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名言
2025-04-28 曾国藩名言曾国藩名言(精品88句)。
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这篇文章是小编整理的一些曾国藩名人名言,供大家参考。
1、有诗书,有田园,家风半读半耕,但以箕裘承祖泽;无官守,无言责,时事不闻不问,只将艰巨付儿曹。——曾国藩语录
2、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居守口,独居守心。
3、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4、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曾国藩
5、世家子弟最易犯一奢字,傲字。——《曾国藩家书》
6、费力则筋骨渐强,娇养则精神愈弱。
7、人该省事,不应怕事。人该脱俗,不行矫俗。不应顺时,不行趋时。
8、荆楚九歌,客中聊作枌榆社;江山六代,劫后重闻雅颂声。
9、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
10、静能生动,更能制动。 ——曾国藩
11、仁言不如仁心之诚,利近不如利远之博,仁言或失于口惠,利近或失于姑息。——曾国藩
12、小心谨慎安于天命,埋头做事不问其他。
13、有其功,必有其效。——曾国藩
14、在待人上,曾国藩告诉纪泽,名之所在,当与人同分,利之所在,当与人共享。在行为上,曾国藩要求儿子举止要重,发言要慢,还要记住,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方可成大器,若沾染富贵习气,则难以成才。他要儿子做有才有德之人:勤俭节约,自我约束,吃苦耐劳,能屈能伸。
15、好誉者,常谤人;市恩者,常夺人。其倾危一也。 ——曾国藩
16、凡处事但自家踏得田地稳,一任间言语。
17、善人种德,降祥于天。恶人种祸,贻殃于后。——曾国藩
18、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
19、常常提其朝气为要。——曾国藩
20、人之疲惫不振,由于气弱。而志之强者,气亦为之稍变。——《曾国藩日记》。
21、读书不独是变人气质,且是能养人精神,盖是理义收摄。——曾国藩
22、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
23、将事而能弭,遇事而能捄,既事而能挽,此之谓达权。此之谓才。未事而知其来,始事而要其终,定事而要其变,此之谓长虑,此之谓识。
24、凡事皆贵专。求师不专,则受益也不入;求友不专,而博爱而不亲。心有所专宗,而博观他途,以扩其识,亦无不可。无所专宗,而见异思迁,此炫彼夺,而大不可。——曾国藩
25、轻信人不一定多疑,而多疑的人每易轻信。
26、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至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至败。
27、治军之道,总以能战为第一义,能爱民为第二义,能和协上下为第三义。
28、凡遇事须安祥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盖天下何事不从忙中错了。故从容安祥,为处事第一法。
29、清淡者,崇德之基也。忧勤者,建业之本也。古珲无富贵之圣贤,无宴逸之豪杰。诸葛长青:素食青菜,君子之为也,积累阴德之法也!
30、带勇之法,以体察人才为第一。——《曾国藩书信》。
31、今日之善退,正以为他日善进之地。——《曾国藩书信》。
32、“大抵有忠义血性,则相从以俱至,无忠义血性,则貌似四者,终不可恃。”
33、男儿自立,必需有倔强之气。
34、轻财足以聚人,侓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35、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今日我处顺境,预想他日也有处逆境之时;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有以盛气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孙。常以"恕"字自惕,常留余地处人,则荆棘少矣。
36、世事多因忙里错;好人半自苦中来。
37、大约上等贤哲,当以天缘遇之,中等人才,可以人力求之。——《曾国藩书信》。
38、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曾国藩家书》
39、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识见。多一分享用,减一分志气。
40、至于强毅之气,决不可无,然强毅与刚愎有别。——《曾国藩家书》。
41、惟忘机可以消众机,惟懵懂可以祓不祥。
42、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
43、常常提其朝气为要。
44、百种弊病,皆从懒生。懒则弛缓,弛缓则治人不严,而趣功不敏,一处迟则百处懈矣。——《曾国藩家书》
45、家勤则兴,人勤则健。——曾国藩
46、凡人心之发,必一鼓作气,尽吾力之所能为,稍有转念,则疑心生,私心亦生。——《曾国藩家书》。
47、位愈高则言日增,箴言日寡;望愈重则责之者多,恕之者少。——《曾国藩书信》。
48、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曾国藩
49、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
50、凡行军最忌有赫赫之名,为天下所指目,为贼匪所必争。莫若从贼所不经意之处下手,既得之后,贼乃知其为要隘,起而争之,则我占先着矣。——《曾国藩书信》。
51、凡读书有难解者,不必遽求甚解。有一字不能记者,不必苦求强记,只须从容涵泳,今日看几遍,明日看几遍,久久自然有益。但于已阅过者,自作暗号,略批几字,否则历久忘其为已阅未阅矣。——《曾国藩家书》
52、以德遗后者昌!以祸遗后者亡。
53、从有恒二字痛下功夫,然须有情韵趣味,养得生机盎然,乃可历久不衰,若拘苦疲困,则不能真有恒也。——《曾国藩家书》。
54、农果力耕,虽有饥馑,必有丰年;商果积货,虽有壅滞,必有通时。出处:曾国藩家书
55、夫知之而不用,与不知同;用之而不尽,与不用同。
56、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
57、学而废者,不若不学而废者。学而废者恃学而有骄,骄必辱。不学而废者愧己而自卑,卑则全。勇多于人谓之暴,才多于人谓之妖。 ——曾国藩
58、慎独者,遏欲不忽隐微,循理不间须臾,内省不疚,故心泰。主敬者,外而整齐严肃,内而专静纯一,斋庄不懈,故身强。求仁者,体则存心养性,用则民胞物与,大公无我,故人悦。思诚者,心则忠贞不贰,言则笃实不欺,至诚相感,故神钦。
59、三思而行,谨始慎终;深思熟虑,慎者受益。
60、风盛衰在气象。气象盛,则虽饥亦乐,气象衰,则虽饱亦忧。——《曾国藩家书》
61、譬之富家居积,看书则在外贸易,获利三倍者也,读书则在家俱守,不轻花费者也;譬之兵家战争,看书则攻城略地,开拓士字也,读书则深沟坚垒,得地能守者也。——《曾国藩家书》
62、古人用兵,最重"变化不测"四字。——《曾国藩书信》。
63、人亦不可闲惯,闲惯则些小事便不可耐。
64、有才干,定要表现之。
65、可见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畜养,日见其大而不觉耳。
66、不随众从之喜惧为喜惧。
67、得失有定数,求而不得者多矣,纵求而得,亦是命所应有。安然则受,未必不得,自多营营耳。——曾国藩
68、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辛勤劳动)则神钦(神灵钦佩)。
69、坚定志向,劳苦心思,勤勉努力,无论大事小事,必定有所成就。
70、曰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
71、国度之强,以得工钱强。
72、清淡者,崇德之基也。忧勤者,建业之本也。古珲无富贵之圣贤,无宴逸之豪杰。
73、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曾国藩家书》。
74、富贵气太重,亦非佳象耳。——曾国藩
75、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曾国藩
76、人有过喜谈之,存一恕心者少。己有过恶,闻之漫无悔心者多。若以恕己之心恕人,是谓大公,以责人之心责己,是谓大勇。
77、事业上的成与不成,人力占其中的三成,天命占其中的七成。
78、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曾国藩
79、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玉汝于成。李申夫尝谓余怄气从不说出,一味忍耐,徐图自强。因引谚曰:"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此二语,是余生平咬牙立志之诀。
80、人之精神不可无所寄。 ——曾国藩
81、听言当以理观。一闻在辄以为据,往往多失。——曾国藩
82、凡人皆不可侮,无用人尤不可侮。——曾国藩名句
83、富贵之家不可敬远亲而慢近邻也。——《曾国藩家书》
84、凡世家后辈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沟通,则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繁华气习,则难望有成。
85、一念忽略,便有错言错事。——曾国藩
86、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曾国藩
87、治学之法:“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88、为学从切实际出发,自不落空。——曾国藩
- 想了解更多【曾国藩名言】网的资讯,请访问:曾国藩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