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瓜童话故事

2019-12-24 偷瓜童话故事 动物童话故事四种 三种物品童话故事

种芝麻得瓜。

我国有很多经典的故事典故,如《草船借箭》《卧薪尝胆》等。故事典故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史典故对于学生来说都有一定的人生哲理。我们应该切合实际分析故事典故带给我们的启示。你会借鉴优秀的故事典故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种芝麻得瓜》,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从前,宇宙中有一颗芝麻星球,它太小了,小到只能站一只脚。芝麻星球上只有一个居民。他单脚站在上面,不停地换着脚。

一艘(sōu)铅笔飞船打这儿飞过,飞船里的人们冲他打招呼:哎呀,你这样好累呀!跟我们走吧,去面包星球待着,多好!

他摆摆手说:不,我要在这里待着,哪儿也不去。

飞船里的人们只好驾驶飞船离开了。

又一艘飞船路过。跟我们走吧!船长说,我们是银河马戏团的,不如你来我们这里走钢索吧!我们到处去表演,人们可爱看了!

不了,芝麻星球上的人说着换了只脚站着,这儿挺好的,芝麻星球还能旋转呢,你见过能旋转的钢索吗?

嗯?那倒没有船长捋(lǚ)着自己的胡须说。

我说对了吧?芝麻星球上的人一边搭话,一边随着旋转的星球转过半个身子去。

那么,跟我们合张影吧。船长拿出他的相机,给芝麻星球上的人拍了一张侧脸,高高兴兴地离开了。

芝麻星球上的人一边旋转着,一边换着脚,远远看去就好像在跳芭蕾。慕名而来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把阳光都挡住了。

为了晒到太阳,芝麻星球上的人不时踮起脚尖,高举着双手,把脖子伸得长长的,看起来就更像是一场芭蕾舞表演了。

飞船上的人们不由鼓起了掌,咔嚓咔嚓拿相机拍个不停。还有些头脑精明些的,抄起大喇叭做起了生意:瓜子、花生有卖啊!瓜子、花生!还有爆米花、汽水!

人们吃着瓜子、花生,看着芭蕾舞表演,赞叹几声,便都驾驶着飞船离开了,只剩下芝麻星球上的人孤独地站着。这时,一颗小小的、黑乎乎的东西朝他飘了过来。

是什么呢?他伸手握在手心里。原来是一颗西瓜子!一定是人们吃瓜子的时候漏掉的,它能发芽吗?

他弯下腰,把瓜子种在了自己脚下,然后闭上眼睛好好睡了一觉。忽然,他觉得脚底板痒痒的,睁开眼睛,发现一棵碧绿的小芽儿正从脚下伸开两片嫩绿的叶子。

他惊呆了。他弯下腰去看它,跟它说话,对它爱护有加。寒冷时,他用体温温暖那棵小芽;炎热时,他用身体挡住燥热的阳光。他给它浇水,给它唱歌,给它讲他从开飞船的人那里听来的故事。他小心地换着脚站着,不让自己踩伤它。他希望它快快长大。

小瓜苗没有辜(gū)负他的期待。没多久,它就长得又高又壮。芝麻星球上的人已经可以在它的藤蔓(tngwn)上睡觉了。又过了一阵,它开花了,结了一个瓜。每天,芝麻星球上的人都要沿着藤蔓爬到这颗小瓜身边,给它讲故事。小瓜越长越大,终于长成了如同星球一般巨大的西瓜。

很久很久之后,人们喜欢开着飞船到这颗巨大的西瓜边上参观,听到导游讲芝麻星球的故事,人们总忍不住要问:那个人呢?他到哪里去了?

他去星际环游了。导游说,每过一阵,他都会回来看他的瓜,还跟它讲故事。

哦,我知道了!有人嚷嚷起来,我猜是他的故事讲完了,所以要到各处去看看,才好有新的故事讲给西瓜听啊!ZJ09.com




相关阅读

麻姑献寿的故事


麻姑献寿的故事

麻姑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位少数民族姑娘,她不仅长得俊俏美丽,而且心地善良,常常帮助穷苦的人。但是,麻姑的父亲却性情暴虐、心存歹毒,经常欺压老百姓。

虽然她父亲名声不好,但是作为女儿的麻姑仍然很孝顺他。有一次,麻姑到山里去采果子,好不容易才摘得一个桃子,她自己舍不得吃,就把桃子揣在怀里,回家拿给父亲吃。

麻姑拿着桃子往家里赶,忽然看到路边上围着一群人,于是她就好奇地走过去看个究竟。原来是一位身穿黄色衣衫的老婆婆病倒在路旁,已经奄奄一息了。围观的人说:“这老婆婆肯定是饿坏了,要是能给她一点东西吃,或许还能活过来。可是这兵荒马乱的,到哪里去找吃的呢?”

因而大家只是站在那里,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话,并没有人给这老婆婆拿什么吃的东西来。麻姑实在看不过去了,赶忙从怀里拿出那个桃子来,蹲下身子,一小口一小口地喂着她。

这是一个又大又甜、汁水很多的桃子,老婆婆吃了之后,很快就苏醒过来了。旁观的人忍不住地啧啧称赞麻姑心眼好,并说她定会得到好报的。

老婆婆实在是太饿了,吃了桃子后,虽然醒过来了,但是还是没有力气,于是开口对麻姑说:“好孩子,太谢谢你了,请问你还能不能给我煮点粥汤喝呀?”

那时正值灾荒,粮食极为珍贵。但麻姑确实不忍老婆婆饿死,就爽快地答应道:“我这就给你去煮点东西来,您在这里等我一会儿。”说完麻姑就飞快地跑回家给老婆婆做粥去了。

不巧,麻姑的事被父亲麻秋知道了,当他听说麻姑把桃子给老太婆吃了,而且还在给老太婆做粥,非常生气,就把麻姑关了起来,不准她出去。

可是麻姑怎么也放心不下路边的老婆婆,等到半夜里,等父亲睡着了,她悄悄端着粥出了门。可是等她回到那个地方时,却不见老婆婆的一点影子。月光下,在老婆婆坐过的地方,有一个桃核留在那里。

麻姑只好捡起地上的桃核回了家,到家躺在床上,麻姑一合眼,就看见白天的那个老婆婆,仍然穿着黄色的衣衫,笑呵呵地朝她走了过来:“好孩子,委屈你了。你不用难过,我还好好的。以后我们也还有机会见面的。”说着,就飘然逝去了。

早上,麻姑起床之后,把晚上捡来的那颗桃核种在自家的院落子里。一个月之后,就长成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桃子树。第二年,桃树上结满了又大又红的桃子,麻姑用这些桃子来救济逃难的老人。

这些老人吃了麻姑的桃子之后,不仅不觉得饿了,而且精神倍增,连以前的小毛病也没有了。麻姑这才明白当初的那个老婆婆是天上的神仙下凡来的,并不是一个要饭的叫化子。

后来,麻姑的父亲麻秋因为打仗立了很大的功劳,皇帝封了他一个大官,并要他负责新建皇宫。麻秋为了早日修好皇宫,以便能到皇帝那里去邀功受赏。于是就拼命地奴役老百姓,让他们没日没夜地干活,根本没有休息的时间。麻秋还规定,只有当鸡叫了时,老百姓才能有片刻的停歇。

麻姑非常同情这些老百姓,于是到晚间的时候,她就躲在鸡窝边学鸡叫。这样,只要麻姑一叫,所有的鸡就会跟着叫起来,这样老百姓就有了休息的时间。可是这件事很快就被麻秋发现了。他查出来竟是自己的女儿在妨碍自己的功名,十分恼怒,便要狠狠地痛打女儿一顿。

麻姑听到这个消息,就逃到山上去了。麻秋怒上加怒,决心烧山,要把女儿烧死。正在这危急的时刻。王母娘娘经过此地,她早就听说过麻姑做过很多好事,现在见她受到如此的灾难,当下就把麻姑救了出来,并收她为弟子。

到了三月三日王母娘娘的诞辰,天间举行蟠桃大会,各路神仙都来祝寿。麻姑带了一个极老的坛子,里边装的是在绛珠河畔用灵芝酿造成的寿酒。这酒特别的醇厚,一打开坛盖,立即浓香四溢。

来祝寿的各路神仙都夸麻姑心灵手巧,赞王母娘娘有口福,王母娘娘也美美地赞扬了麻姑一番。这就是麻姑献寿的来历,而麻姑由此被王母娘娘封为“女寿仙”。

麻姑献寿的故事点评

古时候,人们为老人祝寿使是有男女之分的,男的挂男寿星图,女的则挂女寿星图。而女寿星图上通常画的就是麻姑。看完故事后希望孩子们对长辈都能有一颗孝顺的心,从小我们在爸爸妈妈的呵护下成长,他们的辛苦却充斥在每一个瞬间和角落。小朋友们要懂得孝顺父母,尊重爸爸妈妈,长大后换我们保护爸爸妈妈。

麻雀的叹息故事


纵观历史传承,历史事迹大多都是通过故事典故源远流长。故事典故真实地再现了一段段传奇往事和历史遗痕。历史典故对于学生来说都有一定的人生哲理。要深刻学习典故中的优秀中华文化。所以优秀的故事典故是什么样子的?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麻雀的叹息故事》,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麻雀的叹息”是一个非常有哲理的中国寓言小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弱者坐失良机,强者制造时机。

红喉歌鸲是很有特色的鸟,他背上的羽毛褐色,喉部有显眼的红色羽毛。他不仅歌唱得好,还会惟妙惟肖模仿昆虫的叫声。红喉歌鸲生活得无忧无虑,整天快快乐乐。红喉歌鸲见一只麻雀在草丛中连声叹息,关心地问道:“你身体不好,还是遇到了什么困难?”

麻雀说:“我身体没有什么毛病,只是肚子饿得慌,连飞的力气也没有了。”

红喉歌鸲笑着说:“我当是什么事情,原来你只是为没有找到食物烦恼。食物到处都有,你只要努力寻找,怎么会饿肚子呢?”

麻雀说:“如今植物种子已经很难找到了,我只能抓些昆虫充饥。刚才我发现了蟋蟀,心想可以美餐一顿了,哪知他钻进草丛逃跑了。我在这里等了很久,再也没有发现昆虫走过。我怎么就这么倒霉呢?”

红喉歌鸲对麻雀说:“我可以让蟋蟀自己走到我们面前,你就等着抓他充饥吧!”

红喉歌鸲见麻雀不相信自己的话,就张开嘴巴开始模仿蟋蟀的叫声。他发出的“瞿——瞿瞿——”声和蟋蟀的叫声一模一样。蟋蟀听到叫声,以为是同伴在呼唤自己,毫不犹豫跳了过去。麻雀见果然有蟋蟀自己跳过来,欣喜万分,急忙把他一口咬住。麻雀津津有味地吃完蟋蟀,对红喉歌鸲说:“你模仿昆虫叫声的捕食方法很了不起,我十分佩服!”

红喉歌鸲说:“模仿昆虫叫声的捕食方法不是我的创造,是我们我红喉歌鸲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生存绝招。我还能逼真地模仿蝼蛄、金铃子、油葫芦等昆虫的叫声,能够把他们引诱出来。”

麻雀叹了一口气,说:“你掌握了这个绝招就不愁找不到食物了,生活过得那么幸福、快乐。我却常常为吃饱肚子担忧,生活过得艰难、痛苦。”

红喉歌鸲语重心长地说:“消极的叹息毫无意义,应当积极地面对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等待机会固然重要,但是如果能够千方百计创造机会,成功的机会就更多了啊!”

失明的小麻雀米米的故事有关儿童小麻雀的故事


失明的小麻雀米米的故事

小麻雀米米的眼睛被一个调皮的小男孩的弹弓打中了,它的一只眼睛永远看不见了。

“乐乐,我们一起玩儿吧!”小麻雀米米说。

“我才不和你玩儿呢,独眼龙!”小麻雀乐乐冲它吐了吐舌头,飞走了。

“亮亮,我们一起玩儿好吗?”小麻雀米米说。

“你只剩一只眼睛了,怎么和我们玩儿啊!”小麻雀亮亮哈哈大笑着说。

“菲菲,我们一起玩儿吧!”小麻雀米米又说。

“你现在真是难看死了,还有点儿吓人,我不跟你玩儿!”小麻雀菲菲拍拍翅膀,也飞走了。

小麻雀米米难过极了,哇哇大哭起来。

“别哭,别哭,我陪你玩儿!”小麻雀萌萌飞过来,用翅膀抱了抱它。

“可是我只有一只眼睛了……”小麻雀米米自卑的说。

“我可不在乎!”小麻雀萌萌说。

从那以后,它们每天都在一起玩儿,成了最好的一对朋友。

2失明的小麻雀米米的故事点评

真正的友谊,不是花言巧语,而是关键时候拉你的那个人。整日围在你身边,让你有些许小欢喜的朋友,不一定是真正的朋友。而那些看似远离,实际上时刻关注着你的人,在你快乐的时候,不去奉承你;你在你需要的时候,默默为你做事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

麻雀排队的故事


麻雀排队的故事

一群麻雀站在枝头上,看见天空飞过的大雁,排成整整齐齐的长队,羡慕极了。

一只麻雀提议:“让我们也来排队飞行好吗?”

“好!好!”大家一致同意。

说干就干,他们都飞起来了。

可是有的飞得高,有的飞得低;有的飞得快,有的飞得慢。排来排去,总排不成队。

乱了一阵以后,他们纷纷歇落在枝头上,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我们为什么排不好队?”

一只麻雀说:“排队得有一个队长来指挥才行。”

大家说:“对,对!要有一个队长来指挥。”

于是你要做队长,他也要做队长,又乱哄哄地吵了起来,争执不下。

结果,大家商定,由一只年纪最大的麻雀来做队长。

队长发令了:“一二三,起飞!”

大家都争先恐后地飞向天空。

仍旧乱糟糟的,有的飞得快,有的飞得慢;有的飞得高,有的飞得低,排不成队。

队长急了,批评那只飞得太快的麻雀:“听指挥,飞得慢一点!”

那只被批评的麻雀不服气,大家朝东飞,他故意往西飞。

队长批评那只飞得太低的麻雀:“跟上,飞得高一点!”

那只被批评的麻雀不高兴,掉转头飞回家去了。

有的麻雀嚷太吃力,有的麻雀嚷肚子饿了……结果一哄而散,各自飞走了。

只剩下那只当队长的麻雀,愣头愣脑地在想:“为什么麻雀排不好队?”

2麻雀排队的故事点评

麻雀们羡慕别人做得好,飞的整齐,可是自己却做不到。小朋友们有没有想想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没有组织观念,没有纪律观念,找出了指挥,却又不服从指挥,所以即使把世界上最好的指挥找来,也无济于事。我们应该知道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遵守纪律,以大局为重,以集体为重,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麻雀聘教练的故事


麻雀聘教练的故事

老麻雀渴望提高家族的素质,聘请了几名高级飞行教练。他对小麻雀说:“孩子们哪,我听姥姥的姥姥说起过,从前,麻雀曾经被列为‘四害’之一,人类不惜代价地进行围剿,差点全军覆没,幸好后来平了反,才算战战兢兢地繁衍到今日。所以我们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使人类乐意与我们交朋友,这样悲剧就永远不会重演了。今天我好不容易聘请了三位资深飞行教练,大家千万别错过了学习机会啊!”

在热烈的掌声中,教练信鸽上场了,他说:“飞翔的要领是方向要明确。其实,整个大地只不过是个圆球罢了!我们可以根据磁场的南北极定向飞行,这样,即使在千里之外放飞,也会平平安安回归的……”

话未说完,小麻雀叽叽喳喳地吵翻了天:“干吗要千里迢迢去飞行,太辛苦啦,我们不干!”

老麻雀让大家安静下来,请第二位教练大雁讲话。大雁说:“飞行至关重要的问题是要有严密的组织纪律性,大家都很自觉地轮流当领头雁,夜宿时又有哨兵值班,确保安全,让大家充分休息。这样,不管路途多么遥远,远征队伍都会有充沛的精力自由翱翔……”

“不对,不对!”小麻雀一听便叽叽喳喳地吵闹起来,“这样飞行哪有自由啊!我们从来不要组织纪律的约束,那样太难受了,我们赞成无政府主义……”

大雁失望地退出讲坛,让海燕教练上台。海燕说:“飞行的关键问题是要有敢拼搏的大无畏精神和无坚不摧的毅力!特别是暴风雨即将来临的时刻,正是我们磨练双翅的大好时机。我们在乌云密布的海空上下翻飞,雷电为我们助威,风雨为我们洗礼,真是其乐无穷啊!”

小麻雀们吓得目瞪口呆,七嘴八舌地惊呼道:“这不是疯子吗?”“暴风雨来临时,躲避还来不及呢!”“谁愿意在这种恶劣天气中飞行啊?那一准是神经出毛病啦!”

老麻雀很生气,他大声叫喊,让大家静一静,可喊破嗓子也无济于事。他急中生智,啄破刚飘飞过来的一个氢气球,发出“砰”的一声巨响。他以为这样可以让大家安静下来,谁知小麻雀误以为是枪声,吓得“呼”的一阵风四散奔逃。

老麻雀满脸愧疚地向三位教练深表歉意:“真对不起!看来,对那些不图进取的孩子来说,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枉费心机啊!”

2麻雀聘教练的故事点评

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要有进取心,因为只有进取,才能使我们前进哦,只有进取,才能使我们不断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正。所以小朋友们,我们一定要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

说大话的麻雀的故事 说大话的麻雀的儿童故事


纵观历史传承,历史事迹大多都是通过故事典故源远流长。典故是在重温中国历史,讲述中国故事。故事典故对于学生社会生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学习工作之余可以多阅读关于故事典故的书籍。什么样的故事典故比较高质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说大话的麻雀的故事 说大话的麻雀的儿童故事”,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说大话的麻雀的故事

炎炎盛夏酷热难当,太阳把强烈的光和热毫不留情地倾洒在大地上。森林中的群兽们个个热得搭拉着脑袋无处躲藏,恨不能找个裂缝钻进地里。

一只麻雀出现了。望着眼前的一切,它四处游说鼓动着,声音慷慨激昂,它声称要用自已的力量来拯救在火海中挣扎的众生灵们,似乎自已就是救世主。

“你们都耐心地等待着,我要为你们消灾除难,”麻雀信誓旦旦地夸下海口:“我将用我的这双翅膀遮住太阳的光热,给你们带来凉爽,让你们在我翅膀的保护下无忧无虑地愉快生活。”

但是没谁被麻雀的宏伟计划和慷慨相助的善举所感动,反而是一阵冷嘲热讽的挖苦声:

“不自量力的吹牛专家,怎么不掂量掂量你那翅膀有几斤几两重?”

“真是大言不惭,本事不大却口气不小,为什么不说把太阳一口给吞了呢?”

“多伟大的计划呀,真不知天高地厚,但愿太阳别把它给先烤焦了。”

……

麻雀听了脸上发烧,它实在无颜面再呆下去,也不敢再发表什么振奋人心的演讲了。它想飞离这个地方,一边飞一边还发着牢骚自我安慰:“不管怎么说,我总是为你们好,哼,你们这群不知好歹不通情达理的家伙们,活刻要受煎熬……”

2说大话的麻雀的故事点评

麻雀听了脸上发烧,它实在无颜面再呆下去,也不敢再发表什么振奋人心的演讲了。它想飞离这个地方,它觉得它是在为大家好,但它不知道,不能给人带来好处或帮人解决实际困难的海口夸得再大,也是毫无价值的,至于出发点如何那是另外一回事。

西红柿和黄瓜


故事典故的生成是一个由多到少的凝练过程。故事典故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故事典故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生活。典故中的历史文化我们应该好好学习。有哪些好的故事典故值得借鉴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西红柿和黄瓜》,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西红柿和黄瓜在厨房里相遇了,它们俩聊了起来。西红柿说,我最受主人欢迎了,黄瓜问,你怎么受欢迎了。西红柿说,主人很喜欢我和我的朋友们,他总是变着法子讨好我们,有时候让我们和鸡蛋待在一起,有时候用我们烧汤,有时候把我们和白糖拌在一起,还有的时候,把我们榨成汁涂抹在脸上,还有的时候直接生吃了我们,主人没有一天能离开我们。西红柿说得头头是道。

黄瓜沉吟了一会儿说,你说的这些并不稀奇,我和我的朋友们也都经历过,但是,我们更加受到主人的宠爱。西红柿不服气地问,主人怎么宠爱你们了?黄瓜说,你没看到主人拿我的朋友教训她的儿子吗?西红柿想起来,前些天,主人的儿子因为考试没考好,主人用黄瓜打她的儿子的手,黄瓜被打断了,一截被主人的儿子扔到了垃圾桶里,另一截被主人的儿子扔出了窗外,砸中了蹲在窗下的小黄狗,被小黄狗踩了个稀哗烂。西红柿笑得前合后仰,上气不接下气地说,瞧你的朋友多狼狈,我的朋友运气可要好得多。

黄瓜不服气地说,我看不见得,昨天你的朋友就因为被一只苍蝇叮了一下,就被主人扔进了垃圾桶,它的遭遇也不好呀。西红柿听黄瓜这么一说,它想和主人待在一起是不会有好运的,不如逃出去,于是,西红柿和黄瓜商量了一下,它们趁主人还没有回来,一起从窗户逃走了。

可是,没走几步远,它们就被回家的主人发现了,主人一生气,她把西红柿和黄瓜放进一个容器里,不一会儿,一杯红红绿绿的水果汁被主人喝了。


偷瓜童话故事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