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年的开学初,都会迎来一些新入园的宝宝。这时对于年轻的爸爸妈妈来说,也是一次不小的“精神折磨”,他们非常担心自己的宝宝能否适应幼儿园生活?对于宝宝家长的这份担心,我非常理解。对于新入园的宝宝来说,这也是他们走向幼儿园、迈向社会的第一步。

孩子从家来到幼儿园,从一个熟悉的环境中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小朋友。孩子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孩子的哭也是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这时我们的爸爸妈妈们一定要配合幼儿园坚持送孩子入园,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表面上看,是心疼了宝宝,但是这样会使孩子适应幼儿园的过程无形中加长,不管孩子如何哭闹,一定要坚持入园。将孩子交给老师后,马上离开,不要中途回来看孩子。因为这时候的宝宝,关注点放在了窗外,而老师的关注点在孩子身上,往往造成了“老师没看见,孩子看见了”的情况。孩子就会错误的认为:只要我哭,爸爸妈妈就会回来!孩子就会“坚持不懈”的大哭。

一般来说孩子在2个星期左右就会适应幼儿园生活了!

为了减轻新入园宝宝的分离焦虑,在孩子初入园时,可以从家拿一、两件孩子喜欢的玩具或是爸爸妈妈与孩子的合影照片,带到幼儿园里,这样可以减轻孩子因为与家长分离而产生的焦虑感,使幼儿的心理得到一些满足。

其次,在孩子回家后,要多与宝宝进行交流,鼓励孩子;孩子都喜欢做游戏,还可以和宝宝玩“上幼儿园”的游戏,请宝宝模仿老师,家长来当小朋友,激发孩子产生“明天我还要上幼儿园”的愿望。

另外,在这段时期内的宝宝,爸爸妈妈会发现孩子的脾气大了,变得娇气、爱哭了,一点小事就会大嚷大叫的。请不要着急、生气,对于孩子的这种行为要正确对待,既不能觉得孩子在幼儿园中受了委屈,对孩子溺爱;也不能以武力解决问题。其实这是孩子的一种宣泄。在家里,孩子随心所欲,到了幼儿园,肯定不如在家那样自由。我们允许孩子将心中的委屈发泄出来,可提供孩子一些软的棉垫、报纸等物品,孩子可以踢、打、撕,以此来减轻宝宝的心理压力。当然,对于宝宝提出一些不合理要求还是要拒绝的。

为了减轻宝宝的分离焦虑,还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入托办法(家里有条件,可以随时接送)在入园后的头三天中,孩子吃完午餐后接走,半天的时间不要过长,(过长会使宝宝适应了这种幼儿园的生活)第四、五天为宝宝午睡后接走;第二星期的第一天还是在宝宝午睡后接走;第二、三天,改为幼儿加餐后接走(比其他幼儿早接一会儿)从第四天开始,正常接送宝宝,孩子基本可以适应幼儿园生活了。当然,孩子与孩子个体差异不一样,有的孩子适应能力强,有的孩子适应能力稍弱一些。

孩子在这段适应期内,容易上火,生病,利用周末时间可以给宝宝吃一些去火的小药,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

zj09.com小编推荐

父爱母爱一般重(下)


那么父亲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的特殊作用是什么呢?如前所述,父亲由于在自然选择,性别差异,家庭职能以及传统文化影响等方面的差别,对于婴幼儿来说,父亲不是婴幼儿的主要抚育者。当然这种情况会因父亲的职业,风俗习惯,文化背景和社会女权运动的影响有所变化和不同。有调查表明,父亲在家庭中同婴幼儿相处的时间为母亲的三分之一左右。但这并不等于说父亲在婴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作用的弱化,事实上,父亲对婴幼儿的成长的影响具有母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父亲在孩子的成长中一个非常特殊的作用表现为;父亲是孩子的重要的游戏伙伴。如果说母亲与婴幼儿的抚育之中是将更多的时间用在对孩子的生活料理上,而父亲则是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与孩子的游戏上。每一个父亲都有这样的经验和体会,在母亲对孩子的必不可少的照料工作结束后,大多数的父亲是同孩子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

以我个人的经验,我更多的时候是在晚上妻子为女儿洗完澡之后,把她接过来,让她坐在我的身上,握住她的小手,又挥又拍,让两条小腿又踢又蹬,高高举起,轻轻放下,逗得女女咯咯大笑。在女儿长大一些之后,开电脑玩游戏,外出骑小轮车,骑在我的肩膀上看耍狮子,溜旱冰,玩遥控汽车,坐在我的摩托车上兜风等基本都是我作领导,孩子兴高采烈地参与或不断地制造花样。玩够之后回家,女儿才找妈妈嚷着要洗澡吃饭,这两种职能似乎是父母不同的角色所不能替代的。

其次,正因为父亲在与孩子的关系中游戏的成分占了很大的比重,所以父亲往往又是孩子积极情绪的引导者,换句话说,如果母亲同孩子的相处的活动是正剧的话,那么父亲与孩子的活动几乎总是以喜剧的方式出现,或以笑剧和闹剧的方式出现。从而使父亲成为孩子的兴奋点,使孩子的情绪得到积极的影响,成为孩子积极情绪的重要来源。

一些母亲对于孩子懂事后经常倾向于跟随父亲而不能理解,甚至为孩子同父亲的关系过于密切而感到自己受到了冷落,或者产生失落感想同丈夫争夺孩子,这说明她们还不明白父亲这一角色的特殊作用。正是由于父亲和孩子之间的游戏交往引起孩子的兴奋和快乐,给孩子以极大的满足,才使孩子的心理发育更加健康,人格更加完整。这样的丈夫恰恰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扮演着一个称职父亲的形象,做孩子母亲的应该感到高兴才是。

再次,父亲往往是在内容丰富的游戏活动中,尤其是在和学龄前儿童共同从事范围比过去更加宽阔多样的活动中,促使孩子更加广泛地认识了自然和社会,对于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提高孩子的求知欲,诱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意向,培养他们的认知技能,成就意识和对未来的自信心,都可以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对于孩子的认知能力、社会性的培养和个性特征的发展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以我的女儿为例,我只是带6岁的女儿在夏日的夜晚外出看过一次流星雨,(其实最后什么也没看见),女儿就一定要买一架“天狼牌”天文望远镜,并煞有介事地架在窗前,每天晚上观测天象,当然我知道依我女儿的智力永远也不会成为天文学家,但她那种在跟我使用望远镜,观察月亮上的环型山时那种认真的劲头,却让我和妻子从心底里感到高兴,而且就她现在仅有的一点天文知识,就已经在同学当中有一些听众了。

最后,正像前面讲过的母亲对孩子性格形成的影响一样,父亲的角色与行为的特殊性对于孩子性别角色的形成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以我的女儿为例,我女儿身上那种乐天的、不容易忧愁的、甚至有点大大咧咧的性格特征同我的性格对她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我喜欢在家里经常开玩笑,女儿跟我一样也是一个幽默派,我拿到《读者》文摘,最先看的是幽默之页,女儿也特别善于讲笑话,每次外出旅行,一路上我俩是笑话讲个不断,而她妈妈则是最好的听众。

有个专家讲过:并非父亲的角色只对男孩子有影响或母亲角色只对女孩起作用,事实上女孩会受父亲角色的影响有时会表现出冒险,进取,独立性的特征,反之男孩也会受到母亲角色的影响而经常产生易于表现同情心,温柔和依赖性等个性特点。尽管在婴幼儿时期,父亲性别角色对孩子个性形成的影响有时只是潜在地存在着的,但它长期潜移默化所起到的作用却又是不可忽视的。

以上是关于父母不同的家庭角色在子女养育中的不同作用和影响,正因为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和作用是彼此无法替代的,因此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就比较容易在孩子健全人格培养方面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也是一个非常敏感的社会问题。不过,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闲时再聊。(完)

宝宝入园哭闹,怎么破?


对于初入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去幼儿园是他们面临人生的一次重要的挑战,面对一个非常陌生的环境,做着不熟悉的事情,再加上离开了父母,失去了感情的依托,很多宝宝难免会出现焦虑情绪,哭闹不止。那么,家长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呢?

1.入园前与宝宝一起准备上学用品

宝宝在上幼儿园之前,可以跟他一起购置书包、文具、衣服等,以增强他们对上幼儿园的期待。还可以提前带他参观一下即将要去的幼儿园,并告诉他:“宝宝即将也要在这里跟其他小朋友一起上学、玩耍了。”从而消除他们对环境的陌生感。

2.培养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

在上幼儿园之前,家长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自己吃饭,训练他们自己上厕所尿尿等各种生活自理的能力,并将宝宝的作息时间尽可能地调整到与幼儿园作息时间相一致,这样可以减少宝宝在入园后的焦虑与自卑。

3.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

鼓励孩子多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特别是一些比较内向的孩子,父母可以鼓励他们先在小区里与其他同龄小朋友一起玩耍,邀请小朋友到家里来做客等。另外,告诉孩子一定要敢于表达,比如不会自己尿尿的孩子,在有尿意时要告诉老师,身体不舒服时要跟老师说。

4.送入园后赶紧撤

入学第一天父母可先陪孩子与其他同伴一起玩耍半小时,待孩子情绪相对稳定和适应后再离开;第二天则减少至20分钟,知道孩子能完全适应为止。当老师接过宝宝以后,父母最好马上离开,不要在幼儿园逗留,更应避免出现宝宝在里面哭,父母在外面“哭”的情况。

5.帮老师多了解宝宝

不同的宝宝在不同的家庭坏境中长大,生活习惯也不尽相同。父母要及时和老师沟通,便于老师更多地照顾宝宝,例如,有的宝宝一哭闹就要小便等等。隐瞒孩子潜在或已表现出来的生活陋习或性格,非常不利于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教育。

6.尽早接回宝宝

为了减少宝宝刚入园时的恐惧心理,在头两个星期可以稍微早点接宝宝,让他感受到父母并没有忘记他。回家路上,最好用关爱的语气与宝宝交流,询问他在幼儿园进行了哪些有趣的活动,分享他的快乐,使他从内心感受到被爱。

7.父母应该多点正面的引导

在上幼儿园之前,父母向宝宝描述幼儿园的趣事,如上幼儿园可以认识新的朋友,可以跟老师一起学习,可以参加各种有趣的活动等,这样宝宝就会对上幼儿园充满了期待和向往。等宝宝上幼儿园后,爸爸妈妈也应该多引导宝宝讲一些幼儿园里发生的趣事,如幼儿园里有什么开心事,跟其他小朋友玩了什么好玩的游戏,新认识的小朋友叫什么名字……而尽量不要问孩子是不是受委屈了,有没有想妈妈之类的话,本来孩子离开父母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就已经觉得很委屈了,在这么一问的强化下,他们就更觉得自己受了很大的委屈了。

初入园宝宝哭闹环节情况调查


调查人员对小班孩子的入园状况连续记录了1个月,下面是统计结果:

引发哭的4大环节:来园时:46.9%午睡前:28.1%进餐时:12.5%提到有关亲人的词汇时:12.5%

哭的时间:只哭一两声:40.6%哭5~10分钟:18.8%10分钟以上:15.6%不哭:25%

进餐:愉快进餐:46.9%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进餐:34.4%哭,但不影响进餐:15.6%哭,不能进餐:3.1%

集体活动:能够参与集体活动:59.4%偶尔能够参与集体活动:15.6%看着大家参加活动:18.8%不愿参加集体活动:6.3%;

依恋物:不需要:65.6%偶尔需要:25%离不开:9.4%

与家人分离时:拉拽家人,很难与其分离的孩子:18.8%能与家人分离,但情绪不好的孩子:28.1%不能主动与家人分离的孩子:9.4%能主动愉快与家人分离的孩子:43.8%

午睡:很快独自入睡:43.8%能在成人的帮助下入睡:34.4%哭一段时间后,能在成人帮助下入睡:9.4%不愿午睡:12.5%

缓解宝宝入园哭闹有高招


主持人:宝宝入园哭闹是很多家长头疼的事情,尤其是听着孩子的哭声离开幼儿园更是有几多的不放心。首先请红黄蓝和平里幼儿园长张薇来给大家讲一下孩子哭闹的常见情形。

张薇:首先孩子入幼儿园哭闹是正常的现象,但是由于孩子的性格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所以孩子到幼儿园后哭闹的情形表现也是不一样的,一种孩子是分离焦虑反映比较严重的是大哭大闹型的,家长送的时候老师接不过来,有的时候还有一些攻击的倾向如打老师、躺在地目不起来,这样的孩子就是属于反映比较强烈,这样的孩子由于情绪特别焦躁,会不吃不喝,这是一种类型。

另一种类型是比较胆小和腼腆的孩子,他会始终在那抹眼泪,抽抽嗒嗒,不大哭不大闹,如果老师触及到敏感的话题如提起其家人,这样的孩子也会忍不住放声的哭几声。

还有一种类型的孩子是情绪比较平稳的,入园后基本不哭,自己玩自己喜欢的玩具,吃喝都不受影响。

这些在一取决于孩子的性格,二是取决于孩子生活的环境,一些孩子的依赖性较强,是因为在家长的呵护中过来的,分离焦虑反映得比较严重;情绪比较稳定的孩子,一般都是孩子经常接触陌生人,经常带孩子到公共场所,所以这样的孩子情绪比较平稳。

家长可以对照一下自己家宝宝的情形,是属于哪些哭闹呢?我们再接下来请张园长为我们讲一下幼儿园老师是如何对待不同类型的哭闹的孩子。

幼儿园老师对待不同表现形式的孩子有其不同做法,首先对待共性的问题,孩子都会有一些哭闹,对哭闹反映比较强烈的,首先入园后基本上是老师专人看护的,尽量满足孩子的一些需求,比如说不愿在室内呆,想到户外玩,老师就带着孩子出去,转移他的注意力,暂时缓解一下他的哭闹情绪,这样的孩子基本3岁以下都是老师抱着、搂着,多跟孩子有一些肌肤之亲,消除孩子的紧张情绪和陌生感,老师通过这种形式和孩子联系感情,因为2岁多的孩子对他说教是没有什么用处,他也不会听,所以老师用这些肢体的接触来安慰孩子的情绪。

另外对于比较内向的孩子,看似比较好管理,因为他的情绪比较平稳,但是往往这样的孩子他的心特别重,所以老师也要关注这些孩子的情绪,老师多是采取用余光去关注,通过组织全体的活动来分散他的注意力,因为这样的孩子本身他是小哭,老师过多的跟他交流,反而会引起大哭,不利于孩子的情绪。

还有一类的孩子是情绪比较平稳的,这类孩子往往容易出现两种表现,一个是对幼儿园的环境很快就能适应熟悉,表现出来的是比较淘气,老师对这类孩子应该注意从入园起就对孩子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要限制孩子一些不适当的行为;另外还有一部分孩子刚入园情绪稳定,过几天也会出现哭闹现象,这样的孩子在幼儿园也并不少见,而且往往要持续一段时间,有些家长不理解可能会认为是不是老师对孩子不好了,影响了孩子的情绪,其实不是,这是一种表现也是很正常的一种现象,就是孩子的新鲜感过去了。

主持人:我们通过跟一些妈妈的交流也知道,在送孩子入园的时候可能孩子会哭闹,等到晚上去接孩子的时候一样还是很委屈似的哭了,想问一下张园长,这样的孩子在白天的表现如何?孩子为什么晚上见到家长还会哭闹呢?

张薇:因为孩子的哭闹虽然是正常的表现,但是他也会有一些自我保护的形式,比如说哭累了疲惫了,他就不哭了,老师在生活当中还会采取一些措施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如用玩具来吸引他,来安抚他,所以孩子在幼儿园全天哭的很少,都是间歇性的,如果有的孩子反映特别强烈,老师就会给家长打电话通知将孩子接走。

同样是孩子哭闹,每天都会有不同的变化,哭的时间越来越短,哭闹的程度越来越少,大部分孩子大约在1周左右的时间情绪就能稳定了。

主持人:另外还有一些情况,比如中午睡醒、尿裤子等有的孩子也会哭闹,通常这样的情况老师会如何处理?

张薇:因为2到3岁的孩子生活还不能自理,另外这些孩子在家的大小便的习惯和环境也跟幼儿园不一样,所以孩子对入厕的习惯还未培养起来还有些不适应,还有的孩子语言发展还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的意识,所以新入托的孩子拉尿在裤子里这种现象比较常见,发现这种情况我们幼儿园都及时给孩子洗换,入园前我们都要求家长多给孩子带几条换洗的裤子,尤其注意这样的孩子老师在给他换洗的时候,绝不能责备孩子。

另外幼儿园也不建议家长给孩子穿纸尿裤,要养成孩子定时排便的习惯。

主持人:刚才听了张园长分析入园宝宝哭闹的几种类型,也讲了幼儿园对待哭闹宝宝的态度。家长是不是放心了很多呢?

接下来我们请张园长为大家继续讲一下家长应如何配合幼儿园老师,来缓解宝宝的哭闹,并逐渐克服。

张薇:孩子入园的哭闹虽然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通过幼儿园和家长的相互配合能够把孩子这种哭闹情绪时间缩到最短,程度降到最低。

首先幼儿园在解决孩子哭闹问题想了好多措施,幼儿园一般会把年龄稍大一些有育儿经验的老师安排在新入园的班级,因为老师对孩子的爱心、耐心和细致的生活护理能够让孩子尽快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环境,让孩子有安全感,因为上面说到了对孩子的搂一搂、抱一抱,3岁以上的孩子多跟孩子交流交流,摸摸他的脸、摸摸他的头这些动作都能够缓解孩子紧张的情绪。

另外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以及和小朋友之间的互动活动都能使孩子们逐渐的喜欢上幼儿园,所以我们提出来的是孩子喜欢幼儿园首先要喜欢班里的老师和班里的小朋友,要通过跟老师的这些亲近,老师会跟孩子说:“宝宝你想我了吗?”“老师都想你了。”经过努力,大部分的孩子都会平稳的过渡这个阶段。

但是只有幼儿园老师的努力还是不够的,家长也要和幼儿园一起配合,对家长有这样几点建议:

1、家长要克服自己的焦躁情绪,对孩子的哭闹保持一种平和心态,因为有的时候家长这种紧张情绪会传递给孩子,会加重孩子这种分离焦虑的情绪;

2、家长要对幼儿进行正面教育,不要传递给孩子一些负面信息,比如,有些老人接孩子回家后会经常问“吃饱了吗?”“老师打了吗”这些负面的信息会增强孩子对幼儿园的恐惧感;有些家长觉得孩子上幼儿园受了天大的委屈,对孩子百依百顺,要什么给什么,千方百计地补偿孩子,所以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孩子会认为幼儿园是不该去的地方,也会影响孩子来幼儿园的情绪,还有的家长当孩子在家里的淘气的时候会用“我送你上幼儿园”来吓唬他,这是更不可取的。

希望家长能信任幼儿园,信任老师,多跟幼儿园进行配合。

3、建议家长坚持送孩子来幼儿园,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实践证明越是断断续续来园的孩子,他的焦虑期就越长,只要孩子身体允许,不生病,家长要坚持送孩子到幼儿园;不能因为孩子哭闹而中途退园,这样就会前功尽弃,孩子重新入园的时候还是会哭闹。

4、孩子在家的生活习惯尽量和幼儿园保持一致

包括吃饭、喝水的一些习惯,比如用水杯喝水不用奶嘴,幼儿园一般都是12点睡午觉,家长也要尽量按照这个时间来调整家里的作息时间,另外要培养孩子基本的自理能力,如自己吃饭、自己喝水、大小便会表达,这些对于孩子尽快的适应幼儿园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孩子习惯了幼儿园的环境,习惯了幼儿园的生活,身体舒服了自然就不哭闹了。

网友wkx2006:你好。我想问下我女儿两岁半,在幼儿园小小班读了一个学期了,现在都很乖不会哭闹,这个学期读完想给她换所学校,我不知道该怎么跟她讲,怕她又会开始哭闹了。请问该怎么应对?

张薇:不知道家长选择幼儿园的标准是什么,如果这所幼儿园适应孩子的发展,一般不要给孩子转园,如果要转园,可以给孩子讲清道理,因为孩子已经有了在幼儿园生活的经验,就不会过分哭闹了。

网友130smq:张园长,你好!我们家宝宝23个月,下半年9月份想入托,现在很怪,哭一下停一下,哭起来是特别的伤心,特别的粘我自己本人,所以都不知如何,去幼儿园会是怎么样,很没有底。按我们自己个人想想也怕,每个学期都有这么多的新小朋友去上幼儿园,老师肯定也顾不上你家一个宝宝,到那个时候,宝宝肯定哭的要死,不知道老师会这么处理,你是一园的园长,能透露点信息给我们吗?谢谢!

张薇:孩子入幼儿园确实是踏入社会的第一步,对于孩子对于家长都是一个难关,但这是必须面对一个问题,因为总是要上幼儿园,通过我以上说的家庭和幼儿园共同努力采取那些措施能对孩子的哭闹起到一定的缓解,孩子短期的分离焦虑不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很大的影响,2岁多的孩子应该经历集体生活了,家长不必过分紧张。

网友小草3535:家长送的时候老师接不过来时家长该怎么办?

张薇:这种现象比较多,家长送托送不进去,老师也接不过来,这时候家长就得狠下心来把孩子交给老师就走,因为家长在幼儿园呆得时间越长,孩子哭闹的时间也越长,只有家长离开后孩子的情绪才会逐渐的平稳下来。

网友精灵古怪的猫:你好,我家孩子2岁半了,已上幼儿园2周多时间,每天早上都不愿意去,早上起来就会说不去幼儿园,如果我们表示要去,他就会开始哭,我们强行送到幼儿园的话,见到老师后就不哭不闹了,据老师讲在幼儿园也不错,回家以后会闹些脾气。我不知道他在家不愿意去表现的很强烈,但到了幼儿园表现好,是不是在压抑自己情绪,这样会不会造成心理上的伤害。

看来我家是属于比较内向的孩子,心很重,对这样的孩子我们家长应怎么做呢?

张薇:你的孩子是属于内向的孩子,在父母面前孩子情绪是自然流露,表达的是真实的情感,这是肯定的,到幼儿园以后在老师面前会控制和掩饰这种情感,这需要家长和老师沟通好,家长要把孩子在家的表现告诉老师,让老师知道想办法进行疏导,比如给孩子一些鼓励如奖励小红花等,让孩子喜欢来幼儿园。

网友selene_dhy:请园长您好!我女儿到6月份满2岁'我想在9月份送她去幼儿园.她现在自己的需求基本上都能用语言表达'也能自己吃饭尿尿'裤子还穿不好.她胆子非常小'在家可以自己玩'但一到陌生环境就很粘亲人.请问9月送可以吗?是不是太早了?我也很矛盾'但也想早点让她锻炼一下。

张薇:9月份可以送孩子去幼儿园,因为孩子越小可塑性越强,越能尽快的适应环境,您孩子的这些表现都是正常的,这么大的孩子到幼儿园穿脱裤子老师都会照顾着去做的,在此期间可以带着孩子到公共场所接触一下环境和陌生人,让孩子跟陌生人打招呼,锻炼一下孩子适应集体环境的能力,消除孩子的陌生感,这样孩子入园时就不会过度的焦虑紧张。

网友yw9755:张老师,我家女儿22个月大,吃饭总是先玩饭:拿勺把汤从一碗臽另一碗或用筷子捅这盘菜捅那碗饭,从一开始就纠正她,可不管用,后来就打她的手,她就躲着然后再玩,打急了她会把筷子扔到桌上或是大哭。怎么办呢?您给支个高招吧

张老师,辛苦了,您慢慢来别急。我还有个疑问:女儿生下来就随姥姥睡,现在22个月大,白天随谁玩都没问题,可天一黑必须找姥姥,连老人家上厕所也不行。怎么办?

张薇:可以看出孩子的动手能力很好,家长千万不要因此而打孩子要适时引导,可以为孩子安排这样的游戏,如带着孩子玩捡豆子的游戏,将豆子从一个碗里捡到另一个碗里,孩子吃饭时,可将他的饭菜放在为他预备的餐具里,放在他的面前,孩子在入园前要为孩子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一口菜、一口饭,不挑食,吃饭时不要随意跑动,养成定时进餐的好习惯。

如果是这样的,孩子入园困难会比较大,所以在入园之前一定要先让孩子接触和接纳家里的人,姥姥应该有意识的多回避一些,家长不要过于着急,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刚开始让姥姥离开的时间短一些,然后随着宝宝的逐渐适应让姥姥离开的时间再逐渐加长,多一些和其他人接触的机会。

网友知心宝贝:张园长:您好!我家宝宝三岁三个月,入园已经七天了。第一天送去时,哭着不让走,等我回家拿被子再去时,已经不哭了;第二天送去时没哭;第三天早上去时不哭,但是老师说情绪不稳定,持续哭,我三点就接回家了;星期六、日休息,星期一感冒没去,第四天直到今天七天了,每天不仅去时哭得厉害,中途也哭,中午也不睡觉,下午去接时情绪还好,在家早上哭着说不去,问她为什么不去和不午睡,说:想妈妈。常跟老师说想妈妈,要老师打电话给我去接她。不知道今天表现怎样?也不知道怎样能帮助宝宝喜欢上幼儿园。

张薇:7天也正是孩子适应幼儿园的关键时期,家长应坚持送孩子去幼儿园,只要不是大哭大闹,不影响他的吃喝,就不会对孩子身体有什么影响,希望家长一定坚持。

主持人:以上回答了网友的一些问题,接下来,我们也有疑问想请教张园长:孩子入园后通常容易生病,这是否跟哭闹有关系呢?

张薇:孩子入园初期容易生病肯定跟孩子的分离焦虑有关系,因生活环境变了,生活习惯变了,加上孩子的哭闹,饮食不规律了,睡眠不踏实甚至会做梦说梦话惊叫等,幼儿园的做法呢是加强对孩子的护理,一定给孩子喂饱,保证孩子充足的饮水量,在这基础上我们初期第一个月都要为孩子准备一些小零食,为孩子煮一些水果水,给孩子补充一些营养,所以家长也要注意这段时间多给孩子吃一些清淡的饮食,多给孩子喝水,帮助孩子降火,因为有些病不是因为身体情况而是因为心理情绪造成的。

主持人:有些家长孩子生病后就不送孩子去幼儿园了,想问一下张园长,这种做法是否正确。

张薇:首先要根据孩子的生病的程度,如果能上幼儿园就要坚持上,可为宝宝带一些药物,因幼儿园与有保健医生,家长可以和幼儿园说明宝宝的情况,请幼儿园和家长一起照顾宝宝,让宝宝很快恢复健康。

因为幼儿园的生活是比较规律的,对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包括增强休智方面都是非常有好处的,比如说天冷了,孩子在家里就不会活动了,但在幼儿园这些活动都会坚持,如果生病就送幼儿园了,这样孩子再入园时还易生病。

还有入园容易生病的孩子也说明其体质不是很好,所以更需要到幼儿园跟同龄小朋友一起多锻炼。

网友大球:请问园长,我家孩子现在2岁6个月了,准备5月份左右送到幼儿园,目前的问题是,我们也经常带孩子去参加集体的活动,比方说东方爱婴的课程,但孩子和外人接触,还是不爱说话,必须要特别长时间后,才和外人进行沟通,连邻居几乎是天天见面的,见面后问人家好,她都不说,但平时在家或是和她比较信赖的人倒是说的很好,思维也很敏锐,表达也很清楚,这种状态,在她去幼儿园之前我们还要做哪些工作,才能让孩子尽快适应呢?多谢

张薇:孩子在特定的环境下有些性格是很难培养出来的,如果换了环境如到幼儿园就会发生改变,到幼儿园后要面对老师、面对小朋友,要表达自己的需求,还要和小朋友交往,所以孩子在新的环境中性格会得到锻炼的,好多孩子到幼儿园后有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性格,朗了,敢于和陌生人打招呼了,这既是老师培养的结果也是幼儿园环境的熏陶,对孩子交往能力委有帮助的。

网友Long223:张老师,你好!我儿子马上就满2周岁了。在我们大人一直的努力下,还没满一岁半前,他已经完全脱离了纸尿裤,白天有大小便他都会叫家人帮忙解决,最近两周也整夜不用起床拉尿了。他大便也习惯用他自己的小便盘,在语言方面,也能很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我们打算下半年送他入幼儿园,但还是有些担心的问题:1.平时家里说粤语的,幼儿园的部分老师是说普通话,我担心老师不明白他要大小便的意思,来不及帮忙而让他拉到裤上了。2.在幼儿园时没可能用便盘大便,而且又在陌生的地方,担心他因此又拉在裤上。3.进一步的担忧:在陌生的环境里,有些小孩因为原来已经能很好地控制大小便,但因为上述原因而出现反复的现象,我就担心他到时会在心理上有压力。请给予专业意见,谢谢!

张薇:家长不必过于担心,入园适应是孩子必需经历的一个过程,就需要由不习惯到习惯,由不适应到适应,而且幼儿园的老师一定会想办法引导孩子过渡好这个环节,建议您培养孩子说一些简单的普通话生活用语,还可以把您的担心跟幼儿园的老师进行交流,幼儿园的老师会根据您的情况采取解决的办法;孩子大小便的问题,你也不必过于担心,你可以向老师说明孩子在家里使用便盆,这样老师在幼儿园里就会引导孩子去适应幼儿园里的坐便器,而且幼儿园的坐便器也是根据孩子的身高量身定做的。

揭秘孩子入园哭闹真相


每次新生入园,必将有很多家庭面临孩子的哭闹问题。一般会延续一个星期甚至更长时间,这让家长也让老师们苦恼。如何让我们的孩子欢欢喜喜上学去,或者将孩子哭闹的时限将为最低呢?

通常来说,新生中哭闹的都是一些年纪比较小的孩子,一般是因为这些孩子的语言能力、交往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都不够成熟造成的。大多数的孩子哭闹一般持续1个星期,最多2个星期左右,一旦他们适应了新的环境就不会再哭闹了。但是有一些适龄的孩子,虽是极个别现象但每年都会有,他们往往哭闹得非常厉害,甚至要闹上个把月。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三种情况:

一、这些孩子入园前的生活圈子很小,不适应幼儿园的环境。有很多孩子入园前一直就由妈妈或奶奶一个人带,很少接触到其他小朋友,所以孩子对带他/她的人依恋程度非常高。一旦要脱离他/她的周围,反应会特别激烈。针对这种哭闹的小孩,应该给予他们充分的适应时间,只有等到他们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哭闹才会停止。

二、父母教育失误。通常这些孩子的家长平日常常会说,"你不能离开家长身边,离开大人是非常危险的,会被坏人带走的。"这种出于安全教育的话无意中给孩子一种消极的暗示,导致孩子对陌生人和陌生的环境非常不适应。针对这样的小孩,家长应积极纠正之前的言语给孩子造成的影响。要通过适当的教育让孩子明白上幼儿园是为了学本领,为了交更多的朋友,而不是危险的事情。只有从心里解除孩子的顾虑,才能让他们开开心心地接受幼儿园生活。

三、孩子的性格原因。一个孩子的性格在家庭里养成,所以准确的说是家庭氛围造就了孩子的性格。这些孩子的家长本身就比较沉默,不擅与人交往,孩子无论是先天性格和后天气质都承袭了父母,而这样的孩子在新的环境里一下子是比较难适应的。针对这样的小孩,老师可以多做一些工作,多帮助他在学校交到好朋友或者找到乐趣所在,这样才能让他们喜欢上幼儿园。

所以,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我们都应该尽力地帮助他(她)们,在家里,家长应该多鼓励孩子上幼儿园,经常带孩子到幼儿园玩玩,激发他们对幼儿园的向往,多和小伙伴一起玩;在学校,老师也要鼓励孩子们积极地来到幼儿园,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来吸引孩子们的兴趣,及时地表扬孩子的一些积极的行为,这样就可以充分的调动孩子们来园的积极性。

宝宝入园怎样才能不哭闹


每年开学的时候,家长都是忙得不亦乐乎,更有甚者,全家总动员送一个孩子入托。对于新入园的小班幼儿来说,这种全家总动员的情况比较突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家长对幼儿独立在园的一种不放心。

在我教小班的这3年里,发现小班幼儿入学的前两周,哭闹方面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哭闹三两天便停止

这类型幼儿来到一个新环境,对周围事物不熟悉,存在着一定的恐惧心理,便用哭闹的形式保护自己。在家长不断的鼓励和教师亲切的关怀下,开始接受这个新环境,消除了心理的恐惧,对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哭闹了三两天便情绪稳定了。

面对这样的幼儿,家长在孩子哭闹时,不要过于紧张,因为您的情绪变化会直接影响孩子。为了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建议您面对孩子时应是积极的情绪状态,使孩子感到这里是安全的。

第二种:开始不哭,几天后哭闹

这类型幼儿性格外向,对任何新鲜事物比较感兴趣,什么都想尝试尝试。由于教师为了使新入园的幼儿消除紧张情绪,总会用许多新奇的玩具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这种类型的幼儿的注意力全被新奇的事物吸引了,所以开始的时候不会哭闹。当所有的新奇事物都尝试后,来幼儿园的新鲜感没有了,便开始哭闹,借此来吸引老师对自己的注意。

这类型幼儿很好劝慰,只要老师给安排点事情做就可以了,主要是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家长也不必担心,这类型的幼儿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幼儿回家后,家长多引导幼儿说一说幼儿园里发生的事情,如:今天你在幼儿园做了些什么?明天去幼儿园你想做什么?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孩子带着任务来园。家长也要对幼儿开心来园给与表扬和鼓励。

第三种:每天都要哭闹几分钟,拿哭闹当上学的内容

这类型幼儿比较少见。我就遇到过这种类型的幼儿。每天来园,不管家里人谁送,家长离开后都会哭闹三两分钟,然后便停止了,尽管脸上还挂着泪水,却高兴地找好朋友游戏去了。这种状态持续了一个多月,家长着急,我们老师也很着急。我们用了表扬、鼓励、奖励等方法都无济于事,没办法,经过与家长沟通,我们采用了冷处理的方法,就是给孩子发泄的空间,孩子在哭闹的时间里教师不去理睬。第一天,孩子没有变化。过了两天,孩子边哭边用小眼睛偷偷地观察我们,看老师不关注自己,哭的声音小了。我们又坚持了两天,这个幼儿突然不哭了,像每个幼儿一样地开心地来园了。

向家长介绍这三种类型的幼儿,是希望能够帮助家长分析自己的孩子,找到解决幼儿哭闹不爱来园的方法,使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策略,当然更希望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家有宝宝要入园——准备篇


两三岁的宝宝,就要离开家门,进入幼儿园。宝宝入园往往是令家长非常头痛的事情。因为孩子长期呆在家中,忽然要离开家,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肯定不适应。在最初的几天总是哭哭啼啼,让家长心里也酸酸的,心疼得不得了。

怎样才能减轻宝宝入园后的不适就呢?相信,只要你在宝宝入园前的一个月,抽出一些时间,和孩子一起做入园准备,准备活动做得充分,宝宝入园后适应快,家长就不会过于担心。

那么该如何为宝宝准备呢?

心理准备

1、讲解幼儿园

小宝宝并不知道幼儿园是什么,这就需要家长和宝宝讲一讲:幼儿园是个小朋友一起玩,一起学习的地方,每个宝宝长大了,都要去幼儿园。那里有玩具,有老师,有小朋友。白天,妈妈把你送到那里,你在那里吃饭、睡午觉,和小朋友玩,晚上妈妈再把你接回家。

提示:对宝宝讲时,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幼儿园有多好多好,免得孩子在入园后,心理落差大,反而认为家长骗他,不愿去幼儿园。

2、熟悉环境

虽然在宝宝的头脑中,大致有了对幼儿园的印象,但没有亲眼看到,在其头脑中也是模糊的。在平时,家长应该和宝宝一起,到幼儿园走一走,看看幼儿园的外观,听听孩子们的唱歌声,欢笑声,让宝宝产生愿意进幼儿园的愿望。

当幼儿园入园时,放学时,家长甚至可以进入幼儿园里,让宝宝和小朋友离得更近,看看幼儿园里有什么玩具,有什么花草树森等等。

自理能力准备

在家中,有固定的人看护宝宝,宝宝的生活被照顾得无微不至。在入园前的几个月里,就要放一放手,让宝宝学学生活自理了。

1、学习用勺

幼儿园老师虽然会在刚入园时喂宝宝,但毕竟孩子多,老师少,有照顾不到的地方,宝宝就要自己学会用勺吃饭,并要吃饱。这时,宝宝和父母一起吃饭时,就要给他一个不易碎的碗,然后让他自己用勺吃。宝宝吃的时候,不免要浪费粮食,也不免要弄得饭菜到处都是,但一定不要责备孩子,对吃进嘴里的每一口,都要持鼓励的态度,表扬宝宝的进步。对宝宝不正确的用勺姿势,要及时纠正,比如妈妈示范一下,然后让宝宝学着妈妈的样子拿勺。姿势正确,宝宝很快就能学会用勺。

2、学习喝水

喝水谁不会?但用水杯喝水对宝宝来说有一定难度。他们有的还在用奶瓶当水杯呢。这时,家长就要为宝宝准备一个塑料杯,里面倒上一点点水,宝宝渴了的时候,就让他用杯子喝。刚开始宝宝喝不好,总是洒到身上,但这没关系,多练几次宝宝一定会熟练的。当宝宝能把少量的水喝得很好时,妈妈就可以往杯子里多倒些水,让宝宝学会控制水杯的倾斜度,锻炼既能喝到水又不至洒一身。

3、大小便:

一般一岁半以后,宝宝就可以训练大小便了。如果宝宝有了大小便还不能通知大人,或者还在使用纸尿裤,就要注意了,在入园前,要让宝宝学会说:“我要大便,我要小便。”的话,免得给幼儿园老师增加负担,也免得宝宝受潮湿,不洁之苦。

为了让宝宝尽快学会控制大小便,有大小便及时通知大人,家长在看护宝宝时,要了解宝宝吃了什么,吃了多少。在宝宝睡前、醒后、饭后半小时或一小时,就要提醒宝宝小便,大便,这样可以避免宝宝尿裤子的次数。另外,也要养成宝宝定时大便的习惯。

4、生活习惯

在幼儿园里,上学放学都有一定的时间,因此,父母要逐渐使宝宝在家的作息和幼儿园的一致,宝宝进入幼儿园后才不至于感到不适应。

家长可以这样为宝宝安排作息时间:

早上七时前起床,活动一会儿后,八点左右吃早餐;中午十二点左右吃午餐;十二点半左右,让宝宝睡午觉;两点半左右起床。上午十点及下午四点左右要给宝宝加餐,以水果、奶制品为主。晚上和家人一起进餐,上床时间为九点钏左右。

5、社交能力培养

进入幼儿园,就进入了一个小社会,有些孩子认生、胆小,父母就要多加注意,培养宝宝的社交能力。

平时可以多带宝宝去孩子多的地方,如各种早教机构,更可以让宝宝和邻居家的孩子们一起玩。有些家长害怕孩子受欺负,不敢让宝宝和其他人玩,这就大错特错了,要让宝宝学会应对其他同伴,而不是拒绝交往。

6、语言能力的培养

如果宝宝语言表达能力差,对宝宝来说是非常苦恼的事情,因为他不会说,无法表达自己的要求,易被老师忽略(比如身体不舒服,却又不会说)。因此家长要多和宝宝说话,鼓励宝宝讲出自己的想法,尽管家长已经猜到宝宝想要什么,想做什么,也要鼓励宝宝说出来。平时也要和宝宝多说话,让他听得懂成人的话。

7、物质准备

将宝宝的被褥、洗漱用品准备好。为宝宝准备几套上幼儿园的服装,虽然只是上幼儿园,但在穿衣上也不像在家时随随便便,应该正规些。

宝宝在入园前要做抽血化验,问一问保健何时查看化验单。

该做的都努力做了,剩下的就是耐心等待,看看宝宝入园后会是什么样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