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穗的昆虫日记(系列十四篇)。
一天终于结束了,我们对人和事情也有了新的看法,不如趁现在好好写14篇日记。可是怎样写日记才能出彩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昆虫观察日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稻穗的昆虫日记 篇1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去公园里玩,公园里静悄悄的,三三两两没几个人。我正感到寂寞的.时候,一只蚱蜢突然在我眼前跳起。于是,一个念头在我心底升起——捉蚱蜢。对,我赶紧跑回家叫了几个小伙伴一起到公园捉蚱蜢。
公园里的蚱蜢真多啊,只要有人经过就会跳开很多只。我们几个人屏住呼吸,几双小眼睛瞪得溜圆。“嘘,别出声。”叶雨杨突然说到:“我找到了一只大的!”只见她轻手轻脚地挪过去,猫下身子,双手拢起猛地一扑,“我捉到了啊!我捉到了啊!”她高声欢呼着。“捉到一只有什么好神气的”我心里暗暗较着劲:“一定要捉一只更大的给她们瞧瞧”。我细细地观察四周,终于,一只硕大的蚱蜢出现在草丛里,我暗自乐着,想都没想就扑了过去。谁知让它跑掉了,我急不可耐,又扑了过去,不料脚下一滑摔了一跤——晕,又扑空了。这下我不敢大意了,小心翼翼地走过去定了定神双手猛地一合——哈哈!终于被我逮住了。大蚱蜢手足乱蹬,拼命地想挣脱我的手掌,我毫不客气地把它关进了早就准备好的小笼子里。
就这样不知不觉中,我们大大小小的蚱蜢已经捉了不少了,看看时间也不早了,于是我们就带着战利品高高兴兴地回家了。这一天我们玩的非常高兴,呵呵,既消灭了害虫又增添了乐趣,以后有时间我还要多喊些小伙伴们一起来捉蚱蜢玩!
稻穗的昆虫日记 篇2
“啊!”伴随着妈妈的一声尖叫,我看到了桌子上有一只虫子,正在“虎视眈眈”地盯着妈妈,似乎是知道我也在看它,这个小东西又后退了几步。
“妈妈,帮我把它捉起来,放进盒子里。”我没见过这种东西,所以想好好观察。“好的。”妈妈收起惊讶的神情,忙着捉这小东西。
“依言,快过来看看。”不一会儿,妈妈在外头对我说。我把手机灯打开,发现这小东西是一种我从没见过,但招人喜爱的昆虫。
它有修长的身子,全身碧绿碧绿,体形像柳叶一般,大约有5、6cm,后面还有折纹,好看极了。它的小眼晴圆圆的,像一颗米粒,不过要再小一些。两对触须,一长一短,都在微微摆动。更引人注目的是它细长的腿,如果它化成精的话,那大长腿足足可以证明它是美丽的女孩了。它的样子很特别,像螳螂,却没有大钳子;像蟑螂,却不会飞;像蜗牛,却没有柔软的身体。它到底叫什么?我上网查了百度,似乎根本没有它的资料,它不会是螳螂、蟑螂和蜗牛的孩子呢?我又开始想入非非了,你们知道它是什么昆虫吗?知道了赶紧告诉我喔。哦,对了,它还会爬,在玻璃上,它也能爬行自如,但你如果放了水,它就爬不起来了。
这天家里来了个神秘又可爱的客人。
稻穗的昆虫日记 篇3
我站在我家的阳台前,远望外面的景象。忽然发现一只不知名的小甲虫不知什么时候掉落到放在阳台上的不锈钢脸盆里。
这只黑褐色的小甲虫,只有米粒大。头上长两根长须,左晃右晃,好像用来探路。背上有一个椭圆形的壳,上面还有一些花纹。这只小甲虫有四对脚,前两对脚用来向前踏进,第三对脚用来站立,最后一对脚用来向后蹬,爬起路来身子一伸一拱的`。
这只小甲虫似乎感觉到自己被困在脸盆里,它试图爬出脸盆。它先从正面往上爬,只见它两根长须不停地摆动着,两对前脚努力地向前踏伸,后两对脚使劲向后蹬,拼命地向上爬。但由于盆壁太陡太滑,小甲虫没爬多高,就滑了下来。前面不行,它又绕到左边,重复刚才向上爬的动作,还是失败了。它又绕到右边,又失败了。直接向上爬不行,它改变方法,横着爬,但遗憾的是,它还是不能爬出脸盆。一次又一次,一个方向再一个方向,它最终还是没能爬出脸盆,获得自由。它终于死了,一动也不动了。
但是,小甲虫这种坚强不屈,百折不饶的精神,已深深地印入我的脑海里。它的遭遇仿佛是由于我的无知,它的行为仿佛提示我一些什么…
稻穗的昆虫日记 篇4
玉米象,一种鞘翅目的昆虫,体型小,有着像大象鼻子一样的口器,因此显得很奇特,因为它的外形很奇特,激发了我的兴趣。
玉米象成虫外形特点:体长大概2.9~4.2毫米。体暗褐色,鞘翅常有4个橙红色椭圆形斑,喙长,除端部外,密被细刻点。触角位于喙基部之前,柄节长,索节6节,触角棒节间缝不明显。前胸背板前端缩窄,后端约等于鞘翅之宽,背面刻点圆形,沿中线刻点多于20个。鞘翅行间窄于行纹刻点。前胸和鞘翅刻点上均有一短鳞毛。后翅发达,能飞。雄虫阳茎背面有两纵沟,雌虫“Y”字形骨片两臂较尖。
我当然不会满足外形的观看,我取来种源进行人工饲养,观察了它的四个时期,卵,幼虫,蛹,成虫。
卵的特点,椭圆形,长约0.65-0.70mm,宽约0.28-0.29mm,乳白色。半透明。下端稍圆大,上端逐渐狭小,上端着生帽状圆形小隆起;谷象的卵与其相
幼虫的特点,体长2.5-3.0mm,乳白色,体多横皱,背面隆起,腹面平坦,全体肥大粗短,略呈半球形。无足。头小,淡褐色,略呈楔形。谷象幼虫与其相似。
蛹的特点,体长3.5-4.0mm,椭圆形,乳白色至褐色。头部圆形,喙状部伸达中足基节。前胸背板上有小突起8对,其上各生1根褐色刚毛。腹部10节,腹末有肉刺1对谷象幼虫与其相似。
这就是我通过一个月的时间自己的观察,每一个生育期间隔7天左右,结合书中的对照,写出来的我的第一篇昆虫日记,同时也是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稻穗的昆虫日记 篇5
今天晚上,我到公园散步。公园里真热闹,有的人在草坪上一边玩一边吃着东西;有的人在池塘边喝着饮料聊着天。他们吃完东西,就把包装盒随便乱扔在草地上,甚至把饮料瓶扔进池塘里。我仿佛听到小草在哭泣,池塘在叹息。
忽然,我听见了“翁翁”地细语,感到很好奇,仔细一听,原来是昆虫们在开会。蚂蚁皱着眉头说:“人们乱踩草地,我洞里的水越来越多,我都快无家可归了。”蜻蜓气愤地说:“小朋友都喜欢把荷叶摘去当雨伞玩,现在,我的'‘停机坪’越来越少了,我都快没有地方降落了。”萤火虫哭着说:“我在空中飞,需要氧气。由于人们污染空气,我的氧气越来越少了,我都快无法呼吸了。”他们七嘴八舌的议论着,我听了不由得脸红了起来。
我一定要告诉小朋友们,从小要养成不乱摘花草树木,不乱扔垃圾,不乱倒污水的好习惯。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保护环境靠大家。
稻穗的昆虫日记 篇6
今天阳光明媚,我和父母一起去了昭木山爬山。
在半山腰,我们发现了一只黑色头部和黑白尾巴的小蜘蛛。它的细腿像细长的树枝。他住在电线杆和树干之间。
突然,一只蚊子嗡嗡地飞过,不小心撞到了网上。它拼命挣扎,翅膀却卡住了。蜘蛛迅速爬过去,用自己的丝把蚊子捆得紧紧的,蚊子却继续挣扎。蜘蛛使劲咬它,蚊子一动也不动。蜘蛛把蚊子拖到进食区,慢慢享受美食。
我们继续行走,寻找其他昆虫。
稻穗的昆虫日记 篇7
今天我到野外去捉了一只螳螂,是我在一块肥沃草地里捉到,我左找右找前找后找,才把它给找到,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给捉到,从这里我知道了螳螂是生活在草地里。
这只螳螂全身翠绿,两只手是两把镰刀,它还在用力地挥舞着,挣扎着。它尾巴分开着,像一把小剪刀它背上部分是土黄色,它还有其余四肢在慢慢地爬动。我还查了关于蟑螂资料,知道雌螳螂要把雄螳螂吃掉以增加营养,给自己增加力气,好产卵。
在它头上有一双非常小眼睛,眼睛上面还有一对又细又长触角。
我看这只小螳螂挺可怜,所以我又把它给放回了那块茂盛草地里,让它回归大自然。
稻穗的昆虫日记 篇8
这天,老师叫我们写一篇观察昆虫日记,本来我想写蚂蚁的,可老师不许我们写蚂蚁,说蚂蚁太常写了,要写些没写过的。于是我打算写一篇与众不同的文章——观察四害之一——蚊子。
蚊子是我们都讨厌的昆虫,它常常穿着一身??的衣服,扇动着一双薄薄的翅膀,在我们的周围盘旋,嗡嗡嗡,如小飞机似的'在我们的四周轰炸。只要一有机会,它就会用那根尖尖的银针扎进我们的肌肉,像恶魔一样,狠狠地吸着我们体内的血液,扁扁的肚子越来越大,越来越圆。夏天是它最喜欢的季节,天气炎热得很,一丝风也没有。在光线比较暗淡的地方,它小小的身躯就在那闪来闪去,它见我们都看不清它的庐山真面目,就大举发起进攻,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在我们的手上、脚上、背上或者屁股上吸我们的血。傍晚,它更放肆了,专门在阴暗的地方来个冷不防的偷袭,又叮到我们的手上、脚上吸我们的血。有时候,它还会和其它昆虫来一个“配合”。比如吃晚饭时,它常常和苍蝇配合,先让苍蝇去吸引我们的注意力,而它自己就吸我们的血。等到我们反应过来,它就吸引我们的注意力,让苍蝇吃饭菜,来个双赢。平时,它让蟑螂帮它吸引我们的注意力,自己来吸我们的血。吸饱了,就去我们的水盘那产卵,产完后,又故技重施。每到深夜,在我们进入甜蜜梦乡的时候,就是它最肆无忌惮的时刻,它美滋滋地从我们的身体里吮吸着琼浆玉液,饱餐一顿后,就静静地攀着白白的帐子慢慢地回味。忽然,一阵皮肤的瘙痒使我睡意全无,轻轻地双手快速一拍,沉重的身子使蚊子要么一头栽倒在被子上,接受我的二次消灭,要么旋即就呜呼哀哉,命丧九泉。只是我的两手立刻沾上上的殷红的鲜血,令人心颤,更令人憎恶。
妈妈说:“蚊子常常会通过吸血来给我们传染疾病。”看来,我们应该好好消灭它们才行了。
稻穗的昆虫日记 篇9
以前,我家有一个后院,院子里种着许多花花草草。一年四季,这里都热闹非凡,尤其是夏季,小院里会多出许多不速之客———小虫子。只要一有时间,我就会蹲下来仔细地观察它们。
有一次,我在院子里玩耍,突然看见一种特别奇怪的小甲壳虫。它身上背着一个深红色的外壳,壳上有几个黑点点。眼睛周围有白色的圈,眼睛下面还有几个小触角。我不知道这是什么虫子,于是就到书里寻找答案。原来,这个小虫的名字叫瓢虫,它们中有的专吃害虫,有的则以植物为食。“难怪院里有了它们后害虫少了,但也有的花草叶成了锯齿状。”我自言自语道。“这么小的虫子,有什么避敌高招呢?”我特别好奇。接下来的几天,我总是在后院逗留。这一天,我又看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一只瓢虫“死”在一片叶子上,它的旁边还有几只比它大得多的虫子围着它打转。这是怎么回事呢?我去问妈妈,妈妈说“这个我也不知道,你自己去找找答案吧。”我又到书上认真地查找。哦!原来瓢虫遇到天敌或者受到外界的刺激时,会有一种奇怪的表现———神经休克,也就是装死。此时,瓢虫就像完全失去知觉的'死虫子,一动也不动。过一会儿,当神经系统恢复正常后,瓢虫又清醒了过来,而这时敌人也早已离开了。“嗨,小家伙原来在装死呀!真是个聪明的小家伙!”我高兴得叫起来。
从那以后,我不再伤害院子里的任何一只小虫子,因为,我觉得它们的身上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智慧。
我喜欢上了院子里的这些小精灵!
稻穗的昆虫日记 篇10
蜻蜓是一种漂亮的昆虫。现在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它。
蜻蜓长着一双大大的眼睛,三对毛茸茸的足,宽阔的胸膛,还有一对象网一样的翅膀。蜻蜓有着长长的腹部,上面绣满了“花边心”,真美丽。
在池塘边,我们能看到蜻蜓用尾巴点水。其实那是蜻蜓在产卵。蜻蜓和其他昆虫不一样,它的卵是在水中产的.。产卵时,它们大多数是在飞翔时用尾巴触碰水面才把孵排出。蜻蜓的卵是黄色的。还有有时蜻蜓飞得很低这就说明快下雨了。我非常喜欢蜻蜓。
稻穗的昆虫日记 篇11
今天,我起了个大早,在一个干燥的地方,观察起蚂蚁来。
我用放大镜看清了蚂蚁的真面目:蚂蚁的身子由三个小圆球组成。它的头比较大,顶着两根灵活的触角,嘴好象两把弯钳,乳房有点小,六条又细又美腿就长在这儿,肚子圆鼓鼓的,拖在后面。
我用红色的蜡笔在一只蚂蚁的周围画了一圈。那只蚂蚁顿时十分惊慌,心里一定在想:天哪,我的前面如何会出现如此一道红色的障碍物?是否会吃我呀!于是,害怕地倒退几步,不料又遇见了那道红色的障碍物,又吓了一跳:无法,只好咬紧牙关闯过去了。它小心翼翼地抬起脚,碰了碰那条红线,没什么动静,这才放心地迈开脚步,跌着脚尖爬了出去。
经得住“障碍物”的考验,肯定经不住水冲吧。我要制造一场“水灾”。于是,我把一些水往一只蚂蚁身上倒去。它一下子浮了起来,拼命地挣扎,手成了“人”字形,“汗毛”好象也竖了起来,过了二三秒,它又被风吹到了地上,神奇般地立了起来。蚂蚁的生命真顽强啊!
我又拿了块面包放在地上,想看看蚂蚁如何搬运食物,不一会儿,一只大蚂蚁被这个香味引了出来,它爬上爬下,东张西望,终于弄了解了这是一块超大型的牛奶面包。它就飞速地爬回家去。过了一会儿,那只蚂蚁出来了,它的身后跟着黑压压的一大群人马。顿时,二十多只蚂蚁把面包块围了个“水泄不通”。在大蚂蚁的指挥下,有些蚂蚁钻到底部,筹备把面包抬起来;有些
咬住面包,使面包便捷往前移动。可能由于分析到面包太大了,有的蚂蚁啃了些碎片,先运回家去。就如此,这群蚂蚁劲往一处使,一步步把面包搬进了家。我看得瞠目结舌。
多么讨人喜欢的小生灵,我有的惊叹了。当它们遇见困难时,并没低头后退,而是拼搏向前,最后获得胜利;在看到美食时,了解推荐,团结互助,齐心协力地搬回家去。大家不正是要学习这种精神吗?
稻穗的昆虫日记 篇12
今天,我在公园里玩,捉了一只小蜻蜓。
我轻轻地捏着它薄薄的,几乎透明的翅膀,看着它圆溜溜的大脑袋不时地转来转去。脑袋上两只明亮的大眼睛。它的脖子显的特别细。肚子越向后越细,到尾巴成尖的了。
我一直都想知道小蜻蜓是不是只吃蚊子和小飞虫。于是,就做了一个实验。
我捉了一只像蚂蚁一样的动物,放到小蜻蜓的嘴边,只见小蜻蜓嘴里吐出一对大牙,把那动物吞了进去,咀嚼了一下,嘴就不动了。我认为那动物被吃进去了,心想:小蜻蜓吃东西怎么这么快呀?就又捉了一只蚂蚁要给小蜻蜓吃。这时小蜻蜓又吐出大牙,啊!我不由地瞪大了眼睛,刚才那只我认为已经被小蜻蜓吃进肚子里的动物竟然从小蜻蜓的嘴里爬了出来,安然无恙。我惊呆了,然后把蚂蚁放入小蜻蜓口中,它还是咀嚼了一下。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小蜻蜓的嘴,心理想:是不是还会出现刚才的情况呢?过了一会儿,吐出来一个小黑点,我仔细一看是蚂蚁的头。又过了一会儿,蚂蚁的身子也被吐了出来。哦!原来小蜻蜓不吃这两样东西呀!
我知道小蜻蜓吃蚊子和小飞虫,它还吃什么呢?
稻穗的昆虫日记 篇13
今天我闲着没事,看见了几只蜗牛。我便观察起它们来了。
蜗牛的头上长着直直的触角。它圆圆的眼睛似乎长在直直的触角上,它的`背上背着一个又圆又大的"房子",卷成圆圈的花纹印在蜗牛大大的"房子"上。它没有可以活蹦乱跳的脚,它只能慢慢的往前爬。
我打算让所有蜗牛比一场爬行赛,距离只有两格瓷砖格子,蜗牛刚开始方向感都还可以。可是过了一会儿,蜗牛开始往不同的方向前进,有一只蜗牛往左爬行,一不小心,它掉到台阶下去了。我连忙跑下去,心里在为它担心:它会死掉吗?等我到了台阶边,我看到它淘气地贴在台阶的边沿上。我慢慢把它们拾起来,装进了瓶子里,放入小水池里。天色不早了,我们一起睡觉去了。
稻穗的昆虫日记 篇14
20xx月X日 星期X 晴
今天课间,我和两名同学在校园的树下玩,发现了许多虫子的卵。它们圆圆的,外面又红又绿,非常好看,它们有大的也有小的,出于好奇,我们把它掰开,放在地上,一条胖胖的虫子爬出来了,酷似家里吃的大米里生的小虫子,所以我们也叫它米虫。想知道它们从哪来的吃什么?就捡起几片落下的树叶,把它们小心翼翼的放上去,仔细观察,它们却未动分毫,感到奇怪。正想着,这时,上课的铃声响了。回到教室我还在想大自然有着各种各样奇特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