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教玩具
2021-05-10 胎教玩具 玩具的童话故事 早教玩具玩具、游戏与儿童触觉的发育。
举办亲子活动既能促进家园合作,又能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无可避免的就要编写活动方案,希望以此游戏活动,来加强亲子间的沟通交流。如何才能制定一份完美的亲子活动方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玩具、游戏与儿童触觉的发育》,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①操作玩具。婴儿刚出生时,两手无法配合,4个月后,双手能开合自如,喜欢双手互玩,这是身体两侧协调的开始。这时应提供各式不易敲坏的玩具,供婴儿双手敲打、操作,让触觉刺激双手的皮肤及肌肉关节,分别输入左右大脑,使两者有机会交换信息,对他们建立身体双侧协调有很大的帮助。儿童0家教0幼儿0教育
②柔软的玩偶。触觉尖锐的玩具,会使孩子的神经趋于紧张,产生不愉快的感觉。反之,柔软的玩具使孩子神经松驰,产生舒适安祥的感觉。因此当孩子情绪激动或无法入睡时,可让他拥抱柔软的玩偶,如布娃娃、布动物等,使他原本兴奋的神经逐渐松弛来下来安然入睡。儿童1家教1幼儿1教育
③毛毯浴巾。触觉神经遍布全身,除了接受触觉刺激最多的双手外,孩子身体其他部位亦渴望获得触觉刺激,孩子在棉被或毛毯上翻滚或跳跃时,父母不仅不要一味禁止,相反的要多利用毛毯或浴巾,使孩子身体的其他部分,也能获得适当触觉刺激。例如,可将毛毯铺在地板上,让孩子在上面玩,或将浴巾披在他们身上,当做披风玩耍。
亲子网zj09.com延伸阅读
听觉和触觉启蒙小游戏
听觉篇
在宝宝1~1岁半的阶段,听觉启蒙仍以持续提供丰富的听觉经验为主。前阶段如果有足够的听觉刺激,宝宝对于日常生活中常听到的一些声音,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及辨认能力。举例来说,当他听到汽车的声音时,便能知道爸爸回来了;听到“汪汪”的声音,也知道是小狗在叫。
家长除了可以给宝宝提供单纯的听觉刺激外,还可以配合其他感觉系统来进行启蒙,例如拿一张画有小狗的图卡,并告诉宝宝,小狗会汪汪叫,帮助宝宝加强物体与声音之间的关联,平时带着宝宝出门时,如果看到小狗,也可提醒宝宝观察。
听觉启蒙小游戏出列
★音乐呼啦圈
宝宝的听觉经验多半来自于日常生活,而“音乐呼啦圈”不仅能提供丰富的声音刺激,还可引导宝宝配合音乐的开始及结束做出反应。
游戏方式为家长跟宝宝双手相握形成一个小圈圈,音乐开始的时候,家长就带着宝宝按顺时针的方向踏步走,当音乐告一段落的时候,引导宝宝停下来。初期宝宝对这种游戏不熟悉,所以大人应该带着宝宝一起做,陪宝宝做2~3次后,也可以让他自己尝试。
★说故事
由于宝宝已经能听懂一些简单的指令,活进行简单的生活应对,爸爸妈妈不妨每天抽出一些时间讲故事给宝宝听。市场上各种各样的儿童故事书令人眼花缭乱,家长可视需求选择。刚开始的时候,可以只用一些图卡编一些简单的小故事,这些都有助于宝宝以后的语言发展,同时对宝宝的创造力、认知都有不错的促进效果。为配合宝宝的发展,家长在讲故事的时候,应将语速放慢,同时避免使用太多复杂的字词。
触觉篇
当宝宝有丰富的触觉经验的时候,便会慢慢发展出相似的辨识能力。针对宝宝手部触觉的发展,家长可以多让宝宝触摸一些不同质感的物品,丰富其触觉经验,再搭配口语介绍,让宝宝了解各种不同的感觉,如干、湿、滑等。
提到触觉,一般人的直觉就是和双手相关,然而随着宝宝能够站立、行走,宝宝的触觉经验不应该只局限于双手,双脚、身体的各个部分都不能疏漏。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关键在于要给宝宝足够的手部操作和大肌肉运动机会。
宝贝的小脚丫也要透气
现在的宝宝生活环境受到非常大的限制,同时由于父母保护过度的做法,宝宝的触觉经验不足已成为宝宝发展的忧患之一。建议在对宝宝进行触觉启蒙游戏外,在天气比较暖和的时候,也可让宝宝有光脚行走的经验,这对宝宝的触觉发展非常有好处。如果怕地板凉,可以给宝宝穿上一双袜子,当然,还要确定地板上没有会伤害到宝宝小脚丫的物品。
触觉启蒙小游戏出列
★小小画家
这个游戏的重点并非是希望宝宝早早拿起笔写字或作画,而是通过提供多样的材质让宝宝感觉,让宝宝的手指代替画笔,在桌面上、纸上、沙发上等处随意地“画”,达到刺激宝宝触觉发展的目的。家长要注意的是,对较小的宝宝来说,习惯拿到什么都往嘴巴里塞,所以选择素材的时候要注意,必须是安全的。很多家长总以为小宝宝无法配合这个游戏,其实最初可从简单的盖手印等方式开始,宝宝都能很好地配合,并得到许多乐趣。
1个月宝宝的游戏与玩具(1)
熟悉的运动(肢体动作,情绪/社交)
在10月怀胎的过程中,宝宝已经体会到了运动,他在子宫里自己运动,同时能够感觉到妈妈在走路、弯腰或者晃动。所以,来回摇晃宝宝会使他感到很舒服,有一种回到妈妈肚子里的安全感。
摸摸蓝天(肢体动作)
抓着宝宝的手,轻柔地将他的手举过头顶,再放下。嘴里说:“我们向上够,我们向下够,让我们一起来摸摸蓝天!”
紧握的拳(精细动作)
新生儿的双手总是紧紧握着的。如果你强行将他的手分开,并将你的手指横放于宝宝的手心,他会将你的手指紧紧握住。
脸谱(视觉)
把一张脸谱放在宝宝小床的右边,他醒来时就会盯着脸谱看。
激发宝宝的兴趣(视觉,听觉/语言)
将你的手指或玩具移入,移出宝宝的视野,从他头部的各不同方位说话,这样声音就来自于不同的方向,当你说话时与宝宝保持目光接触并尽量使你的表情丰富多彩。
图像卡片(视觉)
制作一些10平方厘米大的卡片,并在上面粘一些鲜艳清晰的图案,把这些卡片放在宝宝的小床旁让他观看,或者当你抱着宝宝时,把这些卡片在他面前晃一晃,看是否引起了他的注意。
运动图案(视觉)
你可以在小床上方挂一个会动的玩具,大约离宝宝头部43厘米,使用一些色彩鲜艳的卡片或物体,把这些物体水平地挂着,使宝宝躺着时能看到它们。
做鬼脸(视觉,情绪/社交)
给宝宝表演一系列的脸部表情变化,他不久就会开始模仿你伸出舌头,做鬼脸。
交流(听觉/语言,情绪/社交)
对宝宝所有的声音与行为都作出反应。大笑、谈话、点头对他来说都是特别重要的反应方式。与你的宝宝进行愉快的“交谈”,使他能尽快学会如何交流。让宝宝看着你嘴唇的活动,多运用一些身体语言。从不同的方向对他话,这样他会听到来自不同方向的声音。
大声唱歌(听觉/语言)
对宝宝唱歌,这样能使他放松。无论唱得好坏,摇篮曲都会使宝宝愉快。一些宝宝喜欢轻哼或抚摸,而另一些宝宝则喜欢欢乐的歌曲与舞蹈。你的宝宝可能在不同的场合喜欢不同类型的歌曲,选择他喜欢的旋律,和宝宝一起随着节拍起舞。
我爱你(情绪/社交)
新生儿会对抚摸和声音有反应。每一次抱起宝宝,同他说话,都会使你们之间建立一种信任关系。宝宝会渐渐熟悉你说话时的语调,你拥抱他时臂膊的力量。你每次拥抱他的方式,对他讲的事情以及说话时的语调应保持一致。不久,宝宝就会咿咿呀呀地学语,并朝你微笑。这是他传递爱的方式。
利用玩具使宝宝触觉更敏锐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要在班级里举行主题活动。因此幼儿园老师会邀请家长,与自己的孩子一起完成某项活动。这样才能让活动达到最佳的活动意义,你有更新颖的亲子活动方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利用玩具使宝宝触觉更敏锐,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触觉主要是指人体在接触客观物体后产生的一种皮肤感觉。爸爸妈妈若想提高孩子触觉反应的灵敏度,需要有目的地对孩子进行触觉的培养。利用玩具对孩子进行触觉的培养是多渠道的,方法也是多样的,主要方法有以下两种:
1、让孩子用手触摸各类玩具感受物体特性,如软、硬、光滑、粗糙、冷、热、大、小、粗、细等等。以游戏“奇妙的口袋”为例,将各类玩具放入一布袋内,请孩子闭着眼,用手伸进布袋摸一件玩具,凭手的感觉说出玩具名称、特性。再如游戏“宝宝本领大”,先准备各种性质材料制成的各类玩具让孩子用手触摸,说出触摸后的感觉,然后家长可以让孩子根据某一特征,去找相应的具备这一特征的材料制成的玩具。这些游戏都是孩子运用手与玩具接触进行的。
2、充分利用孩子的触觉感官—全身各部分的皮肤,调动一切可能的玩具资源来发展孩子的触觉。如:赤脚分别走在沙地、水泥地、石子地、泥巴地上,光着身子浸泡在不同水温的水里;与父亲的胡子进行皮肤接触;分别睡在席梦思、板床、棕榈床上;戴各种不同质地的帽子等。这里,每一样自然物都可成为孩子的玩具,在与孩子的皮肤、身体接触时,提高孩子的皮肤感觉性。
孩子早期的触觉发展,一方面离不开感官本身结构的完善和功能的成熟;另一方面离不开客观环境的刺激和影响。家长应多为孩子提供、创设这样的机会。
用触觉强化宝宝学习的感觉游戏
举办亲子活动既能促进家园合作,又能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无可避免的就要编写活动方案,希望以此游戏活动,来加强亲子间的沟通交流。如何才能制定一份完美的亲子活动方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用触觉强化宝宝学习的感觉游戏》,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游戏名称:“感觉”字母
建议年龄:1岁
目标:用触觉强化学习
目的:到满1岁左右时,孩子的视力发育得足以能够看清书上的不同字母了,但当然他并不知道那是什么。这并不意味着此时应该开始把字母表塞给孩子。强迫孩子记住字母无助于提高他的读写能力,而且纯粹是浪费时间。对孩子来说,更重要的是理解读写的概念——也就是说,纸上那些弯弯曲曲的东西是字母,字母代表着声音,而这些声音放在一起代表着一个人或一个事物。
活动:1岁是让孩子听字母的“声音”并“感觉”字母的理想时机。我的孩子在1岁左右时,我到商店里买了一套大的字母积木,放在了孩子们的书旁边的一个篮子里。每当我给他们读书时,我会递给他们一个字母,让他们拿着,而他们会认出并念出书里的那个字母。例如,如果我正在读很棒的押韵书《戴帽子的猫》(TheCatintheHat),就会把字母C递给奥斯汀,确认出书上的字母C,发出C的硬音,然后指出书里的猫。我把这个活动变成了游戏,彼此都玩得很愉快。让孩子实际拿着字母、看着这个字母在书里用到并听着父母念出来,是比背字母有效得多的学习体验。
利用玩具发展宝宝的睡觉
为培养幼儿感恩母亲,幼儿园会开展一系列的活动。精心设计一套亲子活动方案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才能让活动达到最佳的活动意义,如何让才能制定出一份详细的活动方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利用玩具发展宝宝的睡觉”,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触觉主要是指人体在接触客观物体后产生的一种皮肤感觉。爸爸妈妈若想提高孩子触觉反应的灵敏度,需要有目的地对孩子进行触觉的培养。利用玩具对孩子进行触觉的培养是多渠道的,方法也是多样的,主要方法有以下两种:
1、让孩子用手触摸各类玩具感受物体特性,如软、硬、光滑、粗糙、冷、热、大、小、粗、细等等。以游戏“奇妙的口袋”为例,将各类玩具放入一布袋内,请孩子闭着眼,用手伸进布袋摸一件玩具,凭手的感觉说出玩具名称、特性。再如游戏“宝宝本领大”,先准备各种性质材料制成的各类玩具让孩子用手触摸,说出触摸后的感觉,然后家长可以让孩子根据某一特征,去找相应的具备这一特征的材料制成的玩具。这些游戏都是孩子运用手与玩具接触进行的。
2.充分利用孩子的触觉感官——全身各部分的皮肤,调动一切可能的玩具资源来发展孩子的触觉。如:赤脚分别走在沙地、水泥地、石子地、泥巴地上,光着身子浸泡在不同水温的水里;与父亲的胡子进行皮肤接触;分别睡在席梦思、板床、棕榈床上;戴各种不同质地的帽子等。这里,每一样自然物都可成为孩子的玩具,在与孩子的皮肤、身体接触时,提高孩子的皮肤感觉性。
孩子早期的触觉发展,一方面离不开感官本身结构的完善和功能的成熟;另一方面离不开客观环境的刺激和影响。家长应多为孩子提供、创设这样的机会。
让游戏训练宝宝触觉敏感
很多幼儿园一直以来都为宝宝举行各种亲子活动,让宝宝和家长在活动中留下美好的回忆。为了使得活动进展顺利,预先定制活动方案是必不可少的。使孩子在这次活动中积极参与中体验合作与交往的快乐,那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让游戏训练宝宝触觉敏感”,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如果孩子的皮肤触觉在早期训练不足,会对外界刺激特别敏感,影响情绪的稳定性。剖腹产、早产、非母乳喂养、母亲爱抚少的孩子容易出现触觉敏感现象。这样的孩子会表现为紧张、孤僻、不合群、爱吃手、害怕陌生的环境等等,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也会表现出好动、注意力分散、固执不听话等等。而宝宝的触觉敏感是可以通过游戏来矫正的。
泥土游戏适用于触觉敏感或不足、自闭症。将泥上或沙土置于大盆中,使孩子全身各部位都能接触泥沙,特别是手,可以搭建沙土城堡。加强脑干前庭网膜的过滤及选择的觉醒能力,使不重要信息有效抑制,对触觉敏感或迟钝的孩子安定情绪有帮助。
毛巾蛋卷游戏适用于触觉敏感或不足,身体协调不良。用一条粗糙的大毛巾把孩子卷起来、再轻轻滚动并用手压孩子的身体。使孩子有被拥抱的感觉,增加触觉学习、身体协调感和重力感。
球池游戏适用于触觉敏感或不足、自闭症、身体协调不良、多动症。让孩子在一个装满小塑料球的大池子中游戏,或从滑梯上滑入球池。使孩子感受球的挤压,满足皮肤触觉需要。对前庭神经系统、身体协调,平衡能力都有很大帮助。对脑干机能强化的效果最佳。
麻布擦身游戏适用于触觉敏感或迟钝。用粗糙的干毛巾中力度擦孩子的手臂、脚、胸和背部。如果孩子特别紧张,可以逐渐进行,也可以边讲故事、听音乐,边做训练。直接刺激孩子的皮肤,可以活化触觉接收器,也可以脱敏。对本体感也有强化作用。
软垫三明治游戏适用于触觉敏感、身体协调不良、多动症。把孩子放在两个软垫子之间,注意不要压到头部。用手或物体压软垫,通过软垫压孩子的身体。用软垫的压力和全身触感,来强化孩子的触感处理和身体形象塑造能力。
和宝宝一起玩玩具做游戏
和宝宝一起玩玩具做游戏
认知提示:小肌肉发展
可让宝宝参与教具制作的过程,学习折纸和使用剪刀,这些制作过程不仅能让宝宝有参与感,更可以训练其手部小肌肉的发展。
制作方式
1使用每一种颜色的色纸,各自折出一个纸盒。
2将同一颜色的色纸折成或剪成同一形状。
3在折好或剪好的色纸上画出可爱的图案,就完成了五彩糖果。
亲子游戏
角色设定
请宝宝扮演“老板”的角色,家长则当“客人”。角色设定完成后,请向宝宝说明游戏进行的方式。
游戏进行
1整理卖场:先将所有的“糖果”打散,再请扮演老板的宝宝将“糖果”分类,放进相同颜色的纸盒中。
2进行买卖:“客人”可以说“我要买红色的糖果”,或“我要买三角形的糖果”。
游戏说明
进行游戏时可采取渐进的方式,先教宝宝颜色,再教形状,让宝宝慢慢学会认识颜色、形状及分类。
认知提示:角色扮演
要学习角色扮演,必须先让宝宝看过或了解此角色的特色。通过角色扮演,宝宝不仅有了模仿的能力,也可增强其语言沟通能力。
游戏3:餐厅小老板
适合年龄:24个月以上
准备物品:餐厅菜单
食材或食物的图案、厚纸卡、图画纸、黏贴工具。
制作方式
1先将食材或食物图案一个个剪下,每一个图案都要准备两张。
2将一张食材或食物图贴在图画纸上,另一张则贴在厚纸卡上。
3在菜单上写上餐厅名称,再画上花边或贴上小朋友喜爱的贴纸,就完成了餐厅菜单。
亲子游戏
角色设定
请宝宝扮演“老板”的角色,家长则当“客人”。角色设定完成后,请向宝宝说明游戏进行的方式。
游戏进行
利用自制的餐厅菜单,“客人”要指着菜单上的图案并说出名称,向“老板”点菜。接着,“老板”再将“客人”点的菜肴送到“客人”面前。
游戏说明
该游戏不仅可以让宝宝学会“配对”,也可借机教导宝宝应有的礼仪。例如“客人”进门时应说“欢迎光临”,离开时则说“谢谢光临,欢迎下次再来”,送餐时可说“请慢用”等。
游戏进阶
在宝宝学会配对后,父母可以先试着不让宝宝看菜单上的图案,而是直接说:“我要点鸡腿!”,让宝宝学习“指认”。然后,父母指着菜单上的图案问宝宝:“老板,请问这是什么菜?好吃吗?”如果宝宝能顺利说出菜名,也就到了学会“命名”的时候。
认知提示:三阶段教学法
第一阶段:配对-“找出一样的”,让宝宝进行配对,找出一样的物品。
第二阶段:指认-“辨别不同”,让宝宝能在两三件物品中找出特定的东西。
第三阶段:命名-“这是什么”,请宝宝直接说出物品的正确名称。
游戏4:比大小
比大小要拿属性相同的物品来比,大小差异要非常明显,让宝宝指出哪一个大、哪一个小,再视其能力发展,逐渐改变物品大小的差距。
从外形的大小开始,再针对长短、高矮等其他特性切入,让宝宝逐步发展出完整的对比概念。
游戏5:比多少
刚开始游戏时,多与少的差距要非常明显,可先从“一个对多个”开始,让宝宝能够清楚地比较出来。然后再拉近多与少的差距。也可带着宝宝数数,或是将物品以两个一组分类,熟练后再升级到三个一组,让宝宝慢慢建立数量、分类的概念。
游戏6:认形状
先带着宝宝认识基本的形状,如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再陪着他指认生活中的物品各是什么形状,如车子的轮胎是圆形、好吃的比萨饼切片是三角形、常吃的饼干是正方形。然后,再认识心形、椭圆形、长方形等更多富有变化的形状。
锻炼宝宝触觉的两个球类小游戏
球类游戏是婴儿阶段最受父母和宝宝欢迎的游戏,当父母拿起小球的时候,宝宝就会露出渴望的眼神,特别是剖腹产的宝宝,球操可以有效地锻炼他们的触觉能力。
父母可选择一个手掌大小、轻一点、弹性很好的小球,比如乒乓球。乒乓球从硬质地板弹回是会发出声响的,而且它弹动的速度很快。
1、触觉球操激活脑细胞
目的:训练宝宝的触觉神经,激活脑细胞,促进血液循环。
方法:
父母拿着小球,在宝宝手上、脚上、四肢上滚动,一边动,一边念口诀:“小小手,真可爱,小球滚去又滚来,滚完左手滚右手,小小手儿真能干。小脚丫香又香,滚着小球不怕扎,滚完左脚滚右脚,小小脚丫香又香。”
2、抱抱球操增进亲子关系
目的:帮助宝宝的触觉神经发育,增进亲子关系。
方法:
父母其中一人面对面地抱起宝宝,双手拖住宝宝的腰和臀,另外一人,将小球放入宝宝和父母的身体间。父母一边拥抱宝宝,一边说“宝宝看看,怎么一起用力,不要让小球掉下去哦。”
3、球类游戏剖腹产宝宝多多做
球操能调动宝宝的学习热情,而颜色鲜艳的触觉球,还能够提高宝宝的兴趣,增加宝宝的愉悦情绪。对发展宝宝的触觉、听觉都非常有好处,还能够促进宝宝智力的发展,提高宝宝的认知能力。
剖腹产的宝宝,触觉发展得不是很好,可以多做一些触觉球操,另外,做操的时候,妈妈可以让宝宝穿得单薄一点,这样效果会更好。(文/Zoja)
《摇篮》电子杂志专稿,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