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鹤的童话故事
2020-01-10 冠鹤的童话故事 三年级三百字童话故事 高三入学准备什么三顶冠 (1)。
我们熟知的故事典故有荆轲刺秦王、四面楚歌等。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关于大量的故事典故。从故事典故中我们能学习很多历史知识。对于故事典故中的一些思想观点要取其精华。你是否了解故事典故是怎么样的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顶冠 (1),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从前有个国王,他有三个女儿。两个姐姐非常骄傲,喜欢争吵,小妹妹却恰恰相反,非常优秀。三位王子前来向她们求婚,其中有两位跟年长的公主一个德行,而另一位则跟小公主一样可爱。一天,他们一起向草地尽头的一座湖走去,遇到了一个可怜的乞丐。国王什么也不愿给,大公主、二公主也不愿给,她们的心上人也不愿给,但小公主和爱人却送了些东西给他,并对他和颜悦色,这比送什么东西都强。
来到湖畔,他们看见一只小船,一只你一辈子也没见到过的那么漂亮的小船。大公主说:“我要坐上这只漂亮的船去航行。”二公主说:“我也要坐上这只漂亮的船去航行。”小公主说:“我不想坐,我怕它被施了魔法。”其他人都劝她,于是她也上了船。她父亲刚刚跟着她跳上船,甲板上就冒出一个只有七英寸高的小人儿来。他命令国王退回去。于是,所有的男士都伸手握住了剑柄,但即使那些剑只是些玩具,他们也拔不出来,因为他们的胳膊一点儿力气都没有了。七寸丁解开系着小船的银链子,把它扔到一边,然后对那四个男人笑了笑说道:“暂时和你女儿和你们的新娘子告别吧。你,”他对小王子说道,“不用担心。你不久就会重新见到你的新娘,你和她会过得非常幸福的。那些坏人即使赤裸着身子在金子里打滚,也不会富有的。再见吧。”船开走了,小姐们伸出双手,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啊,在一只猫舔耳朵的工夫,小船就驶过了湖面,几位可怜的男人连举手投足都做不到,更不用说去追她们了。他们眼看着七寸丁把三位公主扶下船,用一只吊篮把她们放进了一口井里。国王和王子们以前都没发现那个地方有口井。当最后一位公主从他们的视线里消失以后,几个男人发现胳膊和腿又有了力气。他们骑马绕过湖,一直跑到那口井和辘轳边才勒住缰绳。一条丝绳绕在辘轳轴上,下面吊着那只精致的白篮子。
“让我下去吧,”小王子说道,“我拼死也要找到她们。”
“不,”二公主的心上人说,“让我先下去。”
大公主的心上人则说:“我的年龄最大。”
于是他们就让他先下去。他坐进篮子,他们把他放了下去。他的身影首先从他们眼里消失了,接着,在放下一百杆长的丝绳之后,井绳不再绷得紧紧的了,于是他们停住了手。他们等了两个小时,然后就吃饭去了,因为井绳上一直没有发出叫他们绞起篮子的信号。
他们派卫兵一直在那里守到第二天天亮,然后二王子被放了下去。毫无疑问,第三天,小王子也让他们把自己放了下去。他一码一码地往下降,周围一片漆黑,仿佛置身于一只盖上了锅盖的大锅里一样。最后,他远远地看见下面有一丝微弱的光线,不久,他感到自己降到了地面之上。他走出那座巨大的石灰窑,瞧啊!那里有一片树林,有碧绿的田野,草地上还有一座城堡,在这万物之上,是一片晴朗的天空。“我来到了提拿恩奥吉①,”他说,“让我去看看城堡里住的是什么样的人吧。”他往前走去,走过了田野和草坪,既没人阻拦他,也没人把他带进城堡,不过门却大开着。他走过一间又一间房间,一间比一间漂亮,最后来到一个最漂亮的房间里。房间的正中摆放着一张餐桌,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小王子饿极了,但他很有礼貌,没得到邀请他是不会去吃那些东西的。于是他在炉火边坐了下来,没等多久就听见了脚步声,七寸丁牵着小公主的手走了进来。王子和公主跑上前,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小人儿说道:“你为什么不吃这些东西呢?”
“我想,先生,”王子说,“没得到邀请就吃,那是不礼貌的。”
“那两个王子可没这样想,”他说,“他们都在没得到邀请的情况下擅自吃了起来。我告诉他们说他们太随便了,但他们却只对我说了些难听的话。嗯,我想,他们现在不会觉得饿了。他们都在那里,变成了两尊漂亮的大理石像,不再是有血有肉的人了。”
他指着两尊石像说。一尊在房间的一个角落里,另一尊在另一个角落里。小王子惊恐不已,但却什么也不敢说。七寸丁让王子坐在新娘和他之间,要不是看见屋角里那两个石头人,小王子本该很开心的。就这样,那一天过去了。第二天,七寸丁指着太阳对他说道:“现在,你得沿着这条路出发。今天晚上,在你又累又饿的时候,你就会在一个巨人的城堡里找到二公主,明天晚上就能找到大公主。你最好把她们带到这里来。你不必征得她们主人的同意,他们要是回到家里,多半会把可怜的公主们看成是和他们一样的血肉之躯。”
王子出发了,天哪!日落时分,当他到达第一座城堡时,他又累又饿。噢,二公主看见他好不高兴!她让他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她听见大门口传来巨人的声音,便把王子藏进一间壁橱里。巨人进来了,嗅了又嗅,说道:“我以性命担保,我闻到了鲜肉的味道。”
“噢,”二公主说,“那只不过是我今天宰杀的那头小牛的味道。”
“唉,唉,”他说,“晚餐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她说。
他把那头小牛吃掉了四分之三,还喝了一大瓶葡萄酒,才从餐桌旁站起来。
“我想,”吃饱喝足之后,他说,“我还是闻到一股鲜肉的味道。”
“那是因为你困了,”她说,“上床睡觉去吧。”
“你准备什么时候嫁给我呢?”巨人说,“你拖延得太久了。”
“圣提伯之夜①。”她说。
“我真想知道到那一天还得等多久。”说完,他趴在盘子上睡着了。
第二天,巨人吃完早饭后,出去了,于是她把小王子送到了大公主所在的那座城堡里。在那里发生了同样的事情。当巨人打起鼾来的时候,大公主叫醒王子,他们一起给马厩里的两匹战马装上马鞍,然后骑着马向旷野里跑去。马蹄踏在大门外铺路石上,蹄声惊醒了巨魔,他大步流星追了出来。他呼喊、咆哮,但他喊得越大声,那两匹马就跑得越快,破晓时,他离王子和公主只有20杆远了。小王子不达目的,是不会离开七寸丁的城堡的。于是他勒住马,把一把锋利的短刀从肩头上扔了出去,巨人和他们之间立刻长出一片浓密的森林。他们追上了前面的风,身后的风却追不上他们。最后,他们跑到了二公主所在的那座城堡附近,二公主正骑着一匹骏马,在一座高高的树篱下等候着他们。
这时候,第一个巨人出现在他们的视线里,像一百头狮子一样怒吼着。不久,第二个巨人也出了城堡,于是追逐继续进行。他们的马每跃出两步,两个巨人就能跑出三步来。最后,巨人离他们只有70杆远了。于是王子再次停下来,把第二把刀抛在身后。平地不见了,一个四分之一英里深、底部积满了黑水的石坑把他们和巨人隔开了。等到两个巨人绕过石坑,追上来,小王子和两位公主已经跑到了大魔法师七寸丁的领地里了,多刺的高大树篱想让谁进堡,就会自动打开。三姐妹非常高兴,直到两位姐姐看见心上人变成了石头。就在她俩为心上人流泪的时候,七寸丁走进来,用魔杖碰了碰他们。于是他们又恢复了生机,变成了有血有肉的人。他们热烈地拥抱着,亲吻着。然后大家一起坐下来吃早餐,七寸丁坐在席首。
吃完早饭,他把大家带进另一个堆满了金银、钻石和绸缎的房间。一张桌子上放着三套王冠:每套都是由一顶金王冠套在一顶银王冠里,而银王冠又套在一顶铜王冠里组成的。他拿起一套王冠,把它送给大公主,拿起第二套送给二公主,第三套送给了小公主,然后说道:“你们现在都可以到那口井底去,只消摇一摇那只篮子就行了,别的什么也不用做。在上面等着你们的那些人会把你们拉上去的。不过要记住,姑娘们,你们要妥善保管好王冠,要在同一天戴着它们结婚。如果你们不在同一天举行婚礼,或者不戴着这些王冠结婚,诅咒就会接踵而来——千万要记住我说的话哦。”
小编推荐
头顶池的故事
头顶池的故事
一天,男子像往常一样参拜着观音,突然,观音现身在男子的面前,说道:“我能实现你的愿望,只要你按照我说的做。”看到显身的观音,男子欣喜不已,立即回答道:“好的,好的,您请说,我一定照做。”“在黎明前,当你走完最近的寺庙的石阶,你会发现地上有一个东西,你拾起它,并好好地保管着。”观音说完就消失了。
男子来到观音所说的寺庙,走完了寺庙里的石阶。当走到最后一个石阶时,他发现了一粒柿子核,原本很普通的柿子核,现在在他眼里就是一个宝贝。他小心翼翼地拾起了柿子核,并打算把它装进瓶子里。正当他四处寻找瓶子的时候,一不小心,柿子核粘在了额头上,无论他怎么掰都掰不下来,仿佛已经成为了男子身体的一部分。
“算了,就让它留在额头上吧,也省得我四处找瓶子了”,男子心想。就这样,柿子核一直粘在男子的额头上,他也并没有感到任何的不适。没过几天,柿子核竟然发出了新芽,越长越快,不一会儿就长成了一颗大树。男子被额头上的这颗大树惊吓住,准备使出全身力气把它拔掉,可怎么拔都没有用。柿子树越长越茂密,最后还开了满树的柿子花,结了满满的一树柿子。
没过多久,男子额头上的柿子成熟了。看着成熟的柿子,男子随手摘了一个,小心翼翼地吃着,并露出喜悦的表情。原来这是他吃过最好吃的柿子,也是最甜的柿子。男子一边吃着柿子,一边想到,“如果能把这么甜的柿子拿到集市去卖,那我不就可以赚很多钱了吗?”想着,想着,男子向集市走了去。
“卖柿子了,快来看看,新鲜的柿子,长在头上的柿子……”男子在集市上吆喝着。周围的人一听到长在头上的柿子,都聚了过来,相互抢着要买这稀奇的柿子。不一会儿,柿子就卖光了。男子把赚到的钱全部塞进了布袋里,塞得满满的。看着鼓鼓的一袋子钱,男子不由得喜形于色。正当男子高兴的时候,其他卖柿子的商贩走了过来,围着他乱打了一气,为了不让男子再来抢他们的生意,他们还把男子额头上的柿子树砍断了。原本以为可以维持生计的柿子树,现在被砍断了,男子非常伤心,念道:“怎么办,以后赚不了钱了,赚不了钱了。”
额头上的柿子树被砍断之后,男子开始垂头丧气,以为自己又要过以前贫穷的生活。正当他垂头丧气的时候,额头上的树桩竟长出了柿子菇,一种罕见的蘑菇。
男子又随手把柿子菇摘了下来,做了一道香喷喷的菜肴,非常美味。垂头丧气的他两眼放光,准备把长在头上的柿子菇拿到集市去卖,他想,这次肯定能卖个好价钱,可以过上普通人的生活了。不一会儿,他来到集市,大声的吆喝着:“卖柿子菇了,新鲜的柿子菇,长在头上的柿子菇……”就像之前卖柿子一样,男子很快就把柿子菇卖完了。正当男子得意的数着钱的时候,几位高大的大汉走了过来,怒气冲冲地对男子拳打脚踢,最后把男子额头上的树桩也连根拔掉了。
奇怪的是,在男子额头连根拔掉的地方出现了一个凹坑,不久,头上的凹坑蓄满了水,就像一口大池塘。“变成现在这样,我还不如跳进池里死了算了”,失落的男子心想。正在这时,池里面跳出了一条大鲤鱼,原来,不知不觉,男子头顶上的凹坑里已长出了很多鱼类,有鲤鱼、鲫鱼、鲶鱼等等。
男子把头顶池里的鱼拿到集市去卖,周围又聚拢了很多的人,都争先恐后地买着各种各样的鱼,而集市其他卖鱼的人也只能在一旁惊呆地看着。
最后,男子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而他没有忘记以前的贫穷生活,每天都会参拜观音,时而到集市卖鱼。这样,一复一日,年复一年,男子也拥有了自己的家庭,与家人一起过着美满的生活。
头顶池的故事点评有了观音的指点,加上男子自己的勤奋努力,他终于摆脱了穷人的境况,过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普通人的生活。和大家过着一样幸福美满的生活。小朋友们,看完故事之后是不是从主人公的身上看到勤劳和努力的重要性呢?想要有收获,就要学会付出和努力哦。
捕鸟人与冠雀儿童故事其五
纵观历史传承,历史事迹大多都是通过故事典故源远流长。优秀的故事典故是我国的优秀文化。从故事典故中我们能学习很多历史知识。典故中的历史文化我们应该好好学习。所以优秀的故事典故是什么样子的?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捕鸟人与冠雀儿童故事其五”,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写作是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参阅范文需要且很有必要。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然科学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你写过关于范文这方面的文档吗?想要深入了解“捕鸟人与冠雀儿童故事其五 ”吗下面为你提供了一些相关资料,读后如有所得当属美意!
有一位捕鸟人的捕鸟技术非常娴熟,每天他来到树林里,都没有空手而归过。
说起来或许你都不相信,有一天,捕鸟人从一大早就来到了树林里,到了晚上离开的时候,竟然捕到了100只鸟。
因此,当鸟儿们提起那位捕鸟人时,全都恨得牙根直痒,说:
“总会有一天,咱们要团结起来把捕鸟人杀死。”
鸟儿们尽管这样说了,可是这个机会啥时候才能来呢?谁都不知道。再有,鸟儿们商议完了以后,全都展开翅膀各奔东西了,今天飞到这儿,明天飞到那儿,各自干着各自的事情,谁还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呀!
一天,捕鸟人拿着捕鸟的网子一大清早就来到了树林里。捕鸟人看了看风向,抬头看了看蓝天,把网张开了。
一些鸟看见捕鸟人正在那里忙碌着,都恼怒地骂了几声,偷偷地飞走了。
正在这时,有一只从远方飞过来的冠雀路过了这里,看见捕鸟人正在工作,于是飞到近前,和捕鸟人侃了起来。冠雀询问捕鸟人:“朋友,你在忙啥呢?”
捕鸟人张完网以后,看见树林里的'鸟全都逃走了,心里非常懊恼,见冠雀来了以后,还问这样的傻话,就跟冠雀说:
“机灵的冠雀呀,这种事情你没有看出来吗?我正在建造一座城市呢!”
冠雀听捕鸟人说正在建造城市,接着问:
“朋友,你为何想建造城市呀?”
捕鸟人回答说:
“这一工程可是为所有的鸟儿造福的工程。你瞧,鸟儿们成天风里来雨里去的,有很多时候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太不幸啦!等我的城市建好以后,它们就能住到城市里了。”
冠雀听了非常高兴,说:睡前故事
“真的有这种好事吗?那我应该代表冠雀们谢谢你啦!”
捕鸟人听到冠雀相信自己了,对冠雀说:
“我希望你能做这个城市的第一个居民。”
捕鸟人说完以后,就走到一旁去了。
冠雀看见捕鸟人走了,知道城市肯定建好了,于是展开了翅膀飞到网里,住到了城市里。
当捕鸟人跑过来把冠雀捉到手里的时候,冠雀立刻明白了,它生气地说:
“朋友呀,假如你建造这种城市,你能够找到的居民肯定多不了。”
聪明绝顶的鱼的儿童故事
故事典故是我国文学作品的一种特殊体裁。这些故事典故都是我们的优秀文化。历史典故都会交给我们一些人生道理。故事典故给我们带来的启发和教育意义值得我们深思。好的故事典故都有哪些内容?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聪明绝顶的鱼的儿童故事》,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聪明绝顶的鱼的儿童故事
从前一条鱼。它的父母都很聪明,安分守己、平平静静地在河里生活了一辈子,没有被炖做鱼汤,也没有被梭鱼吞进肚里。它们嘱咐儿子也照它们这样做。老鱼临死前对儿子说:“孩子,注意,要是你想一辈子过平平安安的好日子,那就得时刻留神!”
这条小鱼非常聪明,于是它开始依靠自己的智慧分析情况。它发现,不论把身子转向哪里——到处是绝境。水里,周围尽是些大鱼游来游去,数它最小;随便哪条鱼都能吃掉它,它却吞不下任何一个水生动物。而且它也不懂:干吗要去吞它们?是能用螫把它夹成两段;蚤能叮它的脊背,把它折腾死。连它自己的鱼弟兄都是那样,只要看见它捉住一只蚊子,马上成群结队地扑过来抢夺。它们把蚊子夺过去后,乱哄哄打做一团,把蚊子抢了个稀烂。
还有呢,那才叫阴险透了!为了使鱼白白地送命,人能琢磨出各种各样的阴谋诡计,会使用什么大鱼网、小鱼网、捕鱼篓,还有……钓鱼竿!好像没有比钓鱼更愚蠢的玩艺儿了——只不过是一根线,线上拴个鱼钩,钩子上装一条蚯蚓或苍蝇……而且是怎样放上去的呢?……可以说是顶不自然的方式钧在钩子上!但是被人钓上去的,数鱼最多!
关于钓鱼竿的事情,老鱼爸爸警告过它不止一次。“你最应该当心的,是钓鱼竿!”老鱼爸爸说,“因为,虽然这种工具最愚蠢不过,可是我们鱼,越是愚蠢的东西,越信任。人家给我们扔一只苍蝇,好像对我们表示亲热似的,你要是咬住它,那可就要为一只苍蝇送命了!”
老鱼还讲了,怎样有一天它差点被炖了鱼汤。那时是大量捕捞它们。用跟河一样宽的大鱼网,顺着河底一直拉了两公里远。好家伙!多少鱼都被捞上去了!梭鱼、鲈鱼、斜齿鳊、嘉鱼,甚至还有石斑鱼,都被人从河底的淤泥里拖了出来!被捞走的鱼,更是多得不计其数。当老鱼被鱼网在河底上拖着走的时候,真吓坏了——那种恐惧,在童话里讲不出来,也难以用笔墨形容。它只感觉自己被拖着走,完全不知道被拖到什么地方去。它看到自己的这边是条梭鱼,那边是条鲈鱼,心想:不是这条,便是那条,马上会将自己吃掉,但是它们连碰也没有碰它……“那会儿都顾不上吃了!”大家只想着一件事,那就是:难免一死!至于究竟怎么回事儿?为什么得死?——谁也不明白。最后,人们开始收网,把网里的鱼往草上倒。那时老鱼才懂得了什么是鱼汤。只见沙地上有个红东西在时明时暗地抖动,那红玩艺儿上面冒起一团灰蒙蒙的烟云,烤得老鱼热极了,它感到浑身无力。没有水已经够难受的,加上热就更不好过了……它听见有人说,那是“篝火”。“篝火”的上头,架着个黑玩艺儿,里面有水在翻腾着,就像起大风浪时的湖水一样。它听见人说,那是“锅”。后来,有人说:把鱼放在“锅”里炖“鱼汤”吧!就开始把鱼往锅里放。人把一条大鱼放在锅里,那条大鱼先往下一沉,然后像疯了似的往上一蹦,又重新沉了下去,再也不动弹了。就是说,它尝到“鱼汤”的滋味了。起初人们不加选择地往锅里放鱼,后来有个老头儿看了老鱼一眼,说:“这么个小不点儿,对鱼汤有什么用处!让它呆在河里再长大一些吧!”这老头儿说着,抓住老鱼的鳃,就扔回河里了。老鱼可不傻,急忙拼命逃回家里去!等逃到了家,看见鱼老伴吓得半死不活地正从洞里朝外张望呢……
结果怎么样呢?不论当时老鱼怎么解释鱼汤是什么东西,那里面有什么,但直到如今,河里还很少有谁对鱼汤有个正确的概念!只有老鱼的儿了小鱼牢牢记住了父亲的教导,永记不忘。它是条知识渊博的鱼,又是个温和的自由主义者。它非常懂得,想平平安安过一辈子很不容易。“必须那样生活——让谁也别注意自己,”它对自己说,“不然就没有命了!”于是它开始那样安排生活。首先,它决定挖个只有自己能进去的洞,别的动物都进不去!它用嘴挖这个洞,整整挖了一年。一年之中,它有时钻在泥里过夜,有时躲在水牛蒡底下过夜,有时藏在芦苇丛间过夜,经历了无数惊险。最后,总算挖成一个挺不错的洞,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刚好能容下它独自一个。其次,它决定这样安排自己的生活:夜里,当人类、飞禽、走兽和鱼都睡觉的时候,它出来散步;白天,它战战兢兢地躲在洞里。不过,完全不吃不喝是不行的。它既没有薪俸,也没有仆人,所以它决定约莫在中午,等所有的鱼都吃饱了的时候,跑出洞去碰碰运气,上帝保佑,也许能捉到一只小昆虫。如果捉不到小昆虫,只好饿着肚皮再躺回洞里去发抖。宁可不吃不喝,也比吃得饱后丢掉性命强。它就这样做了。夜里出来散步,在月光下洗澡,白天钻在洞里发抖。只有中午跑出洞去捉点什么吃——可是,中午能捉到什么呢!中午连蚊子都躲到叶子底下避暑去了,小甲虫也藏在树叶底下。它只好喝几口水,就算了!它白天躺在洞里,夜里睡眠不足,经常挨饿,总是一个劲儿地想:“好像我还活着?情况会怎样呢?”
有一回,它身不由己地打了个盹,竟做了个中彩票的梦。它欣喜若狂,简直忘乎所以了,翻了个身——再一瞧,自己的半个脸都伸到洞外去了……万一这当口附近有条小梭鱼怎么办!那条小梭鱼准能把它从洞里拖出去!
一天,它醒来时发现,就在它的洞对面,站着一只虾。那只虾仿佛中了妖术似的,一动也不动,朝它瞪着两只算盘珠似的眼睛。只有须子随着水流微微颤抖。可把它吓得够戗!那只虾足足守候了半天工夫,一直守候到天黑,吓得它不停地发抖,不停地发抖。
还有一次,黎明前它刚回到洞里,刚舒舒服服地打了个大哈欠,感到睡意朦胧时,一眼瞅见不知打哪儿来了一条梭鱼,停在洞口,把牙齿咬得咯咯作响。这条梭鱼也守候了它整整一天,就好像光看也能看饱似的。它把这条梭鱼也给哄弄过去了,它干脆没出洞。
这种事情,它遇过不是一次,也不是两次,而差不多天天遇到。每天它都哆哆嗦嗦地躲过去了,得到了胜利,每天它都欢呼道:“谢天谢地,我还活着!”
这还不算——它没有结婚,没有子女,虽然它父亲曾经有个颇大的家庭。它是这样考虑的:“父亲像闹着玩似的就能混过一辈子!那个时代,梭鱼比现在善良,鲈鱼对我们这种小鱼根本不垂涎。虽然有一天父亲差一点被炖了鱼汤,可是毕竟还是碰见一个小老头,把它救了!如今河里的鱼越来越少,简直要绝迹了,所以老鱼也受到了抬举。这会儿可顾不上成家,自己能够保住性命就不错!”
这条聪明绝顶的老鱼,就这样活了一百多岁。这一百多年,它一直是战战兢兢、哆里哆嗦的。它无亲无友,从来不去找谁,也没有谁来找它。它成天提心吊胆地只想一件事情:“谢天谢地!好像我还活着!”
后来连梭鱼都开始夸它,说:“要是都像那样生活,河里才安静哩!”不过,这话它们是故意说的,以为一夸它,它准会出门自我介绍一番,说:“喏!说的就是我!”那时趁机抓住它。但是,这个当,它也没上,又一次用智慧战胜了敌人的阴谋诡计。
一共过了一百零几年,没有人知道,总之聪明绝顶的老鱼要死了。它躺在洞里想道:“谢天谢地,我是寿终正寝,跟我的父母一样。”这时,它想起梭鱼的话:“要是都像聪明绝顶的老鱼那样生活……”情况会怎样呢?
它非常聪明,所以开动脑筋,琢磨这问题。忽然好像有谁向它低声耳语似的说道:“要知道,像那样,可能老鱼早就绝种了!”
因为为了让老鱼传宗接代,总得有家庭,它却没有。光有家庭还不够——为了使老鱼的家庭巩固和兴旺,为了使家庭成员个个身体健康,精神饱满,它们必须在自然环境里成长,而不能总呆在洞里,因为洞里永远很黑,它总呆在洞里,眼睛都快瞎了。必须让老鱼们得到充分的营养,而且不能脱离社会,应该常常彼此来往,互相学习美德和优良品质。只有这种生活,才能使老鱼的种日益完善,不致退化。
谁要是认为,只有那些因为吓破了胆,所以战战兢兢地躲在洞里的老鱼才是可尊敬的先生,他算想错了。不是的,这种老鱼不是什么好公民,而是最无用的。从它们那儿既得不到温暖,也不会受到冷淡;既得不到敬意,也不会受到屈辱……它们活在世上,只不过白白占块地方,白吃饭……
这一切是那样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使得它突然生出一个强烈的愿望:“我要钻出洞去,昂首阔步在河里从这一头游到那一头!”但是它刚这样一想,就吓了一大跳。于是它战战兢兢地等死。活的时候是战战兢兢地活着,死也是战战兢兢地死。
刹那间,一生的事情都在它脑海中闪过。它有什么欢乐?它给过谁安慰?它给谁出过好主意?向谁说过一句好话?它收容过谁?给过谁温暖?保护过谁?有谁听过它的事情?有谁记得它的存在?
对于所有这些问题,它只能回答:“谁也没有。”
它哆里哆嗦地过了一辈子——这就是全部经历。甚至现在,它快要死了,可是还在发抖,自己也不知因为什么。它的洞里又黑又挤,连转个身的地方都没有,阳光照不进去,洞里永远阴冷阴冷。它就躺在这潮湿的黑暗里,两眼什么也瞧不见,疲惫不堪,谁也不需要它,它就那样躺在那儿等死:让它彻底摆脱这毫无意思的生存吧,到底什么时候才能饿死?
它能听见别的鱼从洞口迅速游过去——也许那些也是跟它一样的鱼——没有谁对它感兴趣,谁也不会想到:“让我去问问聪明绝顶的鲍鱼,它到底用什么办法活了一百多岁?梭鱼没有把它吞进肚里,虾没有把它用螫夹断,渔人也没有把它钓上去。”那些鱼游过洞口,说不定根本不知道聪明绝顶的鱼正在这洞里结束生命!
聪明绝顶的鱼就这样一面思考,一面打盹儿。实际上,它也不是打盹儿,而是已经开始昏迷了。它的耳朵里响起临终的嗫嚅,它感到全身疲倦无力。它这时又做了个以前做过的那个富于诱惑力的梦。它梦见,身子长了整整半尺,自己在吞食梭鱼。
它正做这梦的时候,脸渐渐从洞里探了出去。
忽然,它消失得无影无踪了。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是梭鱼把它吞进肚里了?是虾用螯把它夹断了?还是它寿终正寝后漂到水面上去了?没有人证明此事。最可能的,还是它寿终正寝了,因为对梭鱼来说,吃这样一条病歪歪的垂死的鱼,而且还是聪明绝顶的鱼,有什么乐趣呢?
“绝顶聪明”的鱼战战兢兢活了一百零几年,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它只知道不停地发抖,它无亲无友,从来没有去找过谁,当然也没有谁来拜访过它。“它既得不到温暖,也不会受到冷淡;既得不到敬意,也不会受到屈辱……它活在世上,只不过白白地占块地方。”
2聪明绝顶的鱼的儿童故事点评以上就是鱼生命的全部追求的真实写照,这样呆板的生命,又有什么必要去记住它的存在呢?因此说,鱼的生命毫无意义,鱼生不如死。那么生命对于社会的责任和意义究竟是什么呢?应该说,不断地学习和工作,不断地创造和奉献,才使生命具有了意义。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不是就该时时提醒自己去努力学习和创造吗?否则,无所事事,还自以为得意,那不就有沦为“聪明绝顶的鱼”的危险了吗?
莫提 (1)
我们学过的故事典故有三顾茅庐、背水一战、程门立雪等 。典故是在重温中国历史,讲述中国故事。好的故事典故可以促进我们优秀品德的成长。典故中带给我们的启示要好好地去实践。写故事典故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莫提 (1)”,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从前有个少年叫做莫提,长得高大又强壮,但也笨得难以想象。他笨得要命,一双大脚总是踩到妈妈放在地上冷却的甜奶或者奶酪碗里。他总是打碎、打翻或弄坏东西,父亲最后只好对他说:“莫提,这是我们多年积攒下来的50枚银币,你带着它们去谋生吧。要是你能够,你就靠它们去发财吧。”
于是,一个春天的早晨,莫提一大早就把他那根粗大的拐杖扛在肩上,出发了。他一边走,一边独自快乐地唱着歌。
他走了一程又一程,旅行进行得非常顺利。最后,在一个炎热的晚上,他来到一座城市,走进那家旅行者客栈或旅店里去过夜。你一定知道,客栈通常只是一个被高墙围起来的大广场,一座露天柱廊在里面顺着墙建在广场四周,供人畜休息。广场角落的塔楼里或许有几个房间供那些太有钱太高傲、不屑跟他们的骆驼和马睡在一起的人使用。当然,莫提是个乡下少年,一生都跟牛儿生活在一起,而且他既不富裕也不高傲,因此他只是向旅馆老板借了一张床,把它安放在一头让他想起自己的家来的老水牛旁边,五分钟之后便睡熟了。
半夜,他感觉到有人在翻自己身边的东西,醒来后把手伸到枕头一摸,发现钱袋被人偷走了。他悄悄地起了床,开始来回转悠起来,想看看是否有人醒着。虽然他故意跌倒在几个人和牲畜身上把他们弄醒了,但没有碰到一个可能是贼的人,因而徒劳地在整个客栈周围那几道拱门的阴影里走来走去。他正要放弃捉贼的念头,就在这个时候,他却无意中听到两个人在窃窃私语,其中一个人轻声地笑着。他从一根柱子后偷偷望过去,看见两个阿富汗马贩子正从他钱袋里数钱出来,然后莫提便继续回去睡觉。
早上,莫提跟着那两个阿富汗人出了城,来到马市。他们的马匹在那里等待着出售。他在那些马匹中选中一匹最漂亮的马,然后走到马身边,说道:“这匹马要卖吗?我能不能试试?”两个商人同意了。他爬上马背,脚后跟往里一碰,一人一马便疾驰而去。莫提这辈子还从未骑过马,因此仓皇失措地用双手搂着马脖子,用双腿夹着马背,任由马儿自由驰骋。不久,马儿突然飞奔起来,径直跑回它最近几天晚上过夜的那座客栈去了。
“好极了。”莫提骑着马跑进客栈大门,心里想。马跑到马厩边自动地停了下来,莫提立即翻身下了马,然后跳起来,拴住马,要了些早餐。不久,两个阿富汗人上气不接下气地快步跑来索取那匹马来了。
“你们是什么意思?”莫提叫了起来,嘴里塞满了米饭,“那是我的马,我用50枚银币从你们手里买下了它。真是笔不错的交易,我敢肯定!”
“胡说!这是我们的马。”一个阿富汗人回答说,动手解起缰绳来。
“住手,”莫提抓起手杖叫道,“要是你们不放开我的马,我就打破你们的脑袋!你们这两个贼!我认得你们!昨天晚上你们偷了我的钱,所以我今天来牵你们的马,这再公平不过了!”
现在,那两个阿富汗人开始显得有些不安了,看样子莫提打定了主意要扣留那匹马,因此他们决定去告他。于是他们跑到国王面前去控告莫提偷了他们一匹马,而且既不想归还,也不想付钱。
不久,一名士兵前来传唤莫提去见国王。他到了王宫,向国王行过礼,国王就开始问他为什么要那样急急忙忙地骑着马跑。莫提声称那匹马是他用50枚银币买来的,但那两个马贩子发誓说他们身上的那些钱是卖其他马得到的。总而言之,这场争论变得扑朔迷离起来。国王认为莫提真的偷了那匹马,因此最后说道:“好了,我告诉你们我准备怎么处理这件事情。我要把一样东西锁在我面前这只盒子里,莫提要是猜对了,那匹马就归他,要是他没猜对,那么那匹马就归你们。”
莫提同意了。国王站起来,独自从宫廷后面的一道小门里走了出去,不久就把一样用布包得严严实实的东西藏在长袍下拿进来,悄悄地塞进那只盒子里,然后锁上,把它放在人人都看得见的地方。
“现在,”国王对莫提说,“你猜吧!”
凑巧的是,当国王打开他身后的那道门时,莫提注意到外面有一座花园。没等国王回来,他就开始想花园里能找到什么样的东西小得足以装进那只盒子里。“会是一只果子或者一朵花吗?不,不是花,因为国王把它抓得太紧了。那它一定是只果子或者是块石头。不,不是石头,因为他不会把一块肮脏的石头包在他漂亮、洁净的衣服里。那它肯定是只果子!而且是只香味不很浓的果子,否则他会怕我闻出来。那么现在这个季节里,哪种果子的香味不浓呢?要是能弄清楚这一点,我就能把这个谜猜出来!”
正如前面所说的那样,莫提是个乡村少年,经常在父亲的园子里干活。他对所有常见的水果都很熟悉,因此他想自己应该能够猜中。为了不至于使自己的猜测显得太容易,他便满脸困惑地盯着天花板,接着若有所悟似的用手指抵住额头,低头看着地面,然后双眼看着国王,慢腾腾地说道:“那是一只刚刚采下来的、又圆又红的石榴!”
国王除了知道水果很好吃以外,对它们简直是一无所知,而且一年四季无论什么时候,他想吃什么果子就要什么果子,有人会确保他能吃上想要的果子。因此对他来说,莫提的猜测简直是个奇迹,它不仅清楚地证明了他的智慧,而且也清楚地证明了他的清白,因为他放进盒子里去的正是一只石榴。当然,在国王对莫提的智慧大为惊异并且大加赞扬的时候,其他人也都随声附和着。当那两个阿富汗人垂头丧气的时候,莫提却得到了马,成了国王的人。
莫提继续住在那家客栈里。在不久后的一个风雨交加的夜里,他回到客栈,发现他那匹宝贝马儿走失了。除了一段被挣断的缰绳以外,什么也没有留下,而且谁都不知道马究竟怎么了。莫提询问了每一个可能知情的人,而后抓起那段绳子和他的大手杖,动身找马去了。他循着泥地上的马蹄印走啊,走啊,走出了城,走进了附近的一座森林里。不久,天渐渐晚了,但是莫提还漫无目的地往前走着。夜幕降临的时候,他突然碰见一只老虎正在津津有味地吞吃着他的马。
“你这个贼!”莫提大叫着,跑上前去。老虎大吃一惊,嘴里的骨头掉了下来。咔嚓!莫提劈头盖脸打了下来,直打得老虎几乎喘不过气、看不见东西。莫提不停地打,到最后,那只可怜的老虎连站都站不起来了。接着,打它的那个人把那截断缰绳系在它脖子上,把它拖回客栈去了。
“你偷了我的马,”他说,“我就要了你,这再公平不过了!”他就像以前拴马那样,把老虎的脑袋和四只脚牢牢地拴了起来。那时候,夜已经很深了,他在老虎身边躺下来,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