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月的宝宝会“认生”了

其实这是宝宝进入“认生期”的正常表现。一般来说,在宝宝6~8个月的时候,随着动作技能的进一步发展,情绪智能也开始了萌芽,于是天真无邪的宝宝们开始了人生第一个情感危机:“这个人为什么靠近我,我不认识他啊”“他是不是要带我走啊?不不不,我要跟妈妈在一起!”……当然宝宝们不会这么说,他们只能用“哭”来表示对陌生人的抗拒,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宝宝开始“认生”了。

认生是宝宝情感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认生的发生意味着宝宝开始区分周围世界的事物。不管宝宝表现得如何,都是宝宝对人与人关系认识的分化,妈妈都应该认真对待谨慎处理,帮助宝宝温柔地度过认生期!

温柔的前提来自婴儿期的稳固安全感

“认生”表面上是对陌生人的焦虑反应,其实是对他人信任感的缺乏,而它更深层次的来源是婴儿期与妈妈的关系。要让宝宝温柔地度过认生期,前提在于从出生开始就与宝宝建立稳固的亲子关系,让宝宝建立稳固的安全感。

--在宝宝出生后的1~6个月之内,你应该给予宝宝尽量多的身体接触,拥抱、抚触,让宝宝充分享受妈妈的无限温柔;

--更重要的是,你要及时准确地回应宝宝的一切需求,在宝宝尿了、饿了、拉了、寂寞了的时候,你都要让宝宝知道,有一个人永远在她身边,关心她,爱护她。

只有拥有安全感的人,才有可能大胆地接纳周围的人,也才不会轻易地受他人控制,从而才有可能把握自己的人生,成为幸福的人。

分离初体验:捉迷藏游戏

到宝宝4个月,逐渐开始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兴趣的时候,你可以跟宝宝玩捉迷藏的游戏。这个游戏可以从藏宝宝喜欢的玩具开始,也可以从藏妈妈开始,当然也可以藏爸爸、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这个让所有宝宝都喜闻乐见的简单游戏不光能给你和宝宝带来许多欢声笑语,更重要的是,它让宝宝知道了,失去的东西还能再回来,有的时候妈妈也需要离开,这时宝宝可能不得不跟陌生人在一起,但妈妈也还会再回来,这样又能再看到妈妈了。

Tip:在游戏过程中,你要仔细观察宝宝的发展状况,要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同时也要让宝宝玩得开心,这样才能给分离赋予欢乐的意义。

温柔过度6关键

有了这么多的铺垫,宝宝们可能依然会认生,但至少程度会轻,也比较容易在你的帮助下平衡地度过认生期。如果宝宝依然认生,妈妈可以这样做:

关键一:毫无条件地接受宝宝的“认生”

知道这是成长的必经里程碑,是发展的表现,切不可因此责怪宝宝,或对宝宝生气,否则宝宝会认为妈妈的生气是陌生人带来的,更加不容易对陌生人有好感。

关键二:不要强迫宝宝与陌生人接触

宝宝一旦不喜欢,就要立刻安抚宝宝的情绪,轻轻地抚摸她,拥抱她,直到她平静,重回安全的环境。

关键三:可以试着让对方拿着宝宝喜欢的东西去接近宝宝,跟宝宝玩

因为宝宝对物品的好感,也许会爱屋及乌,慢慢地接受对方。

关键四:妈妈也可以分多次尝试让宝宝接近对方

如果第一次以宝宝哭而退场,那就等一会儿,再让对方跟宝宝接触;其实宝宝的视线虽然离开了那个陌生人,但相信她那个聪明的脑瓜依然在观察,如果妈妈对陌生人的态度是友好的,宝宝也会感受到,等第二次接触或者第三次第四次接触的时候就不是那么难。

关键五:平常还应该多带宝宝到出去走走

毕竟在公共场合能见到更多的人,而那个公共场合又是宝宝熟悉的环境,这样会有效地减轻宝宝见到陌生人的焦虑。

关键六:妈妈应该鼓励家人多跟宝宝玩

这样可以让宝宝有与不同的人快乐交往的经验。

通常,大部分宝宝最迟到3~4岁时能安全度过“认生期”。

宝宝过分认生的应对方法

教养不当引起:如果宝宝认生期的反应过于激烈,你可以从与宝宝的关系是否亲密、宝宝的抚养环境是否变化过于频繁、是否不正确地对待了宝宝的认生等方面排查影响因素,从而顺利帮助宝宝度过认生期。

心理创伤引起:另外,如果在宝宝的成长过程曾经遭受过某种程度的心理创伤,比如被吓着等也会导致宝宝异常地认生,如果随着时间的流逝仍没有减退的迹象,这时就需要专业心理咨询介入了。

区分和警惕“自闭症”

如果宝宝在此过程中,如果除了特别认生外,还同时伴有(缺一不可):不愿意跟妈妈交流、对视,喜欢自己一个人玩玩具,害怕身体接触,那可能要注意观察宝宝是否有“自闭症”的倾向了。

如果宝宝只是有以上症状的某一项而已,也许只是性格使然,你不必太担心,只要多鼓励宝宝与人交往,多给宝宝创造与人交往的环境就可以了,相信假以时日宝宝会日渐胆大开朗。

zj09.com小编推荐

帮助宝宝顺利度过入园焦虑期


宝宝要入幼儿园了,在爸妈的陪伴下一起到幼儿园报到。但是很多宝宝都会有不同的反映。有的宝宝哭闹着不让爸妈离开;有的宝宝前几天高兴地去上幼儿园,但是后来却怎么也不肯再去了,满脸的眼泪让爸妈于心不忍;有的宝宝虽然在爸妈的哄骗下到了幼儿园,但爸妈却发现宝宝闷闷不乐,白天食欲不振,晚上噩梦连连——这样一个时期真难过,怎么帮助宝宝尽快度过呢?

一、焦虑反应属正常

宝宝第一次进入幼儿园,由于与爸妈分离所产生的一系列焦虑情绪的反应都是正常的,毕竟第一次离开了熟悉的家庭环境,离开熟悉的爸妈,进入一个陌生的地方,接触陌生的人,并且还要逐渐学会独立照顾自己。那如何减缓宝宝的这种焦虑情绪呢?

二、7个方法缓解情绪

1、提前使宝宝的心理有准备。宝宝对爸妈的依恋很强烈,让他们一下子离开爸妈,会使其依恋感受阻,产生分离焦虑症,引起不安全感。因而让宝宝对上幼儿园提前有个心理准备是非常必要的。爸妈可以在假期里或开学前带宝宝到即将要去的幼儿园门口或里面转一转,让宝宝熟悉一下环境。

2、在家中给宝宝一定独处的时间和空间。例如在客厅的一角,利用橱柜或桌椅隔出一个独立的空间,让宝宝体验在视线中感觉不到成人注视的情况,在那里游戏、看图书等,培养宝宝的独立能力,减轻宝宝对成人的依恋感。

3、让宝宝对幼儿园产生期待感,认为在幼儿园中老师是一个可以帮助自己的人,相信哥哥和姐姐也都是在幼儿园中快乐地学会本领的。

4、爸妈还可以培养宝宝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衣、上厕所、吃饭等;生活习惯,如午睡等,帮助宝宝增加入园后的心理自信。

5、爸妈要调整好心态,给宝宝以积极的暗示。当宝宝对爸妈产生依恋和依赖不想去幼儿园的时候,很多爸妈往往心软、动摇。须知,宝宝虽小,对爸妈的情感、心态却是十分敏感的,当宝宝察觉到爸妈的动摇心态时,会强化他不愿上幼儿园的想法。所以爸妈应把握好心态,保持愉悦的情绪状态,送宝宝进幼儿园,并对宝宝的点滴进步予以及时鼓励,例如:“今天你只是到幼儿园门口时才哭了一次,真棒”、“你是笑着和妈妈说再见的,好乖”等。

6、引导宝宝和老师交往。由于是很多宝宝围绕几个带班的老师,有的时候,如果宝宝不能够阐述自己的需求,可能会被老师忽视。所以爸妈应教育宝宝学会和老师交往,有什么需求去跟老师说,相信老师就像妈妈一样能够帮助自己,爱自己。例如,想喝水了就要说:“老师,我想喝水”等。另外,爸妈也要告诉宝宝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并与老师及时沟通,尽快消除宝宝由此产生的负面情绪。在与同伴交往方面,要告诉宝宝小朋友间要相互谦让、合作,有玩具要一起玩,与小朋友之间有了矛盾要找老师,不能打架。爸妈可以通过幼儿园老师了解班上有哪些小朋友是住在同一小区或邻近地区的,这样可以互相联系,彼此串串门或相约在双休日共同到郊外或游乐场玩耍。既可以增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哦,同时宝宝有了熟悉的伙伴,大多就愿上幼儿园,从而缓解分离焦虑。

7、当宝宝从幼儿园回到家,爸妈可以问他在幼儿园里都学了写什么,今天最高兴的事情是什么等,了解宝宝的心理感受,及时帮助宝宝消除一些情绪问题。

入园焦虑是每一个宝宝都要经历的,度过了这一阶段,爸妈会发现,宝宝越来越活泼,他已经爱上去幼儿园了。

三、前辈妈妈经验谈

1、是不是所有的宝宝初次上幼儿园都会哭?

一般都会哭的,因为离开爸爸妈妈,离开熟悉的环境,宝宝有些难适应。不哭的宝宝也有,但只占少数。

2、要哭的宝宝,一般是哭多久,最长的是多久,有没有连续哭上两三个星期的?

这主要看宝宝的适应能力,还有爸妈的态度,一般一个星期左右宝宝就会停止哭的,但有极个别的宝宝会哭上一个月。爸妈不要因为宝宝哭就不送宝宝进幼儿园,除非宝宝病了。

3、老师一般是如何对待这些宝宝的,如何哄他们的?老师通常都会仔细观察宝宝,用引开注意力等方法来平息宝宝的情绪。

4、多久才会让宝宝喜欢上幼儿园,和幼儿园的环境关系大不大,软件环境(小朋友、老师等)重要还是硬件环境(设施、饭菜)更重要?

这要看宝宝的性格来定,一般来说,外向型的宝宝更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而内向型的宝宝则需要外部环境来帮忙了。通常,软件环境比硬件环境更重要,如果老师很会哄宝宝,那宝宝适应起来就会快些。爸妈也要带给宝宝积极的情绪,让宝宝认为爸妈选择的是个很好的幼儿园,培养起他的道德感和归属感,宝宝也会很快喜欢上幼儿园的。

如何合理度过宝宝入园焦虑期


如何合理度过宝宝入园焦虑期

每年的新生入园,总会有一段不适应期,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要入幼儿园了,宝宝在爸妈的陪伴下一起到幼儿园报到。但是接下来的事情却让爸妈感到难过。有的宝宝哭闹着不让爸妈离开;有的宝宝前几天高兴地去上幼儿园,但是后来却在家耍赖皮,怎么也不肯再去了,满脸的眼泪让爸妈于心不忍,有的宝宝虽然在爸妈的哄骗下到了幼儿园,但爸妈却发现宝宝闷闷不乐,白天食欲不振,晚上噩梦连连——这样一个时期真难过,怎么帮助宝宝尽快度过呢?

焦虑反应属正常

宝宝第一次进入幼儿园,由于与爸妈分离所产生的一系列焦虑情绪的反应都是正常的,毕竟第一次离开了熟悉的家庭环境,离开熟悉的爸妈,进入一个陌生的地方,接触陌生的人,并且还要逐渐学会独立照顾自己。那如何减缓宝宝的这种焦虑情绪呢?这里我们介绍7个方法给大家。

7个方法缓解情绪

首先,提前使宝宝的心理有准备。宝宝对爸妈的依恋很强烈,让他们一下子离开爸妈,会使其依恋感受阻,产生分离焦虑症,引起不安全感。因而让宝宝对上幼儿园提前有个心理准备是非常必要的。爸妈可以在假期里或开学前带宝宝到即将要去的幼儿园门口或里面转一转,让宝宝熟悉一下环境。

其次,在家中给宝宝一定独处的时间和空间。例如在客厅的一角,利用橱柜或桌椅隔出一个独立的空间,让宝宝体验在视线中感觉不到成人注视的情况,在那里游戏、看图书等,培养宝宝的独立能力,减轻宝宝对成人的依恋感。

第三,让宝宝对幼儿园产生期待感,认为在幼儿园中老师是一个可以帮助自己的人,相信哥哥和姐姐也都是在幼儿园中快乐地学会本领的。

第四,爸妈还可以培养宝宝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衣、上厕所、吃饭等;生活习惯,如午睡等,帮助宝宝增加入园后的心理自信。

第五,爸妈要调整好心态,给宝宝以积极的暗示。当宝宝对爸妈产生依恋和依赖不想去幼儿园的时候,很多爸妈往往心软、动摇。须知,宝宝虽小,对爸妈的情感、心态却是十分敏感的,当宝宝察觉到爸妈的动摇心态时,会强化他不愿上幼儿园的想法。所以爸妈应把握好心态,保持愉悦的情绪状态,送宝宝进幼儿园,并对宝宝的点滴进步予以及时鼓励,例如:“今天你只是到幼儿园门口时才哭了一次,真棒”、“你是笑着和妈妈说再见的,好乖”等。

第六,引导宝宝和老师交往。由于是很多宝宝围绕几个带班的老师,有的时候,如果宝宝不能够阐述自己的需求,可能会被老师忽视。所以爸妈应教育宝宝学会和老师交往,有什么需求去跟老师说,相信老师就像妈妈一样能够帮助自己,爱自己。例如,想喝水了就要说:“老师,我想喝水”等。另外,爸妈也要告诉宝宝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并与老师及时沟通,尽快消除宝宝由此产生的负面情绪。在与同伴交往方面,要告诉宝宝小朋友间要相互谦让、合作,有玩具要一起玩,与小朋友之间有了矛盾要找老师,不能打架。爸妈可以通过幼儿园老师了解班上有哪些小朋友是住在同一小区或邻近地区的,这样可以互相联系,彼此串串门或相约在双休日共同到郊外或游乐场玩耍。既可以增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哦,同时宝宝有了熟悉的伙伴,大多就愿上幼儿园,从而缓解分离焦虑。

第七,当宝宝从幼儿园回到家,爸妈可以问他在幼儿园里都学了写什么,今天最高兴的事情是什么等,了解宝宝的心理感受,及时帮助宝宝消除一些情绪问题。

入园焦虑是每一个宝宝都要经历的,度过了这一阶段,爸妈会发现,宝宝越来越活泼,他已经爱上去幼儿园了。

前辈妈妈经验谈

1、是不是所有的宝宝初次上幼儿园都会哭?

一般都会哭的,因为离开爸爸妈妈,离开熟悉的环境,宝宝有些难适应。不哭的宝宝也有,但只占少数。

2、要哭的宝宝,一般是哭多久,最长的是多久,有没有连续哭上两三个星期的?

这主要看宝宝的适应能力,还有爸妈的态度,一般一个星期左右宝宝就会停止哭的,但有极个别的宝宝会哭上一个月。爸妈不要因为宝宝哭就不送宝宝进幼儿园,除非宝宝病了。

3、老师一般是如何对待这些宝宝的,如何哄他们的?

老师通常都会仔细观察宝宝,用引开注意力等方法来平息宝宝的情绪。

4、多久才会让宝宝喜欢上幼儿园,和幼儿园的环境关系大不大,软件环境(小朋友、老师等)重要还是硬件环境(设施、饭菜)更重要?

这要看宝宝的性格来定,一般来说,外向型的宝宝更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而内向型的宝宝则需要外部环境来帮忙了。通常,软件环境比硬件环境更重要,如果老师很会哄宝宝,那宝宝适应起来就会快些。爸妈也要带给宝宝积极的情绪,让宝宝认为爸妈选择的是个很好的幼儿园,培养起他的道德感和归属感,宝宝也会很快喜欢上幼儿园的。

帮孩子度过父母离婚适应期


Nancy和George结婚6年了,他们有一个5岁的小女孩Jane。Nancy是个家庭主妇,George在一家贸易公司工作,他们俩都很爱Jane。但是,在Jane还只有4岁的时候,Nancy就开始感觉到George已经不太在意自己,还经常找借口不回家。有一天,Nancy偶然发现George和他公司的另一个女同事已经住在一起很长时间,George最终也承认了。Nancy很痛苦,她知道,如果最终她和George离婚,将难免在女儿的心里留下阴影。Nancy和George为此谈了很多次,虽然最终两人还是决定办理离婚,但是为了尽量减少因此而对女儿的消极影响,他们还是决定咨询家庭婚姻治疗专家的意见。

家庭与婚姻治疗在美国是很普遍的专业服务,为他们提供咨询的专家向Nancy和George指出,在涉及孩子的离婚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首先,夫妻双方要避免在孩子面前互相指责对方,以免造成孩子的“忠诚分裂”。在离婚前的一段时间,夫妻双方在心理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苦闷、抑郁的心理状态,有时会在孩子面前指责对方,说对方的坏话,从而无意中将孩子卷到夫妻之间的争执上来。这样,孩子就在不断地被迫选择“相信父亲”还是“相信母亲”。夫妻之间在孩子面前指责对方,不仅彼此伤害了对方在孩子心目中的威望和形象,而且,会给孩子造成十分沉重的心理负担。有些孩子甚至会产生是因为自己造成父母离异的想法,由此而留下长久自责的心理阴影。

其次,双方要一起很坦诚地向孩子说明离婚的事实和安排。夫妻双方在最终作出离婚的决定之后,应该一起向孩子解释,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原来相爱,所以在一起;但现在爸爸和妈妈不再相爱了,所以要分开。但是,爸爸、妈妈会一直都爱着孩子。在和孩子交流时,不需要太多涉及夫妻俩过去个人的矛盾,而应该侧重将来与孩子有关的安排,例如,爸爸(或妈妈)什么时候会搬走,搬去哪里,孩子的学习安排和生活安排是否会有什么变化。同时,将另一方的探视时间的安排也提前告诉孩子。父母在作出上述安排时,要考虑尽量减少孩子生活和学习安排的变化,包括保持孩子与爷爷、奶奶等亲戚的联系,由此降低离婚对孩子的影响。父母与孩子一起交流,能让孩子知道这是父母共同作出的决定,而且父母依然会照料、关爱自己,这样,孩子心中可以保留多一些安全感,不会感觉到被遗弃。

第三,父母对于孩子可能出现的行为逆转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无论父母采取什么措施,孩子对于父母的离婚还是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焦虑和担忧。因此,一些原本已经比较独立的孩子会表现出害怕与未获得抚养权的父亲或母亲分开。在行为上也可能会出现倒退的现象,例如5岁的小孩会像2岁的小孩一样吮吸手指,甚至尿床等。也可能出现退缩、无缘故地向父母发脾气,大声啼哭等现象。这些都是孩子在适应父母离婚的过程中可能表现出的过渡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行为会自行逐渐消失。对此,父母应该更多地理解和引导,不应该一味指责、讥讽,否则会导致幼儿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离婚是日益普遍的社会现象,但只要夫妻双方能冷静地协商、处理好孩子的抚养和教育等方面的问题,最终还是可以为孩子的成长保留一个温暖的空间,让孩子感受到爱和幸福。

宝宝初上幼儿园如何度过适应期?


新入园的孩子有哪些反应?经验丰富的幼儿园老师为家长们提供了一系列建议,以便帮助孩子和家长共同度过适应期。

一、准时接送,不中途探望

首先,老师安慰家长们,早上入园,孩子由于不适应出现哭闹现象是正常的,在所难免。因此,家长一定要保持冷静,不管孩子怎么哭,走就走的干脆,“一步三回头”只会让孩子哭得更凶。有的家长走后又返回来,在窗口张望,老师认为这样做是一大忌,一旦被孩子发现,不仅自己的孩子心神不宁,还会影响其他幼儿的情绪。他们还特别提醒家长,在开学初接送孩子都要提早一些。早上早送,可以避免哭闹而影响吃早餐;下午早到,以免孩子在其他幼儿被接走后产生孤独感。

二、要走路回家

老师指出,孩子刚刚入园,离开家人一整天,再见到家人就会有撒娇的表现。家长接到孩子后可以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但仍然要注意坚持让孩子自己走路回家。“一方面,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完全能够做到自己走路回家;其次,坚持让孩子走路回家,也是给他一种已经长大了的心理暗示,有利于孩子的心理成熟。”

三、要保持平静

对家庭而言,孩子入园是一件大事,尤其当孩子对幼儿园表现出强烈的排斥情绪时,家长们也常常会产生不小的心理压力。老师认为,孩子对幼儿园生活的不适应往往受环境和成人态度的影响。因此,建议家长在家中要尽量保持往日的平静氛围,不要过分渲染对入园问题的关注,以免造成孩子紧张的情绪。家长平和的态度为孩子及早适应幼儿园生活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要分享快乐、主动沟通

孩子来到陌生环境,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心理压力,如何给他们减压、缓解紧张的心理呢?老师建议家长在孩子回到家后,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回忆幼儿园里的“快乐”,比如认识了哪些小伙伴,做了哪些好玩的游戏,“成人以平静略带羡慕的态度和孩子分享快乐,有利于孩子建立良好的情绪体验。”

主动和孩子沟通,聊一聊幼儿园的生活,给他讲喜欢听的故事,陪他玩好玩的游戏,这些对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都十分必要。

五、家长要用积极、轻松的情绪去感染幼儿

做家长的不难发现,孩子很注意倾听大人之间的谈话,而且非常容易受到情绪暗示。因此,如果家长用愉快的口气谈论和幼儿园有关的人或事,把孩子入园当做一件高兴事来讨论和迎接,就能给孩子一个正确的引导。老师推荐家长们可以试试这样的心理暗示:“哥哥本领真大,宝宝上了幼儿园也会这么能干的!”“一个人玩没意思,去幼儿园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才开心呢!”这些言语会让孩子对幼儿园产生期待和向往的心理。

同时,家长也应该尽早给孩子灌输这样的想法:你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要暂时离开家、离开爸爸妈妈去幼儿园和老师、小朋友一起生活,因为小朋友到了这个年龄都要上幼儿园。

六、要积极配合

一些家长认为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就是幼儿园的事了,一日三餐、睡觉和游戏都有人管,自己终于不用操心了。但老师提醒家长们,幼儿园生活与家庭生活有许多不同之处,家长要主动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游戏和学习,了解幼儿园对孩子的要求并积极配合,因为对孩子坚持与幼儿园“一致”、“一贯”的要求是很必要的。

七、正确看待孩子出现的反应

分离的焦虑会给孩子在情绪、饮食、睡眠、行为等多方面带来波动,比如入园时情绪不安、哭闹;入园后出现食量减少、便秘、消化不良;少数孩子出现夜惊、夜哭现象;一些孩子变得依恋增强、行为退缩、沉默不语、反抗性增强;还有一些孩子因为哭闹、不爱吃饭导致体质减弱或体重下降。

老师指出这都是对新环境的一种反应,是一个孩子成长所必须经历的,等情绪稳定后都会自行消失。而适应新环境本身就是心理走向成熟的一种表现,家长对此要有足够的理解和心理准备。

其实,孩子入园,被分离的焦虑困扰的除了孩子还有家长。因此,幼儿园老师也对家长们提出了“七忌”,希望家长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采取正确的方式。

一忌甜水等待

在接孩子的大军中,很少有家长是空手来的,水尤其必不可少。不少家长都跟老师嘱咐过:我们孩子从来不喝白水,在家都是喝带甜味的。接孩子时也惟恐孩子因为不习惯而喝水不足,早早准备好梨水或放了冰糖的水。老师说,其实每天都有“甜水等待”,反而会影响孩子在幼儿园的正常饮水,长此下去还会影响幼儿的健康。

二忌追问孩子

家长总是十分关心孩子刚入园的情况,但此时的孩子还不太喜欢幼儿园,不要追问“幼儿园好吗?”“老师好吗?”“老师喜欢你吗?”这些问题往往会造成孩子更大的心理负担。

三忌迁就放纵

孩子心里不痛快就会莫名其妙地发脾气,家长会发现刚入园的孩子更加爱撒娇和耍赖。这个时候,家长不要认为孩子在幼儿园里委屈了一天,以“同情”和“补偿”的心态对待他,可以用转移的方法排解孩子心中的不快,而不是迁就放纵。

四忌时送时停

有些家长为了满足孩子的心理,常常会送两天停两天。这样不利于孩子适应新环境,应该坚持送孩子上幼儿园。

五忌零食补偿

家长惟恐孩子在幼儿园吃不饱,在家里准备了很多零食,这会使孩子更加不好好在幼儿园吃晚饭,因为每天都有零食补充,孩子会在吃饭时留有余地。

六忌偏听偏信

家长对刚入园的孩子不放心,会对孩子提出很多问题。由于这一阶段的孩子常常把想象与现实相混淆,会说出与事实不相符的答案。比如孩子之间发生不愉快了,孩子往往会说:“XX小朋友打我了。”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不要“偏听偏信”。此外,孩子在回答问题时还往往会将问题的结尾作为答案,比如家长问:“你尿裤子了吗?”孩子回答:“尿裤子了。”家长问:“你吃没吃饱?”孩子会答:“没吃饱。”老师建议家长多和带班老师沟通,客观地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七忌打破孩子的生活规律

最后,老师再一次对家长强调,幼儿园的生活很有规律,定时吃饭、定时午睡。周末回家后,如果家长打破这些规律,等孩子再回到幼儿园,又需要时间调整作息,会让孩子很容易感到不适应。

宝宝的入园不适期要怎样有效度过呢


快速适应三步曲

每个孩子的适应能力不同,入园适应期有长有短。三个简单的小方法可以帮助宝宝快速适应新生活。

入园前期:培养宝宝定时定点用勺吃饭、用杯喝水、用便盆大小便并会叫、按时自己睡午觉、用语言表达需求等习惯。

入园临近:入园前两个月左右,让宝宝逐步适应幼儿园的作息时间。经常带宝宝去幼儿园散步,以熟悉环境。

入园以后:不可因宝宝哭闹就不去幼儿园(这点对家中老人尤其重要)。可以和宝宝多聊聊幼儿园里的趣事,对他(她)的点滴进步予以表扬,增强宝宝去幼儿园的兴趣。

9月份,宝宝该进幼儿园啦。入园哭闹、拒绝吃饭、不肯睡觉等种种入园不适征候群,令妈妈手足无措,心疼不已。

入园不适征候群

从出生起,宝宝就一直生活在家庭中。进入幼儿园,则是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宝宝必须建立新的生活习惯,以及培养与陌生人(小朋友、老师)的交往。由于年龄幼小,还不具备足够的自我调节能力,又离开熟悉的家人,孩子会对种种变化心存恐惧,精神紧张,具体表现为哭闹、拒食、拒睡,甚至本已能控制的大小便又拉在裤子上。

此外,由于情绪的巨大变化,宝宝不吃或者吃得很少,易导致营养摄入不平衡、免疫力下降。加上第一次过集体生活,孩子们游戏、作息同处一室,增加了孩子受病原体侵袭的几率,一旦个别幼儿得病,抵抗力较差的同伴必然首当其冲被传染。

营养保障最重要

作为幼儿正常的心理表现,妈妈们不要过分担心,应该坚信适应集体生活后,宝宝会更快乐、健康地成长。

对新入园的宝宝来说,营养保障最重要,这样才能帮助从容渡过这段“焦虑时光”。一方面,下课后可以为又累又饿的宝宝准备一顿加餐;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孩子补充一些儿童专用的营养素。

帮助孩子度过四大叛逆期


小孩子们都有一定的叛逆时期,那么做为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安然的度过人生的四大叛逆时期呢?以下就让我们来详细的了解下孩子们的各个叛逆时期应该来教育吧!对于养育孩子起到有利的帮助!

第一个叛逆期:8个月的烦躁您感到陌生

人见人爱的宝宝本来对任何人都微笑,谁抱都没问题。可是,突然有一天,他就不再接受随便什么人的拥抱,对所有不属于亲近范围的人都板着小脸,无忧无虑的笑容变成了不安和焦躁;从早到晚粘着妈妈,只要妈妈一远离,他就不满地自言自语,唠唠叨叨。这样的时候,往往连爸爸的亲吻也不能让他平静下来。只有天天在他身边,给他喂食换衣的妈妈才能靠近他。

到底怎么了?

宝宝开始认生了,不仅能够区分亲人和陌生人,亲人之中也有感情深浅的区别。除了最亲近的妈妈,他甚至需要和任何人保持距离,以拥有私人空间。他开始意识到自己并不是可以任人摆布的娃娃,个性已经慢慢显现出来。这个时候,宝宝的世界就是他所看到的世界,那些在他视野外的物体就是在另外的世界里。早教网

他认为妈妈的存在是依赖着他的,如果妈妈离开他,进入一个没有他的世界,简直是把他排斥到妈妈的生活之外了,那他怎么可能接受呢?!设身处地的替他想想:你的宝宝其实真的很不明白,“为什么我的妈妈不能24小时都跟我在一起呢?”

如何度过这个时期?

顺其自然地让他与陌生人交往,不勉强他,但也别太纵容他。尽量注意给他安全感就好。

别强行和他分开,只为了让他习惯没有你的日子。不要指望短暂的消失就可以让他慢慢习惯与你的分离。

如果你已经开始重新工作,白天必须和他分开,给他留下一个带有你味道的物品,比如一件柔软的睡衣,一条丝巾,让他感到你并没有完全离开。不要以为他不明白你所说的话,告诉他你会很快回来,不需要滔滔不绝,仅仅是一些简单的句子就足够了。比如:妈妈喜欢你,妈妈亲亲你,妈妈很快就回来,这些简单的句子会让他安心一些。

不要在他睡觉的时候出发,不要不和他说再见就走。也许你会觉得在这样做比起在他绝望的哭叫声中出门要轻松的多;但是下一次,他甚至会抗拒睡眠,因为妈妈会在他无知无觉的时候消失。

玩藏猫猫。藏了自己的脸,然后再显现出来,反复几次,再藏自己的脸,然后显出一个小娃娃,这样尽管我们不在他身边,但是替代品还存在。第二个叛逆期:1岁半到2岁半拒绝的年龄

第二个叛逆期:1岁半到2岁半拒绝的年龄

喂饭的时候,他转过头去拒绝;穿衣的时候,他左顾右盼,假装没看见;或者直接说“不”!他反对所有我们的建议:出去散散步,或者洗个澡,去外婆家看看,甚至一些平日喜爱的事情他也要故作姿态地拒绝。

到底怎么了?

到目前为止,孩子只做父母对他说应该做的事情。但是现在,他开始发现:你们不做他想做的事情。进一步的发现,甚至父母在竭力和他对着干。他没权利碰那些漂亮的花瓶,不能吃那些眼花缭乱的食品,不能跑快了不能穿少了不能……

在1岁和18个月之间,孩子们从父母的嘴里发现了“不”这个词——简单但是神奇的,带有权利的词汇。不,是对自我的强烈确认,不,是对自我意愿的深刻表达。我自己决定自己的事!孩子的自我意识进一步觉醒了。

如何度过这个时期

他的第一个“不”还是比较容易扭转的,因为他们还没学会讨价还价。首先你要坚持自己主张,然后开始想办法:这时候可以运用一些分心术,比如说:妈妈要去购物,但是可以经过街头那个小公园。他一定会自己穿好衣服,忘记自己说过不要出门的。

在一些主要问题上,学会斩钉截铁:就是这样,没有别的选择!父母之间可以搞配合,意见统一,不给孩子留余地。

掌握原则

睡觉时间,好的吃饭习惯,对别人的尊重,这些是您不可以妥协的,其他,比如是穿粉裙子还是红裤子,为什么不让孩子自己选择呢?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的拒绝也越来越难以被扭转,以至引起沉不住气的妈妈爸爸和他冲突。孩子似乎一直在挑衅父母的决定权:到底谁是头儿?这时,父母要做的就是让他明白,这件事情上,“头儿”绝对不是他。当然,有一些父母所采取的息事宁人的妥协做法,或许可以换来暂时的轻松,但是小顽固更需要的是学习对事物尺度的掌握。

宝宝开始认生了,不仅能够区分亲人和陌生人,亲人之中也有感情深浅的区别。除了最亲近的妈妈,他甚至需要和任何人保持距离,以拥有私人空间。第三个叛逆期:1岁半到4岁半长脾气了早期教育

第三个叛逆期:1岁半到4岁半长脾气了

他为一丁点儿事就乱发脾气:被禁止吃一块糖,你拒绝把手机给他,或者只为了你让他停下手中的玩具而来吃饭,他就变得出奇的暴力,哭闹得昏天黑地,而且此时正是他开始说话的年龄,他甚至会说一些你接受不了的话:妈妈坏,讨厌妈妈之类。

到底怎么了?

您的孩子目前正处在一个新的阶段:人生第一个叛逆时期。从学会说“不”到发动战争。他的愤怒经常和他被剥夺的权利联系在一起:您拒绝他的愿望或者没收了他的物品。这个年纪的孩子只知道享受欢愉。当快乐被剥夺,他们还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不会忍耐和包容;当然,这和他没有完全发育成熟的脑部有关。

如何度过这个时期

保持冷静

这是正常的孩子举动,人性弱点,不要丧失教育孩子的信心以及无端去找寻自己教育的错误。

如果您大声喊叫,只会火上浇油。也许他会因为你的暴力举动而停止哭闹,但是内心深处他会更加没有安全感。

面对这样的哭闹,不如先自娱自乐转移注意力

“来,我们来听音乐!我们来跳舞!”如果他还是不理睬你,那么您可以自己先开始,如果这样还不能让他平静,让他自己回自己屋里生闷气吧。和他隔离一段时间,当他开始平静下来,重新和他在一起,“现在我们可以出门玩了吧?口渴了吧?”

在公众地方和家中,注意用同样态度对待孩子

否则,孩子的自我表现欲加上愤怒简直可以培养出一个好演员。拥有众多观众的注视,在他就犹如找到了保护伞,他会变本加厉地哭叫。如果孩子当众哭闹,马上隔离孩子和众人,尽快把他带回家。

避免让他跟您对着干,每次尽量给他一个选择,比如面对早上不愿去幼儿园的孩子:咱们去幼儿园,还是上医院?

每次哭闹之后,对于一个孩子来说都经历了一场身心疲惫的斗争,哭喊后还要伴随几分钟的抽泣,此时应该让他放心你们的关系并没有因此改变,轻轻的拥抱让他忘记刚才的不愉快。最后,安慰孩子,告诉他你理解他的感受,他有权利生气,然后否认他的抗议,虽然哭闹,但是这并不能改变你的决定。

第四个叛逆期:2~5岁独立的宣言

突然有一天,他决定什么都自己干:自己起床,自己穿衣,自己摁电梯上的按钮……甚至自己去幼儿园!谁帮忙他跟谁急;第二天,他又什么都不想做了,甚至自己的袜子都懒得脱,哪个才是真正的他?

到底怎么了?

从拒绝他人的阶段过来,孩子开始有独立自主的渴望。独立完成的愿望显示了他小小的权利欲望,以及挑战自我极限的本能:他想看看自己到底能对自己的环境做多少改变呢?这正是一个让孩子进步的好机会,但是很多家长却还没反应过来,仍然一成不变的对他照顾得无微不至。家长善意的保护性措施扼杀了孩子独立自制能力。另外惰性也干扰和影响孩子的进步,难怪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如何度过这个时期

鼓励支持他独立自主的愿望,比如他决定自己穿鞋,尽管左脚穿入右鞋。你要做的是保持事物的趣味性,给予方向性的指导。仅仅去帮助他记忆什么标志可以区分左右脚,最终祝贺他的进步!

一些小的损失是必然的,也许目前您耽误一些时间,但是从此以后,您会赢得更多的时间。一个孩子有学习的欲望,他心里的成熟度已经前进了一大步。相反如果您阻止他的求知行为,他可能会丧失这种学习能力。如果您赶时间,那么尽力在平时多让他练习或者直接帮助他完成。如果到4岁,他还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进度,那么您应该重新审视以前的教育方式了。

也许衣服系错了扣眼,脸没洗干净,接受他做的不是很完美的事情,不要苛求。

当然,您不能忽略安全问题。在他提出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事情的时候,向他解释一个年龄段有一个年龄段可以做的事情,目前他还太小。让他期待自己的成长吧。

本网站小编总结:叛逆时期的宝宝往往不喜欢听父母的话,反抗心理比较大,在孩子们的这一时期,家长们要有足够的耐性,不可采取打骂的教育方法,多掌握一些育儿的知识对于宝宝们的健康成长很重要!

家长如何帮助宝宝顺利度过入园过渡期


对宝宝来说,幼儿园是一个全新的场所。即便他曾经上过这个幼儿园的亲子班,或者来幼儿园参观、玩耍过,但正式入园后,要在幼儿园陌生的老师和伙伴的陪伴下度过一整天,对这么大的宝宝来说,的确是个很大的考验。有些孩子刚开始会觉得上幼儿园特别痛苦,即使几周之后仍然不能适应。如果你的宝宝也是这样,别太着急,也别责备宝宝或是你自己。孩子们各有各的脾性,入园过渡期也各有快慢。放心,你家宝宝早晚会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同时,你也可以参考以下方法,尽量缩短这段难熬的“入园过渡期”:

1. 跟宝宝的主管老师多沟通

问问老师宝宝在你走之后的表现如何。他是继续不依不饶地哭?还是哭了10分钟后就被其他活动吸引了注意力?如果可能,尽量把宝宝的性格和喜好等告诉老师,让老师能够更好地了解他。如果宝宝有任何特殊的习惯,你也应该坦白告诉老师。如果宝宝班上的小朋友比较多,这种沟通就会更为重要。如果你觉得说不清楚,或担心老师记不住,完全可以把这些写个小字条给老师。虽说幼儿园里孩子多,老师肯定无法个个兼顾。但如果她对宝宝的了解能更全面,自然就能更好地引导宝宝。

2. 培养友谊

邀请和宝宝一个班的幼儿园小朋友来家里玩,发展宝宝和小朋友之间的友情。如果可能,其实你也可以从一开始就请老师把孩子和他之前认识的小朋友安排到一个班,因为如果班里有一个宝宝熟识的小朋友(甚至是好朋友),他多半会更愿意去幼儿园。

3. 让宝宝在园的时间更灵活

如果可能(比方说幼儿园同意,而你或家人也有时间),你可以逐渐延长宝宝在幼儿园待的时间。比如,从2小时、一上午到一整天等等,这种方法或许可以让宝宝以一种更平和的方式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有些幼儿园可能在宝宝刚入园的时候,也会有一些变通措施,比如开始是半天或者爸爸妈妈可以陪半天等等。

4. 坚持送宝宝去幼儿园

在宝宝不生病的情况下,尽量每天坚持送宝宝去幼儿园。如果情况允许,你可以早点来接宝宝,但一定要坚持送。否则,十天半月再来,宝宝的心情可能又要重新翻山倒海一次。所以,无论宝宝在幼儿园待的时间是短是长,每天都要坚持让他入园。

5. 避免询问负面问题

宝宝从幼儿园回家后,尽量引导他说一些幼儿园有趣的事情。如果宝宝身上没有任何伤痕,就别问“有没有人欺负你啊?”“老师有没有批评你啊?”等负面的问题。另一方面,全家人表面上都别把宝宝入园太当个“事”,举止言谈之间,不要流露出你们的担心和焦虑。

6. 跟宝宝再见时要干脆

有些宝宝,如果你跟他在园门口再见时不那么缠绵,他可能会更容易接受幼儿园。跟宝宝道别的时间越久,分离的过程对你和宝宝就越痛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