水去找剑呀!”
楚国人说:“慌什么,我有记号呢。”
船继续前行,又有人催他说:“再不下去找剑,这船越走越远,当心找不回来了。”
楚国人依旧自信地说:“不用急,不用急,记号刻在那儿呢。”
直至船行到岸边停下后,这个楚国人才顺着他刻有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可是,他怎么能找得到呢。船上刻的那个记号是表示这个楚国人的剑落水瞬间在江水中所处的位置。掉进江里的剑是不会随着船行走的,而船和船舷上的记号却在不停地前进。等到船行至岸边,船舷上的记号与水中剑的位置早已风马牛不相及了。这个楚国人用上述办法去找他的剑,不是太糊涂了吗?
他在岸边船下的水中,白费了好大一阵工夫,结果毫无所获,还招来了众人的讥笑。
2剑掉水里了的故事点评这则寓言就是著名的刻舟求剑的故事,告诉我们,用静止的眼光去看待不断发展变化的事物,必然要犯脱离实际的主观唯心主义错误。这则寓言也是劝勉为政者要明白世事在变,若不知改革,就无法治国,后指不会灵活变通之人。
季札挂剑的故事季札挂剑的意思
季札挂剑的故事
春秋后期,吴国的四公子季札为人十分重义气,对功名财富看得很淡,因此在吴国很有贤名。吴王寿梦曾经想立他为太子,但季札怎么也不肯接受,并且尽心尽力地辅助兄长樊诸治理国家,受到了大臣们和百姓们的爱戴。
公元前544年,季札奉命出使鲁、齐、卫、晋等国。途中经过徐国,徐国君主十分好客,他久仰季札的大名,就挽留他住了几天,天天设宴款待,并且让太子和大臣们出席作陪。
季札文武双全,剑术精湛。席上,徐君乘兴请他一显身手。季札推辞不过,走下殿来。只见他的剑刚出鞘,满殿银光四射。徐君看得眼睛也直了,连连称赞:“好剑!好剑!”
舞罢剑后,季札回到座上。徐国的大臣们纷纷交口称赞,上前敬酒。这时,徐君已经深深地喜欢上了这把好剑,眼光不住地瞟向它,但想到自己和季札不过是初次见面,不好意思开口。
季札早已看出了徐君的心思,只是由于自己出使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因此不能把这把标志着使者身份的宝剑送人。他决定等自己的使命完成后,回来经过徐国时,再将这件吴国的国宝送给徐君。
离开徐国后,季札风尘仆仆地访问了各国。当他重新回到徐国时,突然传来了一个噩耗:徐君在不久前出访楚国时,在路上不幸暴病而亡。
季札听后非常震惊,他深深地自责,当初为什么没有立即把宝剑赠给徐君,以致留下了无法弥补的缺憾。经过慎重的考虑,季札马上命令驾车前往王宫,准备把宝剑送给徐国的新君。
随从的官员劝季札说:“季子,这是吴国的国宝,送人恐有不便吧?”
季札说:“当时,徐君想要这把剑的时候,我在心里已经答应他了,只是因为使命没有完成,不便将宝剑送给他。现在徐君去世,我就心生反悔,这不是一个正直的人所应该做的!”
季札见到徐国的新君,对新君说明了来意后。准备呈上宝剑。新君连忙辞谢说:
“先君并未留下遗命,寡人不敢接受这样贵重的礼物。”
季札没有办法,只好来到徐君的墓地,把宝剑挂在墓旁的树上。徐国的百姓知道季札的这一举动后,对他恪守信用的美德都赞不绝口。
后来,“季札挂剑”这一典故,用来表示对亡友的吊唁、追怀;或用来形容恪守信义。
2季札挂剑的故事点评故事里的季札守信用,答应别人的事情就一定会做到,即便徐君已经死了,他仍然遵守承诺,把自己的剑送给他。季札挂剑的故事,也许最能表达中国古人对于友情及诚信的理解。如今在徐州云龙山西坡杏花村内,徐君墓、挂剑台、石坊矗立,横额上镌刻着“季子挂剑台”五个大字。拾级而上,登临高台,在徐君墓冢旁筑有碑亭,铭刻着挂剑故事的原委。景墙两侧镶嵌着题刻:“挂剑酬心,践信泉台。”挂剑台作为诚信的象征,是一座友情与仁义的丰碑,表明了古人对情、对意、对诚实、对诚信的一种珍视。
剑掉水里了的故事 儿童故事剑掉水里了的故事
故事典故是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传说。故事典故汇集了古代人各种各样的智慧。故事典故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生活。典故中传播的优秀文化我们应该大力弘扬。好的故事典故是怎么写的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剑掉水里了的故事 儿童故事剑掉水里了的故事》,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剑掉水里了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楚国人出门远行。他在乘船过江的时候,一不小心,把随身带着的剑落到江中的急流里去了。船上的人都大叫:“剑掉进水里了!”
这个楚国人马上用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了个记号,然后回头对大家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众人疑惑不解地望着那个刀刻的印记。有人催促他说:“快下水去找剑呀!”
楚国人说:“慌什么,我有记号呢。”
船继续前行,又有人催他说:“再不下去找剑,这船越走越远,当心找不回来了。”
楚国人依旧自信地说:“不用急,不用急,记号刻在那儿呢。”
直至船行到岸边停下后,这个楚国人才顺着他刻有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可是,他怎么能找得到呢。船上刻的那个记号是表示这个楚国人的剑落水瞬间在江水中所处的位置。掉进江里的剑是不会随着船行走的,而船和船舷上的记号却在不停地前进。等到船行至岸边,船舷上的记号与水中剑的位置早已风马牛不相及了。这个楚国人用上述办法去找他的剑,不是太糊涂了吗?
他在岸边船下的水中,白费了好大一阵工夫,结果毫无所获,还招来了众人的讥笑。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用静止的眼光去看待不断发展变化的事物,必然要犯脱离实际的主观唯心主义错误。
2剑掉水里了的故事点评直至船行到岸边停下后,这个楚国人才顺着他刻有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可是,他怎么能找得到呢。船上刻的那个记号是表示这个楚国人的剑落水瞬间在江水中所处的位置。掉进江里的剑是不会随着船行走的,而船和船舷上的记号却在不停地前进。等到船行至岸边,船舷上的记号与水中剑的位置早已风马牛不相及了。这个楚国人用上述办法去找他的剑,不是太糊涂了吗?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用静止的眼光去看待不断发展变化的事物,必然要犯脱离实际的主观唯心主义错误。
锟铻剑与火浣布的故事
锟铻剑与火浣布的故事
锟铻[kūnwú]剑是用锟铻山所产的纯钢,经反复锻造而成。剑长1尺8寸,剑刃放射红光,锋利无比,用它来切削玉石,就像切削泥土一样,毫不费力。
那火浣[huàn]布更是奇特,用这种布料缝制的衣袍如果穿脏了,洗涤时不必用水,只需投进熊熊燃烧的大火中去就行。在火中,火浣布变成了火红色,而那些脏处则还原成布的本色。将布袍从火中取出一抖,整件布袍就洁白如雪,十分靓丽。
贡品送进王宫后,人人称奇,赞叹不已。可是,皇太子却不以为然,他认为世间根本不可能有削铁如泥的宝剑和不怕火烧的布袍,凡是说这种话的人都是虚妄的,他们靠传播假话骗人。
有位叫萧叔的大臣在见过这两件宝物后说:“皇太子过于自信和武断,他的结论有些蛮不讲理。”
2锟铻剑与火浣布的故事点评其实,皇太子对他所不知道的稀有之物,采取不予承认的态度,是浅薄无知的表现。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的认知视野将会越来越广阔,许多原来被判为匪夷所思的事物将层出不穷地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可不能像周朝的皇太子那样武断地下结论,盲目地加以排斥啊!
造父学车的故事
造父学车的故事
过了几年,泰豆氏才对造父说:“古诗中说过:擅长造弓的巧匠,一定要先学会编织簸箕;擅长冶金炼铁的能人,一定要先学会缝接皮袄。你要学驾车的技术,首先要跟我学快步走。如果你走路能像我这样快了,你才可以手执6根缰绳,驾驭6匹马拉的大车。”
造父赶紧说:“我保证一切按老师的教导去做。”
泰豆氏在地上竖起了一根根的木桩,铺成了一条窄窄的仅可立足的道路。老师首先踩在这些木桩上,来回疾走,快步如飞,从不失足跌下。造父照着老师的示范去刻苦练习,仅用了3天时间,就掌握了快步走的全部技巧要领。
泰豆氏检查了造父的学习成绩后,不禁赞叹道:“你是多么机敏灵活啊,竟能这样快地掌握快行技巧!凡是想学习驾车的人都应当像你这样。从前你走路是得力于脚,同时受着心的支配;现在你要用这个原理去驾车,为了使6匹马走得整齐划一,就必须掌握好缰绳和嚼口,使马走得缓急适度,互相配合,恰到好处。你只有在内心真正领会和掌握了这个原理,同时通过调试适应了马的脾性,才能做到在驾车时进退合乎标准,转弯合乎规矩,即使跑很远的路也尚有余力。真正掌握了驾车技术的人,应当是双手熟练地握紧缰绳,全靠心的指挥,上路后既不用眼睛看,也不用鞭子赶;内心悠闲放松,身体端坐正直,6根缰绳不乱,24只马蹄落地不差分毫,进退旋转样样合于节拍,如果驾车达到了这样的境界,车道的宽窄只要能容下车轮和马蹄也就够了,无论道路险峻与平坦,对驾车人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这些,就是我的全部驾车技术,你可要好好地记住它!”
2造父学车的故事点评泰豆氏在这里强调了苦练基本功的极端重要性,造父学车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学会一门高超的技术,必须掌握过硬的基本功,然后才能运用自如。学习驾车如此,做其他任何事情也都应当这样。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了吗?
生木造屋的故事 高阳应造屋的启示
生木造屋的故事
高阳应打算盖一所房子。他请来了很多的工人去伐树,刚砍回来的树木堆在院子里,他就对木匠说:“现在木材已经齐了,一根都不少,你可以动工了。”
木匠说:“不行啊!这些木材都是刚伐回来的,还没干,如果把泥抹上去,一定会被压弯。用新砍下来的湿木料盖房子,刚盖成虽然看起来挺牢固,可是过些日子就要倒塌了。”
高阳应说:“照你的话,我这房子倒是保险坏不了?因为日后木材会越干越硬,泥土会越干越轻,以越来越硬的木材承担越来越轻的泥土,房子自然就坏不了。”
木匠无话可答,只得听从他的吩咐去做。
高阳应的房子刚盖成的时候看起来也还不错,以后果然倒塌了。
2生木造屋的故事点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两个道理,一是办什么事都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不顾一切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志蛮干,那就必然会失败。而是不要因对方的善意且正确的规劝而固执己见,我们应该听取对的建议。
富翁造三层楼的故事
故事典故是在历史中生成的,但因为具备时刻存在于当前的特质而具备了现实意义。故事典故是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结晶。故事典故中传播的传统美德品质值得我们发扬下去。应该大力弘扬故事典故中的优秀品德。什么样的故事典故会更好地帮助大家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富翁造三层楼的故事,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富翁造三层楼的故事
有一个富翁,其实是一个没有知识的人。一天到另一个富翁家里去,看见了三层楼的大屋字,巍峨壮丽,非常阔气,心里十分羡慕,自己想道:“我的钱,并不比他少,为什么不造一座和他一样的三层楼呢!”回家之后,马上去叫了建筑师来,问他说:“像他家那样的三层楼,你造得来么?”建筑师回答说:“造得来的,那座三层楼就是我造的。”富翁就说:“好,你马上给我造,要和他家的那座一模一样的。”建筑师就动手平地基,垫础石,打墙脚,忙个不停。但富翁在旁边看着,一点不明白他在做些什么,就问道:“你现在这是做什么的?”建筑师说:“我给你造三层楼呀。”富翁又问道:“怎么造三层楼要在下面去造,不在上面造呢?”建筑师说:“必须一层一层造上去,不先造好了下面的两层,又怎能造第三层呢?”不料富翁马上阻止他说:“不,不,我不要下面的两层,你得马上给我造第三层!”建筑师再和他说明,但富翁很固执,坚持要他只造第三层,建筑师只好停手不干,自己回去了。
2富翁造三层楼的故事点评富翁想要三层楼,建筑师说:“必须一层一层造上去,不先造好了下面的两层,又怎能造第三层呢?”不料富翁马上阻止他说:“不,不,我不要下面的两层,你得马上给我造第三层!”没有一二层怎么盖第三层?说明这个富翁缺少常,凡是都要一步一步地来呀。
人人满意的故事
人人满意的故事
父亲和年轻的儿子带匹驴子上市场,父亲坐在鞍子上,儿子牵驴走在前。路上遇着一个人,怒气冲冲开口讲,“可耻!大男子舒舒服服坐鞍上,让个娃娃把路赶。”父亲听见人家的怒声,不情愿被人诃谴,从驴背上下来,让儿子坐上。路上又来了一个人发了火;说:“可耻!孩子坐了鞍子,唔,老弱的人却走路!”孩子听见人家的怒声,怕被人责怪,从驴背跳了下来,俩人都走着,心安理泰。但一个人来了,他很惊怪,叫道:“真是蠢材!你们疲乏地走路活该,却让驴子逍遥自在。”怎么办?父亲和儿子惶惶然不知所云,两个商商量量作出决定,两个都坐在鞍子上前进。但是又遇着一个人走来,怒火万丈地叫:“可耻!让可怜的畜牲驮上两个人!呸!何等残酷心狠!”两个人下了驴,颓唐丧气,用绳子捆了驴子双腿,然后拿竿子抬起来,淌着汗,蹒跚而行。但是一个人走来,敞口大笑,叫道:“看,他们真疯得可以!
两个人把匹活驴子抬起,天呀!真会把我笑死!”
父亲对儿子说:“我考虑得的确不周到,现在是该把驴子杀了?要不然,我们一齐上吊!”
2人人满意的故事点评父亲和年轻的儿子无论怎么选择,总会有人有不同的看法,我们不可能让人人都满意,但是只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不违背任何道德的规范,坚持做自己没什么不好的,切勿让别人的眼光主宰你自己。
善良的好人的故事 儿童故事善良的好人的故事
我们熟知的故事典故有荆轲刺秦王、四面楚歌等。优秀的故事典故是我国的优秀文化。大多历史典故都会给我们一些启发。对于优秀的故事典故我们应该要鼓励传播。你知道那些经典的故事典故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善良的好人的故事 儿童故事善良的好人的故事”,供您参考,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善良的好人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非常善良的好人在树林里走着。突然,他听到灌木丛中发出了奇怪的声音,像是某个动物垂死的惨叫。他不能见死不救!毕竟,他是一个非常善良的好人。
于是,他回过身翻看灌木,惊讶的看到了一条蛇!那条蛇卷曲着身子,紧紧的缠绕住了一只青蛙,蛇正准备张开大口把青蛙吞进去。
“啊!救不救青蛙呢?”好人有些犹豫:“如果救了青蛙,蛇就挨饿了;如果不救青蛙,它一定会被蛇吃掉啦!”
好人转身离开,走了两步又退了回来,青蛙的惨叫让他善良的心无比难过。这种偶遇也许就是上天的安排呢,此时此刻,他就是青蛙的救世主!
好人突然充满了使命感,他觉得自己的行动变得越发神圣,他暗下决心要救青蛙一命!
“放开那只青蛙!”好人用一根木棍儿指着蛇的头说:“否则,我可要亲自动手了!”
蛇看了看好人,冷冷一笑,然后说道:“你要把它从我这夺走吗?你可知道,我已经饿了很久,我用尽了最后的力气才把它抓住!此刻,它不再是一只青蛙。它是我的性命,你真要狠心夺走我的命吗?”
“这……”好人变的不知所措了,这条蛇说的好有道理,甚至无懈可击。好人又看了看可怜的青蛙,希望它也说点什么来打动自己。
青蛙被蛇缠的紧紧的,它已经接近窒息,但是它不想放弃这最后的机会,于是它鼓着眼睛辩解道:“嘎……”
好人叹了一口气,转身准备离开。蛇得意的冷冷一笑,张嘴把青蛙吞进了肚里。
“扑棱棱!”一只老鹰从树上俯冲下来,一下扑到蛇身上!蛇和老鹰扭打在一起,蛇用身子缠住了老鹰的爪子,脖子却被老鹰紧紧的抓住。
这一切都被好人看了个正着,好人不能见死不救,于是他对鹰说道:“放开那条蛇!”
鹰看了看好人,微微一笑,然后说道:“你要把它从我这夺走吗?你可知道,我已经饿了很久,我用尽了最后的力气才把它抓住!此刻,它不再是一只青蛙——哦,不对,不好意思,我说错了,应该是蛇。恩,它不再是一条蛇,它是我的性命,你真要狠心夺走我的命吗?”
“这……”好人愣住了,然后对蛇说道:“这是你的词儿!很有道理,我赞同。”说完,好人打算离开。
蛇扭动身躯挣扎着朝好人喊道:“还记得那只青蛙吗?它就在我的肚子里!青蛙牺牲了自己使得我的生命得以延续,它把如此宝贵的东西交给了我,我多么希望自己有能力保护好它啊!你知道吗?它当初是只是一个小蝌蚪,游在池塘里到处找妈妈;它历经艰难险阻逐渐长大,居然神奇的长出了四条腿变成了小青蛙!生命是多么的辉煌,生命是如此的精彩!”
好人和老鹰都听的入了神,蛇趁机又扭了扭身子吐了吐舌头继续说:“今天,如果我死了,那么青蛙美丽的生命也就等同于白白牺牲了,它的死将会毫无价值和意义!这简直是暴殄天物啊!这就如同一个鲜艳无比的气球握在你的手里,你用针轻轻的一刺,嘭的一声,它消失了,就好像从没有存在过……好人啊,你会那么残忍吗?”
“这……”好人又愣住了,这条蛇说的好感人啊,简直是情真意切。虽然老鹰有些不情愿,但是在好人的压力下,蛇还是被放走了。
“今天收获可真大,救了一条蛇两次,救了一只青蛙一次!”好人边走边想,很是得意。正在这时,前方出现一只大老虎,拦住了好人的去路。
好人并没有害怕,因为他已经成竹在胸想好了台词儿。好人走上前朝老虎微微一笑说道:“生命是多么的辉煌,生命是如此的精彩……”
没等好人说完,老虎呼的一声扑了过来咬断了好人的脖子结束了他的生命。老虎舔了舔嘴角新鲜的血液说道:“你说的也许很对,不过我真的很饿,生命是如此的好吃!”
2善良的好人的故事点评善良的好人看到别的小动物受苦会非常的有同情心,救助了一些小动物挽救了生命,非常的了不起,可是善良的人也有愚蠢的一面,看到老虎不是想着逃跑,而是上前理论,在老虎的眼里只有杀戮,没有仁慈,自保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