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胎教
2021-04-14 美感胎教 涂色童话故事 童话故事涂色通过涂色促进宝宝美感发育。
通过涂色促进宝宝美感发育
3-4岁的宝宝眼球已经发育完整,他们对美感的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这时候通过画册涂色来训练宝宝的审美是最好不过的了。画册小小,成本也不高,现在市面上也有很多无毒的蜡笔和水彩笔,因此,这方法训练宝宝对色彩的敏感度可谓百利无一害。“妈妈,蜜蜂是什么颜色的?”“有绿色的花朵吗?”“为什么我们的头发都是黑色呢?”一连串的问题,看似幼稚,其实都是宝宝缺乏观察平常生活的事物造成的。世上不缺少美,缺少的是我们发现的眼光。wwW.zJ09.coM
为什么要选择涂色
1.涂色选材广泛、内容丰富,分类细致而合理,条理清晰,使刚学画的孩子能够很轻松地掌握技巧,很快的完成。
2.涂色所选内容,线条都相对简单,而且循序渐进分为一笔、两笔、简笔、涂色,这样的设计使刚刚拿起小画笔的少儿容易尽快掌握基本要领,从而提升学习兴趣。
3.涂色在学画的同时,少儿还可以在书中的图像上涂上自己喜爱的颜色,一书二用。
乱涂色的原因
有的孩子是不知道如何涂色。常常是画出一样东西来,猛涂许多颜色。颜色和原来的线条混在一起,就很乱了。有的孩子可能是个性比较粗犷,涂色的随意性强,或急于求成。他们只想快涂完,不管轮廓线在哪,随意涂色,就把画面涂乱了。有的孩子总爱使用深色笔来涂,这样深色就把原来的轮廓线盖住了,画面也就比较乱了。还有的孩子总认为自己的画不好,缺乏自信,因此画完后草草涂完了事。
怎样教宝宝涂色?
1、成人多带宝宝到大自然中去,去观赏色彩鲜艳的花卉,蔚蓝的海洋和壮观的日出。如:到公园后可以指着五颜六色的花对宝宝说,“这是红花,那是黄色,树叶是绿的,多美呀!”让宝宝在大自然中感受色彩的美丽,为他们绘画增加一些感性知识。以后就不会将树涂成红颜色,将太阳涂成绿色了
2、多欣赏一些涂色绘画作品,引导宝宝观察别人的画为什么好看,还可以给宝宝看一些不涂颜色的画让宝宝进行比较,哪一种画好看?为什么?从而激发宝宝对色彩的喜爱。
3、在宝宝画画时,给予一定的语言指导。比如,宝宝画了一个人,爸爸、妈妈就可以说:“你画的娃娃好是好,可怎么没穿衣服和鞋子呢?快给他画上漂亮的衣服和鞋子。想想看,衣服用什么颜色,裤子用什么颜色,鞋子用什么颜色?”让宝宝自己用想涂的颜色涂,效果会更好。
4、宝宝的涂色技能是需要训练的。开始时,成人可让宝宝用蜡笔或油画棒不画轮廓线,直接采用涂染的方法表现出来。画小树可先用笔左右摆染,然后再逐步过渡到在轮廓线内涂色。要求宝宝顺着一个方向涂,或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反复涂沫,尽量涂得密一些,注意慢慢地、细细地涂,不要涂到轮廓线外面。成人在指导宝宝涂色时要注意宝宝年龄小,手指、手腕肌肉还很嫩,脑、眼、手还不协调,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让宝宝涂染的面积不能过大。
扩展阅读
通过交往促进宝宝的行为发展
如果孩子从小就能满足强烈的知识欲,大多数孩子可能成为英才和天才。早教是宝宝在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拥有生活的智慧,我们为什么要对孩子进行早教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通过交往促进宝宝的行为发展”,供您参考,希望能够以帮助到大家。
通过交往促进宝宝的行为发展
新生儿对妈妈的爱抚、接吻、拥抱及注视的反应是将两眼对准妈妈并微笑。妈妈的爱抚常常易使婴儿安静下来,大概与妈妈同婴儿在生理、内分泌和感情上的内在联系有关。在安静觉醒状态,他会以非凡的能力模仿成人的动作,如张嘴、伸舌及微笑。大概生后第7天起,新生儿就会望着妈妈、爸爸或其他家庭成员微笑,以表示满意。生后7天的女儿,妈妈在旁边逗她,会转过头看着妈妈微笑。到了12天,当爸爸逗她时,她会注视着爸爸微笑。父亲也可在生后几小时甚至几天与宝宝的接触中得到极大的愉快之感,他们与新生儿的接触与母亲的风格不同,爸爸比妈妈更活跃和调皮,他们爱与宝宝嬉戏,从中得到满足。
在家中,父亲有较多时间去照顾宝宝,并进一步了解宝宝。有一位父亲用这样的话来描述:“宝宝是这样的爱说话,睁着大眼看着我,好像能听懂我的话,嗯嗯地和我说话。一会儿宝宝闹一阵,我抱起他就安静,并用眼睛盯着我笑,他是一个十分机敏的小羊羔,是那样舒坦和令人鼓舞,真使我不能想像。”
这位父亲提及的用抱起安慰的方法使他的宝宝从烦躁哭泣到安静觉醒状态,是很有趣的。这种本能的、天生的“安慰”实际上是以新生儿行为正常为前提的。安慰不能成功常提示有中枢神经系
统病变所产生的激惹症状,这时就需要找新生儿科专业医师检查。
这位父亲的话使我们很受启示,新生儿行为的发展需要父母共同来关怀和诱导。我们在家访中高兴地看到一个生后10天的新生儿,处于安静觉醒状态,医生给他“上课”,用彩色带响的玩具在他眼前移动,宝宝会注视着玩具,头部会随着玩具而转动。妈妈低声与宝宝说话,宝宝很懂事似的注意妈妈的动作,他的小嘴也模仿着动,此时,妈妈不知道有多高兴。
新生儿对红色特别感兴趣,我们发现一个新生儿生后11天就能看着在玻璃鱼缸中游动的金鱼达10分钟之久,还有一个11天的新生儿可注视电视上的火球。如果你定期随访新生儿就会发现,新生儿到了26~28天时,反应愈来愈灵活,常带笑容,喜欢与成人逗笑。有时在成人逗他时,他可发出喉音,似乎在与成人对话。新生儿对周围事物感到很新鲜,常常上下左右地张望,表现出很机警的样子。如果这时对新生儿安排合适的课程,实行一些训练,年轻的父母们,你的宝宝动作会更灵活,思想会更敏捷。
有一个18天的新生儿,听到洗衣机的脱水声,便奇怪地瞪着眼睛,凝神地听着。新生儿听到歌声便舞动两只小手,生后26天新生儿在哭闹时,听到电子音乐声,马上停止哭闹,且将头转向声源。
我们在家访中发现,不少家长包括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自己探索的一些爱抚、安慰、逗乐新生儿的方法,无疑会对新生儿的行为发育有一定的好处。
总之,新生婴儿已具备视、听、模仿及与成人交往的本领,这些能力又是他出生后继续发育的基础。当然,每个新生儿的这些行为能力是有差别的,应该在早期就对新生儿进行行为能力的检查和评价,并探讨根据具体情况、家庭条件制订措施以进行早期智力开发、行为锻炼,以促进智力发育。这是优质育儿的关键措施之一。年轻的父母们,新生儿小小的躯体承载着世界的未来和希望。专业医师、保健工作者应和家长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以促进我们的下一代从新生儿期起就茁壮成长。
选对灯光颜色 促进宝宝智力发育
美国有研究表明,蓝色灯光有利于提高孩子的智商。“如果你要用积极的方法开发孩子的智力,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们处于蓝光环境下。当眼睛感受到蓝光时,大脑就会受到刺激。即使双眼闭合也是如此。”专家说,因此,在儿童房间内安装蓝色灯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一些研究也显示,蓝光能激发人的情绪,有助于保持旺盛精力和驱除睡意。
首都儿研所儿童智力研究室副研究员谢晓桦认为,颜色对儿童的智力是有影响的,因为不同的色彩通过影响儿童的视觉来影响儿童的智商、情商和性格。长时间接触黑白色会对儿童的性格产生不良影响。
谢晓桦还说,儿童早期的智力开发关键期是1~3岁,智力的开发应该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五个方面入手,比如喂奶的时候听听舒缓的音乐,高兴的时候听些欢快的音乐,但是不要太吵。五种不同的感官刺激会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刺激神经的网络,这更有利于唤醒和提高儿童智商。
三招促进宝宝大脑发育
用形象的语言启迪
随着年龄的增长,培养孩子要从具体的形象思维逐渐进入到抽象思维的发展。
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尽量让孩子用完整的语句表达意思,以便较早地开发孩子对语言的感知力和接受力。如“笔是用来写字的”,“我们每天都喝牛奶”、“吃饭要用筷子”等,通过生动、新颖、形象的话语,促进他的理解和记忆,萌发出孩子们形象联想,并调动出自由天真的幻想。
左右脑同时开发
人的大脑分左右两部分,即左半脑和右半脑,他们分别具有不同的功能。右半脑负责处理节奏、旋转、文学、图像和幻想(形象思维)。孩子在学习时很少使用右脑,培养绘画能力、手工劳动及体育训练是开发婴幼儿右脑智力的最佳方法。
因此,要多使用左眼、左耳、左手、左脚,发挥其功能,促进右脑的发育。多做一些由简单到复杂、由被动到主动的运动;要有意识地激发婴幼儿用手抓、握、捏、扔、接、拍及跑、跳等各种运动,尤其是要训练其手脚的精细动作,促进小脑发育和平衡。
培养孩子,要科学施教,使潜能多开发出哪怕1%也会超过天赋优越而教育逊色的孩子。因此,父母良好的教育能使天资优秀的孩子充分发挥才智,也能使先天稍差的孩子开发潜能弥补不足。
提供适当的信息刺激
从婴儿时期开始就要注意与之交流。根据近几十年来的科学研究发现,人的大脑中有上亿个脑细胞,其中有1/10非常活跃。每一个活跃的脑细胞有两万个分支,这些分支又与几万、几十万个脑细胞连接,传递信息。而这些连接的建立有赖于早年的感知、运动的锻炼,如对其微笑,轻声细语,抚摸拥抱,翻身滚爬,为孩子布置一个色彩鲜明的小天地等。
所以,科学家提倡从0岁开始就给孩子各种良性刺激,帮助大脑尽快尽好地建立智力系统。
在孩子1岁时,就应让孩子多看各种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并让其辨别;两岁时要孩子用嗅觉去闻各种气味,以刺激嗅觉细胞的发育;3岁时教孩子用舌头品尝各种味道,刺激味觉细胞发育等等。这样通过视觉、触觉、嗅觉与味觉来促进孩子感觉中枢神经细胞的发育,对促进孩子的智力发育会起到良好的作用。
总之,要养育好孩子,让宝宝聪明可爱,从小就应该注意熏陶,父母从多方面来促进宝宝的大脑发育,让宝宝成长更健康。
怎样促进宝宝的语言发育
宝宝从出生到长大,离不开的就是教育。宝宝的早教是每一位家长都关心的一个问题,给宝宝进行早期教育,可以培养他们的人际技能。你们知道早期教育有什么作用吗?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怎样促进宝宝的语言发育”,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半岁后的宝宝会咿呀学语,发出几个没有词义的音节,大人要利用一切机会跟他谈话,要引导他观察说话时的口形,要观察成人的面部表情,懂得喜、怒、哀、乐。谈话要简单、准确,要有充足的时间,使之成为愉快的享受。婴儿开始用动作表示意思通常为7~8个月,如说“再见”,一边说一边让宝宝摆手,大人也边说“再见”边向他摆手,使孩子把摆手的动作与再见联系起来,逐渐懂得这个词的意思。还有拍手表示“欢迎”,点头表示“谢谢”等,训练他按照家长的话做出相应动作,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当然,让婴儿学习用动作表示语言的前提是他能听懂大人的话。9个月的宝宝能把一些词和常用的物体联系起来。问他“电灯在那儿”,他会将头转向电灯方向,或用手指着电灯,这虽然不是语言,但对宝宝的发音器官是一个很好的锻炼,为模仿说话打下基础。10~11个月的婴儿,已经能够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学会一些表示词义的动作。如问“你几岁了”,他会竖起食指向你表示自己1岁。还能把语言和表情结合在一起,如他不想要的东西,他会一边摇头一边说“不”。要鼓励宝宝表示意见,对宝宝每一个小小的成绩,都要随时给予表扬,表扬的结果又促进宝宝言语动作及智力的发展,今后宝宝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就更方便了。