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需要讲规矩

宝宝在家里吃饭就像打一场“持久战”,一个追着喂一个逃着吃,一顿饭下来,双方都筋疲力尽。不过老师总能让宝宝乖乖吃饭。

每个幼儿园都是定时定点开饭.宝宝的吃饭时间通常控制在45分钟以内,大部分小朋友都可以自己吃完饭,通常吃得比较慢的小朋友都是有阿姨和老师喂饭的,这时其他的宝宝可以自由活动一会儿;吃饭不能喋喋不休地说话,否则很容易把唾液溅到其他小朋友的碗里,不卫生,也不能看电视,玩玩具。宝宝要做到的就是安静吃饭,细嚼慢咽。幼儿园每半个小时就会让孩子喝大半杯水,天气热的时候还会煮冬瓜水给宝宝降暑。

给家长的建议:在家里,尽量做到吃饭时间和幼儿园一致,做到一到吃饭时间,全家一同坐在餐桌上用餐,宝宝的餐椅最好调到与全家人餐桌一样的高度,这样会给宝宝一种参与感;吃饭决不能看电视或玩玩具,如果宝宝十分有兴趣,可以和宝宝商量吃完饭再玩。幼儿园两餐饭之间有水果或点心,这些都是在相对固定的时间里吃的,在家里的时候,不要因为一顿吃得不好,就没完没了地往宝宝嘴里塞点心,点心和正餐之间如果没有达到两个小时或以上,胃里的食物得不到足够的消化就会影响正餐的质量。

洗漱:养成好习惯

好的卫生习惯,不但可以让宝宝神清气爽,还能减少生病的几率。在保持好的卫生习惯的过程中,宝宝的生活自理能力也相应提高。

幼儿园里宝宝很多,不注意卫生,会很容易交叉感染,所以我们在幼儿园会教育宝宝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换衣。幼儿园给宝宝提供的水杯和毛巾都是一样的,很容易混,会给每个宝宝的水杯和毛巾上贴上小标签,每天水杯和毛巾都会消毒两次。幼儿园是养成好习惯的地方,因为宝宝每天的生活非常规律。比如,专门替宝宝设计的洗手池便于宝宝饭前便后洗手,玩过玩具后洗手,吃过饭和牛奶后喝水漱口等等。

给家长的建议:保持皮肤清洁,这应该成为雷打不动的规则。早起和睡前洗脸,小手脏了要马上洗,勤洗澡(夏天至少每天一次,春秋2~3天一次,冬天至少每周一次);吃饭和喝奶后,要喝温开水漱口清洁口腔,要给宝宝一套专门的刷牙工具,可以按幼儿园的习惯,可以把爸爸妈妈和宝宝的牙刷、水杯等都贴上标签,宝宝的用具只有宝宝可以用,别人不能用,这样才卫生。还要注意的是家里各种器具,特别是宝宝的要经常煮沸消毒。

午觉:学会自己睡

午睡对于宝宝的成长十分有益,有的宝宝在家里怎么都不肯睡,眼皮都耷拉下来了,还不肯放下手中的玩具。以至于到了幼儿园躺在幼儿园床上也安静不下来,所以要想尽办法让宝宝爱上午睡。

午睡前后,幼儿园里非常安静,老师会拉上窗帘,让房间光线稍微暗下来。这样能有个好的环境,更快更好地入睡。有时我们还会播放一些轻音乐,安抚他们的情绪。对于哭闹的孩子,我们会带他出去散散步,等情绪安定了再回来睡觉,如果他不想睡也不强迫他。有一些孩子在2个半小时的午睡时间里可能比较早醒,老师发现后会摸摸他,给他故事书看,不要吵醒其他的孩子。

给家长的建议:睡觉前和睡觉时,屋子里要保持安静,因为一丁点的声响都会引起宝宝的好奇心。爸爸妈妈千万不能陪睡了,一定要让他学会自己入睡;白天多活动,就容易入睡,但是千万不能活动量过大,否则会使宝宝过分紧张或兴奋,反而更难入睡或惊醒,千万不要用吓唬的办法让宝宝入睡。

精选阅读

应对初入园“问题宝宝”


宝宝长大了,可以进幼儿园了,当看到自己的小宝宝一摇一摆地走向人生新的阶段,作为父母,是否有种油然而生的骄傲感呢?但是,这个时候,也更需要父母及幼儿园老师注意潜伏在孩子身边的危机——“初入园焦虑”。

父母篇

如果孩子能在入园前习惯规律的生活,养成良好的习惯,就一定能较快地适应幼儿园中的集体生活,大大减轻“初入园焦虑”。父母要有恒心、耐心和信心,要相信你的孩子是最棒的,一定能在幼儿园这个小社会里拥有一片自己的天空。

入园前:每天抽空让孩子和左邻右舍年龄相近的孩子多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将来上幼儿园时,可以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上学,这样就不会感到孤独无助了;让孩子逐步养成和幼儿园相适应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定时定量进餐,中午睡午觉;常带孩子到户外运动、游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训练孩子自己上厕所,让孩子学会照顾自己,增加自信;

培养孩子看书的兴趣,给孩子看一些简单的图卡、画片。

入园后:孩子大哭大闹时,父母逗留时间不易过长,应及早离开;父母不宜当着孩子的面,告诉老师孩子的缺点,要记得顾及孩子的感受;如果孩子的不良嗜好已经在幼儿园中改正了,回家后父母还应配合巩固;父母要常和老师沟通,按照老师的指导、要求配合家教,保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老师篇

“问题宝宝”之大哭大闹型

症状:小明是一个体弱多病的男孩,初入园三天以来,他一直大哭大闹,还闹绝食。老师上前抚慰他时,他就用踢、推等攻击性行为发泄不满。妈妈来接他时,他紧紧抱着妈妈不放,边哭边喊:“妈妈不要走,我不要上幼儿园!”

对策:1、做游戏。老师可采用做游戏的方式来转换他的注意点,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会和老师亲近起来,这有助于消除孩子对老师的恐惧和陌生感。

2、扮演妈妈。对特别依赖妈妈的孩子,老师不妨有意识地扮演妈妈的角色,让孩子感觉一切如常,好像在妈妈身边一样,消除孩子与妈妈分离的恐惧、焦虑和不安。

“问题宝宝”之孤僻沉默型

症状:到幼儿园来的第一天,小乖的眼睛一直红红的,眼泪时不时地要往下掉,显得很孤僻。她喜欢独处、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活动;不愿意睡午觉,要求把自己的小床和小朋友的分开,搬到另一个房间去;小朋友主动找她玩,她也拒绝和小朋友亲近,独自一人躲起来哭。

对策:1、主动聊天。从孩子的兴趣入手,每天都主动找这类孤僻沉默的孩子聊天。

2、帮助孩子找一个性格开朗的小伙伴。

3、立刻表扬。发现这类孩子的点滴愉快情绪,老师应该立刻在大家面前表扬、鼓励她,让她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并表达出来。

4、单独游戏。对于不愿意和小朋友做游戏的孩子,老师不妨把自己转换成孩子的角色,单独和他做游戏,激发他和别人共同游戏的兴趣。然后老师再慢慢离开,换上其他小伙伴和他继续做游戏,让他感受和同龄孩子游戏的快乐,促使他主动寻找小伙伴,渐渐摆脱孤僻,有自己的好朋友。

“问题宝宝”之特殊嗜好型

症状:小龙年龄和其他孩子差不多,却有一个很“幼稚”的习惯:迟迟不能断奶,时时刻刻必须含着奶瓶,游戏、学习、睡觉一刻都离不开奶瓶。路路是个大个子男孩,每天都带着橙汁来幼儿园,家里人把他宠成了什么水都不喝、什么饮料都不沾,只喝橙汁的特殊嗜好。

对策:1、一步一步“戒掉奶瓶”。对断不了奶的孩子,老师可每天减少他的牛奶量,逐渐过渡到晚上不用奶瓶,但由老师抱着入睡,再逐天减少老师抱着入睡的时间,最后过渡到让孩子安心地睡在自己的小床上。

2、让孩子教育孩子。对于只喝橙汁不喝水的孩子,老师可让他每天亲眼看一看小朋友在体育锻炼后是怎样开心、主动地喝水的;让他亲耳听一听小朋友诉说喝完水的凉爽感觉、水对人体的好处。渐渐地,孩子就会跟着其他小朋友尝试喝水了。

宝宝初入园谁接送孩子最好?


宝宝刚入园,分离焦虑往往最严重,送去幼儿园时的哭闹也最厉害。这时,理智而果断的爸爸就成了接送孩子的最佳人选。

幼儿园开学已近半月,不少年轻父母们开始烦恼了,孩子初入园,可是单位事情很多,是请假送孩子入园呢?还是坚持上班,让老人送孩子上学?这原本很小的事情也让父母们犯难了,下面就听听专家的建议吧。

案例:“送”孩子入园家长“不容易”

在幼儿园的门口,经常会上演一场场艰难“离别”的戏码,不仅仅有小宝宝们哭喊留恋,更有大人们“情不自禁”的各种举动。送宝宝入园,宝宝还没哭,妈妈先落泪;对老师不放心,奶奶像“特工”一样隔窗偷瞄……在“送”孩子入园时,家长多“不容易”啊。

送孩子入园需把握三点

“这种做法千万要不得!”幼儿园的教研组长就“孩子初入园,如何开好头”这一热点问题为家长支招。为给即将入园的宝宝营造一个良好开端,不少家庭全家总动员。往往一大帮子人陪同一个小孩入园,“再见”说了上十遍却迟迟不肯离去。特别是一些奶奶、外婆,送宝宝送得泪流满面,晃了一圈又晃回幼儿园,在窗户边探头探脑,结果被孩子发现,从此孩子落下了“左顾右盼”的毛病。孩子初入园,最怕有些家长拖泥带水,相较而言,爸爸不那么优柔寡断,同时爸爸的参与令孩子更有安全感。当然,如果爸爸因为重要事情无法抽身送孩子,那么不管由谁送孩子入园,注意把握三点:信任的笑容、果断的行动、积极的暗示。

“送”孩子入园,又由谁来“接”孩子回家呢?

专家指出:针对一些依赖性强的孩子,入园第一周爸爸是最理想的接送员。小孩一放学,外婆开口就问“别个有没有欺负你”……诸如此类的话语很容易带给孩子对幼儿园小朋友的负面影响。在孩子放学后,要一个能够跟孩子沟通又能克服自己情感和情绪的家长,父亲往往要比母亲理性,不容易被小孩子的一些表现和表情所触动,而能够理性地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幼儿园的生活,所以,爸爸是孩子初入园第一周的理想的接送员。

宝宝初入园 遭遇交友困难咋办


入园之后,有的宝宝没多久就完全适应了,可有些宝宝,入园都好几个月了,还是孤独的样子,没有好朋友。其实让宝宝更快的适应幼儿园生活、感受到 幼儿园带给他的快乐,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就是指导幼儿学会与人交往。宝宝学会和小朋友交往,才能体会到同伴交往的乐趣。宝宝学会如何与老师交往和沟通,才能 形成更好的师生互动。能够与小朋友、老师友好相处的宝宝就会更喜欢幼儿园了。

但宝宝在幼儿园交朋友,总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逐一为家长们解答吧!希望通过小故事给家长们一些启发。

1、不合群的小孤单

一岁前的丁丁肥嘟嘟的,见人就笑,很讨人喜爱。满以为他会是个活泼开朗的孩子,没想到到了两岁,丁丁却越来越沉静,总是喜欢躲在爸妈和爷爷奶奶身边,不愿参加同龄小朋友的游戏,对人家给他的新鲜玩具也不敢伸手去拿。

怎么办:培养孩子合群,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家长也要尊重孩子,切忌随意训斥、打骂,要让孩子在互敬互爱的家庭 气氛中形成合群的性格。家长还应该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从小生活在同龄人的群体中,孩子们会逐步学会怎么生活,怎么相处,怎么玩耍。

2、爱现宝宝讨人厌

有的孩子知道的知识可能比较多,他老是问很多问题,老是特别活跃。怕他上课老是爱表现,老师又讨厌他,这样的孩子是不是要收敛一点?

怎么办: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大家都要说,一个轮一个的说,我们听听别的小朋友怎么说。这就是幼儿园。为什么幼儿园是孩子社会化一个重要阶段呢?只有在和群体在一起的时候,他才能够切切实实地懂得什么叫做轮流,什么叫做等待。

3、圈子小,朋友少

“今天小文生病没来,我自己一个人玩。我画了一张问候卡给他喔!”有些孩子是领袖型或万人迷,人气指数超级高,但也有些孩子只跟特定的孩子玩。 大部分爸妈总是鼓励孩子多交一些朋友,不要只跟几个人在一起。其实,只有少数玩伴的孩子,也许才能交到真心的好朋友,甚至是从小到大持续往来的朋友,成为 一种安定心灵的力量。

怎么办:只跟少数人作好朋友的孩子,爸妈可以观察孩子之间具备哪些特质。例如:都喜欢玩拼图、下棋;有没有欠缺什么?例如:不喜欢运动游戏,这 时就要找机会培养新的兴趣和能力,增加和其它不同特质朋友一起玩的机会。对于有时喜欢独处的孩子,爸妈都应该欣喜,因为能够“独处”,也是一种重要的能 力。

4、吵架了互不理睬

“今天玩扮家家酒,没让安安当公主,她就生气不跟我玩了。她还骂我最讨厌!”明明是好朋友,却可能因为一时的行为而吵架。有些孩子会因此伤心、 难过,有些会另结新欢,大多数孩子在小小年纪倒不会记仇吵到底,有时争吵完后,因为下一个活动是彼此都喜欢的,又慢慢玩在一起了。擅长表达的孩子可能还会 说:“那你下次不可以那样骂我!”

怎么办:和朋友争吵,心里一定难受。爸妈可以表达自己理解孩子难过的想法,例如:“吵架真不好玩!”同时要帮助孩子理清“两人在吵什么?”千万 不要代替他决定还要不要交这个朋友。如果孩子在吵架后一直被拒绝,觉得很沮丧,就需要先重建他对自己的肯定,然后才做下一步的沟通。

5、我交不到朋友!

“我不要去学校,都没有人跟我玩。”这是孩子不肯上学常见的理由。新入园的小朋友如果个性比较内向或爱哭,就不容易很快融入群体中。也有一些孩子是长期都抱怨没有朋友,可就牵涉到孩子的特质、行为了。

怎么办:先了解孩子背后的问题,例如:是每天都没有朋友一起玩,还是只有某一天;趁着接送孩子时,听听别人眼中的他是怎样的小朋友。孩子打扮干干净净、学会一种拿手游戏、练习说:“我也要玩。”

初入园宝宝哭闹环节情况调查


调查人员对小班孩子的入园状况连续记录了1个月,下面是统计结果:

引发哭的4大环节:来园时:46.9%午睡前:28.1%进餐时:12.5%提到有关亲人的词汇时:12.5%

哭的时间:只哭一两声:40.6%哭5~10分钟:18.8%10分钟以上:15.6%不哭:25%

进餐:愉快进餐:46.9%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进餐:34.4%哭,但不影响进餐:15.6%哭,不能进餐:3.1%

集体活动:能够参与集体活动:59.4%偶尔能够参与集体活动:15.6%看着大家参加活动:18.8%不愿参加集体活动:6.3%;

依恋物:不需要:65.6%偶尔需要:25%离不开:9.4%

与家人分离时:拉拽家人,很难与其分离的孩子:18.8%能与家人分离,但情绪不好的孩子:28.1%不能主动与家人分离的孩子:9.4%能主动愉快与家人分离的孩子:43.8%

午睡:很快独自入睡:43.8%能在成人的帮助下入睡:34.4%哭一段时间后,能在成人帮助下入睡:9.4%不愿午睡:12.5%

初入园的宝宝为何爱生病


初入园的宝宝为何爱生病

即使宝宝身体发育正常,也并不意味着他的机体对各种病原体都有抗病力。如果孩子平时接触的病原体(细菌、病毒)的种类少,他的机体对那些没有接触到的病原体就缺少了特定的抗体,也就是说孩子对该病原体没有抵抗力。当宝宝从一个被精心照顾的小环境进入到集体的大环境后,他的饮食起居习惯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生理上会有不适应的感觉;宝宝接触的小朋友多了,环境复杂了,接触各种病原体的机会也就多了,患病的次数就会相应增多。但是宝宝的身体对各种接触到的病原体也会产生抗体,所以他的抗病能力也会逐渐增强。

初入园的宝宝为何爱生病

对孩子们来说,在集体的大环境中接触各种病原体是不可避免的,当他有了患病的迹象时,爸爸妈妈一来要积极给孩子治疗,二来要让孩子在患病时得到很好的休息,避免疾病加重。平时应该让孩子多锻炼,多活动,以提高身体的抗寒抗疲劳能力。如果孩子患病太频繁,建议父母可以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免疫功能,适当使用一些提高免疫力的药物,可以加快孩子免疫功能的发育。

究其根本的原因,一是孩子平时受到“很好”的照顾,身体的抗寒抗疲劳能力较差;二是孩子没有集体生活的经历,平时较少受到病原体的侵袭,身体的抗病原体能力较差。 孩子在受寒或疲劳时,身体的抗病能力下降,这时,如果再遇到病原体侵袭,就很容易生病了。

宝宝从母体得到的抗体,在出生6个月时基本消耗完,此时,他的抵抗力最弱,最容易患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自身的免疫系统逐渐发育成熟,抗体的产生能力也逐渐增加,通常,孩子在3岁以后,机体抗病能力较3岁前会有明显的提高。

但是,抗体是有高度特异性的,只有当孩子的机体受到某一种病原体的侵袭后,才会产生针对该病原体的抗体,也就是说,对于大千世界中各种各样的病原体,孩子只有接触了它们,他的机体才会产生针对这些病原体的抗体。

初入园宝宝常见4大问题


1、入园的时候孩子哭闹怎么办?

大部分孩子在入园之初都会哭闹,不要看到孩子哭闹就束手无策,甚至被孩子的情绪所感染也严重地焦虑起来。不能要求孩子“不要哭!”“在幼儿园要开心喔!”这对孩子来说太难了!可以告诉孩子:“宝宝上幼儿园,妈妈去上班。”“需要什么随时和老师说。”“妈妈晚上来接你。”告别仪式要简短,家长的态度要平静。以信任的态度将孩子交到老师的手上,让孩子感觉老师也是他可以依靠的人。

2、孩子上了一段幼儿园,突然不想上了怎么办?

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在入园二三个月后,孩子好像基本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家长刚刚松了一口气,孩子在某一天早晨突然宣布:“我不想上幼儿园!”

应该首先询问孩子:“在幼儿园发生了什么?”以及“你觉得哪里不舒服?”

因为孩子有可能在幼儿园遇到了不能解决的问题,所以产生抵触情绪,这需要家长和老师及时沟通,帮助孩子度过难关。另一方面,孩子也有可能是身体不适而不能明确表达,就用“我不上幼儿园”来表明自己的烦躁不安。

排除了以上两点具体问题,如果完全是因为孩子情绪的波动,可以让孩子在家里休息一天。但不要安排特殊的精彩活动,依旧按照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度过一天。并于当天晚上告诉他:“明天必须上幼儿园。”第二天如同初入园来对待。

孩子这种反复是正常的,肯定他的感受,但坚持原则。

3、如何和老师沟通孩子的情况?

在每天接送孩子的时候和老师简单交流孩子的情况,例如:饭吃得如何?有无大便?午睡了么?有没有发生什么特殊的事情?

这种交流有助于理解孩子的情绪,并由此安排孩子的晚间生活。饭吃得少的晚间补充营养,没有午睡的孩子晚上早点睡等等。

即使没有特殊的事件发生,也应每隔1~2周同老师沟通孩子的成长状况。既向老师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也同老师分享孩子在家的状态。沟通的时候家长的态度要积极,以老师觉得最方便的方式沟通。

4、孩子在幼儿园不合群怎么办?

首先,每个孩子的性格不一样的,有些天性开朗,有些要慢热些。千万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你看谁谁谁能如何如何,你为什么就不能如何如何?”

其次,孩子从一个以他为中心的环境——家,转到一个有许多陌生人,自己只是小朋友中的一员的环境——幼儿园,势必有个适应的过程,要给孩子适应的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能会经历模仿期,模仿大人和其他孩子的举动,这是非常正常的。对于2岁半到3岁之间的孩子,模仿是他们很重要的学习手段,说明他在主动地成长。有些家长期望孩子永远是“领导者”,这种期望强加在孩子身上是野蛮的。

另一个容易造成困扰的问题是孩子希望交流,但又不懂得如何融入集体。常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躲在妈妈后面,或者推妈妈:“你去问问他们愿不愿意和我玩。”一种是上前用推搡的方式接触其他孩子,或是抢玩具。

对于前一种,千万不要指责。想想自己是不是很容易和陌生人打交道呢?你自己试试在大街上向陌生人借张报纸看?对孩子多些鼓励,可以带领他,蹲下来,示范。有过一两次成功的经验,也许孩子就愿意自己试试。

后一种也是正常的。小动物在一起,就用身体接触来交流。分享是需要学习的技巧。要和孩子确认“我的”和“别人的”概念。尊重他的所有权,也树立“别人的东西,要经过别人的允许才能动”“公共的东西,谁先拿到谁玩”等规则。

宝宝初入园,妈妈做好心理准备了吗(幼儿入园指导)


前言:近期不少的小孩子已经进入了幼儿园,相信妈妈们也许会遇到许多的难题,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应对小孩子们哭闹及其生病吧,相信可以帮助父母让孩子尽快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宝宝哭闹、生病最常见

哭闹、经常生病、胃口变差,这些症状对经历过宝宝刚上幼儿园的家长来说一点也不陌生。调查发现,有超过一半家长感觉到孩子进幼儿园后,生病的几率相较在家时有明显上升,其中44%的孩子在第一学期生病超过3次,平均一个多月就生病一次。入园指导

进入幼儿园后宝宝接触各种病毒、细菌的机会增加,交叉感染的机会也随之增多。然而,宝宝的免疫系统直到6岁左右才能基本发育完全。因此,在这个阶段更易受到外界病菌的侵害。保证规律的作息时间、多带宝宝出去晒太阳、进行户外运动、增加肺活量和血液循环都是增强宝宝自身抵抗力的好办法。除此之外,注重营养均衡,对提高孩子抵抗力也很重要。

父母准备不足面临考验

入园对孩子来说,是心理、体能、智力发育的“攻坚战”,对家长来说,则是意志、情感和耐心上的严峻考验。调查发现很多家长在孩子入园前并未意识到孩子即将面临的挑战。有40%的家长表示对宝宝进幼儿园将要面临的挑战并不担心。但家长们在体验了孩子入园后经历的种种不适应后,才深感烦恼。

宝宝的安全感主要来自父母,所以第一次离开家、离开爸爸妈妈,容易产生焦虑心理,可能在幼儿园经常哭闹或不肯吃饭。从现在开始,父母就可以开始和宝宝讲些幼儿园有趣的故事,让宝宝对幼儿园产生兴趣,减少恐惧感。空闲的时候,可以带宝宝到附近的幼儿园熟悉环境。宝宝入园后,父母要做好心理辅导,如果遇到孩子哭闹不想去幼儿园,应该以委婉的方式拒绝。因为宝宝哭闹,就干脆把他领回家,这种消极的应对方法,可能对宝宝的身心发展不利。

让宝宝学会表达请求

适应力:孩子比成人更需要安全感。对孩子来说,安全感主要来自于父母。第一次离开家、离开父母、失去部分关注容易造成孩子焦虑。而哭闹、不肯吃饭等都是孩子内心焦虑情绪的体现。家长应该充分理解孩子的心情,让孩子时时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并让其逐渐学会自己适应环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专家进一步表示,家长的一些消极的应对方法,特别是把孩子领回家的做法,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可能产生不利的影响。入园须知

沟通力:其实家长不用过于担心,孩子智力和能力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孩子来说,游戏就是一种重要和有效的学习方法。平时应多让孩子和小朋友一起玩耍;同时在饮食上也可多摄入鱼类、核桃等坚果类食物和奶制品,家长为宝宝入幼儿园提早准备,不仅提供全方面的营养支持,还可在平时多注意培养宝宝的学习和交流能力等,为孩子在幼儿园这个小集体中顺利应对大挑战打好坚实的基础。

本网站小编总结:小宝宝们入园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所以做为家长首先就要摆正自己的心态,给孩子传递一个积极向上的信息,让孩子感受到上幼儿园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就让我们一起关注更多的幼儿入园指导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