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一: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意识

要想提高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首先要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意识。有了明确的意识,孩子才会自觉遵循,把自己的需要和自我管理结合起来,像对待吃饭睡觉那样,对待成长过程中的自我管理。

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二战中和二战后,都是世界的风云人物,他的愿望是从政、做首相,为此,他进行了长期的准备。他曾担任《晨邮报》的记者,到南非战场采访,并且积极写作,靠撰写文章赢得名声,参与上流社会的社交,结识权贵,发表演讲,树立政治威望……他凭借自己良好的自我管理意识,并且付诸实践,等待时机,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父母要帮助孩子认识到自我管理是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思想、言论和行动的意识,自觉地管理自己,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最大。

方法二:掌握科学的自我管理方法

科学的自我管理方法的形成需要父母的引导和帮助,然后在实践中孩子才会慢慢掌握。父母可以为孩子介绍自己或成功人士的自我管理的经验,让孩子学习和效仿,帮助孩子探索适合自己的自我管理新方法。下面是3种行之有效的自我管理方法。

系统科学的自我管理方法。此方法是将孩子的成长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去研究、设计和管理,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进行分析,使孩子的成长更加符合教育和成长的规律。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也会做出错误的决定,影响孩子的发展。向孩子解释系统的自我管理方法,遇事就可以多进行逻辑推理,找出最佳方案,少走弯路。

行为科学的自我管理方法。行为直观地体现在每个人身上,受孩子思想的支配而表现在外面,人们评价孩子也往往通过他的行为,从行为进行评估和纠正,可以帮助父母把一些不正确的思想消灭于萌芽状态,帮助孩子实现思想和行动的统一。

预见未来的自我管理方法。预见未来的自我管理,是源于对客观事物正确认识基础上的科学预见,帮助孩子预见某种决定或行为的后果,能够大大提高孩子成长道路上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使孩子的人生获得主动权。

帮助孩子掌握科学的自我管理方法,孩子就会学习用科学的方法来管理自己。父母要让孩子结合实际情况,运用合适的方法,帮助孩子管理自己。

方法三: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生活

父母在生活中总是为孩子包办代替,这会使孩子形成“只要我不愿意做的事情,父母就会帮我去做”的意识。因此,父母要通过各种形式让孩子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更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有能力管理自己的生活。在信心的鼓舞下,孩子会很好地管理自己的生活。

王辉小时候,妈妈总是会为他做好很多事情。他想自己试着穿衣服,妈妈不同意;他想自己吃饭,妈妈硬要喂他。王辉。觉得自己可以做好生活中的这些小事,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欣喜于孩子的想法,于是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

他第一次穿衣服时,竟然将扣子系错了,妈妈看到很想笑,但是她觉得这是孩子的第一次,于是好好地表扬了他一番,见到熟人就跟别人夸奖一下:王辉会自己穿衣服了。王辉听到夸奖以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热情更高了。

明年他就要上幼儿园了,妈妈对他一点也不担心,她相信孩子自己会好好照顾自己的。

孩子能否管理好自己的生活,是自我管理能力中最重要的。如果孩子连自己的生活都无法管理,那么,就很难相信他会在其他方面更好地管理自己。

只要孩子可以做的,父母就不要代办。衣服脏了,教给孩子如何去洗;孩子的房间乱了,教给他自己去整理,父母可以在小事中逐渐锻炼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方法四: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各方面都很不成熟,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总会表现出情绪不稳定,偶尔会大喜大悲,偶尔会焦躁不安,而善于管理自己情绪的孩子,在这方面的表现就不会这样,他们会合理把握自己的情绪,知道应该如何控制和释放自己的情绪。

父母可以和孩子达成一定的协议,比如当孩子因为父母不给他买某件东西而大哭大闹时,可以用事先约定好的语言或目光暗示孩子,孩子看到后,就会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行为,用文明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愿。

有个小男孩脾气很暴躁,有一天,爸爸给了他一袋子钉子,告诉他,每次发脾气或者和他人吵架时,就在家里的篱笆上钉一根钉子。第一天,男孩钉了37根钉子,以后的几天,他稍微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了,每天钉的钉子也变少了,并且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并不难。

终于有一天,他一根钉子都没有钉,他高兴地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爸爸。爸爸对他说:“以后只要你一天没有发脾气,就可以拔下一颗钉子。”日子一天天过去,最后钉子都拔光了。

他高兴地带爸爸来到篱笆边,爸爸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孩子,你做得很好,但是你看看篱笆上的钉子洞,这些洞永远也不会恢复了。就像你和一个人吵架,说了些难听的话,就好像是在他人心里留下了一个伤口,无论你怎么道歉,伤口总是在那儿。你的朋友是你宝贵的财产,所以不要去伤害他们。”

父母只有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孩子才能逐步纠正发火、骂人、说脏话等不良习惯。孩子在说脏话的时候,可能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但是已经成为习惯了,所以改正起来很困难。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父母要教育孩子正确对待与他人的摩擦,以宽容的心态来原谅他人的过失。

同时,父母还要帮助孩子找到适当的宣泄方式,如:鼓励孩子把不开心的事情告诉父母或是其他人,以缓解内心的不快,还要教孩子不要轻易流露出自己的情绪,要学会用合适的方式来暗示自己。

此外,父母还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乐观、幽默的性格,以此来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方法五: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

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父母就要教给孩子在学习中应注意的事项,以及在学校里应该注意的常识,比如要爱护和整理书包、课本、文具,怎样使用文具,并且要教孩子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制作简单的教具等。

每天一回到家,姜菲就打开电视,看完电视再去做作业,常常做作业到很晚,这天,姜菲做作业都到十点了,还没有做完。

妈妈觉得这样下去,会严重影响她的身体和学习,于是为她制定了严格的规定,她先看电视,后做作业,就以减少她的零花钱为惩罚。在严格的规定下,姜菲自觉地克制自己,回家后先认真做作业,然后再看电视,有时候作业多了就不看电视了。姜菲慢慢地学会了管理自己的学习。

父母要给孩子学习的自由,不要代替孩子做作业或是帮助孩子检查作业,父母那样做,孩子就会认为那是父母的工作,自己就不会检查作业了,对学习的兴趣也会降低。父母要让孩子学会自己学习、自检作业,锻炼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父母还要注意,当孩子的学习和其他事情发生冲突时,要引导孩子协调好学习和其他事情的矛盾,让孩子把主要注意力放在学习上面,然后在此基础上去做其他事情,这样才是一个学生应该做的。

延伸阅读

教孩子学会自我保护


教孩子学会自我保护

从孩子开始学会走路的那一刻起,父母就该逐渐教会孩子,当遭遇不测而父母不在身边时,如何让自己转危为安。以下假设的几个场景以及应对方法,供父母参考。

陌生人送上的东西

场景:傍晚,5岁的蒙蒙正在路边挖沙子玩,这时一个陌生的男人热情地凑过来要和蒙蒙一起“建城堡”,还送给他一支漂亮的小水枪。几分钟后蒙蒙就和“叔叔”混熟了,此时,“叔叔”要带蒙蒙去吃肯德基……

应对方法:类似这样的事情在生活中时有发生。所以,父母要让孩子学会对陌生人给的任何东西都别动心,尤其是对“我是你爸爸妈妈的好朋友”等都别相信;并且明确告诉陌生人,父母就在附近,或用“爸爸马上就要来接我”的话,把陌生人吓走。假如陌生人还缠着你,就声东击西,趁其不备朝人多的地方跑,大声求救,高叫“火警!”以引起路边人的注意。

游乐场找不到父母

场景:在熙熙攘攘的游乐场,4岁扬扬跟着一个小姐姐从滚筒滑梯到太空舱,又从蹦蹦床到气垫床……等小姐姐走后,扬扬才发现自己找不到妈妈了……应对方法:4岁以上的孩子都应该清楚记得家人的电话和自己的住址,平时父母要将如何打电话和如何在街上找到公用电话的方法一遍遍地演示给孩子看,如果是5岁的孩子,有必要让他学认路和辨别方向,知道距家最近的公交站名。如扬扬在游乐场与父母走散,可以在原地稍等一会儿,然后请工作人员帮忙找到广播室求助。

需要提醒的是,父母要嘱咐孩子“遇事不慌”,千万不要随“好心人”到人少的地方或他的家中。

独走时有人盯梢

场景:放学后茵茵没有看见妈妈来接自己,便心想:“反正家离学校不远,我已是个小学生了,能自己回家的。”于是很自信地一个人走了。茵茵边走边玩,这时有个中年男人跟着她走走停停,等进了小区,那男人主动对茵茵说自己也住在这个小区,然后问茵茵家在几号几室……

应对方法:如果遇到以上场景,父母要告诉孩子,独自回家时,发现有成年人在后面跟着你,一定要想办法“割”掉这个尾巴。

简单的方法是,到一个离你最近的十字路口,向正在执勤的交警叔叔问个路,或者直接说后面有坏人跟着你。遇到危险的时候,让孩子懂得求助是非常有效的。如果坏人胁迫你跟他走,就惊叫着奔向人多的地方;如果知道这时家里没人,千万不要往家里跑。

遭遇有人过分亲昵

场景:熠熠在小区里玩,这时一个熟悉的叔叔从背后拍了拍她的小屁股,又摸摸她的脸,反反复复地夸她是个美丽的小女孩,还说要送给她漂亮的衣服……

应对方法:在孩子遭遇性侵犯的案例中,相当部分是熟人造成的。因为他们已经取得了孩子的信任,不再受到设防。所以,父母要给孩子一个原则:除了爸爸妈妈,别人都不能碰我的身体,也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隐私处,更不能让别人接触自己的隐私处。

此外,还要让孩子知道,不能让自己与陌生人在封闭的房间里相处,如果有人正在侵犯自己的身体,可以大声叫喊:“爸爸快来呀!”以此来蒙蔽坏人,然后趁其不备,赶快逃离。

遇到有人勒索钱财

场景:有一天,上一年级的鲁鲁在校门碰到一个青年男人,莫名其妙地被他狠狠地揍了几下后,那人还穷凶极恶地逼他交出身上所有钱。结果,鲁鲁身边仅有的10元钱被抢走了。

应对方法:父母要告诉孩子的是,此时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这种情况下决不能逞强,钱是小事,要尽量避免自己受伤害。同时,要记住坏人的样子,事后及时报警。如果父母有事在孩子放学时不能去接他,记得要与同学结伴而行。

什么是让孩子自我管理的五常法?


下面五个常用方法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常组织

好处:训练小朋友的观察能力,常常检查家居物品是否卫生及完整,并限制物品数量,够用即可。

实行方法:建议小朋友只有一个放置玩具的架、一个鞋架及一格饰物格等。让小朋友自己筛选哪些玩具需要,哪些是不需要的,从小学会取舍。

常整顿

好处:做个富有责任感的小朋友,晓得将物品分类,令物品有“名”及“家”,用完放回原处。

实行方法:每件物品都贴上卷标,让小朋友自行将物品放回原处。譬如书本放在架子的最上层并贴上卷标,玩具放在胶盒内,并让小朋友在30秒内找到对象。

常清洁

好处:每天清洁身体及衣服,保持健康的习惯。

实行方法:为了让小朋友知道自己面部、手部是否清洁,衣服、鞋袜是否整齐,父母可特别将镜子挂在适合小朋友的高度上,帮助他进行自我检查。

此外,父母可鼓励小朋友分担家务,吃完东西要收拾餐具及桌椅。

常规范

好处:建立小朋友的自信心,乐意与人沟通,遇到事情知道如何解决、怎样寻求帮助。

实行方法:父母可让小朋友在房门外,挂上图画及文字,告知父母“我在做什么?”增强彼此沟通,同时让小朋友感到被尊重。

此外,还可以在家中放置小盆栽,让小朋友学习照顾,营造一个和谐环境。

常自律

好处:做个自尊感强的孩子,懂得自我管理生活。

实行方法:当孩子在收拾或清洁上负责任,就会得到一个印花,取得若干数量后,孩子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另外,父母亦可与孩子一起调校闹钟,让孩子学习自己起床。小朋友可每天观看工作清单,学习“今天的事今天做”。

只要长期和孩子一起坚持下去,父母也起到带头示范的作用,就一定能让孩子养成自我管理好习惯。

怎样教孩子学会分享


学会与他人分享是孩子从小就该学习的美德,也是重要的社交能力。美国《父母》杂志最新载文,就“如何教孩子学会分享”为广大年轻父母支招。

1.从小开始教。美国儿童教育顾问莎拉·里斯拉夫博士表示,孩子5岁前还无法理解“分享”的概念。然而一些基本规则可以从小时候教起,比如:“玩具大家轮流玩”,“她先玩,然后轮到你”,“玩具你不玩了,就让别的小朋友玩吧”。

2.限制时间。克利夫兰儿童医院儿科专家琳恩·米里纳建议,可以采取限制时间的方法,他先玩10分钟,然后让别的孩子玩10分钟。让孩子明白,与别人分享玩具不等于永远失去玩具。

3.不强迫孩子分享。育儿专家米歇尔·拉罗维表示,与大人一样,小家伙也会有自己特别珍爱的玩具或图书,不要强迫孩子与他人分享。告诉孩子,与小伙伴一起玩的时候,不要把自己珍爱的东西拿出来炫耀。

4.家长以身作则。美国儿童关爱与教育组织专家劳拉·奥尔森表示,身教重于言教,父母的行为对孩子影响最大。因此,为孩子做出“分享示范”。比如,吃三明治的时候,问问孩子“你要吃一块吗?”父母做其他事情时候,也应注意让孩子观察到父母在“分享”。

5.选择一个主题。米歇尔表示,当孩子们在一起玩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个主题,比如,沙滩、农场、厨房等。如果玩具类似,颜色差不多,那么孩子就不太会挣抢,更容易学会分享。

6.角色互换。如果孩子经常对分享说“不”,那么不妨考虑与孩子互换角色。与孩子一起玩耍,当孩子想要你手中玩具的时候,你就说“不”。当小家伙感觉心烦时,你不妨晓之以理,让他明白“只有学会与小朋友分享玩具,大家才能开心地一起玩”。

总之,只有学会分享的孩子才会拥有更多的朋友,孩子的社交能力也才会越来越提高,才能更好的融入社会。

教孩子学会感恩


拥的一颗感恩的心,可以使孩子更加的热爱生活,从而对生活充满着向望,但是目前的许多孩子都不懂得感谢自己的父母,他们认为父母照顾养育自己都是应该的,以下就让我们结合实例来体验下吧!

些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缺乏爱心,认为父母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只知道享受,不懂得给予,只知道自我,不懂得体谅他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这些孩子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不良倾向: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被爱,不知回报……

在家庭中,孩子是小太阳,父母宠,外公外婆爱,爷爷奶奶亲,所有人只为他一人而动。家长把养育孩子当成自我情感的满足,给孩子处处创造优厚的生活条件,他们对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认为是应该的,从来没有想过也不想得到孩子的回报。久而久之,很多孩子都认为得到的东西似乎是理所当然应得的,爸爸妈妈所做的事情当然也是他们应该做的。由此,使得孩子只要求别人关心、爱护、让着自己,不会想着去关心别人、感激他人。

社会倡导感恩,人与人需要感恩,为了给人们创造一个感谢他人的机会,我们有了——感恩节。“感恩节”是个舶来品,是美国和加拿大共有的节日,原意是为了感谢上天赐予的好收成,近几年被“引进”国内,也延伸了内涵,包括感念父母、老师等有恩于自己的人。

可当下的社会,很多孩子不知道报恩。这除却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外,我想还是家长忽视了对此的教育。我们要让孩子知道,并非报大恩大德的大举动才叫报恩,对父母的点滴孝行,对他人看似微不足道的关心,也是一种报恩。早教网

孩子如果能常怀感恩之心,不仅能培养他们与人为善、与人为乐、乐于助人的品德,促进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而且对其今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重要作用。

【案例】

小宏妈妈在菜市场卖菜,爸爸也只是打些零工,夫妻俩辛辛苦苦维持这个家。有道是相亲相爱苦也甜,可是儿子却只知索取不知付出,这令他们困惑不已。虽然生活在都市的贫困家庭里,可是学校里的小宏,却花钱阔绰,被误以为是家庭富裕的孩子。

自小宏上小学以来,爸爸妈妈便尽可能满足儿子的需要,别的同学有什么,爸爸妈妈就是借钱也要给孩子买,他们的本意是怕其他同学看不起儿子,哪想到,这竟成了孩子炫耀的资本。班里只要有哪个同学带来新鲜的玩意儿,他就嚷着让爸爸妈妈买,不管这东西他用不用得上,在同学面前显摆一下,他便满足了。

小宏从来不体谅父母的辛劳,张嘴就是要钱,不满足就耍横,无奈的父母也只好一次次妥协。他每个学期都要求爸爸妈妈买新书包和新文具给他。有一次妈妈说,爸爸冬天一直没有找到活儿干,家里钱很紧,他的书包还很新,没有坏的地方,就不给他买新的了。闻听此言,小宏脸色马上变了,10岁的男孩竟然坐在地上哇哇地哭叫起来,说要是不给他买新书包,就不去学校了,还说没有新书包,老师同学都会看不起他。看见儿子这样连哭带闹的,妈妈一咬牙,还是满足了他的愿望。

望着儿子背着新书包,高高兴兴上学去的背影,小宏妈妈心里有说不出的酸楚……

东子给家长的建议——

1.让孩子感念父母之恩

有一则这样的故事:很早以前,一只母羊生了一只小羊羔。羊妈妈非常疼爱小羊,晚上睡觉让它依偎在身边,用身体暖着小羊,让小羊睡得又熟又香。白天吃草,又把小羊带在身边,形影不离。遇到别的动物欺负小羊,羊妈妈用头抵抗保护小羊。一次小羊说:“妈妈,您对我这样疼爱,我怎样才能报答您的养育之恩呢?”羊妈妈说:“我不要你报答,只要你有这一片孝心就心满意足了。”小羊听后,不觉泪下,扑通跪倒在地,表示难以报答慈母的一片深情。从此,小羊每次吃奶都是跪着。它知道是妈妈用奶水喂大它的,跪着吃奶是感激妈妈的哺乳之恩。这就是大家都熟知的“羊羔跪乳”。

羊羔知道跪乳,可作为高等动物的人类,又是如何感念父母之恩的呢?我想起了不久前我看过的一部电影,剧情是这样的:1969年初春,一对双胞胎降生在江西赣南的一个公社书记家庭,父亲给先出生的起名“李春”,给稍晚一些出生的起名“李东”。从小父母偏心,一切李春优先,他们把李春当正品,把李东当次品养。奶水不够,父母就决定丢卒保车,把李东送到山区去喂养,导致李东从小营养不良,体弱多病,智商受损。父亲把自己年老以后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李春身上,因此对李春百般娇宠。为了给李春安排好的工作与前程,当林业局局长的父亲,不惜伤害女儿的利益,也不惜被人举报“以权谋私”,目的只有一个:让李春有个好前程。几年后,李春考上了广西大学的研究生,毕业后成为一名省报记者,生活充裕。父亲70岁的时候,摔了一跤成为瘫痪病人,这个时候,一天二十四小时守在父亲身边的,是下岗失业多年的李东。而李春不仅不回去看望,就连一个电话也不打。父亲想他了,给他打个电话,他却总是以采访忙为借口推却,他并拒绝对父亲尽出扶养费的最基本义务。早期教育

年迈的父母先后从几千里外的老家,来南宁看望这个被他们宠爱大的宝贝儿子,结果是:以各种借口恐吓,迫使母亲当天就回去了;而重病的父亲,竟被他以出国采访为由,拒之门外。

李春在与大姐和弟弟李东的电话中,每次提到父亲,都以“老鬼”这样的蔑称,称呼那个曾视他为掌上明珠,为了偏爱他而将其他兄妹得罪尽了的父亲。他认为父母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当初为他好是他们想日后指着自己的自私行为。

李春这样的回答,让我们简直无地自容,这虽然不代表全部,但却也有一定的代表性。对孩子这样的家长,又会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呢?据东子近20年的观察,溺爱孩子的家长,大多数对父母不孝,把孩子当祖宗供养,却常弃老人于不顾。另外,溺爱的孩子,大多数幼时不知道感恩,长大后不知道孝顺爹娘。

其实,孩子不知道感恩,板子不该打在孩子身上,因为这完全是父母不当的教育所致,如果父母平时注重身教,给孩子感恩做出榜样,再辅之以理性的言语,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孩子就不会连羊羔都不如。电影里的那位局长爸爸和案例中这位妈妈的苦酒,正是他们自己酿的。所以,家长对父母心存感恩,理性爱子,才会收获懂事理知感恩的好孩子。

要让孩子学会感恩,首先就是要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因为父母是孩子的至亲,如果对父母的关心、疼爱不会感恩的话,那么孩子对别人就更加不会懂得感恩。

在我家,我和孩子妈妈的生日、父亲节、母亲节和感恩节,孩子都会有精美的礼物相送,无论是购买的还是自制的,总会看到那上面充满着感恩的温馨话语。

让孩子懂得感恩,对父母感恩,因为他们给予了我们生命,让我们健康成长;对老师感恩,因为他们给了我们教导,让我们懂得思考;对兄弟姐妹感恩,因为他们让我们不再孤单;对小朋友感恩,因为他们给了我们友爱。

一个人要心存一颗感恩戴德之心,永存感恩之情。我们要让孩子认识到,别人为他付出的一切并非天经地义、理所当然。无论是父母的抚养,还是老师传授知识,抑或他人给予的帮助,这一切都是“恩情”。在“知恩”之后,当以行动给予回报,尤其是生养我们的父母双亲。

2.让孩子感恩于他人

在我们的成长路上,给予我们帮助的人绝不仅仅只有父母和老师,还有我们的亲人、朋友、邻里,甚至是路人。

时光大幕拉回38年前的那个寒冬,在东北平原上的一个小村庄里,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戴着破洞的小手捂子,顶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走在回家的路上。走到半路时,孩子冻得脸发青手发麻,在路过一户人家门口时,他终于哭出了声。这时,从院里走出一位60来岁的老人,他一边和孩子说话,一边将孩子拉进屋。进屋后,老人脱掉孩子的手捂子,用他那双布满老茧但却温暖无比的大手,攥住孩子的小手揉搓,过了一会,孩子缓过来了,老人又把他送出门外,安慰嘱咐道:“很快就到你家了,路上小心!”大家可能看出来了,是的,那个孩子就是我,那个给我暖手的老人叫岳关四,在村中,我叫他“岳四大爷”。

20多年后的1995年,当时我在陕西西安工作,应邀赴河北秦皇岛,出席首届全国公关策划与企业创新研讨会,开完会后准备取道北京回西安。在秦皇岛火车站候车时,一不小心将手指划破,我忙低下头拉开行李包找纸,在我还没有找到纸时,邻座的一个女孩,撕开了一个创可贴递过来,让我伸出手指,她帮我严严实实地把伤口包好,我连声说:“谢谢!”过了几分钟,她随着检票的人流走了,我望着她的背影慢慢离去……

至今,我也不知道这个女孩姓甚名谁,家在哪里,甚至连长得什么模样,我都记不起了,可是我一直不曾忘却她对我的帮助。

类似的事情,在东子40多年的生命历程中,有过很多次,我相信您也一定经历过类似的事情。所以,我们每个生命,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要知道感恩,感恩于社会,感恩于他人。

中国自古就有“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名言。据历史记载,汉初韩信功成名就后,费尽千辛万苦,寻到对自己有一瓢食之恩的漂母,优厚赡养以报其恩;诸葛亮感刘备三顾茅庐知遇之恩,尽管后主“乐不思蜀”,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古人尚且明白的浅显道理,可是为什么在我们今天,知恩、报恩的声音却越来越少呢?是麻木。大人的麻木带来了孩子的麻木,最终导致了群体麻木,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群体的麻木会导致人们丧失最基本的品行。

人类社会是在互帮互助下发展起来的,没有彼此的帮助就没有群体的共同发展,个体也是如此,每个人都是在别人的帮助中,日渐成长起来的。

人是群居性动物,无论个体多么强壮,他都不可能独自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每一天都在接受他人的帮助,尤其是孩子,付出的相对要少,接受帮助的几率要高很多。所以说,作为一个孩子来讲,感恩更加的重要,感悟他人对自己的好,对自己的帮助。从小培养孩子感悟他人之意,让孩子拥有一颗懂得感恩的心,长大之后才能成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3.告诉孩子一定要孝敬长辈

如今,提起孝顺的孩子,不少人都摇头叹息。言下之意,在蜜罐和溺爱中长大的孩子,缺乏责任感,没有感恩之心,哪来的孝敬之意。确实如此,现在的孩子对父母等长辈亲人缺乏行孝意识。孩子总认为长辈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自然就丢失了这种意识。

最近,16岁的少年博士张炘炀,逼迫没有经济能力的父母在北京全款买房,引起关注。平时的张炘炀如果父母的话语不对他心思,他就会让他们“闭嘴”。作为一个16岁的男孩,不是想着自己将来挣钱,改善父母的生活环境,而是难为父母,这至少表明这个孩子不懂事,不知道感恩。而面对含辛茹苦的父母竟然轻易说出“闭嘴”,说轻了是没教养,说重了那是对长辈的不孝。这个少年博士尽管学业有成,但是不知道感恩父母,不知道孝顺长辈的孩子,究竟能走多远呢?

孝顺长辈,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还是一种感恩的表现,无论是自己的爸爸妈妈还是其他的长辈,作为一个孩子来讲,都应该孝敬。

可当我们感叹或是埋怨孩子不懂得孝敬老人或缺乏感恩的美德时,是不是也当反思一下,作为父母的自己,身教和人格感染方面做得怎样?

孩子有无孝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从小对他们的影响。父仁母慈,子女肯定会懂得为孝之道;要是父凶母狠,孩子又怎会善?如果父母对自己的长辈尽孝,即便不说教,孩子耳濡目染,也会从你的无声行动中学会怎样做人。在自己身上求真,“孝心”的种子才会播撒到孩子天真无邪的心田里去。

我在外生活近30年,回老家的次数有80多次,即便是我在海口、重庆、西安和杭州工作时,每年也至少回家一次;在长春工作期间,几乎隔一个月我就跑回去看看二老。有时我忙不过来,就让妻子带孩子回乡下看望父母。所以,孩子对爷爷奶奶、对乡亲一直有着深厚的感情。同时,孩子也把我们对父母的爱,回馈给我们,让我们体验到来自女儿的爱。

本网站小编总结:家长过份的宠爱孩子,往往使其不懂得感恩,认为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应该的,从而养成自私自利的性格,但愿看了此文章,家长们都不要一味的宠爱孩子!

教孩子学会什么是“尊重”


不久前,妈妈带隆隆去参加一个聚会,整个下午,这个5岁的孩子让妈妈劳神费力。当妈妈和朋友们聊天时,隆隆不断嚷着要喝苹果汁,妈妈让他稍等一会儿,但隆隆一分钟也不能等待,马上大喊大叫起来。妈妈轻声制止他的无理乱叫,他却叫喊着要妈妈“闭嘴”。对儿子的这种行为妈妈深感吃惊。事实上,平时在家里隆隆也会偶尔对妈妈表现出不尊重,儿子这次在聚会上的表现,让妈妈感到事态的严重性。

隆隆妈妈反思,是不是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够,才导致儿子如此的无理行为……

【专家分析】

对孩子这种不懂得尊重大人的行为,父母应负有很大责任。不少父母对自己应具有的父母权威态度模棱两可,同时又急切地想把孩子培养成能独立思考问题而不盲从的孩子。他们片面地认为,在家里对孩子限制太多,会让孩子今后难以适应社会。于是,在生活中向孩子过多地渲染父母与孩子间的朋友关系,并在孩子面前随意抱怨幼儿园老师以及其他一些孩子的长辈,而这些言行其实是在向孩子发出信号:“不尊重权威是可以的”,以至在孩子的心目中也就几乎没有了“尊重”这个条目。

要改变这种情况,建议父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建议1:不要和孩子讨价还价

父母首先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是孩子的长辈而不是朋友。如果要求孩子做什么事,应简单地发指令给孩子。例如对3岁的孩子说:“把玩具放到一边去,现在该吃饭了。”不需要罗列各种理由,也不要和孩子讨价还价。

如果孩子不愿意服从指示,父母应坚持自己的立场,因为多数孩子一旦发现争吵没有作用,他们就会自我约束了。

建议2:要让孩子清楚在家里谁说了算

有时,一句“照我说的去做”显得简单而又生硬,虽然这是父母想要表达的中心意思,不妨采用一些既能明确表达出父母的威严,又对孩子尊重和爱的话语,例如“如果我让你不穿外套出门的话,我就没有尽到做妈妈的职责。”

在生活中应不断用明确的语言进行强化,父母在某些方面的权威是不容置疑的,在家里应是父母说了算。

建议3:让孩子学会用尊重的语气说话

有的父母认为,自我表达意识强是一种健康行为,便允许孩子用大哭大闹的手段来发泄情绪。其实,多数孩子在顶撞了父母后会感到愧疚甚至害怕,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无理行为无动于衷,渐渐地孩子就不再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影响到了别人;同时要明确地向孩子表达“应尊重他人”的想法,要跟孩子说:“我不喜欢你用语言去伤害别人”或“应为你说过的伤人的话道歉”等。

建议4:给孩子示范尊重人的方式

父母应让孩子懂得,表现出感激之情是显示对他人尊重的一种方式。例如当着孩子的面,称赞他的班主任老师主题班会组织得很好;还可以联合其他父母一起为生病的老师制作问候卡,并让孩子签上名。这些小小的表示和认可,向孩子传达的是:孩子心中的权威人物都在为了孩子努力工作,他们是值得尊重的。

建议5:让孩子尝到不尊重人的后果

一般情况下,当孩子出现不尊重人的举动时应及时适当惩罚,或制止他正在进行中的游戏,或把已经放在购物车内的糖果退回货架。如果当时的情况不允许,也应让他稍后体会到不尊重人的后果,例如:“你今天说了不尊重人的话,今晚就不能看动画片了。”父母在行使惩戒职能时一定要做到言出有信。

我们要教育孩子尊重别人其实就是在尊重自己,学会尊重才能有多人尊重自己。

教孩子学会礼尚往来


新学期要开学了,正上小学四年级的张影一边整理自己的小书包,一边把要购买的学习用品单递给妈妈。从孩子上幼儿园那一年开始,每逢新学期开始的时候,妈妈都会和张影在一起商量,看看新学期需要添置什么学习用品,然后列一个单子,两个人一起去购买,并记下每种用品的花费。当然,这笔费用是从孩子的压岁钱账户里扣除的。对于自己的钱,孩子可是精明得很,能不花的尽量不花,能让爸爸妈妈买的,自己绝不会掏腰包。几年下来,张影已经养成了习惯,并且不再需要妈妈的参考,而是独立完成这一项工作,只是让妈妈把把关而已。妈妈每次都会认真地看,之后再郑重签上自己的大名。

这次,妈妈看到张影列的单子,眉头皱起来了。她发现,这张单子上不仅学习用品数量大幅增加,而且品种也增加了,有的甚至特地注明要什么牌子、什么图案的。细问之下才知道,放假前,张影和几个要好的同学已经商量好,学期开始的时候要互送礼物。

张影妈妈记得自己小时候也和要好的同学交换礼物什么的,但往往限于一张小卡片,一本小图书,花的也是自己的零用钱,不像现在的孩子这样大手笔。她还隐隐听女儿说过,班上谁过生日,有多少学生去了,在哪个大酒店请的客等等。她也问过女儿,并不是班上每个学生过生日都请客的。 

现在,孩子自己开始了与同学之间的礼尚往来,张影妈妈在欣喜的同时,也有一些担忧。毕竟自己的家境不算很好,孩子的零用钱也不多,现在是新学期开始互送礼物,如果再有其他活动或节日,孩子都要参与其中的话,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张影妈妈很想听听老师们是怎么看待孩子之间这种交往的。

孩子懂得“礼尚往来”,表明孩子已经在初步学习自己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老师,也并不限制学生之间的这种交往,但是会为学生提出一些建议,比如,告诉学生自己目前花的是爸爸妈妈通过辛苦工作赚来的钱,同学们要知道珍惜,不要铺张浪费,更不要攀比,如果自己能动手做一些礼物会更好。家长在肯定并接受孩子的这一现象时,也要注意正确引导,以帮助孩子学会赠与、学会接受。

和大人一样,孩子也有虚荣心,他们总希望自己送的礼物最好,所以有些孩子会互相攀比,进而对家长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家长应让孩子明白,礼物的好坏并没有区别,关键是礼物要特别,最能表达自己的心意。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自制玩具,既可以防止物质上的攀比,也能让自己的礼物最特别。

当孩子说要送给朋友礼物的时候,家长要确定孩子说的是否属实,以免有些孩子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说假话。

有的家长会为孩子之间互换物品而犯愁,一般情况下,家长不必干涉孩子这种行为。不过,如果物品间价格太悬殊,家长要帮助孩子进行判断,并告知对方父母,一旦有孩子后悔,家长也要做好协调。

有的孩子在接受了别人的帮助后,会用物质表达自己的谢意,这种方式一般都是从成人那里学来的,因此,家长要教育孩子,以免孩子错误地认为物质交往是主要的交往方式。

怎样系统地教孩子


友:我儿子再有一周就22个月了,他非常聪明懂事,身心发育都很出色。而且很有耐心,性格也很活泼。我一直对他进行早期教育效果也不错,他的智力已超出同年龄的孩子。我的原则是以开发智力,培养好性格和习惯为主,他感兴趣就学,不强迫。我现在想系统的教他一些东西,我该教他些什么?怎样教?

茅于燕:我真为你有这么一个身心发育都很出色的宝宝而高兴。

从你的介绍,可见你所进行的早期教育很有成效,你的双重目标(既开发智力又培养好性格)的原则很正确。现在许多家长往往是单打一,只注意智力开发,不注意性格培养,这就太偏了。性格的培养,关键在早期。如果早期没有形成良好的性格,长大一些要纠正,就太困难了。

你说系统教他一些什么东西好,我想提几点建议,供参考:

1、坚持你的双重目标,哪一方面都不偏废,现在你还可以按你的方法教,逐渐系统化。年龄大一点,可以学的内容也多一点了。

2、加强识字、阅读的训练,这对智力开发有很大好处。识字并不是要他“四会”:(会听、会读、会写、会用),而是要他以字作为工具去阅读,这对促进智力发展有很大作用。可以买一些图画书、婴儿画报,系统地教他看图读字,大一点可让他读格林童话,一步一步来。

3、观察他对音乐、钢琴、提琴、古筝、琵琶、绘画、体育、手工等哪一方面(或两方面)有特别的兴趣,可以在他有兴趣的方面来进行训练。现在社会上儿童兴趣班很多,可以选择好的让孩子参加。

当然,乐器孩子是不会的,可以先试一样,如钢琴,有兴趣就让他学下去,没有兴趣再换其他的。体育方面也要家长带领去做。

4、外语可以开始学了。这个年龄学外语,语音会比较正确。可以买一两套幼儿外语教材,系统地教他。现在社会上有许多既有课本又有磁带,甚至还有录像带的成套读物,就很好。

5、如有可能,到孩子三岁时,就送他去幼儿园,那里的教育都是根据年龄制定的,非常系统。当然,在家里的时间可以进行上述的兴趣教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