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亲子活动
2021-05-17 暑假亲子活动 暑假及新生入学准备 胎教可以对宝宝有益吗暑假别让宝宝“电视中毒”。
家长都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为了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我们要适当的对幼儿进行早教。早期教育能够促进婴幼儿大脑的开发,在早期教育中你有什么不一样的见解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暑假别让宝宝“电视中毒””,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4—14岁之间的儿童一年在电视剧上花费的收视时间平均已超过了100小时,而这些时间主要集中在假期。平时被学校课程和家庭作业“压着”的孩子们,总是没有时间看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现在放暑假了,孩子们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简直想把平时没看的电视节目都给“补”回来。各大电视台也都看中暑假这个大好的档期,纷纷盯上了放假在家的孩子们,为他们“量身订做”了各种节目。这样,孩子们就被牢牢地“锁”在了电视机旁。
案例:
目前漫长的暑假已至,而这些各大电视台“量身订做”的节目,使得家长呼声和抱怨不断。6岁宁宁的妈妈说,放暑假以来,宁宁每天一大早起床就开始看电视,而且整天动画片一个接一个的看,还经常一个人在那里看得哈哈笑,有时还把自己当成电视剧中的人物,不断模仿其中角色的语言、声调、动作,自言自语、手舞足蹈。到后来,宝宝变得对其它什么事都不感兴趣,喊他下楼去玩也不去了,就迷看电视,也不主动和大人说话,有时连饭也懒得吃。妈妈发现这种情况后叫婆婆不让宝宝看电视,但为时已晚,没有电视看宝宝又哭又闹,情绪大变。
专家诊断:
有专家表示,整天与电视为伴,不关心周围的事物,对玩具不感兴趣,也不喜欢和小朋友玩,不让看电视就会焦虑不安时,宁宁可列入儿童“电视中毒”队列,电视中毒其他表现为,看电视时不让别人干扰,还时常模仿电视中人物的动作、语言,仿佛自己就是电视剧中的人物,并能将电视节目中的故事情节背得滚瓜烂熟,文不对题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时常出现自言自语等反常行为,如宁宁的反常就是“电视中毒”的表现。
合理安排宝宝看电视时间
据了解,电视是宝宝开阔视野、获取知识的第二课堂,但不加选择和长时间观看电视对宝宝身心却是有害的。长时间盯着屏幕会导致眼疲劳,并消耗大量视网膜内视紫质,明显影响视力;看电视的姿势五花八门,躺在床上、半靠床头、曲颈弯背,背靠沙发伸颈仰头、歪头、斜椅,会影响宝宝的骨骼发育。电视机产生的电磁辐射对宝宝的健康是不利的;宝宝的视力处于发育中,长时间看电视容易造成近视、斜视等视力问题;最新研究发现,电视节目中的不良画面是引发宝宝性早熟的原因之一。心理方面,研究人员分析说,由于宝宝的思维能力较差,所以行为模仿性较强,当他们过多地看电视时,就会造成大量的电视信息深深地渗透到他们的性格和行为之中。往往是电视看得越多,对宝宝的影响也越大,表现为自闭孤独,常常既忘了自己的存在,也忘记了他人的存在,完全陷入虚幻的情景之中想入非非;缺乏学习能力,生活经验少,不善与人交往,不知应怎样对待周围的事物,社会适应能力差,长大后很容易成为“心理不健全”的人。
每当暑假,经常听到家长类似的抱怨:平时活泼好动的宝宝现在在家里安安静静的不出门;每次我们回家都会看到宝宝坐在电视机前纹丝不动,叫他吃饭都不理。
面对暑期宝宝毫无克制看电视带来的诸多问题,作为家长要防止宝宝电视中毒,首先要严格控制宝宝看电视的时间。专家建议3岁以下宝宝应禁止看电视;3岁至5岁宝宝一次不应超过30分钟,一天最多看一小时;6岁至9岁宝宝一次不应超过60分钟。看电视的时间最好安排在晚上6点半至7点半,要选择适合宝宝看的电视节目,内容与他们的年龄相适应,如动画片、木偶片、儿童文艺节目、知识小品、智力竞赛等等。凡不适合宝宝看的节目,家长应坚决不要让宝宝看。父母要尽可能地少看电视,以免宝宝跟着自己一起看。家长更不应该只顾自己看电视,而把宝宝扔在一边不管不顾,随便他们怎么样。
如果有时间父母最好陪宝宝一起看电视,可边看边给宝宝解释电视节目中的内容,帮助宝宝理解。看完电视后可让宝宝讲刚才看过的内容,这样既可使宝宝尽快从电视中摆脱出来,又可培养分析、表达、记忆和判断是非的能力。有空闲时间父母要常和宝宝在一起,给他们讲讲故事,和他们多做游戏,或带到户外进行活动。平时要注意培养宝宝对生活产生多种兴趣,并扩大活动范围,转移宝宝对电视的注意和依恋。
相关推荐
如何应付暑假宝宝“心理中暑”
一定要选择孩子最喜欢的教育方法,否则就不能取得好的效果。为了开发宝宝的潜能,我们要给宝宝进行早教。早教让宝宝视觉、听觉、触觉,运动觉全面协调的发展。你都知道哪些早教知识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如何应付暑假宝宝“心理中暑”》,供您参考,希望能够以帮助到大家。
关键词1:烦躁
刚上一年级的小强,好不容易昐来了暑假,本想与几个铁“哥们”好好地玩一下。谁知,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他报了好几个学习兴趣班,有英语班、钢琴班、画画班……从放暑假的第一天起,小强每天要在35℃以上的高温下,跑东跑西赶着上课,上完课还有一大堆作业等着。每天早上,看到好朋友在窗口下玩的情景,他就感到异常地烦躁不安。
应对策略:
家长应该明白,玩是孩子的天性,在玩的过程中,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如果一到上学年龄,就断然剥夺孩子所有玩的时间,用他不太感兴趣的知识来全部占据,不仅扼杀了他的创造能力,还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在暑假里适当地减少兴趣班活动,多给玩的时间,是明智之举。
关键词2:抑郁
12岁的欢欢性格内向,好朋友也比较少。放暑假了,父母白天要上班,也没有时间陪伴她。欢欢做完暑假作业后,整日闷在空调房里无所事事,干什么事都没劲,心情变得低落起来,只盼着暑假早点结束。
应对策略:
对于这类孩子,作为家长和老师,要鼓励她(他)多交几个好朋友,一起做作业,一起玩耍,互相聊天和谈心等。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在假期时参加社区公益活动和学校回校日活动等。也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唱歌、跳舞等。家长应当尽量多抽出些时间陪陪孩子,可以多聊些孩子感兴趣的话题,也可以进行短期的旅游散散心。
关键词3:睡不醒
初中二年级的小刚最喜欢暑假了,因为在假期里可以好好睡觉,不用起早赶去上课。于是从暑假的第一天起,小刚每天都要睡到中午才肯起床,匆匆吃过午饭,开足空调,接着又睡午觉。几天下来,小刚整日睡意惺松、昏昏沉沉觉得没精神,而到了晚上又怎么都睡不着了。
应对策略:
放暑假前,孩子的生活与学习时间十分有规律,已建立起有利健康的“生物钟”。因此,家长要教育孩子不要轻易放弃和打破,还是要坚持早起早睡,有规律地生活。上初中的孩子,生理与心理还处在发育成长阶段,要多运动,这样有利于长高,饮食上按孩子的年龄调配好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素的比例,充分保证发育阶段所需的营养物质。
假期宝宝看电视应注意事项
宝宝从出生到长大,离不开的就是教育。早教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有更多的学习兴趣,孩子早教最适合的年龄是多大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假期宝宝看电视应注意事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从健康方面来说,长时间盯着有辐射的屏幕是不好的,对眼睛不好,对内分泌也不好;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如果孩子看的东西可以让他学到一定知识,那当然是好事。所以说,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看45-60分钟休息15-20分钟,一天顶着电视不要超过2个半小时,这样比较科学。
音并茂,信息量大,适当看电视对小儿的智力发育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有一部分电视节目并不适合小儿观看,而且,小儿自制力差,看电视时间过长会对小儿的生长发育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小儿看电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为保护视力,电视机应与小儿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为电视机对角线的5~7倍。如果您家的电视机是25英寸,那么,看电视时应相距125~175英寸(相当于3~4.5米)。
2.2~3岁的小儿看电视,每隔10~15分钟就应该休息一下,或者向远处眺望一会儿,以免用眼过度造成屈光不正。大一点的孩子可适当延长一点。
3.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应有限制,不能因看电视而剥夺了其它学习时间。
4.电视节目应经过家长或老师挑选,避免看不健康或有暴力倾向的节目。
暑假,让宝宝养成6个好习惯
好奇是入门的钥匙,兴趣是求知的开始。想要让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正确的早教是非常重要的。早期教育能够培养开朗外向的性格,让宝宝有自信的与别人交往。那么早教对孩子都有什么样的影响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暑假,让宝宝养成6个好习惯”,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1.做计划的习惯
幼儿园高年龄段或小学阶段的孩子,都需要培养这个习惯。规划好假期时间,安排具体的学习时段。比如,外出旅行期间读什么书,大概读多少。在家时每天做多少暑假作业、具体做什么,列出学习计划表。每天要做的事情可以分为必须要做的、机动完成的,完成的事件可以用“√”标记,激励自己。如果当天因有重要的事情没完成必须要做的,就顺延到第二天补上,机动事件可以酌情完成。
计划要留出足够的余地,孩子努力一下就可以完成,难度不要太高。没有顺利完成计划时,不要过多指责孩子。制定计划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时间管理,强化行为效率,如果成为一个印证失败的例子,打击孩子做事情的信心和积极性,就得不偿失了。家长也不要过分监管孩子的一举一动,像个考官一样检查所谓的计划完成情况。
2.专注的习惯
许多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做什么事情都是3分钟热度。这是因为没有培养起专注的好习惯。提醒家长,孩子学习时,最好不要去打扰,比如送杯水、看看学习情况、说句话等要少做。另外,书房要布置得简单有序,不要放摆件、玩偶等容易分散注意力的物品。孩子的学习桌上,最好视线之内不要有太多杂物,或者在开始学习之前收拾好。也可以定个闹钟,15分钟之内专心学习,不说话、不喝水或吃东西、不乱动,时间结束后才可以随意活动。
3.朗读的习惯
一日之计在于晨。带有感情的大声朗读不仅可以培养阅读兴趣,还可以锻炼口部肌肉及大脑协调性,训练了演讲表达能力,一举多得。
低龄儿童可以每天早晨读读拼音、词语,认识汉字的可以读简单的文章。大些的孩子可以读小说、诗歌等,内容选自己感兴趣的。朗读时,自然站立,两脚与肩同宽,声音适当放大,字正腔圆,注意断句重音等,带有感情地读出文章的意境来。注意朗读时间不要太长,以孩子喜欢的程度为准。
4.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会写字的孩子,可有意识地培养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家长也可以和孩子讨论读后的感受,培养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独立思考,真实表达的习惯。比如,小朋友读的某一篇儿童文学作品,可以写出主人公的性格特点,他喜欢的特质和不喜欢的特质,如果他就是主人公,在某些场景下会怎么做等。家长平时也可以和孩子讨论这些内容。
5.写日记或总结的习惯
竹子是中空的,却可以长得很高,那是因为它每成长一步就“做一个小结”,每一个竹节可以很好地承上启下支撑起竹子的高度。人也一样,那些善于总结的人,总能从自己的言行中,找出闪光点和需要修正的地方,让第二天更从容。晚上写日记或总结也是对事件的梳理和情绪的宣泄,能减少负面情绪。
6.预习和复习的习惯
回归到书本知识,可以引导孩子进行预习,对相关内容进行浏览和略读,并分享具体的心得、感受。对之前的学习内容进行复习,如果有新的感受也要记下来。
寒假谨防电视癖
每个孩子都有成为天才的潜力,关键是父母和教师是否有点石成金的双手。为了开发宝宝的潜能,我们要给宝宝进行早教。早期教育能够促进婴幼儿大脑的开发,你都看过哪些早教类的书籍?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寒假谨防电视癖》,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放寒假了,为了迎接春节,各种电视节目丰富多彩,孩子们本来就喜欢看电视,现在失去了幼儿园的约束,更一发不可收拾了。有些孩子可以面对着电视屏幕看一天,真是“手拿摇控器,指点电视台”,但如果沉迷其中,长期看下去,会给孩子带来许多害处。1、影响视力,损伤眼睛。
研究表明,如果孩子持续看五个小时左右的电视,那么视力可能暂时减退30%。如果孩子的视力受损,那对他将来的学习将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2、影响食欲,伤及肠胃
看电视时间如果太长,会影响孩子的食欲,同时还会影响肠胃的消化吸收。吃饭时,全身的血液都集中在肠胃消化系统,这时看电视,会使大量的血液流向大脑。这就会因胃肠部位血流量减少而使胃肠消化功能降低,甚至引起慢性胃肠疾病。
3、影响运动,反应迟钝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整天呆在电视机前,会减少孩子活动的兴趣和机会,影响他的身体健康。体育锻炼会促进孩子身体的生长发育,也会使孩子对外界充满敏锐的反应力,如果长期不活动,那么会使孩子的反应迟钝。
因此,家长在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同时,不要忘了多带孩子外出活动,少让他沉醉在电视机前,以免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