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个故事:动物园的大象,每天的生活只是在围栏里吃吃草和香蕉,玩玩自己的鼻子,而拴着它的只是一根细细的链条。有人问饲养员:“大象那么大的力气,为什么不挣脱链条走开呢?它一直都是这样的吗?”饲养员解释说:“当大象还很小的时候,便被一根粗锁链拴在牢固的柱子上。每天,小象都会拼命地试图挣脱锁链逃跑,但是它的每一次尝试均以失败而告终。最后,小象放弃了努力,不再尝试。日子一天天过去,小象长成大象,可它依然乖乖地被一根细细的链条栓在围栏里,无法享受自由。”

为什么大象不设法挣脱那根链条和柱子?它的力气已经足够大了!原来,它早已习惯了“听话”,即便长大的它已经能够挣脱细细的链条,但是人没有让它走,它还是会听话的呆在原地。有些太听话的孩子就如同这头象,从小到大就只会听从父母和老师的话,自己已经忘记了怎么去作决定,长期处于这种心态中,就不会相信自己的任何感受与判断,总是以别人的标准去衡量,没有自我,没有自信,自然谈不上独立性、创造力了。

而有些不听话的孩子却更喜欢去独立思考,他们更喜欢自己去尝试,他们从来不以别人的看法作为自己的想法。所以这些不听话的孩子更有独立性,更有创造力。孩子绝非“生而知之者”,只是每一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都可以走进天才的殿堂。大多数孩子之所以与天才擦肩而过,关键是最爱他们的家长与老师无意中将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扼杀在摇篮之中了,而一味的要求孩子听话有时候也是一种变相的扼杀。

俗话说“淘丫头出巧,淘小子出好”。在很多情况下,“淘气”是孩子聪明、富于想象力和创造性的表现。因此,我们应该保护孩子的“淘气”,赏识孩子的“淘气”,甚至和孩子一起淘气,让孩子在淘气中学习,在淘气中进步。世界上从没有完美的人和事,要求一个人绝对听话也是不现实的。每个人自己的人生都要靠自己一脚一脚走来的。不听话,可能会让父母、老师头疼,也可能自己会多走一些弯路,可又有什么关系呢?每个人都是在不断尝试——犯错——改错中成长起来的。

无论对于“听话的好孩子”还是“不听话的坏孩子”,我们要适度降低对他们的期望与要求,鼓励他们真实地面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鼓励他们在尝试中不怕犯错误,注重过程的体验和收获,不听话的孩子一样可以有成功的人生。

亲爱的家长们,请快快摘掉“好孩子”的面具吧!;别让他们为了保持“完美形象”而戴上的沉重“面具”,让他们放开手脚,成为最优秀的自己。

相关阅读

错过黄金阶段宝宝难成大器


科学研究发现,婴儿的头部发育很快,正常情况下,最初六个月内,其头围可增加四分之一左右,脑重量翻一番,从出生时的350~400克,半岁时就增加到700~800克。可以说这一时期是大脑发育最重要的阶段。

语言上的学习

家长要抓住时机与宝宝进行对话互动,在孩子表现得愉快时,引导孩子叫出ma-ma、ba-ba等。如果宝宝模仿得清晰准确,应该及时以笑语或亲吻表示鼓励。

行为上的专心

对婴儿学习活动的时间要有意识、有计划地逐渐延长,切忌学一点马上去玩一下,玩不到一会儿,又学一点,然后又去玩。这样会使婴儿分心,不能专注地做好一件事。

练习运动独坐

半岁的宝宝开始慢慢学着坐起来了。父母要先帮助婴儿靠着支撑物坐起,然后一点点地减少支撑物,最后撤去一切外力的支撑,使其学会独自坐稳,并慢慢加长独坐的时间。有时婴儿自己歪倒,要让他自己去努力翻动,必要时再帮扶宝宝坐起来。这能促使其养成一定的独立性。

自信心的培养

经常在宝宝的周围多放些不同的玩具,让他自己选择。在发现他最喜欢的玩具后,故意放在离宝宝远一点的地方,逗引他自己爬动伸手去抓取。长此以往,孩子的自信心会一天天地建立起来。

扩大人际交往

父母要积极地用丰富的语调、口气与孩子交流,逗孩子欢笑。除了父母之外,还要让宝宝接触其他亲人和陌生人,这样孩子的性格就会开朗阳光、包容坦荡。

错过黄金阶段宝宝真的难成大器?


科学研究发现,婴儿的头部发育很快,正常情况下,最初六个月内,其头围可增加四分之一左右,脑重量翻一番,从出生时的350~400克,半岁时就增加到700~800克。可以说这一时期是大脑发育最重要的阶段。

语言上的学习

家长要抓住时机与宝宝进行对话互动,在孩子表现得愉快时,引导孩子叫出ma-ma、ba-ba等。如果宝宝模仿得清晰准确,应该及时以笑语或亲吻表示鼓励。

行为上的专心

对婴儿学习活动的时间要有意识、有计划地逐渐延长,切忌学一点马上去玩一下,玩不到一会儿,又学一点,然后又去玩。这样会使婴儿分心,不能专注地做好一件事。

练习运动独坐

半岁的宝宝开始慢慢学着坐起来了。父母要先帮助婴儿靠着支撑物坐起,然后一点点地减少支撑物,最后撤去一切外力的支撑,使其学会独自坐稳,并慢慢加长独坐的时间。有时婴儿自己歪倒,要让他自己去努力翻动,必要时再帮扶宝宝坐起来。这能促使其养成一定的独立性。

自信心的培养

经常在宝宝的周围多放些不同的玩具,让他自己选择。在发现他最喜欢的玩具后,故意放在离宝宝远一点的地方,逗引他自己爬动伸手去抓取。长此以往,孩子的自信心会一天天地建立起来。

扩大人际交往

父母要积极地用丰富的语调、口气与孩子交流,逗孩子欢笑。除了父母之外,还要让宝宝接触其他亲人和陌生人,这样孩子的性格就会开朗阳光、包容坦荡。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孩子为什么不听话


宝宝从2岁开始,爸爸妈妈可能就会发现孩子慢慢变得淘气了,有了自己的小主意。“不听话”的孩子真的成为了很多爸爸妈妈心中的一大烦恼。对于不听话的2岁孩子,爸爸妈妈讲道理,可能TA还听不太懂,但是又不能打骂孩子。那么,究竟孩子为什么不听话?孩子不听话怎么办呢?一、孩子为什么不听话

1.运动能力的发展

宝宝的身体活动能力逐渐成熟,异常渴望扩大自己的独立活动空间,因此不断地去独立尝试做新的事情。这时,很多妈妈对宝宝的行为会加以阻拦和限制,使宝宝产生不满情绪,自然就跟妈妈对着干了,所以“不听话”。

2.自我意识发展

宝宝两岁以后,自我意识开始发展,活动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有所提高,加上他开始意识到了“我”的力量,因而什么事都想参与,但这种表现往往与你的规范相抵触。如果你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他身上,他就会反抗,进而产生挫折感,时间一长就变得越来越“不听话”。

3.好奇心得不到满足

宝宝好奇心强,对什么都要摸摸碰碰。如果你不理解这种好奇的探索心理,认为宝宝是在胡闹、调皮而限制他的行动,甚至训斥、打骂他,很容易引起宝宝不满,“不听话”就由此而生了。

二、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1.立规则

有时候孩子不听话,不愿与家长配合,是因为他不了解或忘记了行为的规则。再一次的提醒孩子,可以让孩子体会和了解,但要注意表情和声调,不要用喊叫的方式,要用坚定、温和的声调来对孩子说明或提出要求。这时我们家长要切记,在人多的地方讲话要小声点,这样既不会妨碍别人,也容易让孩子接受。如上街购物时,我们可以对孩子说:“我们今天上街是要给奶奶买礼物,其他东西一律不买”。家长在向孩子解释规则时,应该避免预先就认定孩子不听话。例如,“你要我说几百次,才会听话”。这会让孩子更加的任性和固执。

2.作榜样

年龄小的孩子虽然知道指令和规则,却很难决定该怎样做。当他不行动或不接受指令时,我们又以为孩子不听话。因此,在让孩子了解行动规则的同时,还要指点他(她)怎么做。例如,书如何摆、玩具怎么收、坐要怎么坐、话要怎么说等等。

3.严肃谈话

当孩子不听话时,成人用“责骂”或“处罚”来处理,常常很容易把主观的气愤、激动、疲倦、厌烦的情绪渗入行为的处理中,致使孩子的身体感到痛苦不适(体罚),心理产生恐惧,意志遭到压制,因此很难接受家长长篇大论的说教,反省自己不良的行为,更难以纠正孩子的不当行为了。

此时,如果我们家长与孩子进行“严肃的谈话”,就会让孩子心领神会。例如,先暂时停止他(她)的动作或行为,请他(她)到一个角落,好好的跟他(她)谈,可能会比大声责骂和处罚,更能启发孩子的良知,思考自己的不当行为。

4.耐心纠正

我们常常发现孩子不听话的原因,大多是由于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犯下一些不同类型的错误,长期下来,造成了孩子不良的行为。例如,一些父母认为孩子小,任性、胡闹、不听从吩咐是一种自然现象,长大就会变好或变听话,孩子的行为是累积的,长期下来就更加的不听话,甚至出现叛逆的情形。

孩子的行为是累积而来的,好的行为累积就变成好的习惯、好的道德,反之亦然。行为的养成和教育都是长期性的,所以不听话的行为也需要长时间的纠正与教育。孩子对人不礼貌或有其他不听话的行为,父母不能“充耳不闻”,要随时负起纠正的责任。如果我们缺乏这个耐心,实际上就是在姑息孩子更不礼貌、更不听话。

5.共同教育

孩子有很强的社会意识、荣誉感和自尊心。爸爸妈妈可以利用孩子在幼儿园或者小伙伴中,在意他人看法的心理,来纠正他(她)不好的行为。

孩子的“听话”与“不听话”


3岁的强强是个很个性的小男孩儿,在众人面前爱表现,对大人的批评,高兴时会接受,不高兴时会大声抗议。一位开办幼儿园的朋友认真地对强强爸爸说:“你这孩子可得好好教育了,要不,你会害了他。”理由是,太个性的孩子很难适应幼儿园生活。

在生活中,许多家长也不自觉地要求孩子听话。在很多人眼里,孩子的好与坏,可用听话与不听话来衡量。

那么,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吗?记者采访了我省的两位儿童教育专家。

孩子的“听话”与“不听话”

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听话的孩子方便管理。这也是不少家长和老师在潜意识里更喜欢听话的孩子的原因吧。

这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孩子年龄越小,受环境的影响越大,自身经验不足,需要成人的指导才能健康成长。从这个角度看来,孩子如果“听话”也许能少走弯路,少犯错误,少受伤害。

另一方面,孩子不但是一个主动探索的个体,又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如果处处听话,自己就没有探索的机会,没有选择的机会,更没有自身经验积累的机会。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会相对降低,孩子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人如果还把他们看成小孩子,要求孩子什么都听成人的,这时就会出现问题,孩子会反抗成人的管教,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

与家长合作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把“听话”与叛逆对立起来是不妥当的。从儿童心理学来讲,孩子太听话或者太叛逆,都是不正常的。所以说,强强爸爸的朋友的担心,也不是多余的。“孩子的培养,关键在于把握一个‘度’。”

实际上,我们这里的“听话”,不是什么都听父母的,而是希望孩子与父母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互动关系。

那么怎样培养与父母“合作”的孩子呢?

第一,要尊重孩子,把孩子看做独特的个体,不要把孩子看做控制的对象,允许孩子在探索的过程中犯错,帮助孩子矫正错误,这样孩子自然就会与你合作。

第二,孩子情感和行为的独立是孩子长大、成熟的标志,并不意味着孩子与你作对,非要不听你的话。

第三,允许孩子有自己的选择,锻炼孩子自主选择的能力,不要从小就要求孩子长大后实现大人未完成的心愿,这其实是一件很残酷的事。

要相信孩子能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如果父母经常说:“你能行,我相信你的能力。”无疑会鼓励孩子去尝试,但在尝试的过程中,父母要给孩子提出合理的建议并加以指导,孩子会很重视你的建议,合作关系自然形成。

第四,要允许孩子与成人有不同的意见,允许孩子与父母争论。让孩子参与家庭或学校里的重大事情决策,这是对孩子价值的认可,孩子会觉得你尊重他的存在,那么,他也会重视父母的建议,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凡事与父母沟通、充分与父母合作。

第五,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父母要帮助孩子建立“是非”观念,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在孩子脑子里逐渐建立一个行为判断标准,孩子按照这个标准,才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才能学会控制自我。

如何教育太听话的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不同的气质和个性,与生性活泼、叛逆的孩子不同,有的孩子天生就文静、听话、乖巧。这类孩子的家长如果不注意,可能会使他们太内向、太顺从、太娇气,缺乏独立意识和探索能力。

那么,作为这类孩子的家长,该怎样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呢?

对于生来听话、乖巧内向型的孩子,首先要允许他的个性存在,不要强求改变他。特别是在孩子刚开始学习生活本领时,确实需要大人的照顾和帮助,父母一定要及时帮他们解决问题,不能只考虑为了锻炼孩子,而不顾及他们现有能力而让他们自己去做,长此以往又会使孩子形成焦虑型人格。

其次,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可以有意识地通过环境影响孩子,使之成为一个既听话又讲道理、既文静又活泼、既乖巧又有独立性的孩子。这种理想的状态需要长时间的培养,急不得,也急不来。

专家建议:

(1)鼓励孩子大胆触摸家里的物品。将危险品、不能动的物品收拾好,其他物品让孩子去触摸,如电话、电视机、电脑、音响、手机等等,只要孩子有兴趣,不要限制他,让他去学习使用。孩子在自由模仿和探索中,其独立思维的意识和动手的能力会得到充分的锻炼。

(2)鼓励孩子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在生活中遇到问题,要引导孩子说出他的想法,表扬和支持孩子的主见,并适当满足孩子的要求。

(3)不轻易批评孩子。在生活和游戏中,只要不是原则性错误,一般不指责他,其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孩子的独立意识和探索精神。

(4)不溺爱孩子。乖巧、听话的孩子,如果太溺爱,就会有性格懦弱、依赖性强的“毛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