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的宝宝进入幼儿园,面对新环境和陌生人会产生一些问题。当问题发生时,需要父母和幼儿园的老师共同解决。

分离焦虑

现象:宝宝一旦离开亲人,就会因缺乏情感上的依恋和安全感而产生焦虑。有的宝宝甚至会担心父母是否不喜欢自己了等原因,不安心在幼儿园生活,在吃午饭、睡午觉时会想家、想妈妈,哭闹不肯上学等。

对策:父母和老师都不应该责骂宝宝。父母不应拿幼儿园和老师来吓唬宝宝,使宝宝对幼儿园产生恐惧感。另外,父母心态也很重要,有的父母对送宝宝入幼儿园表现得恋恋不舍,只要宝宝哭闹就心软,于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始终无法成功让宝宝入园。

一般情况,只要坚持送宝宝入园,两三周后宝宝就能渐渐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父母可在家中贴一张“宝宝进步表”。根据具体的培训目标将宝宝在家中和幼儿园的进步表现,用贴上奖励标志的方式鼓励宝宝,帮他克服焦虑心理。

不会自理

现象:在宝宝1至2岁时,父母就应有意识地培养宝宝动手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果在入园前宝宝还没有学会,父母要主动配合老师,教宝宝学会漱口、洗手、用毛巾擦手、用勺子吃饭、认识自己的衣服和鞋子等,不要以为把宝宝送进幼儿园就一了百了。

对策:教宝宝学说一些日常生活用语也很重要,如饿了、渴了、热了、上厕所等。父母要积极主动配合幼儿园开展新生入园的生活状况调查,让老师全面了解宝宝的生活习惯。适当给宝宝带一个心爱的玩具,让宝宝抱着它睡觉,减少宝宝的孤独感。

不合群

现象:跟小朋友接触少的宝宝,入园后很长一段时间难以融入到群体生活中。不合群的宝宝大体分为两类:一类表现为沉默寡言、孤僻、害怕陌生人;另一类表现为表现欲强,喜欢控制别人。

对策:对第一类宝宝,父母要多为宝宝创造与外界接触的机会,时间一长,宝宝熟悉了幼儿园,朋友就会越来越多,就能融入到幼儿园的群体生活中。对 后一类宝宝,老师应多观察宝宝和小朋友一起游戏的表现,针对游戏中的问题,适时干预,培养宝宝宽容、礼让的良好行为;父母要让宝宝学会如何体谅别人,对宝 宝反常的态度和行为不应急躁或单纯指责,而是应该耐心地启发他,让他更加地合群。

欺负别人

现象:宝宝欺负人的形式表现为:肉体上的欺负,主要是踢、打、掐、咬、揪头发和威胁;语言上的欺负,包括骂人、散播谣言、嘲弄等;情感上的欺负,表现在将受欺负的宝宝与小朋友们隔离,不让小朋友跟他玩。

对策:父母应保持冷静。要跟宝宝问明原因,教育宝宝遇到问题时,不要采取暴力的方式解决,不要使用进攻性的言辞或行为。当宝宝的表现有所改善 时,应及时给予表扬,让宝宝明白你除了不喜欢他那种欺负人的行为以外,还是很爱他的。必要时要和老师取得联系,让老师在幼儿园里也及时帮助他改掉欺负别人 的坏习惯。

精选阅读

孩子初入园的常见问题解答


【A卷热点问题快问快答】

Q怎么让老师了解孩子的情况?

A.入园之初,最好能给老师写一个简单的“介绍信”,或者通过家园联系本、班级网站、电话等手段,让老师能够了解到孩子的情况,有针对性地给予帮助。着重介绍宝宝的性格情况,是偏安静内向的,还是外向好动的?宝宝的健康情况,是否过敏,有无特殊病情需要格外照顾?宝宝的生活自理能力如何?能不能自己吃饭、大小便?宝宝在家喜欢读什么书、看什么动画片、玩什么玩具,临近开学,情绪如何?利用好各种家园沟通平台,及时把宝宝的情况告诉老师。

Q孩子入园后会吃什么?老师会照顾他吃饭吗?

A.幼儿园实行定量食谱,来保障营养均衡。在食物的制作上一般也会注意从色、香、味、形上吸引宝宝,激发他们的食欲。比如,常为宝宝制作动物形象的小点心、小包子、小饺子;三鲜、肉末、蔬菜等不同配料的蛋羹;松软可口的各种蛋饼和太阳米饭、果料米饭等。进餐时,老师一般会用生动的语言鼓励孩子主动进餐。不好好吃饭的孩子,老师也会喂他,尽量完成定量。

Q幼儿园一般喝什么水?怎么保证孩子的饮水量?

A.在饮水上,幼儿园多以白开水为主,一般还会根据节令情况,为宝宝增加酸梅汤、秋梨膏水、冰糖菊花水、什锦水果汤等,帮助孩子去火、润肺、止咳、防病。大多数幼儿园能保证孩子一定的饮水量,这是有要求和标准的。对于小孩子,老师要保证上、下午至少各有两次饮水时间,每次都要达到1杯。天热的时候,孩子可以将水壶带到户外,在游戏中间还要喝1次。在此基础上,很多幼儿园也提倡随渴随喝。

Q怎么知道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

A.爸爸妈妈想了解宝宝在幼儿园的情况,可以有很多方式。老师经常会利用“家长园地”、“宝宝生活记录表”、“家园联系表”等形式向你介绍宝宝们一天的活动内容与生活情况。有的幼儿园还会利用照相、录像等手段将宝宝的一日活动客观地记录下来,在离园时请父母观看。有的还会利用现代化通讯手段,将父母最关注的问题通过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在线视频等形式及时传达给父母。

如果想和老师当面交流,可以选择早一点去幼儿园或者等老师送走大多数孩子的情况下进行沟通,详细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

要特别注意,在讨论孩子的问题时,尽量不要让孩子在场。特别是不要当着孩子的面问老师:“最近他又犯什么错误了吗?他哪儿做得不好?”因为你们是在共同探讨孩子的成长,而不是在下结论。

【B卷适应难题见招拆招】

1如果他哭着说:“我不想去幼儿园……”

家是孩子最温暖、最自在的地方。从家里来到陌生的幼儿园,孩子可能会因为和依恋对象的分离而出现焦虑,产生不安全感。此外,和随意的家庭生活相比,幼儿园环境是一个相对有要求的环境。比如:“玩这个游戏的时候要大声说……”“传完这5个球才能玩那个游戏……”这种团体性质的生活,会使孩子受到一定的干扰和阻碍。

另外,一天的幼儿园生活,孩子要应付的不仅仅是环境陌生的感觉,还有种种生活上的不便:喝水、吃饭、穿衣、小便,每件事都和在家不一样,都没有亲人的帮忙。如果孩子应付这些事情的能力比较差,那么焦虑便会更强一些。

怎么回应?

宣泄让孩子哭一会儿,宣泄焦虑。抱一抱宝宝,爱抚的动作比语言更能帮助孩子安静下来。

重复性回应如果宝宝说:“妈妈,我不想去。”你可以重复说:“哦,宝宝不想去幼儿园。”如果他说:“妈妈,我好爱你,就喜欢和你在一起。”你说:“哦,宝宝最喜欢和妈妈在一起了。”重复性回应告诉宝宝,妈妈知道他的想法。当宝宝从妈妈嘴巴里听到他想听的话,会觉得妈妈理解他,他想什么妈妈都知道。但是关于是否上幼儿园的事,妈妈还是要温和地坚持。

找到新的表达方式比如:“晚上5点妈妈来接你,如果你很想妈妈,见到妈妈的时候就用力抱抱妈妈,妈妈就知道了。”或者用力亲一亲,碰一碰鼻子,用哭以外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情感。

2.入园后经常生病。

孩子生活在家庭环境中时,接触到的各种细菌相对少,而进入集体环境中,彼此之间交叉感染很容易生病。

怎么回应?

在入园前,加强户外运动,增强孩子体质。此外,给孩子多喝水,适当的补充一些脂肪类食物。如果孩子生病了,最好能等病好一些再去幼儿园。在家里新刺激少,体力消耗也会少,受传染的几率也会小很多。

3.他好像在幼儿园里吃不饱。

宝宝从家里的进餐环境和饮食内容过渡到幼儿园要有一段适应期。幼儿园一般是三餐两点或两餐两点,提倡少食多餐。不像在家里,每顿饭的量也会相对多一点。另外,在家里活动量相对有限,而在幼儿园里,孩子大量奔跑、游戏、玩耍,消耗大量能量,手边又没有零食,也没有随意的“加餐”,回家后有的孩子很快就会感到“饥饿”。

怎么回应?

回家后如果孩子表现出有主动吃饭的想法,可以给他加一点餐。但是加餐的数量和内容要根据不同孩子的情况来定。食量大、体重偏高的孩子,可以适当地控制一下,少吃点主食,吃一点水果,喝点酸奶。幼儿园的食谱是公开的,可以根据食谱的具体情况进行补充搭配,以保证营养的充足和丰富。

4.他被别的小朋友抓伤了。

入园的前两个月小朋友之间打闹的情况并不多见,似乎他们都在观察环境,这时候班里也相对安静些。两个月后打闹的情况增多,开始出现一些争执、抓咬的现象。矛盾的出发点经常是为了争抢玩具。有的孩子没有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我”喜欢的就要得到。有些孩子没有学会防备别人的攻击,可能会被抓伤、咬伤。

怎么回应?

为了减少摩擦,在家里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增强孩子迅速反应的能力,此外,教会孩子学会大声表达:“我不喜欢你这么做,你不许打我!”

5.孩子不敢在幼儿园里大小便。

在入园初期,有的宝宝因环境的变化会有憋大小便的情况。你最好能和老师沟通,告诉她宝宝的如厕规律,请她在相应的时间提醒宝宝大小便。

此外,宝宝在家大便一般是坐盆,或由大人把着大便,而幼儿园一般都是蹲坑,有的宝宝因为不习惯会拒绝在幼儿园大便。

怎么回应?

如果你的宝宝在家大便时有特殊的习惯,如有的宝宝会抱玩具或看电视,有的要人陪等,提前告诉老师,和老师商量着保留一些习惯。同时,可以进行一些坐便训练,帮助孩子逐渐适应。

入园观点即时贴

漫漫独立路,不用那么心急

有些家长送孩子去幼儿园的一个重要的目的是要帮助孩子独立,而且是要孩子从家庭里独立出来适应幼儿园。但是我认为不应该忽略孩子和家庭之间的关系,不要把这个纽带扯断,反而应该通过各种手段去维持和保护这种关系。

相比而言,在德国幼儿园里孩子的自由度会大一些,独立的步伐似乎会慢一些。比如,在入园时家长可以陪园,时间根据孩子的情况来定,有可能是1个小时,有可能是1天,也有可能是1个月。事实上,我们会把独立的过程看做是一个非常长的过程,从幼儿园开始到青春期。

幼儿园入园八个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一、入托年龄

孩子2岁半要入托吗

问:我孩子9月份满2岁半,我觉得托儿所好像只是管吃、喝、拉、撒,不管学习,请问报名进幼儿园托班好,还是进托儿所好?

答:很多家长希望将孩子送进幼儿园,并认为幼儿园的师资力量强一些,这样的观点有偏颇。目前托儿所和幼儿园教育资源已整合。幼儿园既研究3至6岁的大龄幼儿,也研究2至3岁的小年龄孩子,建议家长选择有专门育婴师资格的或托幼一体化的园所。

入园不适散居在家行吗

问:孩子2岁半,每次一送到幼儿园托班就哇哇大哭,还吵着要回家。2岁多的孩子到底让她散居在家好?还是去托儿所、幼儿园好?

答: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是否送托儿所或幼儿园托班属于家长自愿行为。但从长远来看,孩子入园总有一个不适应的过渡期。比如:送幼儿园托班时,第一个星期可以每天让孩子只去上午半天,中午接回家,等到适应后,逐步过渡到每天去全天。

问题二、提前入园

幼儿提前入园有必要吗

问:每年幼儿园入园报名时,总有不少家长托人情、走关系,甚至改户口,将低龄孩子提前送进幼儿园。请问让孩子低龄入学这样的做法科学吗?

答:每个孩子都具有自己的心理年龄和智力年龄。国家规定的入学年龄,也肯定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如果因提前入学,而导致孩子在学习上遇到障碍、自信心受挫,更应该引起家长的重视。建议还是适龄入园比较好。

问题三、寄宿问题

孩子送寄宿制学校好吗

问:年轻父母忙于工作,没什么时间陪孩子,又担心老人带孩子太过溺爱,想让孩子接受正规教育,是否应把孩子送到寄宿制幼儿园?

答:孩子是否适合送寄宿制幼儿园,首先要看孩子是否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对于一些有先天性心脏病、哮喘、高热惊厥病史和咽喉炎的孩子,不适合上寄宿制幼儿园。寄宿制幼儿园在各个方面对孩子又都有比较高的要求,太小的孩子对父母有很大依赖感,还容易生病,并不合适。

问题四、特色学校

双语幼儿园更能培养孩子吗

问:到底是双语幼儿园好?还是艺术幼儿园好?

答:双语教育现在很流行,但家长不要盲目跟风。最重要的是看外教的质量如何?是否有正规教学证书?一般来讲,在外教带孩子做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孩子健全的性格、纯正的语音。至于艺术特长还是双语特长,还是要看孩子的特点和希望他有怎样的未来,然后慎重选择。

几岁起学艺术技能好

问:孩子快入园了,培养其艺术技能,像跳舞、弹钢琴等,是不是越早越好?

答:宛南实验幼儿园园长卫晓萍说,在家长要求孩子去学这类技能前,应明确两个问题:一是孩子对之是否有兴趣,不要强迫他们做不喜欢的事;二是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有的家长只希望幼儿园的课程越多越好,而且还抱着孩子将来一定要成名的想法,那会给孩子过大的压力;如果是希望通过学习艺术技能来陶冶性情和气质,就比较可取。

问题五、幼儿园性质

公办、公立转制、私立幼儿园,哪个好

问:公办幼儿园、公立转制幼儿园和私立幼儿园有什么差别?

答:刘诗昆幼儿园总园长黄莉莉说,公办幼儿园和公立转制幼儿园的主要差异是在体制上,即它们的拨款体制不同。公办幼儿园是政府拨款,而公立转制幼儿园就是自负盈亏的。私立幼儿园主要根据物价局来统一收费的。选择公办还是公立转制不是最终的问题。选择什么幼儿园是最好的,不只是看收费,要看整体。

问题六、超前教育

学前教育要提前教孩子吗

问:对于即将入园的孩子,在入园前和入园中是否需要多教他们识字、英语和算术,将来能尽早为进小学或小学阶段学习打好基础?

答:刚满2岁的孩子就学写字,3岁学算术,4岁学英语。其实,过大心理压力在给孩子造成逆反心理、导致厌学的同时,更在器官神经发育上带来弊端,甚至出现孩子坐姿不正确,一写字就像描花,还有个别孩子在一个方格里要挤写三四个字,学了“神算”做起算术题还错误百出,这些都和超前教育造成正常思维紊乱有关。

问题七、外籍宝宝

外籍宝宝入园如何报名

问:我孩子是外籍的,应该去哪里报名?

答:目前招收外籍孩子的幼儿园有两种。一种是国际学校,但收费相当高。另一种是普通的公办学校,收费相对低一些。如果马上到国外去的,那报考国际学校很有必要,可以在那里体验国际文化的熏陶,对语言、环境适应都有好处。但如果将来孩子留在国内学习、生活的,或者等到高中时再去国外的话,那就没必要读国际幼儿园,在公办幼儿园反而能多接触中国文化的熏陶。

问题八、特殊儿童

脑瘫儿童入园何处报名

问:我的孩子在出生时就有脑瘫,现在到了入园年龄,是否可以送幼儿园上学,应该到哪里报名?

答:对于有脑瘫、严重自闭症、或听力障碍的儿童,建议送到特教幼儿园或专门的残障学校就读;对于视力有缺陷、眼睛有问题的儿童,建议可送到盲童学校就读。目前,在每个区县幼儿园中,有专门一个幼儿园其中安排一个或几个班级,针对特殊儿童进行幼儿特殊教育。

轻微自闭能不进特教班吗

问:我的孩子性格非常内向,有点轻微的自闭症,但医生和教育专家都说,等孩子长大一点可能就会好的。我们都不希望把孩子送进幼儿园特教班,想让他和正常孩子一起学习、生活,可以吗?

答:在学前教育中,我们一贯主张“融合教育“。即使有轻微自闭症的孩子,也想方设法让他们和普通正常孩子一起上幼儿园。这样不仅能让孩子通过儿童社交、游戏接触,参与到更多其他孩子的正常活动中,有利于心理疾病的好转;同时,对于其他孩子而言,也能让他们从小就学会关心他人、爱护他人的好品德。

宝宝进幼儿园三大常见问题


送宝宝进幼儿园,家长不仅要做好宝宝的心理工作,还要灵活的处理宝宝进园过程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小编在此为妈妈总结三大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早晨赖床怎么办?

赖床不一定是宝宝为了不去幼儿园而想的“招数”,父母有必要先分析原因再“对症下药”:

原因一:没睡醒如果因为入园打乱了宝宝的作息,宝宝因此没睡够,就需要重新调整作息了。如果已经叫醒了孩子,又不能再让孩子继续睡时,那就要采用一些“温柔”的方法了。

解决方法:

1、给孩子一点时间。“那你再睡一会儿吧,等‘大肚子’定时器饿了叫唤的时候就起好吗?”

2、利用音乐的魅力。给孩子放一些平时爱听的歌曲,音量适中。让轻松、优美的音乐声唤醒宝宝的“好心情”,然后再要求孩子起床。

原因二:宝宝想给自己放放假,在家休息一下。

解决方法:

1、用宝宝的“好朋友”激励。如:“你的小兔宝宝早早地就跟妈妈说要去幼儿园了,还说等你醒了让你去幼儿园找它呢!我们快点去找小兔子吧。”

2、请宝宝帮忙。如:“妈妈想请宝宝帮妈妈找一找妈妈的牙刷和杯子,妈妈找不到了,你来帮帮妈妈好吗?因为你的眼睛特别棒。”

3、礼物分享法。“妈妈给你买了新的小贴画,今天你当小老师发给小朋友,他们一定很喜欢的。”

如何让宝宝快速记住老师的名字?

解决方法:

尽快记住老师的名字,会让宝宝对陌生的幼儿园产生“熟悉感”,也便于和老师之间进行沟通。这里有几个有用的方法你可以试试,问问宝宝老师的外貌特征:“哪个老师最高?哪个梳小辫子?哪个最瘦?”借助于形象去记忆,宝宝会感到很轻松,也很亲切。老师的性格特征比如:“哪个老师最爱笑?”借助情景记忆,“早上谁问你‘早晨好’来着?下午是哪个老师带你们去玩的?”

宝宝常尿裤子怎么办?

解决方法:

宝宝自己不会上厕所、不知道或不敢叫老师、玩“疯”了忘了……都可能是宝宝发生“状况”的原因。不妨记住下面的“三要两不要”:要用亲切关爱的语气告诉孩子,如果有大小便要告诉老师,老师会像妈妈一样帮助他。尿湿了裤子也没关系,老师会帮他换上的(当然,提前要和老师沟通好);要给宝宝穿着有松紧带的裤子,便于穿脱;要告诉老师宝宝大便的大致时间和平时如厕的次数,请老师随时提醒宝宝如厕;不要因此训斥宝宝,要知道,已经很沮丧的宝宝最不需要的就是“火上浇油”;不要宝宝不尿湿裤子了要鼓励,但尽量不要当着众人的面表扬,有些敏感的宝宝会因此自尊心“受伤”。

应对初入园“问题宝宝”


宝宝长大了,可以进幼儿园了,当看到自己的小宝宝一摇一摆地走向人生新的阶段,作为父母,是否有种油然而生的骄傲感呢?但是,这个时候,也更需要父母及幼儿园老师注意潜伏在孩子身边的危机——“初入园焦虑”。

父母篇

如果孩子能在入园前习惯规律的生活,养成良好的习惯,就一定能较快地适应幼儿园中的集体生活,大大减轻“初入园焦虑”。父母要有恒心、耐心和信心,要相信你的孩子是最棒的,一定能在幼儿园这个小社会里拥有一片自己的天空。

入园前:每天抽空让孩子和左邻右舍年龄相近的孩子多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将来上幼儿园时,可以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上学,这样就不会感到孤独无助了;让孩子逐步养成和幼儿园相适应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定时定量进餐,中午睡午觉;常带孩子到户外运动、游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训练孩子自己上厕所,让孩子学会照顾自己,增加自信;

培养孩子看书的兴趣,给孩子看一些简单的图卡、画片。

入园后:孩子大哭大闹时,父母逗留时间不易过长,应及早离开;父母不宜当着孩子的面,告诉老师孩子的缺点,要记得顾及孩子的感受;如果孩子的不良嗜好已经在幼儿园中改正了,回家后父母还应配合巩固;父母要常和老师沟通,按照老师的指导、要求配合家教,保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老师篇

“问题宝宝”之大哭大闹型

症状:小明是一个体弱多病的男孩,初入园三天以来,他一直大哭大闹,还闹绝食。老师上前抚慰他时,他就用踢、推等攻击性行为发泄不满。妈妈来接他时,他紧紧抱着妈妈不放,边哭边喊:“妈妈不要走,我不要上幼儿园!”

对策:1、做游戏。老师可采用做游戏的方式来转换他的注意点,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会和老师亲近起来,这有助于消除孩子对老师的恐惧和陌生感。

2、扮演妈妈。对特别依赖妈妈的孩子,老师不妨有意识地扮演妈妈的角色,让孩子感觉一切如常,好像在妈妈身边一样,消除孩子与妈妈分离的恐惧、焦虑和不安。

“问题宝宝”之孤僻沉默型

症状:到幼儿园来的第一天,小乖的眼睛一直红红的,眼泪时不时地要往下掉,显得很孤僻。她喜欢独处、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活动;不愿意睡午觉,要求把自己的小床和小朋友的分开,搬到另一个房间去;小朋友主动找她玩,她也拒绝和小朋友亲近,独自一人躲起来哭。

对策:1、主动聊天。从孩子的兴趣入手,每天都主动找这类孤僻沉默的孩子聊天。

2、帮助孩子找一个性格开朗的小伙伴。

3、立刻表扬。发现这类孩子的点滴愉快情绪,老师应该立刻在大家面前表扬、鼓励她,让她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并表达出来。

4、单独游戏。对于不愿意和小朋友做游戏的孩子,老师不妨把自己转换成孩子的角色,单独和他做游戏,激发他和别人共同游戏的兴趣。然后老师再慢慢离开,换上其他小伙伴和他继续做游戏,让他感受和同龄孩子游戏的快乐,促使他主动寻找小伙伴,渐渐摆脱孤僻,有自己的好朋友。

“问题宝宝”之特殊嗜好型

症状:小龙年龄和其他孩子差不多,却有一个很“幼稚”的习惯:迟迟不能断奶,时时刻刻必须含着奶瓶,游戏、学习、睡觉一刻都离不开奶瓶。路路是个大个子男孩,每天都带着橙汁来幼儿园,家里人把他宠成了什么水都不喝、什么饮料都不沾,只喝橙汁的特殊嗜好。

对策:1、一步一步“戒掉奶瓶”。对断不了奶的孩子,老师可每天减少他的牛奶量,逐渐过渡到晚上不用奶瓶,但由老师抱着入睡,再逐天减少老师抱着入睡的时间,最后过渡到让孩子安心地睡在自己的小床上。

2、让孩子教育孩子。对于只喝橙汁不喝水的孩子,老师可让他每天亲眼看一看小朋友在体育锻炼后是怎样开心、主动地喝水的;让他亲耳听一听小朋友诉说喝完水的凉爽感觉、水对人体的好处。渐渐地,孩子就会跟着其他小朋友尝试喝水了。

选园的十个常见问题


绝招一:要了解一所幼儿园的情况,最好打电话,或者当面同园长谈谈。一般来说,园长不会拒绝一个想让孩子入园而进行咨询的父母。提问的面愈广,愈会让你了解深入,愈能帮助你做出正确的选择。

绝招二:同已在这所幼儿园就读的孩子父母进行交谈。

你可以利用幼儿园晚接时间,与幼儿园游乐场里正带孩子玩耍的父母攀谈,尽可能获取你所想要的信息。

绝招三:带孩子一起去参观幼儿园,问问孩子是否喜欢这个新学校。

在面对面的谈话中,可以问如下几个问题:

1、幼儿园有哪些附加活动?(比如:外语、音乐、体育等)

2、一个老师照顾多少个孩子?(通常一个老师照顾7个孩子比较合适)

3、过去两年中幼儿园职工的更换频率为多少?

4、经常会组织郊游吗?(比如:去动物园、博物馆等)

5、会不会有些外人(比如:观摩团的老师)来参观幼儿园,还是说孩子会生活在一个相对独立的世界里?

6、幼儿园会不会注意健康饮食、有没有专门的营养师?

7、幼儿园会不会经常给父母汇报孩子的成长状况?如果孩子有了困难或其它不良的表现时,幼儿园是否会主动同父母联系?

8、幼儿园是否经常让父母参加一些活动?比如:父母开放日、父母会、节日庆祝活动等。

9、这家幼儿园是不是比较擅长儿童教育?它是怎样教育孩子的?

10、孩子的适应期将是多久?(专业人士建议,至少6天到3个星期)

宝宝入园五大常见生活问题


孩子入园后会吃什么?老师会照顾他吃饭吗?

幼儿园实行定量食谱,来保障营养均衡。在食物的制作上一般也会注意从色、香、味、形上吸引宝宝,激发他们的食欲。比如,常为宝宝制作动物形象的小点心、小包子、小饺子;三鲜、肉末、蔬菜等不同配料的蛋羹;松软可口的各种蛋饼和太阳米饭、果料米饭等。进餐时,老师一般会用生动的语言鼓励孩子主动进餐。不好好吃饭的孩子,老师也会喂他,尽量完成定量。

幼儿园一般喝什么水?怎么保证孩子的饮水量?

在饮水上,幼儿园多以白开水为主,一般还会根据节令情况,为宝宝增加酸梅汤、秋梨膏水、冰糖菊花水、什锦水果汤等,帮助孩子去火、润肺、止咳、防病。大多数幼儿园能保证孩子一定的饮水量,这是有要求和标准的。对于小孩子,老师要保证上、下午至少各有两次饮水时间,每次都要达到1杯。天热的时候,孩子可以将水壶带到户外,在游戏中间还要喝1次。在此基础上,很多幼儿园也提倡随渴随喝。

为什么宝宝入园后好像在幼儿园里吃不饱?

宝宝从家里的进餐环境和饮食内容过渡到幼儿园要有一段适应期。幼儿园一般是三餐两点或两餐两点,提倡少食多餐。不像在家里,每顿饭的量也会相对多一点。另外,在家里活动量相对有限,而在幼儿园里,孩子大量奔跑、游戏、玩耍,消耗大量能量,手边又没有零食,也没有随意的“加餐”,回家后有的孩子很快就会感到“饥饿”。

怎么回应?

回家后如果孩子表现出有主动吃饭的想法,可以给他加一点餐。但是加餐的数量和内容要根据不同孩子的情况来定。食量大、体重偏高的孩子,可以适当地控制一下,少吃点主食,吃一点水果,喝点酸奶。幼儿园的食谱是公开的,可以根据食谱的具体情况进行补充搭配,以保证营养的充足和丰富。

宝宝入园后被别的小朋友抓伤了怎么办?

入园的前两个月小朋友之间打闹的情况并不多见,似乎他们都在观察环境,这时候班里也相对安静些。两个月后打闹的情况增多,开始出现一些争执、抓咬的现象。矛盾的出发点经常是为了争抢玩具。有的孩子没有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我”喜欢的就要得到。有些孩子没有学会防备别人的攻击,可能会被抓伤、咬伤。

怎么回应?

为了减少摩擦,在家里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增强孩子迅速反应的能力,此外,教会孩子学会大声表达:“我不喜欢你这么做,你不许打我!”

宝宝不敢在幼儿园里大小便怎么办?

在入园初期,有的宝宝因环境的变化会有憋大小便的情况。你最好能和老师沟通,告诉她宝宝的如厕规律,请她在相应的时间提醒宝宝大小便。

此外,宝宝在家大便一般是坐盆,或由大人把着大便,而幼儿园一般都是蹲坑,有的宝宝因为不习惯会拒绝在幼儿园大便。

怎么回应?

如果你的宝宝在家大便时有特殊的习惯,如有的宝宝会抱玩具或看电视,有的要人陪等,提前告诉老师,和老师商量着保留一些习惯。同时,可以进行一些坐便训练,帮助孩子逐渐适应。

初入园宝宝常见4大问题


1、入园的时候孩子哭闹怎么办?

大部分孩子在入园之初都会哭闹,不要看到孩子哭闹就束手无策,甚至被孩子的情绪所感染也严重地焦虑起来。不能要求孩子“不要哭!”“在幼儿园要开心喔!”这对孩子来说太难了!可以告诉孩子:“宝宝上幼儿园,妈妈去上班。”“需要什么随时和老师说。”“妈妈晚上来接你。”告别仪式要简短,家长的态度要平静。以信任的态度将孩子交到老师的手上,让孩子感觉老师也是他可以依靠的人。

2、孩子上了一段幼儿园,突然不想上了怎么办?

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在入园二三个月后,孩子好像基本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家长刚刚松了一口气,孩子在某一天早晨突然宣布:“我不想上幼儿园!”

应该首先询问孩子:“在幼儿园发生了什么?”以及“你觉得哪里不舒服?”

因为孩子有可能在幼儿园遇到了不能解决的问题,所以产生抵触情绪,这需要家长和老师及时沟通,帮助孩子度过难关。另一方面,孩子也有可能是身体不适而不能明确表达,就用“我不上幼儿园”来表明自己的烦躁不安。

排除了以上两点具体问题,如果完全是因为孩子情绪的波动,可以让孩子在家里休息一天。但不要安排特殊的精彩活动,依旧按照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度过一天。并于当天晚上告诉他:“明天必须上幼儿园。”第二天如同初入园来对待。

孩子这种反复是正常的,肯定他的感受,但坚持原则。

3、如何和老师沟通孩子的情况?

在每天接送孩子的时候和老师简单交流孩子的情况,例如:饭吃得如何?有无大便?午睡了么?有没有发生什么特殊的事情?

这种交流有助于理解孩子的情绪,并由此安排孩子的晚间生活。饭吃得少的晚间补充营养,没有午睡的孩子晚上早点睡等等。

即使没有特殊的事件发生,也应每隔1~2周同老师沟通孩子的成长状况。既向老师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也同老师分享孩子在家的状态。沟通的时候家长的态度要积极,以老师觉得最方便的方式沟通。

4、孩子在幼儿园不合群怎么办?

首先,每个孩子的性格不一样的,有些天性开朗,有些要慢热些。千万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你看谁谁谁能如何如何,你为什么就不能如何如何?”

其次,孩子从一个以他为中心的环境——家,转到一个有许多陌生人,自己只是小朋友中的一员的环境——幼儿园,势必有个适应的过程,要给孩子适应的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能会经历模仿期,模仿大人和其他孩子的举动,这是非常正常的。对于2岁半到3岁之间的孩子,模仿是他们很重要的学习手段,说明他在主动地成长。有些家长期望孩子永远是“领导者”,这种期望强加在孩子身上是野蛮的。

另一个容易造成困扰的问题是孩子希望交流,但又不懂得如何融入集体。常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躲在妈妈后面,或者推妈妈:“你去问问他们愿不愿意和我玩。”一种是上前用推搡的方式接触其他孩子,或是抢玩具。

对于前一种,千万不要指责。想想自己是不是很容易和陌生人打交道呢?你自己试试在大街上向陌生人借张报纸看?对孩子多些鼓励,可以带领他,蹲下来,示范。有过一两次成功的经验,也许孩子就愿意自己试试。

后一种也是正常的。小动物在一起,就用身体接触来交流。分享是需要学习的技巧。要和孩子确认“我的”和“别人的”概念。尊重他的所有权,也树立“别人的东西,要经过别人的允许才能动”“公共的东西,谁先拿到谁玩”等规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