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动物的童话故事
2020-06-18 一种小动物的童话故事 心情胎教 换鞋子的童话故事换一种心情看待坏表现。
幼儿期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为了开发宝宝的潜能,我们要给宝宝进行早教。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更好的融入陌生的环境,让孩子更好的接受教育。那么早教对孩子都有什么样的影响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换一种心情看待坏表现,供您参考,希望能够以帮助到大家。
其实,当我们好好回忆一下孩子们激怒我们的“恶性事件”,就会发现几乎每件事情后面都有让我们感到高兴的一面,甚至还有很多足以让我们欣喜或自豪的举动呢
当我和妻子回到家里的时候,发现厨房一片狼籍,炉台上全是黑乎乎、粘嗒嗒的东西,就好像刮过了一场龙卷风。儿子听见我们回来,兴奋地从书房跑出来。他说他正在给我们烙馅饼,可惜面和水的比例总是掌握不好。
一天的劳累让我变得怒不可遏,我大声吼道:“谁允许你动水和面粉了?”之后,我看到了永远不会忘记的一幕:大滴泪珠从我们四岁的儿子脸上滚落下来,落在他乖乖地捧着的那个装着黑乎乎面糊的碗里。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多粗暴。我问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对待孩子,他只是想做些自己认为非常了不起是事情,并且给我们一个惊喜而已。
从这一天开始,我尝试告诉自己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孩子的那些坏表现,只看阳光,而不看阴影。因为如果父母总是被孩子无拘无束的童趣而激怒,对孩子非常不公正,也会给整个个家庭笼罩上一层阴云。
其实,当我们好好回忆一下孩子们激怒我们的“恶性事件”,就会发现几乎每件事情后面都有让我们感到高兴的一面,比如孩子新学到的技能、孩子的探索精神。那么作为年长他们几十年的成年人,我们为什么不能换种心情、换个角度来看待呢?
孩子的“坏”表现——偷玩具
2岁的孩子在小区里和小朋友玩的时候,总是喜欢把别人的玩具偷偷拿回家。
换个角度看看:占有是小孩的天性,所以不能把2岁孩子偷拿玩具的行为看成是品行问题——爱占小便宜或者喜欢偷东西。一直到3岁以前,都是孩子开始发现自我的过程。他们慢慢能够区分“你的”和“我的”,进而他们用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来确定自己的存在。因此,如果你让一个孩子把自己的玩具拿出来给大家分享是毫无意义的,那简直就像拿走他的一只胳膊。
该怎么做?
让小孩子轮流“占有”玩具。一起玩耍的时候给他们制定一个顺序。“思涵先玩10分钟,然后交给可文玩!”你可以让可爱的闹钟帮助你提示孩子:“交换玩具的时间到了!”
尝试用简单的语言告诉孩子,并不是所有玩具都属于他,每个人只可以把自己的玩具带回家。
当有小朋友来家里玩的时候,允许孩子把他最喜欢的玩具藏起来,剩下的和大家一起玩。
孩子的“坏”表现——磨磨蹭蹭
当大人急着出门的时候,孩子却总是磨磨蹭蹭地研究鞋子。送孩子去幼儿园的路上,小家伙不断被路边的小蜗牛吸引,200米的路程足足走了30分钟。
换个角度看看:首先我们应该知道5岁以下的孩子是没有时间概念的。然后我们应该为孩子乐于探索世界而高兴。”
该怎么做?
如果是非常着急的事情,你就可以直接告诉孩子你们在赶时间,然后给他一分钟,让他和他正热衷的事情先告个别。
如果你一分钟都等不了,一定要马上把孩子带走的话,请向他道个歉。
如果你并不着急,那么不如放松心情,和孩子一起游手好闲一会儿。
孩子的“坏”表现——频繁开关灯
两岁的小家伙把电灯开开关关50次以上了还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你的神经已经比电灯泡还要脆弱了。而在一天以前,他故意把奶嘴扔到地上33次。
换个角度看看:其实孩子是在探询某些规律:他发现开关朝上,灯就亮了,朝下,灯就关了;他想知道第34次扔奶嘴之后,你还会不会帮他捡。
该怎么做?
对于探究开关的孩子,你要么把他从开关前带走,要么让他安心探索直到他弄明白,甚至厌烦了为止,反正从那以后,他就该再没兴趣去碰电灯开关了。
至于爱玩奶嘴的孩子,不妨和他一起玩,直到他厌烦。如果你没有兴趣和他玩,那么捡起奶嘴不要还给他好了,但是也不要责骂他。
孩子的“坏”表现——在墙上画画zJ09.cOM
孩子们似乎对洁白的墙壁情有独钟,最喜欢在那里施展他们的绘画才能。
换个角度看看:在墙壁上创作会让孩子们产生一种自我实现的感觉,而且孩子们会认为他的行为没有伤害到任何人。
该怎么做?
如果你不反对孩子称为墙头艺术家,可以房间里贴上一层比较厚的白纸,比如挂历的背面,或者美术商店的素描纸,这样他就可以随心所欲地作画了。
如果你确实不想让家里变成儿童美术展,放眼望去全是孩子的即兴创作的话,你可以跟孩子商量好可以画画的区域,或者给他提供一个图画架,让他感受一下像画家那样站着创作的感觉。
如果孩子喜欢画画,而且很有创造力,最好把他的作品挂在家里的墙上,给他一种成就感。
孩子的“坏”表现——把妈妈当作出气筒
孩子每到不高兴的时候就会对妈妈发脾气,骂妈妈是“傻瓜”,甚至用小拳头往妈妈身上招呼。
换个角度看看:虽然这种行为是不对的,但是这种情绪发泄的方式只能说明孩子对妈妈非常信任和依赖。因为孩子即使再生气,也不会骂幼儿园老师或邻居是傻瓜,而即使他打妈妈,妈妈也会爱他。
该怎么做?
立即对孩子说脏话和拳脚相加的行为表明自己的态度:“妈妈不喜欢听你这么说话!”还可以再补充说:“你这样说让妈妈心里特别难过。”
点到即止,即不要说太多的话,也不要表现得过分生气,更不要因此惩罚孩子。
当我们习惯了对孩子的行为“另眼”看待之后,就会发现很多“坏”行为并不都很糟糕,这里面还有很多足以让你欣喜或自豪的举动呢。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成年人的生活中,也需要另眼看世界的原因。
扩展阅读
宝宝情商低的3种表现
好奇是入门的钥匙,兴趣是求知的开始。我们可以通过以辅助游戏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早教。正确的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的智、德、体、美的到全面发展,父母该不该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宝宝情商低的3种表现”,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高智商的人经常遇到,而情商高的人则十分少见。因此,在普遍具有足够的智商的前提下,高情商的人就具有明显的优势,他们比别人拥有更好的人脉,比别人更少地遭受情绪的破坏,也更容易适应环境、把握机遇。情商高的人不仅不做情绪的奴隶,而且能够转化自己的情绪,改变别人的情绪。从普遍的意义上讲,情绪控制人们的时间远远多于理智。所以有人说,成功与否百分之八十取决于情商,我想是有一定道理的。
很遗憾,尽管情商比智商在人生中发挥着更普遍、更重要的作用,但它还是经常被人们忽视。人们在学校里可以通过各种不同学科的开设来提高人的思维水平,但是却没有任何一个课堂专门教孩子如何提高情商。生理的成熟可谓水到渠成,而心智的成熟却需要特殊的磨练。而且假如缺乏必要的指导,那些磨练也可能变成打击,不仅不能提高人的成熟程度,还会带来痛苦和麻烦。作为一个家庭教育工作者,我希望通过本文唤起家长朋友对孩子情商培养的重视,并能给予大家一些有益的经验。
低情商的三种表现
让我们先来看几个低情商的典型表现。
“抱怨”
抱怨看起来似乎是人之常情,但事实并非如此。无论是碰见糟糕的人,面对糟糕的事,还是对自己不满,抱怨都不是明智之举。抱怨不仅徒劳无益,还分散人们对应该关注的事情的注意力和精力。抱怨是一种消极心态的象征,不去深入地观察现实,不去为改变现实做积极的思考,而是一味地怨天尤人,这是一种没出息的表现。即便是糟糕的现实不能改变,那么抱怨比忍受更能增加我们的痛苦,而博得同情意味着将自己的弱势地位展示给别人,实非强者所为。总之,抱怨是弱者不明智的选择。聪明的父母不会在孩子面前抱怨,并且从孩子第一次抱怨就制止他。
“顺毛驴”
经常听到父母朋友说,“我们家的孩子是顺毛驴,好好说怎么着都行,逆着他,怎么都不行。”“顺毛驴”固然是人类渴望尊重的自然反应,但也是情商低的一种表现。
假如,这件事情对我们不利,那么别人用好话要我们做,我们也做吗?假如这件事对我们有利,但是别人的态度不好,我们也放弃吗?别人表面上对我们好,但是居心不良,我们也要对他们好吗?别人态度不好,语言讨厌,但是心地善良,对我们真心实意,我们也对他们不好吗?为什么人们爱听谗言?所有这些都是“顺毛驴”的缘故。
不根据事实和利益进行判断,而一味的“顺毛驴”,就很容易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为人所用,因小失大。
“任性”
我们身边总不缺乏这样的人,他们经常这样说:“我宁可……也不……”“我知道那样做好,你说的道理我明白,但是我不愿意。”任性的人总是宁愿付出很大的代价,也不愿意委屈自己一点点。这是因为他们的自尊心过于脆弱了。这样的人不能委曲求全、顾全大局,常常因为“小不忍”而“乱大谋”。他们因为缺乏弹性,很难在复杂的得失中做出明确的判断。因为缺乏自制力,常常遭受不必要的打击进而受到重创。
注意宝宝低情商的3种表现
一定要选择孩子最喜欢的教育方法,否则就不能取得好的效果。为了婴幼儿智利的开发,许多父母都会给自己的孩子进行早教。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识,培养一个良好的习惯。你们有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注意宝宝低情商的3种表现,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尽管情商比智商在人生中发挥着更普遍、更重要的作用,情商教育却经常被人们忽视。作为一个家庭教育工作者,希望通过本文唤起家长朋友对孩子情商培养的重视,并能给予大家一些有益的经验。
坦率地说,人们智商一般远远超出所需,而情商则恰恰相反。
高智商的人经常遇到,而情商高的人则十分少见。因此,在普遍具有足够的智商的前提下,高情商的人就具有明显的优势,他们比别人拥有更好的人脉,比别人更少地遭受情绪的破坏,也更容易适应环境、把握机遇。情商高的人不仅不做情绪的奴隶,而且能够转化自己的情绪,改变别人的情绪。从普遍的意义上讲,情绪控制人们的时间远远多于理智。所以有人说,成功与否百分之八十取决于情商,我想是有一定道理的。
很遗憾,尽管情商比智商在人生中发挥着更普遍、更重要的作用,但它还是经常被人们忽视。人们在学校里可以通过各种不同学科的开设来提高人的思维水平,但是却没有任何一个课堂专门教孩子如何提高情商。生理的成熟可谓水到渠成,而心智的成熟却需要特殊的磨练。而且假如缺乏必要的指导,那些磨练也可能变成打击,不仅不能提高人的成熟程度,还会带来痛苦和麻烦。作为一个家庭教育工作者,我希望通过本文唤起家长朋友对孩子情商培养的重视,并能给予大家一些有益的经验。
尽管情商比智商在人生中发挥着更普遍、更重要的作用,情商教育却经常被人们忽视。作为一个家庭教育工作者,希望通过本文唤起家长朋友对孩子情商培养的重视,并能给予大家一些有益的经验。
低情商的三种表现
让我们先来看几个低情商的典型表现。
“抱怨”
抱怨看起来似乎是人之常情,但事实并非如此。无论是碰见糟糕的人,面对糟糕的事,还是对自己不满,抱怨都不是明智之举。抱怨不仅徒劳无益,还分散人们对应该关注的事情的注意力和精力。抱怨是一种消极心态的象征,不去深入地观察现实,不去为改变现实做积极的思考,而是一味地怨天尤人,这是一种没出息的表现。即便是糟糕的现实不能改变,那么抱怨比忍受更能增加我们的痛苦,而博得同情意味着将自己的弱势地位展示给别人,实非强者所为。总之,抱怨是弱者不明智的选择。聪明的父母不会在孩子面前抱怨,并且从孩子第一次抱怨就制止他。
“顺毛驴”
经常听到父母朋友说,“我们家的孩子是顺毛驴,好好说怎么着都行,逆着他,怎么都不行。”“顺毛驴”固然是人类渴望尊重的自然反应,但也是情商低的一种表现。
假如,这件事情对我们不利,那么别人用好话要我们做,我们也做吗?假如这件事对我们有利,但是别人的态度不好,我们也放弃吗?别人表面上对我们好,但是居心不良,我们也要对他们好吗?别人态度不好,语言讨厌,但是心地善良,对我们真心实意,我们也对他们不好吗?为什么人们爱听谗言?所有这些都是“顺毛驴”的缘故。
不根据事实和利益进行判断,而一味的“顺毛驴”,就很容易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为人所用,因小失大。
“任性”
我们身边总不缺乏这样的人,他们经常这样说:“我宁可……也不……”“我知道那样做好,你说的道理我明白,但是我不愿意。”任性的人总是宁愿付出很大的代价,也不愿意委屈自己一点点。这是因为他们的自尊心过于脆弱了。这样的人不能委曲求全、顾全大局,常常因为“小不忍”而“乱大谋”。他们因为缺乏弹性,很难在复杂的得失中做出明确的判断。因为缺乏自制力,常常遭受不必要的打击进而受到重创。
注意低情商宝宝的三种表现
要充分发展幼儿的大脑,最重要的工作是引导幼儿读书。为了让孩子在进入学校之前打好基础,我们要通过早期教育激发孩子的内在潜质。早期教育可以提升孩子的智力,从而培养出一个高情商的孩子。你都知道哪些早教知识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注意低情商宝宝的三种表现”,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坦率地说,人们智商一般远远超出所需,而情商则恰恰相反。
高智商的人经常遇到,而情商高的人则十分少见。因此,在普遍具有足够的智商的前提下,高情商的人就具有明显的优势,他们比别人拥有更好的人脉,比别人更少地遭受情绪的破坏,也更容易适应环境、把握机遇。情商高的人不仅不做情绪的奴隶,而且能够转化自己的情绪,改变别人的情绪。从普遍的意义上讲,情绪控制人们的时间远远多于理智。所以有人说,成功与否百分之八十取决于情商,我想是有一定道理的。
很遗憾,尽管情商比智商在人生中发挥着更普遍、更重要的作用,但它还是经常被人们忽视。人们在学校里可以通过各种不同学科的开设来提高人的思维水平,但是却没有任何一个课堂专门教孩子如何提高情商。生理的成熟可谓水到渠成,而心智的成熟却需要特殊的磨练。而且假如缺乏必要的指导,那些磨练也可能变成打击,不仅不能提高人的成熟程度,还会带来痛苦和麻烦。作为一个家庭教育工作者,我希望通过本文唤起家长朋友对孩子情商培养的重视,并能给予大家一些有益的经验。
让我们先来看几个低情商的典型表现。
“抱怨”
抱怨看起来似乎是人之常情,但事实并非如此。无论是碰见糟糕的人,面对糟糕的事,还是对自己不满,抱怨都不是明智之举。抱怨不仅徒劳无益,还分散人们对应该关注的事情的注意力和精力。抱怨是一种消极心态的象征,不去深入地观察现实,不去为改变现实做积极的思考,而是一味地怨天尤人,这是一种没出息的表现。即便是糟糕的现实不能改变,那么抱怨比忍受更能增加我们的痛苦,而博得同情意味着将自己的弱势地位展示给别人,实非强者所为。总之,抱怨是弱者不明智的选择。聪明的父母不会在孩子面前抱怨,并且从孩子第一次抱怨就制止他。
“顺毛驴”
经常听到父母朋友说,“我们家的孩子是顺毛驴,好好说怎么着都行,逆着他,怎么都不行。”“顺毛驴”固然是人类渴望尊重的自然反应,但也是情商低的一种表现。
假如,这件事情对我们不利,那么别人用好话要我们做,我们也做吗?假如这件事对我们有利,但是别人的态度不好,我们也放弃吗?别人表面上对我们好,但是居心不良,我们也要对他们好吗?别人态度不好,语言讨厌,但是心地善良,对我们真心实意,我们也对他们不好吗?为什么人们爱听谗言?所有这些都是“顺毛驴”的缘故。
不根据事实和利益进行判断,而一味的“顺毛驴”,就很容易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为人所用,因小失大。
“任性”
我们身边总不缺乏这样的人,他们经常这样说:“我宁可……也不……”“我知道那样做好,你说的道理我明白,但是我不愿意。”任性的人总是宁愿付出很大的代价,也不愿意委屈自己一点点。这是因为他们的自尊心过于脆弱了。这样的人不能委曲求全、顾全大局,常常因为“小不忍”而“乱大谋”。他们因为缺乏弹性,很难在复杂的得失中做出明确的判断。因为缺乏自制力,常常遭受不必要的打击进而受到重创。
儿童心理不健康的十种表现
每个孩子都有成为天才的潜力,关键是父母和教师是否有点石成金的双手。早教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早期教育使得孩子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我们该如何正确的为宝宝进行早期教育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儿童心理不健康的十种表现”,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自卑是一种性格缺陷,而一个人的自卑性格的形成往往源于儿童时代。无疑,自卑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将产生负面影响,更对一个人的身心两方面的正常成长起消极作用。美国儿童心理治疗专家霍夫曼指出:当家长的须关注自己的孩子有没有自卑心理,一旦发现,应尽早帮助克服和纠正,以避免随年龄的增长最终形成自卑性格。霍夫曼还认为,自卑儿童往往会表现出如下早期征兆:
常年情绪低落
如果孩子常常无缘无故地郁郁寡欢,那很可能就是自卑心理使然。
过度怕羞
儿童,特别是女童略有怕羞纯属正常,但如怕羞过度(包括从来不敢面对小朋友唱歌,从来不愿抛头露面,从来不敢接触生人等等),则可能内心深处隐含有强烈的自卑情绪。
拒绝交朋结友
一般来说,正常儿童都喜欢与同龄人交往,并十分看重友谊,但具自卑心理的孩子绝大多数对交朋结友或兴趣索然,或视为"洪水猛兽”。
难以集中注意力
自卑感强的儿童在学习或做游戏时往往难以集中注意力,或只能短时间地集中注意力。这是因为"挥之不去”的自卑心理在作祟。
经常疑神疑鬼
自卑儿童对家长、教师、小伙伴对自己的评论往往十分敏感,特别是对别人的批评,更是感到难以接受,甚至耿耿于怀。长此下去,他们还可能发展到"疑神疑鬼”的地步,总无中生有地怀疑他人不喜欢或者怪自己。
过分追求表扬
自卑儿童尽管自感"低人一等”,但往往又会反常地比正常孩子更追求家长和教师的表扬,而且可能采用不诚实、不适当的方式,如弄虚作假、考试作弊等。
贬低、妒嫉他人
自卑儿童的另一变态反应是:常常贬低、妒嫉他人,如可能为邻桌受到老师表扬而咬牙切齿甚至夜不能寐。心理学家认为,这是他们为减轻自家因自卑而产生心理压力设计的宣泄情绪的渠道,尽管这往往并不奏效。
自暴自弃
占大比例的自卑儿童往往会表现为自暴自弃、不求上进,认为反正自己不行,努力也是白搭。更有甚者,还可能表现出自虐行为,如故意在大街上乱窜,深夜独自外出、生病拒绝求医服药等,似乎刻意让自己处在险境或困境之中。要是遭到家长指责,便以"反正我低人一等”作辩解。
回避竞争、竞赛
虽然有的自卑儿童十分渴望在诸如考试、体育比赛或文娱竞赛中出人头地,但又无一例外地对自己的能力缺乏必要的自信心,因而断定自己绝不可能获胜。由此,绝大多数自卑儿童都是尽量回避参与任何竞赛,有的虽然在他人的鼓励下勉强报名参赛,但往往在正式参赛时又会临阵逃脱,甘当"逃兵”。
语言表达较差
据专家所作的统计,高占8成以上的自卑儿童的语言表达较差。他们或表现为口吃,或表述不连贯,或表达时缺乏情感,或词汇贫乏等等。专家们认为,这是因为强烈的自卑感极有可能阻碍了大脑中负责语言学习系统的正常工作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